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敌人

5学术界6(双月刊)

总第129期,2008.2

ACADEMICSINCHINA

No.2Mar.20081史实追踪2

苏轼的敌人

o莫砺锋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1摘 要2苏轼一生中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

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枢,但是他那名震天下的声望和直言无忌的性格不但使新党将他视同敌方的党魁,而且使旧党中的不端之士将他看成通向宰执宝座的最大障碍,从而不约而同地将他视若仇雠,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诬陷、迫害。如果说从友人的身上可以发现苏轼的某种性格特征,那么在敌人的身上就可以反衬出苏轼的这些特征。忠谠与奸邪、直率与狡诈、坦荡与阴险、善良与凶恶,这些互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往往分属于势不两立的双方。本文考察了苏轼的敌人以及他们视苏轼为敌的缘由,为我们深入观察苏轼的性格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此外,才高招忌也是苏轼树敌甚多的重要原因。苏轼的敌人中不乏忌恨其盖世天才而由忌生恨的人物,这也为我们理解苏轼的才学和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

1关键词2苏轼;敌人;新旧党争;性格特征;天才

苏轼为人忠诚坦率,平易近人,平时从不与人为敌。但他入仕不久就卷入了新、旧党争,他那直言无忌的作风更使政敌把他视若仇雠。而且苏轼才高学富,天下倾慕,凡是名满天下者,必然会谤满天下,对苏轼由忌生恨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善良宽厚的苏轼一生中竟然树敌无数!人们常说/不知其人视其友0,其实也不妨/视其敌0。弄清楚苏轼一生中究竟有哪些主要敌人,这些人为什么要以苏轼为敌甚至迹近疯狂地攻击、迫害他,可为我们理解苏轼提供一个特殊的角度。作者简介:莫砺锋(1949)),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0课题组人员。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李定、舒亶、何正臣、张璪等

李定等人是制造/乌台诗案0的罪魁祸首。/乌台诗案0最根本的起因当然是新旧党争,是新党为了镇压旧党而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但是参与这场阴谋的人却是各怀鬼胎,有的人是想乘机公报私仇,有的人是想借此向执政献媚以获富贵,他们公然造谣诽谤,甚至不惜自坏名节,从而把自己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李定,混迹于新党的投机者。在新政/青苗法0的弊病已大显于世时,他诡称其法/民便之,无不喜者0,以谄事王安石,因而擢为御史中丞。此前李定任泾县主簿时,其庶母仇氏病死,他隐匿不报,以逃避服丧。这在当时是人所共知的丑闻,李定因此为世所垢病。即使后来李定被擢为崇政殿说书时,御史林旦还坚决反对:/不宜以不孝之人居劝讲之地。0说来也巧,在李定尚未当上御史中丞时,发生了孝子朱寿昌万里寻母的事迹,满朝士大夫纷纷作诗赞美朱寿昌,积成卷轴,苏轼亲为撰序,表彰朱寿昌之行孝,并讥刺世上有母不养的不孝之人。苏轼自己的诗中则有/此事今无古或闻0和/西河郡守谁复讥0的句子,132122112后一句用了吴起母死不归的典故。李定见到苏轼的诗和序,以为是暗讽自己,便怀恨在心。一旦时机来临,李定便不遗余力地攻讦苏轼,甚至声称东坡/有可废之罪四0,意即非处极刑不可。最可笑的是,李定在奏章中说东坡/初无学术,滥得时名0,但是当他亲自对苏轼进行审讯逼供后,却对别人说:/苏轼诚奇才也!0众人听了都不敢对答,李定又自言自语地说,苏轼/虽二三十年所作文字诗句,引

152证经传,随问即答,无一差舛,诚天下之奇才也!0既然承认苏轼是天下奇才,

却又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不是挟私报复又是什么?

舒亶,反覆无常的小人,其见风使舵、恩将仇报的伎俩在新党中仅次于吕惠中。舒亶本由张商英的提拔而登上高位,但他利用张对他的信任而出卖之,以谋取更高的官职。舒亶后来任职翰林时因/自盗为赃0而被朝廷惩罚,声名狼藉。舒亶在奏章中攻讦苏轼/包藏祸心,怨望其上0,还说苏轼/无复人臣之节0,并对东坡的诗文逐句曲解,惟恐引不起神宗的愤怒。居心险恶一至于此!

何正臣,原任监察御史里行,因在乌台诗案中向苏轼首先发难而获执政之欢心,事后得五品服、领三班使的升迁,是一个为了富贵利禄不择手段的无耻之徒。

张璪,原名琥,他善于窥测风向,左右逢源,堪称污浊宦海中的弄潮儿。元丰年间张璪官拜参知政事,朝臣群起而攻之,其中刘挚的话切中其要害:/初奉安石,旋附惠卿,随王珪,党章惇,谄蔡确。数人之性不同,而能探情变节,左右从顺,各得其欢心。0张璪原是苏轼的进士同年,两人入仕后又在凤翔同事两年,交游颇密。张璪返回汴京时,苏轼还作5稼说6一文以送之。可是乌台诗案事起,张璪以知谏院的身份参与推治,竟蓄意致苏轼于死地。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曾奉劝神宗宽恕苏轼,张璪竟闻讯而怒,当面责之,其惟恐苏轼得以免死的用心昭然若揭。))162142

苏轼的敌人

朱光庭、贾易、赵君锡等

如果说苏轼在元丰年间新党执政时受到诬陷、迫害是情理中事的话,那么到了元祐年间,朝政基本上掌握在旧党手中,苏轼总该一帆风顺了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苏轼在元祐年间虽曾一度担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等显职,但他在朝中的敌人也不在少数,他数度被迫请求外任,他受到的攻讦比元丰年间有过之而无不及。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去世以后,旧党很快分裂成三个集团,史称洛党、朔党和蜀党。尽管苏轼与苏辙根本无心结党,但是洛、朔两党的人士却把二苏以及吕陶等蜀人视为蜀党,而且不遗余力地排斥之。由于苏轼名声最高,又耿直敢言,更被洛、朔两党视为眼中钉,必欲逐出朝廷而后快。

苏轼与洛、朔两党的宿怨,源于他与司马光、程颐之间的矛盾。元祐初年,苏轼与司马光同时回朝,两人虽然都反对新法,但在具体的政治措施上却各具己见。苏轼出于公心,对司马光不问青红皂白地全盘否定新政的做法不以为然,两人甚至在朝中公开争论。司马光是位正直的君子,虽对苏轼颇感不悦,却并未对他抱有敌意。但是司马光所提拔的刘安世、刘挚等人却因此将苏轼视为异端。不幸的是,苏轼在同时又得罪了洛党首领程颐。程颐其人虽是一代大儒,但其为人古板,不近人情,苏轼对他素无好感。元祐初年,程颐任崇政殿说书,为年幼的哲宗讲解儒家经典。一天课间休息,哲宗看到垂柳袅袅,便信手折下一枝拿着玩耍。程颐立即起身上前,拉长了脸教训一番,说什么/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0。哲宗气得把柳枝往地下一扔,悻悻然地走开了。连竭力推荐程颐的司马光都对此感到不满,说:/使人主不欲亲近儒生者,正为此等人也!0性情通脱的苏轼当然更不会赞同这等举动。司马光去世后,朝廷命程颐主持丧事,程颐事事都拘泥于古礼,苏轼心中不以为然。当时朝中百官正在南郊举行明堂祀典,典礼一结束,官员们便赶往司马光府上去吊唁。程颐阻拦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0,怎么可以吉礼才完,就去参加丧礼?有人驳难说:孔子说/哭则不歌0,并没有说/歌则不哭0啊!苏轼还嘲笑程颐的泥古不化,说他是/鏖糟陂里叔孙

182通0。/鏖糟陂0是汴京城外的一片沼泽,夏秋间潦水充溢时就成为一个杂草丛生的大泥潭。苏轼的意思是说程颐是山野三家村里的一个制礼作乐者。程颐的弟子朱光庭、贾易等人闻此心中不平,便将苏轼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一有机会就交章攻之。

朱光庭攻击苏轼的主要罪名是元祐元年东坡主持馆职考试的策题/师仁祖之忠厚、法神考之励精0,朱认为对于仁宗、神宗,/为人臣者惟当盛扬其先烈,不当更置之议论0,还说苏轼出此策题是/不忠莫大焉0。在高太后已经判断苏轼无罪后,朱光庭仍纠缠不已,还纠结了傅尧俞、王岩叟等人轮番上阵攻击苏轼,一定要把苏轼问成/讪谤熙宁0的罪名。在朱光庭的第二次奏章中,还公然指责苏轼曾经骂过司马光、程颐,门户之见昭然若揭。19217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贾易攻讦苏轼时除了重拾朱光庭的余唾外,又精心罗织了一大堆别的罪名,他首先在苏轼的诗作中寻找讥讽朝廷的蛛丝马迹,硬说苏轼元丰八年(1085)五月所写的/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0是对两个月前神宗去世的/作诗自庆,,,欣踊如此0,一心要使苏轼陷于大逆不道的死罪。他还攻击苏轼在杭州知州任上的种种举措,说苏轼惩处横行地方的不法豪强颜氏父子是/务以暴横立威0,说苏轼努力救灾是/张大其言0,等等。甚至苏轼在杭州时的主要政绩,即兴修水利、疏浚西湖之事,也被说成是/虚妄无实0。贾易还诬陷苏轼说:/闻亦不免科借居民什器畚插之类,虐使捍江厢卒,筑为长堤于湖中,以事游观,于公私并无利害。0贾易这种颠倒黑白的话要是被当时的杭州百姓听到了,或是被此后西湖苏堤上的游人知道了,出于万众一口的愤怒的唾沫足以把他活活淹死。

如果说朱、贾二人敌视苏轼是起因于为其师程颐报怨,那么赵君锡的攻击苏轼,则主要是出于对自己的宦途利害的算计,其用心更加无耻,其手段更加卑鄙。元祐四年(1089)苏轼外放杭州时,赵君锡正任给事中。他眼看高太后对苏轼恩礼有加,猜测苏轼不久就会大用,就上章请留苏轼,他说:/轼之文,追攀六经,蹈籍班马,自成一家之言。0又表彰苏轼:/知无不言,言之可行,所补非一,故壬人畏惮,为之消缩。公论倚重,隐如长城。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0他还坚决请求把苏轼留在朝内:/岂若使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行其诏令,则四方风动,奸邪寝谋,善类益进。,,以成就太平之基![1**********]02此举果然深得高太后之欢心,赵君锡得以升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及至两年后苏轼自杭州还朝,其时局势已变,宰相刘挚正在策划打击苏轼兄弟。赵君锡窥测到风向有变,便卖身投靠到刘挚门下,并主动为贾易等人提供攻击苏轼的材料。坦率的苏轼毫无防人之心,还把赵君锡视为知己,托他为正受到贾易攻击的秦观说几句好话,还托他促成朝廷赈济浙东灾荒之事。没想到赵君锡转身便把苏轼的话转告贾易,还说苏轼对他仗势威逼云云。不久,赵还亲自上阵,上章攻讦苏轼/无礼于君0、/负恩怀逆0,以此向权相献媚。仅仅过了两年,赵君锡对苏轼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这种翻手为云覆手雨的卑劣行径,在苏轼的其他敌人如张商英、李清臣等人身上也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元祐年间贾易、赵君锡等人的这种用心,这种伎俩,与元丰年间的李定、舒亶如出一辙,甚至变本加厉。即使是胸襟磊落的苏轼,对此也感到愤愤不平。元祐三年(1088),混迹在朝中的新党余孽赵挺之无端诬陷苏轼,苏轼愤怒地上疏自辩,指出元丰年间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在乌台诗案中为自己所构陷的罪名/然犹有近似者,以讽谏为诽谤也0;而如今赵挺之诬陷自己/诽谤先帝0,则是/以白为黑,以西为东,殊无近似者!0元祐八年(1093),苏轼又在5辨黄庆基弹劾劄子6中怒不可遏地指出:/自熙宁、元丰间,为李定、舒亶辈所谗,及元祐以来,朱光庭、赵挺之、贾易之流,皆以诽谤之罪诬臣。前后相传,专用此术!0))11421132苏轼还在写给王巩的信中说:/某所被谤,仁圣在上,不明而明,殊无分毫之损。但

苏轼的敌人

怜彼二子者,遂与舒亶、李定同传尔!01152所谓/二子0,正指贾、赵之流。苏轼的话果然言中了,虽然南宋的理学家们出于门户之私对贾易等人多有恕词,但是历史毕竟不是由少数人任意书写的,贾易等人由于无耻地诬陷苏轼而受到后人的唾骂,他们在史册中的形象与李定诸人并无二致。

