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7打头的各研究所介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各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 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拥有48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15个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包括驰名中外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渤海造船厂、山海关船厂、北海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以及中国船舶贸易公司、中国国际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担30万吨超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和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修理。自行设计、建造的上百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机电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利用造船和军工技术开发的数百种非船舶产品进入国内航天、冶金、轻工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中船重工的经营范围包括: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全部国有资产;承担以舰船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经营国内外民用船舶、设备和非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修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境外带料加工、工程建筑、安装、境内外投融资以及国家授权、委托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研究所)

http://job.gucas.ac.cn/news/hire.asp?id=59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篮”。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繁华市区,在上海设有分部。

本中心由多种专业、多学科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组成主体队伍,其中包括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 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学者和科技精英。

本中心下设有总体研究室(部)、专业研究室、计算中心和情报研究室等部门。建有国家级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舰船电磁兼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先后获得34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热忱欢迎有志投身舰船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到我中心建功立业,谱写出你人生辉煌的一页。

七○二所

建于1951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地处太湖之滨-江苏无锡, 在上海设有分部, 在职职工800余人占地1000余亩。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和声隐身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

发, 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船舶力学研究基地, 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拖曳会议(ITTC)、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重要成员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座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依山傍水,逶迤绵延数华里,其规模之宏大、设施配套之齐全,堪称远东之最,世界之前列。

七○二所始建于1951年,筹建之初,房只有一间,人不足10员,历经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地广已达72万平方米 ,人员逾800。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研究员40余名。科研人员的专业覆盖面遍及船舶理论、船舶设计、船舶工程、数理、机电、信息工程等。 五十多年来,七○二所遵循“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为我国舰船和海洋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以来共获国家级等各级科研成果奖400多项,1997年起连续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七○二所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水动力、结构、噪声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七○二所还研制开发了多项产品,如车客渡船Z 型全回转推进器、高速游艇、水上游乐设施等。由于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省军转民先进单位和市十佳科研单位称号。并于1997年起获省文明单位称号。

七○二所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单位,是该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有多名年青科技专家当选该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委员。

此外,七O二所还与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国近百个院校、研究所和学术团体建立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关系。 七○二所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点之一,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共培养博士30多名,硕士120多名。

现在,我国正向着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迈进,七○二所将努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船舶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海军建设、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703所

http://www.csic703.com/default.asp

第七O 三研究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畔重工业名城哈尔滨市。第七O 三研究所组建于1961年,主要从事船舶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和工业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机械传动、自动控制以及电站、热能工程等应用研究、设计、生产和成套供货;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建设工程总承包、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国内外贸易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

所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科研设计队伍,培养出了一批

勇于开拓的经营开发人才。全所职工千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研究所总部设有十个专业研究室、一个生产工厂,无锡分部设有二个专业研究室,上海设有工作组。全所拥有专业配套的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其试验装备优良,测试技术先进,具备开发高新技术的基础条件。

建所以来,研制成功多型舰船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传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设备和装置。获各种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24项。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在能源、石化、机械、自控、机电一体化、建材等领域开发了数百个工程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获得了国内外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第七O 三研究所竭诚为国内外各行各业建设服务,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愿为共同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做贡献。

第七○三研究所于1961年组建,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大型动力研究所。全所现有员工1000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650余名。建所40年来,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和导弹驱逐舰的主动力装置,为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所从84年率先实行经济全自立试点,

全所职工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用" 改革开拓、攀登探索、拼搏进取、协力奉献" 的七○三精神激励的七○三人,以雄厚的技术实力立于科技之林,其经济效益十年间翻了五番,科研硕果累累,令人瞩目。

我所主要从事船舶与工业用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及其设备、电站、热能工程、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等应用研究和设计;从事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新产品开发、工程承包、国内外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为国内外用户服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设计研究力量、经营开发人才和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

