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知府:清廉的知府意思:即使一个清廉的知府官,3年下来也有十万的非工资收入。这样的官已经是清廉的了清朝知府相当于地一级的官按最太平盛世的清乾隆年间算,粮价大约15文钱/升。一升米不到1.25斤,按照最多1.25斤来算,现今超市的米价2.5元/斤,则一升米价格为3.125元/升。1两银合1000文,1000/15×3.125=150元,清乾隆的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208元。十万×/208=2千零80万元。乾隆十二年,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新造七间半房,不含土地价,单造价85两。

讀史劄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另解

说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确实是一点儿没错。从二八年华情窦初开,到情花绽放大胆求爱爱得死去活来,小姑娘为了俘获爱情,得在衣着打扮上变换花样费去多大的心思呀。我们的历史研究者同样如此,从过去的“史海钩沉”,到现如今名目繁多的翻案之风,历史都在人们的需要之中被任意装扮。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物,传纪年谱者有之,探幽猎奇者有之,歌功颂德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指鹿为马者有之,文过饰非者有之。直看得我们七荤八素云里雾里全然没有方向不知道应该相信谁的。

就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句民间谚语来说,小时候学清朝历史,教科书和老师都说是指清朝官场腐败,并引乾隆朝大贪官和珅为证。这位和先生也确实厉害,仗着乾隆爷的恩宠,大饱私囊,搜敛财富。后来嘉庆查抄他的家,居然搜出黄金、珠宝、首饰及各种财物折合白银10亿两以上,超出整个国家20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半。民间因此戏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如此,其他大小官员则是三年清知府做足,十万雪花银到手,总之是无官不贪,无官不肥。直把个大清朝贪得丧师失地,割土求和,颜面丢尽,民不聊生。结果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万年江山轰然垮塌。

旷世巨贪和珅

曾经的和珅府后来的恭王府

曾经的和珅府后来的恭王府

曾经的和珅府后来的恭王府

那么,大清朝果真是无官不贪贪得无厌吗?

俺的答案是审慎怀疑。在俺看来,后人对于清朝官场腐败的描述,难免也像妆扮小姑娘那样,各自根据自己的需要梳妆描摹。浓墨彩绘予以黒描者,无非是要论证改朝换代的绝对正确,论证自己“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绝对正统。否则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乱臣贼子,是大逆不道,是非分之想。则人人厌而弃之,人人得而诛之。那还了得?!

其实不特大清皇朝,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任君主,都不可能容忍腐败,更不可能放纵腐败。道理很简单,天下是我家的天下,我家的天下要父传子、子传孙,要千秋万代生生不息,我岂能眼睁睁看着官员腐败、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葬送在我的手里?所以,封建帝王尽管能力和水平各有高低,但反腐败的决心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也是不容怀疑的。拿明朝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就对官员贪渎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地方官员只要贪污白银60两的,斩首示众还不算,还得“剥皮实草”。他要求在府州县卫衙门的左边,建一座专门剥人皮的“皮场庙”,在官府公座两旁各悬挂一只装了干草的人皮袋,好让为官者触目惊心,不敢贪污腐败。因此,封建王朝尽管反腐败的效果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但在建立健全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和保障运行上是认认真真毫不含糊的,决不只是停留在文山会海走过场装样子做给老百姓看的。任何一位封建帝王也绝不会因为腐败积重难返而轻易妥协最后让腐败分子肆行无忌逍遥法外而让反腐败斗争流于形式干打雷不下雨虎头蛇尾打苍蝇不打老虎有上文没下文听之任之不了了之的。其实和珅的最终下场就说明,无论他势力有多大,皇帝一句话,轻轻易易就让他把贪了的全都吐出来;无论他职位有多高,哪怕是总理、副总理一级,皇帝一个不高兴,就能治你个贪赃枉法罚没充公,也不用担心其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牵一发动全局抓了他就会撼动国本天下改姓。说穿了,就如同古往今来的那些败家子,没有一个的本意和初衷是要故意把自己的家败耗干净的,否则他首先是一个傻子而不是败家子。反之,如果天下不是我家的,过得个十年八载就要走马换将,那反腐败干我鸟事?只要我这一任上平平安安大事不出不动摇威胁我的威严,何不由得他去?管他贪得无厌昏天黑地,反正败耗的不是我家的私产,反正在我之后有别人收拾烂摊子,我乐得自在逍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说了,这些个大小官员都在贪污腐化,就等于小辫子攒在我手里,天知地知他知我知彼此明白心照不宣,贪官们还不战战兢兢乖乖的山呼万岁听我号令唯我马首是瞻?还有,六十年前的蒋老先生不就告诫过吗?对于腐败的问题,反则亡党,不反则亡国。老先生固然有些危言耸听,但说的也算是事实。你想想,老百姓早就对咱们看透了恨透了巴不得改朝换代,咱们的统治基础实际上早就只剩下贪官和污吏了,再反腐败岂不是自掘坟墓自己挖坑自己跳?所以,管他娘的亡党也好,亡国也罢,别亡在我手里就烧香拜佛万事大吉了。

