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摘 要:根据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和平区、沈河区的分布,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访谈。同时对沈阳市

卫生局、和平区卫生局以及沈河区卫生局进行电话访谈兼实地访

谈。调查中我们发现,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面临

人力资源不足、法律缺失、人口压力以及制度性障碍等多方面的困

难,建议采取规范全科医学培训、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建立医师责

任保险制度等措施推动新服务模式的推行。

关键词:全科医生 家庭服务 社区服务

1. 调查对象与研究过程

1.1调查对象的确定

目前沈阳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个, 我们根据沈阳市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在和平区、沈河区的分布,随机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占和平区、沈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50%)作为访

谈对象。

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卫

生服务中心的医师资源,及时取得所需资料,采用偶遇法,对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访谈。同时,为了方便卫生局工作负

责人接受访谈,对沈阳市卫生局、和平区卫生局以及沈河区卫生局

进行电话访谈兼实地访谈。

1.2研究过程

①访谈提纲的设计

自行设计访谈提纲,我们根据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实施的家庭

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沈阳市2012年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工作要点》,最终确定了访谈提纲。并依据政策分析理论,

将访谈内容分为:“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政策执行主体、客

体、环境以及政策内容四部分。

其中政策执行主体涉及全科医生的人力资源情况、培养机制;政

策执行客体涉及社区居民;政策执行环境涉及法律环境、人口状况

以及社会信任度;政策内容主要涉及服务内容、政策补偿机制以及

绩效评价机制,还包括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医疗事故防范等内容。

②访谈过程

我们首先对沈阳市卫生局、和平区卫生局以及沈河区卫生局进行

访谈,了解了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政策设定,

以及沈阳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抽取的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全科医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沈阳市社区卫生

服务的现状,以及未来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面临的主要

问题。

2. 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困难

2.1政策执行主体面临的困难

①全科医生人员数量不足

人员不足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首要问题。以和平区为例,和平

区现有人口70多万人,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家庭医师组

织的标准,“在新世纪中,平均每 2 000 人口就要配备1 名家庭医

师”,[1]和平区需要全科医生约350人,而目前仅有210人左右,

全科医生的人才缺口达100多人。2011年的数据显示,辽宁省共有

12902名基层医生参加了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获得全科医师岗位

合格证书的有7050人。[2]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

总体目标,“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前,辽

宁省还有四千人的全科医生缺口。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辽宁省的全科医生缺口将达万人以上。总之,人员不足将是未来推

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首要瓶颈。

②全科医生医疗水平不够

通过对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全科医生培养方式的调查,我们了

解到,目前沈阳市的全科医生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真正通

过规范的全科医学培训出身的全科医生几乎没有,在和平区210人

的全科医生队伍中,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规范全科医学培训出身的全

科医生。2011年,辽宁省首批接受“5+3”模式规范化培养的全科

医生才刚刚毕业,但人数仅仅是11人,各地级市平均还不到1人。

第二,在岗培训效果难以保证。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人员

极其紧缺,培训医生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在岗培训,而且,培

训的内容、形式也存在诸多缺陷,培训效果难以保证。中华医学会

全科医学分会在沈阳的调查也显示,回答转岗培训对今后工作非常

有帮助者仅占23 %。[3]因此,需要通过更加规范的培训来提高基

层全科医生的实际医疗水平。

2.2政策执行客体存在的问题

①居民期望与社区医生服务水平的落差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居民享受医疗服务越来越方便。2011

年,沈河区开始推行“包户服务”,对于一些年级比较大、病症比

较轻或是长期卧床不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建立家庭病床并

提供上门服务,但由于社区医生人员不足,工作任务量重,结果难

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在我们的访谈中,社区医生表示,对上门

服务的过度期望,以为社区医生变成了私人医生,不仅加大了社区

医生的工作量,也造成了一些医疗资源的浪费。

②传统的健康及就医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健康观念是“无病即健康”,但居民健康的预防、保健是家

庭医生式服务的重要内容。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的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都积极开展了健康讲座、定期走访等活动,但这些“事前预防

