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必须"看见系统"

  《系统之美》

  作 者:[美] 德内拉·梅多斯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 价:56.90元

  【 智囊推荐 】

  《系统之美》是一本简明扼要的系统思考入门指南,也是认识复杂动态系统的有力工具,帮助大家提高理解和分析身边系统的能力。小到个人问题,大到全球性复杂挑战,本书都可以为你提供睿智的解答和洞察。书中详细陈述了系统的3大特征、8大陷阱与对策、12大变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则,是一部深入浅出地启迪人们系统思考的经典之作。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你都可能遇到下列难题:

  想把业务做大做强,但驱动业务成长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企业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似乎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徘徊不前究竟应该如何突破、再创新高?

  面对竞争加剧、价格大战,究竟应该跟进还是不跟进?

  面对产品质量问题、销售不畅等困境,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面对工作与家庭的矛盾,究竟应该如何妥善处理?

  面对工作应酬与身体健康的冲突,究竟应该如何兼顾?

  管理团队中,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争吵不休,如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管理团队能力不强,究竟如何提高他们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子承父业”,你是否考虑过企业的前途?

  如果你是一位职业经理人,不管是企业高层,还是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你都可能遇到下列难题:

  如何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

  如何更好地与老板以及“创业元老”进行沟通与协作?

  如何解决你看不惯的一大堆问题?

  如何带领团队如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面对项目延期,加班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面对其他部门的指责,你应该如何反馈和应对?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面对“调皮”的孩子,如何抓好他的学业?如何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如果你是一位政府公务员,面对一个突发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每时每刻似乎都离不开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离不开决策的制定。按理说,经过无数次的历练,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应该成为解决问题与制定决策的高手,但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只是机械地应对,专注于事件层面的响应,而并未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

  很多问题的成因似乎很复杂,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难以理出头绪;

  很多对策并未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症状缓解”,或者不全面地解决问题,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到处救火、应接不暇;

  很多决策反而产生了一连串的副作用,使局势更加恶化。

  事实上,著名系统思考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斯特曼(John Sterman)的研究表明,人们用来指导自己决策的心智模式,在应对系统的动态行为方面具有天生的缺陷。人们通常持有一种基于事件层面、因果关系而非回路的观点,而忽略了反馈的过程,意识不到行动与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在交流信息时也未能理解存量和流量,并且对于在系统进化过程中可能改变反馈回路强度的非线性特征不敏感。因此,可能产生我称之为“系统思考缺乏症”的五种典型症状: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只看现象,不见本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位主义,局限思考。

  任何一个决策者,包括企业家、管理者、公务员,乃至每个人,要想避免上述“系统思考缺乏症”,都需要具备睿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能力。系统思考是你应对复杂性挑战、做出睿智决策、与系统共舞的核心技能。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思考作为与还原论相对立的思维模式,采用了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并整合了现代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实用且有效的方法与工具,已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企业经营管理、生态环境、交通与水利规划以及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政策制定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在《系统思考实践篇》一书中提到,系统思考是“见树又见林”的艺术,它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解决复杂问题、制定睿智决策;

  推动组织成长、提升组织能力;

  激发集体智慧、加速组织学习;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技能。

  总之,如果你想克服自己思维中固有的缺陷,学习和提升系统思考能力,本书对你来说将是一本从入门到精通的必读之作。

  我之所以认为本书是系统思考从入门到精通的必读书,没有丝毫过誉之意,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高屋建瓴的系统指南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简明扼要地讲解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存量、流量、反馈、回路等)和使用方法,并以动物园为隐喻,以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生动案例(如浴缸、温度调节器、人口和工业经济、库存、石油经济和渔业系统等),对常见的系统结构及行为进行了阐述。我相信,只要用心,每个读者都可以掌握基本的系统思考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从事系统思考研究、应用与教学工作数十年时间,是系统思考领域大名鼎鼎的“世界模型Ⅲ”的主创人员,绝对是系统思考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虽然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但她并不像有些学究们那样,把系统思考当做充满数学方程式和建模的“高深学问”,而是深入浅出,选取读者身边常见的、耳熟能详的事件作为案例,用系统思考的原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让读者可以轻松入门,并在潜移默化之中领悟系统思考的精髓、提升系统思考的能力。当然,这一切都基于作者对系统思考的深邃洞察和严谨应用,高屋建瓴,举重若轻,更显难能可贵。   深入解析系统运作机理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对系统为什么会运作得如此精妙、为什么总是让我们感到出乎意料,以及常见的系统结构(基模)进行了解读,可以让读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在第3章中,作者详细阐述了系统的三个基本特性: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存在和相互作用,使得系统衍生出复杂多样的结构,继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行为特性。这是对系统运作内在机理的深刻见解。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驾驭系统。

