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窗帘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蓝窗帘

王哲

一扇四翼紧闭的小窗,被一袭绿色的印有大芭蕉树图案的窗帘笼着,那窗,便有了一幅雨打芭蕉的南国意境。

她站在窗下,醉在这意境中,心,不知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还是脱出到渺远的神往里,竟飘飘悠悠地升忽。两眼被升忽弄得涩涩的,涩出几分凝滞。

她在这儿住了四年,又离开了四年。八年了,一个女人,能从记忆中搜索出几个八年?她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儿,也许就因了那场变故。其实,有了这场变故,她更不该来。小窗内,曾有她那么多青春的梦幻,就是这场变故,把那些美的、甜的梦幻,包括她的青春一古脑儿全葬了。可她,还是来了,来到这四翼紧闭的小窗前,像要找回那场变故使她丢失的一切。

小窗还在,却到底没有了当年的痕迹。

当年,她20岁。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八个姑娘天南海北地聚到一起,共同拥有了这扇小窗。那时的姑娘心细哟,定期擦玻璃,抹窗框……每人尽八分之一的主人之责,她揽下了做窗帘、按时拆洗窗帘的活儿。她上街了,在一匹匹花布中徜徉。最后,她选中上一块淡蓝色的涤府绸。淡蓝,象征平和,宁静。她愿八个八分之一相加,永远等于八分之八。

小窗的尺寸是用皮尺精确地拉出来。买布的钱是八个姑娘嘻嘻哈哈凑份子凑的。可她却让售货员按尺寸的一倍剪下那布,多一倍的钱是她自己付的。

她找来八根细铁丝,在小窗四翼的上下底边处各拉上一条,淡蓝色的府绸也剪成了四块,穿在铁丝上,两头一拉直,多出一倍的布料就折出一道道极规则极细密的皱,一轮轮,煞是好看,姑娘们都赞她的手艺。她也为这杰作颇自得了一番。

每年寒暑假,她都把这蓝窗帘带回家去,轻轻地揉净,细细地熨平,又一轮轮挂起。寒来暑往,四个春秋,她从没有忘记。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她最后一次洗熨这窗帘,望着日照风蚀得已有一些泛黄的皱折,她落泪了。她精心地把窗帘留下来,为将来的姑娘,留下一片淡蓝色的温馨。

一走就是四年。四年中,她梦一般地结了婚,又梦一般地离了婚。充满淡蓝色温馨的生活,有吗?她惶惑。她不甘。她欲找回青春的梦幻。于是,她来了,来到这扇小窗前,像凭吊古迹般站着。她在凭吊逝去的岁月。

是她站得大久了?小窗那紧闭的四翼忽然洞开,伸出张圆乎乎的姑娘的脸。一张写满了青春活力的脸。像她当年一样。她不禁怦然心动。那眼就又有一丝酸涩。

“你,找人吗?”

“不。看看。”她的眼,望着飘拂的绿色。

“看什么?这窗帘吗?你喜欢它?”

圆脸姑娘问了一长串。她点点头,是想不辜负姑娘的企盼,凭直觉,她猜出这窗帘一定是这姑娘买的,挂的,像她当年一样。但是,她毕竟不甘心。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呢?她似乎是为了寻找这个而来的。

“你,在这屋里住了四年吗?”

“对。马上要毕业了,真有些不舍。”

“刚来时,这窗上有窗帘吗?”问话时,她有些小心翼翼。

“有。淡蓝色的,许是高班同学留下的。”

她分明感到一阵激动。

“为什么不挂呢?”

“早换了。干吗还挂那泛了黄的东西。”姑娘擎起了一片绿色。

姑娘的话证实了她开始的猜测。她最后望了一眼大芭蕉树的绿窗帘,望了一眼被绿色映了的圆脸姑娘,转身走了。

换了,换成新的。是呀,日子不也一天天都是新的么?逝去的,已经逝去。难道只有到往昔的梦幻中,才能找到淡蓝色的温馨吗?她这样问自己,步子便一下下坚定起来,她走去,再没有回头。

(选自《福州晚报》1987年1843期)

16.小说中写道“但是,她毕竟不甘心”。请联系全文,简述“她”为什么不甘心。(4分)

17.从全文看,小说以“蓝窗帘”为标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18.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删去更好。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申述你的理由。(6分)

阅读答案:

16.(4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品味,能力层级D。

答案:(1)她想看到自己当年精心留下的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却没有看到(2分)。

