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比会话分析的意义

  【摘 要】会话分析的基础为社会学的语言流派。在对比语言学的领域会话分析日益盛行,本文拟借用英日会话分析的经典模式,阐述会话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意义。   【关键词】会话;对比;英日语言   1.会话分析的基础   会话分析起源于社会学的研究,五十年来同类研究层出不尽。在中国国内的会话分析研究领域,比如对汉语的会话结构,英语的会话结构研究等语言的个别研究比较常见。在对比语言学的领域对于两种语言的会话结构等问题进行对比研究的论文也比较大多。比如汉英、汉日的话语对比分析。国内的对比语言研究集中在英汉和日汉领域,那么国外的经典会话对比研究情况是怎样一个情况呢?笔者拟通过本文重点叙述一下日英的会话分析研究,以期对于国内的研究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2.会话分析的步骤以及研究方向   在日英会话分析研究领域,首推泉子Kメイナ�ド(Senko K Maynard)于1993年完成的经典著作《会话分析》。作者的代表性著作另有《谈话分析》等。该书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于日英语的会话结构进行了论述。全书共计分成十三部分。前面三部分主要是对会话分析进行概述性描述,在该书的重要章节第四章当中,作者依据maynard(1989,1990)等人提出的会话理论,提出了对比会话分析方法以及对比会话分析的研究方向。对于研究方法,泉子认为应从五个步骤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是数据的收集,尽量在两个同样的“场”下用同一方法进行收集,这里作者使用了“场”,笔者认为“场”指代的同样一个背景或范畴,即语言学经常提到的“域”的概念。“域”的统一性是一切对比研究的基础。失去了“域”的统一,对比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当然语言背景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所以这种统一性实际上一种相对的统一;第二步是数据分析,在会话分析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分析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因为条件的限制,多数学者采用的是第三种相对简易的方法,即研究者经过自我判断后从而对于两种不同语言现象用同一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但泉子在此处也提及到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研究者收集的数据是否真正代表两种语言的同一语言现象;在所收集到的语言现象背后是否存在其它起到同样作用的语言现象;研究者所收集到的语言现象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基本上。第三步和第四步是数据分析结果的导出以及分析结果的对照;最后是综述,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两种语言的特殊性以及使用方法的特殊性。   关于对话分析研究的研究方向,泉子提出了以下的一些论点:首先是会话管理的方法问题,比如话者交替、附和、赞成、反对等等;其次是会话整体的结构问题。比如会话的构成要素:寒暄、铺垫、确认、话语重点、归纳、结束等等;接下来是话题结构问题,诸如话语(�接�答ペア)应答的结构问题,像遇到赞美或者夸奖时时应该如何应答都属于此范畴。诸如此类的对比研究的课题也并不是仅仅限于此,但是一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回答“语言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需要综合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各个专业的知识,并不能依靠会话分析这一语言分支来解决,但是一小步的探索,也可以对于管窥“语言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这类语言学的终极问题起到微薄的作用。   3.会话分析的数据处理   在第五章里,作者对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如何进行描述进行了说明,泉子主要采用了Hymes(1972)的社会语言学的框架进行了研究。前文提到,对比研究数据取得的基础在于同样一个“域”,泉子尽可能地严格遵守了这一规则,包括语料的内容、语料收集的时间乃至语料的采集地点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虽然保持了同样的“域”进行了语料的采集,但是在语料转写的过程中却依然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即遵守何种规范对于语料进行转写。对于研究者来说,母语的材料转写一般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问题,因此单纯对于母语进行话语分析相比较而言比对比研究简单得多。但是对于非母语的语料进行转写就涉及到了使用规范的问题,这点对于对比研究的研究者尤其重要。多数对比研究研究者关注的多是书面材料的对比,但会话对比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口语语料,需要观察到包括停顿、沉思等很多非语言现象。因此难度尤其加大。泉子的解决方式首先在于严密地遵守了语料收集时两种材料的“场”的统一,其次是请母语话者对于收集的语料进行确认,确认是否符合本国人的语言习惯。为完成该研究,泉子共收集了20组数据,并且将每组数据的前两分钟进行了删除,以求更符合本族人的语言习惯。但是笔者认为,依靠预先设定意图来收集语料,虽然形成了统一的“场”,但是该语料的自然度如何保持以及母语人员对于本国人语料自然度的判断的标准依然值得进一步推量。   在该书的第六章中,泉子对于日英两种语言的话语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作者导入了PPU(Pause--bounded--Phrasal--Unit)这一概念,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对于收集到了日英话语进行了切分。然后选取了在日语会话表现中频频出现的终助词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作者认为在日语的口语表达中,终助词以及各种感情表现频频出现;简体(だ、である)的使用非常少,根据统计,(だ、である)的使用在整个数据研究中占据了11.98%。