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论文

浅谈体育舞蹈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吴倩茹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 指导教师:王琴

摘 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体质得到增强,社交能力得到加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就体育舞蹈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体育舞蹈 作用 大学生 素质教育

Theory and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sports dance

WuQianRu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PE professional grade 2006 Teacher: WangQin

Abstract :Sports dance as a new sports, art is combined with the height of movement. Sports dance can make students get their emotions, thoughts and will get exercise, character shaping, physical, social skills have improved, to strengthe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is paper, and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ports dance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Key words: Sports dance, Function,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引言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健与美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出现了普及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体育舞蹈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气质,塑造良好体型,锻炼意志,提高学生社会能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到图书馆查阅各种文献,主要是各种体育期刊文献以及国内外有关于体育舞蹈的专业著作,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综合分析法:对查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二、体育舞蹈的起源以及发展

2.1体育舞蹈的起源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社会活动的舞蹈,它的原名为“舞厅舞”或称“舞会舞”,也有人称之为“社交舞蹈”,现在的名称是“国际体育舞蹈”或“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其它的各种艺术一样,不断地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加工,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交谊舞。早在11、12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规范和精炼、提高,进入了宫廷,形成了“宫廷舞”,成为王公贵族们消遣、娱乐的工具。直至法国大革命,宫廷解体后才使这种贵族独特享用的“宫廷舞”进入了民间社会,变成了社会中人人可跳的交谊舞。这个时候流行的社交舞,由于受“宫廷舞”的影响,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绅士风度,当时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从此,在欧洲各国流行。历经了7、8年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舞蹈,因流派的增多,所以舞步也渐渐失去了一致性。到20世纪20年代初,为使社交舞有统一、规范的舞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集中了各方面的交谊舞专家,在当时政府的支持下,对当时交谊舞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将各种舞蹈的舞姿、舞步、跳法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共同审定了7种公认的合乎标准的舞蹈。它们是:布鲁斯、慢华尔兹、慢狐步舞、快华尔兹、快步舞、伦巴、探戈舞,并合为《国际标准舞》,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公布于世,从此,在国际上便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交谊舞步[1]。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交谊舞与拉美当地豪放、潇洒的黑人文化相碰撞,从而产生拉丁舞。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教材的不断修改与更新,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的两大类舞蹈,即当今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

2.2体育舞蹈的发展

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于30年代率先进入上海,后又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文化大革

命中交谊舞消声匿迹,于1979年2月2日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复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我国的体育舞蹈活动逐渐开展。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英国、丹麦、瑞士、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来我国大陆进行表演和讲学,从而在我国掀起了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潮[2]。1989年8月,国家体委成立了体育舞蹈俱乐部。1991年5月3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宣告成立。随后,从1991年~1996年,分别在北京、深圳、武汉、郑州、广州、北京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1994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和“国际标准舞学院”相继成立。1995年中国2次派团赴英国和德国参加比赛。1995年和1996年先后2次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 )教师级考核,共有近70人通过,成为该会会员。随后,中国又多次派团参加世界闻名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995年4月国际奥委会对体育舞蹈的认可,为体育舞蹈开辟了广阔天地。同一时期,199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这预示着体育舞蹈将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1992年“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宣告成立。1994年和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举办了高校比赛,尽管舞者技术水平不高,但它预示着体育舞蹈如同刚出土的幼苗,在高等学府的校园里布满了生气和活力[3]。

三、体育舞蹈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由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第一、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首先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几代人的加工而成的; 其次表现在技术的规范性上,它严格到多一分嫌过,少一点欠火。第二、表演观赏性: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第三、体育性和竞技性:即可以参加比赛拿冠军,为国争光。第四、锻炼价值: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研究显示:跳华尔兹和探戈舞时,人体能量代谢为7.57,高于网球7.30,与羽毛球8.0相近; 体育舞蹈最高心率为: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可见,体育舞蹈促进人体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四、体育舞蹈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4.1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包括两大层次的活动:一是国民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基础层次的活动;二是专门人才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基于基础层次的发展层次的活动[4]。对于人生的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任务也不尽相同。正因为人的素质与人的知识、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得以培养、改造和提高,所以人的素质教育就如同人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一样,也是非常具体而又实在的,且有着其必然规律可循。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完备,却是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要从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教材、考试评价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将素质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4.2体育舞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大学生,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出发, 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结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 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舞蹈运动项目显得十分必要。大学生在节奏明快、旋律悠扬、热情奔放的音乐节奏下进行体育舞蹈训练, 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体形、培养良好气质和增强乐观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功效, 同时它还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平衡, 疲劳得以消除, 体质得以增强, 学习精力和效率得以提高。由此可见, 体育舞蹈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体育舞蹈又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非常受女学生的青睐。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美丽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的心理需求。集形体