  由于社会上主流的思维模式与系统思考是相悖的,人们的心智模式也不能很好地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并发症”或者系统的某个侧面,因此,动态系统的行为经常让我们感到出乎意料。在第4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警告清单”,包括6项注意事项:

  为了在复杂的世界里自由遨游,你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的事件上移开,看到更长期的行为和系统内在结构,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你需要恰当地划定系统的边界(这一点通常并不容易);

  你需要考虑到多重限制性因素以及相对强弱;

  你需要理解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你需要清晰地意识到“有限理性”。

  这既可以看成是作者对我们思维中常见误区点亮的“红灯”,也可以作为完善自己思维的行动指南。此外,虽然我本人并不太主张初学者使用“系统基模”(因为初学者在使用“系统基模”时容易“削足适履”、“生搬硬套”),但“系统基模”作为对常见结构或者一些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的总结,便于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快速把握问题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对学习者还是有一定指导和参考价值的。在第5章中,作者基于自己对系统的深刻理解和丰富 经验,总结出了8种常见的“系统基模”(作者称之为常见的陷阱和机会):政策阻力、公地悲剧、目标侵蚀、竞争升级、富者愈富、转嫁负担、规避规则和目标错位。我认为这些总结非常有见地、有价值,不可多得。

  与系统共舞的行动指南和生存法则

  这是本书另外一项重要的价值体现,即使对于那些已经可以熟练应用系统思考的原理和方法的决策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常加温习、反复揣摩,以求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宝贵指南。

  在本书第6章,作者论述了如何寻找系统中的“杠杆点”(即在系统中的某处施加一个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转变),提供了12个可能的备选选项——而这正是我本人在应用系统思考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曾苦苦思索的难题,相信也是众多系统思考学习者在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准则。虽然作者谦称这一清单还不完善,还有很多可改进的空间,但毫无疑问,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详细、最全面而深入的寻找“杠杆点”的实用指南。

  在第7章中,作者则更进一步,对如何更好地与系统共舞、顺势而为提出了15项指导原则,堪称是在系统世界中的生存法则。这些都是作者数十年“功力”的积淀,是应对复杂性挑战、驾驭动态系统的“内功心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实属不易。即使对于我这样一个研究、应用系统思考十余年的系统思考学习者来说,也弥足珍贵。我愿意把这本书放到案头、手边,经常对照研习、不断自省。

  【阅读指南】

  如果你是系统思考初学者,还不了解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建议你从第1章开始读下去,循序渐进,终会有成。同时,阅读之余,还可以根据作者的讲解和指导,拿起纸笔(或使用配套的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iThink、Stella、Vensim 等),边学边练。因为系统思考是一种思维技能,只做到“知道”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动手练习才是知行合一的关键,而反复练习则是技能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如果在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感觉有难度,不妨暂时停下来,把之前读过的内容再温习一遍,或者找对系统思考更有心得的朋友交流一下。等有了一定心得之后,再开始新的学习旅程。当然,更为快捷有效的方式是参加一次“系统思考应用实务”的专业培训,1-3 天时间就可以快速入门。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系统思考训练和学习、应用心得,就可以略过第一部分,从第二部分(第3章或第4章)开始阅读。这样一方面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应用心得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书中找到一些解疑释惑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自己对系统内在运作机理和规律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系统思考能力。

