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为一

《千锤百炼为一“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讲述了王安石创作《泊船瓜洲》诗时炼字炼意的故事,文章的特点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却激qing洋溢。文章告诉我们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反复揣摩语言、炼字炼意。

二、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课堂上以此文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而又不局限于本文,为学生呈现出了更多的“炼字炼意”故事、名言警句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学生写作实际,设计相关练习,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习惯与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并通过朗读深入品味文章“韵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王安石锤炼诗句的故事,了解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古人善于反复思考,炼字炼意的精神,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感情朗读课文,揣摩作者及王安石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王安石锤炼诗句的过程。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朗读文中出现的诗歌《泊船瓜洲》,师朗诵修改后的定稿,请学生对比导入课题。

二、探究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指名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了解《泊船瓜洲》的作者王安石吗,请给大家介绍。

大家还了解哪些有关他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分享。

3、本文的题目是“千锤百炼为一绿”,默读课文,看那些段落叙述了作者锤炼“绿”字的过程?(4——6自然段)重点学习。

(1)、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在作者锤炼出“绿”字之前,曾经用过那些字? 指名到黑板上写下来。

(2)、引导学生在曾经用过的四个字后面,加上省略号,并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指明作者详写这四个字,而略写了其他,体会这样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分析小结:详略得当,才能使重点突出。

(3)、探究讨论:前面四个字跟“绿”字作比较分析,说说为什么它们都是不合适的?你还能想出更合适的字吗?

(4)、朗读体会:“绿”字是最合适的,最能将江南的韵味表达出来,从课文中找出解说“绿”字魅力的那段话,反复朗读,仔细揣摩。

4、作者浓墨重彩,详细介绍了王安石锤炼“绿”字的过程,而对于创作整首诗的过程,则写得比较简单,哪一段写了创作整首诗的过程?

(第三段)朗读课文

(1)、王安石在怎样的具体环境下,创作了这首诗?

(2)、快速默读课文第三段,与锤炼“绿”字的部分相比,这一部分是详写还是略写,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进一步体会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3)、朗读感悟:这一段虽然语言简练,但作者还是把王安石当时的情感刻画的淋漓尽致,感情表现得相当饱满。你能理解王安石当时的心情吗,能理解作者的感情吗,把这些融入到你的朗读当中去,表达出来。

5、通过学习,了解王安石锤炼“绿”字的全过程,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韵味。

三、知识拓展:

1、补充有关古人推敲、锤炼诗句的趣闻轶事,扩展学生知识面。

2、练习:

(1)、红杏枝头春意( )。 旺 浓 闹

(2)、风乍起,吹( )了一池春水。 动 皱 翻 起

3、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人像贾岛、王安石一样,注重字句的推敲、诗意的锤炼,请读读下列句子,并说说是什么意思。(发资料)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 卢延让

力求一个稳,耐得半宵寒——清 顾文炜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东晋 陶渊明

4、交流:说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哪些反复思考、锤炼推敲字句的经历。

四、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你认为合适的字,使之符合诗歌的韵味。

春日

北宋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2、搜集、积累有关锤炼字句的名言警句,和同学们交流。

3、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同学听。

推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五、教学难点分析: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复述课文。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贾岛)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简单理解“斟酌”“ 推敲”的意思。

6、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贾岛作诗有关的故事,题目就叫“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故事。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蹙眉 凝神 京兆尹 冥思苦想 冒犯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对新词的理解情况。

2、指名朗读课文。

3、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

沉思默想 蹙眉 凝神 京兆尹 冥思苦想 冒犯 思量 韵味

2、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二)、导读课文。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贾岛来到朋友的家门前,轻轻地敲响。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3、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文,思考:贾岛骑在驴上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重点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贾岛此时如痴如醉的样子。

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撞上京兆尹韩愈的人马的?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和善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1)指名读。

(2)给“沉思”找近义词。

(3)“沉思良久”说明了什么?

学习第九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学生交流。

推:无声,冷寂;万一门关着,怎么能推开呢?

敲:有声,静中有动;温暖,亲切;敲门有礼貌。

4、再次理解“推敲”的意思: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那么什么是“推敲”呢?

(三)、指导复述课文。

1、师:要想复述好课文,先得把课文读熟。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把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中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复述课文。

(1)各自练讲。

(2)分小组练讲。

(3)各组派代表复述。

(4)评选优秀。

(四)、理解《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八、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九、自我问答:

《推敲》是一篇词语典故,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在教学设计上我力求体现新课标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理念,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品读感悟,使他们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此外,复述课文的练习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贾岛精神的感悟。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喜欢》教学设计之三

教材分析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状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是第一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并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诗歌朗诵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从而体味本篇散文语言的细腻与精美。

教学目标

1.独立识、写字8个,读准字音,记熟字形,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感受。

2.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到“我喜欢”这个课题,你想说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我喜欢”为题的文章,共同来体味一下文章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更新鲜、更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联系实际,贴近文本,激发兴趣,为下文学习打基础。]

二、逐层读文,整体感知

1.在自学生字的基础上,读通顺课文。

2.再读课文,思考:从文章整体结构上能发现什么?

