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特点研究
及命题趋势分析
休宁县临溪中学 程群美
2015.4.
一、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特点
试卷总体结构稳定,在继承的基础上稳中求新、求进。整卷知识点考查覆盖面广,重难点突出。 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的知识均与课程标准一致;试题紧扣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所有的考查内容均为纲要中明确的考试内容。重视“双基”,突出考查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注重了后续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初高中物理学习内容的衔接)。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最新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密切联系生活,注重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联系,符合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在有效引导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的同时,也兼顾到了毕业水平考试的达标功能和初中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
1.试卷结构非常稳定,满分90分不变 (2010-2013年 共4大题,23小题 ,2014年只有22题 ) 整个试卷题量适中,突出“力、电”两大块
综合以上信息不难看出,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知识点的考查重点、分布规律大致不变,分数比例波动不大。
考查的重点主要以力学与电磁学为主,其中力学分数在35~41分之间;电磁学分数在30~34分之间,这两块内容主要占了72.2%~83.3%。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的光学常以大题出现,体现了初高中衔接指导思想。
3.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 “易、中、难”维持基本比例7∶2∶1
近几年我省试卷中考查的基本概念包括路程、响度、音调、惯性、晶体、压强、比热容,速度,功率等。
考查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刻度尺、温度计、测力计、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右手螺旋定则判断极性、滑轮组的组装、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
考查的计算包括速度、功率、串并联电阻、欧姆定律、压强、浮力、电功和电功率、机械功、机械效率等计算。
考查的实验主要包括天平的使用、影响滑动摩擦力、动能大小因素、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探究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测量或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等实验。
技能: 通过试卷(笔试)来考查基本技能,主要指考查基本的智力技能和语言表述出来的操作(动作)技能。 4、体现出“情境是试题的载体”
二、中考各部分知识点分值分配及命题预测 第一部分 声现象
考查重点:
1、声音的产生,传播。 2、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的理解。 命题预测:
预计2015年中考对声现象部分的考查,还会以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为情境,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考查知识点:
1、识别生活和技术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2、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的光学特征。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命题预测:
1、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预计仍然是2015年的考查
重点。
2、平面镜成像作图及应用2011、2013年考查到。
3、加强理解光现象的一些概念(虚实像、焦点、焦距、会聚、发散)。
4、把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5、光学实验,特别是有关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都是2015年的重点。
第三部分 物态变化
重点主要集中在:
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较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考查1、正确区分六种特物态化及吸放热情况。
2、用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和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相关现象。 命题预测:
1、侧重于灵活应用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及各种自然现象。
2、温度计的读数与作用。
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可能再次出现。 第四部分 电流 电路 电压 电阻 本部分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路各元器件的内阻。 2、电路的组成与实物图的连接。 3、电路故障分析。 4、导体、半导体与绝缘体的知识。 5、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
6、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7、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命题预测:
预计2015年中考,对本部分的考查将呈如下趋势: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简单电路的分析,及故障的排除。 3、导体、绝缘体的知识。 4、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实数来分析电路。
5、家庭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6、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7、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接法。
8、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及导线内阻的相差计算。
9、从题型上看内容依然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包括作图)为主进行考查,题型丰富但难度不会太大。 第五部分 欧姆定律
分析: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考查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过程。 3、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使用,以及它的作用。 命题预测:
1、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变化仍将是考查重点。 2、侧重灵活应用电学基础知识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
3、更加侧重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如观察法、实验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等。
4、围绕“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探究内容,命题将近一步深化探究过程,注重细节。
5、注意利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器或电路元件的内阻问题的计算。
可能会结合图像考查。
第六部分 电功和电热 安全用电
命题预测:从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特征分析,预计2015年安徽中考试题中对本部分将呈现如下特点:
1、侧重于生活用电的计算,重点考虑节能问题。 2、结合实际对电功、电热、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3、探究灯泡的实际功率一直是考查热点,复习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新版教材中增加焦耳定律的内容,预计2015年有可能加入相关计算,予以关注。
题型较为丰富多变,常常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比热容等连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但总体上难度会有所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不会太大。
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磁场、电磁场及其应用。 2、电磁波的应用。
