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工 图 预 算 工 程 量 计 算 的 方 法 与 探 讨
目 录 一、引言
二、现状
三、关于统筹法的探讨 四、关于分间法的探讨 五、关于表格法的探讨
六、结束语 综合表格法的提出
内容摘要 提出编制预算的关键在于工程量计算,对现状分析提出综合表格法,即
以统筹法为计算及计算顺序的主线,以表格法为计算表达的形式,以分间法为计算工程量的补充,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的综合计算方法,来解决统筹法计算工程量时的局限性,弥补当前计算机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不能普及和复杂难用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预算 工程量计算 计算方法 图表
一、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简称施工图预算,是招标投标的重要基础,其中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组织材料、机具、设备及劳动力供应的依据;是企业编制进度计划、统计完成工作量及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是甲乙双方办理工程结算的基础。在编制预算中,工程量计算是其中心环节,约有60%以上的时间消耗在此阶段内,工程预算造价的正确与否,主要关键还是在于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二、 现状
在现阶段,市场方面,市场化经营运作越来越规范,要求计算工程量准确、及时、
适用,造成编制时间与造价准确度之间的矛盾。工具手段方面,“机编”即计算机进行工程量编制处于推广阶段,全面的自动识图没有解决, “手编”还是主要的编制手段。在编制内容方面,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要求突出,变化大而繁杂,建筑设计风格多变,装修档次增高而复杂,导致计算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在编制方法上,方法多种,但利用不合理,尤其在系统全面的基础上,没有一个好的安排。现对几个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一个好的方法。
三、 关于统筹法的探讨
1、
简介
“统筹法计算”即运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的简称,特点是利用基数——“三线一面”,连续计算相关的预算工程量,达到减少重复劳动,快速计算的目的。分析其特点,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 2、 统筹图的运用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对其计算顺序的安排,我认为,运用统筹法是最为合适的。因为没有统一的安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可能产生一团乱麻 现象。如墙体 扣除
混凝土项,前面没有计算混凝土数据, 临时“插入”计算,就会打乱顺序,出现错误,重复劳动,影响计算速度。如对计算顺序进行统筹安排,这一点就可避免。合理地安排计算顺序,是以有关“线”、“面”数据相关量之间的联系来考虑,不是按照设计图纸顺序或施工顺序,而是根据计算全过程中基本数据被重复使用的情况和数据先后使用的需要进行计算顺序的排列。分部工程工程量计算顺序可安排如下: 门窗工
建立数
基础
混凝土 墙体 内装饰
程
据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屋面工程
其他工程
对建立数据的应用,也应用统筹图作一安排,利用“三线一面”也比较合理, L 中L 内联合统筹图可按如下安排:
3、统筹法实用性分析
运用统筹法比运用一般常规方法计算工程量具有较多的优越性,共同需要的数据越能集中,其优越性越显著。这种优越性表现在他能够尽可能用最少的数据来计算更多的项目。 因此, 决定其优越性表现在两个因素:( 1)计算数据的集中程度;(2)集中了的数据满足共同需要的程度。
由此分析,可列出不同数量的 建筑作法,不同数量的部位构造形式,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效率程度也不一样,汇总如下:
1°、最高效率型:建筑做法单一,部位构造简单的房屋建筑工程。如砖混住宅楼、办公楼等。
2°较高效率型:结构单一,部分子目的建筑做法在3种及其以下,基本数据需要分解的一般房屋建筑工程。
3°一般效率型:大部分项目的建筑作法都在四到六种,基本数据需要分解的房屋建筑、构筑物等。
4° 较差效率型:建筑作法在7种及其以上,结构复杂,框架及高层等这类 , 运
用统筹图的“三线一面”计算,效率差而繁复,只能在个别项目进行运用 。
4、 结论:运用统筹法在计算顺序上与建筑做法及构造简单的情况下,数据归纳能较好的应用;复杂时,就效率差,只能个别运用。
四、 关于分间法的探讨
1、
简介
