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时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因此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着导航的引领作用,所以本章节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会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②、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并应用计算,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独立思考、分析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重点阐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外角和定理

难点突破:添加辅助线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引导、启发、探究等教学互动。 引导学生采用拼图和数学说理两种方法,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剪剪拼拼,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有关结论,另一方面又加以简单的数学说理,使学生初步体会:要得到一个数学结论,可以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数学推导说理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和。

学法:(师生活动)

本节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以及外

角和性质;并通过交流探讨,说理论证,加深认识三角形的两条外角性质和外角和性质,进一步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在课堂上尽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即: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这样设计的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来,使学生明白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培训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

2、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讲授新知:

(一)探究与概括

1、(1)图中有△ABC的外角吗?(∠BCD)

(2)与∠BCD具有公共顶点的角是那一个角?(∠ABC),∠A、∠C、与∠CBD有公共顶点吗?(没有)

∴∠ABC是∠CBD的相邻内角。

∠A、∠C是与∠CBD不相邻的内角。

2、问:(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内角有什么关系?(互补)

(∠BCD+∠ABC=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P62做一做

将∠1,∠2剪下拼在∠1′与∠2′位置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结论

①∠CBD=∠ACB+∠BAC

②由∠CBD+∠ABC=180° ∠ACB+∠BAC+∠ABC=180°

概括:三角形外角两个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引导学生对性质进行说明(小组组讨论、探索、师行活动)

①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来说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②利用作平行线(由实验猜想)

因为∠A +∠C +∠ABC=180° 作BE∥AC 作AE∥BC ∠CBD +∠ABC =180° ∠2=∠C ∠1=∠C

∴∠CBD=∠A+∠C ∠1=∠A ∠CBD =∠EAC

∴∠CBD=∠A+∠C =∠C+∠CAB

利用量角器说明

3、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

(1)什么是△ABC的外角和? 与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相邻外角分别有两个,这两个外角是一对对顶角,从与每个内角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分别取一个相加,所得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如∠1+∠2+∠3。

(2)做一做P63

实验可得 ∠1+∠2+∠3 = 360°

由此可得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你能用三角形内角和来说明这一结论吗?

作AD∥BC

∠EAD=∠1,∠BAD=∠3

而∠EAD+∠2+∠BAD=360°

∴∠1+∠2+∠3=360°

(二)练习巩固

1、例1,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B=∠BAD,∠ADC=80°,∠BAC=70°, 求:(1) ∠B的度数(2) ∠C的度数

解题过程见P49

2、P64 练习1、2、3

(三)小结

1、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各是多少?

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时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因此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着导航的引领作用,所以本章节的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会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②、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并应用计算,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独立思考、分析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重点阐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外角和定理

难点突破:添加辅助线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引导、启发、探究等教学互动。 引导学生采用拼图和数学说理两种方法,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剪剪拼拼,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有关结论,另一方面又加以简单的数学说理,使学生初步体会:要得到一个数学结论,可以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数学推导说理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和。

学法:(师生活动)

本节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以及外

角和性质;并通过交流探讨,说理论证,加深认识三角形的两条外角性质和外角和性质,进一步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在课堂上尽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即: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这样设计的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来,使学生明白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培训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

2、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讲授新知:

(一)探究与概括

1、(1)图中有△ABC的外角吗?(∠BCD)

(2)与∠BCD具有公共顶点的角是那一个角?(∠ABC),∠A、∠C、与∠CBD有公共顶点吗?(没有)

∴∠ABC是∠CBD的相邻内角。

∠A、∠C是与∠CBD不相邻的内角。

2、问:(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内角有什么关系?(互补)

(∠BCD+∠ABC=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P62做一做

将∠1,∠2剪下拼在∠1′与∠2′位置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结论

①∠CBD=∠ACB+∠BAC

②由∠CBD+∠ABC=180° ∠ACB+∠BAC+∠ABC=180°

概括:三角形外角两个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引导学生对性质进行说明(小组组讨论、探索、师行活动)

①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来说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②利用作平行线(由实验猜想)

因为∠A +∠C +∠ABC=180° 作BE∥AC 作AE∥BC ∠CBD +∠ABC =180° ∠2=∠C ∠1=∠C

∴∠CBD=∠A+∠C ∠1=∠A ∠CBD =∠EAC

∴∠CBD=∠A+∠C =∠C+∠CAB

利用量角器说明

3、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

(1)什么是△ABC的外角和? 与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相邻外角分别有两个,这两个外角是一对对顶角,从与每个内角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分别取一个相加,所得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如∠1+∠2+∠3。

(2)做一做P63

实验可得 ∠1+∠2+∠3 = 360°

由此可得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你能用三角形内角和来说明这一结论吗?

作AD∥BC

∠EAD=∠1,∠BAD=∠3

而∠EAD+∠2+∠BAD=360°

∴∠1+∠2+∠3=360°

(二)练习巩固

1、例1,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B=∠BAD,∠ADC=80°,∠BAC=70°, 求:(1) ∠B的度数(2) ∠C的度数

解题过程见P49

2、P64 练习1、2、3

(三)小结

1、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各是多少?

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


相关内容

  • 与三角形有关的
  • 七年级下册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教案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平面几何中基本的运算公 式.在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几何知识时,本定理是一个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是 学生解决有关角度计算问题的有力工具,在初中平面几何中比较常用.三角 ...

  • 八年级数学多边形
  • 鱼市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2章 四边形 2.1多边形 第1课时 课题:2.1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课型:新授 授课班级:142.143.144班 时间:2015年3月17日 备课人:唐思梁.吴沅林 参与备课:杨树华.杨焕良.吴垚波.罗海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A 层.了解多边形的概念: B 层. ...

  •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说课稿(1)
  •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说课稿)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多边形的内角和>选自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第二课. 教学内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定理的推导和应用.在教学中要运用转化思想,观察图 ...

  •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优秀教学设计
  • 三角形的内角 [教学目标]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重点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就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这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呢? 二.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 回顾我们小学 ...

  • 初一数学_几何_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基本练习题
  • 第七章三角形(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明确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能正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过程: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阅读课本第63至64页,回答以下问题: (1)三角形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条线段 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表示 ...

  • 八上数学第一次月考卷(六)
  • 八上数学第一次月考卷(六)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5 B .6 C .11 D .16 2.如图,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要使这个木架不 ...

  • 三角形章节知识点总结
  • 命题与证明知识点梳理 (1)定义.命题.定理.公理的有关概念 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⒈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

  • 三角形五心定理
  • 初二数学(全等,五心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 ...

  • [三角形的外角]教学设计
  • <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初步学会数学说理.通过实际的操作.度 量.探索.归纳,直观确认三角形外角的三个特征: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