初中生物竞赛参考
一、植物
1.植物体内有无数的细胞,但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邻的细胞之间有许多条由细胞质形成的细丝相互联系着,这样的细丝就是胞间连丝。植物体的各个细胞,就是通过胞间连丝互相交流营养物质的。 2.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一、木本植物(注:这里所讲的木本植物,是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1)树皮:由许多层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组成。树皮的外侧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其中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上下相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做筛孔。细胞质通过筛孔彼此相通。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韧皮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有弹性。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2)形成层:由几层细胞构成,中间的一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所以茎才能逐年加粗。因为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的细胞比向外分裂产生细胞多得多,所以木质部比韧皮部厚得多(3)木质部:主要有导管和木纤维。导管的形态、结构,与根和叶里的导管相同并且相通连。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4)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在上述的名个部分中,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合起来构成维管束。木本植物茎,维管束的排列呈筒状。二、草本植物(注:这里所讲的草本植物,是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1)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起保护作用。(2)机械组织—由几层厚壁细胞构成,起支持作用。(3)薄壁细胞—充满茎的内部。靠近外缘的薄壁细胞里含有叶绿体,所以茎是绿色的。(4)维管束—分散在薄壁细胞
之间,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维管束内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长得很粗。
4.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1)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通过根内的导管运输到茎,再通过茎运输到叶、花、果实等器官的(2)茎对有机物的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就是通过叶中的筛管运输到茎,再由茎运输到花、果实和根等器官的。通过筛管运输的有机物,除了满足植物体自身的生活需要外,剩余的在机物主要贮藏在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中
(3)茎对营养物质的贮藏:果实和种子是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主要贮藏场所。其实,根、茎、叶也能贮藏有机物。以茎为例,甘蔗茎里的薄壁细胞中,就能贮藏大量的有机物。有些植物的茎由于贮藏了大量的有机物,形态发生了变化,成为具有贮藏功能的变态茎,如马铃薯、荸荠、藕等。(4)茎的其他功能:茎支持着叶、花和果实,并使它们得到合理的空间分布,从而有利于开
花、结果和种子传播。一些植物的茎还具有繁殖后代的功能(绿色的幼茎或变态为叶状的茎可进行光合作用)。
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并且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一般地说被子植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自身制造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在,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自养是绝大多数植
物所共有的重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根、茎、叶都很发达。(2)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 裸子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1)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并寄生(2)茎、叶具适应旱生性的结构,木质部出现导管(3)孢子叶聚生成球果状,小孢子常具气囊,适于飞翔(4)有花粉管出现,使受精作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5)有种子的形成,种子具适应传播的结构等。
7.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株只有根、茎、叶,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2)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湿的
环境中。
8.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一类有假根与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如地钱。
(2)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9.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是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
子繁殖后代。
10.芽的种类:按照着生的位置来区分:(1)顶芽: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2)侧芽:着生在主干侧面或侧枝侧面的
芽 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来区分:(1)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2)花芽:将来发育成花(3)混合芽:含有叶芽和花芽
11.叶芽的结构:(1)芽轴:发育成茎(2)芽原基:发育成侧芽(3)生长点:使芽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叶原基和芽原基
等(4)幼叶:发育成叶
12.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一些植物,交响曲是顶芽发育得好。顶芽发育旺盛,侧芽的发育往往受到抑制。这种顶芽发育占优势,从而抑制侧芽 发育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去掉顶芽,原来受到抑制的侧芽就可以得到生长的机会而长成分枝。
13.
14.脱离了植物体的茎尖、叶片、花药、花粉等器官、组织或细胞,统称为外植体。
15.水稻种子萌发时,“干长根、湿长芽”现象的原因:水稻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既有细胞的伸长和扩大,也包括细胞分裂。而细胞分裂需要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和中间代谢物,因而在水中氧气含量过低的条件下,生长会受到抑制。而胚芽鞘的生长,只有细
胞的伸长和扩大。没有细胞分裂,只要水分供应充足,细胞就能扩大。所以在水层中芽生长较快,根生长受抑制。
16.一个叶柄上只长有一个叶片的叶称单叶;一个叶柄上长多个叶片的叶称复叶。区分复叶和单叶的关键在于找到叶柄,叶柄着
生在茎的节上。
17.叶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构成的。其中叶柄起支持和连接的作用;托叶起保护作用;而叶片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植
物叶片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如光合作用等。
18.木本植物在热带地区没有年轮之分。
19.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看,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上:植物体的构成顺序是由细胞到组织到器官,最后形成了植物体;而且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在一起,器官间通过维管束联系在一起。功能上: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植物的根起到固着并为整个植物体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叶则合成有机物;茎把根、叶、花、果实和种子连接起来。植
物在生长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就是营养生长的生殖生长。
二、动物
1.绦虫节片根据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妊娠节片三部分。
2.外骨骼一旦分泌完成后,便不能继续扩大,限制了体内组织器官的生长。节肢动物为了摆脱外骨骼的限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蜕皮现象。蜕皮时,表皮细胞分泌一种酶,将几丁质溶解,使角质层破裂,个体钻了出来,并重新形成外骨骼。在新外骨骼未完全硬化之前,个体得以生长,增大体积。所以正在迅速成长的节肢动物,其蜕皮次数较多。不再继续长大时,蜕皮现象也就停
止了。
3.水螅既有出芽生殖形式的无性生殖,又有精卵结合的有性生殖。绦虫为有性生殖。土壤中蚯蚓有性生殖。
6.蜜蜂中的卵若不经受精则单性发育为雄蜂,而受精卵则发育为雌蜂和工蜂,所以孤雌生殖是蜜蜂的正常繁殖过程。
7.海水鱼类为适应环境,多余盐分由鳃部的一些泌盐细胞排出体外。同时,为防止体内失水,海水鱼类的肾小球多退化或完全消
失。到淡水中无法适应。
8.哺乳动物的先进性表现在:①脑高度发达②恒温③胎生哺乳 9.心脏四腔不是哺乳动物独有的特征,鸟类也是。
10.草食性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消化管很长,肓肠非常发达。肓肠的主要作用是消化植物纤维。
三、生理卫生
1.免疫的概念:人体抵抗病原体侵害的能力。 2.免疫的功能:防御功能、自我稳定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3.