吕惠卿、王珪、林希、沈括等

就政治态度而言,整个新党都是苏轼的政敌。但是苏轼尤其厌恶的则是新党中人品不端的小人,吕惠卿就是其中的一个。吕惠卿是新党的中坚人物,号称新法的/护法善神0。其人颇有才学,尤工心计,他本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一旦得势后即与王反目成仇。熙宁七年(1074),吕惠卿登上参知政事的高位,为了不让出知江宁府的王安石重返朝廷,他竟然连起大狱,阴谋倾轧王安石。他甚至上章攻击王安石/隆尚纵横之末数,,,犯命矫令,罔上要君0,还揭发王安石给他的私人书信中/无使上知0的话来挑拔其与神宗的关系。苏轼素恶其人,尤其讨厌他极其轻率地创立新法而不顾后果。熙宁七年,吕惠卿创立手实法,让百姓自报财产,按比率缴纳免役之钱,如有隐匿少报者,允许他人告发,并把所隐财产的三分之一赏给告发者作为奖励。苏轼刚到密州任上,司农寺就下达了手实法,还说不及时施行者以/违制0论罪。苏轼当着使者之面表示坚决反对,并批评司农寺擅造法律。苏轼还上书丞相韩绛,论述手实法的害处。一年以后,吕惠卿被免职,手实法也随之作罢。吕惠卿对苏轼始终抱有深刻的敌意,他甚至不愿意承认苏轼的才学,听人说起苏轼是聪明人便勃然大怒。元丰以后,吕惠卿由于新党内部的倾轧而流转外任,没有机会亲自下手打击苏轼,但他仍指使其弟吕温卿对苏轼的子弟乃至其交好进行迫害。元祐元年(1086),吕温卿出知饶州,苏轼的长子苏迈时任德兴县尉,正在吕温卿的管辖范围之内,苏辙对此忧心忡忡,特地上奏请罢苏迈之职,以躲避吕温卿的报复。正因如此,当吕惠卿被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时,时任中书舍人的苏轼主动请求撰写责词,严词谴责吕惠卿的反复无常。写完后,苏轼对人说:/三十年作刽子,今日方剐得一个有肉汉!0

王珪的情形与吕惠卿完全不同,他与苏轼同为蜀人,又同出于欧阳修门下,照理说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况且苏轼应进士试时,王珪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权同知贡举,照说他也算是苏轼的座师。可是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发现苏轼之后极为欣喜,并不遗余力地为之延誉,王珪却对苏轼从无一字半句的揄扬。不但如此,王珪还抓住一切机会打击苏轼,仿佛与他宿世有仇。元丰年间,苏轼被贬黄州,神宗几次要想起用他,曾提出让苏轼来修国史,又想起用苏轼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次都被王珪设法阻止。元丰六年(1083),苏轼已在黄州过了四年,神宗觉得对他的惩处已经够了,想起用他为江州知州。时为宰相的王珪又表示反对,而且进谗言说苏轼/有不臣意0。神宗大惊失色,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王珪就举苏轼的咏桧诗中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0两句为证,说:/陛下龙[1**********]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飞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0幸亏神宗不信这番谗言,章惇也在旁帮东坡解释,苏轼才免遭不测之祸。王珪并不是新党中的激进者,他究竟为何要对苏轼痛下毒手呢?我们只能作这样的推测:王珪素有文名,入仕后任翰林学士、掌制诰近二十年。但是王珪的诗文其实并不出色,他作诗好用金玉锦绣的字样堆砌成篇,人称/至宝丹0,其骈文的风格也大同小异。他在元丰年间曾以5恭和圣制上元观灯6一诗受到神宗的赞赏,其诗就是充满了/仙台0、/宝扇0等字眼。苏轼虽是王珪的后辈,但正如欧阳修所预言的,苏轼的文名早已超越欧公等前贤,更不用说王珪了。王珪本是个颟顸官僚,平时在朝廷里只会说/取圣旨0、/领圣旨0、/已得圣旨0三句话,人称/三旨相公0。然而他在阻止苏轼入朝任职的事情上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辞辛劳,甚至不惜进谗陷害,他是否怀着忌贤害能的阴暗心理呢?

林希是苏轼的进士同年,两人相识甚早。元丰八年(1085),苏轼还朝后被任为起居舍人,他自觉升迁太快,便向宰相蔡确力辞。蔡确劝他就任,说当今朝中没有更合适的人才了。苏轼就推荐林希自代,虽未获准,但林希由此得以升任记注官。元祐六年(1091),苏轼在杭州知州任上被召还京,林希来代,两人书札来往,商议赈灾之事。苏轼在入京途中于润州与林希相晤,还作词赠之。林希对苏轼十分敬佩,元祐元年(1086)东坡除翰林学士时,林希曾作贺启,对苏轼父子兄弟赞颂备至:/父子以文章名世,盖渊、云、司马之才;兄弟以方正决科,迈晁、董、公孙之学。012021192可是曾几何时,到了绍圣元年(1094),林希执笔撰写苏轼谪降惠州的告词,却肆意丑诋,不遗余力,仿佛完全忘了他在八年前对苏轼的赞颂。当时对元祐名臣的贬黜制文,都出于林希之手。有一天林希写完制文后,掷笔于地,长叹一声说:/坏了名节矣!01212

沈括是名垂青史的科学家,他的5梦溪笔谈6堪称宋代最伟大的科学著作。但是无可讳言,沈括的立身处世并非无隙可击,他对苏轼的态度尤其难以恭维。沈括与苏轼曾在熙宁前期同在馆阁任职,相识甚早。熙宁六年(1073),沈括以/详定三司令敕0的身份察访两浙的农田水利以及新法实施情况。临行前,神宗交待他说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让他好好待之。沈括到杭州后与苏轼论旧,并索取苏轼新近的诗作。苏轼不知是计,就亲手誊录了一遍送给沈括。没想到沈括一回到汴京,就将苏轼的诗稿仔细阅读一遍,挑出其中涉及新政的地方,贴上标签,上交朝廷,说这些都是讪谤之作。后来乌台诗案事发,实是沈括最早种下了祸根。世事翻覆,到了元祐年间,新党失势,沈括也落职在润州闲居。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路经润州,沈括竟然亲自迎送,毕恭毕敬,还赠给苏轼一块从延州得来的石墨。幸而苏轼不计前嫌,仍写了一篇5书沈存中石墨6,记录了两人的这段交往。沈括与苏轼为敌,实在是后人不愿意看到的史实。北宋末年,有人把沈括的5良方6与苏轼的5医药杂说6合刻成一书,取名5苏沈良方6,大行于世。也许正体现了人们的善良愿望吧。))

苏轼的敌人

章惇

章惇与苏轼的关系相当复杂。章惇曾经是苏轼的朋友,相交甚密,但后来一心要置苏轼于死地的也是此人。章惇与苏轼同于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其时章惇二十三岁,苏轼二十二岁。嘉祐七年(1062),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惇任商州令。是年秋天,两人同到长安,一起考试永兴军路、秦凤路的应解士子。当时任永兴军安抚使的刘敞对这两位后起之秀都很看重,他们也相处得非常愉快。一天两人同往山寺小饮,归途中听说前方有虎。两人乘着酒兴前往观看,走到离虎几十步处,所骑的马惊了,不敢上前。苏轼说:/马犹如此,着甚来由?0便转身回去。章惇独自策马上前,说:/我自有道理。0走得离老虎近了,章惇把一面铜锣往岩石上一摔,/锵0的一声巨响,老虎惊窜而去。章惇得意地对苏轼说:/子定不如我!0

苏轼与章惇后来别多会少,但两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熙宁八年(1075),章惇出知湖州,寄诗给正想在宜兴买田的苏轼说:/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0苏轼答诗说:/早岁归休心共在,他年相见话偏长。0

[1**********]2两人相约将来卜邻而居,俨然是一对知心朋友。章惇与苏轼虽分属新、旧二党,但并

未妨碍他们互通书信,讨论时政。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时,章惇曾上书论救。苏轼被贬黄州后,章惇官至参知政事,两人的地位已判若云泥,但依然书信不绝。苏轼曾在信中向章惇细述自己的躬耕生活,若非知己,焉能说这种知心话。后来当宰相王珪向神宗诬告苏轼的咏桧诗中有/有不臣意0时,章惇还从旁开解,说龙不一定指人君,臣子也可以称龙的。退朝之后,章惇当面指责王珪意图倾覆苏轼的家族。王珪分辩说这是舒亶说的,章惇气愤地说:/亶之唾亦可食乎?01252

可是章惇与苏轼的友情终于遭受了灭顶之灾。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新党卷土重来,章惇终于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宰相宝座。章惇亲自主持对旧党人物展开了斩尽杀绝的疯狂报复,他甚至奏请朝廷对司马光等人进行发冢斫棺。苏轼就在此时惨遭迫害,初贬英州,在南迁途中再贬惠州,几年后更贬往天涯海角的儋州。把一个垂暮之人远谪到当时公认为/非人所居0的海南,其中分明包藏着置于死地的祸心。章惇倒行逆施的举措,固然可用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来解释,但也未尝没有自私自利的阴暗心理在起作用。黄庭坚所说的/时宰欲杀之0,佛印所说的/权臣忌子瞻为宰相尔0,正是所谓的/司马昭之用心,路人皆知0。章惇最了解苏轼的盖世才学,也最妒忌苏轼的巨大名声,虽然此时苏轼已成逐臣,但几十年来的政局就像棋局一样翻覆不定,焉知苏轼就没有死灰复燃的一天呢?况且苏轼曾三度担任哲宗的讲读官,如果有朝一日哲宗想起那段/八年经筵之旧0,焉知这个任性胡闹的狂童皇帝不会召回苏轼?所以在章惇心里,苏轼依然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政坛对手。只不知章惇在朝中阴谋策划如何置苏轼于死地时,有没有回想起三十多年前他对苏轼说的/子定不如我0的预言并沾沾自喜?1262127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与章惇的行事截然相反,苏轼却以不念旧恶的宽广胸怀对待章惇。天道好还,元符三年(1100),年仅二十四岁的宋哲宗突然去世,朝局又变,章惇罢相。次年,作法自毙的章惇远贬雷州,踏上了他几年前为旧党人物精心策划的南迁之路。已经遇赦北归的苏轼在途中听到这个消息,惊叹不已,立即写信给章惇的外甥黄寔,告诉他雷州虽然遥远,但并无瘴疠,子由曾在那里住了一年也安然无恙,

1282并请黄寔转告章惇的老母亲,让她宽心。

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月,苏轼北还来到润州。此时苏轼复出的呼声很高,人们纷纷传说他即将还朝拜相。一天,多年来音讯杳然的章援忽然前来求见,还呈上一封长信。章援是章惇之子,他进士及第时的座主就是苏轼,故以师生之礼前来谒见。真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0,这位章援也是个有才无行之辈,苏轼惨遭章惇迫害,流贬岭海长达七年,身为宰相公子的章援置若罔闻,从未给恩师寄过只字片纸。如今时移势异,章援忽然记起苏轼来了,还厚颜无耻地声称对苏轼怀有/积年慕恋,引领举足,崎岖盼望之诚0。章援在信中先是颂扬苏轼复出为众望所归,接着就代父亲向苏轼求情,希望苏轼还朝后对章惇援之以手。苏轼读了这封信,非常赞赏其文笔,也十分同情章氏父子的遭遇。至于章惇对自己的百般陷害,章援对自己的疏慢无礼,苏轼已全部丢在脑后,他扶病起床,亲笔给章援回信,信中仍称章惇为丞相:/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013021292他还详细地介绍了雷州的风土,嘱咐章援要多备药物。在这封信的背面,苏轼还亲笔抄录了一道/白术方0,让章惇服用以求养年。章惇对苏轼是惟恐其不死,苏轼却希望章惇延年益寿,如果说两人之间确有竞争关系的话,以德报怨的苏轼已在道德上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要是章惇天良未泯,定会愧疚欲死。南宋的刘克庄读了苏轼与章援的来往信件后大为感慨:/君子无纤毫之过,而小人忿忮,必致之死;小人