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同时,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参与体育舞蹈要求学生依着整洁,风度大方,养成文明礼貌的风尚、习惯,体育舞蹈的项目特点适合高等院校的学生学习,学生学会体育舞蹈将有助于思想交流和增进友谊。昔日的体育活动项目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舞蹈把健身和健心融为一体,因此,倍受欢迎。

4.3体育舞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 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体育舞蹈内涵丰富、风格各异, 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它能使人在增进友谊、陶冶情操、娱乐身心诸方面受到有益的锻炼, 所以, 自上世纪80年代体育舞蹈传入我国至今, 已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这种集体育、音乐、舞蹈、服装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给我们大学的体育教学注入了生机, 然而, 这与普通体育教学形成了极大反差, 足以引起我们对体育舞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4.3.1体育舞蹈有利于大学生强身健体

当前,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环境的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运动缺乏、营养过剩,文明病一跃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的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它的形式不仅有个体练习,而且有群体练习,其群体练习尤为突出,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和可靠方法。它的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美国体育家古里克曾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布满活力和具有弹性[5]。”在德国,有人对业余体育舞蹈运动员和800m 跑运动员做过比较,发现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跳过一个1分半钟的快步舞后,心律与800米跑运动员并无区别。加拿大学者利格对22名女大学生进行过测试,连续跳3种基本步的牛仔舞,时间2分钟,最高心率可达210次/分,最低心率为187次/分。又将参加舞会的男女大学生为测试对象,每跳15分钟迪斯舞的吸氧量,男生为31.2l/kg/分,女生为28.1l/kg/分,分别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60~70%。假如天天坚持30分钟的跳舞,可以起到锻炼身体、健美体形的作用。

4.3.2体育舞蹈能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有机性刺激的手段,能使舞蹈者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在轻松自如的舞步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使生活既丰富又充实,使人们得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体育舞蹈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6]。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体育舞蹈具有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在翩翩舞蹈的过程中,能给人以愉悦,能从单调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使其想象力、梦幻力、幻想力得到充分发挥,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使我们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就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 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 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 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6]。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

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4.3.3体育舞蹈能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 它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符合人的身心需要的本质特征, 更有愉悦身心、健美肢体、联络感情和团结群体、陶冶情操等独特的功能。体育舞蹈具有能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第一, 通过体育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第二, 体育舞蹈教育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一种较好形式。它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 具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 同时, 在训练和排练的过程中,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强烈的协作配合意识; 在表演过程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观念。第三, 体育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它的训练过程是艰苦的,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 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 在如今独生子女占多数的高校中显得很有必要。开展体育舞蹈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之一。严格遵循体育舞蹈的礼仪、舞风和舞德跳舞,是一项高雅文明的体育娱乐兼有的运动,不仅能活筋骨,调感情,还能培养人们穿着整洁、端庄大方的习惯,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的行为,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

4.3.4体育舞蹈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也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体育舞蹈大体上可分为自娱、表演、竞技3个层次,自娱性的体育舞蹈具有及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不分东南西北,也不分男女老幼,在跳舞中相互交往,交流感情。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6]。舞蹈要求学生依着整洁,风度大方,养成文明礼貌的风尚、习惯,体育舞蹈的项目特点适合高等院校的学生学习,学生学会体育舞蹈将有助于思想交流和增进友谊。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闲暇之余的有益活动,有助于个体参与群体,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从而增加了获得各种有益信息的机会,也丰富了社会健康的文化生活。

4.3.5体育舞蹈能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一直都被看作是培养完整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认为:“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而使人成为审美的人的教育便是美育。体育舞蹈有着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审美性[6]。体育舞蹈作为一

门新兴的运动项目进入学校,他既具有一般体育项目所有的健身和竞技价值, 又具有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独特艺术魅力, 并且符合现代生活的个性特征,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世界的公认, 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实践教学中,体育舞蹈通过动感的身体形象来展现美。它的美包括身体表现出来的节奏美、造型和表情美、性格美。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滑冰等。而体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并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大学生时期正处在青年中期,从人的整体发展过程看,是人生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和易变期,也是形体可塑期。体育舞蹈对他们的姿态、动作和风度等进行严格的、专门的训练,可以修饰、改善和矫正身体不良姿态,塑造健美的形体。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副副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把形态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给别人欣赏的同时,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6]。体育舞蹈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知识领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至此,不难做出结论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追求美是人的正常的心理需求,集服饰美、形体美、音乐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舞者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心理状态,轻松自如的舞步抒发内心情感,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情感的升华。

