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有清一代,各朝惩处的六岁的幼子,安排八名书童专

年羹尧是如何自取灭亡

重臣,唯有雍正王朝的年羹尧被冠以的罪名最多,达到92条。这些大罪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残忍罪4条,忌刻罪4条。

“残忍罪”是年羹尧较其他获罪重臣一项较为特殊的罪名。

《清代名人轶事》中有一则这样的记载:年羹尧大将军军法极其严厉,一言既出,部下必严格依令而行。一次下大雪的时候,大将军坐轿子出门,侍卫们扶着轿子跟从而行。雪花落满侍卫的手上,积了很厚一层,年大将军心中有些不忍,下令说:“去手。”他本来是担心侍卫的手冻僵了,让他们把手收回去。这些侍卫没能领会这个意思,竟然各自拔出所佩戴的腰刀,直接将自己的一只手斩下,鲜血立时涔涔滴落雪地上,白雪鲜血,分外耀眼。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年大将军之军令是多么严峻,也可以看到他平日性情是何等的残忍。

上面记载的这件事情不算什么,好歹还没出什么人命,这位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凶残

门伺候塾师。塾师早上起来,八个书童围着他小心伺候。塾师不敢享此礼遇,一再要求自己洗漱。为首的书童十分恐惧,说:“大将军下令,‘服侍先生要像服侍他一样,不得有违。’您要是不让我们服侍,我们就会有大祸临头。”

暴虐视人命如草芥的事情多了去了。

《栖霞阁野乘·年大将军延师》记载的是一位塾师在年府的惊魂录。文中记载,年羹尧请了姓沈的塾师前来教导其

文/王 伟

这位沈塾师坚持要自己来,书童没办法,只好把洗漱用品放在盥洗架上。谁料正当塾师洗脸的时候,年大将军突然带着侍卫进来,见书童没有顶着银盆,立时暴怒,给身边侍卫使了眼色,侍卫便把书童带出,片刻功夫,提着书童的人头进来,禀告说:“书童不知尊敬先生,已将他斩首。”

年羹尧出征大捷回来,塾师又见证了这位大将军对部下定功过、奖赏罚的过程。大将军端坐厅堂之内,两侧林立着全副武装的甲士,大将军旁边有文官根据记录逐一报告所有征战人员的功过。立功多的,当下就换上应升的品服,赏酒赐座;有过失的,年羹尧沉着脸,当下呵斥,手一挥,甲士便上前剥了那人的品服,拉出门外,或鞭挞或砍首。年羹尧为人严苛残暴,因而被罚被杀的多于赏赐的。这情形直叫这

有清一代,各朝惩处的六岁的幼子,安排八名书童专

年羹尧是如何自取灭亡

重臣,唯有雍正王朝的年羹尧被冠以的罪名最多,达到92条。这些大罪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残忍罪4条,忌刻罪4条。

“残忍罪”是年羹尧较其他获罪重臣一项较为特殊的罪名。

《清代名人轶事》中有一则这样的记载:年羹尧大将军军法极其严厉,一言既出,部下必严格依令而行。一次下大雪的时候,大将军坐轿子出门,侍卫们扶着轿子跟从而行。雪花落满侍卫的手上,积了很厚一层,年大将军心中有些不忍,下令说:“去手。”他本来是担心侍卫的手冻僵了,让他们把手收回去。这些侍卫没能领会这个意思,竟然各自拔出所佩戴的腰刀,直接将自己的一只手斩下,鲜血立时涔涔滴落雪地上,白雪鲜血,分外耀眼。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年大将军之军令是多么严峻,也可以看到他平日性情是何等的残忍。

上面记载的这件事情不算什么,好歹还没出什么人命,这位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凶残

门伺候塾师。塾师早上起来,八个书童围着他小心伺候。塾师不敢享此礼遇,一再要求自己洗漱。为首的书童十分恐惧,说:“大将军下令,‘服侍先生要像服侍他一样,不得有违。’您要是不让我们服侍,我们就会有大祸临头。”