同样道理,任何一个封建皇朝的官员腐败,都不可能形成整个官僚集团的集体作恶整体堕落全面腐败。因为任何官员的权力、地位乃至一切的一切都来自皇帝,他不能不效忠皇帝家族,它不敢不谨小慎微殚精竭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便偶有腐败,那也只能是单个官员或极少数官员勾结在一起的小集团腐败,而不可能形成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整体腐败。因之,封建社会也不可能形成一个囊括了全部官僚的“腐败链条”,封建官僚也不可能在腐败的问题上搞官官相护攻守同盟欺上瞒下共同作恶。此外,封建社会的反腐败,不仅体制内的反腐败机制是畅通的,基本上也是切实可行的,民间反腐败的渠道也是畅行无阻的。皇帝不仅鼓励人民大胆揭露腐败,大胆投身反腐败,而且不会担心由于引入了舆论和社会监督造成天下大乱局面失控不可收拾。因为皇帝知道,整个社会都早已认可天下就是他家的,老百姓是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的。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看待“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句民谣呢?

首先,从句子本身的意思来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应该是两个上下对仗的复句。“三年”对“十万”,“清”对“雪”,“知府”对“花银”。清,这里的意思只是清白,干净,廉洁的意思。所以,“清知府”当为“清廉的知府”之意,而并非指“清朝知府”。全句的意思,是讽刺那些号称清廉为官者,其实三年任上已神不知鬼不觉地积攒了远高于正常俸禄水平的十万两雪花花的银子。言下之意,清廉是假,腐败是真。今天人们多数是从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读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谣的,但据有人考证,它其实在更早期的宋明话本中就有。

其次,“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谣揭露了假廉洁真腐败的事实,但不能据此认定是对整个官场的描述。从民谣的产生来看,它可以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客观写照,也可以是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单纯描绘。而根据封建时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条件来看,民谣描绘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可能性应该更大。

第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谣,其实揭露的只是封建官场的陈规陋习,而很难一概称之谓腐败。千古闻名的包拯包青天,就曾经对官场迎来送往耗费钱粮的陋习予以了揭露。他指出,地方官员为了“交结权幸,以为身计”,往往“以公用酒食及匹帛之类往来相馈遗”。而过往上司“呼索之物,仍不在数。”虽然如此,可到了他知瀛洲的时候,对于陋习同样无能为力。他在给宋仁宗的奏折中说:瀛洲“路当冲要,使介相望。迎劳供费之繁,因循浸久。臣方欲损一二,而议者亦已云云……臣以无状,猥叨擢用,公家之事不敢顾避。然饰厨传,称过客,上下承习,为日持久,所积未及毫末,议者已骇闻听”(见《包孝肃公奏议》卷5,《请罢天下公用回易等》,《请止绝三番取索》)。最后,包大人也不得不认输妥协同流合污了。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描绘和揭露的只是一种官场陋习,是官员利用迎来送往等各种积习合法取得的浮财,这跟官员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有意识的大肆贪污腐败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像今天,官员们的职务津贴和补助,官员们节庆剪裁获得的红包礼金,官员们利用公款迎来送往吃吃喝喝游山玩水出国出境,官员们用公车办私活,用公款接招待自己亲朋好友等,何曾被认为是一种腐败?可有人因此被冠以腐败而遭到党纪国法的查处?

