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600字

今天闲来无事做,就把沈从文的边城看了一遍。想起以前看边城的电影,好像还依稀记得点翠翠的样子。
这个故事里无处不在透漏着茶峒这个小山城的淳朴与亲切。人们思想单纯,但是又有老一辈和晚一辈们的思想代沟,也许真是这些代沟才让故事有了真实感和让人遗憾的结局。老船夫的“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不知道是个好点子还是是一个坏了很多事的馊主意。天保傩送都不要碾坊要渡船,翠翠就是不说出口她喜欢的是大佬还是二老,兄弟二人一起去为翠翠唱一晚的歌,天保的意外死亡,老船夫的过分关心婚事,顺顺父子对老船夫的冷淡.....这些好似没有说出口的误会,也其实是现实中每个人都会做的。看小说时觉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现实中谁都可以是那些当局者,迷。
那个茶峒那个时代的人,人人都会感恩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接纳这个世界给予的。虽然结果是让人遗憾和无限联想的,但过程却是那么的美好感人。
翠翠在一天天长大,爷爷为他的孙女忙活直到离世,傩送得不到翠翠的理会,但是他们都知道吗?其实翠翠了解一切,翠翠美在心里,但她不敢说,翠翠难受在心里,她也不敢说。

今天闲来无事做,就把沈从文的边城看了一遍。想起以前看边城的电影,好像还依稀记得点翠翠的样子。
这个故事里无处不在透漏着茶峒这个小山城的淳朴与亲切。人们思想单纯,但是又有老一辈和晚一辈们的思想代沟,也许真是这些代沟才让故事有了真实感和让人遗憾的结局。老船夫的“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不知道是个好点子还是是一个坏了很多事的馊主意。天保傩送都不要碾坊要渡船,翠翠就是不说出口她喜欢的是大佬还是二老,兄弟二人一起去为翠翠唱一晚的歌,天保的意外死亡,老船夫的过分关心婚事,顺顺父子对老船夫的冷淡.....这些好似没有说出口的误会,也其实是现实中每个人都会做的。看小说时觉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现实中谁都可以是那些当局者,迷。
那个茶峒那个时代的人,人人都会感恩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接纳这个世界给予的。虽然结果是让人遗憾和无限联想的,但过程却是那么的美好感人。
翠翠在一天天长大,爷爷为他的孙女忙活直到离世,傩送得不到翠翠的理会,但是他们都知道吗?其实翠翠了解一切,翠翠美在心里,但她不敢说,翠翠难受在心里,她也不敢说。


相关内容

  • 边城读后感
  • 边城读后感 范文一: 边城此文读来乡土气息极重,我十分喜爱,可能因为从小也是长在乡土气息重的县城有关.读此文,就如闻到了故乡的气味. 三四年的边城,如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桔等其他现代小说般,十分多的象征,且善用象征,十分的妥帖,不像如今排山倒海,不入流的东西们般,牵强附会,全是噱头. 但是作为一个水平 ...

  • 边城这本书的读后感
  • [边城这本书的读后感]以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读沈从文<边城>有感因着爱与美的特质,我被沈从文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边城这本书的读后感.他是个很喜欢强调自己农村背景的作者,在<习题>里他这样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 ...

  • [边城]读后感 书评
  • 教育科学学院 12级教育技术学 121214057 朱思杰 <边城>书评 <边城>书评 初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感觉特别的乏味,因为有太多描写湘西"茶峒"小山城的风景人文的文字,对于开头这样没有情节的文字,我大多都会失去兴趣的,小溪.摆渡的倔 ...

  •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初识先生是高中节选的>,翠翠的故事让我着迷,于是到了图书馆借来看,现在印象还 很清晰,是本薄薄的集子>,有.还有>几篇,书是 岳麓书社出的,封面以褪了色,纸也变的发黄,放在手掌里有种很特别的感觉.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即便是现在我还记 得当时的心情,一种很 ...

  • 边城读后感500字
  • 读罢<边城>,心中久久无法平静,那些平淡朴实而优美的文字,那纯洁美丽却不得不以悲剧结尾的爱情. 热闹的小镇中,每个人都是快乐的,他们淳朴善良地相处,乐于助人却不求回报,甚至面对爱情,也要谦让起来.三个端午节的故事,美丽单纯的翠翠用行动和话语坚定了对爱的决心.可怜祖父始终担心她走母亲的老路 ...

  • 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
  • <沈从文小说选集>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

  • 边城读后感1000字
  • 一缕书香伴我行,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边城>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集中了湘西秀美的山水和淳朴的情致. 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 ...

  • 边城沈从文
  • 关于<边城>的文学鉴赏 一.创作背景 <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 ...

  • 边城 Word 文档 (1)
  • <边城>备课稿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2.概括小说主要情节,分析翠翠.爷爷.傩送及天保的形象,探讨"三美"的建构. 3.探讨小说主题,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感受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2.感受人性美.人情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