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迎来行业"整肃风暴" 出路在移动支付

核心提示: 市场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或许监管层是时候出手了,而第三方支付行业势必要兴起一场“整肃风暴”。

“说白了,我们现在做第三方支付牌照申办的,就是看政策吃饭。”3月27日,面对长江长报记者的探寻,邹宁(化名)如此表示。由于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这份工作还能做到什么时候。

眼下,邹宁就职于深圳市某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是做第三方支付申牌咨询和信息化建设。可是近来“央行或将停发第三方牌照”的传言甚嚣尘上,这也让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限担忧。

“目前北上广深已经暂停申办。”邹宁在电话里向长江商报记者感叹,“政策好,大家都想做(第三方支付),我们才有饭吃,但如果政策出现限制,或门槛提高,那我们的工作也不好做了。”

2011年以来,央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已有269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活跃在国内的金融市场上。但由于机构数量多,且绝大多数业务比较重叠,为了争抢市场不得已大打价格战。

一方面,主要靠收取手续费来维持运营;一方面,又要降低费率来抢占市场。“市场俨然已成为一个红海。”讯联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寇向涛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打比方。

鱼目混杂,监管不力,恶性竞争……市场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或许监管层是时候出手了,而第三方支付行业势必要兴起一场“整肃风暴”。

竞争白热化 市场已成“红海”

今年1月份,上海畅购被曝挪用备付金、资金链断裂,或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倒闭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在去年12月,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违规发展商户,被央行暂时收回支付业务许可证。“这是史上最严处置措施。”寇向涛表示,最近两年支付行业一系列乱局让监管层压力很大。

第三方支付牌照分为三种:网络支付(如网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如商通卡)、银行卡收单(如POS机刷卡)。据银率网理财分析师毛亚斌介绍,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收单手续费、备付金利息收入、预付卡利息收入、平台搭建利润。银行卡收单业务中,发卡行、收单机构、卡组织依次按照7:2:1的比例分成手续费,网络支付佣金水平和银行卡收单业务水平相当。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会产生大量的沉淀资金,这些沉淀资金产生的协议存款利息也是第三方支付收入的一个主要部分。

“目前,收单和预付卡是存在问题比较多的两块。”寇向涛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收单主要靠交易手续费,基本没有备付金的存留,隔一两天把钱打到商户账户上,走的基本都是“规模效益”,即商户数越多,交易规模越高,收取的手续费就会越多。

“但近两年来,收单市场已俨然成为一个红海。”寇向涛介绍,主流的收单机构,如汇付天下、快钱、通联以及银联商务等第一梯队已经占据收单市场的主要商户群,随后富友等第二梯队也涌入到第一梯队,导致第三梯队的小型收单机构的商户数不高,盈利也不强,后续服务自然也不会太完善,所以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规模越大的越盈利,规模越小的市场会越收紧,面临的挑战也越严峻。

为什么说收单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红海?寇向涛称,因为机构数量多,且绝大多数业务都是重叠的,有些收单机构为了争抢市场,大打价格战,“你比我低,我比你低,低到比正常的市场费率还要低。而另一方面发卡银行需要收取手续费,也许还有银联的转接手续费,所以有些第二、第三梯队的支付机构,它们不但不赚钱,而且为保证自己的市场不被侵蚀,往往还在贴钱,所以总的来说是在赔钱。”

而预付卡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正常盈利模式单一,若要多赚钱,极易产生违规操作。寇向涛介绍,预付卡企业有备付金沉淀,即消费时才去划拨,不消费时资金还留在支付机构里。但由于预付卡额度不高,导致备付金沉淀也不是很高,所以企业仅主要靠备付金的利息盈利的话就不赚钱,那么企业就会把备付金拿去做理财,做非银行管控。“如果说,企业拿备付金做投资,那么风险是不可控的,像畅购这样拿着备付金理财,结果资金没回来,问题就暴露了。”寇向涛说。

支付宝成霸主 七家份额高达98.4%

抛开预付卡和收单两块,在网上支付这一市场中,最具标志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当属支付宝。除了它与淘宝在网购领域一同“俘获”无数“败家女”并成就了马云外,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也能说明支付宝的地位。

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391%,约为2011年交易额的80倍。其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比49.6%,财付通占比19.5%,银联占比11.4%,快钱占比6.8%,汇付天下占比5.2%,易宝支付占比3.2%,环迅支付占比2.7%,其他占比1.6%。