1312负邱山之罪,而君子爱怜,犹欲其生。此君子小人之用心之所以不同欤!0

当苏轼兄弟被贬至岭南后,章惇还继续对他们施以迫害。苏辙在雷州被逐出官舍,只好向百姓借房容身,章惇竟加以/强夺民居0的罪名,下令把房主抓来审问,幸亏租房文书写得明明白白,才算作罢。天道好还,几年后章惇本人贬至雷州,向百姓借房,正巧找到那户人家。房主一口拒绝,说:/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01322元人戴表元曾看到建州章氏家族的5登科题名录6,

1332由于章氏后人鄙薄其为人,官至宰相的章惇竟然被/削而不录0,

在人心。

王安石可见公道自

说到苏轼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个人恩怨。

苏轼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

苏轼的敌人

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苏轼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嘉祐六年(1061),二十六岁的苏轼参加制举,王安石则以知制诰的身份出任考官。苏轼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对朝政的看法,许多观点正好与王安石两年前向仁宗所上的万言书截然相反。众考官都欣赏苏轼的/文义灿然0而置之于高第,王安石却说苏轼之文/全类战国文章0。王安石随后还在任苏轼为福昌县主簿的制文中说:/夫士之强学赡辞,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择尔所闻,而守之以要,则将无施而不称矣,可不勉哉!0

言,但也显示了他本人对苏轼的不满之意。13521342虽是代朝廷立

苏洵与王安石素不相协,嘉祐年间苏洵以文章名动京师,王安石却未有一言褒奖。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朝中大臣纷纷前去吊唁,苏洵独不前往。苏洵还写了5辨奸论6暗刺王安石矫饰反常、不近人情的举止,并预言他必将祸害天下。七年以后,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说他/大奸似忠,大佞似信0,/外示朴野,中藏巧诈0,并断言:/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01362吕诲的话与5辨奸论6如出一辙,可见苏洵事实上是代表旧党发出了攻击王安石的第一声。苏轼对其父写5辨奸论6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其言太过。苏轼对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赞赏,曾称道王安石所撰的5英宗实录6为国朝诸史之冠。但是苏轼对王安石好为大言诡论的行为非常不满,曾在祭刘敞的祭文中讥刺之。王安石则把苏轼视为隐然的强敌,必欲把他驱逐出朝廷而后快。熙宁二年(1069),苏轼上疏论贡举之法不当轻改,神宗非常重视,当天就予接见,然后又想让苏轼修中书条例,王安石却竭力阻拦,并力荐吕惠卿。同年,苏轼为国子监举人考官,策题以历史上君主独断或兴或亡之事为问,王安石大为不悦。神宗又想以苏轼修起居注,王安石却说苏轼不是/可奖之人0。神宗说苏轼文学出众,为人亦平静,司马光、韩维等大臣都称道之。王安石回答说苏轼是/邪险之人0,还说三年前苏轼遭父丧时,韩琦等赠送赙金不受,却利用运丧的官船贩卖苏木入蜀,还说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苏轼虽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当个通判,不可大用。次年,王安石的姻亲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告苏轼护丧回蜀时利用官船贩卖私盐等物,王安石闻之大喜,当即奏知神宗,第二天就下公文到苏轼返蜀所经过的沿途州县调查此事,连当年服役的士兵和船夫都被抓来严刑逼供,结果一无所得。司马光、范镇等大臣纷纷为苏轼辨诬,范镇且指出苏洵去世后韩琦、欧阳修两人赠送的赙金即达五百两,苏轼均予谢绝,岂有反而贩卖私盐图取薄利的道理,苏轼才算逃脱了谢景温与王安石合谋罗织的罪名。王安石还多次劝神宗贬黜苏轼,神宗不听,王安石就说对待苏轼必须像调教/恶马0那样,/减刍秣,加笞扑,使其服贴乃可用。0王安石身为年长十五岁的前辈和位极人臣的宰相,这样对待持不同政见的苏轼,确实有失公正,更谈不上厚道。无怪在十多年后,当苏轼在金陵与王安石相见时,苏轼说了一句/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0,能言善辩的王安石也只好无言以对。

1382137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苏轼的政治思想与王安石南辕北辙,两人互相讥评,苏轼指责王安石好为管仲、商鞅之术,王安石则批评苏轼之学出于战国纵横之家。平心而论,苏轼的话撕掉了王安石思想的外层包装而击中其要害,王安石的话却仅仅涉及苏轼学说的外表而未能得其肯綮。王安石精于经术,并以此妄自尊大,他的变法理论精心包装着一层儒家经术的外衣,新法的每个名目似乎都能从周礼古制中找到依据,其实质却是管仲、商鞅有关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王安石的5上仁宗皇帝言事书6是新法的纲领性文件,他说:/臣始读5孟子6,见孟子言王政之易行,心则以为诚然。及其与慎子论齐鲁之地,以为先王之制国,大抵不过百里者,以为今有王者起,则凡诸侯之地,或千里,或五百里,皆将损之至于数十百里而后止。于是疑孟子虽贤,其仁智足以一天下,亦安能毋劫之以兵革,而使数百里之强国,一旦肯损其地之十八九,比于先王之诸侯?至其后,观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令诸侯王地悉得推恩封其子弟,而汉亲临定其号名,辄别属汉。于是诸侯王之子弟,各有分土,而势强地大者,卒以分析弱小。然后知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则大者固可使小,强者固可使弱,而不至于倾骇变乱败伤之衅。孟子之言不为过,又况今欲改易更革,其势非若孟子所为之难也。0这段话虽然打着5孟子6的招牌,其实质却是推销主父偃等人的法术,可谓以儒为表,以法为里的典型。如果说在写给朝廷的奏章中王安石还不得不时时引述儒家经典来自我装饰一番,那么他在自抒怀抱的诗歌中则往往直抒己见了。商鞅是法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对商鞅的态度是区分真儒还是伪儒的试金石,唐代大儒杜甫就批判说:/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0苏轼曾赞叹老杜此语/自是契、稷辈人口中语

1412也0。王安石却把商鞅视为异代之知己,他在5商鞅6一诗中公然称颂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轻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1**********]9苏轼对王安石外儒内法的政治观念洞若观火。熙宁元年(1068),刘敞去世。苏轼在

1432祭文中暗讽王安石说:/大言滔天,诡论蔑世。0因为王安石在朝廷里好以经术

难人,只有深通经学的刘敞敢于逆折其锋,所以东坡借题发挥。熙宁四年(1071),曾经面折王安石的刘恕出监南康军酒税,苏轼作诗送之说:/孔融不肯让曹操,汲黯本自轻张汤。0曹操也好,张汤也好,都是著名的法家人物,苏轼以之暗讥王安石。即使在苏轼遭受了乌台诗案的大祸以后,他还在黄州写了读5战国策6的心得,对王安石奉若至宝的商鞅之术予以痛驳:/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勇于公战,怯于私斗,食足兵强,以成帝业。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卒以此亡。0他还进一步讽刺王安石等新党大臣说:/后之君子,有商君之罪,而无商君之功;飨商君之福,而未受其祸者,吾为之惧矣!014521442元祐元年

1462(1086)王安石去世,苏轼代朝廷撰5王安石赠太傅制6,评价王安石说:/少学孔孟,晚师瞿昙。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0虽

未点出王安石外儒内法的实质,但字里行间仍不以王安石的经术为是。应该说,苏轼对王安石思想的把握是实事求是的,他对王安石政治观念的批判也是恰如其分的。))

苏轼的敌人

王安石对苏轼的指责却是皮相之见。在苏洵的影响下,苏轼深喜5战国策6之文,他自己的论难文字也很深地染上了战国纵横家的习气,尚气好辩,纵横捭阖。但是5战国策6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早期的策论中,由于东坡以制科高第而名闻天下,他的策论也随之脍炙人口,世人遂误以为苏轼沾染纵横家习气甚深。其实随着阅历的加深和人生体验的丰富,苏轼已逐步在文章中减少了战国纵横之风。况且苏轼议论文的雄辩之风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更重要的来源,那就是5孟子6。苏轼在礼部考试中一鸣惊人的那篇5刑赏忠厚之至论6,梅尧臣一看/以为似5孟子60。至于思想,则苏轼从来都是以儒学为主体的,王安石的批评可谓隔靴搔痒。只是苏轼的政治思想有鲜明的务实倾向,所以他并不一味高谈周、孔,而注重向贾谊、陆贽等古代名臣学习切实可行的施政之方。黄庭坚指出:/至近世,俗子亦多谤东坡师纵横之说,而不考其行事果与纵横合耶,其亦异也?0这是及门弟子对苏轼的深刻理解。清人钱谦益则说:/吾尝观王氏之学,高谈先王,援据5周官6,其称名甚高;而文忠则深叹贾谊、陆贽之学不传于世,老病且死,独欲以教其子弟而已。夫食期于适口,不必其取陈羹也。药期于疗病,不必其求古方也。是故为周公而伪,不若为贾谊、陆贽而真也。真贾、陆足以救世,而伪周公足以祸世,此眉山、金陵异同之大端也。0

非得失的清晰反思。[1**********]2这是后人对王、苏之是

早在嘉祐六年(1061),苏轼就在应制举的策论中初步阐述了他对于朝政的看法,即反对因循苟且,也反对急于求成而用/悍药毒石0来治病。到了熙宁二年(1069),正当新政在如火如荼地急速推进时,苏轼又接连上书,旗帜鲜明地表明反对轻易变法的主张,在5上神宗皇帝书6中,苏轼揭起三面大旗:/结人心0、/厚风俗0、/存纪纲0,并分别进行了详尽深刻的论述。从表面上看,苏轼的言论与王安石的5上仁宗皇帝言事书6都是道、术并重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则前者是基于儒家仁政爱民之道,后者却是基于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泾渭分明,南辕北辙。虽然儒、法两家的思想体系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历代帝王也往往是儒、法相杂为用,但它们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政治理念。简而言之,儒学是古代的民本思想,法家却是一切以君为本。儒家主张仁政,希望通过明君来实施仁政。法家以富国强兵为号召,其目的却是以此强化君权。法家的这个实质,在其祖师爷韩非子的著作中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所以秦始皇读其书而思其人。法家强调法令严明,甚至不惜以严刑峻法来钳制天下,这与现代社会中的法治思想形同而实异,因为法家的/法0其实就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商鞅/作法自毙0就是典型的事例,但它对君主却毫无制约,有时反而成为君主驭下之术的组成部分。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变法改制,往往决定于君主的一念之间。从熙宁、元丰到元祐,再从元祐到绍圣,朝政翻覆有如棋局,其最后的决策者无非是神宗、高太后与哲宗三人而已。在君主制的政体框架下,当然是儒家学说更有进步意义,因为它至少在理论上是主张以民为本的。古语说:/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若之何!0如果在理论上都不以仁政爱民为目标,哪里还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能指望在实际上有利于黎民百姓?苏轼的政治思想是以儒学为本的,而儒学的精髓就是仁政之说,这是苏轼思考一切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此外,儒家虽然坚持原则,但在具体的措施上则主张与时俱进,5周易6有言:/随之时义大矣哉!0孟子则称孔子为/圣之时者0。所以服膺儒术的东坡既坚持仁政的原则,也并不一概的反对变法,他坦言自己对某些新法有所认同:/臣非敢历诋新政,苟为异论。如近日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习鼓旗,皆陛下神算之至明,乾刚之必断,物议既允,臣安敢有词。0但是他认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0,所以主张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反对以激烈的手段和急于求成的态度来变法。苏轼的5上神宗皇帝书6,是他/思之经月,夜以继昼,表成复毁,至于再

1502三0的心血结晶,堪称深思熟虑之计、披肝沥胆之言。清人顾炎武对此书大为

赞叹:/当时论新法者多矣,未有若此之深切者。根本之言,人主所宜独观而三复也!0可惜急于求成的神宗根本没有心思来/独观而三复0。熙宁新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现代的历史学家经过数量分析,发现熙宁新政果真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仅青苗法、免役法和市易法三项就每年增收二千三百多万贯。然而这些钱来自何处呢?难道真的是/民不益赋而国用饶0吗?非也。历史学家的分析结果是:熙宁变法以后,除了中等户的情况变化不大以外,原来的富户与贫户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尤以青苗法对贫苦农户和市易法对小商贩、小手工业者的损害为烈。这与当时人们的普遍感觉是完全一致的,苏轼本人就曾在地方官任上亲眼目睹新法对贫苦农民的损害,他那些惹起乌台诗案的作品中无情地揭露了当时农村里民不聊生的惨状。可惜王安石对此充耳不闻,当神宗亲自把大臣奏章中反映的民间以新法为苦的情况告诉他时,王安石竟然说:/祁寒暑雨,民犹怨咨者,岂足顾也?0这种态度当然会激起苏轼的强烈反感,苏轼在上神宗书中力主废除/制置三司条例司0,也即对新法的领导机构实施/斩首行动0,可称是对新法最为严厉的抗议。苏轼对新法的严正批驳引起了王安石的强烈反感,两人之间的敌意越来越深。

