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北道德中心小学——杨冬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理解、欣赏、内化、批判等处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提出疑义,成为提高学生质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可是,学生数学课堂倾听常规能力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我们先来看一下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有的老师为了方便作业的批改,每每在独立作业之前,总会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提示性的指导。有时是解释题意,有时是例举示范„„。可叫人可气的是:老师提醒得最多的地方,偏偏是学生最出问题的地方。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可不难找到原因:老师提醒最多的,往往是大多数孩子独立解决起来有困难的地方,而提醒了还不尽人意,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提醒对学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的孩子打开作业本就开始抓紧时间动起笔来,有的孩子虽没动笔,可也已心不在焉。在他们面前,你的指导是苍白无力的。
如果说学生对老师话的倾听已不容乐观,那么学生对其他同学话的倾听更成问题。现观我们的一年级孩子,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参与
的积极性很高,可他的想法好象只为了说与老师一个人听的,他好的做法好象只为了表现给老师一个人看的,其他同学也很“配合”,在他人说或他人演示的时候,还是在举着手说:“我来我来”。而对于他不感兴趣的,索性性开起小差来。每个孩子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课堂的可贵之处在于尊重个人观点的同时,博取众人之长,使自己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一步。
分析其中的原因:
1、自说自话,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听:这个现象在低年级阶段尤其明显。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虽然善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的去听,孩子爱表现自己,对于别人回答什么内容,根本不关心。以致常出现重复相同答案或者语言表达断断续续的情况。
2、一知半解,教师的授课不听: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内容有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经验。因此,当老师在讲授这一类新知时,有的孩子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这我都会了,不需要听。这样常会出现学生只要知道一点皮毛,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听明白数学的算理或者概念,这样往往学生起来回答时说不到重点;更有的孩子看似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坐得端端正正,但是注意力不在于“听”,如果点名回答,他似乎懵懵懂懂,不知所云。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真正关注倾听孩子的发言,还是只关注自己教案的流程。
进行有效倾听的实施策略:针对这样的现状,那么,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听的能力的培养呢?
(一)明确倾听的要求
当老师和同学发言前,自己对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是怎样想的,同时可以想想同学会怎么说?当老师和同学发言时,仔细倾听学生是怎样的,他的思维过程是否有不对之处,如果有会是哪儿有问题,我可以怎样说服他。听完之后,要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如:简单进行评价,我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不同意,可以用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我有不同看法等进行说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同意,可以说,我也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但我还可以有补充等。在具体的年级我们也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告诉他:我们不仅敢说还要会听,这样才是好学生,认真地听,我们会听出许多美妙的知识,而且认真听别人讲是对这个人的尊重和帮助。我们要从小练习这个倾听的本领,长大它会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呢!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应该给他们明确的目标,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要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交流思想。正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可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每个人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才能够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会学习的人。
(二)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还要善于组织教学,让所学内容或所采用的形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教师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猜数游戏:老师手心里写了一个数,首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数我们认识(100以内的数),谁来猜一猜它可能是几。学生每猜一次,我都提示性的告诉他大得多(或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学生每次都能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的猜中我手心里的那个数。而且兴趣极高,猜了一回还想再猜一回,有的同学甚至还要求我这有节课一直进行这个游戏。当时我记得随便叫一位同学都能回答得很出色。是啊!如果根据知识的要求,能变着样来吸引学生,那自是上策。其次,教师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或增加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督促他们不得不听。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有能力设计得这么生动有趣的,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会算的孩子对口算方法的探索兴趣不大,不会算的同学却无从着手。为了真正达到交流的效果,我改变了提问的方式:会计算的同学将自己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反馈时提问“你的同桌是怎么计算的?”记得第一次这么提问时,好多孩子站起来傻了眼,但这样的问题多提了,孩子们交流的目的也就出来了;不用交流的问题,当一个
学生说好后,接着让其他学生说一说他刚才是怎么说的,哪怕是简单的重复。平时以听算来完成口算训练(或口算接龙),即使是一道口算题,也可以叫好多同学来说答案。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不仅抓住了孩子们的“脑”,也抓住了孩子们的“耳”。
(三)激起倾听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在课堂上,我向学生提出“六会”的要求,其中“会倾听”是其他“五会”——会思考、会表达、会实践„„的基础。及时表扬“会倾听”——听得认真、能抓住听的内容的重点的学生,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于能通过认真倾听找出不足或者进行很好补充的同学也充分给予肯定,使同学做为一个默默的倾听者也能获得成就感,正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从而鼓励全体学生乐于认真地倾听.
