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练习 选修讲义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课标要求] 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分立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进行独立斗争。

(2)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

(3)印度存在两大教派(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和两大政党间的冲突分歧。

2.分立过程

(1)英驻印总督蒙巴顿于1947年6月制定方案。 ①提出背景:英国实力下降,印度人民要求独立,两党分歧。

②目的:使印度仍留在英帝国范围内,以便保持其影响力。 ③内容:以宗教为划分国家的主要依据。

④结果:印巴分治,埋下了印巴长达半个多世纪冲突的根源。

⑤特点:人为的分裂。

(2)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 (3)1947年8月,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

3.分立影响

(1)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终结。

(2)给印巴两国带来严重后果 ①难民问题:引发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

②宗教冲突:带来空前的教派大屠杀,加剧宗教的排斥和对立。

③领土争端:双方对土邦归属展开争夺战,克什米尔问题。

④其他遗留问题: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河水分配问题,东、西巴基斯坦问题。

[误区警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撤离印度,于是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此政策使英国在一段时间里在印度保持了仲裁者的地位,但却加剧了南亚次大陆的动荡局势。

二、“三次印巴战争”

1.第一次印巴战争

(1)原因: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

(2)时间: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

(3)结果

①双方宣布停火,确定了停火线。 ②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解决。

2.第二次印巴战争

(1)爆发:1965年8月,克什米尔的局势再度紧张,巴军率先发动进攻。

(2)结果

①任何一方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 ②双方宣布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③克什米尔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

3.第三次印巴战争

(1)背景:印巴分治过程中,针对东巴基斯坦的自治运动,印巴发生尖锐对立。

(2)时间:1971年。

(3)结果

①印度取胜。 ②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宣告成立。

[知识点拨] 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因素。战争手段没能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反而加深了双方的仇怨。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殖民政策:“分而治之”政策。

2.宗教信仰

(1)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必将产生冲突。

(2)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

3.主权问题: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双方都认为拥有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

4.大国推动:美苏两个大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推动了印巴两国一次次走向战争。

[误区警示] 引起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不同的宗教信仰、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美苏大国的推动。这些原因使印巴冲突不断,解决克什米尔地区问题困难重重。

主题一 印巴分立及印巴战争

1.印巴分治的影响

(1)印巴分治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是对英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

(2)反映了英国想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分治也是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2.三次印巴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都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

(2)不同点

①起因:前两次起因都是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第三次是在东巴基斯坦问题上发生尖锐对立而爆发的。

②结果:前两次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克什米尔问题并未解决。第三次印度取得胜利,一个新的国家孟加拉国成立。

材料

上图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是什么?印巴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其中前两次战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 历史现象: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

核心问题:克什米尔问题。

表格法掌握三次印巴战争

主题二 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原因

(1)克什米尔地区的重要性

①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

②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

军事价值:建立机场可对亚洲大陆其他国家构成战略威胁。

政治价值:与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定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

①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②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

材料 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祖籍就在克什米尔。他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克什米尔是“亚洲的心脏”。

——《世界现代史选辑》

材料表明印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克什米尔问题悬而未决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主要原因:克什米尔的归属。

根源: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

启示:①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②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尊重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③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④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图示法理解印巴冲突探源

1.1947年英国公布的《印度独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 )

①把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并分别向两国移交政权 ②印度原有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③英国逐渐从印度撤军并最终实现印度独立 ④在印度的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解析 《印度独立法案》规定新成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为英国两个独立的自治领;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分治则是法案制定的过程,与法案内容无关。

答案 A

2.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 根据宗教原则来划分统治区域,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不同宗教信仰的区域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答案 B

3.下列史实与第一次印巴战争相关的是 ( )

①克什米尔王公同意加入印度 ②双方开展了激烈的空战和坦克大战 ③穆斯林进行“圣战” ④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得以解决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③属于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原因和表现,第一次印巴战争并未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②所述现象发生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故本题选A。

答案 A

4.克什米尔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 ②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 ③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 ④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解析 《印度独立法案》未明确该地区的归属,该地区的居民大多数是穆斯林,这一地区引发了前两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解决。

答案 C

5.南亚地区与中东地区时常出现紧张局面,共同的历史根源在于

A.争夺自然资源的斗争异常激烈

B.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冲突错综发杂

C.始终没有解决边界划分问题

D.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解析 “贝尔福宣言”和《印度独立法案》都贯穿了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 答案

D ( )

基础巩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

A.民族独立

C.宗教自由 B.民主革命 D.实现和平 ( )

解析 18世纪中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实力下降,难以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答案 A

2.“分而治之”政策的推行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造成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敌视