全所共有十个研究室,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试验设备先进,新产品开发能力强。可进行燃气轮机整机及并车试验、全台压气机、汽轮机内部除湿、燃气轮机燃烧室、锅炉燃烧器、轮盘超速与低循环疲劳、叶栅吹风、阀门管道、进排气系统、机械传动与元件、强度及振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及测试分析。

附属工厂有机加工、精密铸造、冷作焊接、理化试验、计量检测等车间和部门,有配套齐全的各种加工和检测设备150余台。曾加工制造燃气轮机样机,3000千瓦蒸汽轮机。生产精密铸件已出口到日本、英国、美国、香港等地。具有1、2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承接各类压力容器、化工容器、换热设备等加工任务。

我所具有以下资质:

轮机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I、II 、III 类压力容器设计证

3000千瓦热电联供气轮机制造权

工程总承包资格证(国家乙级)

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培养点

BR1级压力容器制造权

工程系列高职任职资格评审权

热能电力乙级工程设计证

黑龙江省工业锅炉设计图纸审核权

受压设备无损探伤检验权

1998年10月获得 ISO9001 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2001年通过第二方(军方)质量体系认定并被列入《海军武器装备合格承制方名录》

704本 所 概 况

七○四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现有员工近800人,研究员40余人,高级工程师170人,1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专家多人。本所主要从事舰船特种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

和总成。所内设有3个军品部,4个民品工程(事业)部,还设有技术创新部、标准情报研究室、特种测试研究室、编辑出版室、试制工厂和科技实业公司、三产公司等,并建有2个试验基地和1个试制基地;有20多个专业试验室以及经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认可的船舶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实验室;承担《船舶工程》、《标准化工程师》、《机电设备》3份全国性专业期刊的编辑出版任务;是教育部批准的博士生和 硕士生培养点。

随着船舶科研的发展,我所研究开发领域不断扩大,现已形成大型水面舰船特种设备、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舰船隐身技术应用、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试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包括甲板机械、舱室辅机、电站电机、热工设备等20多个专业门类。随着军工技术转民用,船用技术转陆用,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我所大力开拓陆用产品市场,已逐步开发了纺织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二通插装阀集成控制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电液控制系统、制冷空调工程成套设备、环保工程、消防系统等民用成套设备。我所持有国家颁发的工程设计证书、Ⅰ、Ⅱ、Ⅲ类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资格证书、上海市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等级许可证、质量保证体系合格证书、会计工作达标单位认可证书等。多年来,我所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的有关活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8/SC4主席单位,与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建所近50年来,先后为150多型军、民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厂矿企业提供了数千项配套设备产品,有数百项科研成果获国

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从现在到“十一五”末,我所将在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市场,瞄准高端产品、系统集成领域,发挥我所研发、总成和服务优势,抓住机遇,持续提升能力,把七○四研究所打造成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我所将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炼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和工业生产装备研发和总成能力,构建五大船舶专业板块,重点发展优势船用产品和环保、纺机等生产装备。通过CAD/CAE、“三新”应用和试验研究提升核心专业的基础技术;通过引进、合作、合资等手段跟踪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通过“三化”和建立完善的工艺、质量监控体系,奠定优势专业的总成基础。到“十一五”末,我所8个核心船舶特种机电设备专业(产品)的研发手段和技术水平将达到国内领先,并紧跟国际水平;形成3个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非船专业(产品);军民品总收入、利润额、职工人均年收入将大幅度增长。作为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七○四研究所将进一步培育、塑造、弘扬“同心,创新,精心,诚信”的企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技术创新、多种经营,热忱为各行各业服务,愿与各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广泛的联系,衷心欢迎各位光临。

705所

http://www.705.com.cn/suo/default.htm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五研究所(西安) ,综合科研能力强,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电

子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优势。设有十余个专业技术研究室、工程部,以及科研管理、后勤保障机构,建有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十余个技术先进的大型专业实验室。还包括高技术公司、技术开发部、电子设备厂等科技产业。在昆明和上海有分部。

707所

http://www.ntem.com.cn/wszt/hyzc/hy/b_hy_70.htm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07研究所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