(2)她想在这里回到自己逝去的青春的梦幻却没有找到(2分)。

17.(6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E。

答案:构思(结构)上,“蓝窗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的发展紧紧围绕“蓝窗帘”展开(3分)。内容上,“蓝窗帘”象征女主人公对平和、宁静、温馨的生活的追求。(3分;若说是在文中和“绿窗帘”形成一种对照或变化,衬托或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给2分))

18.(6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F。

答案:(1)我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的构思(结尾)讲究含蓄,小说的主题避免直白,但小说的最后一段却以作者的议论抒情直接揭示了小说主题,读者没有了想象思考的空间。(5分)

(2)我不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结构讲究完整性,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女主人公形象还未丰满,小说主题存在太多的不定性,更缺少了深刻性。(5分)

(答“认同”或“不认同”可得1分;如能从小说构思、结构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可得3分;若能从小说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也可得3分;若能从两方面结合说明理由的,可得5分,合共6分。)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蓝窗帘

王哲

一扇四翼紧闭的小窗,被一袭绿色的印有大芭蕉树图案的窗帘笼着,那窗,便有了一幅雨打芭蕉的南国意境。

她站在窗下,醉在这意境中,心,不知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还是脱出到渺远的神往里,竟飘飘悠悠地升忽。两眼被升忽弄得涩涩的,涩出几分凝滞。

她在这儿住了四年,又离开了四年。八年了,一个女人,能从记忆中搜索出几个八年?她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儿,也许就因了那场变故。其实,有了这场变故,她更不该来。小窗内,曾有她那么多青春的梦幻,就是这场变故,把那些美的、甜的梦幻,包括她的青春一古脑儿全葬了。可她,还是来了,来到这四翼紧闭的小窗前,像要找回那场变故使她丢失的一切。

小窗还在,却到底没有了当年的痕迹。

当年,她20岁。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八个姑娘天南海北地聚到一起,共同拥有了这扇小窗。那时的姑娘心细哟,定期擦玻璃,抹窗框……每人尽八分之一的主人之责,她揽下了做窗帘、按时拆洗窗帘的活儿。她上街了,在一匹匹花布中徜徉。最后,她选中上一块淡蓝色的涤府绸。淡蓝,象征平和,宁静。她愿八个八分之一相加,永远等于八分之八。

小窗的尺寸是用皮尺精确地拉出来。买布的钱是八个姑娘嘻嘻哈哈凑份子凑的。可她却让售货员按尺寸的一倍剪下那布,多一倍的钱是她自己付的。

她找来八根细铁丝,在小窗四翼的上下底边处各拉上一条,淡蓝色的府绸也剪成了四块,穿在铁丝上,两头一拉直,多出一倍的布料就折出一道道极规则极细密的皱,一轮轮,煞是好看,姑娘们都赞她的手艺。她也为这杰作颇自得了一番。

每年寒暑假,她都把这蓝窗帘带回家去,轻轻地揉净,细细地熨平,又一轮轮挂起。寒来暑往,四个春秋,她从没有忘记。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她最后一次洗熨这窗帘,望着日照风蚀得已有一些泛黄的皱折,她落泪了。她精心地把窗帘留下来,为将来的姑娘,留下一片淡蓝色的温馨。

一走就是四年。四年中,她梦一般地结了婚,又梦一般地离了婚。充满淡蓝色温馨的生活,有吗?她惶惑。她不甘。她欲找回青春的梦幻。于是,她来了,来到这扇小窗前,像凭吊古迹般站着。她在凭吊逝去的岁月。

是她站得大久了?小窗那紧闭的四翼忽然洞开,伸出张圆乎乎的姑娘的脸。一张写满了青春活力的脸。像她当年一样。她不禁怦然心动。那眼就又有一丝酸涩。

“你,找人吗?”

“不。看看。”她的眼,望着飘拂的绿色。

“看什么?这窗帘吗?你喜欢它?”

圆脸姑娘问了一长串。她点点头,是想不辜负姑娘的企盼,凭直觉,她猜出这窗帘一定是这姑娘买的,挂的,像她当年一样。但是,她毕竟不甘心。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呢?她似乎是为了寻找这个而来的。

“你,在这屋里住了四年吗?”

“对。马上要毕业了,真有些不舍。”

“刚来时,这窗上有窗帘吗?”问话时,她有些小心翼翼。

“有。淡蓝色的,许是高班同学留下的。”

她分明感到一阵激动。

“为什么不挂呢?”