然后作者对于英语会话的句尾表达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英语会话的句尾特征恰好与日语相反,断定式的表达(相当于日语的だ、である)的数量占据了整个会话体系的90%以上,强调感情表达的句尾表达方式只有10%。   在第七章中作者对于日英两种语言的话题结构进行了论述。首先从会话之中主题如何展开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日英日常会话的主题展开模式基本一致。日英语之间的一些差别都是表层化的东西,仅仅是在实际进行主题转换时一些浅层的使用方式上有一点点区别。   在第八章作者以“あいづち”(附和)为切入点,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对照分析。作者所对比的对象为“あいづち”的简短表现、头部的上下移动以及微笑。通过对比分析,日英两语的“あいづち”表现的频率大相径庭。在日语会话之中,“あいづち”表现大概为英语的两倍左右,特别是“简短表现”(包括うん、ほんと、そう)的数量,日语达到英语的3倍之多。但是笔者认为,作者虽然得出“あいづち”表现日语远远超过英语这一结论,但是还存在一些没有覆盖的地方,比如作者对于“あいづち”的限定问题,泉子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是限定于简短表现等三个种类,可是在英语会话之中,表示附和的表现是否只有这三个种类呢?作者依然是站在日本语的角度,以日本语作为参照物进行对比,因此对于“あいづち”表现的种类的分类依然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   在第九章之中,作者又进一步对于“あいづち”表现之中头部的上下移动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作者将头部上下移动的功能分成了十个范畴(作用)。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头部的上下移动最主要的作用是对话者观点的赞同。比较显著的不同是在日语会话之中,说话人在句末或者话语的最终音节之处经常发生头部上下移动现象,这种情况占据整个调查数据的33.38%。与之相对,英语的比例只有8.19%;但是在英语会话中,比较显著的一个语言现象是伴随着头部的上下移动,经常会出现为了进行强调而提高音量的行为,占据了整个语言现象的15.71%。而日语同样行为的出现频率只有24次,占日语整个调查数据的1.75%。   4.会话分析的意义   在著作最后的部分作者对于会话分析的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作者认为会话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会话分析的研究来理解语言使用的相对性(relativity),然后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孕育该语言的社会内部的相对性。作者同时谈及到了会话对比分析的应用以及长远目的。笔者认为会话分析不仅仅可以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了研究的新视野,在应用层面上还可以在异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泉子・K・メイナ�ド.会话分析[M].くろしお出版,1993.   [2]于国栋.会话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摘 要】会话分析的基础为社会学的语言流派。在对比语言学的领域会话分析日益盛行,本文拟借用英日会话分析的经典模式,阐述会话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意义。   【关键词】会话;对比;英日语言   1.会话分析的基础   会话分析起源于社会学的研究,五十年来同类研究层出不尽。在中国国内的会话分析研究领域,比如对汉语的会话结构,英语的会话结构研究等语言的个别研究比较常见。在对比语言学的领域对于两种语言的会话结构等问题进行对比研究的论文也比较大多。比如汉英、汉日的话语对比分析。国内的对比语言研究集中在英汉和日汉领域,那么国外的经典会话对比研究情况是怎样一个情况呢?笔者拟通过本文重点叙述一下日英的会话分析研究,以期对于国内的研究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2.会话分析的步骤以及研究方向   在日英会话分析研究领域,首推泉子Kメイナ�ド(Senko K Maynard)于1993年完成的经典著作《会话分析》。作者的代表性著作另有《谈话分析》等。该书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于日英语的会话结构进行了论述。全书共计分成十三部分。前面三部分主要是对会话分析进行概述性描述,在该书的重要章节第四章当中,作者依据maynard(1989,1990)等人提出的会话理论,提出了对比会话分析方法以及对比会话分析的研究方向。对于研究方法,泉子认为应从五个步骤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是数据的收集,尽量在两个同样的“场”下用同一方法进行收集,这里作者使用了“场”,笔者认为“场”指代的同样一个背景或范畴,即语言学经常提到的“域”的概念。“域”的统一性是一切对比研究的基础。失去了“域”的统一,对比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当然语言背景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所以这种统一性实际上一种相对的统一;第二步是数据分析,在会话分析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分析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因为条件的限制,多数学者采用的是第三种相对简易的方法,即研究者经过自我判断后从而对于两种不同语言现象用同一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但泉子在此处也提及到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研究者收集的数据是否真正代表两种语言的同一语言现象;在所收集到的语言现象背后是否存在其它起到同样作用的语言现象;研究者所收集到的语言现象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基本上。第三步和第四步是数据分析结果的导出以及分析结果的对照;最后是综述,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两种语言的特殊性以及使用方法的特殊性。   关于对话分析研究的研究方向,泉子提出了以下的一些论点:首先是会话管理的方法问题,比如话者交替、附和、赞成、反对等等;其次是会话整体的结构问题。