4.3.6体育舞蹈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

体育舞蹈是由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不同国度的民间舞和宫廷舞发展而来的, 各类舞种都有着传奇色彩的典故。如:探戈是由阿根廷的民间舞米隆加演变而成的, 其风格特点庄严、豪放、干净、平稳、洒脱。相传阿根廷斗牛士在跳探戈舞时, 男士腰佩短剑, 女士身穿长裙, 两人共舞要防范情敌暗算, 所以脸上不带丝毫笑容[6]。所以, 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各个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体育舞蹈两大类10个舞种, 是芭蕾舞、古典舞、宫廷舞、民间舞、现代舞、土风舞的集中体现, 涵盖面非常大。通过学习体育舞蹈, 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各个舞种的动作特点, 如, 华尔兹的前身是宫廷舞, 通过对华尔兹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宫廷舞的风格特点; 同时, 学习体育舞蹈还能不断加深对舞蹈音乐、舞蹈语汇的理解, 任何一个舞者, 只有在充分理解音乐的前提下才能跳好舞。这样

就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充实舞蹈专业知识和音乐专业知识, 并能在实用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华尔兹,亦称圆舞,“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一如它名称“Walzer ”的原意——“滚动”“旋转”“滑动”,快慢两种华尔兹都是以旋转为主,并在旋转基础上演变出复杂多彩的舞步。踏着三拍子舞曲的节奏流畅地滑行,重心变化带动的明显的升降变化犹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学习“舞中之后”,培养我们良好的仪态和修养,衣冠整洁大方,尊重共舞者,在“邀舞”“共舞”“谢舞”等整个活动过程中,处处表现出不俗的仪表、得体的举止、高雅的风度和谈吐。这些礼仪规范的习得将对我们在社会上的交流交往有深刻的影响。恰恰舞是所有拉丁舞中最受欢迎的舞蹈,它的曲调欢快而有趣,舞步和手臂动作配合紧凑,给人一种俏皮而利落的感觉。有人说,跳恰恰的时候,“所有的情感都在他有力的舞步上,都在他有力的臂膀上,都在他有力的拉住你的手上。舞曲节奏再快,在他的牵领下,你总可以那样妖娆的翩翩起舞;一步一步走远了,他总是最终又把你拉回身边;他用劲地推你的手臂想让你飞翔,却又一直舍不得的紧紧拉住你的手”[7]。如果说华尔兹是如水般温柔感性的浪漫,恰恰则是是另一种浪漫——一种如火般热情奔放的浪漫。跟随节奏扭动身体,我们麻木的神经被溶化、被激活,对过后的学习起到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华尔兹音乐为3/4拍,其节奏是强、弱、弱,是由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组成一小节的音乐,每分钟大约28-30小节。于是,在这种节奏流畅如行云流水、旋律浪漫柔美如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的音乐中起舞,我们平时学习紧张的心情将在其中得到舒缓、放松。与之形成对比,恰恰舞的音乐,旋律音符通常是短音或是眺音。音乐节拍为4/4拍,有时2/4拍,虽然恰恰恰舞曲经常演奏着每分钟34小节的节奏,其实最理想的节拍是每分钟32小节。它“由于伴奏舞曲及舞步速度轻快,因而具有活泼、热烈而俏皮的风格特点,充满热情,没有严肃的味道,并加有断音奏法,使舞者能够制造出" 顽皮般" 的气氛给观众”[7]。它以轻快活泼、灵动跳跃而洋溢青春活力的节奏和旋律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灵性和生命的气息。两种音乐,带我们走进浪漫优美的梦境,走进活力四射的舞台。这种体验,无疑是其他体育锻炼项目无法给予的。音乐所带来的感觉、所营造的氛围,给体育课画上了另一层新定义。

4.3.7学习体育舞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7]

体育舞蹈以感觉的方式认识世界, 提升大学生的智能现代科学揭示, 人类自身对活动着外在世界引起的知觉来源于环境不断的刺激所给予的感受。人类理解外部世界依赖于本身的感觉器官。人们通过别人的动作和对运动事物的不断归纳、提炼, 逐步扩大对世界的认识。著名人体动律学创立者鲁道夫·冯·拉班指出:“试观察人类天赋的和获得的冲动的全部范围, 将被诱至寻找一个可能在动作时里把精神价值或者身体价值置之度外。”拉班还指出:“我们的全部感觉是人们独一无二的触觉(第六感官) 引起的结果。”当皮肤受抑制产生某种方式的变形, 我们便经验视网膜的冲击亦会在听觉预告我们在身体方面的理解。人类的运动感觉(就某种意义说是最重要的感觉) 是由于人体活动引起的动作感受。人们通过运动感觉理解人体之间的关系性, 这种关系性效应, 会导致一种内心反映。” [8]因此, 从身体感觉反应内心去理解人类的全部生命是可能的。德国哲学家博柯特·萨克斯说:“无论是谁, 他不了解舞蹈, 就不能说是了解生命[8]。由此可见, 人类通过人体感官的运动获来的感觉经验, 是人认识人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根源。体育舞蹈教育的中心是以“人”为本, 十分重视人的感官和感觉的下意识训练, 正是通过人体运动作为教育手段去不断完善学生的感官并积累其感觉经验, 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知识智能, 为迎接未来的知识更替准备好智能载体,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智力基础。体育舞蹈有利于学生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 开掘人的创造潜能。体育舞蹈是美丽的, 舞者是美的, 体育舞蹈教育更是美好的, 体育舞蹈教育就是美的教育。体育舞蹈在肢体运动的同时, 伴随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肌肉肌腱紧张、松弛, 各关节曲、直、旋拧等这一切刺激着动感、平衡感、听觉等的人体感受器, 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大脑依靠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作用, 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尤其当人体律动与音乐、与动律形式真正吻合时, 给人带来精神与生理双重的愉悦, 使身心共同处于极度兴奋、高涨的审美快感之中, 人的情感就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创造性的奇想往往就会产生于这种愉悦自由和自信的心灵空间。[8]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育活动, 可以让学生以愉悦、快慰的心情参与体育舞蹈的创作、排练、表演等从而激发其创造性, 开掘其创造潜能, 并由此而及其它学习领域, 使优秀的情操、智力和体力得以充分的结合,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4.3.8体育舞蹈能引导大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的发展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价值标准的要求。健康的个性,

