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能力提升:传记阅读 Word版含答案

第4板块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

第12题 传记阅读

12.(2015·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

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

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解析:选DE。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错,属无中生有。B.“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不恰当,原文为“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C.“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错,原文为“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传主说“何防之有”的时代背景,然后再结合两人的交往以及宗祺仁的人品性格,多角度理解说这句话的原因。

答案: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祺仁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意思对即可)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需要考生在认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中信息。文中诗歌涉及的人物是诸葛亮和秦始皇。诸葛亮为蜀国北伐,且写下前后《出师表》;秦始皇统一六国,气势雄浑。两者皆为鼓舞军心振奋士气之典型。

答案: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始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意思对即可)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首先要审好题,尤其是题干中的“国人爱戴”和“敌人也不得不佩服”。结合国人评价和美军与日军的看法进行总结,主要立足于舍身报国、弘扬国威、斗志旺盛、意志坚强、勇气可嘉等。

答案: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心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武韬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

12.(2014·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

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

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解析:选CD。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使邓叔群深受伤害”的说法不正确,原文是“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B.“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的说法不正确,导师“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E.“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错误,文中是说“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现实因素”在文章的第五段,“思想基础”在文章的第五段及相关链接②。

答案:现实因素: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②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

思想基础:①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五段、第六段都有信息。 答案: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与概括。回答时应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到描写邓叔群“爱国”的“突出表现”的相关语句,再归纳概括。

答案:①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②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③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④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

12.(2013·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

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臵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解析:选CD。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原文开头说“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这是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的原因。“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文中没有明显信息。B.“一律采用”语意夸大,文中是说“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E.“减轻人民的痛苦„„急公众难”是卢作孚在《乡村建设的意义》中的一些观点,而非“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把握传主的人生轨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答案区间在第一段,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卢作孚通过不同的经营策略使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对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理清成为“民国乡建三杰”的要点,围绕“乡建”方面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事,最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概括。

答案: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组织答案时要着眼于文本的整体。既要挖掘卢作孚本人的贡献和精神品质,又要揭示卢作孚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组织答案时学会分条作答。

答案: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2015题结构的相对稳定考虑的。所选传主多为现当代在不同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一般来说人物性格鲜明。文章选取的事例及人物形象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选文材料长度和文学类文本基本对等。

传记阅读考查的能力点相对固定,4个题目:第(1)小题是五选二的分析概括题;中间两个小题一般为对介绍传主某一特点的材料筛选整合,对传主品格、形象的分析等;第(4)小题是探究性题目。分值、题型、命题难度比较稳定。

1.概括传主事迹

“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概括是就具体的内容加以归纳、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概括时要抓住两点。

(1)抓事件和时间性的词句。传记具有文学性,对材料的取舍是其主要表现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文本所选事迹,按照先后顺序梳理。

(2)抓基本事实与细节。如果传记所写的是传主的一个主要事件,事件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可以采用抓基本事实和细节的方法,先留心细节,切分层次,然后再概括。

2.分析传主形象

分析传主形象是传记阅读的常考题型,一般从三个角度解答此题。

(1)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2)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3)从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把握传主形象。作者在写作时,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会对人物的好坏、功过等进行评价,对传主的把握也要看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的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3.赏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实用类文本的表现手法同文学类文本有共通之处,像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都会在实用类文本中运用。可是,每一种实用类文本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手法。因此,赏析传记的表现手法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作者通过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2)传主之外的人物的对比映衬手法。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但不可不写其他人物。这些人物既展现了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对比映衬的作用,还可以点面结合,揭示更深刻的主题。

(3)引用手法。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4.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作多侧面、深层次地解读。

(1)善于捕捉主要材料。无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还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传主精神实质的材料进行分析,万不可以在无关紧要的枝节性的材料上大做文章。

(2)善于分析提炼概括。一是在捕捉到文本的主要材料之后,要善于对材料进行细密周到的分析,对其中蕴含着的人生价值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行发掘整理。另一方面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提炼,抓住最本质的特点。

(3)善于多向多角度思维。要让自己的阅读更具个性化色彩,应力避单一思维,宜用多向思维,展开多角度的阅读。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在某一角度或某一点上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

此类文本备考的要点是,熟悉传记等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征,立足于基本事实,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探讨文本中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树立联系的观点,即传主思想性格和基本事实的联系,传主思想性格和作者评价的联系,文本和时代的联系等。要密切关注热点人物。热点人物,一类是指当年或近年来去世的名人,他们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使