用统筹法计算时,是把各种同类尺寸 数据汇总,当尺寸变化大,做法多,这时, 数据汇总反而效率不是能很好 的利用,但是,我们可以 不进行汇总,而利用一个房间内各个几何尺寸以及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共有数据的统筹关系,建立一套定型模式来计算可能计算的预算项目,然后再汇总。这就是分间法的基本思想。分间法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就是将一个建筑平面划分成若干分间,然后按照划分的分间进行相应项目的工程量数据的计算。将一个建筑平面划分成若干分间的方法,就是将建筑平面的自然间用相互垂直的内墙中心线、外墙外边线以及分间分割线,纵横分割成若干开间,每一开间为一个分间,分间划分以后就可以对每一分间内的某些工程量计算数据进行综合计算。
由此,得出分间法的特点
1). 提高手工计算效率和运算准确性。由于按房间及一定的计算顺序进行某些项目工程量计算取得数据,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其中数据表达过程简化,而且便于检查,提高其准确性。
2). 一次可以计算三个数据元素。由于充分利用房间几何尺寸变化规律组合,一次可得出砖砌体断面积、地面面积与室内周长三个元素,从而利用它们求得其它相关项目,这也是分间法的主要核心内容及特点。
3). 方法简单。可用电算编程,因分间法主要用列表计算,公式定型化,且易学简单。
4). 不受平面做法复杂的限制。由于分间法不存在汇总基本数据来运用,所以做法复杂多变的限制,而且,作法越复杂,分间法越显得优越。 2、 标志符号解析
分间法最优点,就是而将众多繁杂数据统计及尺寸变化,找到规律,并变为符号,将繁杂的表达式与项目内容简化,并使公式及计算程序相对固定和标准化,这样,能用最小的语言,表示复杂的计算过程。标志符号通过对分间墙体表述,简化表达形式,例如,表达分间为四道墙为边界组成的环路组合平面,开间与进深方向均有一道365 mm 厚的边界外墙,并属于该分间内,开间方向的墙为正中轴线,进深方向的墙为偏中轴线,该开间另两道为240 mm 内墙,轴线居中。轴线与分割线重合,在用分间法表示时,即□3(2)[3](2)即可。 3、 适用性分析
由以上特征可知,复杂多变的施工作法是应用分间法的最大优点,而且,分间法主要体现在开间的数据上,所以墙体、内装饰及混凝土板等是其主要计算的目标。由于施工图越复杂多变,计算表达也就越多,运算也就越多,如无头绪,也就越乱,分间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在于此。首先,它能把尺寸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出来,使尺寸的变化规律简单易用;其次,在于记录简化,简单易用,前面的汇总表中可明显看出。例如,表达分间为四道墙为边界组成的环路组合平面,开间与进深方向均有一道365 mm 厚的边界外墙,并属于该分间内,开间方向的墙为正中轴线,进深方向的墙为偏中轴线,该开间另两道为240 mm 内墙,轴线居中。轴线与分割线重合,在用分间法表示时,即□3(2)[3](2)即可。第三,可用电算手段来解决计算量大的问题,由于可表格化、固定化,尺寸变化规律明了,用简单的表述就可完成其计算。用上面优势,分间法可作为统筹法运用效率不高时的补充手段。
五、 关于表格法的探讨
1、
简介
表格法即指每一个计算项目均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的计算方式用表格形式列表
计算,来表达计算工程量的计算数据,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其特点是计算过程简单明了,数据排列整齐,计算方法规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果可靠,易于 查找和复检,表格法的应用主要是将各种计算表格按照表中的数据类别及各表格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用关系联络符号将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表格化的计算系统,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 计算表格数据传递关系探究
根据分部项目计算关系与计算工程量中实际关系的分配,我们可以组建一个关
统筹计算块
块1如图:
块2如图:
块3如图:
通过关系图。我们可以清楚地分清各种表格之间的数据相互利用关系,以达到表格应用要领,提高计算速度,使数据运用准确,结果正确。 3、 表格格式分类及运用
根据计算工程量的要求与特点,可将表格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 数量统计类型表格:主要用于统计构件、配件等数量的表格。如门窗(洞口)数量统计表,钢筋混凝土构件数量统计表等。它的计算结果可以为与其相关的工程量计算项目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作为编制门窗、预制构件加工计划的重要依据。 (2) 查表册计算工程量类型表格:这类表格主要是指使用已经算好的各种工程量数据表或定性图,把集中已算好的构件、配件数据表中的数据引入相关数据表中相应位置中,进行结果计算。 (3) 基本数据计算类型表格 :主要是指为分间法和统筹法计算项目在工程量计算时提供给综合计算好的有关计算数据。如 L 中 、L 外 、 L 内 、S 底 等。 (4) 工程量计算类型的表格:主要是指直接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表格。主要是指利用已算好的基本表格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表格。单独计算的表格,专用特定。如钢筋、金属结构计算表格等。