从内部心理机制讲, 应是和谐发展的,从外部活动效能讲, 应是有高度创造性的; 从伦理讲, 应表现为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与美的展现等方面高度协调的发展[8]。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体育与时空艺术相结合的运动, 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健康个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育舞蹈是多层次的结构体, 由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以全新的活动形式, 以空间姿态和时间运动的完美融合, 展现整体舞蹈艺术形象, 形成各自独立的风格体系, 呈现不同个性风采。如国际体育舞蹈的现代舞, 从总体上讲, 其风格特点是舞姿优美, 舞步流畅, 气质高雅, 动作规范性强, 一派绅士风度; 又如拉丁舞, 从总体上讲, 音乐节奏强烈, 热情欢快, 激情奔放, 能培养人的韵律感和审美感。因此, 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 去学习自己喜爱的舞种,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培养自己的个性气质, 如举止高雅、情绪稳定、热情活泼、反应灵敏等。同时体育舞蹈还能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创造能力, 在促进个性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4.3.9体育舞蹈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对于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进行素质教育, 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娱乐、体育活动, 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体、寓教于智、寓教于美, 形成宽领域、高品味、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国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形势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高校文化建设和市场接轨。招生就业政策的转变,人事制度的调整,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行,标志着高校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培养大学生成才,困惑与希望同在。首先,大学生的理想主义使他们对高等教育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使自己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将来在社会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校园内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舞蹈的热情产生了质和量的巨大变化, 也对体育在校园中的开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和要求。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形成特有的体育和艺术文化氛围。这种活动, 参加的人员多, 活动形式多样, 可以建立体育舞蹈俱乐部, 组织舞会, 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和各种形式的表演、比赛,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 思想得到升华, 意志得到锻炼, 人格得到塑造, 体质得到增强, 社交能力得到加强, 素质得到提

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形式充实了师生的精神生活。校园体育文化意识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体育精神、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运用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对体育舞蹈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充满活力的校园加上体育舞蹈的介入更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而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地表现爱美的天性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自从中得到多样化的体验和收获。这些就是体育舞蹈普及后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的作用。

五、小结

素质教育究其实质就在于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体育舞蹈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大学生体质,陶冶良好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毅的品质,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大学生,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出发,把德、智、体、美育有机的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体育舞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和完善大学生身体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树德. 国际体育舞蹈概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 第3期 第8页

[2]杨威, 袁水海. 当代国际标准舞蹈课程[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第38页

[3]王国华等译. 国际标准舞、拉丁舞大全[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2-34

[4]崔熙芳,王怀玉. 体育舞蹈课与高校素质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1998-16

[6]赵晓勤.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23

[7] 樊更生. 体育舞蹈基础教程[M],2004.7-62

[8] 张瑞林. 高等学校教材体育舞蹈[M],2005.11-27

致 谢

感谢06级的全体同学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感谢我的指导教师王琴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浅谈体育舞蹈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吴倩茹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 指导教师:王琴

摘 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体质得到增强,社交能力得到加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就体育舞蹈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体育舞蹈 作用 大学生 素质教育

Theory and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sports dance

WuQianRu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PE professional grade 2006 Teacher: WangQin

Abstract :Sports dance as a new sports, art is combined with the height of movement. Sports dance can make students get their emotions, thoughts and will get exercise, character shaping, physical, social skills have improved, to strengthe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is paper, and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ports dance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Key words: Sports dance, Function,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引言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健与美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出现了普及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体育舞蹈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气质,塑造良好体型,锻炼意志,提高学生社会能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到图书馆查阅各种文献,主要是各种体育期刊文献以及国内外有关于体育舞蹈的专业著作,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综合分析法:对查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二、体育舞蹈的起源以及发展