人尊重,选择这样的传主,一般是基于缅怀和激励后者的考虑;一类是指和当前热点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中的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如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军事家、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这些人物要给予一定的关注。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选做题,平时训练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传记题。而选做题“不等值”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今年也是如此。整体看,传记题目以筛选信息为主,难度要小于小说阅读。从这个角度讲,选择传记题更易得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费孝通:中国农民的代言人

在费孝通博士毕业后,中国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期。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执意要费孝通留在英国继续钻研学问,如此难得的机遇,却被他斩钉截铁地拒绝:“我的祖国正在经受着战争的创伤,我的同胞正在遭难,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刻回到她的身边去!” 回国后,疾恶如仇的费孝通积极投身于反内战、反独裁,要民主、要自由的斗争中。1942 年,他参加民主同盟,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抨击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文章,支持学生运动,从而得到了“民主教授”的美誉。

1945年11月25日晚,西南联大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有数千人参加的“时事晚会”,费孝通和钱端升、伍启元、潘大逵等教授到会演讲。这个集会引起了当局的恐慌,派军警包围了联大。轮到费孝通上台演讲时,突然枪声四起,子弹从耳边“呼啸”飞过,但他依然镇静地继续演讲,他知道这时候自己的任何胆怯和慌乱,就有可能引起会场的骚乱,就有可能招致一场屠杀!他在台上高呼:“不但在黑暗中我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还要呼吁和平!”“我们要用正义的呼声压倒枪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有人说费孝通不仅是一位爱国学者,更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因为费孝通认定:自己一生的目标是了解中国社会,靠自己观察的可靠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以治疗社会的病痛。同时他也意识到,研究社会,要从社会的基层入手,从中国广大的农村开始,到农村去全面观察农民的生活。从认识局部开始,逐步全面了解中国社会,这是了解中国社会的必由之路。

早在1935年12月,费孝通赴欧洲留学之前就开启了实地到农村调研之路。他携自己志同道合的妻子王同惠共赴广西瑶山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因山路极其曲折险峻,向导先行不候,以致他们迷了路,费孝通误入瑶人设下的猎兽陷阱,被巨大的木石压住。王同惠奋不顾身地把石块逐一移开,但费孝通腿部严重受伤,不能起立。王同惠赶紧出林求援。但她从此一去不返。次日傍晚才有人发现了费孝通,第七天在急流的山涧中,发现了王同惠的遗体。为工作,她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失踪时,她与费孝通结婚才108天。

费孝通竭力把这丧妻的巨大不幸深埋心底,决定毕生用“一人的体力来做二人的工作”。于是他怀着这份对亡妻的爱和对研究的信念,继续在基层行走调查,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奠定费孝通社会人类学巨擘地位的《江村经济》一书的卷首,费孝通深情写道: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

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尽快找到致富道路是他的夙愿,所以哪里穷他就到哪里去。比如四川大小凉山、贵州毕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山东沂蒙山区等都留下他的足迹。他不仅自己关注贫困的农村和农民,同时还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参与扶贫工作。自1987年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来,费孝通把扶贫作为民盟的重要工作来做,动员、鼓励全体盟员为消除贫困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3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后的费孝通仍然住在中央民族学院的宿舍,有关单位几次要给他调整住房,但是他都以“老马恋槽”为由,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说:“在民族学院住惯了,环境熟悉,邻里和睦,闲时在院子里散步,大家见面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十分惬意。”1988年,费孝通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由于公务活动的需要,有关单位再次请他搬家,直到1993年,在管理部门多次动员下,他才离开已经居住了多年的民族学院宿舍。

如今,当和谐社会建设遭遇人口、环境、犯罪、贫富差距、流动人口问题等社会问题困扰时,我们不得不寻求社会学的方法去解决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位对中国社会学影响最大的学者。目前,中国高等学府的社会学专业大体上是按照费孝通设计的蓝图建设的,他是今日中国社会学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 (摘编自《中国新闻》)

相关链接

①1999年春,费老以浓郁的“蓝青官话”不无感慨地说:“今天我能坐在讲坛上,是因为我的资历。中国人尊老,因此我受到大家的尊重。其实面对今天新的知识,我有许多都不懂,需要学习。”(吴为山《春风化雨话形神——怀念费孝通先生》)

②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虽然导师执意要费孝通留在英国继续钻研学问,却被他斩钉截铁地拒绝,因为在费孝通看来,只有回国才能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

