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2016年5月26日上午9:00,武汉工商学院政工在综合楼105会议室召开第三期学工队伍工作沙龙—加强社团建设。校党委副书记孙松发、学生工作部部长陈义文、校团委书记吴艳、校团委副书记张璇、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分团委书记、辅导员代表、相关社团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电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睿主持。会议纪要如下: 一、电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睿介绍本次参会领导、老师、说明本次沙龙的主题及目的 大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必不可缺的一种文化,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在学生社团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缺乏与外界的交流、缺乏专业的指导、经费问题,本次讨论主题是如何加强我校社团文化建设。让同学们在社团中学习、成长。 二、电商学院分团委书记孙巍汇报电商学院学生社团工作
我院学生社团主要有青协、马研、记者团、网商协会这几个协会,在制度管理上欠完善,结合学院线上线下的进行宣传,建议社团活动通过选修课来进行并获得相应学分,最大化地寻求外界支持。
三、校团委书记吴艳及校团委副书记张璇介绍我校社团情况以及社团建设的意见和方案
(一)校团委副书记张璇:我校共有校级社团29个,根据团省委相关文件我校社团分为:学术科技类、体育竞技类、公益服务类、文学艺术类、经济管理类五大性质社团,我校校级社团资金申请由协会上交策划校社联审批再报校团委审批,协会才能开展活动。
(二)校团委书记吴艳﹕
1.我校学生社团统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开展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社团规范管理,促进我校大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运行,校团委根据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发展的不同规律重新划分归口管理部门,将与学科专业相挂钩的社团下放到学院与相关的行政部门,鼓励挂靠社团对接行业协会,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引导走专业路线,为学科竞赛提供人才的有力保障。
2.进一步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完善社团学分的取得,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根据我校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及“创新学分申请条例”,深化我校社团的创新培养,激发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3.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选派热爱学生工作、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工作,实现社团指导老师的全面覆盖。
4.对社团进行扶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学校团委以及社联对设立建立“品牌活动重点扶持、传统活动引导创新”。
四、各学院书记、辅导员以及社团学生代表交流讨论
(一)物流学院党总支书记蔡菁:
1.建议社团活动月期间举办的社团活动尽量精品活动,其他社团活动可以分散至各个学院举办。
2.建议学校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社团活动。
3.学校加强学生社团的宣传力度,统一口径,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社团的影响力。
4.各学生社团要制定三年的规划,使得社团有计划地开展。
(二)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龙:
1.学生社团的发展可以参照俱乐部的形式来发展,可以结合校啦啦操的模式,学生社团的发展经费存在一定的困难,希望学校能够大力支持。
2.建议学校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某一天开展“社团活动日”进一步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三)校社联主席黎汝伟:
1.协会办活动时间和场地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支持。
2.社团指导老师要做好前期的选聘工作,要规定好指导老师的基本指导次数,每学期或每学年对的指导老师进行考
核。
3.建议将学生社团纳入学生的创新学分机制。
(四)校社联秘书长周中栋:
1.由校团委牵头组建一个竞赛项目组,充分整合校内外竞赛的资源,充分分配给相应的协会,并由协会组织参赛。
2.学校充分利用各大宣传平台,向外界展示我校学生社团风采。 (五)校社联监察部长高椒:要好好规划社团的分类指导,因为大学生文艺指导中心挂靠在校团委,文体类社团建议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其他类别的社团根据社团特色适当由对口的学院或行政部门进行指导更为专业。 (六)校马研会长魏雷彬:各学院的马研分会都归入到校马研的旗下,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校、院两级管理,资金方面也统一口径。 (七)未来管理者协会会长申闻博:建议恢复原来改协会原来的“沙盘”选修课,充分调动同学参加到竞赛中来。
四、学工部陈义文部长对以上讨论进行总结
1.学生社团的重要性,是指导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
2.对学生社团进行明确分类,按不同类型,进行专业指导以及培训。控制文化社团数量,细化社团类型,社团文化在我校中能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3.培养一批好的学生骨干,给予专业培训,加强社团内部管理及文化建设
4.加强社团活动质量,在宣传、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打造能够“走出去”的品牌活动。
5.我校社团水平有待提高,社团缺乏一些目标及整体的规划。
6.强化社团自身的管理以及发展,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确认学生社团干部的表彰。
五、校党委副书记孙松发对本次沙龙进行讲话
1.全校要统一认识,学生社团是我们帮助学生更好的成人和成才。
2.学校会成立社团活动的领导机构,进一步的使学生社团规范化。
3.社团应该是开放的,要建立起动态的管理机制。
4.社团分类,每一类都要有每一类的章程以及任务,避免“虎头蛇尾”
5.加强社团队伍建设,不能“原地踏步”,做个事就要像个事,加大社团的创新力度。
6.每个协会都要有自己协会的一个规划,按照本科3年,专科2年的时间进行,使我们的学生社团有序、健康地发展。
7.规范我校学生社团的招新要求,设置门槛,符合要求地就进来,不要盲目招新。
8.学校会成立社团活动的基金会,帮扶社团指导老师配备。
9.社团相应的学分与社团的规划和计划相挂钩,标准设置清楚。
10.加强社团的考核和评比机制,从下学期正式开始实行,多方协作。
总之,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供支持和条件、规范管理、强化指导等措施,来主动超越困境,推动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使我校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会议纪要