以上面分析,我们可以以表格为形式,以统筹法为主线,以分间法为补充的表格计算系统简单表述如下:
(1) 门窗洞口及过梁统计表
门窗(洞口)数量统计表
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计算表
(2) 预制构件数量统计表
预制构件数量统计表
(4) 三线长度计算表
三线长度计算表(一)
(5) 面积计算表
(5) 基础工程计算表
基础项目计算表
(6) 砌体圈梁计算表
砖基础、砖墙、圈梁等工程量计算表
(7) 面积结构项目计算表
面积S 结构项目计算表
共层
工程名称第层
楼地面、天棚、内墙装饰做法分配表(一)
外装饰或散水计算表
(10) 通用表
工程名称 通用工程量计算表
共 层 第 层
(11) 专用表
钢筋重量计算表
钢筋金属材料重量统计汇总表
工程名称
4、 表格法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在表格化的计算中,可用excel 来制作表格,并进行公式编制,通过表与表之间的关联,可以汇总计算,运用计算机来完成繁杂的计算。
结束语
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方法——综合计算表格法,通过一张张表格,运用统筹法、分间法、,按照项目相互之间的关系,利用手工或计算机来完成其工程量的计算。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手册》 王杜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4年2月第一版 1997年6月第五次印刷
2. 《工程造价编制实务》 唐连珏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0年11月第一版 2000年11月第一次印刷
3. 《土建预算快速手编技巧》(第二版) 车复周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出版
1999年11月第二版 1999年11月第十一次印刷
4. 《土木工程概预算》 戎贤主编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第一版 2002年3月第二次印刷
5. 《Excel2002公式与函数应用宝典》 [美]John Walkenbach 著 电子工业
出版社出版 2002年7月第一版 2002年11月第2次印刷
6. 《Microsoft office97中文版使用手册》 希望图书创作室 编著 宇航
出版社出版 1997年9月第一版 1997年9月第1次印刷
2005-02-20
施
工 图 预 算 工 程 量 计 算 的 方 法 与 探 讨
目 录 一、引言
二、现状
三、关于统筹法的探讨 四、关于分间法的探讨 五、关于表格法的探讨
六、结束语 综合表格法的提出
内容摘要 提出编制预算的关键在于工程量计算,对现状分析提出综合表格法,即
以统筹法为计算及计算顺序的主线,以表格法为计算表达的形式,以分间法为计算工程量的补充,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的综合计算方法,来解决统筹法计算工程量时的局限性,弥补当前计算机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不能普及和复杂难用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预算 工程量计算 计算方法 图表
一、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简称施工图预算,是招标投标的重要基础,其中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组织材料、机具、设备及劳动力供应的依据;是企业编制进度计划、统计完成工作量及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是甲乙双方办理工程结算的基础。在编制预算中,工程量计算是其中心环节,约有60%以上的时间消耗在此阶段内,工程预算造价的正确与否,主要关键还是在于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二、 现状
在现阶段,市场方面,市场化经营运作越来越规范,要求计算工程量准确、及时、
适用,造成编制时间与造价准确度之间的矛盾。工具手段方面,“机编”即计算机进行工程量编制处于推广阶段,全面的自动识图没有解决, “手编”还是主要的编制手段。在编制内容方面,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要求突出,变化大而繁杂,建筑设计风格多变,装修档次增高而复杂,导致计算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在编制方法上,方法多种,但利用不合理,尤其在系统全面的基础上,没有一个好的安排。现对几个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一个好的方法。
三、 关于统筹法的探讨
1、
简介