当然,抛开政治立场不论,王安石对苏轼的才学其实是深为赏识的,尤其是当他不在朝中的时候,曾称赞苏轼所撰的5表忠观碑6,又曾兴致勃勃地次韵苏轼在密州所写的/尖叉韵0雪诗。当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王安石从金陵上书神宗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0据说/当时谳议,以公一言而决。[1**********]12这对苏轼得以免死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元丰七年(1084)七月,刚离开黄州贬所的苏轼来到金陵,会晤了已经退居江宁八年的王安石。一个是经历了四年磨难的旧党中坚,另一个是业已退出政坛的新党首领,虽然都还坚持着各自的政治立场,但毕竟远离了政治漩涡,彼此间的敌意已大为减退。见面之后,苏轼说:/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0王安石笑着说:/礼为我辈设哉?0苏轼又说:/轼亦自知相公

1542门下用轼不着。0王安石心中有愧,无语相对,就请苏轼同游蒋山。有一天两人

相见,苏轼说他有话想说。王安石顿时变了脸色,以为苏轼要重提旧怨。苏轼又说,他要说的是有关天下的大事,王安石才定下神来倾听。于是苏轼对当前朝廷))

苏轼的敌人

接连用兵和屡兴大狱的措施表示不满,认为/大兵大狱0是汉、唐灭亡的前兆,并劝王安石出面阻止。王安石说那都是吕惠卿主政的结果,自己已不在位,不便干预。苏轼又说:/-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可以常礼乎?0王安石顿时激动起来,厉声说:/某须说!0但他马上叮嘱苏轼不可泄漏此话,原来他对吕惠卿的倾轧心有余悸。此时苏轼与王安石身上的政治家色彩已经消退,文人学士的身份意识得以凸显,所以他们的对话很快离开了政治的主题。两人互相出示自己的诗文,苏轼手书近作相赠,王安石意犹未足,就自诵其诗,请苏轼书写后留给自己作纪念。苏轼称赞王安石

1562的/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0二句有5楚辞6句法,王安石欣然认可。苏轼的

雪诗中有/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0二句,王安石问他:/道家以两肩

1572为玉楼,以目为银海,是使此否?0苏轼笑而颔之。两人又谈论起学术,王安石

说他对陈寿的5三国志6很不满意,要想重修又已年迈,劝苏轼着手重修,苏轼推辞说不敢当此重任。苏轼在金陵停留数日,两人多次作诗唱和,苏轼游蒋山的诗中有/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0二句,王安石大为叹赏,当即和之,并叹息说:/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015821552王安石甚至劝苏轼卜宅钟山,与他结邻而居,所

1592以苏轼在赠诗中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0一个月以后,苏轼

1602渡江北上,王安石送走苏轼后,对人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0劫波

度尽,恩怨尽泯,两位文化巨人终于消除了彼此间的敌意。王安石最终改正了对苏轼的看法,而苏轼更是以不计前嫌的态度对待王安石,苏轼的胸怀有如光风霁月,永远令人敬佩。

综上所述,苏轼的敌人多数属于政敌的性质,这些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枢,但是他那名震天下的声望和直言无忌的性格不但使新党将他视同敌方的党魁,而且使旧党中的不端之士将他看成通向宰执宝座的最大障碍,从而不约而同地将他视若仇雠,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诬陷、迫害,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说从友人的身上可以发现苏轼的某种性格特征,那么在敌人的身上就可以反衬出苏轼的这些特征。忠谠与奸邪、直率与狡诈、坦荡与阴险、善良与凶恶,这些互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往往分属于势不两立的双方。考察苏轼的敌人以及他们视苏轼为敌的缘由,为我们观察苏轼的性格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此外,才高招忌也是苏轼树敌甚多的重要原因。苏轼的敌人中不乏由于忌恨其盖世天才而由忌生恨的人物,这也为我们理解苏轼的才学和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

注释:

1121225宋史6卷三二九5李定传6,中华书局,1985年,第30册,第10601、10602页。

1325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十五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6,5苏轼诗集6卷八,中华书局,1982年,第386页。

1421宋2朋九万:5乌台诗案6(5丛书集成初编6本)。按:本文所引李定等人诬陷苏轼的奏章,皆据此书,不一一注明。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152王巩:5甲申杂记6(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625宋史6卷三二八5张璪传6,第30册,第10570页。

1721宋2马永卿:5元城先生语录6卷上(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825河南程氏外书6卷十一,5二程集6,中华书局,1981年,第416页。

19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三九三,中华书局,1992年,第27册,第9564页。

1102按:宋神宗卒于元丰八年(1085)三月初五,苏轼于次日闻讯后,极感哀痛,在写给王巩的信中说:/无状坐废,众欲置之死,而先帝独哀之。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渎者?已矣,归耕没齿而已!0(5与王定国6之十七,5文集6卷五二)此后又作5神宗皇帝挽词三首6,中有/余生卧江海,归梦泣嵩邙0的沉痛之句。至五月一日,苏轼将归宜兴,乃题诗三首于扬州竹西寺,其三为:/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0南宋初叶梦得至扬州竹西寺,亲见三诗刻石,后署作诗日月无误。无论诗中所说的/闻好语0是指苏轼在前往竹西寺的道中听到父老说新登基的哲宗是/好个少年官家0(据东坡的5辨题诗劄子6,5苏轼文集6卷三三),还是指/常人为公买田书至0(据苏子由5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6,5栾城后集6卷二二),反正都不可能与神宗逝世有关。可是到了元祐六年(1091),贾易上奏诬陷苏轼,竟硬说此诗是苏轼听到神宗死讯后/作诗自庆0之词,原作仅此一首,句序则是/山寺归来闻好语0二句在前,而/此生已觉都无事0二句在后(意即/闻好语0指神宗死讯而言),后来为了自掩其迹,方倒置句序,并插入前二首,再偷换寺中的诗碑,云云(详见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四六三)。贾易为了陷苏轼于大不敬的罪名,不但捏造出如此离奇的情节,而且胡乱篡改苏轼原诗的句序,可谓颠倒黑白的造谣诬陷。要是苏轼这样的大名士果真到竹西寺去偷换诗碑,岂不要喧传远近、欲盖弥彰?至于说第三首诗的句序,则贾易的篡改完全不顾诗学常识,清人王文诰追问道:/今此二十八字具在,不论何人,试倒读之,通得去否?0使贾易再生,当亦无词以对。

111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四六三,第31册,第11056页。

112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四二五,第29册,第10266页。

11325乞郡劄子6,5苏轼文集6卷二九,中华书局,1986年,第827页。

11425苏轼文集6卷三六,第1014页。

11525与王定国6之二七,5苏轼文集6卷五二,第1526页。

116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二七六,第19册,第6743页。

1172据王巩5随手杂录6记载,吕惠卿曾问曾旼苏轼是怎样的人,曾旼回答说:/聪明人也。0吕闻之大怒,厉声说:/尧聪明耶,舜聪明耶,大禹之聪明耶?0其嫉贤害能之心态,一至于此!

11821宋2陈长方:5步里客谈6卷上(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192叶梦得5石林诗话6,中华书局1981年版5历代诗话6,第410页。按:王珪谗毁苏轼咏桧诗的年代有两说,一说为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之时,见于叶梦得5石林诗话6、陈岩肖5庚溪诗话6等书;另一说为元丰六年(1083),见于王巩5闻见近录6。孔凡礼5苏轼年谱6卷二二取后说,可从,因为王巩乃苏轼知交,本人且受乌台诗案之牵累,所记当更近事实。

12021宋2周煇:5清波杂志6卷六,中华书局,1994年,5清波杂志校注6,第267页。

12125宋史6卷三四三5林希传6,第31册,第10913页。

12221宋2陈鹄:5西塘集耆旧续闻6卷四,中华书局,2002年,第330页。

12325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6之一,5苏轼诗集6卷十三,第649页。章诗见本卷施注所引。

1242苏轼的5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6之一中有/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0两句,意指章惇爱好炼药,夙有道根,今乃得仕于江南水乡。王明清5挥麈后录余话6卷一中说章惇乃其父章俞与章俞之守寡岳母所生的私生子,出生后曾被置于水盒中。苏轼的诗句中有讥刺章惇之意,故章惇怀恨在心,日后遂施行报复云云,纯属不实之词。最明确的证据就是四年后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章惇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出手援救。其后章惇与苏轼的友情尚维系了较长时间,章惇迫害苏轼之事是到绍圣年间才发生的。

1252王巩:5闻见近录6(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2625跋子瞻和陶诗6,5豫章黄先生文集6卷七(5四部丛刊6本)。))

苏轼的敌人

12721宋2钱世昭:5钱氏私志6,涵芬楼本5说郛6卷四五。按:5钱氏私志6又谓此书或为王乔作。12825与黄师是五首6之三,5苏轼文集6卷五七,第1743页。

12921宋2赵彦卫:5云麓漫钞6卷九,中华书局,1996年,第152页。

13025与章致平6,5苏轼文集6卷五五,第1643页。按:此书即据5云麓漫钞6卷九录出。

13125跋章援致平与坡公书6,5后村先生大全集6卷九九(5四部丛刊6本)。

13225宋史6卷四七一5章惇传6,第39册,第13713页。

13325题蜀苏氏族谱后6,5剡源文集6卷十八(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3421宋2邵博:5邵氏闻见后录6卷十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111页。

13525应才识并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制6,5临川文集6卷五一,中华书局,1959年,第549页。

13625宋史6卷三二一5吕诲传6,第30册,第10429页。

13721宋2陈均:5九朝编年备要6卷一八,中华书局,2006年,5皇朝编年纲目备要6,第428页。1382朱弁:5曲洧旧闻6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第151页。

13925上仁宗皇帝言事书6,5临川文集6卷三九,第421页。

14025述古三首6之二,5杜诗镜铨6卷十,中华书局,1962年,第455页。

14125评子美诗6,5苏轼文集6卷六七,第2104页。

14225商鞅6,5临川文集6卷三二,第355页。

14325祭刘原父文6,5苏轼文集6卷六三,第1945页。

14425送刘道原归觐南康6,5苏轼诗集6卷六,第257页。

14525商君功罪6,5苏轼文集6卷六五,第2004页。

14625苏轼文集6卷三八,第1077页。

1472叶梦得:5石林燕语6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第115页。

14825跋刘敞侍读帖6,5山谷题跋6卷八,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14925苏门六君子文粹序6,5牧斋初学集6卷二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70页。

15025上神宗皇帝书6,5苏轼文集6卷二五,第729页。

15125宋世风俗6,5日知录6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日知录集释6,第760页。

1522叶坦著:5大变法6第四章中的5富国之法的枣核形曲线6,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85页。15321宋2周紫芝:5读诗谳6,5太仓稊米集6卷四九(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本)。

15421宋2朱弁:5曲洧旧闻6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第151页。

15521宋2邵伯温:5邵氏闻见录6卷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127页。

15625苕溪渔隐丛话6前集卷三五引5西清诗话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6页。

1572赵令畤5侯鲭录6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第50页。

15825苕溪渔隐丛话6前集卷三五引5西清诗话6,第236页。按:苏诗为5同王胜之游蒋山6,5苏轼诗集6卷二四,第1258页。王安石和诗为5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6,5临川文集6卷十六,第220页。

15925次荆公韵四绝6之三,5苏轼诗集6卷二四,第1251页。

16025舆地纪胜6卷十七引5皇朝类苑6,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92页。

1责任编辑:黎 虹2

5学术界6(双月刊)

总第129期,2008.2

ACADEMICSINCHINA

No.2Mar.20081史实追踪2

苏轼的敌人

o莫砺锋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1摘 要2苏轼一生中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

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枢,但是他那名震天下的声望和直言无忌的性格不但使新党将他视同敌方的党魁,而且使旧党中的不端之士将他看成通向宰执宝座的最大障碍,从而不约而同地将他视若仇雠,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诬陷、迫害。如果说从友人的身上可以发现苏轼的某种性格特征,那么在敌人的身上就可以反衬出苏轼的这些特征。忠谠与奸邪、直率与狡诈、坦荡与阴险、善良与凶恶,这些互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往往分属于势不两立的双方。本文考察了苏轼的敌人以及他们视苏轼为敌的缘由,为我们深入观察苏轼的性格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此外,才高招忌也是苏轼树敌甚多的重要原因。苏轼的敌人中不乏忌恨其盖世天才而由忌生恨的人物,这也为我们理解苏轼的才学和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

