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精神

上帝的精神

——读《时间简史》有感

儿时,我们曾仰望星空,思索着星星的故乡;我们曾漫步于茫茫旷野中,迷惑空间为什么如此巨大;我们也曾想象着如动画的主人公一样,在时间之中任意穿梭„„

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淡去,可我们却殊不知,当中的许多问题也使历代科学家们苦苦思索却只能猜测而无法得出普遍认同的规律。盘古开天辟地,以双眼造就日月;上帝七日创造时间、空间、万物„„这些猜想都曾被人们所深信,直到一群伟人叩响了真理的大门。史蒂芬·霍金便是其中一人,他于千千万万科学先驱一同,在我们的时代尝试破解宇宙的奥秘。

霍金教授在《时间简史》中力图使用一种简明扼要有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普通人了解现在尖端的时空观。尽管如此,除非拥有扎实的物理功底和较强的抽象思考能力,仍然很难理解该书的要义。然而,通读之后却对一些简明的公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如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公式—这不仅仅是释放的能量等于损失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更是对于任何物体都不能超越光速的证明—质量与能量的等价导致了接近光速时无限大的质量与超越光速所需无穷大的能量。而又因为人无法超越光速,根据时空中的面,在上面标出光通过一给定事件的可能方向—光锥。人终究无法逃过一个特定事件所带

来的影响,有质量的物体将处于光锥之内。

另一个使我影响深刻的理论是人存原理—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自然界存在不可计数的物理参数,宇宙也有其膨胀率,只有特定的初始膨胀率和特定的基本物理性质的存在,像人类这样复杂的有机质集合体才能存在和生存,这样光滑均匀的宇宙相比混沌无序的宇宙自然罕见,但正因我们这些观察者的存在,使宇宙成为如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科学是绝对客观的描述物质的学科,然而,人存原理却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了主观的思想,正如我国的陆王心学,提出了“吾心即宇宙”,万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正在观测万物。生命的伟大之处可见一斑。弦理论提出,似乎时空是十维或二十六维。那么为什么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偏偏是三个空间维和一个时间维,二不是二维或十维?多余的维度被卷曲到肉眼无法观察,只有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被摊平开来。这同样能用人存原理解释—二维空间不允许复杂生命的发展,任何具有消化道的动物将被解体;多维空间同样导致引力的变化,从而致使行星轨道的不稳定。 人类对自己生存的地球形状判断经历了平面到球体的过程(当然,也有人曾认为地球是三角形的),可是,人们似乎又重新接受了平面的地球—引力能使空间发生扭曲,正是因为引力的作用使平坦的地球发生扭曲,是地球看上去像是一个球体。引力在所有作用力中或许是最为特殊的力,只有

引力无法被归入大统一理论以作为一个仅次于终极理论的自然规律,或许有朝一日,引力能被找到与其他力的联系,向由普朗克能量暗示的终极理论踏上新的台阶。

宇宙的终极理论固然令人向往,而时间旅行又是另一激动人心的课题。根据相对性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不存在所谓的绝对时间,由此,如果物体运动得比光还快,即能逃逸事件的光锥,更早地到达事件的影响地域,那么就是能向过去旅行,然而只有无实禀质量的光或其他波才能到达光速,自然地,这种方式难以实现。那么。由时间的不平坦的褶皱—虫洞,或许能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却需要一种尖端文明使虫洞敞开足够长的时间来使物体通过。科幻小说家的潜水艇与登陆月球都已实现,谁敢说时间旅行会是无稽之谈呢?

霍金对于宇宙的阐述是明晰的,他将数学上令人生畏的主题表达得生动活泼,世人都为他的精神魅力所惊异。科学,并非是冰冷的数字和冗杂的运算,自然界中的各种定律符合了我们人生中的哲理:光锥的图象告诉我们永远无法逃逸一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我们无法逃避,只能接受或在源头阻止事件的发生;人存原理教导我们自身的伟大,宇宙中能有我们这群宇宙的观察者存在,这是宇宙的自豪与骄傲,让我们不再妄自菲薄,自认是宇宙的尘埃;而引力之于大统一理论的不协调明确指出了人生中没有事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人

类的知识只能是一步步地被修正与改进,完美的终极理论确实令人垂涎,但正是这一点点的瑕疵激发人们探索的斗志;时间旅行的两种可能性教导我们看似荒谬的猜想却有被证明的可能,而在由猜测到证实的途中确实有岔路,当一条路被封上时,另一条或许预示着成功的曙光„„