(四)坚持不懈培养倾听习惯
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成的,它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对象,它不止
包括教师,学生的语言,还包括多媒体动画中的声音。第二,要对怎样倾听提出要求:听别人回答时要有耐性不要随便插嘴,即使回答内容有明显的错误也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第三,听的时候思想集中,边听边思考与此有关的事,不要脑子开小差;第四,倾听结束后头脑立刻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赞成或反对、补充。比如可以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第五,可以根据实际做些适当的听问、听算、听辨等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养成专心、耐心、虚心、细心、用心地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关注自身的榜样作用
“身教胜于言教”,这个道理众所周知;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时常看到有的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案,对于学生的发言倾听的不够。首先,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缺乏思维的倾听,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例如:当课堂上出现多种不同的声音时,教师必须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快速判断,及时捕捉有价值的资源,并加以利用。要想做到这一点,首要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时刻保持着专注和警觉,对来自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保持敏感。然后要找出学生回答的重点,及时判断是否具有价值。以主题为中心,有效甄别:与主题直接有关信息,联系预案,当下解决;与主题间接有关信息,寻找与知识点的联系点、
生长点解决;与主题无关信息,说明本课学习重点,解释原因,课后延伸。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不妨装傻一回,把它当作一个很好的契机,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解决问题。例:请你指出教室里找到的角。生:黑板的一角,数学书封面的一角,课桌的一角„„但是都是指出的一个点。怎么办?师装傻:你们找到了很多角,现在老师把同学们找到角画在黑板上好吗?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停下。学生傻了:“不是这个样子的。”师继续装傻:“你们刚才就是这样指出的呀!”生:“不光只有一个点,还有直的线。”生补充:“还有两条。”第二,主动倾听就要注意让学生先说话。让学生先说话首先是一种礼貌,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尊重我的意见;其次,让学生先说话,教师就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意见。而让学生先说话的一个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装傻,让学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连老师无法解决的问题他都知道,增强起说的欲望,使其畅所欲言。当然当你感觉到学生正在不着边际地说话时,可以用机智的提问来把话题引回到主题上来。我们作为倾听者不是机械地“竖起耳朵”,在听的过程中脑子要转,不但要跟上倾诉者的故事、思想内涵,还要跟得上对方的情感深度,在适当的时机提问、解释,使得会谈能够步步深入下去 。一个聪明的倾听者,不能仅仅满足了表层的听知理解,而要从说话者的言语中听出话中之话,从其语情语势,身体的动作中演绎出隐含的信息,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沟通。可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倾听的能力,才能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或解决一些问题,而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倾听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为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长期坚持有意识地指导和督促,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并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生动、更精彩,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浅谈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北道德中心小学——杨冬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理解、欣赏、内化、批判等处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提出疑义,成为提高学生质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可是,学生数学课堂倾听常规能力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我们先来看一下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有的老师为了方便作业的批改,每每在独立作业之前,总会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提示性的指导。有时是解释题意,有时是例举示范„„。可叫人可气的是:老师提醒得最多的地方,偏偏是学生最出问题的地方。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可不难找到原因:老师提醒最多的,往往是大多数孩子独立解决起来有困难的地方,而提醒了还不尽人意,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提醒对学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的孩子打开作业本就开始抓紧时间动起笔来,有的孩子虽没动笔,可也已心不在焉。在他们面前,你的指导是苍白无力的。
如果说学生对老师话的倾听已不容乐观,那么学生对其他同学话的倾听更成问题。现观我们的一年级孩子,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参与
的积极性很高,可他的想法好象只为了说与老师一个人听的,他好的做法好象只为了表现给老师一个人看的,其他同学也很“配合”,在他人说或他人演示的时候,还是在举着手说:“我来我来”。而对于他不感兴趣的,索性性开起小差来。每个孩子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课堂的可贵之处在于尊重个人观点的同时,博取众人之长,使自己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一步。
分析其中的原因:
1、自说自话,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听:这个现象在低年级阶段尤其明显。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虽然善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的去听,孩子爱表现自己,对于别人回答什么内容,根本不关心。以致常出现重复相同答案或者语言表达断断续续的情况。
2、一知半解,教师的授课不听: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内容有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经验。因此,当老师在讲授这一类新知时,有的孩子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这我都会了,不需要听。这样常会出现学生只要知道一点皮毛,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听明白数学的算理或者概念,这样往往学生起来回答时说不到重点;更有的孩子看似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坐得端端正正,但是注意力不在于“听”,如果点名回答,他似乎懵懵懂懂,不知所云。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真正关注倾听孩子的发言,还是只关注自己教案的流程。
进行有效倾听的实施策略:针对这样的现状,那么,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听的能力的培养呢?