“统筹法计算”即运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的简称,特点是利用基数——“三线一面”,连续计算相关的预算工程量,达到减少重复劳动,快速计算的目的。分析其特点,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 2、 统筹图的运用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对其计算顺序的安排,我认为,运用统筹法是最为合适的。因为没有统一的安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可能产生一团乱麻 现象。如墙体 扣除
混凝土项,前面没有计算混凝土数据, 临时“插入”计算,就会打乱顺序,出现错误,重复劳动,影响计算速度。如对计算顺序进行统筹安排,这一点就可避免。合理地安排计算顺序,是以有关“线”、“面”数据相关量之间的联系来考虑,不是按照设计图纸顺序或施工顺序,而是根据计算全过程中基本数据被重复使用的情况和数据先后使用的需要进行计算顺序的排列。分部工程工程量计算顺序可安排如下: 门窗工
建立数
基础
混凝土 墙体 内装饰
程
据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屋面工程
其他工程
对建立数据的应用,也应用统筹图作一安排,利用“三线一面”也比较合理, L 中L 内联合统筹图可按如下安排:
3、统筹法实用性分析
运用统筹法比运用一般常规方法计算工程量具有较多的优越性,共同需要的数据越能集中,其优越性越显著。这种优越性表现在他能够尽可能用最少的数据来计算更多的项目。 因此, 决定其优越性表现在两个因素:( 1)计算数据的集中程度;(2)集中了的数据满足共同需要的程度。
由此分析,可列出不同数量的 建筑作法,不同数量的部位构造形式,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效率程度也不一样,汇总如下:
1°、最高效率型:建筑做法单一,部位构造简单的房屋建筑工程。如砖混住宅楼、办公楼等。
2°较高效率型:结构单一,部分子目的建筑做法在3种及其以下,基本数据需要分解的一般房屋建筑工程。
3°一般效率型:大部分项目的建筑作法都在四到六种,基本数据需要分解的房屋建筑、构筑物等。
4° 较差效率型:建筑作法在7种及其以上,结构复杂,框架及高层等这类 , 运
用统筹图的“三线一面”计算,效率差而繁复,只能在个别项目进行运用 。
4、 结论:运用统筹法在计算顺序上与建筑做法及构造简单的情况下,数据归纳能较好的应用;复杂时,就效率差,只能个别运用。
四、 关于分间法的探讨
1、
简介
用统筹法计算时,是把各种同类尺寸 数据汇总,当尺寸变化大,做法多,这时, 数据汇总反而效率不是能很好 的利用,但是,我们可以 不进行汇总,而利用一个房间内各个几何尺寸以及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共有数据的统筹关系,建立一套定型模式来计算可能计算的预算项目,然后再汇总。这就是分间法的基本思想。分间法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就是将一个建筑平面划分成若干分间,然后按照划分的分间进行相应项目的工程量数据的计算。将一个建筑平面划分成若干分间的方法,就是将建筑平面的自然间用相互垂直的内墙中心线、外墙外边线以及分间分割线,纵横分割成若干开间,每一开间为一个分间,分间划分以后就可以对每一分间内的某些工程量计算数据进行综合计算。
由此,得出分间法的特点
1). 提高手工计算效率和运算准确性。由于按房间及一定的计算顺序进行某些项目工程量计算取得数据,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其中数据表达过程简化,而且便于检查,提高其准确性。
2). 一次可以计算三个数据元素。由于充分利用房间几何尺寸变化规律组合,一次可得出砖砌体断面积、地面面积与室内周长三个元素,从而利用它们求得其它相关项目,这也是分间法的主要核心内容及特点。
3). 方法简单。可用电算编程,因分间法主要用列表计算,公式定型化,且易学简单。
4). 不受平面做法复杂的限制。由于分间法不存在汇总基本数据来运用,所以做法复杂多变的限制,而且,作法越复杂,分间法越显得优越。 2、 标志符号解析
分间法最优点,就是而将众多繁杂数据统计及尺寸变化,找到规律,并变为符号,将繁杂的表达式与项目内容简化,并使公式及计算程序相对固定和标准化,这样,能用最小的语言,表示复杂的计算过程。标志符号通过对分间墙体表述,简化表达形式,例如,表达分间为四道墙为边界组成的环路组合平面,开间与进深方向均有一道365 mm 厚的边界外墙,并属于该分间内,开间方向的墙为正中轴线,进深方向的墙为偏中轴线,该开间另两道为240 mm 内墙,轴线居中。轴线与分割线重合,在用分间法表示时,即□3(2)[3](2)即可。 3、 适用性分析
由以上特征可知,复杂多变的施工作法是应用分间法的最大优点,而且,分间法主要体现在开间的数据上,所以墙体、内装饰及混凝土板等是其主要计算的目标。由于施工图越复杂多变,计算表达也就越多,运算也就越多,如无头绪,也就越乱,分间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在于此。首先,它能把尺寸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出来,使尺寸的变化规律简单易用;其次,在于记录简化,简单易用,前面的汇总表中可明显看出。例如,表达分间为四道墙为边界组成的环路组合平面,开间与进深方向均有一道365 mm 厚的边界外墙,并属于该分间内,开间方向的墙为正中轴线,进深方向的墙为偏中轴线,该开间另两道为240 mm 内墙,轴线居中。轴线与分割线重合,在用分间法表示时,即□3(2)[3](2)即可。第三,可用电算手段来解决计算量大的问题,由于可表格化、固定化,尺寸变化规律明了,用简单的表述就可完成其计算。用上面优势,分间法可作为统筹法运用效率不高时的补充手段。