B.在西南联大举行的数千人参加的“时事晚会”引起了当局的恐慌,当军警包围了联大时,正是费孝通的镇静演讲避免了一场屠杀。

C.尽管选定了人生的努力方向,但实地的农村调研充满艰险,妻子王同惠因此丧命,若非有人发现,费孝通本人也很可能重伤不治。

D.费孝通因眷恋居住了多年的宿舍,不愿离开老邻居。在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他婉言谢绝了有关单位要给他调整住房的好意。

E.因论文《江村经济》的巨大影响,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费孝通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体现了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2.为什么说费孝通是一位爱国学者?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费孝通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文中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费孝通先生身上有怎样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同年2月招生,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成为其第一批学生。

叶企孙入学后不久,就在日记中写道:“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1915年7月31日,他在给清华同学刘树墉

的一封信中提出“清华科学会章程”。章程内容包括研究种类: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会员守则: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

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P.W.Bridgman,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哈佛大学教授W.杜安主持一项重要物理实验——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当年3月开始实验,短短几个月,他们就用X射线方法测定h,研究结果在1921年上半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并沿用了十多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1935年所著书中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

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叶企孙投入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布里奇曼在其《高压物理学》一书中对叶企孙的这一工作给予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叶企孙从事的这项实验工作,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我国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25年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物理系成立之初,由梅贻琦任系主任,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和钟间。随后,梅贻琦接任清华教务长,物理系主任一职便由已升为正教授的叶企孙担任。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教授会选举、校长聘任,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他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

叶企孙单身,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

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唯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绝不能在现代立得住脚。”

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年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相关链接

①统计显示,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勋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摘自中国改革网)

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

之机遇,在1933 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摘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与同学刘树墉商订“清华科学会章程”,其中提到的研究种类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等。

B.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和W.杜安教授的指导下,叶企孙致力于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C.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D.叶企孙认为,中国不适合研究科学的论调是没有依据的,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E.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甘当铺路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

6.叶企孙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说,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这是个遗憾;也有人说,叶企孙成为著名教育家,这是他的幸运。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5·黑龙江鹤岗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陈海波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代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在那屈辱的年代里,于敏看到的是“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喜欢读唐诗宋词、历史演义的于敏,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的精神,倾慕岳飞的精忠报国。

1941年,在耀华中学读高中的于敏遇到了两位恩师,深受启发。语文老师王守惠讲解古诗文时,必会把每一篇作品臵于一个大的时空中,将写作背景、文学渊源和价值以及作者的家事讲得透彻明了。数学老师赵博研讲课时喜欢讲授数学题的各种解法以及不同解法的来由。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受到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不过,他凭着钻研精神,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站在了国际前沿。后来,钱三强告诉于敏,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虽然于敏

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但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毅然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当氢弹原理的方案传到北京后,邓稼先第二天即飞到上海,听完于敏的汇报后十分兴奋,请大家吃了一顿螃蟹。该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次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爆炸成功后,于敏对氢弹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1986年,于敏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全面禁止核试验。于是向邓稼先建议上书中央,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果不其然,1992年,美国提出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那次上书为我国争取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因此,于敏又被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

于敏毕生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种“宁静”使于敏在子女的记忆中是失声的。儿子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女儿总算找到了一个“声音”,听着很好笑:有一天,小于元淘气跑进爸爸房间,听到他正对别人说ρ(音近“肉”),高兴地跑出来对妈妈说:“今天有肉吃了!”

于敏倾慕文天祥的威武不屈。“文革”期间,于敏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但他无悔:“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我宁愿现在挨整,绝不说对不起历史的话,不说违背真理的话。”

于敏,在这个世上大多“沉默无闻”,但他从未抛弃“献宏谋”的一片丹心。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1月10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与往年科技奖励大会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致辞不同,于敏没有做获奖答词。因为他始终认为,我国氢弹等核武器事业的成就,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最初他都不同意自己报名评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陈海波叶乐峰《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速写》)

②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他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百度百科)

③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晚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感动中国颁奖词)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离乱的青年于敏立志报国、奋发图强,很好地体现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B.虽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但是于敏凭着扎实功底,很快掌握了原子核物理

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C.于敏毕其一生“献宏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岗位上,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多年的付出,却并不为了赢得荣耀和赞誉。

D.于敏虽然没有留学背景,可是凭借勤奋、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氢弹研制过程中功勋卓越,成为氢弹研制的关键人物,获得殊荣,实至名归。

E.甘愿一生献宏谋的理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都是于敏被誉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的原因。

10.中学时代两位恩师的教学方法给于敏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于敏在氢弹研制过程中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于敏毕生信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淡泊”“宁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4板块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