4.
5.下列生理过程的进化顺序是:厌氧呼吸-》光合作用-》自氧呼吸
6.儿童进入青春期,下丘脑和腺垂体都迅速发育。某些神经细胞能分泌神经激素,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使其产生一系列激素,
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性腺发育,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又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7.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大部分。人体内的腔包括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分为胸腔的腹腔,腹腔的最下部叫盆腔。人体的腔是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共同围成的。 8.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分泌、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功能。
9.人体皮肤的黑色素是由分布在表皮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可防止紫外线穿透皮肤而损伤组织。
10..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骨骼肌共600多块
11.人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1脊柱具有四个生理弯曲2足部有足弓3下肢骨粗壮
12.血泡中含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3.人的胃不会自我消化主要因为胃的内壁有一层黏膜覆盖着。
四、其他
1.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 (1821-1895.9.2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此外,巴斯德的工作还
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巴斯德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巴斯德的贡献涉
及到几个学科,但他的声誉则集中在保卫、支持病菌论及发展疫苗接种以防疾病方面。
初中生物竞赛参考
一、植物
1.植物体内有无数的细胞,但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邻的细胞之间有许多条由细胞质形成的细丝相互联系着,这样的细丝就是胞间连丝。植物体的各个细胞,就是通过胞间连丝互相交流营养物质的。 2.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一、木本植物(注:这里所讲的木本植物,是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1)树皮:由许多层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组成。树皮的外侧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其中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上下相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做筛孔。细胞质通过筛孔彼此相通。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韧皮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有弹性。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2)形成层:由几层细胞构成,中间的一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所以茎才能逐年加粗。因为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的细胞比向外分裂产生细胞多得多,所以木质部比韧皮部厚得多(3)木质部:主要有导管和木纤维。导管的形态、结构,与根和叶里的导管相同并且相通连。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4)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在上述的名个部分中,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合起来构成维管束。木本植物茎,维管束的排列呈筒状。二、草本植物(注:这里所讲的草本植物,是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1)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起保护作用。(2)机械组织—由几层厚壁细胞构成,起支持作用。(3)薄壁细胞—充满茎的内部。靠近外缘的薄壁细胞里含有叶绿体,所以茎是绿色的。(4)维管束—分散在薄壁细胞
之间,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维管束内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长得很粗。
4.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1)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通过根内的导管运输到茎,再通过茎运输到叶、花、果实等器官的(2)茎对有机物的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就是通过叶中的筛管运输到茎,再由茎运输到花、果实和根等器官的。通过筛管运输的有机物,除了满足植物体自身的生活需要外,剩余的在机物主要贮藏在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中
(3)茎对营养物质的贮藏:果实和种子是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主要贮藏场所。其实,根、茎、叶也能贮藏有机物。以茎为例,甘蔗茎里的薄壁细胞中,就能贮藏大量的有机物。有些植物的茎由于贮藏了大量的有机物,形态发生了变化,成为具有贮藏功能的变态茎,如马铃薯、荸荠、藕等。(4)茎的其他功能:茎支持着叶、花和果实,并使它们得到合理的空间分布,从而有利于开
花、结果和种子传播。一些植物的茎还具有繁殖后代的功能(绿色的幼茎或变态为叶状的茎可进行光合作用)。
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并且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一般地说被子植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自身制造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在,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自养是绝大多数植
物所共有的重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根、茎、叶都很发达。(2)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 裸子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1)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并寄生(2)茎、叶具适应旱生性的结构,木质部出现导管(3)孢子叶聚生成球果状,小孢子常具气囊,适于飞翔(4)有花粉管出现,使受精作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5)有种子的形成,种子具适应传播的结构等。
7.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株只有根、茎、叶,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2)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湿的
环境中。
8.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一类有假根与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如地钱。
(2)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9.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是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
子繁殖后代。
10.芽的种类:按照着生的位置来区分:(1)顶芽: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2)侧芽:着生在主干侧面或侧枝侧面的
芽 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来区分:(1)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2)花芽:将来发育成花(3)混合芽:含有叶芽和花芽
11.叶芽的结构:(1)芽轴:发育成茎(2)芽原基:发育成侧芽(3)生长点:使芽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叶原基和芽原基
等(4)幼叶:发育成叶
12.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一些植物,交响曲是顶芽发育得好。顶芽发育旺盛,侧芽的发育往往受到抑制。这种顶芽发育占优势,从而抑制侧芽 发育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去掉顶芽,原来受到抑制的侧芽就可以得到生长的机会而长成分枝。
13.
