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的调查与思考

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方案就活动的总体要求、学习教育内容、主要措施、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这意味着中共党员教育从抓住“关键少数”到“大水漫灌”全覆盖、无缝隙延伸。而“两学一做”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党员。因此,农村党员如何有效开展“两学一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以xx村为例对此课题做初步的调查与思考。

一、xx村党员队伍基本现状

xx村位于xx市区南部,大部分区域位于市区,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1149户,总人口3203人。村民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和运输业,少部分家庭从事种植业。

村设党总支,下设农一、农二、农三3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截止日前,党员总数为145人。35岁以下党员占总数的28%,60岁以上党员占总数的27%,大专以上学历党员仅占23%,党员中女性党员人数占27%。虽然村党员老龄化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文化程度偏低,有活力的新生力量薄弱也影响了党员带领群众致富作用的发挥。

2015年由于各种原因xx村被上级党组织评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了整改软弱涣散现象,xx村党总支积极提升党组织建设,规范各项组织制度,已于今年摘去了“软弱涣散”的帽子。但仍有部分组织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三会一课”制度,由于村党员人数较多,支部党员大会一年只开一到两次,党小组会议召开也较少。

农村党员党性观念相对较薄弱,从而导致责任意识、宗旨意识也相对淡薄。xx村也不例外,个别党员信念缺失,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还不如普通群众。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不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不关心村级的发展。

二、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可能面临的问题

知道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结合上述xx村党员队伍基本现状,农村党员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时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不少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干部错误认为此类学习教育是务虚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党内学习工作的开展始终停留在开会传达或是下发资料自行学习的阶段,学习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比如xx村今年重点任务较多,主要有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生态公墓的建设等,相对于此类经济建设、民生工程,对于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就弱了一些,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党员们从“两学一做”中获得真知。

另一方面,农村党员对学习、教育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主要体现在个别党员把党内活动、党课教育、观看电教片等看成是走形式或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造成不愿学,学不进,有的甚至是不参加学习,不爱过组织生活等。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阻碍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相关管理制度有:

一是党员管理制度不完善。农村党员流动性大,组织关系不规范,党员台账资料不够完善,导致学习教育时不能覆盖全体党员。

二是党员考核制度不完善。党员的综合表现没有具体化的指标体现,在评优评劣方面人为主观评价的成分比较大,民主评议等制度并没有起到明显作用。同时,党员考核管理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党性不强、消极懈怠的不合格党员也不能及时处置,在学习教育中负面作用较大。

三是支部作用有待加强。比如xx村党员活动经费发放到各支部,但目前只有一个支部有活动场所,因而各支部活动开展少,学习教育基本依靠党总支的活动安排,支部活动经费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

(三)学习效果不明显

基层党组织在对农村党员的教育上,形式单一,理论说教多,结合实际少,会议号召多,活动引导少,缺乏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程度。据很多农村党员反应: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提升自我,而是由于过去读书式、开会式的“学习教育”,党员多处于参加会议、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他们多被教育“疲”了,最终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让他们产生了对学习教育的抵触情绪。比如xx村在去年通过观看红色电影,请党校老师上一堂生动的党课来学习教育时,党员们的积极性就显著提高了。

同时,党员电教发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比如xx村党员电教播放点设在村党总支办公场所,一般除了开大小会议时能集中播放电教片,起到党员教育的作用。平时播放的时候,人员相对分散,更多的是村两委成员的观看学习。

三、推进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要对策建议

针对农村党员,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即“三抓三加强”:

(一)抓思想重视,加强工作职责。

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各村的党支部书记,要加强对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要自我学习,自我监督,更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可以把对农村党员干部的职责要求进行细化并与工资挂钩,一年一评,动态管理。也可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讲党课评比活动,起到交流学习的效果。从而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展示形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让农村党员真正参与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来。一方面,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个村的村风村情都是不尽相同的,围绕如何开展好学习教育可以建议村级党组织进行专题调研,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为做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寓“学”于“做”。支持党支部建立起专门的党员活动中心,建立在党员中心户家播放电教制度。通过志愿者活动、帮扶对接,从为群众办实事中加强党性修养。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凝聚人气,加强组织团结。

(二)抓组织保障,加强日常管理

督促基层党组织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并将不合格党员及时处置,让每一位合格农村党员都能接受有效的学习教育。同时,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远程教育和各重要节假期间党性锻炼等基层党建系列活动,推动学习常态化、经常化,将“两学一做”层层贯彻落实到位。