1关键词2苏轼;敌人;新旧党争;性格特征;天才

苏轼为人忠诚坦率,平易近人,平时从不与人为敌。但他入仕不久就卷入了新、旧党争,他那直言无忌的作风更使政敌把他视若仇雠。而且苏轼才高学富,天下倾慕,凡是名满天下者,必然会谤满天下,对苏轼由忌生恨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善良宽厚的苏轼一生中竟然树敌无数!人们常说/不知其人视其友0,其实也不妨/视其敌0。弄清楚苏轼一生中究竟有哪些主要敌人,这些人为什么要以苏轼为敌甚至迹近疯狂地攻击、迫害他,可为我们理解苏轼提供一个特殊的角度。作者简介:莫砺锋(1949)),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0课题组人员。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李定、舒亶、何正臣、张璪等

李定等人是制造/乌台诗案0的罪魁祸首。/乌台诗案0最根本的起因当然是新旧党争,是新党为了镇压旧党而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但是参与这场阴谋的人却是各怀鬼胎,有的人是想乘机公报私仇,有的人是想借此向执政献媚以获富贵,他们公然造谣诽谤,甚至不惜自坏名节,从而把自己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李定,混迹于新党的投机者。在新政/青苗法0的弊病已大显于世时,他诡称其法/民便之,无不喜者0,以谄事王安石,因而擢为御史中丞。此前李定任泾县主簿时,其庶母仇氏病死,他隐匿不报,以逃避服丧。这在当时是人所共知的丑闻,李定因此为世所垢病。即使后来李定被擢为崇政殿说书时,御史林旦还坚决反对:/不宜以不孝之人居劝讲之地。0说来也巧,在李定尚未当上御史中丞时,发生了孝子朱寿昌万里寻母的事迹,满朝士大夫纷纷作诗赞美朱寿昌,积成卷轴,苏轼亲为撰序,表彰朱寿昌之行孝,并讥刺世上有母不养的不孝之人。苏轼自己的诗中则有/此事今无古或闻0和/西河郡守谁复讥0的句子,132122112后一句用了吴起母死不归的典故。李定见到苏轼的诗和序,以为是暗讽自己,便怀恨在心。一旦时机来临,李定便不遗余力地攻讦苏轼,甚至声称东坡/有可废之罪四0,意即非处极刑不可。最可笑的是,李定在奏章中说东坡/初无学术,滥得时名0,但是当他亲自对苏轼进行审讯逼供后,却对别人说:/苏轼诚奇才也!0众人听了都不敢对答,李定又自言自语地说,苏轼/虽二三十年所作文字诗句,引

152证经传,随问即答,无一差舛,诚天下之奇才也!0既然承认苏轼是天下奇才,

却又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不是挟私报复又是什么?

舒亶,反覆无常的小人,其见风使舵、恩将仇报的伎俩在新党中仅次于吕惠中。舒亶本由张商英的提拔而登上高位,但他利用张对他的信任而出卖之,以谋取更高的官职。舒亶后来任职翰林时因/自盗为赃0而被朝廷惩罚,声名狼藉。舒亶在奏章中攻讦苏轼/包藏祸心,怨望其上0,还说苏轼/无复人臣之节0,并对东坡的诗文逐句曲解,惟恐引不起神宗的愤怒。居心险恶一至于此!

何正臣,原任监察御史里行,因在乌台诗案中向苏轼首先发难而获执政之欢心,事后得五品服、领三班使的升迁,是一个为了富贵利禄不择手段的无耻之徒。

张璪,原名琥,他善于窥测风向,左右逢源,堪称污浊宦海中的弄潮儿。元丰年间张璪官拜参知政事,朝臣群起而攻之,其中刘挚的话切中其要害:/初奉安石,旋附惠卿,随王珪,党章惇,谄蔡确。数人之性不同,而能探情变节,左右从顺,各得其欢心。0张璪原是苏轼的进士同年,两人入仕后又在凤翔同事两年,交游颇密。张璪返回汴京时,苏轼还作5稼说6一文以送之。可是乌台诗案事起,张璪以知谏院的身份参与推治,竟蓄意致苏轼于死地。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曾奉劝神宗宽恕苏轼,张璪竟闻讯而怒,当面责之,其惟恐苏轼得以免死的用心昭然若揭。))162142

苏轼的敌人

朱光庭、贾易、赵君锡等

如果说苏轼在元丰年间新党执政时受到诬陷、迫害是情理中事的话,那么到了元祐年间,朝政基本上掌握在旧党手中,苏轼总该一帆风顺了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苏轼在元祐年间虽曾一度担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等显职,但他在朝中的敌人也不在少数,他数度被迫请求外任,他受到的攻讦比元丰年间有过之而无不及。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去世以后,旧党很快分裂成三个集团,史称洛党、朔党和蜀党。尽管苏轼与苏辙根本无心结党,但是洛、朔两党的人士却把二苏以及吕陶等蜀人视为蜀党,而且不遗余力地排斥之。由于苏轼名声最高,又耿直敢言,更被洛、朔两党视为眼中钉,必欲逐出朝廷而后快。

苏轼与洛、朔两党的宿怨,源于他与司马光、程颐之间的矛盾。元祐初年,苏轼与司马光同时回朝,两人虽然都反对新法,但在具体的政治措施上却各具己见。苏轼出于公心,对司马光不问青红皂白地全盘否定新政的做法不以为然,两人甚至在朝中公开争论。司马光是位正直的君子,虽对苏轼颇感不悦,却并未对他抱有敌意。但是司马光所提拔的刘安世、刘挚等人却因此将苏轼视为异端。不幸的是,苏轼在同时又得罪了洛党首领程颐。程颐其人虽是一代大儒,但其为人古板,不近人情,苏轼对他素无好感。元祐初年,程颐任崇政殿说书,为年幼的哲宗讲解儒家经典。一天课间休息,哲宗看到垂柳袅袅,便信手折下一枝拿着玩耍。程颐立即起身上前,拉长了脸教训一番,说什么/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0。哲宗气得把柳枝往地下一扔,悻悻然地走开了。连竭力推荐程颐的司马光都对此感到不满,说:/使人主不欲亲近儒生者,正为此等人也!0性情通脱的苏轼当然更不会赞同这等举动。司马光去世后,朝廷命程颐主持丧事,程颐事事都拘泥于古礼,苏轼心中不以为然。当时朝中百官正在南郊举行明堂祀典,典礼一结束,官员们便赶往司马光府上去吊唁。程颐阻拦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0,怎么可以吉礼才完,就去参加丧礼?有人驳难说:孔子说/哭则不歌0,并没有说/歌则不哭0啊!苏轼还嘲笑程颐的泥古不化,说他是/鏖糟陂里叔孙

182通0。/鏖糟陂0是汴京城外的一片沼泽,夏秋间潦水充溢时就成为一个杂草丛生的大泥潭。苏轼的意思是说程颐是山野三家村里的一个制礼作乐者。程颐的弟子朱光庭、贾易等人闻此心中不平,便将苏轼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一有机会就交章攻之。

朱光庭攻击苏轼的主要罪名是元祐元年东坡主持馆职考试的策题/师仁祖之忠厚、法神考之励精0,朱认为对于仁宗、神宗,/为人臣者惟当盛扬其先烈,不当更置之议论0,还说苏轼出此策题是/不忠莫大焉0。在高太后已经判断苏轼无罪后,朱光庭仍纠缠不已,还纠结了傅尧俞、王岩叟等人轮番上阵攻击苏轼,一定要把苏轼问成/讪谤熙宁0的罪名。在朱光庭的第二次奏章中,还公然指责苏轼曾经骂过司马光、程颐,门户之见昭然若揭。19217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贾易攻讦苏轼时除了重拾朱光庭的余唾外,又精心罗织了一大堆别的罪名,他首先在苏轼的诗作中寻找讥讽朝廷的蛛丝马迹,硬说苏轼元丰八年(1085)五月所写的/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0是对两个月前神宗去世的/作诗自庆,,,欣踊如此0,一心要使苏轼陷于大逆不道的死罪。他还攻击苏轼在杭州知州任上的种种举措,说苏轼惩处横行地方的不法豪强颜氏父子是/务以暴横立威0,说苏轼努力救灾是/张大其言0,等等。甚至苏轼在杭州时的主要政绩,即兴修水利、疏浚西湖之事,也被说成是/虚妄无实0。贾易还诬陷苏轼说:/闻亦不免科借居民什器畚插之类,虐使捍江厢卒,筑为长堤于湖中,以事游观,于公私并无利害。0贾易这种颠倒黑白的话要是被当时的杭州百姓听到了,或是被此后西湖苏堤上的游人知道了,出于万众一口的愤怒的唾沫足以把他活活淹死。

如果说朱、贾二人敌视苏轼是起因于为其师程颐报怨,那么赵君锡的攻击苏轼,则主要是出于对自己的宦途利害的算计,其用心更加无耻,其手段更加卑鄙。元祐四年(1089)苏轼外放杭州时,赵君锡正任给事中。他眼看高太后对苏轼恩礼有加,猜测苏轼不久就会大用,就上章请留苏轼,他说:/轼之文,追攀六经,蹈籍班马,自成一家之言。0又表彰苏轼:/知无不言,言之可行,所补非一,故壬人畏惮,为之消缩。公论倚重,隐如长城。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0他还坚决请求把苏轼留在朝内:/岂若使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行其诏令,则四方风动,奸邪寝谋,善类益进。,,以成就太平之基![1**********]02此举果然深得高太后之欢心,赵君锡得以升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及至两年后苏轼自杭州还朝,其时局势已变,宰相刘挚正在策划打击苏轼兄弟。赵君锡窥测到风向有变,便卖身投靠到刘挚门下,并主动为贾易等人提供攻击苏轼的材料。坦率的苏轼毫无防人之心,还把赵君锡视为知己,托他为正受到贾易攻击的秦观说几句好话,还托他促成朝廷赈济浙东灾荒之事。没想到赵君锡转身便把苏轼的话转告贾易,还说苏轼对他仗势威逼云云。不久,赵还亲自上阵,上章攻讦苏轼/无礼于君0、/负恩怀逆0,以此向权相献媚。仅仅过了两年,赵君锡对苏轼的评价竟有天壤之别!这种翻手为云覆手雨的卑劣行径,在苏轼的其他敌人如张商英、李清臣等人身上也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元祐年间贾易、赵君锡等人的这种用心,这种伎俩,与元丰年间的李定、舒亶如出一辙,甚至变本加厉。即使是胸襟磊落的苏轼,对此也感到愤愤不平。元祐三年(1088),混迹在朝中的新党余孽赵挺之无端诬陷苏轼,苏轼愤怒地上疏自辩,指出元丰年间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在乌台诗案中为自己所构陷的罪名/然犹有近似者,以讽谏为诽谤也0;而如今赵挺之诬陷自己/诽谤先帝0,则是/以白为黑,以西为东,殊无近似者!0元祐八年(1093),苏轼又在5辨黄庆基弹劾劄子6中怒不可遏地指出:/自熙宁、元丰间,为李定、舒亶辈所谗,及元祐以来,朱光庭、赵挺之、贾易之流,皆以诽谤之罪诬臣。前后相传,专用此术!0))11421132苏轼还在写给王巩的信中说:/某所被谤,仁圣在上,不明而明,殊无分毫之损。但

苏轼的敌人

怜彼二子者,遂与舒亶、李定同传尔!01152所谓/二子0,正指贾、赵之流。苏轼的话果然言中了,虽然南宋的理学家们出于门户之私对贾易等人多有恕词,但是历史毕竟不是由少数人任意书写的,贾易等人由于无耻地诬陷苏轼而受到后人的唾骂,他们在史册中的形象与李定诸人并无二致。