其实,就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描绘的是一种腐败,但时至今日,三年“知府”下来者,正常、非正常收入何止“十万雪花银”?恐怕一日、一月、半年、一年即有“十万雪花银”者决不在少数。看看媒体披露的——未披露的还不算——腐败案例,有多少不是动辄以百万、千万乃至亿元计的?又有多少饕餮巨贪级别甚至还远远低于知府的?真应了那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清知府:清廉的知府意思:即使一个清廉的知府官,3年下来也有十万的非工资收入。这样的官已经是清廉的了清朝知府相当于地一级的官按最太平盛世的清乾隆年间算,粮价大约15文钱/升。一升米不到1.25斤,按照最多1.25斤来算,现今超市的米价2.5元/斤,则一升米价格为3.125元/升。1两银合1000文,1000/15×3.125=150元,清乾隆的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208元。十万×/208=2千零80万元。乾隆十二年,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新造七间半房,不含土地价,单造价85两。

讀史劄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另解

说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确实是一点儿没错。从二八年华情窦初开,到情花绽放大胆求爱爱得死去活来,小姑娘为了俘获爱情,得在衣着打扮上变换花样费去多大的心思呀。我们的历史研究者同样如此,从过去的“史海钩沉”,到现如今名目繁多的翻案之风,历史都在人们的需要之中被任意装扮。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物,传纪年谱者有之,探幽猎奇者有之,歌功颂德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指鹿为马者有之,文过饰非者有之。直看得我们七荤八素云里雾里全然没有方向不知道应该相信谁的。

就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句民间谚语来说,小时候学清朝历史,教科书和老师都说是指清朝官场腐败,并引乾隆朝大贪官和珅为证。这位和先生也确实厉害,仗着乾隆爷的恩宠,大饱私囊,搜敛财富。后来嘉庆查抄他的家,居然搜出黄金、珠宝、首饰及各种财物折合白银10亿两以上,超出整个国家20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半。民间因此戏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如此,其他大小官员则是三年清知府做足,十万雪花银到手,总之是无官不贪,无官不肥。直把个大清朝贪得丧师失地,割土求和,颜面丢尽,民不聊生。结果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万年江山轰然垮塌。

旷世巨贪和珅

曾经的和珅府后来的恭王府

曾经的和珅府后来的恭王府

曾经的和珅府后来的恭王府

那么,大清朝果真是无官不贪贪得无厌吗?

俺的答案是审慎怀疑。在俺看来,后人对于清朝官场腐败的描述,难免也像妆扮小姑娘那样,各自根据自己的需要梳妆描摹。浓墨彩绘予以黒描者,无非是要论证改朝换代的绝对正确,论证自己“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绝对正统。否则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乱臣贼子,是大逆不道,是非分之想。则人人厌而弃之,人人得而诛之。那还了得?!

