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进京赶考,需要提前多久?

从隋唐开始,到清朝的光绪,读书人要能说一句进京赶考,那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一类人了。这些人都得是举人出身,才能资格进京赶考,参加会试。清朝时期,秀才见官都可以不用下跪,举人更是得被称为一句”老爷“。

不过即使是秀才,那也是困难重重。考生要先参加童生试,这是在当地由县、府、院举办的三重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三重考试,才能成为秀才,也就是生员。考上秀才,即使不中举人,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多少会受到一些尊重。不过大部分秀才比较穷,也是一个事实。

所以很多秀才都会奋起直追,为举人的目标而奋斗终生。可惜,单单是乡试,就足够卡死一批准备建设封建主义的秀才们。乡试都是选择秋天,三年才开考一次。能参加十次以上的,都称得上是好汉。

参加乡试的地方,要根据本省的经济状况而定。穷省份只能跟邻居凑一起,富省份当然是自己开考。不过举人的名额是很稀缺的。乡试选举人,都是按本省的名次来排。好一点的省份,能有100个名额。差一点的省份,可能只有30个。也难怪范进中了举人后,就得了神经病。

对于那些中了举人的学子们,他们已经成功被列入国家重点考察对象,被列为种子选手。跟乡试一样,会试也是三年一开,不同的是,这是在三月开考,被称为春闱。他们参加春闱考试时,都能享受到一些特殊待遇,最体贴的就是两项:专车和路费。

清朝顺治年间,为了鼓励各地的举子参加科考。朝廷出钱给每个举子补贴10两~20两银子的路费,这些钱只需要找当地布政使就可以领到,还可以一并领火牌。凭借着这个火牌,举子们可以在沿路的驿站领一辆马车。按照规定,每辆马车还要配夫役三名。

如果没有夫役的话,还要折算成现钱给举子们。当然,这笔钱在不同时期也不是固定的。相对来说,距离京城远一些的自然少一些,偏远地区会更多一些。

这辆马车被称为”公车“,会在车上插着“礼部会试”的黄旗。有了这面黄旗加持,即使是强盗也不敢抢他们的。一来是读书人大多比较穷,第二是朝廷对于抢劫举人的强盗,判罪会更重些。

如果举子们一路没有什么大毛病,也没有碰到什么交通事故,得了不治之症。一般来说,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到达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从隋唐开始,到清朝的光绪,读书人要能说一句进京赶考,那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一类人了。这些人都得是举人出身,才能资格进京赶考,参加会试。清朝时期,秀才见官都可以不用下跪,举人更是得被称为一句”老爷“。

不过即使是秀才,那也是困难重重。考生要先参加童生试,这是在当地由县、府、院举办的三重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三重考试,才能成为秀才,也就是生员。考上秀才,即使不中举人,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多少会受到一些尊重。不过大部分秀才比较穷,也是一个事实。

所以很多秀才都会奋起直追,为举人的目标而奋斗终生。可惜,单单是乡试,就足够卡死一批准备建设封建主义的秀才们。乡试都是选择秋天,三年才开考一次。能参加十次以上的,都称得上是好汉。

参加乡试的地方,要根据本省的经济状况而定。穷省份只能跟邻居凑一起,富省份当然是自己开考。不过举人的名额是很稀缺的。乡试选举人,都是按本省的名次来排。好一点的省份,能有100个名额。差一点的省份,可能只有30个。也难怪范进中了举人后,就得了神经病。

对于那些中了举人的学子们,他们已经成功被列入国家重点考察对象,被列为种子选手。跟乡试一样,会试也是三年一开,不同的是,这是在三月开考,被称为春闱。他们参加春闱考试时,都能享受到一些特殊待遇,最体贴的就是两项:专车和路费。

清朝顺治年间,为了鼓励各地的举子参加科考。朝廷出钱给每个举子补贴10两~20两银子的路费,这些钱只需要找当地布政使就可以领到,还可以一并领火牌。凭借着这个火牌,举子们可以在沿路的驿站领一辆马车。按照规定,每辆马车还要配夫役三名。

如果没有夫役的话,还要折算成现钱给举子们。当然,这笔钱在不同时期也不是固定的。相对来说,距离京城远一些的自然少一些,偏远地区会更多一些。

这辆马车被称为”公车“,会在车上插着“礼部会试”的黄旗。有了这面黄旗加持,即使是强盗也不敢抢他们的。一来是读书人大多比较穷,第二是朝廷对于抢劫举人的强盗,判罪会更重些。

如果举子们一路没有什么大毛病,也没有碰到什么交通事故,得了不治之症。一般来说,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到达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相关内容

  • 古代的山贼盗匪为什么都不敢抢进京赶考的书生?
  • 大家可知道,现在的高考对于古代的进京赶考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不仅那个时候的知识更加难懂,而且就连阻碍你通往考场的路也是危险重重,像盗贼.迷路.没有盘缠这些都是问题. 高考可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呀,你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你却可以在高考中得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那么你们有想过吗,古代人是怎么样高考的 ...

  • 时代仍在前进赶考未有穷期--重温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 时代不断前进,"赶考"未有穷期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 ...

  • 赶考日心得体会
  • 常怀"赶考"之心 争做人民公仆 66年前的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提出要"进 京赶考".此后每年的3月23日确定为"进京赶考"的纪念日,同时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集 体学习日"和" ...

  •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 1.牢记"两个务必",永葆革命本色 --内科党总支西柏坡观后感 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月 日至 日,***党总支的百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 ...

  • "进京赶考"心得体会
  • 有感于"毛泽东进京赶考" 一个初暖寒春的日子. 路旁的杨柳吐出了微微的嫩芽,田野中的麦苗焕发出勃勃的生机,黄土地铺就的山路迤逦伸向远方.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中央书记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浩浩荡荡进京赶考.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 ...

  • 中国古代诗人常识
  • 中国古代诗人常识 古代诗人简介:骆宾王(约638-约684) 今浙江义乌人.唐初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 ...

  • "重温'进京赶考'弘扬西柏坡精神"研讨会发言摘要
  • "重温'进京赶考'弘扬西柏坡精神"研讨会发言摘要 时间:2012-03-23 08:23:04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强化"赶考"意识 加快幸福石家庄建设步伐 市委宣传部.石家庄日报社举办"重温'进京赶考'--弘扬西柏坡精神"研讨会发言摘 ...

  • 古代诗人简介
  • 古代诗人简介:骆宾王(约638-约684) 今浙江义乌人.唐初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 ...

  • 失恋和落榜,成就一座古寺一首千古绝唱
  • 在唐代,"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孔夫子读书论,使得天下的读书人的命运只和一件事情有关,那就是进京赶考.关于进京赶考,有过许多的"风流才子会佳人"的故事.像<西厢记><牡丹亭>等. 这也是一个进京赶考和才子佳人有关的故事:唐朝诗人张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