2.1体育舞蹈的起源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社会活动的舞蹈,它的原名为“舞厅舞”或称“舞会舞”,也有人称之为“社交舞蹈”,现在的名称是“国际体育舞蹈”或“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体育舞蹈起源于西方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同其它的各种艺术一样,不断地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加工,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交谊舞。早在11、12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规范和精炼、提高,进入了宫廷,形成了“宫廷舞”,成为王公贵族们消遣、娱乐的工具。直至法国大革命,宫廷解体后才使这种贵族独特享用的“宫廷舞”进入了民间社会,变成了社会中人人可跳的交谊舞。这个时候流行的社交舞,由于受“宫廷舞”的影响,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绅士风度,当时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从此,在欧洲各国流行。历经了7、8年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舞蹈,因流派的增多,所以舞步也渐渐失去了一致性。到20世纪20年代初,为使社交舞有统一、规范的舞步,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集中了各方面的交谊舞专家,在当时政府的支持下,对当时交谊舞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将各种舞蹈的舞姿、舞步、跳法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共同审定了7种公认的合乎标准的舞蹈。它们是:布鲁斯、慢华尔兹、慢狐步舞、快华尔兹、快步舞、伦巴、探戈舞,并合为《国际标准舞》,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公布于世,从此,在国际上便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交谊舞步[1]。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交谊舞与拉美当地豪放、潇洒的黑人文化相碰撞,从而产生拉丁舞。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教材的不断修改与更新,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的两大类舞蹈,即当今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

2.2体育舞蹈的发展

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于30年代率先进入上海,后又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文化大革

命中交谊舞消声匿迹,于1979年2月2日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复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我国的体育舞蹈活动逐渐开展。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英国、丹麦、瑞士、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来我国大陆进行表演和讲学,从而在我国掀起了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潮[2]。1989年8月,国家体委成立了体育舞蹈俱乐部。1991年5月3日“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宣告成立。随后,从1991年~1996年,分别在北京、深圳、武汉、郑州、广州、北京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1994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和“国际标准舞学院”相继成立。1995年中国2次派团赴英国和德国参加比赛。1995年和1996年先后2次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 )教师级考核,共有近70人通过,成为该会会员。随后,中国又多次派团参加世界闻名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995年4月国际奥委会对体育舞蹈的认可,为体育舞蹈开辟了广阔天地。同一时期,199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这预示着体育舞蹈将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1992年“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宣告成立。1994年和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举办了高校比赛,尽管舞者技术水平不高,但它预示着体育舞蹈如同刚出土的幼苗,在高等学府的校园里布满了生气和活力[3]。

三、体育舞蹈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由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第一、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首先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几代人的加工而成的; 其次表现在技术的规范性上,它严格到多一分嫌过,少一点欠火。第二、表演观赏性: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第三、体育性和竞技性:即可以参加比赛拿冠军,为国争光。第四、锻炼价值: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研究显示:跳华尔兹和探戈舞时,人体能量代谢为7.57,高于网球7.30,与羽毛球8.0相近; 体育舞蹈最高心率为: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可见,体育舞蹈促进人体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四、体育舞蹈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4.1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包括两大层次的活动:一是国民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基础层次的活动;二是专门人才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基于基础层次的发展层次的活动[4]。对于人生的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任务也不尽相同。正因为人的素质与人的知识、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得以培养、改造和提高,所以人的素质教育就如同人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一样,也是非常具体而又实在的,且有着其必然规律可循。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完备,却是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要从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教材、考试评价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将素质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4.2体育舞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大学生,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出发, 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结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 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舞蹈运动项目显得十分必要。大学生在节奏明快、旋律悠扬、热情奔放的音乐节奏下进行体育舞蹈训练, 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体形、培养良好气质和增强乐观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功效, 同时它还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平衡, 疲劳得以消除, 体质得以增强, 学习精力和效率得以提高。由此可见, 体育舞蹈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体育舞蹈又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非常受女学生的青睐。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美丽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的心理需求。集形体

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同时,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参与体育舞蹈要求学生依着整洁,风度大方,养成文明礼貌的风尚、习惯,体育舞蹈的项目特点适合高等院校的学生学习,学生学会体育舞蹈将有助于思想交流和增进友谊。昔日的体育活动项目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舞蹈把健身和健心融为一体,因此,倍受欢迎。

4.3体育舞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 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体育舞蹈内涵丰富、风格各异, 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它能使人在增进友谊、陶冶情操、娱乐身心诸方面受到有益的锻炼, 所以, 自上世纪80年代体育舞蹈传入我国至今, 已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这种集体育、音乐、舞蹈、服装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给我们大学的体育教学注入了生机, 然而, 这与普通体育教学形成了极大反差, 足以引起我们对体育舞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4.3.1体育舞蹈有利于大学生强身健体