在学习教育中要突破以往民主评议党员凭印象、凭感觉的局限性,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听取老党员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可以从政治纪律、理论学习、组织纪律、履职尽责等方面按100分制进行考核,同时设计表彰、获奖加分项目。对考核优秀的农村党员,党组织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农村党员,党组织将限期整改到位,不到位的将给予组织处置。

发挥党支部、党小组长等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活动中心,比如xx村今年就计划在相对偏远的农三支部建立起专门的党员活动中心,该项举措就得到了支部党员的一致肯定,现在已经开始积极筹划未来的活动安排了。

(三)抓内容建设,加强形式创新。

创新形式,抓好内容建设,针对农村党员设置专门的行动计划。

针对年轻党员、流动党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管理。通过订阅先锋网、共产党员等的微信关注最新的党政资讯,通过QQ群共享优质的党员电教片以及村级发展的动态,让党性教育贯穿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他们逐步关心并热心于村里的发展。

针对村里的普通党员,学习教育要以集中学习为主,乡镇党员干部要给予指导建议,积极推荐课程易懂、内容丰富的小课程、小讲稿。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在农村党员队伍中精心挑选一批群众基础好,政治、文化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农村党员代表接受专业、细致的“两学一做”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认真消化理解“两学一做”的真正意义与实际内涵,改变其应试教育式的惯性学习思维,督促他们把“两学一做”的精髓和自我完善的理念用党员们最能接受的方式传达给每一名农村党员。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想要有效推进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需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思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单纯的教育活动,而是一次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不论是农村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农村党员,都要争取做到“学”得有实效,“做”得接地气。

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方案就活动的总体要求、学习教育内容、主要措施、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这意味着中共党员教育从抓住“关键少数”到“大水漫灌”全覆盖、无缝隙延伸。而“两学一做”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党员。因此,农村党员如何有效开展“两学一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以xx村为例对此课题做初步的调查与思考。

一、xx村党员队伍基本现状

xx村位于xx市区南部,大部分区域位于市区,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1149户,总人口3203人。村民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和运输业,少部分家庭从事种植业。

村设党总支,下设农一、农二、农三3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截止日前,党员总数为145人。35岁以下党员占总数的28%,60岁以上党员占总数的27%,大专以上学历党员仅占23%,党员中女性党员人数占27%。虽然村党员老龄化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文化程度偏低,有活力的新生力量薄弱也影响了党员带领群众致富作用的发挥。

2015年由于各种原因xx村被上级党组织评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了整改软弱涣散现象,xx村党总支积极提升党组织建设,规范各项组织制度,已于今年摘去了“软弱涣散”的帽子。但仍有部分组织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三会一课”制度,由于村党员人数较多,支部党员大会一年只开一到两次,党小组会议召开也较少。

农村党员党性观念相对较薄弱,从而导致责任意识、宗旨意识也相对淡薄。xx村也不例外,个别党员信念缺失,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还不如普通群众。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不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不关心村级的发展。

二、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可能面临的问题

知道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结合上述xx村党员队伍基本现状,农村党员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时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不少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干部错误认为此类学习教育是务虚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党内学习工作的开展始终停留在开会传达或是下发资料自行学习的阶段,学习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比如xx村今年重点任务较多,主要有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生态公墓的建设等,相对于此类经济建设、民生工程,对于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就弱了一些,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党员们从“两学一做”中获得真知。

另一方面,农村党员对学习、教育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主要体现在个别党员把党内活动、党课教育、观看电教片等看成是走形式或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造成不愿学,学不进,有的甚至是不参加学习,不爱过组织生活等。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阻碍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相关管理制度有:

一是党员管理制度不完善。农村党员流动性大,组织关系不规范,党员台账资料不够完善,导致学习教育时不能覆盖全体党员。

二是党员考核制度不完善。党员的综合表现没有具体化的指标体现,在评优评劣方面人为主观评价的成分比较大,民主评议等制度并没有起到明显作用。同时,党员考核管理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党性不强、消极懈怠的不合格党员也不能及时处置,在学习教育中负面作用较大。

三是支部作用有待加强。比如xx村党员活动经费发放到各支部,但目前只有一个支部有活动场所,因而各支部活动开展少,学习教育基本依靠党总支的活动安排,支部活动经费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

(三)学习效果不明显

基层党组织在对农村党员的教育上,形式单一,理论说教多,结合实际少,会议号召多,活动引导少,缺乏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程度。据很多农村党员反应: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提升自我,而是由于过去读书式、开会式的“学习教育”,党员多处于参加会议、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他们多被教育“疲”了,最终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让他们产生了对学习教育的抵触情绪。比如xx村在去年通过观看红色电影,请党校老师上一堂生动的党课来学习教育时,党员们的积极性就显著提高了。