B.造成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和敌视

C.会引发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

D.印巴并立对英国不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分而治之”政策的理解。“分而治之”政策是导致引发印巴冲 ( )

突的根源,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答案 D

3.时至今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虽早已崩溃,但殖民统治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这一行为带来的恶果包括

( )

①造成了原印度境内居民的大规模迁徙 ②酿成了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仇恨与仇杀 ③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发展的统一经济 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来划分政治区域,造成了大量居民的迁徙,同时加剧了不同信仰之间的仇恨,遗留了克什米尔归属权之争等许多重大问题。国家的分立,使统一的社会经济被分割。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 D

4.关于三次印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两次的战场都在克什米尔地区

B.三次战争的直接目标一样

C.都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停火

D.第三次战争结束后,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三次印巴战争的比较。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直接目标是东巴基斯坦,前两次则是克什米尔地区。第三次并不是在联合国调停之下停火的,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答案 A

5.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新生国家,它成立于

A.第一次印巴战争后

C.第三次印巴战争后 ( ) ( ) B.第二次印巴战争后 D.《印度独立法案》颁布后

解析 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胜,在印度支持下,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宣布成立。 答案 C

6.要解决好印巴冲突,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真正和平,你认为应

A.大国插手

B.通过战争打败对手

( )

C.联合国斡旋

D.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

解析 造成印巴冲突的最主要因素是克什米尔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答案 D

能力提升

7.20世纪40年代以后,700万伊斯兰教徒背井离乡,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许多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往印度。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教徒的爱国心切

B.《印度独立法案》的实施

C.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D.印巴战争的结果

解析 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按照宗教信仰原则划分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选B。

答案 B

8.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 )

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做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 ②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 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 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取排除法。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并不是美国蓄意制造的,故③错误,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

材料二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

材料三 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公里。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说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利用。

请回答:

(1)从材料看,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巴基斯坦为何最终分裂。

(3)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是怎样规定的?为何这样规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联系“蒙巴顿方案”出台时的国际形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这一大背景去分析,才能理解英国殖民者的真正意图。关于东、西巴基斯坦的分裂原因从材料四中可以明确得出有效信息。关于克什米尔问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1)英国的目的是对印度地区实行“分而治之”,制造分裂,防止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印度,以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2)①维系东、西巴基斯坦的基础并不牢固,虽宗教信仰相同,但两地民族、文化迥异;②两地被印度隔断,相距2 000多公里,联系不紧密;③在苏联支持下印度发动对东巴基斯坦的战争,蓄意肢解巴基斯坦。

(3)克什米尔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宣布独立。让该地区归属悬而未决正是为了继续操控该地。

【学思之窗】(教材第128页)

结合课文想一想,造成印巴之间长期对立和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 (1)原因:同一地区生活着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殖民统治者“分而治

之”的政策起到的挑拨作用;以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唯一原则的弊端;领土边界长期不确定归属,酝酿矛盾与冲突;大国的介入与出售武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启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29页)

一、本课测评

1.试分析二战以后印巴长期尖锐对立乃至三次爆发战争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提示 (1)背景原因: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实际状况;“分而治之”的政策的恶劣结果;分立后遗留的领土、边界等严重问题。

(2)影响:使中亚和南亚次大陆长期以来矛盾丛生,印巴之间冲突不断,使矛盾一触即发。

2.列举大国插手印巴事务的典型事例,分析其与冷战的关系。

提示 美苏两国向印巴双方出售武器,美国把巴基斯坦拉入针对苏联的条约体系。冷战对抗主轴——遏制与反遏制;在亚洲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

二、学习延伸

1.英国把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简要经过。

提示 1600年12月31日,英国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于1698年和1765年先后取得了加尔各答和盂加拉的收税权。这一时期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猛发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成为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到1818年除个别邦外,英国已控制了整个印度,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

在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过程中,英国女王宣布直接管理印度。

2.印度民族独立简史。

提示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1905~1908年印度反英起义。

1919~1922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8~1930年印度独立运动。

1945~1946年第四次印度独立运动。

1947年印巴分治。

11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课标要求] 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分立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进行独立斗争。

(2)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

(3)印度存在两大教派(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和两大政党间的冲突分歧。

2.分立过程

(1)英驻印总督蒙巴顿于1947年6月制定方案。 ①提出背景:英国实力下降,印度人民要求独立,两党分歧。

②目的:使印度仍留在英帝国范围内,以便保持其影响力。 ③内容:以宗教为划分国家的主要依据。

④结果:印巴分治,埋下了印巴长达半个多世纪冲突的根源。

⑤特点:人为的分裂。

(2)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 (3)1947年8月,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