3、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及应用。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八部分 物质的属性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2、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用天平和量筒间接测量密度。 6、比热容的概念。 7、热值的概念及计算。
命题预测:2015年安徽中考这部分试题内容将呈现如下趋势: 1、淡化关于质量、密度复杂计算,强化对质量密度概念理解。 2、加大对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 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实验方法和评价考查力度。
3、情景中将出现更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填空题,选择题和探究性题目。
4、对测算物质密度的实验要求进一步提高,探究实验的考查越来越“重过程,轻结果” 。
5、质量、密度试题,形式上还会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为主,从难度上看不会有所增加和往年持平,形式会显得更加灵活。
第九部分 物体的运动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如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2、速度的计算。如速度大小的比较,能运用公式进行速度、路程、时间的相关计算。
命题预测: (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将呈现如下趋势:)
1、能选择恰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如研究地面上的汽车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简化。 2、了解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运用ν=s/t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与实际速度表、火车运动的时刻表或飞机的航班表结合,求路程或速度。
3、对平均速度及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
4、2013年引入位移的计算,这就提醒我们注意初高中的知识衔接问题。
第十部分 力 力和运动
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力的概念的理解,正确作出力的示意图。 2、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应用。 3、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及应用。
4、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命题预测:
2015年中考中在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上将呈现如下趋势: 1、强化对力的概念的理解,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2、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力。 3、理解物体的惯性,能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如惯性及惯性现象的解释。
预计2015年关于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分值在10分左右,试题难度和往年相当,对概念要求更高,考查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与推导题。
第十一部分 压强和浮力 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压强的计算及应用。2、大气压强。 3、物体的浮沉条件。 命题预测:
2015年安徽中考在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将呈如下趋势:
1从生活中提炼与压强有关问题,会运用公式p =F/S计算压力、压强的大小。
2、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增大和减少压强的事例,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等,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观察多总结的良好习惯。 3、落实基础,侧重于浮力概念、原理、应用的考查。
围绕压强公式p =F/S计算;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大和减少压强,运用大气压强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判断物体的浮沉进行考查,分值在5分左右,考查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浮力知识可能会考到,但试题难度不大,分值应该不会超过2分。 第十二部分 功和能
中考关于本部分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的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功率的概念、公式、应用等。
3、动能、重力、势能及其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相互规律,机械能等。 命题预测:
2015年安徽中考中功和机械能的考查将呈现如下趋势: 1、侧重利用公式W =FS 、W =Pt 计算功、功率P=W/t和P=FV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2、动能和势能大小取决的因素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要能运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的两者大小变化。 3、试题题型主要将会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为主。
第十三部分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
分析:“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知识在近几年中考中分值不是很多,约为6分,但却年年必考,尤其是杠杆平衡条件和机械效率计算,从题型上讲该知识主要以作图和填空的题型进行考查,主要考查重点是:
1、以填空作图形式考查力臂的画法。 2、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平衡的问题。 3、机械效率的计算。
4、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考查。 命题预测:
1
、以选择题、实验方式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哪类杠杆。
2、以填空、选择、作图方式考查滑轮组的特点,作用及滑轮组绕线的方法。
3、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利用W =FS 、W =Gh 、W 总=W有用+W 额外等公式进行计算。
4、滑轮组的组装、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从中得出实验结论或发现新问题作进一步探究。
5、预计今年的中考有可能考查到水平或斜面类机械效率。 11
本知识考查的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子热运动。 2、能量守恒定律。
3、利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命题预测:
1、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等知识点将是中考主要考查内容,题型以填空题与选择题为主。 2、比热容概念的探究过程是中考热点之一。
3、可能会把能量转化,物体吸、放热的计算与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等知识联系进行综合命题,考查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今年仍有可能考查到。
三、2015年中考备战策略 (1) 立足“双基”,知识体系化
☆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
☆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加强实验复习,重视能力培养
针对实验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归纳总结。 (3) 扩大视野,关注热点问题
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有不少是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帮助学生找一些这方面的材料看一看,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关注热点,加强训练,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4) 关注初、高中之间的衔接
12
四、研究历年中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以实验题为例)
参考:中考物理研讨会汪金城专家的讲座
13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特点研究
及命题趋势分析
休宁县临溪中学 程群美
2015.4.