支付宝如何独霸互联网支付半边天?对此,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支付宝公关总监朱健。他表示,因为淘宝最初推出时正面临支付和信任问题,且互联网在当时也刚刚开始发展,支付和信心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2003年支付宝就以担保交易(卖家与买家的交易安全问题)这样一种创新的方式参与进来。

此外,寇向涛还谈到排名第四的快钱,“快钱每年纯盈利1个亿,但它最终选择被万达收购并不是代表没有出路,而是为了走得更远更稳。而第三梯队的支付机构一旦"烧不起",就只能卖掉保本了。”

谈到兼并重组,邹宁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现在包括深圳、北京的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已经在走“兼并重组”或转手的道路,因为第三方支付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一定的资质,且仅靠收取手续费来盈利,是无法承受后期的运营维护。

毛亚斌也表示,规模比较大的第三方支付一般都可以实现盈利,银联和支付宝分别是独立、非独立(寄生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支付)第三方支付的代表企业,具备实现盈利的能力,“经营规模较小的第三方支付则不一定了。”

此外,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曾在2014夏季达沃斯腾讯TEF俱乐部主题酒会上表示:“央行目前批了26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中如果能有三四家真的做到盈利,那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剩下的基本都在亏钱。”

央行或停发牌照 移动支付成最大机遇

面对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找不到盈利模式只能恶性竞争,甚至出现兑付危机的现状,或许该央行出手了。据了解,“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鼓励现有机构兼并重组、持续发展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实施支付机构分类、分级监管”已经写入央行2月底下发的《2015年支付结算工作要点》通知中。

针对“央行停发第三方支付牌照,鼓励并购重组”这一传言,邹宁在电话那头考虑了一会儿,略显无奈地说:“是有可能的。”他表示,目前北上广深已经暂停申办,二线城市应该还有份额,但具体数据不方便透露。下一步,国家可能会强制性控制牌照数量,因为目前在北上广深申牌的门槛相对以前已经有所提高,比如在公司资质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牌照数量已经足够多,央行可能会停发牌照。”同样认为传言会成真的还有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国际事业部杨斌。

据统计,从2011年到去年7月份,央行一共下发了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此后一直没有再发放牌照,目前持牌单位仍维持在269家。

政策或将倾向于兼并重组,对此,毛亚斌分析,并购是最直接的方法,由于三种第三方支付牌照功能的明确划分,第三方支付利润来源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会出现第三方支付并购重组,使第三方支付能够拿到的牌照更全,达到1+1>2的效果。

“央行鼓励并购重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寇向涛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移动支付代替现金支付,以后不存在现金交易,这是未来最大的一个机遇,但具体如何操作要看各个企业的战略布局。”谈到支付市场接下来可能要走的路,邹宁这样分析。

毛亚斌也认为,支付市场尚有很多业务待开发,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多种线下支付方式,目前国内线下支付方式仍以刷卡、现金支付为主,移动支付方式目前在国内基本是待开发的状态,但移动支付同样还面临众多困难,包括设备铺设需要巨大的成本、移动支付安全性等问题都待解决。

支付市场未来机遇何在?支付宝公关总监朱健则表示,一方面从网上支付发展到手机支付;另一方面,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发展为服务互联网金融。

核心提示: 市场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或许监管层是时候出手了,而第三方支付行业势必要兴起一场“整肃风暴”。

“说白了,我们现在做第三方支付牌照申办的,就是看政策吃饭。”3月27日,面对长江长报记者的探寻,邹宁(化名)如此表示。由于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这份工作还能做到什么时候。

眼下,邹宁就职于深圳市某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是做第三方支付申牌咨询和信息化建设。可是近来“央行或将停发第三方牌照”的传言甚嚣尘上,这也让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限担忧。

“目前北上广深已经暂停申办。”邹宁在电话里向长江商报记者感叹,“政策好,大家都想做(第三方支付),我们才有饭吃,但如果政策出现限制,或门槛提高,那我们的工作也不好做了。”

2011年以来,央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已有269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活跃在国内的金融市场上。但由于机构数量多,且绝大多数业务比较重叠,为了争抢市场不得已大打价格战。

一方面,主要靠收取手续费来维持运营;一方面,又要降低费率来抢占市场。“市场俨然已成为一个红海。”讯联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寇向涛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打比方。

鱼目混杂,监管不力,恶性竞争……市场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或许监管层是时候出手了,而第三方支付行业势必要兴起一场“整肃风暴”。