研究所、建于1961年,现任所长张宗洵。现有职工16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60%以

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研究员26名、国家级和部级专家8名、高中级技术人员

700余人、技术工人5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人民币)。本所专业门类

齐全,拥有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无线电、精密机械、计量、标准、建筑设计、

机电工程安装、信息、翻译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所部机关设八处一室,下属16个

研究室,一个分部,一个近3000平米的超静化、恒温实验室和一个设备精良、工艺

先进、技术精湛的综合性度制工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舰船导航产品技术

检测中心和国家二级计量单位。

本所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有惯性导航系统、平台罗经、无线电导航、综合导

航系统、操艇系统、计程仪等船用导航产品,以及磷化喷涂自动化生产线、微电脑

控制电阻焊机系列、抗恶劣环境加固微机系列、航天和陆用惯性敏感器和设备、空

调器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油田测井仪系统、高精度滤油器、制烟设备、LonWorks

控制网络系统、防盗防火报警器系统等400余项用于其它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有的

属国内首创,有的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多次圆满完成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

通讯卫星测量等国家尖端任务,均受到上级嘉奖。惯性导航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其它产品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国家和部委奖70余项、七院成果奖28

项。产品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深受用户欢迎。

本所地处天津市,津浦铁路、京山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穿越境内,交通便

利,位置优越,所区环境怡静,分部设在庐山脚下,三室毗邻天津开发区,具有良

好的投资环境。本所将以先进技术,一流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与国内外人士携手

合作,共展宏图。

709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

单位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以下简称709所)位于东湖之滨,环境优美,是武汉“中国光谷”的重要科研单位。709所是我国最早融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数学理论研究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信息指挥系统、计算机加固技术、容错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处理、机电一体化、印制电路等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709所以高新技术研究为中心,研制的系统和各类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防现代化和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所占地1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超亿元,科研实力雄厚,实验手段完善,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建有系统仿真、系统联调2个实验室,EDA 、机械CAD 2个设计中心,集成电路测试、例行检测、软件测试4个检测中心,拥有设施齐全的电子装配、印制板制造和机械加工3条生产线。

709所现有职工千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专家50余人次,研究员70余人,高级技术人员300余人。所内有独立的培训机构,负责全所职工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现拥有3个硕士点,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全部二级学科,有一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研究方向,20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 在信息产业的春天到来之际,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IT 行业发展加速,709所迎来了更大的机遇;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709所将以自身优良的技术基础迎接更大更高的挑战,全所上下都在为做国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供应商而努力奋斗! 欢迎各类人才来七○九研究所开拓事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各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 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拥有48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15个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包括驰名中外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渤海造船厂、山海关船厂、北海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以及中国船舶贸易公司、中国国际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担30万吨超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和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修理。自行设计、建造的上百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机电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利用造船和军工技术开发的数百种非船舶产品进入国内航天、冶金、轻工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中船重工的经营范围包括: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全部国有资产;承担以舰船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经营国内外民用船舶、设备和非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修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境外带料加工、工程建筑、安装、境内外投融资以及国家授权、委托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研究所)

http://job.gucas.ac.cn/news/hire.asp?id=59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篮”。本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繁华市区,在上海设有分部。

本中心由多种专业、多学科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组成主体队伍,其中包括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 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学者和科技精英。

本中心下设有总体研究室(部)、专业研究室、计算中心和情报研究室等部门。建有国家级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舰船电磁兼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先后获得34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热忱欢迎有志投身舰船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到我中心建功立业,谱写出你人生辉煌的一页。

七○二所

建于1951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地处太湖之滨-江苏无锡, 在上海设有分部, 在职职工800余人占地1000余亩。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和声隐身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

发, 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船舶力学研究基地, 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拖曳会议(ITTC)、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重要成员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座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依山傍水,逶迤绵延数华里,其规模之宏大、设施配套之齐全,堪称远东之最,世界之前列。