吕惠卿、王珪、林希、沈括等

就政治态度而言,整个新党都是苏轼的政敌。但是苏轼尤其厌恶的则是新党中人品不端的小人,吕惠卿就是其中的一个。吕惠卿是新党的中坚人物,号称新法的/护法善神0。其人颇有才学,尤工心计,他本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一旦得势后即与王反目成仇。熙宁七年(1074),吕惠卿登上参知政事的高位,为了不让出知江宁府的王安石重返朝廷,他竟然连起大狱,阴谋倾轧王安石。他甚至上章攻击王安石/隆尚纵横之末数,,,犯命矫令,罔上要君0,还揭发王安石给他的私人书信中/无使上知0的话来挑拔其与神宗的关系。苏轼素恶其人,尤其讨厌他极其轻率地创立新法而不顾后果。熙宁七年,吕惠卿创立手实法,让百姓自报财产,按比率缴纳免役之钱,如有隐匿少报者,允许他人告发,并把所隐财产的三分之一赏给告发者作为奖励。苏轼刚到密州任上,司农寺就下达了手实法,还说不及时施行者以/违制0论罪。苏轼当着使者之面表示坚决反对,并批评司农寺擅造法律。苏轼还上书丞相韩绛,论述手实法的害处。一年以后,吕惠卿被免职,手实法也随之作罢。吕惠卿对苏轼始终抱有深刻的敌意,他甚至不愿意承认苏轼的才学,听人说起苏轼是聪明人便勃然大怒。元丰以后,吕惠卿由于新党内部的倾轧而流转外任,没有机会亲自下手打击苏轼,但他仍指使其弟吕温卿对苏轼的子弟乃至其交好进行迫害。元祐元年(1086),吕温卿出知饶州,苏轼的长子苏迈时任德兴县尉,正在吕温卿的管辖范围之内,苏辙对此忧心忡忡,特地上奏请罢苏迈之职,以躲避吕温卿的报复。正因如此,当吕惠卿被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时,时任中书舍人的苏轼主动请求撰写责词,严词谴责吕惠卿的反复无常。写完后,苏轼对人说:/三十年作刽子,今日方剐得一个有肉汉!0

王珪的情形与吕惠卿完全不同,他与苏轼同为蜀人,又同出于欧阳修门下,照理说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况且苏轼应进士试时,王珪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权同知贡举,照说他也算是苏轼的座师。可是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发现苏轼之后极为欣喜,并不遗余力地为之延誉,王珪却对苏轼从无一字半句的揄扬。不但如此,王珪还抓住一切机会打击苏轼,仿佛与他宿世有仇。元丰年间,苏轼被贬黄州,神宗几次要想起用他,曾提出让苏轼来修国史,又想起用苏轼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次都被王珪设法阻止。元丰六年(1083),苏轼已在黄州过了四年,神宗觉得对他的惩处已经够了,想起用他为江州知州。时为宰相的王珪又表示反对,而且进谗言说苏轼/有不臣意0。神宗大惊失色,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王珪就举苏轼的咏桧诗中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0两句为证,说:/陛下龙[1**********]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飞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0幸亏神宗不信这番谗言,章惇也在旁帮东坡解释,苏轼才免遭不测之祸。王珪并不是新党中的激进者,他究竟为何要对苏轼痛下毒手呢?我们只能作这样的推测:王珪素有文名,入仕后任翰林学士、掌制诰近二十年。但是王珪的诗文其实并不出色,他作诗好用金玉锦绣的字样堆砌成篇,人称/至宝丹0,其骈文的风格也大同小异。他在元丰年间曾以5恭和圣制上元观灯6一诗受到神宗的赞赏,其诗就是充满了/仙台0、/宝扇0等字眼。苏轼虽是王珪的后辈,但正如欧阳修所预言的,苏轼的文名早已超越欧公等前贤,更不用说王珪了。王珪本是个颟顸官僚,平时在朝廷里只会说/取圣旨0、/领圣旨0、/已得圣旨0三句话,人称/三旨相公0。然而他在阻止苏轼入朝任职的事情上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辞辛劳,甚至不惜进谗陷害,他是否怀着忌贤害能的阴暗心理呢?

林希是苏轼的进士同年,两人相识甚早。元丰八年(1085),苏轼还朝后被任为起居舍人,他自觉升迁太快,便向宰相蔡确力辞。蔡确劝他就任,说当今朝中没有更合适的人才了。苏轼就推荐林希自代,虽未获准,但林希由此得以升任记注官。元祐六年(1091),苏轼在杭州知州任上被召还京,林希来代,两人书札来往,商议赈灾之事。苏轼在入京途中于润州与林希相晤,还作词赠之。林希对苏轼十分敬佩,元祐元年(1086)东坡除翰林学士时,林希曾作贺启,对苏轼父子兄弟赞颂备至:/父子以文章名世,盖渊、云、司马之才;兄弟以方正决科,迈晁、董、公孙之学。012021192可是曾几何时,到了绍圣元年(1094),林希执笔撰写苏轼谪降惠州的告词,却肆意丑诋,不遗余力,仿佛完全忘了他在八年前对苏轼的赞颂。当时对元祐名臣的贬黜制文,都出于林希之手。有一天林希写完制文后,掷笔于地,长叹一声说:/坏了名节矣!01212

沈括是名垂青史的科学家,他的5梦溪笔谈6堪称宋代最伟大的科学著作。但是无可讳言,沈括的立身处世并非无隙可击,他对苏轼的态度尤其难以恭维。沈括与苏轼曾在熙宁前期同在馆阁任职,相识甚早。熙宁六年(1073),沈括以/详定三司令敕0的身份察访两浙的农田水利以及新法实施情况。临行前,神宗交待他说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让他好好待之。沈括到杭州后与苏轼论旧,并索取苏轼新近的诗作。苏轼不知是计,就亲手誊录了一遍送给沈括。没想到沈括一回到汴京,就将苏轼的诗稿仔细阅读一遍,挑出其中涉及新政的地方,贴上标签,上交朝廷,说这些都是讪谤之作。后来乌台诗案事发,实是沈括最早种下了祸根。世事翻覆,到了元祐年间,新党失势,沈括也落职在润州闲居。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路经润州,沈括竟然亲自迎送,毕恭毕敬,还赠给苏轼一块从延州得来的石墨。幸而苏轼不计前嫌,仍写了一篇5书沈存中石墨6,记录了两人的这段交往。沈括与苏轼为敌,实在是后人不愿意看到的史实。北宋末年,有人把沈括的5良方6与苏轼的5医药杂说6合刻成一书,取名5苏沈良方6,大行于世。也许正体现了人们的善良愿望吧。))

苏轼的敌人

章惇

章惇与苏轼的关系相当复杂。章惇曾经是苏轼的朋友,相交甚密,但后来一心要置苏轼于死地的也是此人。章惇与苏轼同于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其时章惇二十三岁,苏轼二十二岁。嘉祐七年(1062),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惇任商州令。是年秋天,两人同到长安,一起考试永兴军路、秦凤路的应解士子。当时任永兴军安抚使的刘敞对这两位后起之秀都很看重,他们也相处得非常愉快。一天两人同往山寺小饮,归途中听说前方有虎。两人乘着酒兴前往观看,走到离虎几十步处,所骑的马惊了,不敢上前。苏轼说:/马犹如此,着甚来由?0便转身回去。章惇独自策马上前,说:/我自有道理。0走得离老虎近了,章惇把一面铜锣往岩石上一摔,/锵0的一声巨响,老虎惊窜而去。章惇得意地对苏轼说:/子定不如我!0

苏轼与章惇后来别多会少,但两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熙宁八年(1075),章惇出知湖州,寄诗给正想在宜兴买田的苏轼说:/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0苏轼答诗说:/早岁归休心共在,他年相见话偏长。0

[1**********]2两人相约将来卜邻而居,俨然是一对知心朋友。章惇与苏轼虽分属新、旧二党,但并

未妨碍他们互通书信,讨论时政。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时,章惇曾上书论救。苏轼被贬黄州后,章惇官至参知政事,两人的地位已判若云泥,但依然书信不绝。苏轼曾在信中向章惇细述自己的躬耕生活,若非知己,焉能说这种知心话。后来当宰相王珪向神宗诬告苏轼的咏桧诗中有/有不臣意0时,章惇还从旁开解,说龙不一定指人君,臣子也可以称龙的。退朝之后,章惇当面指责王珪意图倾覆苏轼的家族。王珪分辩说这是舒亶说的,章惇气愤地说:/亶之唾亦可食乎?01252

可是章惇与苏轼的友情终于遭受了灭顶之灾。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新党卷土重来,章惇终于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宰相宝座。章惇亲自主持对旧党人物展开了斩尽杀绝的疯狂报复,他甚至奏请朝廷对司马光等人进行发冢斫棺。苏轼就在此时惨遭迫害,初贬英州,在南迁途中再贬惠州,几年后更贬往天涯海角的儋州。把一个垂暮之人远谪到当时公认为/非人所居0的海南,其中分明包藏着置于死地的祸心。章惇倒行逆施的举措,固然可用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来解释,但也未尝没有自私自利的阴暗心理在起作用。黄庭坚所说的/时宰欲杀之0,佛印所说的/权臣忌子瞻为宰相尔0,正是所谓的/司马昭之用心,路人皆知0。章惇最了解苏轼的盖世才学,也最妒忌苏轼的巨大名声,虽然此时苏轼已成逐臣,但几十年来的政局就像棋局一样翻覆不定,焉知苏轼就没有死灰复燃的一天呢?况且苏轼曾三度担任哲宗的讲读官,如果有朝一日哲宗想起那段/八年经筵之旧0,焉知这个任性胡闹的狂童皇帝不会召回苏轼?所以在章惇心里,苏轼依然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政坛对手。只不知章惇在朝中阴谋策划如何置苏轼于死地时,有没有回想起三十多年前他对苏轼说的/子定不如我0的预言并沾沾自喜?1262127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与章惇的行事截然相反,苏轼却以不念旧恶的宽广胸怀对待章惇。天道好还,元符三年(1100),年仅二十四岁的宋哲宗突然去世,朝局又变,章惇罢相。次年,作法自毙的章惇远贬雷州,踏上了他几年前为旧党人物精心策划的南迁之路。已经遇赦北归的苏轼在途中听到这个消息,惊叹不已,立即写信给章惇的外甥黄寔,告诉他雷州虽然遥远,但并无瘴疠,子由曾在那里住了一年也安然无恙,

1282并请黄寔转告章惇的老母亲,让她宽心。

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月,苏轼北还来到润州。此时苏轼复出的呼声很高,人们纷纷传说他即将还朝拜相。一天,多年来音讯杳然的章援忽然前来求见,还呈上一封长信。章援是章惇之子,他进士及第时的座主就是苏轼,故以师生之礼前来谒见。真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0,这位章援也是个有才无行之辈,苏轼惨遭章惇迫害,流贬岭海长达七年,身为宰相公子的章援置若罔闻,从未给恩师寄过只字片纸。如今时移势异,章援忽然记起苏轼来了,还厚颜无耻地声称对苏轼怀有/积年慕恋,引领举足,崎岖盼望之诚0。章援在信中先是颂扬苏轼复出为众望所归,接着就代父亲向苏轼求情,希望苏轼还朝后对章惇援之以手。苏轼读了这封信,非常赞赏其文笔,也十分同情章氏父子的遭遇。至于章惇对自己的百般陷害,章援对自己的疏慢无礼,苏轼已全部丢在脑后,他扶病起床,亲笔给章援回信,信中仍称章惇为丞相:/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013021292他还详细地介绍了雷州的风土,嘱咐章援要多备药物。在这封信的背面,苏轼还亲笔抄录了一道/白术方0,让章惇服用以求养年。章惇对苏轼是惟恐其不死,苏轼却希望章惇延年益寿,如果说两人之间确有竞争关系的话,以德报怨的苏轼已在道德上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要是章惇天良未泯,定会愧疚欲死。南宋的刘克庄读了苏轼与章援的来往信件后大为感慨:/君子无纤毫之过,而小人忿忮,必致之死;小人

1312负邱山之罪,而君子爱怜,犹欲其生。此君子小人之用心之所以不同欤!0

当苏轼兄弟被贬至岭南后,章惇还继续对他们施以迫害。苏辙在雷州被逐出官舍,只好向百姓借房容身,章惇竟加以/强夺民居0的罪名,下令把房主抓来审问,幸亏租房文书写得明明白白,才算作罢。天道好还,几年后章惇本人贬至雷州,向百姓借房,正巧找到那户人家。房主一口拒绝,说:/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01322元人戴表元曾看到建州章氏家族的5登科题名录6,

1332由于章氏后人鄙薄其为人,官至宰相的章惇竟然被/削而不录0,

在人心。

王安石可见公道自

说到苏轼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个人恩怨。

苏轼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

苏轼的敌人

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苏轼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嘉祐六年(1061),二十六岁的苏轼参加制举,王安石则以知制诰的身份出任考官。苏轼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对朝政的看法,许多观点正好与王安石两年前向仁宗所上的万言书截然相反。众考官都欣赏苏轼的/文义灿然0而置之于高第,王安石却说苏轼之文/全类战国文章0。王安石随后还在任苏轼为福昌县主簿的制文中说:/夫士之强学赡辞,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择尔所闻,而守之以要,则将无施而不称矣,可不勉哉!0