竞争白热化 市场已成“红海”

今年1月份,上海畅购被曝挪用备付金、资金链断裂,或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倒闭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在去年12月,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违规发展商户,被央行暂时收回支付业务许可证。“这是史上最严处置措施。”寇向涛表示,最近两年支付行业一系列乱局让监管层压力很大。

第三方支付牌照分为三种:网络支付(如网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如商通卡)、银行卡收单(如POS机刷卡)。据银率网理财分析师毛亚斌介绍,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收单手续费、备付金利息收入、预付卡利息收入、平台搭建利润。银行卡收单业务中,发卡行、收单机构、卡组织依次按照7:2:1的比例分成手续费,网络支付佣金水平和银行卡收单业务水平相当。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会产生大量的沉淀资金,这些沉淀资金产生的协议存款利息也是第三方支付收入的一个主要部分。

“目前,收单和预付卡是存在问题比较多的两块。”寇向涛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收单主要靠交易手续费,基本没有备付金的存留,隔一两天把钱打到商户账户上,走的基本都是“规模效益”,即商户数越多,交易规模越高,收取的手续费就会越多。

“但近两年来,收单市场已俨然成为一个红海。”寇向涛介绍,主流的收单机构,如汇付天下、快钱、通联以及银联商务等第一梯队已经占据收单市场的主要商户群,随后富友等第二梯队也涌入到第一梯队,导致第三梯队的小型收单机构的商户数不高,盈利也不强,后续服务自然也不会太完善,所以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规模越大的越盈利,规模越小的市场会越收紧,面临的挑战也越严峻。

为什么说收单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红海?寇向涛称,因为机构数量多,且绝大多数业务都是重叠的,有些收单机构为了争抢市场,大打价格战,“你比我低,我比你低,低到比正常的市场费率还要低。而另一方面发卡银行需要收取手续费,也许还有银联的转接手续费,所以有些第二、第三梯队的支付机构,它们不但不赚钱,而且为保证自己的市场不被侵蚀,往往还在贴钱,所以总的来说是在赔钱。”

而预付卡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正常盈利模式单一,若要多赚钱,极易产生违规操作。寇向涛介绍,预付卡企业有备付金沉淀,即消费时才去划拨,不消费时资金还留在支付机构里。但由于预付卡额度不高,导致备付金沉淀也不是很高,所以企业仅主要靠备付金的利息盈利的话就不赚钱,那么企业就会把备付金拿去做理财,做非银行管控。“如果说,企业拿备付金做投资,那么风险是不可控的,像畅购这样拿着备付金理财,结果资金没回来,问题就暴露了。”寇向涛说。

支付宝成霸主 七家份额高达98.4%

抛开预付卡和收单两块,在网上支付这一市场中,最具标志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当属支付宝。除了它与淘宝在网购领域一同“俘获”无数“败家女”并成就了马云外,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也能说明支付宝的地位。

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391%,约为2011年交易额的80倍。其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比49.6%,财付通占比19.5%,银联占比11.4%,快钱占比6.8%,汇付天下占比5.2%,易宝支付占比3.2%,环迅支付占比2.7%,其他占比1.6%。

支付宝如何独霸互联网支付半边天?对此,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支付宝公关总监朱健。他表示,因为淘宝最初推出时正面临支付和信任问题,且互联网在当时也刚刚开始发展,支付和信心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2003年支付宝就以担保交易(卖家与买家的交易安全问题)这样一种创新的方式参与进来。

此外,寇向涛还谈到排名第四的快钱,“快钱每年纯盈利1个亿,但它最终选择被万达收购并不是代表没有出路,而是为了走得更远更稳。而第三梯队的支付机构一旦"烧不起",就只能卖掉保本了。”

谈到兼并重组,邹宁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现在包括深圳、北京的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已经在走“兼并重组”或转手的道路,因为第三方支付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一定的资质,且仅靠收取手续费来盈利,是无法承受后期的运营维护。

毛亚斌也表示,规模比较大的第三方支付一般都可以实现盈利,银联和支付宝分别是独立、非独立(寄生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支付)第三方支付的代表企业,具备实现盈利的能力,“经营规模较小的第三方支付则不一定了。”

此外,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曾在2014夏季达沃斯腾讯TEF俱乐部主题酒会上表示:“央行目前批了26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中如果能有三四家真的做到盈利,那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剩下的基本都在亏钱。”

