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水中充氧

实验四 水中充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利用清水测定氧转移系数的方法; 2.掌握试验的方法步骤及数据的整理。 二、实验原理

先用还原剂亚硫酸钠将清水中的氧消除,用氯化钴作催化剂。当水中氧的浓度为零后,测出不同时间水中的复氧浓度。

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的理论,一般用双膜理论来解释。当气水两相作相对运动时,气水两相接触面(界面)的两侧分别存在着气体边界层(气膜)和水边界层(水膜)(图1),氧在气相主体内以对流扩散方式到达气膜,以分子扩散通过气膜,最后以对流扩散方式转移到水相主体。由于对流扩散的阻力比分子扩散的阻力小得多,所以氧的转移阻力集中在双膜上。 根据传质原理,氧向水中转移速率与水中亏氧量及水、气接触面积成正比。

图1 双膜理论示意图

dc

=KL⋅a(CS-CL)(毫克/升·分) (1) dt

2

3

式中:KL——氧转移系数(米/分); a=A/V,米/米;

Cs——水中饱和溶解氧,毫克/升; CL——t时间水中实际溶解氧,毫克/升。

(1)式中,氧转移系数KL及接触界面积A难于计量,实验上采用总转移系数KLα。 即:

dc

=KLa(CS-CL) (2) dt

分离变量积分,得:1n(Cs-Ct)=1n(Cs—C0)- KLα

t

或lg(CS-Ct)=lg(CS-C0)-

KLa

t (3) 2.3

(3)式是关于(Cs—Ct)与t的单对数直线方程,KLa/2.3为直线的斜率,所以可以通过实测的一组不同时间复氧浓度数据,来求出KLa等参数。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

1.穿孔管鼓风曝气机或平板叶轮表曝机。 2.溶解氧测定仪。 3.水槽。 4.量筒。 四、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清水,用量筒测定其体积。用溶氧仪测定清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2.计算并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亚硫酸钠和氯化钴。 计算方法:

1

O2→Na2SO4 21

则有 Na2SO3/O2=126/16=7.9

2

据反应式:Na2SO3+

一般在20℃水温时,氧的饱和浓度是9.17mg/L,而每还原1mg的氧需7.9mg的Na2SO3。所以亚硫酸钠用量为72.4mg/L,一般实用量为100mg/L。

氯化钴的用量按8mg/L计算。

根据水槽中水体积计算出用药量,并加入水中搅拌、混和。一般1-2分钟即可将氧全部消除掉。

3.当水中氧显示为零时,开动曝气装置,并用溶氧仪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水中的溶解氧(5分钟以前半分钟或一分钟测一次,5分钟以后,5分钟或10分钟测一次)。溶氧仪的探头应放置在水一半深处。

4.实验过程中,应测定清水溶解氧、温度、空气溶解氧、室温等有关数据。

图2 直线图解示意图

五、实验结果

①由于在清水中做试验,所以(3)式中C0=0,即: lg(CS-Ct)=lgCS-

KLa

t (4) 2.3

式中:Cs——试验条件下清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Ct——不同t时间的溶解氧浓度(mg/L); KLa——氧总转移系数(1/分)。

利用(4)式,将实测资料在单对数纸上绘成直线图(见图2)。量出相应的KLα及Cs, 可用KLa(20)=

KLa(T)

进行修正。 (T-20)

1.024

1.013⨯105

CS(760)=CS(p)

p

dc

=KLaCS(mgO2/L⋅h) ②氧传递速率dt

③充氧能力OC=KLa⋅CS⋅V

(mgO2/h)

实验四 水中充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利用清水测定氧转移系数的方法; 2.掌握试验的方法步骤及数据的整理。 二、实验原理

先用还原剂亚硫酸钠将清水中的氧消除,用氯化钴作催化剂。当水中氧的浓度为零后,测出不同时间水中的复氧浓度。

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的理论,一般用双膜理论来解释。当气水两相作相对运动时,气水两相接触面(界面)的两侧分别存在着气体边界层(气膜)和水边界层(水膜)(图1),氧在气相主体内以对流扩散方式到达气膜,以分子扩散通过气膜,最后以对流扩散方式转移到水相主体。由于对流扩散的阻力比分子扩散的阻力小得多,所以氧的转移阻力集中在双膜上。 根据传质原理,氧向水中转移速率与水中亏氧量及水、气接触面积成正比。

图1 双膜理论示意图

dc

=KL⋅a(CS-CL)(毫克/升·分) (1) dt

2

3

式中:KL——氧转移系数(米/分); a=A/V,米/米;

Cs——水中饱和溶解氧,毫克/升; CL——t时间水中实际溶解氧,毫克/升。

(1)式中,氧转移系数KL及接触界面积A难于计量,实验上采用总转移系数KLα。 即:

dc

=KLa(CS-CL) (2) dt

分离变量积分,得:1n(Cs-Ct)=1n(Cs—C0)- KLα

t

或lg(CS-Ct)=lg(CS-C0)-

KLa

t (3) 2.3

(3)式是关于(Cs—Ct)与t的单对数直线方程,KLa/2.3为直线的斜率,所以可以通过实测的一组不同时间复氧浓度数据,来求出KLa等参数。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