  如果你是系统思考的高手,本书对你来说也有价值。你可以从本书第5章或第三部分开始阅读。如上所述,我认为,第三部分一定是你需要反复揣摩、常加温习的“系统宝典”。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者长期从事环境、生态、社会和宏观经济与发展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她举的很多例子都是与此相关的,因此,本书特别适合从事社会事务管理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以及环境、生态、社会、行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从业人士阅读。当然,基于我自己十余年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际经验和系统思考应用心得,我认为它对于企业家、管理者来说,也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参考手册,不仅有利于企业家搞清楚自己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等运作系统,而且可以洞悉企业的成长引擎、找到睿智解决复杂性系统问题的“根本解”和“杠杆解”。

  《系统之美》

  作 者:[美] 德内拉·梅多斯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 价:56.90元

  【 智囊推荐 】

  《系统之美》是一本简明扼要的系统思考入门指南,也是认识复杂动态系统的有力工具,帮助大家提高理解和分析身边系统的能力。小到个人问题,大到全球性复杂挑战,本书都可以为你提供睿智的解答和洞察。书中详细陈述了系统的3大特征、8大陷阱与对策、12大变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则,是一部深入浅出地启迪人们系统思考的经典之作。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你都可能遇到下列难题:

  想把业务做大做强,但驱动业务成长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企业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似乎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徘徊不前究竟应该如何突破、再创新高?

  面对竞争加剧、价格大战,究竟应该跟进还是不跟进?

  面对产品质量问题、销售不畅等困境,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面对工作与家庭的矛盾,究竟应该如何妥善处理?

  面对工作应酬与身体健康的冲突,究竟应该如何兼顾?

  管理团队中,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争吵不休,如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管理团队能力不强,究竟如何提高他们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子承父业”,你是否考虑过企业的前途?

  如果你是一位职业经理人,不管是企业高层,还是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你都可能遇到下列难题:

  如何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

  如何更好地与老板以及“创业元老”进行沟通与协作?

  如何解决你看不惯的一大堆问题?

  如何带领团队如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面对项目延期,加班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面对其他部门的指责,你应该如何反馈和应对?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面对“调皮”的孩子,如何抓好他的学业?如何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如果你是一位政府公务员,面对一个突发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每时每刻似乎都离不开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离不开决策的制定。按理说,经过无数次的历练,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应该成为解决问题与制定决策的高手,但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只是机械地应对,专注于事件层面的响应,而并未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

  很多问题的成因似乎很复杂,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难以理出头绪;

  很多对策并未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症状缓解”,或者不全面地解决问题,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到处救火、应接不暇;

  很多决策反而产生了一连串的副作用,使局势更加恶化。

  事实上,著名系统思考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斯特曼(John Sterman)的研究表明,人们用来指导自己决策的心智模式,在应对系统的动态行为方面具有天生的缺陷。人们通常持有一种基于事件层面、因果关系而非回路的观点,而忽略了反馈的过程,意识不到行动与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在交流信息时也未能理解存量和流量,并且对于在系统进化过程中可能改变反馈回路强度的非线性特征不敏感。因此,可能产生我称之为“系统思考缺乏症”的五种典型症状: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只看现象,不见本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位主义,局限思考。

  任何一个决策者,包括企业家、管理者、公务员,乃至每个人,要想避免上述“系统思考缺乏症”,都需要具备睿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能力。系统思考是你应对复杂性挑战、做出睿智决策、与系统共舞的核心技能。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思考作为与还原论相对立的思维模式,采用了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并整合了现代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实用且有效的方法与工具,已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企业经营管理、生态环境、交通与水利规划以及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政策制定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在《系统思考实践篇》一书中提到,系统思考是“见树又见林”的艺术,它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解决复杂问题、制定睿智决策;

  推动组织成长、提升组织能力;

