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的为官和为学

  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很聪明、很有才的人。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

  不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

  陈伯达是以文章上了天,做过几天共产党的第四号人物。但他是怎么又从九霄云上掉到地下碰得粉碎的?

  陈伯达不是个政客,他并不想当政客,当政客就要活动,要到处跑,要讲话,他不擅长这些。他正式讲话,五分钟都困难。在延安,我觉得他只想当个政论家,他只希望他的一篇文章出来,得到全党注意,全国注意,他就十分满意了。他一生的文章,没有离开最高的领导,都是受命要写的。他写这种时尚著作,一直到1966年“文革”,他到《人民日报》,可以当场写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无法无天的紧急总动员令,这个口号是颗炸毁全国的原子弹。历史证明,这个文章一出来,实际上陈伯达的历史作用也就完了。这个横扫的对象其实包括了他在内。他的作用发挥到了顶点,因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后,就没有可以再扫荡的东西了。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他的活动,反而变成了证明他罪行的材料。从此,陈伯达成了林彪集团头目之一,又成了反革命。

  陈伯达在延安整风中的特殊重要性

  延安整风应该从1941年毛主席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算起。大概在1942年前后,陈伯达写了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对建立毛泽东的崇高威望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是把党史翻了个个儿。现在不提它们了,不符史实。实际上,延安时我们多次读过这两篇文章。一篇叫《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有一篇叫《关于十年内战》。

  这两篇文章,陈伯达在理论J: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上是唯一正确的领袖。所以。这两篇文章当时大受拥护。

  蒋介石在1943年发表《中国之命运》。这本书当然是别人替他写的,讲将来要统一,要建国,要强国,一切归国民党领导,中国的命运,一切都掌握在国民党手中,掌握在蒋介石手里,离开蒋介石,什么都不行。陈伯达奉命写一篇文章,评蒋介石这本书,名《评(中国之命运)》。毛主席也改过很多次。这篇文章很好,在延安发表了,占了两三版。陈伯达给我们讲过,写文章要学习梁启超。他很喜欢梁启超的文章。他讲,梁启超说过,写文章笔尖要常带感情,这样的文章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他写文章就很注意这个问题。他的《评(中国之命运)》就是这样,全文充满了革命的感情。陈伯达文章感动人的力量,用在好的方面,就是《评(中国之命运)》,用在极坏的方面,就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笔尖也带感情,就是:杀,杀,杀。

  陈伯达的教训

  陈伯达还喜欢写毛笔字,练字不多,但写得非常之好,又豪放,又潇洒。他十分有才情,但他没有去做学问,他完全为了当时的某种政治的需要服务,只要是有这个需要,为了他个人的上升需要,他就用文章用书籍来响应,改造历史事实来发挥他的论点,而不是把自己的历史论点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所以陈伯达的一生,虽然写了那么多东西,今天看来,在学术上有根据、能站得住的,怕很少。

  陈伯达的一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值得一切弄理论史学的人引以为鉴。陈伯达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人聪明,但没有很切实的真才实学,在学术上没有真正的建树。以陈伯达为鉴,可观得失。

  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很聪明、很有才的人。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

  不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

  陈伯达是以文章上了天,做过几天共产党的第四号人物。但他是怎么又从九霄云上掉到地下碰得粉碎的?

  陈伯达不是个政客,他并不想当政客,当政客就要活动,要到处跑,要讲话,他不擅长这些。他正式讲话,五分钟都困难。在延安,我觉得他只想当个政论家,他只希望他的一篇文章出来,得到全党注意,全国注意,他就十分满意了。他一生的文章,没有离开最高的领导,都是受命要写的。他写这种时尚著作,一直到1966年“文革”,他到《人民日报》,可以当场写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无法无天的紧急总动员令,这个口号是颗炸毁全国的原子弹。历史证明,这个文章一出来,实际上陈伯达的历史作用也就完了。这个横扫的对象其实包括了他在内。他的作用发挥到了顶点,因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后,就没有可以再扫荡的东西了。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他的活动,反而变成了证明他罪行的材料。从此,陈伯达成了林彪集团头目之一,又成了反革命。

  陈伯达在延安整风中的特殊重要性

  延安整风应该从1941年毛主席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算起。大概在1942年前后,陈伯达写了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对建立毛泽东的崇高威望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是把党史翻了个个儿。现在不提它们了,不符史实。实际上,延安时我们多次读过这两篇文章。一篇叫《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有一篇叫《关于十年内战》。

  这两篇文章,陈伯达在理论J: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上是唯一正确的领袖。所以。这两篇文章当时大受拥护。