“早换了。干吗还挂那泛了黄的东西。”姑娘擎起了一片绿色。

姑娘的话证实了她开始的猜测。她最后望了一眼大芭蕉树的绿窗帘,望了一眼被绿色映了的圆脸姑娘,转身走了。

换了,换成新的。是呀,日子不也一天天都是新的么?逝去的,已经逝去。难道只有到往昔的梦幻中,才能找到淡蓝色的温馨吗?她这样问自己,步子便一下下坚定起来,她走去,再没有回头。

(选自《福州晚报》1987年1843期)

16.小说中写道“但是,她毕竟不甘心”。请联系全文,简述“她”为什么不甘心。(4分)

17.从全文看,小说以“蓝窗帘”为标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18.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删去更好。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申述你的理由。(6分)

阅读答案:

16.(4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品味,能力层级D。

答案:(1)她想看到自己当年精心留下的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却没有看到(2分)。

(2)她想在这里回到自己逝去的青春的梦幻却没有找到(2分)。

17.(6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E。

答案:构思(结构)上,“蓝窗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的发展紧紧围绕“蓝窗帘”展开(3分)。内容上,“蓝窗帘”象征女主人公对平和、宁静、温馨的生活的追求。(3分;若说是在文中和“绿窗帘”形成一种对照或变化,衬托或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给2分))

18.(6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F。

答案:(1)我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的构思(结尾)讲究含蓄,小说的主题避免直白,但小说的最后一段却以作者的议论抒情直接揭示了小说主题,读者没有了想象思考的空间。(5分)

(2)我不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结构讲究完整性,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女主人公形象还未丰满,小说主题存在太多的不定性,更缺少了深刻性。(5分)

(答“认同”或“不认同”可得1分;如能从小说构思、结构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可得3分;若能从小说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也可得3分;若能从两方面结合说明理由的,可得5分,合共6分。)

解析:


相关内容

  • 高一试题,答案,答题卡
  • 高一语文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河埠(b ù)头 酿(li àng )造 攫(ju ã)取 涸(h ã)辙之鲋 .... B. 蹊(q ī)跷 鸡雏(ch ú ...

  • 瀑布阅读答案
  •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瀑布 他们过了小桥,绕到瀑布背后,爬上山,钻进了一个泉水叮咚的山洞.里面有六个洞口,就像六扇窗户.小华从"窗口"往外看,大瀑布就像给山洞挂上了一幅很大的窗帘. 从山洞出来□太阳已经偏西□阳阳说□快看□太阳在窗帘上系了一条彩绸□ 1.给短文第二节加上标点 ...

  • [无言的父爱]阅读练习答案
  • <无言的父爱>阅读练习答案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8分 多年以后,我(虽然 )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但是 )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不仅)为了欣赏,( 还)借此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2.&quo ...

  • 刘心武小说[偷父]阅读答案
  • 偷 父刘心武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电灯,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 ...

  • 偷父 阅读答案(201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
  • 偷 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 ...

  • 2014湖北中考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 (三)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16分) 一支金色的钢笔 (1)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2)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3)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 ...

  • [永恒的灯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永恒的灯光>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单门独户的红砖瓦房里.夜晚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出门上厕所还要打着手电筒.每次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声音,都吓得脊背一阵发凉.后,我家搬到了楼房里,而且周围也全是楼房.每天夜晚,即使熄灭房内的所有灯火,也能被对面楼的灯光照得像黎明时分一样,有 ...

  • 对面的灯光阅读附答案
  • 对面的灯光 ⑴那年,他正初三,复习进入中考前的白炽化阶段,不知道怎么回事,应考的激情却荡然无存. ⑵难道真的是班上唯一的竞争对手刚转学回老家的缘故吗? ⑶父亲看到他这个样子,忧心忡忡.一向奋发苦读的儿子难道真的无法度过中考这一劫?父亲知道,他这个人一旦缺少学习的竞争对手,学习是没有激情的,就像没有和 ...

  • 我在城中寻找天籁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我在城中寻找天籁 ①在城里住久了,有时感觉自己是笼中之鸟,天地如此狭窄,视线总是被冰冷的水泥墙阻断,耳畔的声音不外车笛和人声.走在街上,成为汹涌人流中的一滴水,成为喧嚣市声中的一个音符,脑海中那些清净的念头,一时失去了依存的所在,我在城中寻找天籁. ②搬进这套公寓是初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