3.分立影响

(1)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终结。

(2)给印巴两国带来严重后果 ①难民问题:引发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

②宗教冲突:带来空前的教派大屠杀,加剧宗教的排斥和对立。

③领土争端:双方对土邦归属展开争夺战,克什米尔问题。

④其他遗留问题: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河水分配问题,东、西巴基斯坦问题。

[误区警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撤离印度,于是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此政策使英国在一段时间里在印度保持了仲裁者的地位,但却加剧了南亚次大陆的动荡局势。

二、“三次印巴战争”

1.第一次印巴战争

(1)原因: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

(2)时间: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

(3)结果

①双方宣布停火,确定了停火线。 ②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解决。

2.第二次印巴战争

(1)爆发:1965年8月,克什米尔的局势再度紧张,巴军率先发动进攻。

(2)结果

①任何一方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 ②双方宣布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③克什米尔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

3.第三次印巴战争

(1)背景:印巴分治过程中,针对东巴基斯坦的自治运动,印巴发生尖锐对立。

(2)时间:1971年。

(3)结果

①印度取胜。 ②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宣告成立。

[知识点拨] 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因素。战争手段没能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反而加深了双方的仇怨。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殖民政策:“分而治之”政策。

2.宗教信仰

(1)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必将产生冲突。

(2)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

3.主权问题: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双方都认为拥有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

4.大国推动:美苏两个大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推动了印巴两国一次次走向战争。

[误区警示] 引起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不同的宗教信仰、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美苏大国的推动。这些原因使印巴冲突不断,解决克什米尔地区问题困难重重。

主题一 印巴分立及印巴战争

1.印巴分治的影响

(1)印巴分治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是对英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

(2)反映了英国想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分治也是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2.三次印巴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都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

(2)不同点

①起因:前两次起因都是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第三次是在东巴基斯坦问题上发生尖锐对立而爆发的。

②结果:前两次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克什米尔问题并未解决。第三次印度取得胜利,一个新的国家孟加拉国成立。

材料

上图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是什么?印巴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其中前两次战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 历史现象: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

核心问题:克什米尔问题。

表格法掌握三次印巴战争

主题二 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原因

(1)克什米尔地区的重要性

①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

②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

军事价值:建立机场可对亚洲大陆其他国家构成战略威胁。

政治价值:与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定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

①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②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

材料 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祖籍就在克什米尔。他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克什米尔是“亚洲的心脏”。

——《世界现代史选辑》

材料表明印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克什米尔问题悬而未决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主要原因:克什米尔的归属。

根源: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

启示:①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②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尊重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③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④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图示法理解印巴冲突探源

1.1947年英国公布的《印度独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 )

①把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并分别向两国移交政权 ②印度原有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③英国逐渐从印度撤军并最终实现印度独立 ④在印度的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解析 《印度独立法案》规定新成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为英国两个独立的自治领;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分治则是法案制定的过程,与法案内容无关。

答案 A

2.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 根据宗教原则来划分统治区域,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不同宗教信仰的区域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答案 B

3.下列史实与第一次印巴战争相关的是 ( )

①克什米尔王公同意加入印度 ②双方开展了激烈的空战和坦克大战 ③穆斯林进行“圣战” ④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得以解决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③属于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原因和表现,第一次印巴战争并未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②所述现象发生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故本题选A。

答案 A

4.克什米尔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 ②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 ③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 ④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解析 《印度独立法案》未明确该地区的归属,该地区的居民大多数是穆斯林,这一地区引发了前两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解决。

答案 C

5.南亚地区与中东地区时常出现紧张局面,共同的历史根源在于

A.争夺自然资源的斗争异常激烈

B.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冲突错综发杂

C.始终没有解决边界划分问题

D.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解析 “贝尔福宣言”和《印度独立法案》都贯穿了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 答案

D ( )

基础巩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

A.民族独立

C.宗教自由 B.民主革命 D.实现和平 ( )

解析 18世纪中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实力下降,难以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答案 A

2.“分而治之”政策的推行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造成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敌视

B.造成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和敌视

C.会引发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

D.印巴并立对英国不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分而治之”政策的理解。“分而治之”政策是导致引发印巴冲 ( )

突的根源,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答案 D

3.时至今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虽早已崩溃,但殖民统治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这一行为带来的恶果包括

( )

①造成了原印度境内居民的大规模迁徙 ②酿成了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仇恨与仇杀 ③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发展的统一经济 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来划分政治区域,造成了大量居民的迁徙,同时加剧了不同信仰之间的仇恨,遗留了克什米尔归属权之争等许多重大问题。国家的分立,使统一的社会经济被分割。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 D

4.关于三次印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两次的战场都在克什米尔地区

B.三次战争的直接目标一样

C.都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停火

D.第三次战争结束后,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三次印巴战争的比较。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直接目标是东巴基斯坦,前两次则是克什米尔地区。第三次并不是在联合国调停之下停火的,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答案 A