一、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特点
试卷总体结构稳定,在继承的基础上稳中求新、求进。整卷知识点考查覆盖面广,重难点突出。 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的知识均与课程标准一致;试题紧扣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所有的考查内容均为纲要中明确的考试内容。重视“双基”,突出考查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注重了后续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初高中物理学习内容的衔接)。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最新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密切联系生活,注重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联系,符合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在有效引导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的同时,也兼顾到了毕业水平考试的达标功能和初中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
1.试卷结构非常稳定,满分90分不变 (2010-2013年 共4大题,23小题 ,2014年只有22题 ) 整个试卷题量适中,突出“力、电”两大块
综合以上信息不难看出,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知识点的考查重点、分布规律大致不变,分数比例波动不大。
考查的重点主要以力学与电磁学为主,其中力学分数在35~41分之间;电磁学分数在30~34分之间,这两块内容主要占了72.2%~83.3%。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的光学常以大题出现,体现了初高中衔接指导思想。
3.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 “易、中、难”维持基本比例7∶2∶1
近几年我省试卷中考查的基本概念包括路程、响度、音调、惯性、晶体、压强、比热容,速度,功率等。
考查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刻度尺、温度计、测力计、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右手螺旋定则判断极性、滑轮组的组装、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
考查的计算包括速度、功率、串并联电阻、欧姆定律、压强、浮力、电功和电功率、机械功、机械效率等计算。
考查的实验主要包括天平的使用、影响滑动摩擦力、动能大小因素、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探究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测量或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等实验。
技能: 通过试卷(笔试)来考查基本技能,主要指考查基本的智力技能和语言表述出来的操作(动作)技能。 4、体现出“情境是试题的载体”
二、中考各部分知识点分值分配及命题预测 第一部分 声现象
考查重点:
1、声音的产生,传播。 2、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的理解。 命题预测:
预计2015年中考对声现象部分的考查,还会以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为情境,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考查知识点:
1、识别生活和技术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2、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的光学特征。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命题预测:
1、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预计仍然是2015年的考查
重点。
2、平面镜成像作图及应用2011、2013年考查到。
3、加强理解光现象的一些概念(虚实像、焦点、焦距、会聚、发散)。
4、把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5、光学实验,特别是有关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都是2015年的重点。
第三部分 物态变化
重点主要集中在:
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较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考查1、正确区分六种特物态化及吸放热情况。
2、用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和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相关现象。 命题预测:
1、侧重于灵活应用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及各种自然现象。
2、温度计的读数与作用。
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可能再次出现。 第四部分 电流 电路 电压 电阻 本部分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路各元器件的内阻。 2、电路的组成与实物图的连接。 3、电路故障分析。 4、导体、半导体与绝缘体的知识。 5、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
6、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7、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命题预测:
预计2015年中考,对本部分的考查将呈如下趋势: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简单电路的分析,及故障的排除。 3、导体、绝缘体的知识。 4、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实数来分析电路。
5、家庭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6、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7、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接法。
8、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及导线内阻的相差计算。
9、从题型上看内容依然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包括作图)为主进行考查,题型丰富但难度不会太大。 第五部分 欧姆定律
分析: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考查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过程。 3、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使用,以及它的作用。 命题预测:
1、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变化仍将是考查重点。 2、侧重灵活应用电学基础知识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
3、更加侧重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如观察法、实验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等。
4、围绕“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探究内容,命题将近一步深化探究过程,注重细节。
5、注意利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器或电路元件的内阻问题的计算。
可能会结合图像考查。
第六部分 电功和电热 安全用电
命题预测:从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特征分析,预计2015年安徽中考试题中对本部分将呈现如下特点:
1、侧重于生活用电的计算,重点考虑节能问题。 2、结合实际对电功、电热、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3、探究灯泡的实际功率一直是考查热点,复习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新版教材中增加焦耳定律的内容,预计2015年有可能加入相关计算,予以关注。
题型较为丰富多变,常常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比热容等连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但总体上难度会有所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不会太大。
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磁场、电磁场及其应用。 2、电磁波的应用。