第12题 传记阅读

_1.解析:选CE。A项,“只有回国才能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理解错误,原文是“我的祖国正在经受着战争的创伤,我的同胞正在遭难,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刻回到她的身边去”。B项,“正是费孝通的镇静演讲避免了一场屠杀”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就有可能”。D项,“费孝通因眷恋居住了多年的宿舍,不愿离开老邻居”只是他的理由和借口。

2.解析:答题时,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中筛选出能表现费孝通爱国的语段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一、二段,从抗战时期回国、发文抨击国民党、参加集会呼吁和平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①在抗战时期拒绝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的倒行逆施;③参加集会演讲,以实际行动呼吁和平。

3.解析:既然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自然要从文中和费孝通与农村有关的语段中提炼概括。答题区间在第三、四、五、六段,可根据这些语段中有关费孝通的表现概括作答。

答案:①费孝通认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了解中国社会,而这必须从农村开始;②从出国留学之前就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③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后把扶贫作为民盟的重要工作。

4.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精神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从费孝通的爱国主义精神、信念、谦逊好学、镇定自若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①具有爱国精神,危亡时刻归国并积极参加民主运动;②能够坚守信念,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③为人谦逊好学,获得了巨大成就后,仍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学习;④临

危不乱,在西南联大集会时枪声四起,他镇定自若,继续演讲。

5.解析:选CE。A项,原文是“提出”不是“商订”。B项,原文是“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D项,原文是“五十年后再下断语”,并未说“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6.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优秀科学家”“基本条件”,从文中筛选出叶企孙在生活习惯上、科学思想上以及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方面的语句,然后提炼概括。

答案: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规范。如在清华学习时对自己提出五点生活自律要求,“清华科学会章程”里六点会员守则等。②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有改变中国科学研究面貌的决心。③有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参与W.杜安主持的物理实验,博士论文得到布里奇曼的高度评价。

7.解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时代与人物精神、接受的教育背景、自由的思想与人格独立、学术气氛、治学态度等角度分析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

答案:①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能在现代立足;②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招揽良师;③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④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致力于教育改革;⑤根据国家需要,及时调整招生方向。

8.解析:此题答题步骤:亮出明确的观点,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答案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答案:(示例)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并不遗憾,成为教育家则是他的幸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国家需要与个人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叶企孙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及成就,是他后来执教清华、担任物理系主任,进而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必要条件。叶企孙也许能成为知名科学家,但相比能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来说,成为教育家的价值要远远超出成为知名科学家。

9.解析:选CD。A项,体现了“大丈夫精神”于文无据。B项,“扎实功底”应为“钻研精神”。E项,“战略家”的称号来源于他“为我国争取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

10.解析:注意从老师讲解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角度联想体会,分析概括。

答案:①使他意识到看问题要有开阔的视野,把微观的事情放到宏观的大环境中分析;②多角度看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角度;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1.解析:对氢弹研制过程的贡献,于敏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可以从基础应用、理论探索、实践研究等角度概括分析。

答案:①基础应用上: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②理论上: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③核试验上: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2.解析:此题考查对传主品格的分析探究。“淡泊”可以结合于敏不追求名利分析,在“相关链接”①和②中有具体事例;“宁静”可以结合他的研究领域和生活态度分析。

答案:“淡泊”:不追名逐利,表现在“最初他都不同意自己报名评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不接受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宁静”:在子女的记忆中是失声的,儿子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文革期间敢于说真话,不畏权势,绝不说对不起历史和违背真理的话。

第4板块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

第12题 传记阅读

12.(2015·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

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

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解析:选DE。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错,属无中生有。B.“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不恰当,原文为“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C.“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错,原文为“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传主说“何防之有”的时代背景,然后再结合两人的交往以及宗祺仁的人品性格,多角度理解说这句话的原因。

答案: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祺仁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意思对即可)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需要考生在认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中信息。文中诗歌涉及的人物是诸葛亮和秦始皇。诸葛亮为蜀国北伐,且写下前后《出师表》;秦始皇统一六国,气势雄浑。两者皆为鼓舞军心振奋士气之典型。

答案: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始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意思对即可)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首先要审好题,尤其是题干中的“国人爱戴”和“敌人也不得不佩服”。结合国人评价和美军与日军的看法进行总结,主要立足于舍身报国、弘扬国威、斗志旺盛、意志坚强、勇气可嘉等。

答案: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心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武韬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