性”服务在实施中却难以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落后的健康观念

不仅不利于健康水平的提高,最终还会加大社会的医疗成本。

传统的就医观念也影响着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推行。目前大

部分居民只相信大医院的医疗水平,对小医院,尤其是社区卫生医

院则缺乏基本的信任,信任缺失又影响了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等政

策的推行。

2.3政策执行环境

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要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家庭

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推行,面临着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

我们主要分析法律环境和人口状况以及社会信任度的影响。

①法律缺失

法律保障是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重要制度基础,但

目前的医疗规范中,对社区医生出诊时的医疗活动、人身安全以及

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

在我们的调查中,沈阳市某区曾最早推行了家庭医生服务的试点

工作,但正是由于对家庭出诊时医疗纠纷的处理问题而最终放弃了

家庭医生服务的推行。沈阳市全面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

后,家庭病床和上门服务会更加普遍,但如果风险难以规避,又缺

乏制度保障,使得社区医生本身就对“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存

在顾虑,也就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新服务模式的开展。

②人口压力

“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尤其是城市

流动人口的增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沈阳市总人口

为810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来增长90万人,

增长 12.53%,这其中,外来人口又是沈阳市人口增长的最主要推

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沈阳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不仅要面临人口增

长的压力,流动人口也为社区卫生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

服务难度。

③社会信任度的降低,影响医生工作的开展

社会信任度和安全感的下降,必定影响”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

的推广。一方面,社区居民需要更加全面、细致、连续的医疗服务,

但另一方面,受社会诚信和信任感下降的影响,又对社区卫生工作

保持警惕,使得人际关系愈加冷漠,医生工作遭遇“心理围墙”的

障碍。

2.4政策、制度性障碍

①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缺乏制度保障

真正的家庭医生服务要以“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为基础。

沈阳市的医疗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面临很多问

题,以我们调查的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为例。首先,因为制度规

范的缺失,社区首诊难以真正实现。其次,沈阳市虽然在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之间,已经实现了双向转诊,但是在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之间,转诊则出现了一些困难。一

方面,转诊要考虑患者意愿,如果患者对转诊医院不满意,转诊也

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在二、三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

转诊的过程中,不愿意提供介绍病人病情的转诊书,这不仅造成了

一定的资源浪费,重新检查也会加重病人的医疗负担。

②政策补偿机制不健全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政策补偿机制面临很多问题:首先,社

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改革

方向是不断降低经济收益,强调其社会效益。在沈阳市和平区、沈

河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家庭随访、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

咨询以及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等服务都是免费的,而目前的补偿

机制并不能弥补这部分收入的减少以及所耗费的成本。

③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沈阳市进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考核评价,其中最主要

的是对全科医生及其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的考核。在对沈阳市两区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有效

的绩效考核机制,第一,缺乏一种客观、合理的考核机制,难以真

实地体现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第二,绩效考核结果对全科医生的

激励作用不强,结果导致绩效考核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多渠道解决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①加快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全科医生培训

在全科医生新人才的培养上,《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

导意见》已经提出了近期解决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需求的四个渠道,

“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

培训;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

但是在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医疗人才的培训质

量,严格规范全科医生的准入制度。

②实行“双班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下,为了缓解全科医生人才的供需矛盾,

可以实行“双班制”和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双班制”是在同一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下,将全体全科医生分为“社区服务”和“临床坐

诊”两班,并实行两班轮换。两班轮换,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生的医

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社区医生的服务质量。

医生多点执业,既可以一人多用,又有利于人才流动,尤其是高

级医学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不仅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

质量,还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学人才的培养。

3.2确立医师责任保险制度,分担风险,解决纠纷

建立医师责任保险制度,有利于分担医生风险,为医生创造一种

宽松的行医环境,也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患者来说,

不但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保险公司的介入,使得医疗纠

纷的解决和赔付更加客观、合理。

建立医师责任保险制度要实行强制保险。在我国,应该规定法人

性质的医疗机构必须为其医师进行投保;个体诊所的医师必须自己

进行投保,否则不得执业。[4]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实施,并保证

制度实施的效果。

3.3建立全面合理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性障碍

消除制度性障碍,主要是解决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政策补偿机

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等问题。实现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制度化