14.脱离了植物体的茎尖、叶片、花药、花粉等器官、组织或细胞,统称为外植体。
15.水稻种子萌发时,“干长根、湿长芽”现象的原因:水稻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既有细胞的伸长和扩大,也包括细胞分裂。而细胞分裂需要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和中间代谢物,因而在水中氧气含量过低的条件下,生长会受到抑制。而胚芽鞘的生长,只有细
胞的伸长和扩大。没有细胞分裂,只要水分供应充足,细胞就能扩大。所以在水层中芽生长较快,根生长受抑制。
16.一个叶柄上只长有一个叶片的叶称单叶;一个叶柄上长多个叶片的叶称复叶。区分复叶和单叶的关键在于找到叶柄,叶柄着
生在茎的节上。
17.叶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构成的。其中叶柄起支持和连接的作用;托叶起保护作用;而叶片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植
物叶片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如光合作用等。
18.木本植物在热带地区没有年轮之分。
19.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看,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上:植物体的构成顺序是由细胞到组织到器官,最后形成了植物体;而且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在一起,器官间通过维管束联系在一起。功能上: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植物的根起到固着并为整个植物体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叶则合成有机物;茎把根、叶、花、果实和种子连接起来。植
物在生长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就是营养生长的生殖生长。
二、动物
1.绦虫节片根据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妊娠节片三部分。
2.外骨骼一旦分泌完成后,便不能继续扩大,限制了体内组织器官的生长。节肢动物为了摆脱外骨骼的限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蜕皮现象。蜕皮时,表皮细胞分泌一种酶,将几丁质溶解,使角质层破裂,个体钻了出来,并重新形成外骨骼。在新外骨骼未完全硬化之前,个体得以生长,增大体积。所以正在迅速成长的节肢动物,其蜕皮次数较多。不再继续长大时,蜕皮现象也就停
止了。
3.水螅既有出芽生殖形式的无性生殖,又有精卵结合的有性生殖。绦虫为有性生殖。土壤中蚯蚓有性生殖。
6.蜜蜂中的卵若不经受精则单性发育为雄蜂,而受精卵则发育为雌蜂和工蜂,所以孤雌生殖是蜜蜂的正常繁殖过程。
7.海水鱼类为适应环境,多余盐分由鳃部的一些泌盐细胞排出体外。同时,为防止体内失水,海水鱼类的肾小球多退化或完全消
失。到淡水中无法适应。
8.哺乳动物的先进性表现在:①脑高度发达②恒温③胎生哺乳 9.心脏四腔不是哺乳动物独有的特征,鸟类也是。
10.草食性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消化管很长,肓肠非常发达。肓肠的主要作用是消化植物纤维。
三、生理卫生
1.免疫的概念:人体抵抗病原体侵害的能力。 2.免疫的功能:防御功能、自我稳定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3.
4.
5.下列生理过程的进化顺序是:厌氧呼吸-》光合作用-》自氧呼吸
6.儿童进入青春期,下丘脑和腺垂体都迅速发育。某些神经细胞能分泌神经激素,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使其产生一系列激素,
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性腺发育,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又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7.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大部分。人体内的腔包括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分为胸腔的腹腔,腹腔的最下部叫盆腔。人体的腔是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共同围成的。 8.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分泌、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功能。
9.人体皮肤的黑色素是由分布在表皮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可防止紫外线穿透皮肤而损伤组织。
10..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骨骼肌共600多块
11.人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1脊柱具有四个生理弯曲2足部有足弓3下肢骨粗壮
12.血泡中含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3.人的胃不会自我消化主要因为胃的内壁有一层黏膜覆盖着。
四、其他
1.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 (1821-1895.9.2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此外,巴斯德的工作还
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巴斯德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巴斯德的贡献涉
及到几个学科,但他的声誉则集中在保卫、支持病菌论及发展疫苗接种以防疾病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