12.(2014·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

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

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解析:选CD。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使邓叔群深受伤害”的说法不正确,原文是“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B.“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的说法不正确,导师“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E.“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错误,文中是说“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现实因素”在文章的第五段,“思想基础”在文章的第五段及相关链接②。

答案:现实因素: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②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

思想基础:①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五段、第六段都有信息。 答案: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与概括。回答时应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到描写邓叔群“爱国”的“突出表现”的相关语句,再归纳概括。

答案:①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②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③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④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

12.(2013·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

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臵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解析:选CD。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原文开头说“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这是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的原因。“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文中没有明显信息。B.“一律采用”语意夸大,文中是说“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E.“减轻人民的痛苦„„急公众难”是卢作孚在《乡村建设的意义》中的一些观点,而非“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把握传主的人生轨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答案区间在第一段,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卢作孚通过不同的经营策略使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对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理清成为“民国乡建三杰”的要点,围绕“乡建”方面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事,最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概括。

答案: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组织答案时要着眼于文本的整体。既要挖掘卢作孚本人的贡献和精神品质,又要揭示卢作孚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组织答案时学会分条作答。

答案: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2015题结构的相对稳定考虑的。所选传主多为现当代在不同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一般来说人物性格鲜明。文章选取的事例及人物形象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选文材料长度和文学类文本基本对等。

传记阅读考查的能力点相对固定,4个题目:第(1)小题是五选二的分析概括题;中间两个小题一般为对介绍传主某一特点的材料筛选整合,对传主品格、形象的分析等;第(4)小题是探究性题目。分值、题型、命题难度比较稳定。

1.概括传主事迹

“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概括是就具体的内容加以归纳、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概括时要抓住两点。

(1)抓事件和时间性的词句。传记具有文学性,对材料的取舍是其主要表现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文本所选事迹,按照先后顺序梳理。

(2)抓基本事实与细节。如果传记所写的是传主的一个主要事件,事件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可以采用抓基本事实和细节的方法,先留心细节,切分层次,然后再概括。

2.分析传主形象

分析传主形象是传记阅读的常考题型,一般从三个角度解答此题。

(1)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2)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3)从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把握传主形象。作者在写作时,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会对人物的好坏、功过等进行评价,对传主的把握也要看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的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3.赏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实用类文本的表现手法同文学类文本有共通之处,像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都会在实用类文本中运用。可是,每一种实用类文本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手法。因此,赏析传记的表现手法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作者通过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2)传主之外的人物的对比映衬手法。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但不可不写其他人物。这些人物既展现了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对比映衬的作用,还可以点面结合,揭示更深刻的主题。

(3)引用手法。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4.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作多侧面、深层次地解读。

(1)善于捕捉主要材料。无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还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传主精神实质的材料进行分析,万不可以在无关紧要的枝节性的材料上大做文章。

(2)善于分析提炼概括。一是在捕捉到文本的主要材料之后,要善于对材料进行细密周到的分析,对其中蕴含着的人生价值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行发掘整理。另一方面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提炼,抓住最本质的特点。

(3)善于多向多角度思维。要让自己的阅读更具个性化色彩,应力避单一思维,宜用多向思维,展开多角度的阅读。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在某一角度或某一点上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

此类文本备考的要点是,熟悉传记等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征,立足于基本事实,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探讨文本中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树立联系的观点,即传主思想性格和基本事实的联系,传主思想性格和作者评价的联系,文本和时代的联系等。要密切关注热点人物。热点人物,一类是指当年或近年来去世的名人,他们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使

人尊重,选择这样的传主,一般是基于缅怀和激励后者的考虑;一类是指和当前热点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中的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如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军事家、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这些人物要给予一定的关注。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选做题,平时训练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传记题。而选做题“不等值”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今年也是如此。整体看,传记题目以筛选信息为主,难度要小于小说阅读。从这个角度讲,选择传记题更易得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费孝通:中国农民的代言人

在费孝通博士毕业后,中国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期。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执意要费孝通留在英国继续钻研学问,如此难得的机遇,却被他斩钉截铁地拒绝:“我的祖国正在经受着战争的创伤,我的同胞正在遭难,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刻回到她的身边去!” 回国后,疾恶如仇的费孝通积极投身于反内战、反独裁,要民主、要自由的斗争中。1942 年,他参加民主同盟,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抨击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文章,支持学生运动,从而得到了“民主教授”的美誉。