暴虐视人命如草芥的事情多了去了。

《栖霞阁野乘·年大将军延师》记载的是一位塾师在年府的惊魂录。文中记载,年羹尧请了姓沈的塾师前来教导其

文/王 伟

这位沈塾师坚持要自己来,书童没办法,只好把洗漱用品放在盥洗架上。谁料正当塾师洗脸的时候,年大将军突然带着侍卫进来,见书童没有顶着银盆,立时暴怒,给身边侍卫使了眼色,侍卫便把书童带出,片刻功夫,提着书童的人头进来,禀告说:“书童不知尊敬先生,已将他斩首。”

年羹尧出征大捷回来,塾师又见证了这位大将军对部下定功过、奖赏罚的过程。大将军端坐厅堂之内,两侧林立着全副武装的甲士,大将军旁边有文官根据记录逐一报告所有征战人员的功过。立功多的,当下就换上应升的品服,赏酒赐座;有过失的,年羹尧沉着脸,当下呵斥,手一挥,甲士便上前剥了那人的品服,拉出门外,或鞭挞或砍首。年羹尧为人严苛残暴,因而被罚被杀的多于赏赐的。这情形直叫这


相关内容

  • 消失的王朝:揭秘吐蕃王朝如何走向灭亡?
  •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的各部落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的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那么吐蕃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呢?网络配图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 ...

  • 揭秘:在夜袭蔡州之战后走下神坛的金朝命运如何了
  • 从史书中记载的关于蔡州之战简介得知,蔡州之战发生在公元1234年,是南宋和蒙古联合对抗金朝的一场战役.同时,通过蔡州之战简介也可得知,金朝在这次蔡州之战中灭亡了,而蒙古利用这次机会,极大地扩张了自己的领土范围. 公元1223年,金朝和蒙古发生了一场战役,金兵不敌蒙军所以惨败而归.在这次决战中,蒙军大 ...

  • 经济学中最大的冤案
  • --纠正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两个错误 丁秋龙 (丁秋龙,茅于轼老师的学生,创立负价值理论,大同世界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推翻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价值链理论,发表在新加坡<远东国际评论>等.欢迎交流:[email protected]) 提示:全世界所有的人最害怕负价值,恐怖.革命.战争. ...

  • 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素材积累和素材使用
  • 天生我材必有用 作文研究--论据:选材和用材 语文李建波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有似炊饭之米,为行文写作不可 不有之要素.素材之于作文,恰似阳光水土之于植物.稻米之于巧妇.瓜果蔬菜禽肉之于良庖.嗓音乐器之于歌手.水泥砖瓦之于建筑.笔墨纸砚之于书画„„有则植物可开花结 ...

  • [六国论]教学设计
  •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权书>中的一篇.原题只有<六国>两个字,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的文章,所以后来才在六国后面加上了个"论"字.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 ...

  • 秦末农民起义
  • 秦末农民起义 1.知道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的表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原因.口号.过程.结果:秦朝的灭亡: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初步学会整合历史知识,梳理史实间的因果关系. 2.通过对考古资料.历史文献.文学作品.民间故事等不同材料的观察.分析,初步掌握从材料中汲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会区分一手资料 ...

  • 关于清朝的灭亡
  • 关于清朝的灭亡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巅峰,当然,封建社会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清朝的灭亡其中有几点原因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去分析的. 满清是建立在大明的基础之上.当时的满人很少(满清初期只有几十万人,明朝人口是六千万左右),他们心中也未必会相信自己能坐的住汉家江山. 关于这一点有几点分析: 1. 满汉人数的 ...

  • [六国论]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1. 认识苏洵: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 鉴赏艺术特色:○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2.对比论证方法:○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4. 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5. 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2.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

  • [六国论]教案15
  • 学习史论,以史为鉴 <六国论>教学设计 曹菊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注重想像能力.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004年夏季使用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充分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