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

赛罕乌拉,蒙古语意为“群山之首”,又称罕山,历史上称为黑山,被喻为“中国之岱宗”,是一块神圣的土地。赛罕乌拉位于巴林右旗北部索博日嘎苏木,所在地距大板镇115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南端的阿尔山支脉,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段,也是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景观的缩影,还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渡地带,也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成为联系各大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重大意义。这里又是东北、华北、蒙新三区动物区系的交汇点。同时,这里又是生态交错带,可以通过该区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已成为中——加(拿大)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赛罕乌拉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河流、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大约为200多平方公里。2000年晋升为国家自然保护区,2001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里有6种植被类型,36个群系。有野生高等真菌52种,苔藓植物176种,野生维管束植物665种,有鸟类1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5种;野生哺乳动物37种,其中马鹿、斑羚、猞猁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最大的野生斑羚羊种群和重要的东北马鹿种栖息地。此外还有大量的两栖类、爬行类、地衣类等资源。保护区内涵养水源植物丰富,涓涓细流汇成了乌兰坝河、海表河、灰通河等十条河流,年流量近亿立方米,是西辽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古老的赛罕乌拉是契丹的故土和发祥地,是辽代皇家首祭之神山,是帝皇狩猎和“捺钵”之地,被称为“国人魂魄”,辽代祭祀遗址就在山南坡。赛罕乌拉也是蒙古族的圣山福地。保护区内至今尚留有辽州白塔、辽庆陵、金代边堡等文化古迹,是人们了解历史的实物资料。 俗话说:深山见俊鸟,幽谷散奇香。赛罕乌拉春有山花、夏有鸟鸣、秋有红叶、冬有雪景,文人墨客曾留下“林密鸟语麋鹿鸣,山高水长听琴音”的美妙诗句。来到这里,大自然所赐予的美丽的风光,晴朗的天空,新鲜的空气会使你寻找到一种心灵深处的愉悦与宁静。 赛罕乌拉是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饮尽罕山泉,游遍蝴蝶溪”。已知的自然景观有280多处,主要有:罕山石长城、罕山天池、旗杆峰、松树台、碧水潭、黄花坡、蛇盘地、蝴蝶溪、冰臼群等。为了加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境内设立了正沟、王坟沟和乌兰坝等三个核心区,总面积达1634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27%。另外,为了保护赛罕乌拉原有的自然状态,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并充分感受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保护区内还设立了三个生态旅游区,建立了可容纳2万余号标本的野生生物资源博物馆。

赛罕乌拉,蒙古语意为“群山之首”,又称罕山,历史上称为黑山,被喻为“中国之岱宗”,是一块神圣的土地。赛罕乌拉位于巴林右旗北部索博日嘎苏木,所在地距大板镇115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南端的阿尔山支脉,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段,也是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景观的缩影,还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渡地带,也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成为联系各大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重大意义。这里又是东北、华北、蒙新三区动物区系的交汇点。同时,这里又是生态交错带,可以通过该区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已成为中——加(拿大)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赛罕乌拉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河流、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大约为200多平方公里。2000年晋升为国家自然保护区,2001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里有6种植被类型,36个群系。有野生高等真菌52种,苔藓植物176种,野生维管束植物665种,有鸟类1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5种;野生哺乳动物37种,其中马鹿、斑羚、猞猁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最大的野生斑羚羊种群和重要的东北马鹿种栖息地。此外还有大量的两栖类、爬行类、地衣类等资源。保护区内涵养水源植物丰富,涓涓细流汇成了乌兰坝河、海表河、灰通河等十条河流,年流量近亿立方米,是西辽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古老的赛罕乌拉是契丹的故土和发祥地,是辽代皇家首祭之神山,是帝皇狩猎和“捺钵”之地,被称为“国人魂魄”,辽代祭祀遗址就在山南坡。赛罕乌拉也是蒙古族的圣山福地。保护区内至今尚留有辽州白塔、辽庆陵、金代边堡等文化古迹,是人们了解历史的实物资料。 俗话说:深山见俊鸟,幽谷散奇香。赛罕乌拉春有山花、夏有鸟鸣、秋有红叶、冬有雪景,文人墨客曾留下“林密鸟语麋鹿鸣,山高水长听琴音”的美妙诗句。来到这里,大自然所赐予的美丽的风光,晴朗的天空,新鲜的空气会使你寻找到一种心灵深处的愉悦与宁静。 赛罕乌拉是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饮尽罕山泉,游遍蝴蝶溪”。已知的自然景观有280多处,主要有:罕山石长城、罕山天池、旗杆峰、松树台、碧水潭、黄花坡、蛇盘地、蝴蝶溪、冰臼群等。为了加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境内设立了正沟、王坟沟和乌兰坝等三个核心区,总面积达1634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27%。另外,为了保护赛罕乌拉原有的自然状态,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并充分感受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保护区内还设立了三个生态旅游区,建立了可容纳2万余号标本的野生生物资源博物馆。