当前,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环境的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运动缺乏、营养过剩,文明病一跃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的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它的形式不仅有个体练习,而且有群体练习,其群体练习尤为突出,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和可靠方法。它的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美国体育家古里克曾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布满活力和具有弹性[5]。”在德国,有人对业余体育舞蹈运动员和800m 跑运动员做过比较,发现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跳过一个1分半钟的快步舞后,心律与800米跑运动员并无区别。加拿大学者利格对22名女大学生进行过测试,连续跳3种基本步的牛仔舞,时间2分钟,最高心率可达210次/分,最低心率为187次/分。又将参加舞会的男女大学生为测试对象,每跳15分钟迪斯舞的吸氧量,男生为31.2l/kg/分,女生为28.1l/kg/分,分别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60~70%。假如天天坚持30分钟的跳舞,可以起到锻炼身体、健美体形的作用。

4.3.2体育舞蹈能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有机性刺激的手段,能使舞蹈者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在轻松自如的舞步中抒发内心的情感,使生活既丰富又充实,使人们得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体育舞蹈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6]。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体育舞蹈具有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在翩翩舞蹈的过程中,能给人以愉悦,能从单调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使其想象力、梦幻力、幻想力得到充分发挥,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使我们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就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 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 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 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6]。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

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4.3.3体育舞蹈能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 它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符合人的身心需要的本质特征, 更有愉悦身心、健美肢体、联络感情和团结群体、陶冶情操等独特的功能。体育舞蹈具有能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第一, 通过体育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第二, 体育舞蹈教育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一种较好形式。它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 具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 同时, 在训练和排练的过程中,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强烈的协作配合意识; 在表演过程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观念。第三, 体育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它的训练过程是艰苦的,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 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 在如今独生子女占多数的高校中显得很有必要。开展体育舞蹈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之一。严格遵循体育舞蹈的礼仪、舞风和舞德跳舞,是一项高雅文明的体育娱乐兼有的运动,不仅能活筋骨,调感情,还能培养人们穿着整洁、端庄大方的习惯,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的行为,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

4.3.4体育舞蹈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也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体育舞蹈大体上可分为自娱、表演、竞技3个层次,自娱性的体育舞蹈具有及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不分东南西北,也不分男女老幼,在跳舞中相互交往,交流感情。体育舞蹈又是一项严谨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6]。舞蹈要求学生依着整洁,风度大方,养成文明礼貌的风尚、习惯,体育舞蹈的项目特点适合高等院校的学生学习,学生学会体育舞蹈将有助于思想交流和增进友谊。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闲暇之余的有益活动,有助于个体参与群体,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从而增加了获得各种有益信息的机会,也丰富了社会健康的文化生活。

4.3.5体育舞蹈能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一直都被看作是培养完整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认为:“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而使人成为审美的人的教育便是美育。体育舞蹈有着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审美性[6]。体育舞蹈作为一

门新兴的运动项目进入学校,他既具有一般体育项目所有的健身和竞技价值, 又具有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独特艺术魅力, 并且符合现代生活的个性特征,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世界的公认, 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实践教学中,体育舞蹈通过动感的身体形象来展现美。它的美包括身体表现出来的节奏美、造型和表情美、性格美。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滑冰等。而体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并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大学生时期正处在青年中期,从人的整体发展过程看,是人生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和易变期,也是形体可塑期。体育舞蹈对他们的姿态、动作和风度等进行严格的、专门的训练,可以修饰、改善和矫正身体不良姿态,塑造健美的形体。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副副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把形态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给别人欣赏的同时,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6]。体育舞蹈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开拓知识领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至此,不难做出结论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追求美是人的正常的心理需求,集服饰美、形体美、音乐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舞者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心理状态,轻松自如的舞步抒发内心情感,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情感的升华。

4.3.6体育舞蹈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

体育舞蹈是由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不同国度的民间舞和宫廷舞发展而来的, 各类舞种都有着传奇色彩的典故。如:探戈是由阿根廷的民间舞米隆加演变而成的, 其风格特点庄严、豪放、干净、平稳、洒脱。相传阿根廷斗牛士在跳探戈舞时, 男士腰佩短剑, 女士身穿长裙, 两人共舞要防范情敌暗算, 所以脸上不带丝毫笑容[6]。所以, 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各个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体育舞蹈两大类10个舞种, 是芭蕾舞、古典舞、宫廷舞、民间舞、现代舞、土风舞的集中体现, 涵盖面非常大。通过学习体育舞蹈, 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各个舞种的动作特点, 如, 华尔兹的前身是宫廷舞, 通过对华尔兹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宫廷舞的风格特点; 同时, 学习体育舞蹈还能不断加深对舞蹈音乐、舞蹈语汇的理解, 任何一个舞者, 只有在充分理解音乐的前提下才能跳好舞。这样