1.穿孔管鼓风曝气机或平板叶轮表曝机。 2.溶解氧测定仪。 3.水槽。 4.量筒。 四、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清水,用量筒测定其体积。用溶氧仪测定清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2.计算并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亚硫酸钠和氯化钴。 计算方法:

1

O2→Na2SO4 21

则有 Na2SO3/O2=126/16=7.9

2

据反应式:Na2SO3+

一般在20℃水温时,氧的饱和浓度是9.17mg/L,而每还原1mg的氧需7.9mg的Na2SO3。所以亚硫酸钠用量为72.4mg/L,一般实用量为100mg/L。

氯化钴的用量按8mg/L计算。

根据水槽中水体积计算出用药量,并加入水中搅拌、混和。一般1-2分钟即可将氧全部消除掉。

3.当水中氧显示为零时,开动曝气装置,并用溶氧仪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水中的溶解氧(5分钟以前半分钟或一分钟测一次,5分钟以后,5分钟或10分钟测一次)。溶氧仪的探头应放置在水一半深处。

4.实验过程中,应测定清水溶解氧、温度、空气溶解氧、室温等有关数据。

图2 直线图解示意图

五、实验结果

①由于在清水中做试验,所以(3)式中C0=0,即: lg(CS-Ct)=lgCS-

KLa

t (4) 2.3

式中:Cs——试验条件下清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Ct——不同t时间的溶解氧浓度(mg/L); KLa——氧总转移系数(1/分)。

利用(4)式,将实测资料在单对数纸上绘成直线图(见图2)。量出相应的KLα及Cs, 可用KLa(20)=

KLa(T)

进行修正。 (T-20)

1.024

1.013⨯105

CS(760)=CS(p)

p

dc

=KLaCS(mgO2/L⋅h) ②氧传递速率dt

③充氧能力OC=KLa⋅CS⋅V

(mgO2/h)


相关内容

  •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
  •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 2.了解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 曝气是人为地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那种曝气设备,其充氧过程均属传质过程,氧传递机理为双膜理论,氧传递基 ...

  •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实验指导书
  •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掌握曝气设备的氧总转移系数和充氧能力的测定方法 (3)了解各种数据整理方法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曝气是人为地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那种曝气设备 ...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单 位: 适用专业: 指导教师: 目 录 实验一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2 实验二 水污染处理设备及工艺演示实验 „„„„„„„„„„„„„„„„„„3 实验三 混凝实验 „„„„„„„„„„„„„„„„„„„„„„„„„„„„„ ...

  • 水体曝气复氧工程充氧量计算与设备选型
  • 中国给水排水 水体曝气复氧工程充氧量计算与设备选型 王瑟澜 孙从军 张明旭 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整治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 充氧量的确定和充氧设备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污染水体曝气复氧 摘 要 从需氧量的计算 关键词 污染水体 曝气复氧 充氧设备 个反应器 河段 即可∀ 箱式模型 高 ...

  • 食品毒理学实验讲义
  • 实验一 毒物损害的形态表现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本实验,掌握毒物的形态损害作用: 2. 学会毒物形态损害的表现及如何记录相关实验现象. 二.实验原理 有关重金属铜.锌.铬.镉对鱼类的急性毒性研究国内已有许多报道,鱼类早期发育是整个生活史中对各种污染物最为敏感的阶段, 用以作为急性毒性试验具有快速 ...

  • 罗汉鱼养殖管理
  • 罗汉鱼 基本介绍 学名:Cichlasoma spp 英文名:Rajah Cichlasoma和Horn 原创第一代青金虎雄鱼,头部微隆,体型线条宽阔流畅.改良后的罗汉虽然保留着"青金虎"的特点,但各方面已经大为改善,尤其是头型更具欣赏性.经过进一步改良后,罗汉已经拥有更宽阔的体 ...

  • 物化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
  •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定压燃烧热与定容燃烧热的差别. 2.掌握量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测定萘的燃烧热 3.了解氧弹量热计的主要组成及作用,掌握氧弹量热计的操作技术. 4.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 实验原理 通常测定物质的燃烧热,是用氧弹量热计,测量 ...

  • 煤样水分的测定
  • 煤样水分的测定 一.内水的测定 1 测定原理:空气干燥法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2 仪器.设备: 2.1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2干燥 ...

  • 综合生态修复技术对景观湖原位修复的实践
  • 综合生态修复技术对景观湖原位修复的实践 福建省肿瘤医院 陈伯武等 摘要 以福建省肿瘤医院内湖为研究处理对象,采用包括人工复氧.水生植物净化和鱼类控藻生物操纵的综合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其劣V 类水质湖水.近年的综合生态修复结果表明,修复后DO 恢复到5.8 mg/L 以上,BOD .COD Cr 和N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