相关内容

  • 两湖一湿地旅游区导游词
  •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明两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两湖一湿地旅游区.两湖一湿地旅游区是指以呼伦湖.贝尔湖及乌兰诺尔湿地为主体的包括附近河流草原在内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涵盖克鲁伦河中国段和乌尔逊河南北两端的呼伦.贝尔两湖流域,简称两湖一湿地旅游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端新巴尔虎右旗境内.301国道.203 ...

  • 东北的三宝导游词简介
  • 东北三宝简介导游词 关于东北三宝,有"新三宝"和"旧三宝"之分.现在,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这是所谓"新三宝" .其实,文化价值更深厚的,还应该是"旧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 因为," ...

  • 吉林省历年导游考试真题o
  • 2006吉林省<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导游证考试-吉林省2006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试卷>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相应位置上.每题1分,共42分) .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该书记叙的历史 ...

  • 巴彦淖尔市导游词
  •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平原腹地,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4万平方公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蒙.汉.回等29个民族,2006年总人口173.61万.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 ...

  •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北阴山山脉西段南支的乌拉山主蜂.目前主要开发以大桦背为主体的三个旅游风景区--西乌不浪沟奇峰异石猎奇探险区.东乌不浪沟古树溪泉揽胜区.大桦背林海度假区.总面积为1万公顷,共建景点73处.森林公园有山.水.树.石. ...

  • 神奇的"回头石"导游词
  • 游客朋友们,大家看--连绵起伏的阴山山脉,像一位大智若愚的长者,静静地沿东西走向横亘在乌拉特后旗境内,卧听.注视着山里山外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阴山山脉上的山榆树不畏严寒酷暑,顽强地和大自然抗争,不择地势地茁壮成长.位于赛临线15 公里处阴山山脉半山坳平坦的一块石坡上伫立着一尊奇石,远看像精灵乖巧的 ...

  • 风景这边更好包头西线游导游词
  • 石门风景区石门位于包头西北约15公里处的昆都仑河峡谷中,因两岸山峰高耸夹峙,中间流水潺潺,好像一扇打开的门,故自古称之石门.昆都仑河古称石门水,河道宽阔平坦,南经秦直道可达咸阳,北出阴山可达大漠,史称中道.是阴山南北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石门正处于这一条要道的咽喉之处,是兵家必争之

  • 赛罕吉雅草原旅游景区导游词
  • 游客朋友们,盛夏是希拉穆仁草原赛罕吉雅草原旅游景区最美好的季节.草儿绿了,花儿红了,牛羊贪婪地在草地上啃食着嫩草,小马驹.小牛犊在蓝天.绿地间淘气地玩耍.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时而吹来丝丝凉风,好一幅塞外美景. 今天,我们乘坐汽车越过大青山,跨过武川县,沿着前往包头达茂旗境内的赛罕吉雅草原旅游景区 ...

  • 导游词_向海
  • 向海自然保护区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境内松辽平原,西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相连,总面积1055平方公里.向海保护区为世界著名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地,区内有各类野生植物600多种,各类珍禽293种,其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