就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充实舞蹈专业知识和音乐专业知识, 并能在实用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华尔兹,亦称圆舞,“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一如它名称“Walzer ”的原意——“滚动”“旋转”“滑动”,快慢两种华尔兹都是以旋转为主,并在旋转基础上演变出复杂多彩的舞步。踏着三拍子舞曲的节奏流畅地滑行,重心变化带动的明显的升降变化犹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学习“舞中之后”,培养我们良好的仪态和修养,衣冠整洁大方,尊重共舞者,在“邀舞”“共舞”“谢舞”等整个活动过程中,处处表现出不俗的仪表、得体的举止、高雅的风度和谈吐。这些礼仪规范的习得将对我们在社会上的交流交往有深刻的影响。恰恰舞是所有拉丁舞中最受欢迎的舞蹈,它的曲调欢快而有趣,舞步和手臂动作配合紧凑,给人一种俏皮而利落的感觉。有人说,跳恰恰的时候,“所有的情感都在他有力的舞步上,都在他有力的臂膀上,都在他有力的拉住你的手上。舞曲节奏再快,在他的牵领下,你总可以那样妖娆的翩翩起舞;一步一步走远了,他总是最终又把你拉回身边;他用劲地推你的手臂想让你飞翔,却又一直舍不得的紧紧拉住你的手”[7]。如果说华尔兹是如水般温柔感性的浪漫,恰恰则是是另一种浪漫——一种如火般热情奔放的浪漫。跟随节奏扭动身体,我们麻木的神经被溶化、被激活,对过后的学习起到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华尔兹音乐为3/4拍,其节奏是强、弱、弱,是由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组成一小节的音乐,每分钟大约28-30小节。于是,在这种节奏流畅如行云流水、旋律浪漫柔美如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的音乐中起舞,我们平时学习紧张的心情将在其中得到舒缓、放松。与之形成对比,恰恰舞的音乐,旋律音符通常是短音或是眺音。音乐节拍为4/4拍,有时2/4拍,虽然恰恰恰舞曲经常演奏着每分钟34小节的节奏,其实最理想的节拍是每分钟32小节。它“由于伴奏舞曲及舞步速度轻快,因而具有活泼、热烈而俏皮的风格特点,充满热情,没有严肃的味道,并加有断音奏法,使舞者能够制造出" 顽皮般" 的气氛给观众”[7]。它以轻快活泼、灵动跳跃而洋溢青春活力的节奏和旋律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灵性和生命的气息。两种音乐,带我们走进浪漫优美的梦境,走进活力四射的舞台。这种体验,无疑是其他体育锻炼项目无法给予的。音乐所带来的感觉、所营造的氛围,给体育课画上了另一层新定义。

4.3.7学习体育舞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7]

体育舞蹈以感觉的方式认识世界, 提升大学生的智能现代科学揭示, 人类自身对活动着外在世界引起的知觉来源于环境不断的刺激所给予的感受。人类理解外部世界依赖于本身的感觉器官。人们通过别人的动作和对运动事物的不断归纳、提炼, 逐步扩大对世界的认识。著名人体动律学创立者鲁道夫·冯·拉班指出:“试观察人类天赋的和获得的冲动的全部范围, 将被诱至寻找一个可能在动作时里把精神价值或者身体价值置之度外。”拉班还指出:“我们的全部感觉是人们独一无二的触觉(第六感官) 引起的结果。”当皮肤受抑制产生某种方式的变形, 我们便经验视网膜的冲击亦会在听觉预告我们在身体方面的理解。人类的运动感觉(就某种意义说是最重要的感觉) 是由于人体活动引起的动作感受。人们通过运动感觉理解人体之间的关系性, 这种关系性效应, 会导致一种内心反映。” [8]因此, 从身体感觉反应内心去理解人类的全部生命是可能的。德国哲学家博柯特·萨克斯说:“无论是谁, 他不了解舞蹈, 就不能说是了解生命[8]。由此可见, 人类通过人体感官的运动获来的感觉经验, 是人认识人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根源。体育舞蹈教育的中心是以“人”为本, 十分重视人的感官和感觉的下意识训练, 正是通过人体运动作为教育手段去不断完善学生的感官并积累其感觉经验, 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知识智能, 为迎接未来的知识更替准备好智能载体,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智力基础。体育舞蹈有利于学生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 开掘人的创造潜能。体育舞蹈是美丽的, 舞者是美的, 体育舞蹈教育更是美好的, 体育舞蹈教育就是美的教育。体育舞蹈在肢体运动的同时, 伴随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肌肉肌腱紧张、松弛, 各关节曲、直、旋拧等这一切刺激着动感、平衡感、听觉等的人体感受器, 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大脑依靠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作用, 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尤其当人体律动与音乐、与动律形式真正吻合时, 给人带来精神与生理双重的愉悦, 使身心共同处于极度兴奋、高涨的审美快感之中, 人的情感就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创造性的奇想往往就会产生于这种愉悦自由和自信的心灵空间。[8]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育活动, 可以让学生以愉悦、快慰的心情参与体育舞蹈的创作、排练、表演等从而激发其创造性, 开掘其创造潜能, 并由此而及其它学习领域, 使优秀的情操、智力和体力得以充分的结合,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4.3.8体育舞蹈能引导大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的发展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价值标准的要求。健康的个性,