央行或停发牌照 移动支付成最大机遇

面对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找不到盈利模式只能恶性竞争,甚至出现兑付危机的现状,或许该央行出手了。据了解,“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鼓励现有机构兼并重组、持续发展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实施支付机构分类、分级监管”已经写入央行2月底下发的《2015年支付结算工作要点》通知中。

针对“央行停发第三方支付牌照,鼓励并购重组”这一传言,邹宁在电话那头考虑了一会儿,略显无奈地说:“是有可能的。”他表示,目前北上广深已经暂停申办,二线城市应该还有份额,但具体数据不方便透露。下一步,国家可能会强制性控制牌照数量,因为目前在北上广深申牌的门槛相对以前已经有所提高,比如在公司资质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牌照数量已经足够多,央行可能会停发牌照。”同样认为传言会成真的还有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国际事业部杨斌。

据统计,从2011年到去年7月份,央行一共下发了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此后一直没有再发放牌照,目前持牌单位仍维持在269家。

政策或将倾向于兼并重组,对此,毛亚斌分析,并购是最直接的方法,由于三种第三方支付牌照功能的明确划分,第三方支付利润来源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会出现第三方支付并购重组,使第三方支付能够拿到的牌照更全,达到1+1>2的效果。

“央行鼓励并购重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寇向涛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移动支付代替现金支付,以后不存在现金交易,这是未来最大的一个机遇,但具体如何操作要看各个企业的战略布局。”谈到支付市场接下来可能要走的路,邹宁这样分析。

毛亚斌也认为,支付市场尚有很多业务待开发,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多种线下支付方式,目前国内线下支付方式仍以刷卡、现金支付为主,移动支付方式目前在国内基本是待开发的状态,但移动支付同样还面临众多困难,包括设备铺设需要巨大的成本、移动支付安全性等问题都待解决。

支付市场未来机遇何在?支付宝公关总监朱健则表示,一方面从网上支付发展到手机支付;另一方面,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发展为服务互联网金融。


相关内容

  • 总经理致新年贺词
  • 2011年总经理新年贺词致辞 各位合作伙伴.公司同仁.社会各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紧张充实的2010年即将成为过去,我们又将迎来崭新的一年!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信达消防,向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各位合作伙伴.辛勤工作的全体员工以及给与我们帮助的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致以最为衷心的祝福! 201 ...

  • 聚合支付发展潜力巨大,是支付行业转型的新出路?
  • 聚合支付发展潜力巨大,是支付行业转型的新出路? 一.什么是聚合支付? 聚合支付,也称"融合支付",是指只从事"支付.结算.清算"服务之外的支付服务,依托银行.非银机构或清算组织,借助银行.非银机构或清算组织的支付通道与清结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术与服务集成能力, ...

  • 董希淼: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走向何方
  • 文/董希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载于<中国银行业> 2014年,中国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正常消化期,迎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面对"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中国银行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 ...

  • 2016-2022年中国健康养生市场前景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健康养生市场前景 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 ...

  • 移动互联网论文
  • 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探析 摘要:移动接入已将世界带到互联网的下一站--移动互联网.得益于更快.更好的连接,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真正个性化和移动化网络.它势必会完全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甚至改变互联网的本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趋于融合,这一趋势正在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文章就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前世今 ...

  •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首先,移动支付主要载体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保障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为4.2亿台,同比增幅为22.7%.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全年销量1.76亿台,近三年平均增幅为46.4%.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载体,其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促 ...

  • 农村互联网趋势
  • 互联网金融下乡 翼龙贷发力 农户生活性借款更多来自非正规渠道,生产性借款则较多求助于正规金融渠道,但正规金融渠道只能解决部分生产性借款的资金需求,近一半贷款仍需要通过非正规渠道满足. 里之间都尽量不互相借钱,在一个村里处了那么久,伸手找人家借钱总是觉得"气短". 采访中,记者了解 ...

  • 电子商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和互联网宽带技术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上海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是加速商业发展.促进人们消费的 ...

  • 磁性材料在通讯产业中的应用
  • 磁性材料在通讯产业中的应用 1.磁性材料在通讯产业中的应用 磁性电子元器件,特别是软磁器件在通讯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移动通讯手机向多媒体化和3G 发展,今后数年内,中国3G 制式手机发展成为重点,产量将超过GSM 制式.由于功能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这对磁性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磁性材料必须满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