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名词解释(一)

时政名词解释(一)

两会: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 届X 次会议。“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十二五计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1962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二五”计划,也称为大跃进。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1991-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现实思考。他说:“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醉驾: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交通违章行为之一,简称醉驾。2011年02月

26,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11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显加大了对醉驾的处罚力度,醉酒驾驶机动车辆拟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 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

80mg/100mL的驾驶行为。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1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

改善民生: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标准。

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是近些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时政名词解释(一)

两会: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 届X 次会议。“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十二五计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1962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二五”计划,也称为大跃进。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1991-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现实思考。他说:“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醉驾: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交通违章行为之一,简称醉驾。2011年02月

26,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11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显加大了对醉驾的处罚力度,醉酒驾驶机动车辆拟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 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

80mg/100mL的驾驶行为。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1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

改善民生: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标准。

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是近些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相关内容

  •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仍是主要被报道的内容.时政新闻地位如此突出的原因与我国的实际政治经济情况密切相关.我国的新闻媒体仍隶属于国家管理的范围内,各级电视台报道的新闻内容,特别是政治要闻都要经过政府的宣传部门监管,由 ...

  • 浅析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学校代码 学号 分 类 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学 院 XXXXX 专业名称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年 级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201 年 月 日 浅析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 要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兴起成为了传媒界一道亮丽的风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视媒体的 ...

  • 喜迎2012年,快乐猜谜语
  • 喜迎2012年,快乐猜谜语 1.日子变化有一二(节日) 2.晋见无笑容(名吃) 3.管他冬夏与春秋(探骊格) 4.躲进小楼成一统(建筑名词) 5.可人哪里能寻觅(四字常言) 6.大可人哪里去寻得(字一) 7.进口古董(二字新词) 8.晚会说再见(字一) 9.勒(二字新词二) 10.晚上观众稀拉拉(毛 ...

  • 2016考研时政:十八届五中全会详细解读(一)
  • 2016考研时政:十八届五中全会详细解读(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是这次会议达成的重要成果.而依据历年的考研政治真题来看,十八届五中全会最起码占到考研政治的十五分以上.特别是毛中特的材 ...

  • 2015年事业单位时政热点6
  • 2015年事业单位时政热点:劳动者要有"愚公精神" 为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拍摄的六集电视政论片< ...

  • 2015时政热点:"冰桶挑战"切莫成了一场娱乐狂欢
  • www.huatu.com 2015时政热点:"冰桶挑战"切莫成了一场娱乐狂欢 因为众多知名人士的竞相参与,"冰桶挑战"这一原本略显陌生的专有名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知晓.关注度飙升的同时,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同样潜滋暗长,以至于不少人质疑,这个以公益 ...

  • 2015国考时政热点:赞赏丁肇中先生的"一问三不知"
  • 2015国考时政热点:赞赏丁肇中先生的"一问三不 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日前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主题是自己对于宇宙起源的研究.在随后20分钟的问答环节里,有心人发现,丁先生一共回答了五个"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问题呢?" ...

  • 琵琶行练习题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悯然(mǐn) 憔悴(qiáocuì) 湓浦口(fǔ) 商贾云集(ɡǔ) B.转徙(xǐ) 迁谪(zhé) 铮铮然(zhēnɡ) 东船西舫(fānɡ) C.幽咽(yè) 倡女(chānɡ) 水浆迸(bènɡ) 钿头银篦(bì) D.红绡(xiāo) 阑干 ...

  • 新闻联播的分析和其他类型对比
  • 调研方法:搜索引擎搜索法,问卷调查 栏目名称:<新闻联播> 栏目形式: 是指一种电视或广播新闻节目形式,即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同时联合播出的新闻节目. 栏目特点: 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时长一般为30分钟,但是如果当天发生的事件与中国关系重大,或是在中国发生突发事件时,则会加长时间.加长的时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