七○二所始建于1951年,筹建之初,房只有一间,人不足10员,历经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地广已达72万平方米 ,人员逾800。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研究员40余名。科研人员的专业覆盖面遍及船舶理论、船舶设计、船舶工程、数理、机电、信息工程等。 五十多年来,七○二所遵循“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为我国舰船和海洋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以来共获国家级等各级科研成果奖400多项,1997年起连续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七○二所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水动力、结构、噪声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七○二所还研制开发了多项产品,如车客渡船Z 型全回转推进器、高速游艇、水上游乐设施等。由于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获得省军转民先进单位和市十佳科研单位称号。并于1997年起获省文明单位称号。

七○二所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单位,是该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有多名年青科技专家当选该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委员。

此外,七O二所还与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国近百个院校、研究所和学术团体建立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关系。 七○二所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点之一,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共培养博士30多名,硕士120多名。

现在,我国正向着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迈进,七○二所将努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船舶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海军建设、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703所

http://www.csic703.com/default.asp

第七O 三研究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畔重工业名城哈尔滨市。第七O 三研究所组建于1961年,主要从事船舶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和工业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机械传动、自动控制以及电站、热能工程等应用研究、设计、生产和成套供货;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建设工程总承包、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国内外贸易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

所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科研设计队伍,培养出了一批

勇于开拓的经营开发人才。全所职工千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研究所总部设有十个专业研究室、一个生产工厂,无锡分部设有二个专业研究室,上海设有工作组。全所拥有专业配套的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其试验装备优良,测试技术先进,具备开发高新技术的基础条件。

建所以来,研制成功多型舰船用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传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设备和装置。获各种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24项。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在能源、石化、机械、自控、机电一体化、建材等领域开发了数百个工程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获得了国内外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第七O 三研究所竭诚为国内外各行各业建设服务,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愿为共同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做贡献。

第七○三研究所于1961年组建,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大型动力研究所。全所现有员工1000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650余名。建所40年来,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和导弹驱逐舰的主动力装置,为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所从84年率先实行经济全自立试点,

全所职工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用" 改革开拓、攀登探索、拼搏进取、协力奉献" 的七○三精神激励的七○三人,以雄厚的技术实力立于科技之林,其经济效益十年间翻了五番,科研硕果累累,令人瞩目。

我所主要从事船舶与工业用蒸汽、燃气动力装置及其设备、电站、热能工程、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等应用研究和设计;从事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新产品开发、工程承包、国内外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为国内外用户服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设计研究力量、经营开发人才和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

全所共有十个研究室,30多座大型试验台架,试验设备先进,新产品开发能力强。可进行燃气轮机整机及并车试验、全台压气机、汽轮机内部除湿、燃气轮机燃烧室、锅炉燃烧器、轮盘超速与低循环疲劳、叶栅吹风、阀门管道、进排气系统、机械传动与元件、强度及振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及测试分析。

附属工厂有机加工、精密铸造、冷作焊接、理化试验、计量检测等车间和部门,有配套齐全的各种加工和检测设备150余台。曾加工制造燃气轮机样机,3000千瓦蒸汽轮机。生产精密铸件已出口到日本、英国、美国、香港等地。具有1、2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承接各类压力容器、化工容器、换热设备等加工任务。

我所具有以下资质:

轮机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I、II 、III 类压力容器设计证

3000千瓦热电联供气轮机制造权

工程总承包资格证(国家乙级)

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培养点

BR1级压力容器制造权

工程系列高职任职资格评审权

热能电力乙级工程设计证

黑龙江省工业锅炉设计图纸审核权

受压设备无损探伤检验权

1998年10月获得 ISO9001 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2001年通过第二方(军方)质量体系认定并被列入《海军武器装备合格承制方名录》

704本 所 概 况

七○四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现有员工近800人,研究员40余人,高级工程师170人,1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专家多人。本所主要从事舰船特种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

和总成。所内设有3个军品部,4个民品工程(事业)部,还设有技术创新部、标准情报研究室、特种测试研究室、编辑出版室、试制工厂和科技实业公司、三产公司等,并建有2个试验基地和1个试制基地;有20多个专业试验室以及经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认可的船舶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实验室;承担《船舶工程》、《标准化工程师》、《机电设备》3份全国性专业期刊的编辑出版任务;是教育部批准的博士生和 硕士生培养点。