其实不特大清皇朝,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任君主,都不可能容忍腐败,更不可能放纵腐败。道理很简单,天下是我家的天下,我家的天下要父传子、子传孙,要千秋万代生生不息,我岂能眼睁睁看着官员腐败、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葬送在我的手里?所以,封建帝王尽管能力和水平各有高低,但反腐败的决心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也是不容怀疑的。拿明朝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就对官员贪渎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地方官员只要贪污白银60两的,斩首示众还不算,还得“剥皮实草”。他要求在府州县卫衙门的左边,建一座专门剥人皮的“皮场庙”,在官府公座两旁各悬挂一只装了干草的人皮袋,好让为官者触目惊心,不敢贪污腐败。因此,封建王朝尽管反腐败的效果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但在建立健全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和保障运行上是认认真真毫不含糊的,决不只是停留在文山会海走过场装样子做给老百姓看的。任何一位封建帝王也绝不会因为腐败积重难返而轻易妥协最后让腐败分子肆行无忌逍遥法外而让反腐败斗争流于形式干打雷不下雨虎头蛇尾打苍蝇不打老虎有上文没下文听之任之不了了之的。其实和珅的最终下场就说明,无论他势力有多大,皇帝一句话,轻轻易易就让他把贪了的全都吐出来;无论他职位有多高,哪怕是总理、副总理一级,皇帝一个不高兴,就能治你个贪赃枉法罚没充公,也不用担心其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牵一发动全局抓了他就会撼动国本天下改姓。说穿了,就如同古往今来的那些败家子,没有一个的本意和初衷是要故意把自己的家败耗干净的,否则他首先是一个傻子而不是败家子。反之,如果天下不是我家的,过得个十年八载就要走马换将,那反腐败干我鸟事?只要我这一任上平平安安大事不出不动摇威胁我的威严,何不由得他去?管他贪得无厌昏天黑地,反正败耗的不是我家的私产,反正在我之后有别人收拾烂摊子,我乐得自在逍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说了,这些个大小官员都在贪污腐化,就等于小辫子攒在我手里,天知地知他知我知彼此明白心照不宣,贪官们还不战战兢兢乖乖的山呼万岁听我号令唯我马首是瞻?还有,六十年前的蒋老先生不就告诫过吗?对于腐败的问题,反则亡党,不反则亡国。老先生固然有些危言耸听,但说的也算是事实。你想想,老百姓早就对咱们看透了恨透了巴不得改朝换代,咱们的统治基础实际上早就只剩下贪官和污吏了,再反腐败岂不是自掘坟墓自己挖坑自己跳?所以,管他娘的亡党也好,亡国也罢,别亡在我手里就烧香拜佛万事大吉了。

同样道理,任何一个封建皇朝的官员腐败,都不可能形成整个官僚集团的集体作恶整体堕落全面腐败。因为任何官员的权力、地位乃至一切的一切都来自皇帝,他不能不效忠皇帝家族,它不敢不谨小慎微殚精竭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便偶有腐败,那也只能是单个官员或极少数官员勾结在一起的小集团腐败,而不可能形成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整体腐败。因之,封建社会也不可能形成一个囊括了全部官僚的“腐败链条”,封建官僚也不可能在腐败的问题上搞官官相护攻守同盟欺上瞒下共同作恶。此外,封建社会的反腐败,不仅体制内的反腐败机制是畅通的,基本上也是切实可行的,民间反腐败的渠道也是畅行无阻的。皇帝不仅鼓励人民大胆揭露腐败,大胆投身反腐败,而且不会担心由于引入了舆论和社会监督造成天下大乱局面失控不可收拾。因为皇帝知道,整个社会都早已认可天下就是他家的,老百姓是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的。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看待“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句民谣呢?

首先,从句子本身的意思来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应该是两个上下对仗的复句。“三年”对“十万”,“清”对“雪”,“知府”对“花银”。清,这里的意思只是清白,干净,廉洁的意思。所以,“清知府”当为“清廉的知府”之意,而并非指“清朝知府”。全句的意思,是讽刺那些号称清廉为官者,其实三年任上已神不知鬼不觉地积攒了远高于正常俸禄水平的十万两雪花花的银子。言下之意,清廉是假,腐败是真。今天人们多数是从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读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谣的,但据有人考证,它其实在更早期的宋明话本中就有。

其次,“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谣揭露了假廉洁真腐败的事实,但不能据此认定是对整个官场的描述。从民谣的产生来看,它可以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客观写照,也可以是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单纯描绘。而根据封建时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条件来看,民谣描绘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可能性应该更大。

第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谣,其实揭露的只是封建官场的陈规陋习,而很难一概称之谓腐败。千古闻名的包拯包青天,就曾经对官场迎来送往耗费钱粮的陋习予以了揭露。他指出,地方官员为了“交结权幸,以为身计”,往往“以公用酒食及匹帛之类往来相馈遗”。而过往上司“呼索之物,仍不在数。”虽然如此,可到了他知瀛洲的时候,对于陋习同样无能为力。他在给宋仁宗的奏折中说:瀛洲“路当冲要,使介相望。迎劳供费之繁,因循浸久。臣方欲损一二,而议者亦已云云……臣以无状,猥叨擢用,公家之事不敢顾避。然饰厨传,称过客,上下承习,为日持久,所积未及毫末,议者已骇闻听”(见《包孝肃公奏议》卷5,《请罢天下公用回易等》,《请止绝三番取索》)。最后,包大人也不得不认输妥协同流合污了。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描绘和揭露的只是一种官场陋习,是官员利用迎来送往等各种积习合法取得的浮财,这跟官员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有意识的大肆贪污腐败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像今天,官员们的职务津贴和补助,官员们节庆剪裁获得的红包礼金,官员们利用公款迎来送往吃吃喝喝游山玩水出国出境,官员们用公车办私活,用公款接招待自己亲朋好友等,何曾被认为是一种腐败?可有人因此被冠以腐败而遭到党纪国法的查处?