言,但也显示了他本人对苏轼的不满之意。13521342虽是代朝廷立

苏洵与王安石素不相协,嘉祐年间苏洵以文章名动京师,王安石却未有一言褒奖。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朝中大臣纷纷前去吊唁,苏洵独不前往。苏洵还写了5辨奸论6暗刺王安石矫饰反常、不近人情的举止,并预言他必将祸害天下。七年以后,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说他/大奸似忠,大佞似信0,/外示朴野,中藏巧诈0,并断言:/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01362吕诲的话与5辨奸论6如出一辙,可见苏洵事实上是代表旧党发出了攻击王安石的第一声。苏轼对其父写5辨奸论6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其言太过。苏轼对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赞赏,曾称道王安石所撰的5英宗实录6为国朝诸史之冠。但是苏轼对王安石好为大言诡论的行为非常不满,曾在祭刘敞的祭文中讥刺之。王安石则把苏轼视为隐然的强敌,必欲把他驱逐出朝廷而后快。熙宁二年(1069),苏轼上疏论贡举之法不当轻改,神宗非常重视,当天就予接见,然后又想让苏轼修中书条例,王安石却竭力阻拦,并力荐吕惠卿。同年,苏轼为国子监举人考官,策题以历史上君主独断或兴或亡之事为问,王安石大为不悦。神宗又想以苏轼修起居注,王安石却说苏轼不是/可奖之人0。神宗说苏轼文学出众,为人亦平静,司马光、韩维等大臣都称道之。王安石回答说苏轼是/邪险之人0,还说三年前苏轼遭父丧时,韩琦等赠送赙金不受,却利用运丧的官船贩卖苏木入蜀,还说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苏轼虽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当个通判,不可大用。次年,王安石的姻亲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告苏轼护丧回蜀时利用官船贩卖私盐等物,王安石闻之大喜,当即奏知神宗,第二天就下公文到苏轼返蜀所经过的沿途州县调查此事,连当年服役的士兵和船夫都被抓来严刑逼供,结果一无所得。司马光、范镇等大臣纷纷为苏轼辨诬,范镇且指出苏洵去世后韩琦、欧阳修两人赠送的赙金即达五百两,苏轼均予谢绝,岂有反而贩卖私盐图取薄利的道理,苏轼才算逃脱了谢景温与王安石合谋罗织的罪名。王安石还多次劝神宗贬黜苏轼,神宗不听,王安石就说对待苏轼必须像调教/恶马0那样,/减刍秣,加笞扑,使其服贴乃可用。0王安石身为年长十五岁的前辈和位极人臣的宰相,这样对待持不同政见的苏轼,确实有失公正,更谈不上厚道。无怪在十多年后,当苏轼在金陵与王安石相见时,苏轼说了一句/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0,能言善辩的王安石也只好无言以对。

13821372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苏轼的政治思想与王安石南辕北辙,两人互相讥评,苏轼指责王安石好为管仲、商鞅之术,王安石则批评苏轼之学出于战国纵横之家。平心而论,苏轼的话撕掉了王安石思想的外层包装而击中其要害,王安石的话却仅仅涉及苏轼学说的外表而未能得其肯綮。王安石精于经术,并以此妄自尊大,他的变法理论精心包装着一层儒家经术的外衣,新法的每个名目似乎都能从周礼古制中找到依据,其实质却是管仲、商鞅有关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王安石的5上仁宗皇帝言事书6是新法的纲领性文件,他说:/臣始读5孟子6,见孟子言王政之易行,心则以为诚然。及其与慎子论齐鲁之地,以为先王之制国,大抵不过百里者,以为今有王者起,则凡诸侯之地,或千里,或五百里,皆将损之至于数十百里而后止。于是疑孟子虽贤,其仁智足以一天下,亦安能毋劫之以兵革,而使数百里之强国,一旦肯损其地之十八九,比于先王之诸侯?至其后,观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令诸侯王地悉得推恩封其子弟,而汉亲临定其号名,辄别属汉。于是诸侯王之子弟,各有分土,而势强地大者,卒以分析弱小。然后知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则大者固可使小,强者固可使弱,而不至于倾骇变乱败伤之衅。孟子之言不为过,又况今欲改易更革,其势非若孟子所为之难也。0这段话虽然打着5孟子6的招牌,其实质却是推销主父偃等人的法术,可谓以儒为表,以法为里的典型。如果说在写给朝廷的奏章中王安石还不得不时时引述儒家经典来自我装饰一番,那么他在自抒怀抱的诗歌中则往往直抒己见了。商鞅是法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对商鞅的态度是区分真儒还是伪儒的试金石,唐代大儒杜甫就批判说:/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0苏轼曾赞叹老杜此语/自是契、稷辈人口中语

1412也0。王安石却把商鞅视为异代之知己,他在5商鞅6一诗中公然称颂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轻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1**********]9苏轼对王安石外儒内法的政治观念洞若观火。熙宁元年(1068),刘敞去世。苏轼在

1432祭文中暗讽王安石说:/大言滔天,诡论蔑世。0因为王安石在朝廷里好以经术

难人,只有深通经学的刘敞敢于逆折其锋,所以东坡借题发挥。熙宁四年(1071),曾经面折王安石的刘恕出监南康军酒税,苏轼作诗送之说:/孔融不肯让曹操,汲黯本自轻张汤。0曹操也好,张汤也好,都是著名的法家人物,苏轼以之暗讥王安石。即使在苏轼遭受了乌台诗案的大祸以后,他还在黄州写了读5战国策6的心得,对王安石奉若至宝的商鞅之术予以痛驳:/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勇于公战,怯于私斗,食足兵强,以成帝业。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卒以此亡。0他还进一步讽刺王安石等新党大臣说:/后之君子,有商君之罪,而无商君之功;飨商君之福,而未受其祸者,吾为之惧矣!014521442元祐元年

1462(1086)王安石去世,苏轼代朝廷撰5王安石赠太傅制6,评价王安石说:/少学孔孟,晚师瞿昙。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0虽

未点出王安石外儒内法的实质,但字里行间仍不以王安石的经术为是。应该说,苏轼对王安石思想的把握是实事求是的,他对王安石政治观念的批判也是恰如其分的。))

苏轼的敌人

王安石对苏轼的指责却是皮相之见。在苏洵的影响下,苏轼深喜5战国策6之文,他自己的论难文字也很深地染上了战国纵横家的习气,尚气好辩,纵横捭阖。但是5战国策6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早期的策论中,由于东坡以制科高第而名闻天下,他的策论也随之脍炙人口,世人遂误以为苏轼沾染纵横家习气甚深。其实随着阅历的加深和人生体验的丰富,苏轼已逐步在文章中减少了战国纵横之风。况且苏轼议论文的雄辩之风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更重要的来源,那就是5孟子6。苏轼在礼部考试中一鸣惊人的那篇5刑赏忠厚之至论6,梅尧臣一看/以为似5孟子60。至于思想,则苏轼从来都是以儒学为主体的,王安石的批评可谓隔靴搔痒。只是苏轼的政治思想有鲜明的务实倾向,所以他并不一味高谈周、孔,而注重向贾谊、陆贽等古代名臣学习切实可行的施政之方。黄庭坚指出:/至近世,俗子亦多谤东坡师纵横之说,而不考其行事果与纵横合耶,其亦异也?0这是及门弟子对苏轼的深刻理解。清人钱谦益则说:/吾尝观王氏之学,高谈先王,援据5周官6,其称名甚高;而文忠则深叹贾谊、陆贽之学不传于世,老病且死,独欲以教其子弟而已。夫食期于适口,不必其取陈羹也。药期于疗病,不必其求古方也。是故为周公而伪,不若为贾谊、陆贽而真也。真贾、陆足以救世,而伪周公足以祸世,此眉山、金陵异同之大端也。0

非得失的清晰反思。[1**********]2这是后人对王、苏之是

早在嘉祐六年(1061),苏轼就在应制举的策论中初步阐述了他对于朝政的看法,即反对因循苟且,也反对急于求成而用/悍药毒石0来治病。到了熙宁二年(1069),正当新政在如火如荼地急速推进时,苏轼又接连上书,旗帜鲜明地表明反对轻易变法的主张,在5上神宗皇帝书6中,苏轼揭起三面大旗:/结人心0、/厚风俗0、/存纪纲0,并分别进行了详尽深刻的论述。从表面上看,苏轼的言论与王安石的5上仁宗皇帝言事书6都是道、术并重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则前者是基于儒家仁政爱民之道,后者却是基于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泾渭分明,南辕北辙。虽然儒、法两家的思想体系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历代帝王也往往是儒、法相杂为用,但它们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政治理念。简而言之,儒学是古代的民本思想,法家却是一切以君为本。儒家主张仁政,希望通过明君来实施仁政。法家以富国强兵为号召,其目的却是以此强化君权。法家的这个实质,在其祖师爷韩非子的著作中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所以秦始皇读其书而思其人。法家强调法令严明,甚至不惜以严刑峻法来钳制天下,这与现代社会中的法治思想形同而实异,因为法家的/法0其实就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商鞅/作法自毙0就是典型的事例,但它对君主却毫无制约,有时反而成为君主驭下之术的组成部分。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变法改制,往往决定于君主的一念之间。从熙宁、元丰到元祐,再从元祐到绍圣,朝政翻覆有如棋局,其最后的决策者无非是神宗、高太后与哲宗三人而已。在君主制的政体框架下,当然是儒家学说更有进步意义,因为它至少在理论上是主张以民为本的。古语说:/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若之何!0如果在理论上都不以仁政爱民为目标,哪里还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能指望在实际上有利于黎民百姓?苏轼的政治思想是以儒学为本的,而儒学的精髓就是仁政之说,这是苏轼思考一切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此外,儒家虽然坚持原则,但在具体的措施上则主张与时俱进,5周易6有言:/随之时义大矣哉!0孟子则称孔子为/圣之时者0。所以服膺儒术的东坡既坚持仁政的原则,也并不一概的反对变法,他坦言自己对某些新法有所认同:/臣非敢历诋新政,苟为异论。如近日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习鼓旗,皆陛下神算之至明,乾刚之必断,物议既允,臣安敢有词。0但是他认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0,所以主张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反对以激烈的手段和急于求成的态度来变法。苏轼的5上神宗皇帝书6,是他/思之经月,夜以继昼,表成复毁,至于再

1502三0的心血结晶,堪称深思熟虑之计、披肝沥胆之言。清人顾炎武对此书大为

赞叹:/当时论新法者多矣,未有若此之深切者。根本之言,人主所宜独观而三复也!0可惜急于求成的神宗根本没有心思来/独观而三复0。熙宁新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现代的历史学家经过数量分析,发现熙宁新政果真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仅青苗法、免役法和市易法三项就每年增收二千三百多万贯。然而这些钱来自何处呢?难道真的是/民不益赋而国用饶0吗?非也。历史学家的分析结果是:熙宁变法以后,除了中等户的情况变化不大以外,原来的富户与贫户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尤以青苗法对贫苦农户和市易法对小商贩、小手工业者的损害为烈。这与当时人们的普遍感觉是完全一致的,苏轼本人就曾在地方官任上亲眼目睹新法对贫苦农民的损害,他那些惹起乌台诗案的作品中无情地揭露了当时农村里民不聊生的惨状。可惜王安石对此充耳不闻,当神宗亲自把大臣奏章中反映的民间以新法为苦的情况告诉他时,王安石竟然说:/祁寒暑雨,民犹怨咨者,岂足顾也?0这种态度当然会激起苏轼的强烈反感,苏轼在上神宗书中力主废除/制置三司条例司0,也即对新法的领导机构实施/斩首行动0,可称是对新法最为严厉的抗议。苏轼对新法的严正批驳引起了王安石的强烈反感,两人之间的敌意越来越深。

当然,抛开政治立场不论,王安石对苏轼的才学其实是深为赏识的,尤其是当他不在朝中的时候,曾称赞苏轼所撰的5表忠观碑6,又曾兴致勃勃地次韵苏轼在密州所写的/尖叉韵0雪诗。当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王安石从金陵上书神宗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0据说/当时谳议,以公一言而决。[1**********]12这对苏轼得以免死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元丰七年(1084)七月,刚离开黄州贬所的苏轼来到金陵,会晤了已经退居江宁八年的王安石。一个是经历了四年磨难的旧党中坚,另一个是业已退出政坛的新党首领,虽然都还坚持着各自的政治立场,但毕竟远离了政治漩涡,彼此间的敌意已大为减退。见面之后,苏轼说:/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0王安石笑着说:/礼为我辈设哉?0苏轼又说:/轼亦自知相公