要以医保为基础,规定医保人员必须到社区首诊或进行转诊,或是

提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完善政策补偿机制重要

的是加大政府投入,并保证补偿到位;建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要

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而且要根据每年的工作任务,适时调整考核

标准和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将考核结果与医生的薪酬收入和晋升制

度相结合,合理反映医疗服务的水平,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不断提

高卫生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薛锦花. 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j].社区医疗,2011,18(11).

[2]王敏娜. 我省全科医生缺口达数千人[n].辽宁日报,

2011-07-11.

[3]施萍,吴静雅,付肖冰,李萍,宋瑞清,顾湲. 建立全科医生

制度意见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

[4]杜康宁. 医师责任保险制度研究[j].湖南大学,2009.

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摘 要:根据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和平区、沈河区的分布,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访谈。同时对沈阳市

卫生局、和平区卫生局以及沈河区卫生局进行电话访谈兼实地访

谈。调查中我们发现,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面临

人力资源不足、法律缺失、人口压力以及制度性障碍等多方面的困

难,建议采取规范全科医学培训、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建立医师责

任保险制度等措施推动新服务模式的推行。

关键词:全科医生 家庭服务 社区服务

1. 调查对象与研究过程

1.1调查对象的确定

目前沈阳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个, 我们根据沈阳市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在和平区、沈河区的分布,随机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占和平区、沈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50%)作为访

谈对象。

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卫

生服务中心的医师资源,及时取得所需资料,采用偶遇法,对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访谈。同时,为了方便卫生局工作负

责人接受访谈,对沈阳市卫生局、和平区卫生局以及沈河区卫生局

进行电话访谈兼实地访谈。

1.2研究过程

①访谈提纲的设计

自行设计访谈提纲,我们根据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实施的家庭

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沈阳市2012年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工作要点》,最终确定了访谈提纲。并依据政策分析理论,

将访谈内容分为:“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政策执行主体、客

体、环境以及政策内容四部分。

其中政策执行主体涉及全科医生的人力资源情况、培养机制;政

策执行客体涉及社区居民;政策执行环境涉及法律环境、人口状况

以及社会信任度;政策内容主要涉及服务内容、政策补偿机制以及

绩效评价机制,还包括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医疗事故防范等内容。

②访谈过程

我们首先对沈阳市卫生局、和平区卫生局以及沈河区卫生局进行

访谈,了解了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政策设定,

以及沈阳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抽取的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全科医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沈阳市社区卫生

服务的现状,以及未来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面临的主要

问题。

2. 沈阳市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困难

2.1政策执行主体面临的困难

①全科医生人员数量不足

人员不足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首要问题。以和平区为例,和平

区现有人口70多万人,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家庭医师组

织的标准,“在新世纪中,平均每 2 000 人口就要配备1 名家庭医

师”,[1]和平区需要全科医生约350人,而目前仅有210人左右,

全科医生的人才缺口达100多人。2011年的数据显示,辽宁省共有

12902名基层医生参加了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获得全科医师岗位

合格证书的有7050人。[2]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

总体目标,“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前,辽

宁省还有四千人的全科医生缺口。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辽宁省的全科医生缺口将达万人以上。总之,人员不足将是未来推

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首要瓶颈。

②全科医生医疗水平不够

通过对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全科医生培养方式的调查,我们了

解到,目前沈阳市的全科医生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真正通

过规范的全科医学培训出身的全科医生几乎没有,在和平区210人

的全科医生队伍中,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规范全科医学培训出身的全

科医生。2011年,辽宁省首批接受“5+3”模式规范化培养的全科

医生才刚刚毕业,但人数仅仅是11人,各地级市平均还不到1人。

第二,在岗培训效果难以保证。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人员

极其紧缺,培训医生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在岗培训,而且,培

训的内容、形式也存在诸多缺陷,培训效果难以保证。中华医学会

全科医学分会在沈阳的调查也显示,回答转岗培训对今后工作非常

有帮助者仅占23 %。[3]因此,需要通过更加规范的培训来提高基

层全科医生的实际医疗水平。

2.2政策执行客体存在的问题

①居民期望与社区医生服务水平的落差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居民享受医疗服务越来越方便。2011