同时,党员电教发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比如xx村党员电教播放点设在村党总支办公场所,一般除了开大小会议时能集中播放电教片,起到党员教育的作用。平时播放的时候,人员相对分散,更多的是村两委成员的观看学习。

三、推进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要对策建议

针对农村党员,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即“三抓三加强”:

(一)抓思想重视,加强工作职责。

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各村的党支部书记,要加强对学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要自我学习,自我监督,更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可以把对农村党员干部的职责要求进行细化并与工资挂钩,一年一评,动态管理。也可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讲党课评比活动,起到交流学习的效果。从而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展示形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让农村党员真正参与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来。一方面,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个村的村风村情都是不尽相同的,围绕如何开展好学习教育可以建议村级党组织进行专题调研,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为做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寓“学”于“做”。支持党支部建立起专门的党员活动中心,建立在党员中心户家播放电教制度。通过志愿者活动、帮扶对接,从为群众办实事中加强党性修养。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凝聚人气,加强组织团结。

(二)抓组织保障,加强日常管理

督促基层党组织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并将不合格党员及时处置,让每一位合格农村党员都能接受有效的学习教育。同时,落实“三会一课”、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远程教育和各重要节假期间党性锻炼等基层党建系列活动,推动学习常态化、经常化,将“两学一做”层层贯彻落实到位。

在学习教育中要突破以往民主评议党员凭印象、凭感觉的局限性,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听取老党员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可以从政治纪律、理论学习、组织纪律、履职尽责等方面按100分制进行考核,同时设计表彰、获奖加分项目。对考核优秀的农村党员,党组织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农村党员,党组织将限期整改到位,不到位的将给予组织处置。

发挥党支部、党小组长等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活动中心,比如xx村今年就计划在相对偏远的农三支部建立起专门的党员活动中心,该项举措就得到了支部党员的一致肯定,现在已经开始积极筹划未来的活动安排了。

(三)抓内容建设,加强形式创新。

创新形式,抓好内容建设,针对农村党员设置专门的行动计划。

针对年轻党员、流动党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管理。通过订阅先锋网、共产党员等的微信关注最新的党政资讯,通过QQ群共享优质的党员电教片以及村级发展的动态,让党性教育贯穿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他们逐步关心并热心于村里的发展。

针对村里的普通党员,学习教育要以集中学习为主,乡镇党员干部要给予指导建议,积极推荐课程易懂、内容丰富的小课程、小讲稿。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在农村党员队伍中精心挑选一批群众基础好,政治、文化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农村党员代表接受专业、细致的“两学一做”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认真消化理解“两学一做”的真正意义与实际内涵,改变其应试教育式的惯性学习思维,督促他们把“两学一做”的精髓和自我完善的理念用党员们最能接受的方式传达给每一名农村党员。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想要有效推进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需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思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单纯的教育活动,而是一次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不论是农村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农村党员,都要争取做到“学”得有实效,“做”得接地气。


相关内容

  • 农村党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需要国家的支持和社户的帮助,大门从根本上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否真正带领群众,关键看广大农村党员在农村中是否有较高的威信。乡党委就如何提高农村党员在农村中的威信这一问题,对大山乡8个村党(总 ...

  • 关于*镇农村党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需要国家的支持和社户的帮助,大门从根本上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否真正带领群众,关键看广大农村党员在农村中是否有较高的威信.笔者带着如何提高农村党员在农村中的威信这一问题,对北海市海城区驿马镇 ...

  • 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 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将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展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作为党委组织部门如何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探索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对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党在群众中的 ...

  • 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巩固和提高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调查与思考
  •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xx县委.县府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开展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开展小康新农村建设.这给我们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 论 文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 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严峻性课题.随着形势的变化.体质的转换.权利和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心工作的转移,对党建工作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 ...

  • 关于某县农民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二)
  • 关于某县农民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三.对策. 当前农村党员存在的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和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予以克服. (一)深化"一区",抓服务,树形象,夯实基础. 农民党员直接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在一起,是农民群众需求信号的 ...

  • 处置农村不合格党员的实践与思考
  • 我县下辖35个乡镇,共有农村党支部934个,农村党员34261人.从2002年开始,我县狠抓农村党员民主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三年共处置农村不合格党员2623名,有力地纯洁了农村党员队伍,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为总结近年来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 ...

  • 关于我县村级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关于我县村级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方,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上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施者.建设一支善于治村理政的村干部队伍,是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多年来,我县在村级组织建设上不断夯实基础.创新求变,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 ...

  • 关于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 关于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中央五中全会建设新农村任务目标的提出,对村级党组织的职能任务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新形势下村党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