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号:XGJC/G〔2010〕-049号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项目名称:
检测内容: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检测单位:
检 测 报 告
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 单桩静载荷试验
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梧贵高速公路第二
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0 年 12 月 02 日至 2010 年 12 月 20 日 2010 年 12 月 26 日 广西新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第1页 共13页
项目负责人:
主要检测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签发人: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签发日期:
声明:1、报告未盖“检测试验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批准(签发)、审核、项目负责、试验(检测)人员和报告编写人员签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报告复印未加盖“检测试验报告专用章”无效。
5、对试验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试验检测单位提出。
检测单位地址:广西南宁市望州路84号 邮政编码:530001
电 话:(0771)5653401 传 真:(0771)5653401
目 录
一、前言„„„„„„„„„„„„„„„„„„„„„„„„„„„„„„4 二、项目概况„„„„„„„„„„„„„„„„„„„„„„„„„„4 三、地质概况„„„„„„„„„„„„„„„„„„„„„„„„„„„4 四、检测依据„„„„„„„„„„„„„„„„„„„„„„„„„„„5 五、现场检测„„„„„„„„„„„„„„„„„„„„„„„„„„„„5 六、检测结果„„„„„„„„„„„„„„„„„„„„„„„„„„6 七、检测结论„„„„„„„„„„„„„„„„„„„„„„„„„„„7 八、附图表„„„„„„„„„„„„„„„„„„„„„„„„„„„7
一、前言
受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梧贵高速公路第二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委托,我公司对其在建的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K76+940~K77+025段的复合地基进行抗压静载荷试验,用来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按合同约定此次共试验了三个试验点,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压板试验,承压板尺寸为1.0×1.0m。所试点位由甲方、监理选取,试点编号由甲方提供。外业试验于2010年12月02日至2010年12月20日进行。 二、项目概况
表1
三、地质概况
根据甲方提供的《不良地质地段表》,K76+940~K77+025属水田地段,为冲积灰色淤泥质粘土和褐黄色软塑状饱和粉质粘土,软土平均厚度6.0m,其下为
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有关设计及变更文件。 五、现场检测
1、加载方式
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2倍即300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30kPa,总堆载量360kN。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1.00m×1.00m,板底铺设50mm中粗砂找平层,试坑底开挖至基底标高,坑底面积为6.00m×6.00m。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沙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360kN。
2、荷载及沉降测量
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桩沉降则通过承压板四边对称架设的位移传感器,测试仪自动记录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由脚手架钢管构成的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承压板中心的距离为2.00m,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为1.50m。
图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示意图
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有关设计及变更文件。 五、现场检测
1、加载方式
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2倍即300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30kPa,总堆载量360kN。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1.00m×1.00m,板底铺设50mm中粗砂找平层,试坑底开挖至基底标高,坑底面积为6.00m×6.00m。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沙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360kN。
2、荷载及沉降测量
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桩沉降则通过承压板四边对称架设的位移传感器,测试仪自动记录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由脚手架钢管构成的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承压板中心的距离为2.00m,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为1.50m。
图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示意图
3、检测设备
试验所用仪器有RSM- JCⅢ静载荷测试仪主机1台,200t千斤顶1台,压力传感器1个,位移传感器4个。 六、检测结果
1、72-2号检测点
试验加载达到预期最大试验荷载时,终止加载。
试验加载到150kN时,沉降量为1.64mm,试验终止荷载为300kN,总沉降量为36.81mm,p~s/b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比例极限拐点)。综合分析,该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为fO= 202.4kPa。
2、59-5号检测点
试验加载达到预期最大试验荷载时,终止加载。
试验加载到150kN时,沉降量为2.64mm,试验终止荷载为300kN,总沉降量为36.54mm,p~s/b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比例极限拐点)。综合分析,该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为fO= 182.4kPa。
3、39-6号检测点
试验加载达到预期最大试验荷载时,终止加载。
试验加载到150kN时,沉降量为2.03mm,试验终止荷载为300kN,总沉降量为36.22mm,p~s/b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比例极限拐点)。综合分析,该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为fO= 175.3kPa。
本路段共进行了3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平均值186.7kPa。极差27.1kPa,未超过30%。
上述检测结果汇总表见表2,复合地基试验荷载和沉降数据见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p~s/b曲线见附图。
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2
七、检测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汇总表和p~s/b曲线图结合规范和设计文件,本次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八、附图表
1、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共3页 2、复合地基p~s/b曲线图共3页
广西新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p-s曲线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p-s曲线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p-s曲线