年,沈河区开始推行“包户服务”,对于一些年级比较大、病症比

较轻或是长期卧床不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建立家庭病床并

提供上门服务,但由于社区医生人员不足,工作任务量重,结果难

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在我们的访谈中,社区医生表示,对上门

服务的过度期望,以为社区医生变成了私人医生,不仅加大了社区

医生的工作量,也造成了一些医疗资源的浪费。

②传统的健康及就医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健康观念是“无病即健康”,但居民健康的预防、保健是家

庭医生式服务的重要内容。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的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都积极开展了健康讲座、定期走访等活动,但这些“事前预防

性”服务在实施中却难以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落后的健康观念

不仅不利于健康水平的提高,最终还会加大社会的医疗成本。

传统的就医观念也影响着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推行。目前大

部分居民只相信大医院的医疗水平,对小医院,尤其是社区卫生医

院则缺乏基本的信任,信任缺失又影响了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等政

策的推行。

2.3政策执行环境

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要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家庭

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推行,面临着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

我们主要分析法律环境和人口状况以及社会信任度的影响。

①法律缺失

法律保障是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重要制度基础,但

目前的医疗规范中,对社区医生出诊时的医疗活动、人身安全以及

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

在我们的调查中,沈阳市某区曾最早推行了家庭医生服务的试点

工作,但正是由于对家庭出诊时医疗纠纷的处理问题而最终放弃了

家庭医生服务的推行。沈阳市全面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

后,家庭病床和上门服务会更加普遍,但如果风险难以规避,又缺

乏制度保障,使得社区医生本身就对“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存

在顾虑,也就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新服务模式的开展。

②人口压力

“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尤其是城市

流动人口的增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沈阳市总人口

为810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来增长90万人,

增长 12.53%,这其中,外来人口又是沈阳市人口增长的最主要推

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沈阳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不仅要面临人口增

长的压力,流动人口也为社区卫生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

服务难度。

③社会信任度的降低,影响医生工作的开展

社会信任度和安全感的下降,必定影响”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

的推广。一方面,社区居民需要更加全面、细致、连续的医疗服务,

但另一方面,受社会诚信和信任感下降的影响,又对社区卫生工作

保持警惕,使得人际关系愈加冷漠,医生工作遭遇“心理围墙”的

障碍。

2.4政策、制度性障碍

①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缺乏制度保障

真正的家庭医生服务要以“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为基础。

沈阳市的医疗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面临很多问

题,以我们调查的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为例。首先,因为制度规

范的缺失,社区首诊难以真正实现。其次,沈阳市虽然在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之间,已经实现了双向转诊,但是在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之间,转诊则出现了一些困难。一

方面,转诊要考虑患者意愿,如果患者对转诊医院不满意,转诊也

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在二、三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

转诊的过程中,不愿意提供介绍病人病情的转诊书,这不仅造成了

一定的资源浪费,重新检查也会加重病人的医疗负担。

②政策补偿机制不健全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政策补偿机制面临很多问题:首先,社

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改革

方向是不断降低经济收益,强调其社会效益。在沈阳市和平区、沈

河区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家庭随访、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

咨询以及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等服务都是免费的,而目前的补偿

机制并不能弥补这部分收入的减少以及所耗费的成本。

③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沈阳市进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考核评价,其中最主要

的是对全科医生及其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的考核。在对沈阳市两区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有效

的绩效考核机制,第一,缺乏一种客观、合理的考核机制,难以真

实地体现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第二,绩效考核结果对全科医生的

激励作用不强,结果导致绩效考核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多渠道解决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①加快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全科医生培训