  激发集体智慧、加速组织学习;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技能。

  总之,如果你想克服自己思维中固有的缺陷,学习和提升系统思考能力,本书对你来说将是一本从入门到精通的必读之作。

  我之所以认为本书是系统思考从入门到精通的必读书,没有丝毫过誉之意,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高屋建瓴的系统指南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简明扼要地讲解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存量、流量、反馈、回路等)和使用方法,并以动物园为隐喻,以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生动案例(如浴缸、温度调节器、人口和工业经济、库存、石油经济和渔业系统等),对常见的系统结构及行为进行了阐述。我相信,只要用心,每个读者都可以掌握基本的系统思考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从事系统思考研究、应用与教学工作数十年时间,是系统思考领域大名鼎鼎的“世界模型Ⅲ”的主创人员,绝对是系统思考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虽然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但她并不像有些学究们那样,把系统思考当做充满数学方程式和建模的“高深学问”,而是深入浅出,选取读者身边常见的、耳熟能详的事件作为案例,用系统思考的原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让读者可以轻松入门,并在潜移默化之中领悟系统思考的精髓、提升系统思考的能力。当然,这一切都基于作者对系统思考的深邃洞察和严谨应用,高屋建瓴,举重若轻,更显难能可贵。   深入解析系统运作机理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对系统为什么会运作得如此精妙、为什么总是让我们感到出乎意料,以及常见的系统结构(基模)进行了解读,可以让读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在第3章中,作者详细阐述了系统的三个基本特性: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存在和相互作用,使得系统衍生出复杂多样的结构,继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行为特性。这是对系统运作内在机理的深刻见解。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驾驭系统。

  由于社会上主流的思维模式与系统思考是相悖的,人们的心智模式也不能很好地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并发症”或者系统的某个侧面,因此,动态系统的行为经常让我们感到出乎意料。在第4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警告清单”,包括6项注意事项:

  为了在复杂的世界里自由遨游,你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的事件上移开,看到更长期的行为和系统内在结构,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你需要恰当地划定系统的边界(这一点通常并不容易);

  你需要考虑到多重限制性因素以及相对强弱;

  你需要理解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你需要清晰地意识到“有限理性”。

  这既可以看成是作者对我们思维中常见误区点亮的“红灯”,也可以作为完善自己思维的行动指南。此外,虽然我本人并不太主张初学者使用“系统基模”(因为初学者在使用“系统基模”时容易“削足适履”、“生搬硬套”),但“系统基模”作为对常见结构或者一些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的总结,便于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快速把握问题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对学习者还是有一定指导和参考价值的。在第5章中,作者基于自己对系统的深刻理解和丰富 经验,总结出了8种常见的“系统基模”(作者称之为常见的陷阱和机会):政策阻力、公地悲剧、目标侵蚀、竞争升级、富者愈富、转嫁负担、规避规则和目标错位。我认为这些总结非常有见地、有价值,不可多得。

  与系统共舞的行动指南和生存法则

  这是本书另外一项重要的价值体现,即使对于那些已经可以熟练应用系统思考的原理和方法的决策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常加温习、反复揣摩,以求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宝贵指南。

  在本书第6章,作者论述了如何寻找系统中的“杠杆点”(即在系统中的某处施加一个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转变),提供了12个可能的备选选项——而这正是我本人在应用系统思考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曾苦苦思索的难题,相信也是众多系统思考学习者在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准则。虽然作者谦称这一清单还不完善,还有很多可改进的空间,但毫无疑问,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详细、最全面而深入的寻找“杠杆点”的实用指南。

  在第7章中,作者则更进一步,对如何更好地与系统共舞、顺势而为提出了15项指导原则,堪称是在系统世界中的生存法则。这些都是作者数十年“功力”的积淀,是应对复杂性挑战、驾驭动态系统的“内功心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实属不易。即使对于我这样一个研究、应用系统思考十余年的系统思考学习者来说,也弥足珍贵。我愿意把这本书放到案头、手边,经常对照研习、不断自省。

  【阅读指南】

  如果你是系统思考初学者,还不了解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建议你从第1章开始读下去,循序渐进,终会有成。同时,阅读之余,还可以根据作者的讲解和指导,拿起纸笔(或使用配套的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iThink、Stella、Vensim 等),边学边练。因为系统思考是一种思维技能,只做到“知道”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动手练习才是知行合一的关键,而反复练习则是技能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如果在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感觉有难度,不妨暂时停下来,把之前读过的内容再温习一遍,或者找对系统思考更有心得的朋友交流一下。等有了一定心得之后,再开始新的学习旅程。当然,更为快捷有效的方式是参加一次“系统思考应用实务”的专业培训,1-3 天时间就可以快速入门。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系统思考训练和学习、应用心得,就可以略过第一部分,从第二部分(第3章或第4章)开始阅读。这样一方面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应用心得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书中找到一些解疑释惑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自己对系统内在运作机理和规律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系统思考能力。