随着船舶科研的发展,我所研究开发领域不断扩大,现已形成大型水面舰船特种设备、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舰船隐身技术应用、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试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包括甲板机械、舱室辅机、电站电机、热工设备等20多个专业门类。随着军工技术转民用,船用技术转陆用,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我所大力开拓陆用产品市场,已逐步开发了纺织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二通插装阀集成控制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电液控制系统、制冷空调工程成套设备、环保工程、消防系统等民用成套设备。我所持有国家颁发的工程设计证书、Ⅰ、Ⅱ、Ⅲ类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资格证书、上海市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等级许可证、质量保证体系合格证书、会计工作达标单位认可证书等。多年来,我所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的有关活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8/SC4主席单位,与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建所近50年来,先后为150多型军、民用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厂矿企业提供了数千项配套设备产品,有数百项科研成果获国

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从现在到“十一五”末,我所将在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市场,瞄准高端产品、系统集成领域,发挥我所研发、总成和服务优势,抓住机遇,持续提升能力,把七○四研究所打造成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我所将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炼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船舶特种机电设备和工业生产装备研发和总成能力,构建五大船舶专业板块,重点发展优势船用产品和环保、纺机等生产装备。通过CAD/CAE、“三新”应用和试验研究提升核心专业的基础技术;通过引进、合作、合资等手段跟踪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通过“三化”和建立完善的工艺、质量监控体系,奠定优势专业的总成基础。到“十一五”末,我所8个核心船舶特种机电设备专业(产品)的研发手段和技术水平将达到国内领先,并紧跟国际水平;形成3个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非船专业(产品);军民品总收入、利润额、职工人均年收入将大幅度增长。作为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七○四研究所将进一步培育、塑造、弘扬“同心,创新,精心,诚信”的企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技术创新、多种经营,热忱为各行各业服务,愿与各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广泛的联系,衷心欢迎各位光临。

705所

http://www.705.com.cn/suo/default.htm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五研究所(西安) ,综合科研能力强,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电

子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优势。设有十余个专业技术研究室、工程部,以及科研管理、后勤保障机构,建有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十余个技术先进的大型专业实验室。还包括高技术公司、技术开发部、电子设备厂等科技产业。在昆明和上海有分部。

707所

http://www.ntem.com.cn/wszt/hyzc/hy/b_hy_70.htm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07研究所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

研究所、建于1961年,现任所长张宗洵。现有职工16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60%以

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研究员26名、国家级和部级专家8名、高中级技术人员

700余人、技术工人5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人民币)。本所专业门类

齐全,拥有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无线电、精密机械、计量、标准、建筑设计、

机电工程安装、信息、翻译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所部机关设八处一室,下属16个

研究室,一个分部,一个近3000平米的超静化、恒温实验室和一个设备精良、工艺

先进、技术精湛的综合性度制工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舰船导航产品技术

检测中心和国家二级计量单位。

本所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有惯性导航系统、平台罗经、无线电导航、综合导

航系统、操艇系统、计程仪等船用导航产品,以及磷化喷涂自动化生产线、微电脑

控制电阻焊机系列、抗恶劣环境加固微机系列、航天和陆用惯性敏感器和设备、空

调器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油田测井仪系统、高精度滤油器、制烟设备、LonWorks

控制网络系统、防盗防火报警器系统等400余项用于其它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有的

属国内首创,有的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多次圆满完成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

通讯卫星测量等国家尖端任务,均受到上级嘉奖。惯性导航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其它产品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国家和部委奖70余项、七院成果奖28