其实,就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描绘的是一种腐败,但时至今日,三年“知府”下来者,正常、非正常收入何止“十万雪花银”?恐怕一日、一月、半年、一年即有“十万雪花银”者决不在少数。看看媒体披露的——未披露的还不算——腐败案例,有多少不是动辄以百万、千万乃至亿元计的?又有多少饕餮巨贪级别甚至还远远低于知府的?真应了那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相关内容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解密明清官场的陋规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在明清戏剧话本里经常出现的台词,这种说法据说最早来源于宋朝.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里的清指的是清正廉洁的意思,此谚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 朱元璋建立的 ...

  • 单口相声剧本(垫话儿)
  • 2010-3-21 09:04 如今跟过去可大不相同,劳动光荣,不劳动,不得食.在旧社会有这么一种升官发财的思想,大人教育孩子,从小儿就给他灌输毒素.爸爸拍着儿子的肩膀儿:"好小子,长大了可得做官呀,给咱们家里改换门庭!"因为一做官就发财,有财有势,改换门庭.旧社会有这么句话:& ...

  • 寒假作业一讲评
  • 讲评试题,我认为师生必须做到三点: 1.对答案是基本,不要面面俱到,要重点突出,更要明白原因. 2.不能就题论题,要注意内容的引申. 3.体会做题技巧,提高能力. 高考题的1--5题,是基础题,也是许多学生易错题.怎样掌握?以语文假期作业(一)(二)字音.字形.词语.熟语为例 语文假期作业(一) 1 ...

  • 怎样写作春联
  •   春联,即为迎春所写的对联。春联源出于桃符,这为不争的事实。   据《淮南子》记载:沧海之中有度阴山,上有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能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食虎,鬼怪见而畏之。因此,每年的除夕,人们就用桃木版画“神荼”、“郁垒”神像 ...

  • 古人关于廉政的话
  •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怀,不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后人做出了榜样,更留下了大量家书,教育后辈要居官清廉,勤于政务,生活节俭。这些家书无不寄予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其中有许多成为掷地有声、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今天读来仍受益匪浅。 《晋书·陶侃母湛氏传》 ...

  • 中国古今地名缘何善变
  • 近来,因安徽省黄山市是否应该恢复古称"徽州",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黄山(徽州)名称的变化,只是古今地名变迁的一个缩影.中国固然也有如同"永恒之城"罗马一样建成之后两千多年名称不变的地方(譬如无锡),但更多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已是数度易名,这又是怎么回事? 从上 ...

  • 清朝官吏很苦逼  当官两年罚薪六年
  • 看过清朝剧的人,尤其是看过周星驰<九品芝麻官>的人,可能会以为清朝的司法官吏威风大得很:衙门一开,两旁差役手持棍棒,敲打着地面,一声声"威武",制造一种肃杀气氛,吓得小民们战战兢兢,两股战战,然后大人坐在上面用惊堂木一拍,或者将竹签往下一扔,好不威风. 然而,历史永远 ...

  • 古今楹联拾趣[一之三辑]
  • <古今楹联拾趣>是1982年7月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旅伴>丛书的一本,黄荣章编.该书一版再版,发行上百万册. 序 楹联,又名"对子"."对联",是诗词形式的一种演变.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相传始于五代,自宋以来不断推广, ...

  • 2015名校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合肥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合肥市第八中学.合肥一六八中学联合 2015名校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 文 试 题 Word版转换及整理:程道流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