3.汇报。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读文,首先发现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每段都是以“我喜欢”开头,语句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再读文章,体味情感

1.带着自己的发现快速读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标出,记出感受。

2.汇报交流。师相机作指导,并指导感情读,体会作者所喜欢的事物、景物以及喜欢他们的独特情感。

(1)学生汇报1—4段:

引导学生谈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师:四季就像四位天使,每年都会如约而至,来到人间与我们相会,她们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我们的作者在感受着四季的同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那么独特,让人越读越爱读……

(生自由感情练读这段话,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所爱景物表达出的独特感受。)

指名读文,评价。

师作进一步引导:听着大家诗一般的朗读,我仿佛乘着理想的航船行驶在四季的原野上,心情那么舒畅,感觉那么优美。

生闭眼,师配乐读这一部分,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感受内化到学生心里。

生配乐读。

师小结:作者笔下的四季是多么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读一读。

(2)学生汇报第8自然段:

师:一声问候、一个笑脸就能使寒冷的早晨变得温暖,看来,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多么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关爱。

生感情读第8自然段。

师:除了这里能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之外,文章还有些段落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真情、亲情。

感情自由练读。

(3)重点体会第10自然段:

出示此段,生读。

师:从这段话中能体会出什么?

小组交流。

师:字里行间都透射着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带着你现在的感受再读此段。

(4)师:省略号一般都在一句话后出现,省略相关内容,但这篇文章中的省略号却另起一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并做进一步引导:对,省略号省去了很多社会与人生美好的事物、景物,在作者眼里,我们的社会处处都洋溢着和谐与美丽,作者把自己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独特情感深切地体现在了“我喜欢”中,并且是深深的喜欢。

读好最后一段话,体会“深深、喜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在学生读熟文章的基础上,抓住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配乐读文,升华情感

1.自由练习读文。

2.学生配乐展示朗读自己最想读的部分。

3.师配乐读其中一部分,激发更多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欲望。

4.鼓励学生加动作读文,抒发情感。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的读,使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让学生在充分感情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再次深层次的体验作者对自然景物、事物的独特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内化至学生心里。]

五、仿写延伸,激发写作兴趣

师:同学们,作者仿佛是在用一支支彩色的画笔,为我们描绘着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又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卷色彩绚丽、生动形象的人生画卷,构成了画面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我喜欢”也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心里,请大家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用语言文字来抒发你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设计意图: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灵感,放飞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

教学反思

这篇教学设计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落在读、悟上,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读出文章包含的韵味,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整堂课极大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与作者、作品、教师产生共鸣,特别是教师的过渡语,激励全体学生在朗读时努力投入感情,并且都能发挥特长,以优美大方的动作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投入的表现感染着教室的每一个人。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这是一篇散文,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以读代讲”打破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

《千锤百炼为一“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讲述了王安石创作《泊船瓜洲》诗时炼字炼意的故事,文章的特点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却激qing洋溢。文章告诉我们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反复揣摩语言、炼字炼意。

二、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课堂上以此文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而又不局限于本文,为学生呈现出了更多的“炼字炼意”故事、名言警句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学生写作实际,设计相关练习,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习惯与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并通过朗读深入品味文章“韵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王安石锤炼诗句的故事,了解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古人善于反复思考,炼字炼意的精神,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感情朗读课文,揣摩作者及王安石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王安石锤炼诗句的过程。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朗读文中出现的诗歌《泊船瓜洲》,师朗诵修改后的定稿,请学生对比导入课题。

二、探究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指名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了解《泊船瓜洲》的作者王安石吗,请给大家介绍。

大家还了解哪些有关他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分享。

3、本文的题目是“千锤百炼为一绿”,默读课文,看那些段落叙述了作者锤炼“绿”字的过程?(4——6自然段)重点学习。

(1)、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在作者锤炼出“绿”字之前,曾经用过那些字? 指名到黑板上写下来。

(2)、引导学生在曾经用过的四个字后面,加上省略号,并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指明作者详写这四个字,而略写了其他,体会这样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分析小结:详略得当,才能使重点突出。

(3)、探究讨论:前面四个字跟“绿”字作比较分析,说说为什么它们都是不合适的?你还能想出更合适的字吗?