比如会话的构成要素:寒暄、铺垫、确认、话语重点、归纳、结束等等;接下来是话题结构问题,诸如话语(�接�答ペア)应答的结构问题,像遇到赞美或者夸奖时时应该如何应答都属于此范畴。诸如此类的对比研究的课题也并不是仅仅限于此,但是一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回答“语言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需要综合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各个专业的知识,并不能依靠会话分析这一语言分支来解决,但是一小步的探索,也可以对于管窥“语言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这类语言学的终极问题起到微薄的作用。   3.会话分析的数据处理   在第五章里,作者对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如何进行描述进行了说明,泉子主要采用了Hymes(1972)的社会语言学的框架进行了研究。前文提到,对比研究数据取得的基础在于同样一个“域”,泉子尽可能地严格遵守了这一规则,包括语料的内容、语料收集的时间乃至语料的采集地点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虽然保持了同样的“域”进行了语料的采集,但是在语料转写的过程中却依然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即遵守何种规范对于语料进行转写。对于研究者来说,母语的材料转写一般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问题,因此单纯对于母语进行话语分析相比较而言比对比研究简单得多。但是对于非母语的语料进行转写就涉及到了使用规范的问题,这点对于对比研究的研究者尤其重要。多数对比研究研究者关注的多是书面材料的对比,但会话对比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口语语料,需要观察到包括停顿、沉思等很多非语言现象。因此难度尤其加大。泉子的解决方式首先在于严密地遵守了语料收集时两种材料的“场”的统一,其次是请母语话者对于收集的语料进行确认,确认是否符合本国人的语言习惯。为完成该研究,泉子共收集了20组数据,并且将每组数据的前两分钟进行了删除,以求更符合本族人的语言习惯。但是笔者认为,依靠预先设定意图来收集语料,虽然形成了统一的“场”,但是该语料的自然度如何保持以及母语人员对于本国人语料自然度的判断的标准依然值得进一步推量。   在该书的第六章中,泉子对于日英两种语言的话语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作者导入了PPU(Pause--bounded--Phrasal--Unit)这一概念,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对于收集到了日英话语进行了切分。然后选取了在日语会话表现中频频出现的终助词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作者认为在日语的口语表达中,终助词以及各种感情表现频频出现;简体(だ、である)的使用非常少,根据统计,(だ、である)的使用在整个数据研究中占据了11.98%。然后作者对于英语会话的句尾表达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英语会话的句尾特征恰好与日语相反,断定式的表达(相当于日语的だ、である)的数量占据了整个会话体系的90%以上,强调感情表达的句尾表达方式只有10%。   在第七章中作者对于日英两种语言的话题结构进行了论述。首先从会话之中主题如何展开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日英日常会话的主题展开模式基本一致。日英语之间的一些差别都是表层化的东西,仅仅是在实际进行主题转换时一些浅层的使用方式上有一点点区别。   在第八章作者以“あいづち”(附和)为切入点,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对照分析。作者所对比的对象为“あいづち”的简短表现、头部的上下移动以及微笑。通过对比分析,日英两语的“あいづち”表现的频率大相径庭。在日语会话之中,“あいづち”表现大概为英语的两倍左右,特别是“简短表现”(包括うん、ほんと、そう)的数量,日语达到英语的3倍之多。但是笔者认为,作者虽然得出“あいづち”表现日语远远超过英语这一结论,但是还存在一些没有覆盖的地方,比如作者对于“あいづち”的限定问题,泉子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是限定于简短表现等三个种类,可是在英语会话之中,表示附和的表现是否只有这三个种类呢?作者依然是站在日本语的角度,以日本语作为参照物进行对比,因此对于“あいづち”表现的种类的分类依然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   在第九章之中,作者又进一步对于“あいづち”表现之中头部的上下移动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作者将头部上下移动的功能分成了十个范畴(作用)。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头部的上下移动最主要的作用是对话者观点的赞同。比较显著的不同是在日语会话之中,说话人在句末或者话语的最终音节之处经常发生头部上下移动现象,这种情况占据整个调查数据的33.38%。与之相对,英语的比例只有8.19%;但是在英语会话中,比较显著的一个语言现象是伴随着头部的上下移动,经常会出现为了进行强调而提高音量的行为,占据了整个语言现象的15.71%。而日语同样行为的出现频率只有24次,占日语整个调查数据的1.75%。   4.会话分析的意义   在著作最后的部分作者对于会话分析的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作者认为会话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会话分析的研究来理解语言使用的相对性(relativity),然后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孕育该语言的社会内部的相对性。作者同时谈及到了会话对比分析的应用以及长远目的。笔者认为会话分析不仅仅可以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了研究的新视野,在应用层面上还可以在异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泉子・K・メイナ�ド.会话分析[M].くろしお出版,1993.   [2]于国栋.会话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相关内容