五、 关于表格法的探讨
1、
简介
表格法即指每一个计算项目均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的计算方式用表格形式列表
计算,来表达计算工程量的计算数据,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其特点是计算过程简单明了,数据排列整齐,计算方法规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果可靠,易于 查找和复检,表格法的应用主要是将各种计算表格按照表中的数据类别及各表格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用关系联络符号将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表格化的计算系统,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 计算表格数据传递关系探究
根据分部项目计算关系与计算工程量中实际关系的分配,我们可以组建一个关
统筹计算块
块1如图:
块2如图:
块3如图:
通过关系图。我们可以清楚地分清各种表格之间的数据相互利用关系,以达到表格应用要领,提高计算速度,使数据运用准确,结果正确。 3、 表格格式分类及运用
根据计算工程量的要求与特点,可将表格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 数量统计类型表格:主要用于统计构件、配件等数量的表格。如门窗(洞口)数量统计表,钢筋混凝土构件数量统计表等。它的计算结果可以为与其相关的工程量计算项目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作为编制门窗、预制构件加工计划的重要依据。 (2) 查表册计算工程量类型表格:这类表格主要是指使用已经算好的各种工程量数据表或定性图,把集中已算好的构件、配件数据表中的数据引入相关数据表中相应位置中,进行结果计算。 (3) 基本数据计算类型表格 :主要是指为分间法和统筹法计算项目在工程量计算时提供给综合计算好的有关计算数据。如 L 中 、L 外 、 L 内 、S 底 等。 (4) 工程量计算类型的表格:主要是指直接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表格。主要是指利用已算好的基本表格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表格。单独计算的表格,专用特定。如钢筋、金属结构计算表格等。
以上面分析,我们可以以表格为形式,以统筹法为主线,以分间法为补充的表格计算系统简单表述如下:
(1) 门窗洞口及过梁统计表
门窗(洞口)数量统计表
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计算表
(2) 预制构件数量统计表
预制构件数量统计表
(4) 三线长度计算表
三线长度计算表(一)
(5) 面积计算表
(5) 基础工程计算表
基础项目计算表
(6) 砌体圈梁计算表
砖基础、砖墙、圈梁等工程量计算表
(7) 面积结构项目计算表
面积S 结构项目计算表
共层
工程名称第层
楼地面、天棚、内墙装饰做法分配表(一)
外装饰或散水计算表
(10) 通用表
工程名称 通用工程量计算表
共 层 第 层
(11) 专用表
钢筋重量计算表
钢筋金属材料重量统计汇总表
工程名称
4、 表格法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在表格化的计算中,可用excel 来制作表格,并进行公式编制,通过表与表之间的关联,可以汇总计算,运用计算机来完成繁杂的计算。
结束语
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方法——综合计算表格法,通过一张张表格,运用统筹法、分间法、,按照项目相互之间的关系,利用手工或计算机来完成其工程量的计算。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手册》 王杜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4年2月第一版 1997年6月第五次印刷
2. 《工程造价编制实务》 唐连珏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0年11月第一版 2000年11月第一次印刷
3. 《土建预算快速手编技巧》(第二版) 车复周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出版
1999年11月第二版 1999年11月第十一次印刷
4. 《土木工程概预算》 戎贤主编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第一版 2002年3月第二次印刷
5. 《Excel2002公式与函数应用宝典》 [美]John Walkenbach 著 电子工业
出版社出版 2002年7月第一版 2002年11月第2次印刷
6. 《Microsoft office97中文版使用手册》 希望图书创作室 编著 宇航
出版社出版 1997年9月第一版 1997年9月第1次印刷
200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