1945年11月25日晚,西南联大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有数千人参加的“时事晚会”,费孝通和钱端升、伍启元、潘大逵等教授到会演讲。这个集会引起了当局的恐慌,派军警包围了联大。轮到费孝通上台演讲时,突然枪声四起,子弹从耳边“呼啸”飞过,但他依然镇静地继续演讲,他知道这时候自己的任何胆怯和慌乱,就有可能引起会场的骚乱,就有可能招致一场屠杀!他在台上高呼:“不但在黑暗中我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还要呼吁和平!”“我们要用正义的呼声压倒枪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有人说费孝通不仅是一位爱国学者,更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因为费孝通认定:自己一生的目标是了解中国社会,靠自己观察的可靠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以治疗社会的病痛。同时他也意识到,研究社会,要从社会的基层入手,从中国广大的农村开始,到农村去全面观察农民的生活。从认识局部开始,逐步全面了解中国社会,这是了解中国社会的必由之路。

早在1935年12月,费孝通赴欧洲留学之前就开启了实地到农村调研之路。他携自己志同道合的妻子王同惠共赴广西瑶山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因山路极其曲折险峻,向导先行不候,以致他们迷了路,费孝通误入瑶人设下的猎兽陷阱,被巨大的木石压住。王同惠奋不顾身地把石块逐一移开,但费孝通腿部严重受伤,不能起立。王同惠赶紧出林求援。但她从此一去不返。次日傍晚才有人发现了费孝通,第七天在急流的山涧中,发现了王同惠的遗体。为工作,她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失踪时,她与费孝通结婚才108天。

费孝通竭力把这丧妻的巨大不幸深埋心底,决定毕生用“一人的体力来做二人的工作”。于是他怀着这份对亡妻的爱和对研究的信念,继续在基层行走调查,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奠定费孝通社会人类学巨擘地位的《江村经济》一书的卷首,费孝通深情写道: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

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尽快找到致富道路是他的夙愿,所以哪里穷他就到哪里去。比如四川大小凉山、贵州毕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山东沂蒙山区等都留下他的足迹。他不仅自己关注贫困的农村和农民,同时还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参与扶贫工作。自1987年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来,费孝通把扶贫作为民盟的重要工作来做,动员、鼓励全体盟员为消除贫困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3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后的费孝通仍然住在中央民族学院的宿舍,有关单位几次要给他调整住房,但是他都以“老马恋槽”为由,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说:“在民族学院住惯了,环境熟悉,邻里和睦,闲时在院子里散步,大家见面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十分惬意。”1988年,费孝通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由于公务活动的需要,有关单位再次请他搬家,直到1993年,在管理部门多次动员下,他才离开已经居住了多年的民族学院宿舍。

如今,当和谐社会建设遭遇人口、环境、犯罪、贫富差距、流动人口问题等社会问题困扰时,我们不得不寻求社会学的方法去解决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位对中国社会学影响最大的学者。目前,中国高等学府的社会学专业大体上是按照费孝通设计的蓝图建设的,他是今日中国社会学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 (摘编自《中国新闻》)

相关链接

①1999年春,费老以浓郁的“蓝青官话”不无感慨地说:“今天我能坐在讲坛上,是因为我的资历。中国人尊老,因此我受到大家的尊重。其实面对今天新的知识,我有许多都不懂,需要学习。”(吴为山《春风化雨话形神——怀念费孝通先生》)

②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虽然导师执意要费孝通留在英国继续钻研学问,却被他斩钉截铁地拒绝,因为在费孝通看来,只有回国才能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

B.在西南联大举行的数千人参加的“时事晚会”引起了当局的恐慌,当军警包围了联大时,正是费孝通的镇静演讲避免了一场屠杀。

C.尽管选定了人生的努力方向,但实地的农村调研充满艰险,妻子王同惠因此丧命,若非有人发现,费孝通本人也很可能重伤不治。

D.费孝通因眷恋居住了多年的宿舍,不愿离开老邻居。在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他婉言谢绝了有关单位要给他调整住房的好意。

E.因论文《江村经济》的巨大影响,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费孝通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体现了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2.为什么说费孝通是一位爱国学者?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费孝通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文中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费孝通先生身上有怎样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同年2月招生,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成为其第一批学生。

叶企孙入学后不久,就在日记中写道:“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1915年7月31日,他在给清华同学刘树墉

的一封信中提出“清华科学会章程”。章程内容包括研究种类: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会员守则: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

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P.W.Bridgman,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哈佛大学教授W.杜安主持一项重要物理实验——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当年3月开始实验,短短几个月,他们就用X射线方法测定h,研究结果在1921年上半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并沿用了十多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1935年所著书中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

