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和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不是一回事。语文的本质确定的是“语文本身是什么”,其外延界定了它是母语教学课程这一学科特性,其内涵则由语文的人文性和民族性二者共同锁定。语文教学确定的是这一学科课程师生双方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问题。语文和语文教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文是体,语文教学是用;体用结合,才能使这一学科课程走向完善,因为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文素质,而语文教学在形成、提高和完善人文素质方面不可或缺。
语文教学是指针对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由教学时间的连续性、内容的人文性与科学性、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评价的多元性等特点所组成的系统,是这些特点的有机统一。
其一,时间的连续性
这里我们提到的时间的连续性有别于语文教育界提出的语文教育“终身性”原则,因为这里的语文教学我们专指狭义的学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的连续性。
从学前班开始,学生就已经开始了本民族语的规范化学习,甚至时间可能更早,而这种学习从学前班开始,到高中毕业结束。除了继续学习中文和中文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可能继续进行这种规范化的学习之外,大多数人均走向非正规化的学习。
而每一年级的学习都是上一年级学习的继续和下一年级学习的前提,中间有些环节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能跨越和提前的。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学校教育均强调教育时间的连续性,因为它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正是这种学习时间的连续性保证了语文教学持续有效、循序渐进地进行。离开了时间的连续性,就无所谓学校教育,当然也无所谓学校的语文教学。
其二,内容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历来争论颇多,至今也仍未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已从最初吕叔湘的“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字”转到“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言语的形式还是言语内容”。
仔细分析这两种情况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前者和后者提出的其实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内容和形式何者为先的问题。
“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既然是工具学科,那么学生只要具备了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这一工具。因为:“国文科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并无固定的内容。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作文字来阅读来玩味的时候,什么都是国文科的材料。国文科的学习工作,不在从内容上去深究探讨,倒在从文字的形式上去获得理解和发展的能力。凡是文字,都是作者的表现。不管所表现的是一桩事情,一种道理,一件东西或一片情感,总之逃不了是表现。我们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感情的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夏 尊)所以形式是最重要的。因而强调语文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这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科学化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而“人文论”者则认为语文不仅是工具,它是母语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强调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个性的养成。通过语文学习,将着眼点放在“立人”方面。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定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而不是语文学习的形式。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与其理解能力成正比,即学生能理解的放入教材,不理解的则不能放入语文学习内容之中。因而强调语文学科教学要从人出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归宿,这对于学生学习体系的合理建立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其实,“工具论”与“人文论”都各自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工具论”试图突破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强调解决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更多地强调训练的作用:“人文论”则针对语文“工具论”忽视人的人文素养的倾向,强调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而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体系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同样,一个学科只有具备其相对完善和科学的体系,才有可能建立起合理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体系。因此,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有效地解决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教学问题。而且,从来就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也没有离开内容的形式,内容是由一定形式所规范的内容,形式是承载一定内容的形式;二者无法分割,缺一不可。
其三,方法的有效性
现代语文教育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它的高效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方法的继承与革新。
张志公曾提议“把语文训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加以研究”,1980年他提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就是要求“搞清楚语文教学规律,按规律办事”。他认为“前人在语文教学方面长期使用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无不是就当时水平而论符合了汉语汉文以及教学汉语汉文的某些规律的,只是人们没有把它作为规律来对待,没有作为规律来表述而已。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把前人这些做法进行分析,找出它的规律性的因素,而不是用那些说不出规律的办法来否定规律的存在”,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不承认语文教学有方法,二是把语文教学方法模式化,他认为只要研究语言的规律、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就一定能找到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现在我们在强调传统的语文学习手段的同时,探讨和尝试使用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语文课程信息技术化(即多媒体教学)等学习方式,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由于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无不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其耗时长且低效率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合作意识的培养更显示出其紧迫性与必要性,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但合作学习对个体个性发展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自身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自主学习是我们最终要培养学生掌握并终生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最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但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校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而且学生在校期间的自主学习的随意性大、难以调控的问题亦不易解决。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语文教学已是当代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其高速、快捷、立体、综合、交互、大容量等快餐文化的特点不但吸引教师,更吸引着学生,但对内容选择、对师生双方自制能力、对学习成绩的测评等方面的要求都是高标准的,而这种素质要求是现在我们许多师生所难以达到的。
“教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妨以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为辅,而教学的高效率是我们选择方法的前提。
其四,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要以课程标准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充分发挥其激励的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语文教学的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照顾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这种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以往我们多以学业成绩作为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促使我们的评价结构日益走向多元化,将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许多非智力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理念也成为评价指标。以往的评价,学生往往被排除在外,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现在,我们则更多地强调学生参与评价,并注重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中的多元化主体评价以权重的形式进行科学化的处理,使这种评价更为科学、真实、合理、有效。在提高被评价者地位的同时,将评价变成学习主体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从而使评价变成理解、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形成友好、平等和积极的评价关系。
也就是说,语文评价不是、也不可能再是单一的定量评价,而是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此外,语文教学评价正在逐渐消除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弊端,将终结性结果和形成性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不再要求某些结论的唯一性,而更多地强调学生是如何获得结果的,从而在关注结果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统一与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3