(一)明确倾听的要求
当老师和同学发言前,自己对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是怎样想的,同时可以想想同学会怎么说?当老师和同学发言时,仔细倾听学生是怎样的,他的思维过程是否有不对之处,如果有会是哪儿有问题,我可以怎样说服他。听完之后,要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如:简单进行评价,我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不同意,可以用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我有不同看法等进行说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同意,可以说,我也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但我还可以有补充等。在具体的年级我们也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告诉他:我们不仅敢说还要会听,这样才是好学生,认真地听,我们会听出许多美妙的知识,而且认真听别人讲是对这个人的尊重和帮助。我们要从小练习这个倾听的本领,长大它会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呢!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应该给他们明确的目标,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要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交流思想。正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可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每个人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才能够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会学习的人。
(二)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还要善于组织教学,让所学内容或所采用的形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教师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猜数游戏:老师手心里写了一个数,首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数我们认识(100以内的数),谁来猜一猜它可能是几。学生每猜一次,我都提示性的告诉他大得多(或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学生每次都能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的猜中我手心里的那个数。而且兴趣极高,猜了一回还想再猜一回,有的同学甚至还要求我这有节课一直进行这个游戏。当时我记得随便叫一位同学都能回答得很出色。是啊!如果根据知识的要求,能变着样来吸引学生,那自是上策。其次,教师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或增加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督促他们不得不听。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有能力设计得这么生动有趣的,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会算的孩子对口算方法的探索兴趣不大,不会算的同学却无从着手。为了真正达到交流的效果,我改变了提问的方式:会计算的同学将自己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反馈时提问“你的同桌是怎么计算的?”记得第一次这么提问时,好多孩子站起来傻了眼,但这样的问题多提了,孩子们交流的目的也就出来了;不用交流的问题,当一个
学生说好后,接着让其他学生说一说他刚才是怎么说的,哪怕是简单的重复。平时以听算来完成口算训练(或口算接龙),即使是一道口算题,也可以叫好多同学来说答案。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不仅抓住了孩子们的“脑”,也抓住了孩子们的“耳”。
(三)激起倾听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在课堂上,我向学生提出“六会”的要求,其中“会倾听”是其他“五会”——会思考、会表达、会实践„„的基础。及时表扬“会倾听”——听得认真、能抓住听的内容的重点的学生,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于能通过认真倾听找出不足或者进行很好补充的同学也充分给予肯定,使同学做为一个默默的倾听者也能获得成就感,正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从而鼓励全体学生乐于认真地倾听.
(四)坚持不懈培养倾听习惯
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成的,它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对象,它不止
包括教师,学生的语言,还包括多媒体动画中的声音。第二,要对怎样倾听提出要求:听别人回答时要有耐性不要随便插嘴,即使回答内容有明显的错误也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第三,听的时候思想集中,边听边思考与此有关的事,不要脑子开小差;第四,倾听结束后头脑立刻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赞成或反对、补充。比如可以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第五,可以根据实际做些适当的听问、听算、听辨等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养成专心、耐心、虚心、细心、用心地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关注自身的榜样作用
“身教胜于言教”,这个道理众所周知;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时常看到有的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案,对于学生的发言倾听的不够。首先,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缺乏思维的倾听,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例如:当课堂上出现多种不同的声音时,教师必须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快速判断,及时捕捉有价值的资源,并加以利用。要想做到这一点,首要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时刻保持着专注和警觉,对来自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保持敏感。然后要找出学生回答的重点,及时判断是否具有价值。以主题为中心,有效甄别:与主题直接有关信息,联系预案,当下解决;与主题间接有关信息,寻找与知识点的联系点、
生长点解决;与主题无关信息,说明本课学习重点,解释原因,课后延伸。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不妨装傻一回,把它当作一个很好的契机,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解决问题。例:请你指出教室里找到的角。生:黑板的一角,数学书封面的一角,课桌的一角„„但是都是指出的一个点。怎么办?师装傻:你们找到了很多角,现在老师把同学们找到角画在黑板上好吗?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停下。学生傻了:“不是这个样子的。”师继续装傻:“你们刚才就是这样指出的呀!”生:“不光只有一个点,还有直的线。”生补充:“还有两条。”第二,主动倾听就要注意让学生先说话。让学生先说话首先是一种礼貌,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尊重我的意见;其次,让学生先说话,教师就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意见。而让学生先说话的一个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装傻,让学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连老师无法解决的问题他都知道,增强起说的欲望,使其畅所欲言。当然当你感觉到学生正在不着边际地说话时,可以用机智的提问来把话题引回到主题上来。我们作为倾听者不是机械地“竖起耳朵”,在听的过程中脑子要转,不但要跟上倾诉者的故事、思想内涵,还要跟得上对方的情感深度,在适当的时机提问、解释,使得会谈能够步步深入下去 。一个聪明的倾听者,不能仅仅满足了表层的听知理解,而要从说话者的言语中听出话中之话,从其语情语势,身体的动作中演绎出隐含的信息,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沟通。可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倾听的能力,才能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或解决一些问题,而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倾听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为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长期坚持有意识地指导和督促,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并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生动、更精彩,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