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叶企孙投入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布里奇曼在其《高压物理学》一书中对叶企孙的这一工作给予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叶企孙从事的这项实验工作,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我国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25年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物理系成立之初,由梅贻琦任系主任,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和钟间。随后,梅贻琦接任清华教务长,物理系主任一职便由已升为正教授的叶企孙担任。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教授会选举、校长聘任,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他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

叶企孙单身,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

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唯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绝不能在现代立得住脚。”

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年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相关链接

①统计显示,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勋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摘自中国改革网)

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

之机遇,在1933 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摘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与同学刘树墉商订“清华科学会章程”,其中提到的研究种类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等。

B.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和W.杜安教授的指导下,叶企孙致力于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C.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D.叶企孙认为,中国不适合研究科学的论调是没有依据的,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E.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甘当铺路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

6.叶企孙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说,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这是个遗憾;也有人说,叶企孙成为著名教育家,这是他的幸运。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5·黑龙江鹤岗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陈海波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代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在那屈辱的年代里,于敏看到的是“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喜欢读唐诗宋词、历史演义的于敏,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的精神,倾慕岳飞的精忠报国。

1941年,在耀华中学读高中的于敏遇到了两位恩师,深受启发。语文老师王守惠讲解古诗文时,必会把每一篇作品臵于一个大的时空中,将写作背景、文学渊源和价值以及作者的家事讲得透彻明了。数学老师赵博研讲课时喜欢讲授数学题的各种解法以及不同解法的来由。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受到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不过,他凭着钻研精神,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站在了国际前沿。后来,钱三强告诉于敏,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虽然于敏

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但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毅然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当氢弹原理的方案传到北京后,邓稼先第二天即飞到上海,听完于敏的汇报后十分兴奋,请大家吃了一顿螃蟹。该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次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爆炸成功后,于敏对氢弹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1986年,于敏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全面禁止核试验。于是向邓稼先建议上书中央,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果不其然,1992年,美国提出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那次上书为我国争取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因此,于敏又被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

于敏毕生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种“宁静”使于敏在子女的记忆中是失声的。儿子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女儿总算找到了一个“声音”,听着很好笑:有一天,小于元淘气跑进爸爸房间,听到他正对别人说ρ(音近“肉”),高兴地跑出来对妈妈说:“今天有肉吃了!”

于敏倾慕文天祥的威武不屈。“文革”期间,于敏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但他无悔:“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我宁愿现在挨整,绝不说对不起历史的话,不说违背真理的话。”

于敏,在这个世上大多“沉默无闻”,但他从未抛弃“献宏谋”的一片丹心。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1月10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与往年科技奖励大会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致辞不同,于敏没有做获奖答词。因为他始终认为,我国氢弹等核武器事业的成就,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最初他都不同意自己报名评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陈海波叶乐峰《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速写》)

②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他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百度百科)

③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晚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感动中国颁奖词)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离乱的青年于敏立志报国、奋发图强,很好地体现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B.虽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但是于敏凭着扎实功底,很快掌握了原子核物理

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C.于敏毕其一生“献宏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岗位上,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多年的付出,却并不为了赢得荣耀和赞誉。

D.于敏虽然没有留学背景,可是凭借勤奋、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氢弹研制过程中功勋卓越,成为氢弹研制的关键人物,获得殊荣,实至名归。

E.甘愿一生献宏谋的理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都是于敏被誉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的原因。

10.中学时代两位恩师的教学方法给于敏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于敏在氢弹研制过程中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于敏毕生信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淡泊”“宁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4板块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

第12题 传记阅读

_1.解析:选CE。A项,“只有回国才能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理解错误,原文是“我的祖国正在经受着战争的创伤,我的同胞正在遭难,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刻回到她的身边去”。B项,“正是费孝通的镇静演讲避免了一场屠杀”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就有可能”。D项,“费孝通因眷恋居住了多年的宿舍,不愿离开老邻居”只是他的理由和借口。

2.解析:答题时,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中筛选出能表现费孝通爱国的语段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一、二段,从抗战时期回国、发文抨击国民党、参加集会呼吁和平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①在抗战时期拒绝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的倒行逆施;③参加集会演讲,以实际行动呼吁和平。

3.解析:既然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自然要从文中和费孝通与农村有关的语段中提炼概括。答题区间在第三、四、五、六段,可根据这些语段中有关费孝通的表现概括作答。

答案:①费孝通认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了解中国社会,而这必须从农村开始;②从出国留学之前就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③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后把扶贫作为民盟的重要工作。