2016年5月26日上午9:00,武汉工商学院政工在综合楼105会议室召开第三期学工队伍工作沙龙—加强社团建设。校党委副书记孙松发、学生工作部部长陈义文、校团委书记吴艳、校团委副书记张璇、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分团委书记、辅导员代表、相关社团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电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睿主持。会议纪要如下: 一、电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睿介绍本次参会领导、老师、说明本次沙龙的主题及目的 大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必不可缺的一种文化,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在学生社团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缺乏与外界的交流、缺乏专业的指导、经费问题,本次讨论主题是如何加强我校社团文化建设。让同学们在社团中学习、成长。 二、电商学院分团委书记孙巍汇报电商学院学生社团工作
我院学生社团主要有青协、马研、记者团、网商协会这几个协会,在制度管理上欠完善,结合学院线上线下的进行宣传,建议社团活动通过选修课来进行并获得相应学分,最大化地寻求外界支持。
三、校团委书记吴艳及校团委副书记张璇介绍我校社团情况以及社团建设的意见和方案
(一)校团委副书记张璇:我校共有校级社团29个,根据团省委相关文件我校社团分为:学术科技类、体育竞技类、公益服务类、文学艺术类、经济管理类五大性质社团,我校校级社团资金申请由协会上交策划校社联审批再报校团委审批,协会才能开展活动。
(二)校团委书记吴艳﹕
1.我校学生社团统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开展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社团规范管理,促进我校大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运行,校团委根据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发展的不同规律重新划分归口管理部门,将与学科专业相挂钩的社团下放到学院与相关的行政部门,鼓励挂靠社团对接行业协会,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引导走专业路线,为学科竞赛提供人才的有力保障。
2.进一步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完善社团学分的取得,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根据我校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及“创新学分申请条例”,深化我校社团的创新培养,激发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3.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选派热爱学生工作、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工作,实现社团指导老师的全面覆盖。
4.对社团进行扶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学校团委以及社联对设立建立“品牌活动重点扶持、传统活动引导创新”。
四、各学院书记、辅导员以及社团学生代表交流讨论
(一)物流学院党总支书记蔡菁:
1.建议社团活动月期间举办的社团活动尽量精品活动,其他社团活动可以分散至各个学院举办。
2.建议学校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社团活动。
3.学校加强学生社团的宣传力度,统一口径,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社团的影响力。
4.各学生社团要制定三年的规划,使得社团有计划地开展。
(二)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龙:
1.学生社团的发展可以参照俱乐部的形式来发展,可以结合校啦啦操的模式,学生社团的发展经费存在一定的困难,希望学校能够大力支持。
2.建议学校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某一天开展“社团活动日”进一步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三)校社联主席黎汝伟:
1.协会办活动时间和场地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支持。
2.社团指导老师要做好前期的选聘工作,要规定好指导老师的基本指导次数,每学期或每学年对的指导老师进行考
核。
3.建议将学生社团纳入学生的创新学分机制。
(四)校社联秘书长周中栋:
1.由校团委牵头组建一个竞赛项目组,充分整合校内外竞赛的资源,充分分配给相应的协会,并由协会组织参赛。
2.学校充分利用各大宣传平台,向外界展示我校学生社团风采。 (五)校社联监察部长高椒:要好好规划社团的分类指导,因为大学生文艺指导中心挂靠在校团委,文体类社团建议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其他类别的社团根据社团特色适当由对口的学院或行政部门进行指导更为专业。 (六)校马研会长魏雷彬:各学院的马研分会都归入到校马研的旗下,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校、院两级管理,资金方面也统一口径。 (七)未来管理者协会会长申闻博:建议恢复原来改协会原来的“沙盘”选修课,充分调动同学参加到竞赛中来。
四、学工部陈义文部长对以上讨论进行总结
1.学生社团的重要性,是指导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
2.对学生社团进行明确分类,按不同类型,进行专业指导以及培训。控制文化社团数量,细化社团类型,社团文化在我校中能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3.培养一批好的学生骨干,给予专业培训,加强社团内部管理及文化建设
4.加强社团活动质量,在宣传、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打造能够“走出去”的品牌活动。
5.我校社团水平有待提高,社团缺乏一些目标及整体的规划。
6.强化社团自身的管理以及发展,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确认学生社团干部的表彰。
五、校党委副书记孙松发对本次沙龙进行讲话
1.全校要统一认识,学生社团是我们帮助学生更好的成人和成才。
2.学校会成立社团活动的领导机构,进一步的使学生社团规范化。
3.社团应该是开放的,要建立起动态的管理机制。
4.社团分类,每一类都要有每一类的章程以及任务,避免“虎头蛇尾”
5.加强社团队伍建设,不能“原地踏步”,做个事就要像个事,加大社团的创新力度。
6.每个协会都要有自己协会的一个规划,按照本科3年,专科2年的时间进行,使我们的学生社团有序、健康地发展。
7.规范我校学生社团的招新要求,设置门槛,符合要求地就进来,不要盲目招新。
8.学校会成立社团活动的基金会,帮扶社团指导老师配备。
9.社团相应的学分与社团的规划和计划相挂钩,标准设置清楚。
10.加强社团的考核和评比机制,从下学期正式开始实行,多方协作。
总之,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供支持和条件、规范管理、强化指导等措施,来主动超越困境,推动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使我校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