(4)、朗读体会:“绿”字是最合适的,最能将江南的韵味表达出来,从课文中找出解说“绿”字魅力的那段话,反复朗读,仔细揣摩。

4、作者浓墨重彩,详细介绍了王安石锤炼“绿”字的过程,而对于创作整首诗的过程,则写得比较简单,哪一段写了创作整首诗的过程?

(第三段)朗读课文

(1)、王安石在怎样的具体环境下,创作了这首诗?

(2)、快速默读课文第三段,与锤炼“绿”字的部分相比,这一部分是详写还是略写,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进一步体会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3)、朗读感悟:这一段虽然语言简练,但作者还是把王安石当时的情感刻画的淋漓尽致,感情表现得相当饱满。你能理解王安石当时的心情吗,能理解作者的感情吗,把这些融入到你的朗读当中去,表达出来。

5、通过学习,了解王安石锤炼“绿”字的全过程,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韵味。

三、知识拓展:

1、补充有关古人推敲、锤炼诗句的趣闻轶事,扩展学生知识面。

2、练习:

(1)、红杏枝头春意( )。 旺 浓 闹

(2)、风乍起,吹( )了一池春水。 动 皱 翻 起

3、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人像贾岛、王安石一样,注重字句的推敲、诗意的锤炼,请读读下列句子,并说说是什么意思。(发资料)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 卢延让

力求一个稳,耐得半宵寒——清 顾文炜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东晋 陶渊明

4、交流:说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哪些反复思考、锤炼推敲字句的经历。

四、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你认为合适的字,使之符合诗歌的韵味。

春日

北宋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2、搜集、积累有关锤炼字句的名言警句,和同学们交流。

3、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同学听。

推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五、教学难点分析: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复述课文。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贾岛)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简单理解“斟酌”“ 推敲”的意思。

6、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贾岛作诗有关的故事,题目就叫“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故事。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蹙眉 凝神 京兆尹 冥思苦想 冒犯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对新词的理解情况。

2、指名朗读课文。

3、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

沉思默想 蹙眉 凝神 京兆尹 冥思苦想 冒犯 思量 韵味

2、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二)、导读课文。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贾岛来到朋友的家门前,轻轻地敲响。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3、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文,思考:贾岛骑在驴上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重点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贾岛此时如痴如醉的样子。

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撞上京兆尹韩愈的人马的?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和善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1)指名读。

(2)给“沉思”找近义词。

(3)“沉思良久”说明了什么?

学习第九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学生交流。

推:无声,冷寂;万一门关着,怎么能推开呢?

敲:有声,静中有动;温暖,亲切;敲门有礼貌。

4、再次理解“推敲”的意思: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那么什么是“推敲”呢?

(三)、指导复述课文。

1、师:要想复述好课文,先得把课文读熟。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把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中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复述课文。

(1)各自练讲。

(2)分小组练讲。

(3)各组派代表复述。

(4)评选优秀。

(四)、理解《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八、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九、自我问答:

《推敲》是一篇词语典故,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在教学设计上我力求体现新课标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理念,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品读感悟,使他们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此外,复述课文的练习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贾岛精神的感悟。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喜欢》教学设计之三

教材分析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状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是第一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并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诗歌朗诵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从而体味本篇散文语言的细腻与精美。

教学目标

1.独立识、写字8个,读准字音,记熟字形,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感受。

2.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到“我喜欢”这个课题,你想说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我喜欢”为题的文章,共同来体味一下文章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更新鲜、更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联系实际,贴近文本,激发兴趣,为下文学习打基础。]

二、逐层读文,整体感知

1.在自学生字的基础上,读通顺课文。

2.再读课文,思考:从文章整体结构上能发现什么?

3.汇报。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读文,首先发现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每段都是以“我喜欢”开头,语句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再读文章,体味情感

1.带着自己的发现快速读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标出,记出感受。

2.汇报交流。师相机作指导,并指导感情读,体会作者所喜欢的事物、景物以及喜欢他们的独特情感。

(1)学生汇报1—4段:

引导学生谈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师:四季就像四位天使,每年都会如约而至,来到人间与我们相会,她们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我们的作者在感受着四季的同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那么独特,让人越读越爱读……

(生自由感情练读这段话,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所爱景物表达出的独特感受。)

指名读文,评价。

师作进一步引导:听着大家诗一般的朗读,我仿佛乘着理想的航船行驶在四季的原野上,心情那么舒畅,感觉那么优美。

生闭眼,师配乐读这一部分,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感受内化到学生心里。

生配乐读。

师小结:作者笔下的四季是多么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读一读。

(2)学生汇报第8自然段:

师:一声问候、一个笑脸就能使寒冷的早晨变得温暖,看来,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多么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关爱。

生感情读第8自然段。

师:除了这里能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之外,文章还有些段落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真情、亲情。

感情自由练读。

(3)重点体会第10自然段:

出示此段,生读。

师:从这段话中能体会出什么?

