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必修一 )
应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必修一)
高一语文配餐作业
沁园春 长沙
编辑:张海平 校对:唐志强 审核:马天敏 班级:姓名: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携带(xié) 阻遏(è) C. 惆怅(chànɡ) 寥廓(ɡuò) ....
方遒(qiú) 咽喉(yān) 挥斥(chì) 沁园春(qìn) ....
B.上阕(juè) 百舸(ɡě) D. 慷慨(kǎi) 百侣(lǔ) ....
峥嵘(zhēnɡ) 竞自由(jìnɡ) 橘子(jú) 激扬文字(jī)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克敌制胜
C.苍海桑田 苍茫大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神态安祥 周密详细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 B、怅寥廓(失意) ...
C、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D、浪遏飞舟(阻止) ..
4.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景表现出来。选出本诗锤炼得精彩的字。( )
A、独 寒 击 翔 B、染 透 争 击
C、层 漫 遍 底 D、碧 尽 遍
5.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
C.《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
D.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宇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
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徽州古建筑的数字信息化,将突破徽州古建筑受环境及文物保护等问题的限制,同时,它将源源不断地古建筑中珍藏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世人。
B.借助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悦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以全新的形式与观众一起体验快乐和分享知识,是“中国谜语大会”留给观众的最深刻的印象。
C.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D.近日,习近平同普京会谈,共同签署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宣示了中俄就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主张。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年四季,最容易让人动心动情的,大概莫过于秋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①所以前人的诗句中有“秋月春风等闲度”的感叹
②想到已经远去的春天
③没有人会无动于衷
④就连人的情绪都会像那树叶一样被轻轻地掀动
⑤万物开始萧瑟,凉风日渐劲吹
⑥想到就要来临的冬天
A.⑥②③⑤①④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④②⑥③① D.①⑤④③②⑥
11.默写下列名篇名句。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 。 ②天若有情天亦老, 。 ③为有牺牲多壮志, 。 ④天生一个仙人洞, 。
[阅读提升层次(B)]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12、本词的词牌是 ,词题是 。依长短来看,属于 ;从分段来看,是 。
13、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14~16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4.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15.请分析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主要表现手法。
16.在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前有一句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语言表达层次(C)]
17.毛泽东的诗词的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18.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语句,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超然境界;
【高考链接】(选做)
(一)(2015新课标1)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①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②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二)(200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①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
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9.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应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必修一 )
应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必修一)
高一语文配餐作业
沁园春 长沙
编辑:张海平 校对:唐志强 审核:马天敏 班级:姓名: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携带(xié) 阻遏(è) C. 惆怅(chànɡ) 寥廓(ɡuò) ....
方遒(qiú) 咽喉(yān) 挥斥(chì) 沁园春(qìn) ....
B.上阕(juè) 百舸(ɡě) D. 慷慨(kǎi) 百侣(lǔ) ....
峥嵘(zhēnɡ) 竞自由(jìnɡ) 橘子(jú) 激扬文字(jī)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克敌制胜
C.苍海桑田 苍茫大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神态安祥 周密详细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 B、怅寥廓(失意) ...
C、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D、浪遏飞舟(阻止) ..
4.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景表现出来。选出本诗锤炼得精彩的字。( )
A、独 寒 击 翔 B、染 透 争 击
C、层 漫 遍 底 D、碧 尽 遍
5.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
C.《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
D.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宇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
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徽州古建筑的数字信息化,将突破徽州古建筑受环境及文物保护等问题的限制,同时,它将源源不断地古建筑中珍藏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世人。
B.借助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悦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以全新的形式与观众一起体验快乐和分享知识,是“中国谜语大会”留给观众的最深刻的印象。
C.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D.近日,习近平同普京会谈,共同签署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宣示了中俄就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主张。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年四季,最容易让人动心动情的,大概莫过于秋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①所以前人的诗句中有“秋月春风等闲度”的感叹
②想到已经远去的春天
③没有人会无动于衷
④就连人的情绪都会像那树叶一样被轻轻地掀动
⑤万物开始萧瑟,凉风日渐劲吹
⑥想到就要来临的冬天
A.⑥②③⑤①④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④②⑥③① D.①⑤④③②⑥
11.默写下列名篇名句。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 。 ②天若有情天亦老, 。 ③为有牺牲多壮志, 。 ④天生一个仙人洞, 。
[阅读提升层次(B)]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12、本词的词牌是 ,词题是 。依长短来看,属于 ;从分段来看,是 。
13、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14~16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4.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15.请分析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主要表现手法。
16.在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前有一句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语言表达层次(C)]
17.毛泽东的诗词的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18.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语句,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超然境界;
【高考链接】(选做)
(一)(2015新课标1)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①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②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二)(200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①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
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9.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