4.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精神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从费孝通的爱国主义精神、信念、谦逊好学、镇定自若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①具有爱国精神,危亡时刻归国并积极参加民主运动;②能够坚守信念,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③为人谦逊好学,获得了巨大成就后,仍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学习;④临

危不乱,在西南联大集会时枪声四起,他镇定自若,继续演讲。

5.解析:选CE。A项,原文是“提出”不是“商订”。B项,原文是“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D项,原文是“五十年后再下断语”,并未说“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6.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优秀科学家”“基本条件”,从文中筛选出叶企孙在生活习惯上、科学思想上以及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方面的语句,然后提炼概括。

答案: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规范。如在清华学习时对自己提出五点生活自律要求,“清华科学会章程”里六点会员守则等。②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有改变中国科学研究面貌的决心。③有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参与W.杜安主持的物理实验,博士论文得到布里奇曼的高度评价。

7.解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时代与人物精神、接受的教育背景、自由的思想与人格独立、学术气氛、治学态度等角度分析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

答案:①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能在现代立足;②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招揽良师;③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④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致力于教育改革;⑤根据国家需要,及时调整招生方向。

8.解析:此题答题步骤:亮出明确的观点,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答案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答案:(示例)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并不遗憾,成为教育家则是他的幸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国家需要与个人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叶企孙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及成就,是他后来执教清华、担任物理系主任,进而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必要条件。叶企孙也许能成为知名科学家,但相比能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来说,成为教育家的价值要远远超出成为知名科学家。

9.解析:选CD。A项,体现了“大丈夫精神”于文无据。B项,“扎实功底”应为“钻研精神”。E项,“战略家”的称号来源于他“为我国争取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

10.解析:注意从老师讲解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角度联想体会,分析概括。

答案:①使他意识到看问题要有开阔的视野,把微观的事情放到宏观的大环境中分析;②多角度看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角度;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1.解析:对氢弹研制过程的贡献,于敏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可以从基础应用、理论探索、实践研究等角度概括分析。

答案:①基础应用上: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②理论上: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③核试验上: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2.解析:此题考查对传主品格的分析探究。“淡泊”可以结合于敏不追求名利分析,在“相关链接”①和②中有具体事例;“宁静”可以结合他的研究领域和生活态度分析。

答案:“淡泊”:不追名逐利,表现在“最初他都不同意自己报名评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不接受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宁静”:在子女的记忆中是失声的,儿子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文革期间敢于说真话,不畏权势,绝不说对不起历史和违背真理的话。


相关内容

  •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解题知识点与技巧
  •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解题知识点与技巧 高考阅读 2013-01-17 2027 5d56b7b40102e2m5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阅读解题知识点与技巧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因为人物传记对当前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小说和诗歌,因而高中语文教材 ...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
  •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应该说是仅次于诗词鉴赏题的难度.那么应怎样引导学生度过这一难关呢? 从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写人叙事类"的人物传记成了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高考前备考复习时应重视此类文体,掌握阅读这类文言文材料的 ...

  • 高考语文必考题型复习学案:名人传记
  • 高考语文必考题型复习学案:传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相关知识. 2.把握传记的解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从整体上把握传记的解读方法.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 ...

  • 历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1"的命题分析的报告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语文试卷知识点统计 续表 续表 注:红色字表示四年都涉及的知识或方法,铺底字表示三年涉及的知识或方法,黑色字表示只涉及一年和两年的知识或方法.续表 试卷知识内容所占分值和题型的分布情况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高考语文试卷总论 一.题型特征 ...

  • [高三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评]教案
  • <高三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评>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诗文阅读鉴赏的要求,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与 诗歌鉴赏的方法, 掌握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将学生在本次测验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通过问题法. 诱思探究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古诗文的阅读方法 ...

  • 2016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 把准特点,灵活选做 ------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解读 高三语文教师 汤吉祥 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201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但仍需要认真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升复习 ...

  •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
  •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 作者:127 添加时间:2009-6-25 9:27:12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应该说是仅次于诗词鉴赏题的难度.那么应怎样引导学生度过这一难关呢? 从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写人叙事类"的人物传记成了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在平时教 ...

  •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人物传记阅读(答案+详解)9.
  •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古代人物传记阅读(答案+详解) 5..(10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 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 ...

  • 2015甘肃高考各科大纲解析及备考建议
  •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近日出炉,详细介绍了2015年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等.甘肃省作为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的省份仍采用这一考纲,其中,数学理.数学文.语文.生物.地理.政治科目的<考试大纲>与2014年相比较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