  • 话语分析中的语境
  • 话语分析中的语境 陈 光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7) 摘 要:话语分析是指将一个具有语用和语义连贯的语篇看作一个意义单位,考虑到语境.文化.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对其内在的语法结构.逻辑联系.衔接手段进行破解和分析的语言研究方法. 关键词:话语分析:语境:会话含义 中图分类号 ...

  •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选题汇总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 B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文化 ...

  • 中西方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联想&q ...

  • 汉语类论文题目
  • 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对外汉语论文题目 1. 论汉字的性质 2.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 许慎六书说论评 4.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 论现代 ...

  •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 2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解读<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3 提高中学生听力的有效策略 4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5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Awakeni ...

  • 主持人话轮转换和话轮重叠现象分析_董敏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 (总第174期) 主持人话轮转换和话轮重叠现象分析 董 敏 王 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191) 摘 要:话轮转换被公认为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话轮序列推动着会话的动态过程.本文根据美国会话分析学家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对2007春节联欢 ...

  •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网络时代呼唤教学方式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适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大力推行 ...

  •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价值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附带学习和有意识学习对 ...

  • 对外汉语教学法
  • 第五章 语音教学 一.语音教学的原则 (一)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短期集中训练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 音素教学:强调打好语音基本功,从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单项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词.句子和会话的教学. 语流教学:强调在语流中学习语音,一开始就从教句子入手,音素在会话中逐步掌握. (二)通过对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