3、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及应用。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八部分 物质的属性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2、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用天平和量筒间接测量密度。 6、比热容的概念。 7、热值的概念及计算。
命题预测:2015年安徽中考这部分试题内容将呈现如下趋势: 1、淡化关于质量、密度复杂计算,强化对质量密度概念理解。 2、加大对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 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实验方法和评价考查力度。
3、情景中将出现更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填空题,选择题和探究性题目。
4、对测算物质密度的实验要求进一步提高,探究实验的考查越来越“重过程,轻结果” 。
5、质量、密度试题,形式上还会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为主,从难度上看不会有所增加和往年持平,形式会显得更加灵活。
第九部分 物体的运动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如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2、速度的计算。如速度大小的比较,能运用公式进行速度、路程、时间的相关计算。
命题预测: (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将呈现如下趋势:)
1、能选择恰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如研究地面上的汽车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简化。 2、了解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运用ν=s/t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与实际速度表、火车运动的时刻表或飞机的航班表结合,求路程或速度。
3、对平均速度及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
4、2013年引入位移的计算,这就提醒我们注意初高中的知识衔接问题。
第十部分 力 力和运动
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力的概念的理解,正确作出力的示意图。 2、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应用。 3、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及应用。
4、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命题预测:
2015年中考中在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上将呈现如下趋势: 1、强化对力的概念的理解,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2、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力。 3、理解物体的惯性,能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如惯性及惯性现象的解释。
预计2015年关于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分值在10分左右,试题难度和往年相当,对概念要求更高,考查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与推导题。
第十一部分 压强和浮力 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压强的计算及应用。2、大气压强。 3、物体的浮沉条件。 命题预测:
2015年安徽中考在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将呈如下趋势:
1从生活中提炼与压强有关问题,会运用公式p =F/S计算压力、压强的大小。
2、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增大和减少压强的事例,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等,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观察多总结的良好习惯。 3、落实基础,侧重于浮力概念、原理、应用的考查。
围绕压强公式p =F/S计算;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大和减少压强,运用大气压强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判断物体的浮沉进行考查,分值在5分左右,考查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浮力知识可能会考到,但试题难度不大,分值应该不会超过2分。 第十二部分 功和能
中考关于本部分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的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功率的概念、公式、应用等。
3、动能、重力、势能及其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相互规律,机械能等。 命题预测:
2015年安徽中考中功和机械能的考查将呈现如下趋势: 1、侧重利用公式W =FS 、W =Pt 计算功、功率P=W/t和P=FV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2、动能和势能大小取决的因素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要能运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的两者大小变化。 3、试题题型主要将会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为主。
第十三部分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
分析:“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知识在近几年中考中分值不是很多,约为6分,但却年年必考,尤其是杠杆平衡条件和机械效率计算,从题型上讲该知识主要以作图和填空的题型进行考查,主要考查重点是:
1、以填空作图形式考查力臂的画法。 2、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平衡的问题。 3、机械效率的计算。
4、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考查。 命题预测:
1
、以选择题、实验方式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哪类杠杆。
2、以填空、选择、作图方式考查滑轮组的特点,作用及滑轮组绕线的方法。
3、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利用W =FS 、W =Gh 、W 总=W有用+W 额外等公式进行计算。
4、滑轮组的组装、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从中得出实验结论或发现新问题作进一步探究。
5、预计今年的中考有可能考查到水平或斜面类机械效率。 11
本知识考查的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子热运动。 2、能量守恒定律。
3、利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命题预测:
1、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等知识点将是中考主要考查内容,题型以填空题与选择题为主。 2、比热容概念的探究过程是中考热点之一。
3、可能会把能量转化,物体吸、放热的计算与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等知识联系进行综合命题,考查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今年仍有可能考查到。
三、2015年中考备战策略 (1) 立足“双基”,知识体系化
☆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
☆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加强实验复习,重视能力培养
针对实验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归纳总结。 (3) 扩大视野,关注热点问题
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有不少是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帮助学生找一些这方面的材料看一看,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关注热点,加强训练,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4) 关注初、高中之间的衔接
12
四、研究历年中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以实验题为例)
参考:中考物理研讨会汪金城专家的讲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