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成为( B )量表。 A. 定名 B. 顺序 C. 间隔 D. 比率
2. 在视觉变量中( A )是形成次序感的主要因素。
A. 亮度、网纹、尺寸变量 B. 亮度、网纹、色相 C. 网纹、尺寸、方向 D. 亮度、尺寸、形状
3. 由于点状符号是以符号个体表示对象的整体形象,因此( A )是表现性质差别最主要的因素。
A. 形状 B. 尺寸 C. 方向 D. 颜色 4. 在编绘地图时,( C )是重要的地性线之一,常被看作是地形的“骨架”,对其他要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A. 经纬线 B. 分水线 C. 水系 D. 合水线 5. 居民地的形状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 A )是显示居民地内部结构的主要内容。 A. 街道网图形 B. 水域 C. 种植地 D. 绿化地
6. 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铁路皆用( C )相间的“花线”符号来表示。 A. 红白相间 B. 蓝白相间 C. 黑白相间 D. 棕白相间
7. 读者读图时其视觉上的中心同图廓的几何中心是不一致的,通常视觉中心要高出几何中心大约( D ),视觉平衡要求所有图形都围绕视觉中心配置。 A.10% B.6% C.20% D.5% 8.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 B )。
A. 明暗程度 B. 纯净程度 C. 亮度 D. 对比度
9. 在光学实验中,白色的日光可以分解为( C )三原色。 A. 红、黄、蓝 B. 黄、品、青 C. 红、绿、蓝 D. 黄、紫、青
10. 由于点状符号属于非比例符号,多由线划构成图形,用色时多利用( B )变化表示物体的质和类的差异。
A. 明度 B. 色相 C. 饱和度 D. 亮度
11. 利用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饱和度的变化来搭配组合,容易取得( C )的效果。 A. 视觉冲击 B. 活泼华丽 C. 十分协调 D. 不调和 12. 冷色系的配色产生( D )感受。 A. 暖感 B. 刺激 C. 活跃 D. 冷感
13. 地图上用字的( B )来区分制图对象的重要性和数量关系。 A. 形状 B. 大小
C. 方向 D. 颜色
14. 地图上的点状物体名称注记大多使用( A )排列方式。 A. 水平字列 B. 垂直字列 C. 雁行字列 D. 屈曲字列
15.线状符号能表示事物的分布位置、延伸形态和长度,但不能表示其宽度,一般又称为( A )。
A 半依比例尺符号 B 依比例尺符号 C 不依比例尺符号 D 二维符号
16.地图语言学的( B )研究各种地图符号所代表的地图信息的含义,符号同表示对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A. 句法 B. 语义 C. 语用 D. 效用
17.地图学在用表示树林,这种符号为( A )
A. 形象符号 B. 抽象符号 C. 线状图形符号 D. 体积符号 18.( A )是指在图面上有确定位置, 不能随意移动的符号. A .定位符号 B. 说明符号 C. 注记符号 D. 比例符号 19. 下图中, “军马场五队”是( C )
A .定位符号 B. 说明符号 C. 注记符号 D. 比例符号
20.定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尺度。( B )是最佳的数学统计量,它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类别定名。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标准差 21.顺序量表的运算方法是选择( A ),并以四分位法研究观测结果的排列位置或编号的离差。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标准差
22.在地图上,一般用红色表示暖洋流,用蓝色表示冷洋流,这是利用色彩的( D ) A .距离感觉 B. 大小感觉 C. 兴奋感觉 D. 温度感觉
23.在用分层设色法表示地貌时,色层表的设色就是利用色彩的( A )特性设计的 A .距离感觉 B. 大小感觉 C. 兴奋感觉 D. 温度感觉 24.( A )主要表示质量特征,
A .色相 B. 习惯用色 C. 亮度 D. 饱和度 25.“新西兰”注记是( C )
A .水平排列 B. 、垂直排列 C. 雁行排列 D. 屈曲排列
26 高亮度的色彩为暖色、膨胀色、近色、轻色、兴奋色、疲劳色和增加食欲通常称为( B ) A .消级色 B. 积极色 C. 前进色 D. 后退色
27土壤图中黑钙土、褐土、棕壤、黄壤、红壤分别选用深灰色、褐色、棕色、黄色、红色表示,这是利用( B )
A .习惯用色 B. 天然色 C. 象征 D. 假定色
28地图上的虚线、点线的利用,“漏空”注记,阴影记字体可以减轻地图线划的载负,都是利用了( A C )视觉效果
A .完形倾向 B. 类似因素 C. 闭合感觉 D. 邻近因素
29要使图形产生平衡,可以调整图形格局,各种规格的矩形的地图,通常认为宽高比为( B )比其它矩形更稳定而悦目。
A .2:5 B. 3:5 C. 2. 7:3 D. 4:5 30 地图注记中“水”、 “气”、 “松”等主要是( B ) A .标识各对象的名称 B. 指示对象的属性 C. 表明对象间的关系 D. 转译 三、问答题
1. 举例说明在地图设计中如何应用色彩的感受效应? 2. 地图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视觉变量由哪几部分构成? 各有什么作用? 四、图形题
1、判断下列量表的类型。
2.指出下图中注记的类型。
3 标出下列点状符号的注记的配置顺序。
4 判断下列河流的注记类型