在全科医生新人才的培养上,《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

导意见》已经提出了近期解决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需求的四个渠道,

“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

培训;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

但是在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医疗人才的培训质

量,严格规范全科医生的准入制度。

②实行“双班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下,为了缓解全科医生人才的供需矛盾,

可以实行“双班制”和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双班制”是在同一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下,将全体全科医生分为“社区服务”和“临床坐

诊”两班,并实行两班轮换。两班轮换,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生的医

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社区医生的服务质量。

医生多点执业,既可以一人多用,又有利于人才流动,尤其是高

级医学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不仅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

质量,还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学人才的培养。

3.2确立医师责任保险制度,分担风险,解决纠纷

建立医师责任保险制度,有利于分担医生风险,为医生创造一种

宽松的行医环境,也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患者来说,

不但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保险公司的介入,使得医疗纠

纷的解决和赔付更加客观、合理。

建立医师责任保险制度要实行强制保险。在我国,应该规定法人

性质的医疗机构必须为其医师进行投保;个体诊所的医师必须自己

进行投保,否则不得执业。[4]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实施,并保证

制度实施的效果。

3.3建立全面合理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性障碍

消除制度性障碍,主要是解决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政策补偿机

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等问题。实现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制度化

要以医保为基础,规定医保人员必须到社区首诊或进行转诊,或是

提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完善政策补偿机制重要

的是加大政府投入,并保证补偿到位;建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要

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而且要根据每年的工作任务,适时调整考核

标准和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将考核结果与医生的薪酬收入和晋升制

度相结合,合理反映医疗服务的水平,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不断提

高卫生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薛锦花. 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j].社区医疗,2011,18(11).

[2]王敏娜. 我省全科医生缺口达数千人[n].辽宁日报,

2011-07-11.

[3]施萍,吴静雅,付肖冰,李萍,宋瑞清,顾湲. 建立全科医生

制度意见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

[4]杜康宁. 医师责任保险制度研究[j].湖南大学,2009.


相关内容

  •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谈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谈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发布时间:2011-7-9 日前,<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印发.为何要专门出台关于全科医生的制度性文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和亮点?对老百姓有什么实惠?记者就此对孙志刚进行了专访. "一项制度":2020年每万居民 ...

  •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卫计委.物价局<关于印发安徽省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卫基层秘[2015]209号)文件精神,按照界首市卫计委<关于在全市乡村医疗机构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2015)17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 ...

  • 道阻且长,溯洄从之
  • 20世纪70年代,她下过乡,做过赤脚医生:20世纪80年代,她干过临床,当过教师:20世纪90年代,她在国内试验推广全科医学,并一直做到今天.回顾顾渡教授的半生经历,可以看到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历程的整个缩影. "我很庆幸自己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能把它当做事业做一辈子.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 ...

  • 卫生院家庭医生式服务实施方案
  • xx 卫生院家庭医生式服务实施方案 医院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各村卫生室: 按照<xx 市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x 卫基妇发„2012‟10号及xx 县卫生局关于印发<xx 县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全面促进辖区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

  • 三师共管服务患者 分级诊疗方便群众
  • "之前,我每次去大医院治疗高血压,都要经历排队.取药等漫长程序."厦门市莲前社区67岁的居民王思亮说,每次去看病,都令他血压升高."现在从家走路几分钟就能到社区医院,三师共管,方便有效." 王思亮所说的"三师共管",是厦门市推行的分级诊疗制 ...

  • 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 综述 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潘燕君张晓文赵 燕顾奚凤 浦东新区王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1 [摘要] 2010年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首批家庭医生制服务改革试点区,开始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改革.随着改革和探索的深入,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已显得日趋重要和迫切.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 ...

  • 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我国养老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养老机构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因此,养老问题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可靠的养 ...

  • 沈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分析
  • 沈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分析 产生背景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 ...

  • 2017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
  • 2017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 事业单位退休 人员基 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要看时事政治呢?在公职类考试中,重要的时政热点可以分为五大类: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社会类.生态类,也就是所谓的五位一体的建设,在公务员考试中,也会考察考生对于热点的积累和看法. 2017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