报告编号:XGJC/G〔2010〕-049号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项目名称:
检测内容: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检测单位:
检 测 报 告
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 单桩静载荷试验
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梧贵高速公路第二
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0 年 12 月 02 日至 2010 年 12 月 20 日 2010 年 12 月 26 日 广西新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第1页 共13页
项目负责人:
主要检测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签发人: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上岗证号: )
签发日期:
声明:1、报告未盖“检测试验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批准(签发)、审核、项目负责、试验(检测)人员和报告编写人员签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报告复印未加盖“检测试验报告专用章”无效。
5、对试验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试验检测单位提出。
检测单位地址:广西南宁市望州路84号 邮政编码:530001
电 话:(0771)5653401 传 真:(0771)5653401
目 录
一、前言„„„„„„„„„„„„„„„„„„„„„„„„„„„„„„4 二、项目概况„„„„„„„„„„„„„„„„„„„„„„„„„„4 三、地质概况„„„„„„„„„„„„„„„„„„„„„„„„„„„4 四、检测依据„„„„„„„„„„„„„„„„„„„„„„„„„„„5 五、现场检测„„„„„„„„„„„„„„„„„„„„„„„„„„„„5 六、检测结果„„„„„„„„„„„„„„„„„„„„„„„„„„6 七、检测结论„„„„„„„„„„„„„„„„„„„„„„„„„„„7 八、附图表„„„„„„„„„„„„„„„„„„„„„„„„„„„7
一、前言
受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梧贵高速公路第二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委托,我公司对其在建的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K76+940~K77+025段的复合地基进行抗压静载荷试验,用来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按合同约定此次共试验了三个试验点,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压板试验,承压板尺寸为1.0×1.0m。所试点位由甲方、监理选取,试点编号由甲方提供。外业试验于2010年12月02日至2010年12月20日进行。 二、项目概况
表1
三、地质概况
根据甲方提供的《不良地质地段表》,K76+940~K77+025属水田地段,为冲积灰色淤泥质粘土和褐黄色软塑状饱和粉质粘土,软土平均厚度6.0m,其下为
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有关设计及变更文件。 五、现场检测
1、加载方式
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2倍即300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30kPa,总堆载量360kN。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1.00m×1.00m,板底铺设50mm中粗砂找平层,试坑底开挖至基底标高,坑底面积为6.00m×6.00m。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沙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360kN。
2、荷载及沉降测量
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桩沉降则通过承压板四边对称架设的位移传感器,测试仪自动记录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由脚手架钢管构成的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承压板中心的距离为2.00m,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为1.50m。
图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示意图
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有关设计及变更文件。 五、现场检测
1、加载方式
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2倍即300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30kPa,总堆载量360kN。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1.00m×1.00m,板底铺设50mm中粗砂找平层,试坑底开挖至基底标高,坑底面积为6.00m×6.00m。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沙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360kN。
2、荷载及沉降测量
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桩沉降则通过承压板四边对称架设的位移传感器,测试仪自动记录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由脚手架钢管构成的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承压板中心的距离为2.00m,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为1.50m。
图1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示意图
3、检测设备
试验所用仪器有RSM- JCⅢ静载荷测试仪主机1台,200t千斤顶1台,压力传感器1个,位移传感器4个。 六、检测结果
1、72-2号检测点
试验加载达到预期最大试验荷载时,终止加载。
试验加载到150kN时,沉降量为1.64mm,试验终止荷载为300kN,总沉降量为36.81mm,p~s/b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比例极限拐点)。综合分析,该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为fO= 202.4kPa。
2、59-5号检测点
试验加载达到预期最大试验荷载时,终止加载。
试验加载到150kN时,沉降量为2.64mm,试验终止荷载为300kN,总沉降量为36.54mm,p~s/b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比例极限拐点)。综合分析,该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为fO= 182.4kPa。
3、39-6号检测点
试验加载达到预期最大试验荷载时,终止加载。
试验加载到150kN时,沉降量为2.03mm,试验终止荷载为300kN,总沉降量为36.22mm,p~s/b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比例极限拐点)。综合分析,该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为fO= 175.3kPa。
本路段共进行了3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平均值186.7kPa。极差27.1kPa,未超过30%。
上述检测结果汇总表见表2,复合地基试验荷载和沉降数据见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p~s/b曲线见附图。
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2
七、检测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汇总表和p~s/b曲线图结合规范和设计文件,本次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八、附图表
1、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共3页 2、复合地基p~s/b曲线图共3页
广西新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p-s曲线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p-s曲线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p-s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