5.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新生国家,它成立于

A.第一次印巴战争后

C.第三次印巴战争后 ( ) ( ) B.第二次印巴战争后 D.《印度独立法案》颁布后

解析 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胜,在印度支持下,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宣布成立。 答案 C

6.要解决好印巴冲突,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真正和平,你认为应

A.大国插手

B.通过战争打败对手

( )

C.联合国斡旋

D.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

解析 造成印巴冲突的最主要因素是克什米尔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答案 D

能力提升

7.20世纪40年代以后,700万伊斯兰教徒背井离乡,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许多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往印度。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教徒的爱国心切

B.《印度独立法案》的实施

C.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D.印巴战争的结果

解析 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按照宗教信仰原则划分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选B。

答案 B

8.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 )

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做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 ②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 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 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取排除法。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并不是美国蓄意制造的,故③错误,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

材料二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

材料三 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公里。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说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利用。

请回答:

(1)从材料看,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巴基斯坦为何最终分裂。

(3)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是怎样规定的?为何这样规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联系“蒙巴顿方案”出台时的国际形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这一大背景去分析,才能理解英国殖民者的真正意图。关于东、西巴基斯坦的分裂原因从材料四中可以明确得出有效信息。关于克什米尔问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1)英国的目的是对印度地区实行“分而治之”,制造分裂,防止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印度,以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2)①维系东、西巴基斯坦的基础并不牢固,虽宗教信仰相同,但两地民族、文化迥异;②两地被印度隔断,相距2 000多公里,联系不紧密;③在苏联支持下印度发动对东巴基斯坦的战争,蓄意肢解巴基斯坦。

(3)克什米尔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宣布独立。让该地区归属悬而未决正是为了继续操控该地。

【学思之窗】(教材第128页)

结合课文想一想,造成印巴之间长期对立和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 (1)原因:同一地区生活着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殖民统治者“分而治

之”的政策起到的挑拨作用;以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唯一原则的弊端;领土边界长期不确定归属,酝酿矛盾与冲突;大国的介入与出售武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启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29页)

一、本课测评

1.试分析二战以后印巴长期尖锐对立乃至三次爆发战争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提示 (1)背景原因: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实际状况;“分而治之”的政策的恶劣结果;分立后遗留的领土、边界等严重问题。

(2)影响:使中亚和南亚次大陆长期以来矛盾丛生,印巴之间冲突不断,使矛盾一触即发。

2.列举大国插手印巴事务的典型事例,分析其与冷战的关系。

提示 美苏两国向印巴双方出售武器,美国把巴基斯坦拉入针对苏联的条约体系。冷战对抗主轴——遏制与反遏制;在亚洲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

二、学习延伸

1.英国把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简要经过。

提示 1600年12月31日,英国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于1698年和1765年先后取得了加尔各答和盂加拉的收税权。这一时期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猛发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成为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到1818年除个别邦外,英国已控制了整个印度,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

在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过程中,英国女王宣布直接管理印度。

2.印度民族独立简史。

提示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1905~1908年印度反英起义。

1919~1922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8~1930年印度独立运动。

1945~1946年第四次印度独立运动。

1947年印巴分治。

11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专题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3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教案人民版选修3解析
  • 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教材整理1 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 1.原因 (1)领土问题:伊朗.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的强国,两国对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 (2)经济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石油产生的矛盾加剧. (3)教派矛盾 ①伊朗的霍梅尼在1979年掌权后,把伊拉克作为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首要 ...

  • [历史教材目录]高中教科书[历史]目录(人民版)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目录(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学习与探究之一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 ...

  • 高中初中各科目录
  • 各年级各科目知识框架 主讲人:刘敏 高中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必修三 集合与函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Ⅰ) 函数的应用 空间几何体 点.直线.平面之间 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方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必修四 算法初步 统计 概率 •第 ...

  • 高中各科目录
  • 高中各科目录 数学 必修1到必修5文理都学 选修1-1.1-2文科 选修2-1.2-2.2-3理科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分析
  • 1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必修一 政治文明史 第二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核心考点: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自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讲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 ...

  • 世界新军事变革及其战略影响
  • 世界新军事变革及其战略影响 主 讲 人 简 介 王保存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少将军衔.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1970年入伍,1973年3月至1975年11月在英国留学,2000-2001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应邀 ...

  • 2014年天津高考大纲-历史word版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各个考试科目分别命制试题.文科综合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的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其中三个科目试题的分值分别为100分.各科目试卷中一般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等题型 ...

  • 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 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 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的必 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 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 ...

  • 2017年高考新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
  •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 I .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