第五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成为( B )量表。 A. 定名 B. 顺序 C. 间隔 D. 比率
2. 在视觉变量中( A )是形成次序感的主要因素。
A. 亮度、网纹、尺寸变量 B. 亮度、网纹、色相 C. 网纹、尺寸、方向 D. 亮度、尺寸、形状
3. 由于点状符号是以符号个体表示对象的整体形象,因此( A )是表现性质差别最主要的因素。
A. 形状 B. 尺寸 C. 方向 D. 颜色 4. 在编绘地图时,( C )是重要的地性线之一,常被看作是地形的“骨架”,对其他要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A. 经纬线 B. 分水线 C. 水系 D. 合水线 5. 居民地的形状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 A )是显示居民地内部结构的主要内容。 A. 街道网图形 B. 水域 C. 种植地 D. 绿化地
6. 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铁路皆用( C )相间的“花线”符号来表示。 A. 红白相间 B. 蓝白相间 C. 黑白相间 D. 棕白相间
7. 读者读图时其视觉上的中心同图廓的几何中心是不一致的,通常视觉中心要高出几何中心大约( D ),视觉平衡要求所有图形都围绕视觉中心配置。 A.10% B.6% C.20% D.5% 8.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 B )。
A. 明暗程度 B. 纯净程度 C. 亮度 D. 对比度
9. 在光学实验中,白色的日光可以分解为( C )三原色。 A. 红、黄、蓝 B. 黄、品、青 C. 红、绿、蓝 D. 黄、紫、青
10. 由于点状符号属于非比例符号,多由线划构成图形,用色时多利用( B )变化表示物体的质和类的差异。
A. 明度 B. 色相 C. 饱和度 D. 亮度
11. 利用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饱和度的变化来搭配组合,容易取得( C )的效果。 A. 视觉冲击 B. 活泼华丽 C. 十分协调 D. 不调和 12. 冷色系的配色产生( D )感受。 A. 暖感 B. 刺激 C. 活跃 D. 冷感
13. 地图上用字的( B )来区分制图对象的重要性和数量关系。 A. 形状 B. 大小
C. 方向 D. 颜色
14. 地图上的点状物体名称注记大多使用( A )排列方式。 A. 水平字列 B. 垂直字列 C. 雁行字列 D. 屈曲字列
15.线状符号能表示事物的分布位置、延伸形态和长度,但不能表示其宽度,一般又称为( A )。
A 半依比例尺符号 B 依比例尺符号 C 不依比例尺符号 D 二维符号
16.地图语言学的( B )研究各种地图符号所代表的地图信息的含义,符号同表示对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A. 句法 B. 语义 C. 语用 D. 效用
17.地图学在用表示树林,这种符号为( A )
A. 形象符号 B. 抽象符号 C. 线状图形符号 D. 体积符号 18.( A )是指在图面上有确定位置, 不能随意移动的符号. A .定位符号 B. 说明符号 C. 注记符号 D. 比例符号 19. 下图中, “军马场五队”是( C )
A .定位符号 B. 说明符号 C. 注记符号 D. 比例符号
20.定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尺度。( B )是最佳的数学统计量,它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类别定名。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标准差 21.顺序量表的运算方法是选择( A ),并以四分位法研究观测结果的排列位置或编号的离差。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标准差
22.在地图上,一般用红色表示暖洋流,用蓝色表示冷洋流,这是利用色彩的( D ) A .距离感觉 B. 大小感觉 C. 兴奋感觉 D. 温度感觉
23.在用分层设色法表示地貌时,色层表的设色就是利用色彩的( A )特性设计的 A .距离感觉 B. 大小感觉 C. 兴奋感觉 D. 温度感觉 24.( A )主要表示质量特征,
A .色相 B. 习惯用色 C. 亮度 D. 饱和度 25.“新西兰”注记是( C )
A .水平排列 B. 、垂直排列 C. 雁行排列 D. 屈曲排列
26 高亮度的色彩为暖色、膨胀色、近色、轻色、兴奋色、疲劳色和增加食欲通常称为( B ) A .消级色 B. 积极色 C. 前进色 D. 后退色
27土壤图中黑钙土、褐土、棕壤、黄壤、红壤分别选用深灰色、褐色、棕色、黄色、红色表示,这是利用( B )
A .习惯用色 B. 天然色 C. 象征 D. 假定色
28地图上的虚线、点线的利用,“漏空”注记,阴影记字体可以减轻地图线划的载负,都是利用了( A C )视觉效果
A .完形倾向 B. 类似因素 C. 闭合感觉 D. 邻近因素
29要使图形产生平衡,可以调整图形格局,各种规格的矩形的地图,通常认为宽高比为( B )比其它矩形更稳定而悦目。
A .2:5 B. 3:5 C. 2. 7:3 D. 4:5 30 地图注记中“水”、 “气”、 “松”等主要是( B ) A .标识各对象的名称 B. 指示对象的属性 C. 表明对象间的关系 D. 转译 三、问答题
1. 举例说明在地图设计中如何应用色彩的感受效应? 2. 地图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视觉变量由哪几部分构成? 各有什么作用? 四、图形题
1、判断下列量表的类型。
2.指出下图中注记的类型。
3 标出下列点状符号的注记的配置顺序。
4 判断下列河流的注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