  蒋介石在1943年发表《中国之命运》。这本书当然是别人替他写的,讲将来要统一,要建国,要强国,一切归国民党领导,中国的命运,一切都掌握在国民党手中,掌握在蒋介石手里,离开蒋介石,什么都不行。陈伯达奉命写一篇文章,评蒋介石这本书,名《评(中国之命运)》。毛主席也改过很多次。这篇文章很好,在延安发表了,占了两三版。陈伯达给我们讲过,写文章要学习梁启超。他很喜欢梁启超的文章。他讲,梁启超说过,写文章笔尖要常带感情,这样的文章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他写文章就很注意这个问题。他的《评(中国之命运)》就是这样,全文充满了革命的感情。陈伯达文章感动人的力量,用在好的方面,就是《评(中国之命运)》,用在极坏的方面,就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笔尖也带感情,就是:杀,杀,杀。

  陈伯达的教训

  陈伯达还喜欢写毛笔字,练字不多,但写得非常之好,又豪放,又潇洒。他十分有才情,但他没有去做学问,他完全为了当时的某种政治的需要服务,只要是有这个需要,为了他个人的上升需要,他就用文章用书籍来响应,改造历史事实来发挥他的论点,而不是把自己的历史论点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所以陈伯达的一生,虽然写了那么多东西,今天看来,在学术上有根据、能站得住的,怕很少。

  陈伯达的一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值得一切弄理论史学的人引以为鉴。陈伯达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人聪明,但没有很切实的真才实学,在学术上没有真正的建树。以陈伯达为鉴,可观得失。


相关内容

  • 陈伯达的为官与为学
  • 人 物 志 陈伯达 的为官与为学 . 曾彦修 口述 李晋 西 整理 章, 在我看来不是陈的风格 , 甚至不是他 的思想 , 不知 为何威信 一落千丈 陈伯 达 这个 人 , 以说 是 个 很聪 明 的很 有 才 可 的人 .他给 我 的 印象是 , 胜 于 学 , 才 学胜 于 德 , 德 毁 于位 ...

  • 任时光匆匆流去
  • 最早的地理课本 陈伯达,我不知道今天该如何评说此人,好歹同我关系不大.但是,当1954或1955年间,我忽然在北京东总布胡同十号的大院里遇见他时,却实在惊喜莫名.当时我是各位社长.总编辑手下打杂的(有时也叫秘书,但比诸人们习称的首长们的秘书,地位高下不可同日而语,爰名"打杂"). ...

  • 陈伯达的晚年
  • 198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审陈伯达.人们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已经沉寂了10年的陈伯达.陈伯达还活着,但已经老了.1970年庐山会议陈伯达倒台时,他已经66岁了.按中国传统的算法,他那时已进入晚年.晚年的陈伯达,又经历了一段特殊的生活. 从人生的高峰跌落 1970年,陈伯达精神抖擞地上了 ...

  • 华北会议与北京军区大改组(上)
  • 庐山会议余波――毛泽东关注华北 说到华北会议的由来,就必然要说到1970年的庐山会议.有研究历史的学者认为,华北会议是庐山会议的延续.这话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没有庐山会议上的设不设国家主席之争,没有那份著名的"六号简报",就不会有华北会议,这是不争的事实. 1970年11月中旬,中 ...

  • 陈伯达访谈录
  • 陈伯达访谈录 师东兵 陈伯达出狱以后,我采访了他两次.久隔社会的这位曾经红极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此时蔫头蔫脑,好象变得迟钝起来了,再也没有当年我曾经见到的那个大左派的风采,完全成了一个无害的慈祥老人.他对我的采访一开始完全怀着一种警惕和敌意,我对他作了再三的解释,说明我只是一个作家.我对他的作 ...

  • 厚街陈屋一公园有座百年古墓 老人们说与晚清探花陈伯陶有关
  • 厚街陈屋后底岭小公园内现百年墓地,民众传是晚清探花陈伯陶结发妻子方氏之墓.(记者 陈栋 摄) 墓碑上写着"皇清诰封恭人"等字样,证明墓主身份不一般. 东莞时间网讯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期间,有厚街市民在该镇陈屋村一公园祭祖期间意外发现了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 ...

  • 伤寒论读法
  • 伤寒论"不能读作"寒伤论" 作者:李永宸, 何丽春, 赖 文 [关键词] :<读过伤寒论>:,,陈伯坛:,,中医学术发掘:,,中华民国 摘要: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读法"篇有以下心得创见:读<伤寒论>不能将&qu ...

  • 杨成武将军眼中的林彪-
  • [原文出处]党史博览  199404 [作者]张子申/董保存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早期曾在林彪领导下征战,还写过一篇<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的笔记:"文革"中,又遭到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残酷迫害,身陷囹圄长达6年之久,几乎 ...

  • 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的三次重要会议
  • 胡克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曾于1959.1961.1970年夏季,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三上庐山,在这里搏击交汇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雷电,使这块"世界文化景观",披上了一层迷人的政治色彩,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政治名山. 第一次庐山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