项。产品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深受用户欢迎。

本所地处天津市,津浦铁路、京山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穿越境内,交通便

利,位置优越,所区环境怡静,分部设在庐山脚下,三室毗邻天津开发区,具有良

好的投资环境。本所将以先进技术,一流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与国内外人士携手

合作,共展宏图。

709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

单位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以下简称709所)位于东湖之滨,环境优美,是武汉“中国光谷”的重要科研单位。709所是我国最早融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数学理论研究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信息指挥系统、计算机加固技术、容错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与软件工程、图形图像处理、机电一体化、印制电路等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709所以高新技术研究为中心,研制的系统和各类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防现代化和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所占地1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超亿元,科研实力雄厚,实验手段完善,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建有系统仿真、系统联调2个实验室,EDA 、机械CAD 2个设计中心,集成电路测试、例行检测、软件测试4个检测中心,拥有设施齐全的电子装配、印制板制造和机械加工3条生产线。

709所现有职工千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专家50余人次,研究员70余人,高级技术人员300余人。所内有独立的培训机构,负责全所职工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现拥有3个硕士点,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全部二级学科,有一个博士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研究方向,20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 在信息产业的春天到来之际,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IT 行业发展加速,709所迎来了更大的机遇;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709所将以自身优良的技术基础迎接更大更高的挑战,全所上下都在为做国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供应商而努力奋斗! 欢迎各类人才来七○九研究所开拓事业!


相关内容

  • 张又侠视察中船重工研究所
  • 4月15日,在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的陪同下,中央军委委员.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到中船重工某研究所视察.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王力.办公厅主任夏清月.综合计划局局长周振杰.科研订购局局长朱程,中船重工副总经理杨金成.何纪武陪同视察. 张又侠一行参观装备科研试验现场,听取胡问鸣和所领导对装备和项目的研 ...

  • 中国造船时代来临
  • <财经>记者 宫靖<财经>杂志   [2007-12-10] 在船舶制造业的第三次转移大潮中,中国造船业的融资瓶颈仍未突破 11月,上海长兴岛一处全新的造船厂尚未完成装饰绿化,三条生产线却已全部开足马力. 这个占地5.76平方公里的新厂区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 2016年船舶电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船舶电子行业现状分析与 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63090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 ...

  • 蛟龙号将添"兄弟" 中国载人潜水器将家族化|蛟龙|潜水器
  • 据新华社电(记者王敏)记者1月21日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获悉,继"蛟龙"号成功下潜及完成试验性应用航次后,中船重工将研制适应更浅和更深海域的载人潜水器,进一步丰富"蛟龙"号的家族成员,探索更深.更广的海洋. 中船重工新闻发言人刘郑国介绍,"蛟龙&q ...

  •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船舶行业协会成员名单
  •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船舶行业协会成员名单 单位名称 序号 福建省 219 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220 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21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22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223 福建省东南造船厂 224 福建省白马船厂 225 福建省瀚海船业有限公司 226 福建新远造 ...

  • 最高法院正在加快起草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司法解释
  • 最高法院正在加快起草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司法解释 法制网上海9月8日电 记者 于呐洋 "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加快起草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和保护的司法解释,在条件成熟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人在7日召开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研讨会&quo ...

  • 青岛: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
  • 以名牌企业众多闻名全国的青岛市,其产业结构正从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即发"六朵金花"为代表的"轻型化"向"集群化"转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青岛西海岸采访过程中发现,随着中石化1000万吨大炼油.丽东化工等项目陆续在这里安营扎寨, ...

  • 射流管伺服阀的原理特性及应用
  • 射流管伺服阀的原理特性及应用 摘要:射流管伺服阀是射流管伺服系统中的核心元件.它承担着电气部分和液压部分的桥梁作用,能将几毫安的微弱电控信号转换成几十马力以上的液压功率输出,驱动各样的负载,进行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施力控制等.论述了射流管伺服阀结构原理,分析了射流管伺服阀特点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 ...

  •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
  • 供稿人:ISTIS 供稿时间:2006-10-24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主要用于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大型远洋船舶.随着世界造船重心转移,目前,日.韩两国低速机产量占世界产量60-70%以上,其中韩国低速柴油机年产量达1000万马力,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从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以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