  如果你是系统思考的高手,本书对你来说也有价值。你可以从本书第5章或第三部分开始阅读。如上所述,我认为,第三部分一定是你需要反复揣摩、常加温习的“系统宝典”。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者长期从事环境、生态、社会和宏观经济与发展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她举的很多例子都是与此相关的,因此,本书特别适合从事社会事务管理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以及环境、生态、社会、行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从业人士阅读。当然,基于我自己十余年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际经验和系统思考应用心得,我认为它对于企业家、管理者来说,也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参考手册,不仅有利于企业家搞清楚自己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等运作系统,而且可以洞悉企业的成长引擎、找到睿智解决复杂性系统问题的“根本解”和“杠杆解”。


相关内容

  • 论大学生夜不归宿
  • 学号:[1**********] 班级:工商二班 姓名:唐红高 聚焦"夜不归宿" 如今,早恋现象普遍存在,在以前无法想象的小学恋爱在现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有人风趣地说,初中是"恋"狱,高中是牢狱,大学呢?呵呵,无疑就是这些刚从各种狱里逃出来的劳犯的爱域,确 ...

  • 创业:七种最重要的管理方法 doc
  • 一个管理人员深信集体工作:他把自己看作是他那个团体的"**号",有意地将他的部分责任分给他的团体成员. 另一个管理人员则喜欢发命令,对职工的要求首先是纪律. 当然一个企业常常规定了他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原则,这是要使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有统一的管理风格. 与管理原则无关的是:每个管理者 ...

  • 小故事大管理:140.7大重要的管理方法
  • 140-7大重要的管理方法 一个管理人员深信集体工作:他把自己看作是他那个团体的"第一号",有意地将他的部分责任分给他的团体成员.另一个管理人员则喜欢发命令,对职工的要求首先是纪律. 当然一个企业常常规定了他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原则,这是要使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有统一的管理风格. 在下 ...

  • 成功CEO的核心修炼
  • 作者:罗刚 CEO是企业的第一领导力 应河北某食品公司景总之约,谈谈<怎样当好CEO>这个话题,虽然惶恐,但觉得更是一个契机,正好借此把自己这些年在企业里的经验和心得做一个总结,与景总进行交流,当然也希望得到景总的不吝指正. 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命题,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展开.在本文,我不想全 ...

  •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重点和答案
  •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重点 一.简答题 1. 简述例外原则 答: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2. 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一是企业职工是"社会人".二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 ...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趋势-商业时代
  • 组织行为研究的神经科学进展 刘童九 唐志文 刘耀中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 :随着神经科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结合到组织行为研究中,使得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组织行为学中各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本文通过当前研究的几个实例来阐述神经科学对组织行为学 ...

  •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作品名称:把握自己,走向未来 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规划 作者姓名: 万栗江 学号: 20151729 学院: 软件学院 班级: 1510班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把握自己,走向未来 生涯指的是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 ...

  • 企业管理手册之-授权.分权与放权
  • 企业管理手册之-授权.分权与放权 前言:不懂得或者没能力进行有效的授权.分权与放权,是所谓中国式管理者的 死穴. 网上有一些关于革命史的有趣讨论.有人认为蒋介石失败的关键原因是他有电话和飞机.电话让他越过战区总指挥官,直接指挥到军甚至师这一级.飞机的麻烦就更大了,哪里的局势一紧张,委员长就从天而降, ...

  • 谈授权.分权与放权
  • 谈授权.分权与放权 不懂得或者没能力进行有效的授权.分权与放权,是所谓中国式管理者的死穴. 网上有一些关于革命史的有趣讨论.有人认为蒋介石失败的关键原因是他有电话和飞机.电话让他越过战区总指挥官,直接指挥到军甚至师这一级.飞机的麻烦就更大了,哪里的局势一紧张,委员长就从天而降,把当地的指挥系统推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