从内部心理机制讲, 应是和谐发展的,从外部活动效能讲, 应是有高度创造性的; 从伦理讲, 应表现为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与美的展现等方面高度协调的发展[8]。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体育与时空艺术相结合的运动, 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健康个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育舞蹈是多层次的结构体, 由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以全新的活动形式, 以空间姿态和时间运动的完美融合, 展现整体舞蹈艺术形象, 形成各自独立的风格体系, 呈现不同个性风采。如国际体育舞蹈的现代舞, 从总体上讲, 其风格特点是舞姿优美, 舞步流畅, 气质高雅, 动作规范性强, 一派绅士风度; 又如拉丁舞, 从总体上讲, 音乐节奏强烈, 热情欢快, 激情奔放, 能培养人的韵律感和审美感。因此, 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 去学习自己喜爱的舞种,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培养自己的个性气质, 如举止高雅、情绪稳定、热情活泼、反应灵敏等。同时体育舞蹈还能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创造能力, 在促进个性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4.3.9体育舞蹈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对于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进行素质教育, 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娱乐、体育活动, 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体、寓教于智、寓教于美, 形成宽领域、高品味、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国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形势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高校文化建设和市场接轨。招生就业政策的转变,人事制度的调整,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行,标志着高校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培养大学生成才,困惑与希望同在。首先,大学生的理想主义使他们对高等教育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使自己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将来在社会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校园内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舞蹈的热情产生了质和量的巨大变化, 也对体育在校园中的开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和要求。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形成特有的体育和艺术文化氛围。这种活动, 参加的人员多, 活动形式多样, 可以建立体育舞蹈俱乐部, 组织舞会, 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和各种形式的表演、比赛,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 思想得到升华, 意志得到锻炼, 人格得到塑造, 体质得到增强, 社交能力得到加强, 素质得到提

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形式充实了师生的精神生活。校园体育文化意识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体育精神、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运用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对体育舞蹈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充满活力的校园加上体育舞蹈的介入更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而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地表现爱美的天性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自从中得到多样化的体验和收获。这些就是体育舞蹈普及后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的作用。

五、小结

素质教育究其实质就在于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体育舞蹈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大学生体质,陶冶良好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毅的品质,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大学生,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出发,把德、智、体、美育有机的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体育舞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和完善大学生身体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树德. 国际体育舞蹈概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 第3期 第8页

[2]杨威, 袁水海. 当代国际标准舞蹈课程[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第38页

[3]王国华等译. 国际标准舞、拉丁舞大全[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2-34

[4]崔熙芳,王怀玉. 体育舞蹈课与高校素质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1998-16

[6]赵晓勤.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23

[7] 樊更生. 体育舞蹈基础教程[M],2004.7-62

[8] 张瑞林. 高等学校教材体育舞蹈[M],2005.11-27

致 谢

感谢06级的全体同学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感谢我的指导教师王琴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相关内容

  • 体育舞蹈本科毕业论文
  • 武汉体育学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体育舞蹈对滕州市高中学生的影响 学 号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3年 3月 体育舞蹈对高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摘 要: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广阔又开放的体育舞蹈推广市场.体育舞蹈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已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

  • 音乐论文-体育舞蹈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体育舞蹈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学生姓名: 系 别:音 乐 系专 业:音 乐 学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在社会上已广泛流传.由于其独特的社交功能和健身效果,已经越来越 ...

  • 体育舞蹈论文论文4
  • 武汉体育学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关于在中小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的论析 学 号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体育教育 指导教师 2009年4月17日 关于在中小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的论析 摘要: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与精神基础; 学校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又为学生身心 ...

  • 中南大学体育舞蹈概论选修课小论文
  • 体育舞蹈概论 姓名: 院系班级: 学号: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由社交舞转化而来,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一种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 [起源.发展.分类] 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原始舞蹈--民间舞--宫廷舞--社交舞--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等发展 ...

  •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学 号 1210110087 姓 名 项朝辉 院 系 术科系 专 业 表演 指导教师 侯骁 2015年8月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摘 要: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经过了漫长的演 ...

  • 体育舞蹈论文[1]
  • 论情感的投入在体育舞蹈表现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郑子瑜 武汉体育学院科技学院 指导教师:黄橙橙 摘 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反过来说我们的情感也可以让体育舞蹈得到升华.法国舞蹈理论家诺维尔曾说过:" ...

  • 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毕业论文
  • 毕业 设计(论文)任务书 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以益阳市城区中小 课题名称 学为例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一.论文的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整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提出 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2.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和提高 ...

  • 广场舞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利与弊
  • 广场舞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利与弊 摘 要:广场舞是时下最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健身舞蹈,是实现健美.健心.健体.健脑为一体的运动,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开始日益关注文化的建设,广场舞舞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现今大众极为推崇的一种娱乐健身方式, 它起源于生活并深深扎根于生活,表现形式多样,功能价值颇多,具有全民 ...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学 校 简 介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