谈谈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和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不是一回事。语文的本质确定的是“语文本身是什么”,其外延界定了它是母语教学课程这一学科特性,其内涵则由语文的人文性和民族性二者共同锁定。语文教学确定的是这一学科课程师生双方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问题。语文和语文教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文是体,语文教学是用;体用结合,才能使这一学科课程走向完善,因为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文素质,而语文教学在形成、提高和完善人文素质方面不可或缺。
语文教学是指针对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由教学时间的连续性、内容的人文性与科学性、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评价的多元性等特点所组成的系统,是这些特点的有机统一。
其一,时间的连续性
这里我们提到的时间的连续性有别于语文教育界提出的语文教育“终身性”原则,因为这里的语文教学我们专指狭义的学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的连续性。
从学前班开始,学生就已经开始了本民族语的规范化学习,甚至时间可能更早,而这种学习从学前班开始,到高中毕业结束。除了继续学习中文和中文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可能继续进行这种规范化的学习之外,大多数人均走向非正规化的学习。
而每一年级的学习都是上一年级学习的继续和下一年级学习的前提,中间有些环节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能跨越和提前的。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学校教育均强调教育时间的连续性,因为它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正是这种学习时间的连续性保证了语文教学持续有效、循序渐进地进行。离开了时间的连续性,就无所谓学校教育,当然也无所谓学校的语文教学。
其二,内容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历来争论颇多,至今也仍未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已从最初吕叔湘的“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字”转到“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言语的形式还是言语内容”。
仔细分析这两种情况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前者和后者提出的其实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内容和形式何者为先的问题。
“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既然是工具学科,那么学生只要具备了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这一工具。因为:“国文科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并无固定的内容。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作文字来阅读来玩味的时候,什么都是国文科的材料。国文科的学习工作,不在从内容上去深究探讨,倒在从文字的形式上去获得理解和发展的能力。凡是文字,都是作者的表现。不管所表现的是一桩事情,一种道理,一件东西或一片情感,总之逃不了是表现。我们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感情的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夏 尊)所以形式是最重要的。因而强调语文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这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科学化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而“人文论”者则认为语文不仅是工具,它是母语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强调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个性的养成。通过语文学习,将着眼点放在“立人”方面。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定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而不是语文学习的形式。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与其理解能力成正比,即学生能理解的放入教材,不理解的则不能放入语文学习内容之中。因而强调语文学科教学要从人出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归宿,这对于学生学习体系的合理建立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其实,“工具论”与“人文论”都各自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工具论”试图突破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强调解决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更多地强调训练的作用:“人文论”则针对语文“工具论”忽视人的人文素养的倾向,强调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而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体系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同样,一个学科只有具备其相对完善和科学的体系,才有可能建立起合理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体系。因此,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有效地解决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教学问题。而且,从来就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也没有离开内容的形式,内容是由一定形式所规范的内容,形式是承载一定内容的形式;二者无法分割,缺一不可。
其三,方法的有效性
现代语文教育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它的高效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方法的继承与革新。
张志公曾提议“把语文训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加以研究”,1980年他提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就是要求“搞清楚语文教学规律,按规律办事”。他认为“前人在语文教学方面长期使用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无不是就当时水平而论符合了汉语汉文以及教学汉语汉文的某些规律的,只是人们没有把它作为规律来对待,没有作为规律来表述而已。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把前人这些做法进行分析,找出它的规律性的因素,而不是用那些说不出规律的办法来否定规律的存在”,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不承认语文教学有方法,二是把语文教学方法模式化,他认为只要研究语言的规律、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就一定能找到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现在我们在强调传统的语文学习手段的同时,探讨和尝试使用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语文课程信息技术化(即多媒体教学)等学习方式,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由于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无不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其耗时长且低效率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合作意识的培养更显示出其紧迫性与必要性,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但合作学习对个体个性发展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自身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自主学习是我们最终要培养学生掌握并终生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最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但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校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而且学生在校期间的自主学习的随意性大、难以调控的问题亦不易解决。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语文教学已是当代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其高速、快捷、立体、综合、交互、大容量等快餐文化的特点不但吸引教师,更吸引着学生,但对内容选择、对师生双方自制能力、对学习成绩的测评等方面的要求都是高标准的,而这种素质要求是现在我们许多师生所难以达到的。
“教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妨以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为辅,而教学的高效率是我们选择方法的前提。
其四,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要以课程标准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充分发挥其激励的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语文教学的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照顾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这种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以往我们多以学业成绩作为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促使我们的评价结构日益走向多元化,将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许多非智力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理念也成为评价指标。以往的评价,学生往往被排除在外,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现在,我们则更多地强调学生参与评价,并注重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中的多元化主体评价以权重的形式进行科学化的处理,使这种评价更为科学、真实、合理、有效。在提高被评价者地位的同时,将评价变成学习主体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从而使评价变成理解、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形成友好、平等和积极的评价关系。
也就是说,语文评价不是、也不可能再是单一的定量评价,而是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此外,语文教学评价正在逐渐消除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弊端,将终结性结果和形成性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不再要求某些结论的唯一性,而更多地强调学生是如何获得结果的,从而在关注结果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统一与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