1542门下用轼不着。0王安石心中有愧,无语相对,就请苏轼同游蒋山。有一天两人

相见,苏轼说他有话想说。王安石顿时变了脸色,以为苏轼要重提旧怨。苏轼又说,他要说的是有关天下的大事,王安石才定下神来倾听。于是苏轼对当前朝廷))

苏轼的敌人

接连用兵和屡兴大狱的措施表示不满,认为/大兵大狱0是汉、唐灭亡的前兆,并劝王安石出面阻止。王安石说那都是吕惠卿主政的结果,自己已不在位,不便干预。苏轼又说:/-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可以常礼乎?0王安石顿时激动起来,厉声说:/某须说!0但他马上叮嘱苏轼不可泄漏此话,原来他对吕惠卿的倾轧心有余悸。此时苏轼与王安石身上的政治家色彩已经消退,文人学士的身份意识得以凸显,所以他们的对话很快离开了政治的主题。两人互相出示自己的诗文,苏轼手书近作相赠,王安石意犹未足,就自诵其诗,请苏轼书写后留给自己作纪念。苏轼称赞王安石

1562的/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0二句有5楚辞6句法,王安石欣然认可。苏轼的

雪诗中有/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0二句,王安石问他:/道家以两肩

1572为玉楼,以目为银海,是使此否?0苏轼笑而颔之。两人又谈论起学术,王安石

说他对陈寿的5三国志6很不满意,要想重修又已年迈,劝苏轼着手重修,苏轼推辞说不敢当此重任。苏轼在金陵停留数日,两人多次作诗唱和,苏轼游蒋山的诗中有/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0二句,王安石大为叹赏,当即和之,并叹息说:/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015821552王安石甚至劝苏轼卜宅钟山,与他结邻而居,所

1592以苏轼在赠诗中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0一个月以后,苏轼

1602渡江北上,王安石送走苏轼后,对人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0劫波

度尽,恩怨尽泯,两位文化巨人终于消除了彼此间的敌意。王安石最终改正了对苏轼的看法,而苏轼更是以不计前嫌的态度对待王安石,苏轼的胸怀有如光风霁月,永远令人敬佩。

综上所述,苏轼的敌人多数属于政敌的性质,这些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枢,但是他那名震天下的声望和直言无忌的性格不但使新党将他视同敌方的党魁,而且使旧党中的不端之士将他看成通向宰执宝座的最大障碍,从而不约而同地将他视若仇雠,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诬陷、迫害,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说从友人的身上可以发现苏轼的某种性格特征,那么在敌人的身上就可以反衬出苏轼的这些特征。忠谠与奸邪、直率与狡诈、坦荡与阴险、善良与凶恶,这些互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往往分属于势不两立的双方。考察苏轼的敌人以及他们视苏轼为敌的缘由,为我们观察苏轼的性格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此外,才高招忌也是苏轼树敌甚多的重要原因。苏轼的敌人中不乏由于忌恨其盖世天才而由忌生恨的人物,这也为我们理解苏轼的才学和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

注释:

1121225宋史6卷三二九5李定传6,中华书局,1985年,第30册,第10601、10602页。

1325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十五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6,5苏轼诗集6卷八,中华书局,1982年,第386页。

1421宋2朋九万:5乌台诗案6(5丛书集成初编6本)。按:本文所引李定等人诬陷苏轼的奏章,皆据此书,不一一注明。

学术界2008.2#学术史谭

152王巩:5甲申杂记6(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625宋史6卷三二八5张璪传6,第30册,第10570页。

1721宋2马永卿:5元城先生语录6卷上(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825河南程氏外书6卷十一,5二程集6,中华书局,1981年,第416页。

19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三九三,中华书局,1992年,第27册,第9564页。

1102按:宋神宗卒于元丰八年(1085)三月初五,苏轼于次日闻讯后,极感哀痛,在写给王巩的信中说:/无状坐废,众欲置之死,而先帝独哀之。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渎者?已矣,归耕没齿而已!0(5与王定国6之十七,5文集6卷五二)此后又作5神宗皇帝挽词三首6,中有/余生卧江海,归梦泣嵩邙0的沉痛之句。至五月一日,苏轼将归宜兴,乃题诗三首于扬州竹西寺,其三为:/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0南宋初叶梦得至扬州竹西寺,亲见三诗刻石,后署作诗日月无误。无论诗中所说的/闻好语0是指苏轼在前往竹西寺的道中听到父老说新登基的哲宗是/好个少年官家0(据东坡的5辨题诗劄子6,5苏轼文集6卷三三),还是指/常人为公买田书至0(据苏子由5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6,5栾城后集6卷二二),反正都不可能与神宗逝世有关。可是到了元祐六年(1091),贾易上奏诬陷苏轼,竟硬说此诗是苏轼听到神宗死讯后/作诗自庆0之词,原作仅此一首,句序则是/山寺归来闻好语0二句在前,而/此生已觉都无事0二句在后(意即/闻好语0指神宗死讯而言),后来为了自掩其迹,方倒置句序,并插入前二首,再偷换寺中的诗碑,云云(详见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四六三)。贾易为了陷苏轼于大不敬的罪名,不但捏造出如此离奇的情节,而且胡乱篡改苏轼原诗的句序,可谓颠倒黑白的造谣诬陷。要是苏轼这样的大名士果真到竹西寺去偷换诗碑,岂不要喧传远近、欲盖弥彰?至于说第三首诗的句序,则贾易的篡改完全不顾诗学常识,清人王文诰追问道:/今此二十八字具在,不论何人,试倒读之,通得去否?0使贾易再生,当亦无词以对。

111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四六三,第31册,第11056页。

112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四二五,第29册,第10266页。

11325乞郡劄子6,5苏轼文集6卷二九,中华书局,1986年,第827页。

11425苏轼文集6卷三六,第1014页。

11525与王定国6之二七,5苏轼文集6卷五二,第1526页。

1162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二七六,第19册,第6743页。

1172据王巩5随手杂录6记载,吕惠卿曾问曾旼苏轼是怎样的人,曾旼回答说:/聪明人也。0吕闻之大怒,厉声说:/尧聪明耶,舜聪明耶,大禹之聪明耶?0其嫉贤害能之心态,一至于此!

11821宋2陈长方:5步里客谈6卷上(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192叶梦得5石林诗话6,中华书局1981年版5历代诗话6,第410页。按:王珪谗毁苏轼咏桧诗的年代有两说,一说为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之时,见于叶梦得5石林诗话6、陈岩肖5庚溪诗话6等书;另一说为元丰六年(1083),见于王巩5闻见近录6。孔凡礼5苏轼年谱6卷二二取后说,可从,因为王巩乃苏轼知交,本人且受乌台诗案之牵累,所记当更近事实。

12021宋2周煇:5清波杂志6卷六,中华书局,1994年,5清波杂志校注6,第267页。

12125宋史6卷三四三5林希传6,第31册,第10913页。

12221宋2陈鹄:5西塘集耆旧续闻6卷四,中华书局,2002年,第330页。

12325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6之一,5苏轼诗集6卷十三,第649页。章诗见本卷施注所引。

1242苏轼的5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6之一中有/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0两句,意指章惇爱好炼药,夙有道根,今乃得仕于江南水乡。王明清5挥麈后录余话6卷一中说章惇乃其父章俞与章俞之守寡岳母所生的私生子,出生后曾被置于水盒中。苏轼的诗句中有讥刺章惇之意,故章惇怀恨在心,日后遂施行报复云云,纯属不实之词。最明确的证据就是四年后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章惇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出手援救。其后章惇与苏轼的友情尚维系了较长时间,章惇迫害苏轼之事是到绍圣年间才发生的。

1252王巩:5闻见近录6(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2625跋子瞻和陶诗6,5豫章黄先生文集6卷七(5四部丛刊6本)。))

苏轼的敌人

12721宋2钱世昭:5钱氏私志6,涵芬楼本5说郛6卷四五。按:5钱氏私志6又谓此书或为王乔作。12825与黄师是五首6之三,5苏轼文集6卷五七,第1743页。

12921宋2赵彦卫:5云麓漫钞6卷九,中华书局,1996年,第152页。

13025与章致平6,5苏轼文集6卷五五,第1643页。按:此书即据5云麓漫钞6卷九录出。

13125跋章援致平与坡公书6,5后村先生大全集6卷九九(5四部丛刊6本)。

13225宋史6卷四七一5章惇传6,第39册,第13713页。

13325题蜀苏氏族谱后6,5剡源文集6卷十八(5丛书集成初编6本)。

13421宋2邵博:5邵氏闻见后录6卷十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111页。

13525应才识并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制6,5临川文集6卷五一,中华书局,1959年,第549页。

13625宋史6卷三二一5吕诲传6,第30册,第10429页。

13721宋2陈均:5九朝编年备要6卷一八,中华书局,2006年,5皇朝编年纲目备要6,第428页。1382朱弁:5曲洧旧闻6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第151页。

13925上仁宗皇帝言事书6,5临川文集6卷三九,第421页。

14025述古三首6之二,5杜诗镜铨6卷十,中华书局,1962年,第455页。

14125评子美诗6,5苏轼文集6卷六七,第2104页。

14225商鞅6,5临川文集6卷三二,第355页。

14325祭刘原父文6,5苏轼文集6卷六三,第1945页。

14425送刘道原归觐南康6,5苏轼诗集6卷六,第257页。

14525商君功罪6,5苏轼文集6卷六五,第2004页。

14625苏轼文集6卷三八,第1077页。

1472叶梦得:5石林燕语6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第115页。

14825跋刘敞侍读帖6,5山谷题跋6卷八,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14925苏门六君子文粹序6,5牧斋初学集6卷二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70页。

15025上神宗皇帝书6,5苏轼文集6卷二五,第729页。

15125宋世风俗6,5日知录6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日知录集释6,第760页。

1522叶坦著:5大变法6第四章中的5富国之法的枣核形曲线6,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85页。15321宋2周紫芝:5读诗谳6,5太仓稊米集6卷四九(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本)。

15421宋2朱弁:5曲洧旧闻6卷五,中华书局,2002年,第151页。

15521宋2邵伯温:5邵氏闻见录6卷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127页。

15625苕溪渔隐丛话6前集卷三五引5西清诗话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6页。

1572赵令畤5侯鲭录6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第50页。

15825苕溪渔隐丛话6前集卷三五引5西清诗话6,第236页。按:苏诗为5同王胜之游蒋山6,5苏轼诗集6卷二四,第1258页。王安石和诗为5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6,5临川文集6卷十六,第220页。

15925次荆公韵四绝6之三,5苏轼诗集6卷二四,第1251页。

16025舆地纪胜6卷十七引5皇朝类苑6,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92页。

1责任编辑:黎 虹2


相关内容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密州:今山东诸城. 3. ...

  •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文学常识 作者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 ...

  • 苏轼[魏武帝论]译文
  • 苏轼<魏武帝论>译文 世人所说的智者,能知道天下的利与害,能审察计谋的得与失,如此而已.这样的智慧,也有不能应付的时候.只做有利的事,不做有害的事,在有的时候就会无计可施,也不会尽得天下之利.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既知道利害得失的计谋,又能根据人的特点来进行斟酌使用.因此有时敢做天 ...

  • 章楶[水龙吟][词作鉴赏]
  • 章楶水龙吟[词作鉴赏]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词作鉴赏] 这首咏柳花的词 ...

  • 初中情景式学生
  •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 (25)<行路难>(李白) 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 ...

  • 章惇与苏轼
  • 章惇与苏轼 作者:piao28   2010-06-09 14:24 星期三 多云 章惇(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宋史•章惇传>说:"惇豪俊.博学善文." 后世读书人知道章惇,大概都由于苏轼的缘故,我也不例外.但之前不知道他是福建人.<宋史& ...

  •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赤壁赋]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赤壁赋>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兰亭集序><赤壁赋> 二. 教学目标: <兰亭集序>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

  • 2016高考情景式诗歌默写
  • <劝学> 1.在<荀子> 中文章开头""两句,以"木"和"金"为喻说明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的道理 2.在<荀子>中文章开端连用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出 " 3.在<荀子&g ...

  • 2014年理解性默写识记表
  • 2014 年理解性默写识记表 名 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己所不欲 勿实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几处早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