人类生存的意义在我看来就是自然对自身的认识。那么,为实现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发现一个完备的理论以解释和预言宇宙的一切,不仅如此,它被所有人所理解和接受,而现在所做的—一个完备的协调的统一理论只是第一步。当我们达到了目的,正如书中最后所述:“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沈峻栗

上帝的精神

——读《时间简史》有感

儿时,我们曾仰望星空,思索着星星的故乡;我们曾漫步于茫茫旷野中,迷惑空间为什么如此巨大;我们也曾想象着如动画的主人公一样,在时间之中任意穿梭„„

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淡去,可我们却殊不知,当中的许多问题也使历代科学家们苦苦思索却只能猜测而无法得出普遍认同的规律。盘古开天辟地,以双眼造就日月;上帝七日创造时间、空间、万物„„这些猜想都曾被人们所深信,直到一群伟人叩响了真理的大门。史蒂芬·霍金便是其中一人,他于千千万万科学先驱一同,在我们的时代尝试破解宇宙的奥秘。

霍金教授在《时间简史》中力图使用一种简明扼要有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普通人了解现在尖端的时空观。尽管如此,除非拥有扎实的物理功底和较强的抽象思考能力,仍然很难理解该书的要义。然而,通读之后却对一些简明的公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如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公式—这不仅仅是释放的能量等于损失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更是对于任何物体都不能超越光速的证明—质量与能量的等价导致了接近光速时无限大的质量与超越光速所需无穷大的能量。而又因为人无法超越光速,根据时空中的面,在上面标出光通过一给定事件的可能方向—光锥。人终究无法逃过一个特定事件所带

来的影响,有质量的物体将处于光锥之内。

另一个使我影响深刻的理论是人存原理—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自然界存在不可计数的物理参数,宇宙也有其膨胀率,只有特定的初始膨胀率和特定的基本物理性质的存在,像人类这样复杂的有机质集合体才能存在和生存,这样光滑均匀的宇宙相比混沌无序的宇宙自然罕见,但正因我们这些观察者的存在,使宇宙成为如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科学是绝对客观的描述物质的学科,然而,人存原理却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了主观的思想,正如我国的陆王心学,提出了“吾心即宇宙”,万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正在观测万物。生命的伟大之处可见一斑。弦理论提出,似乎时空是十维或二十六维。那么为什么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偏偏是三个空间维和一个时间维,二不是二维或十维?多余的维度被卷曲到肉眼无法观察,只有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被摊平开来。这同样能用人存原理解释—二维空间不允许复杂生命的发展,任何具有消化道的动物将被解体;多维空间同样导致引力的变化,从而致使行星轨道的不稳定。 人类对自己生存的地球形状判断经历了平面到球体的过程(当然,也有人曾认为地球是三角形的),可是,人们似乎又重新接受了平面的地球—引力能使空间发生扭曲,正是因为引力的作用使平坦的地球发生扭曲,是地球看上去像是一个球体。引力在所有作用力中或许是最为特殊的力,只有

引力无法被归入大统一理论以作为一个仅次于终极理论的自然规律,或许有朝一日,引力能被找到与其他力的联系,向由普朗克能量暗示的终极理论踏上新的台阶。

宇宙的终极理论固然令人向往,而时间旅行又是另一激动人心的课题。根据相对性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不存在所谓的绝对时间,由此,如果物体运动得比光还快,即能逃逸事件的光锥,更早地到达事件的影响地域,那么就是能向过去旅行,然而只有无实禀质量的光或其他波才能到达光速,自然地,这种方式难以实现。那么。由时间的不平坦的褶皱—虫洞,或许能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却需要一种尖端文明使虫洞敞开足够长的时间来使物体通过。科幻小说家的潜水艇与登陆月球都已实现,谁敢说时间旅行会是无稽之谈呢?