小组交流。

师:字里行间都透射着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带着你现在的感受再读此段。

(4)师:省略号一般都在一句话后出现,省略相关内容,但这篇文章中的省略号却另起一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并做进一步引导:对,省略号省去了很多社会与人生美好的事物、景物,在作者眼里,我们的社会处处都洋溢着和谐与美丽,作者把自己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独特情感深切地体现在了“我喜欢”中,并且是深深的喜欢。

读好最后一段话,体会“深深、喜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在学生读熟文章的基础上,抓住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配乐读文,升华情感

1.自由练习读文。

2.学生配乐展示朗读自己最想读的部分。

3.师配乐读其中一部分,激发更多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欲望。

4.鼓励学生加动作读文,抒发情感。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的读,使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让学生在充分感情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再次深层次的体验作者对自然景物、事物的独特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内化至学生心里。]

五、仿写延伸,激发写作兴趣

师:同学们,作者仿佛是在用一支支彩色的画笔,为我们描绘着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又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卷色彩绚丽、生动形象的人生画卷,构成了画面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我喜欢”也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心里,请大家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用语言文字来抒发你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设计意图: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灵感,放飞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

教学反思

这篇教学设计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落在读、悟上,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读出文章包含的韵味,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整堂课极大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与作者、作品、教师产生共鸣,特别是教师的过渡语,激励全体学生在朗读时努力投入感情,并且都能发挥特长,以优美大方的动作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投入的表现感染着教室的每一个人。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这是一篇散文,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以读代讲”打破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


相关内容

  • 用百炼成钢造句
  • 用百炼成钢造句 用百炼成钢造句 一.我们必须把身体"百炼成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革命的本钱保护好. 二.保尔在厄运中不断磨砺自己.锻炼自己的意志,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最终百炼成钢. 三.考进北京大学的大多都是百炼成钢,刻苦学习的人. 四.在逆境中经过磨炼的孩子才会意志坚强.百 ...

  • 千锤百炼出美文
  • 千锤百炼出美文 ----作文修改指导课 学习目标: 1.懂得作文修改的必要性. 2.学会根据中心合理安排材料. 3.以改促写,提升写作水平. 一.导入:(齐读下面一段话,你读到了什么?) 名家是这样对待作文修改的: 1.曹雪芹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红楼梦>. ...

  • 千锤百炼的智慧导学案
  • 千锤百炼的智慧 --鉴赏诗歌语言 教学目的: 1.从炼字的角度品味古代诗歌的语言,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2.学会解答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3.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炼字的基本内容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炼字题的语言表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探讨交流法 教学准备 ...

  • 千锤百炼始出来李霞
  • 千锤百炼始出来 --小学生作文评改的几点尝试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 李霞 [摘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作文评改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评改观念,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其次,还要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得浅斟慢酌.另外评改的方式也要多元化. [关键词]转变观念 激发兴 ...

  •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 <长征组歌>两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理解.背诵歌词. 2.理解歌词中中心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3.学习体会歌词高度概括的语言以及准确生动的词语,体会诗歌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重点 理解歌词中中心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歌词高度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词语. 课时安排 ...

  • 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 ...

  •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学习体会
  •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学习体会 (生产部 XXX) 第一次看到书的封面时,红色的两个大字"骨干"首先映入眼帘,在骨干二字下面还有一行黑字,尤其是"折腾"两个字黑中透亮,在一行六个字当中显的非常突出,封面的设计给人了一种直观的视觉效果.从封面上来说, ...

  • 拔剑扬眉终有时,我刀划破长空
  • "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我刀划破长空,是与非懂也不懂--"以往醉心于武侠世界的刀剑迷,只能爬梳在文字.荧幕里,幻想刀剑神话.古肠侠风.其实那颗被鼓荡的英雄男儿心,早就需要一把专属刀剑"闯荡江湖"了. 动若脱兔杀倭寇,静若处子备仪容"兵者,国之 ...

  • 百日誓师大会14.2.23
  • 明天,在此/我们庄严宣誓: 信心百倍,斗志昂扬,自我加压,补短扬长:争分夺秒,百炼成钢,全力以赴,铸我辉煌:请/家长放心,我们会/苦战百天,笑傲/六月考场:请/老师放心,我们/百天苦战,誓为/母校争光! 为了/关爱我们的/家长,为了/辛勤耕耘的/老师,更为了/我们的/明天,在此/我们庄严宣誓: 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