霍金对于宇宙的阐述是明晰的,他将数学上令人生畏的主题表达得生动活泼,世人都为他的精神魅力所惊异。科学,并非是冰冷的数字和冗杂的运算,自然界中的各种定律符合了我们人生中的哲理:光锥的图象告诉我们永远无法逃逸一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我们无法逃避,只能接受或在源头阻止事件的发生;人存原理教导我们自身的伟大,宇宙中能有我们这群宇宙的观察者存在,这是宇宙的自豪与骄傲,让我们不再妄自菲薄,自认是宇宙的尘埃;而引力之于大统一理论的不协调明确指出了人生中没有事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人

类的知识只能是一步步地被修正与改进,完美的终极理论确实令人垂涎,但正是这一点点的瑕疵激发人们探索的斗志;时间旅行的两种可能性教导我们看似荒谬的猜想却有被证明的可能,而在由猜测到证实的途中确实有岔路,当一条路被封上时,另一条或许预示着成功的曙光„„

人类生存的意义在我看来就是自然对自身的认识。那么,为实现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发现一个完备的理论以解释和预言宇宙的一切,不仅如此,它被所有人所理解和接受,而现在所做的—一个完备的协调的统一理论只是第一步。当我们达到了目的,正如书中最后所述:“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沈峻栗


相关内容

  • 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
  • h 「摘要」在尼采宣称"上帝之死"以及福柯欢呼"人之死"之前,黑格尔其实已经判处超验的.彼岸的老上帝的死刑.与此同时,在黑格尔的"死亡哲学"那里,"上帝之死"亦同时伴随着"人之死".笔者本文力图考察黑 ...

  • 如何理解上帝:从证明到相遇?
  • 时间:2009-05-18  来源:哲学在线 [作者简介]作者黄裕生,男,1965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内容提要]"如何理解上帝"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宗教与哲学.信仰与理性之间的沟通和结合: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既是哲学(理性)自 ...

  • 对人类信仰的怀疑与对真理的筛选
  • 对人类信仰的怀疑与对真理的筛选 --从<卡拉马佐夫兄弟>探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想信仰 作 者:赵改莉 指导老师: 李 鹏 摘要:在信仰层面上,对于人类宣扬的上帝,与其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持的态度是一种崇尚,倒不如说是一种怀疑.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他通过以佐西马长老和阿辽沙为 ...

  • 论约伯性格的双重性
  • 内容摘要:关于<希伯来圣经>中的<约伯记>中一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约伯,历来的研究者说法不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约伯性格的双重性,揭示约伯性格表现出的"忍耐"和"探索"的双重特征背后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约伯 双重性 犹太民族 ...

  •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上帝意象
  •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上帝意象 王本朝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新诗在诗美和诗体上有着大胆的探索和创造.新诗的意象世界既传达了独特的现实经验,也呈现出丰富的价值想像.本文主要讨论现代诗歌关于上帝意象的想像与创造,认为现代诗人在设置和书写上帝意象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生命意识和价值观念,生成了祈祷.赞美的诗歌文体 ...

  • 论但丁[神曲]中的人文主义
  • 论但丁<神曲>中的人文主义 在文艺复兴政治学的核心中,存在着以爱和道德来推动社会前进的信仰,这种信仰从时间上说,是以但丁的<神曲>和<新生>问世开始的.简言之,但丁无疑是一个对佛罗伦萨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那个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以诗歌的形式对爱和美德进行歌颂,并且对一 ...

  • 泰戈尔与冰心
  •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是现代文学史上无须回避的事实,但是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诗歌外表结构的模仿上,更为重要的是,冰心的诗歌创作在宗教精神和宗教理想方面更多地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发展.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并用诗歌来表达宗教精神,这是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创作的共同点,而全方位的宗教式的爱,则是两位诗人诗歌情感 ...

  • 西方哲学史(下)结课报告
  • 西方哲学史(下)结课报告 对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解读和所获 在斯宾诺莎的全部著作中,<神学政治论>应该算是其哲学体系的一个旁支,一个与<圣经>和1上帝神学进行对接的旁支.<神学政治论>虽然并不是一个研讨哲学的著作,但其中对于基督教会与犹太教会所持的 ...

  • 共产主义与基督教
  • 早年读欧美的小说诗歌,书中描述人物内心灵魂.涉及到宗教情怀的地方,常常引起我的好奇心和兴趣.而由此对于基督教衍生出来的西方文化如精美的绘画艺术.巍峨的教堂建筑欣赏不已,尤其对那种如天籁的教堂音乐.唱赞美诗心往神驰.应该说,我对基督教充满了好感.可是当我几十年后真正进入教堂,第一次祈祷.敬拜开口唱赞美 ...

  • 试论基督教和科学的关系
  • 作者:田薇 <学术月刊> 2001年05期 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往往被认为是对立甚至是对抗的.特别是由于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基督教信仰却日趋削弱,似乎更加确证了一个传统的见解:基督教扼杀了科学,文艺复兴运动才带来了科学的诞生.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对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