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的拓展
“拓展”是开放性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但它也有一定限制的,因为它必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展开,还要根据要求作适当拓展。这就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原文的基础上作合理拓展,或举文外材料左证以加深理解,或运用原文观点阐述对现实问题的看法,或由此及彼谈人生感悟,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理解、分析、综合能力。
(一)举例阐述型
举例阐述型指的是根据要求另外列举一个文外的例子并加以阐述的题目。如2000年上海市高考第9题“依据本文的观点,另举一例阐述你的艺术欣赏的理解”,就是论据的拓展与分析。做这类题目时要依据本文观点举例,使所举之例与本文观点保持一致性。在保持论据与论点逻辑一致的基础上,论据的表述要注意简洁完整,一般由“人、事、果、倾向性词语”四个要素组成。“倾向性词语”是指能清晰表明与论点一致性的“醒目”词语。如
本文的观点是“要持之以恒”,要举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练习写字非常用功,利用各种机会随时随地练习。家中的池水都因日夜习字不辍而变黑了。终于,他的字被人们赞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段话可以这样表述:王羲之[人]坚持不懈
[日夜不辍、长年累月等也可,为倾向性词语,与论点“持之以恒”保持方向上的一致]练字[事]终成一代书法大家。所以这类题目答题要点是根据论点举例,然后加以阐述。
这种类型的题目按照举例的范围要求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向课内学过的内容,如
200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第5题“鲁迅说陶潜“并非
‘浑身是静穆’”。请举出课文中陶潜的一篇作品(篇名或诗句),来说明这一观点。
《读山海经》(或:《咏荆轲》;或:“精卫„„填沧海”等诗句)1`,
通过对荆轲、精卫为追求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赞颂,1`
表现出陶渊明自己的豪情和愤懑。1`(举例2分,说明1分)
——课外考课内
篇名、内容、
手法、主题
2008年春考-6:作者在第4段中写道“因为‘留白’,
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裕了”,请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简述“留白”手法的妙用。
另一类是课外知识的积累,如:普陀区二模
12.作者认为“王维„„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在我们高中所学的课文《前赤壁赋》中,也有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前赤壁赋》的内容及主题作简要分析。(5分) 《前赤壁赋》中“答客”一段,苏子以“水”、“月”为喻,由自然到人生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这样的道理使人超脱了人世间荣辱得失,看淡了命运中的坎坷起伏。作者将人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自然,表现了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这也是一种“真恬淡”。(5分。能点出“真恬淡”在《前赤壁赋》中表现为作者乐观旷达情怀给2分,联系内容2分,适当分析1分。)
2001年春考-10: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请举例并
说明你自己的看法。
2002年春考-14:请根据第5段中画线句表达的意
思,联系实际,举一实例,简要说明。
2004年春考-7:第2自然段中鲁迅把某些读书不假
思索的人称为“书橱”,请你另举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来形容生活中某些人(或自己)的读书
态度或方法(褒贬皆可),并对此说法加以阐述;
形象化的说法2`——海绵、书橱、衣饰(食)、漏斗
阐述2`——吸收、储藏、外在装饰、消化并吸
收营养、既不积累也不吸收
2006年春考-11:“朋友,在你幸福的篮子里,一定
也有许多珍宝,请和我们分享(可写一件,也可写一组)等。
本区一模-5:
文章认为,“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体制、科
技体制、思想习惯、领导方式、文化传统,都还存在着大量与鼓励自主创新相矛盾的东西”。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联系现实另举一例,并具体分析其危害。
①选取一个方面
②举例
③分析
08浦东-5:
本文在谈论交响乐对人的影响的同时,还谈及
了民族音乐和通俗音乐。请举例说说民族音乐或通俗音乐对你的影响。
09黄浦-13:
阅读2、3段,根据学过的课文,谈谈自己的“河床”,怎样承载了“远古文字”的流淌。
要求:课文举例正确1`
围绕“可感可触”来谈2`
语言表述1`
例如:读着陶渊明的《饮酒》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看见,在晚霞的辉映下,在山岚的笼罩中,一个诗人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美好画面。这些诗句“真如澹澹的渌水”流过我心灵的河床,浸润我干涸的思想的心田,使我的思想摆脱苍白,日渐丰富。
读苏轼的《前赤壁赋》,我仿佛看到秋江的清风中,澄净的星空下,月移船行,诗人正与客陶然其中飘飘欲仙的,客扣舷而歌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可是我读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那种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即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观点,读文至
此,我每每为他达观的人生境界所感染,这些诗句“真如澹澹的渌水”流过我心灵的河床,使我也变得豁达,而敢于直面人生的坎坷。
(二)分析评议型
分析评议型是指根据要求对拓展的内容作具体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的态度。 2003春-4: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所以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没什么意思了。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时须采用文本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论点,把道理说明白,把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的看法说清楚,并注意语言的表达。可以这样回答:
“这种说法显然不可取。的确,国外有些饮食习惯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我们也可以借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屏弃自己的传统美食文化。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富有民族气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作为华夏民族的后代,自然要继承这个传统文化。”
或者这样回答:
“我不同意这一观点。传统美食文化同样继承及传载了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及荣辱史,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正因为如此,不能因为吃洋快餐而放弃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
2006年:有人说,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
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方面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
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等。 使用:轻巧灵便,外出旅游,遮阳扇风,随身携带; 艺术:绘画和工艺美术的结晶,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收藏: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作精良、富有收藏价值等等
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首先,传统的扇子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其次,对外来文化的兼
收并蓄,发扬光大,也能形成中国山文化的绚丽多彩,所以扇子不可以退出生活舞台。
我不同意。虽然扇子和电扇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但从使用价值方面来说,传统的扇子自古以来都是引风纳凉之物,不应当退出。并且从文化价值方面来说,传统的扇子更是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后人应将这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故不应退出历史舞台。
(三)想象感悟型
想象感悟型是指通过文本内容的触发,引起阅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所感悟,或从文本出发进行引申,表达出自己的独到的理解和感悟。如
2005年高考-12: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写什么呢?
此题要求从时间的延续性角度总结“这个世纪”,展望“下个世纪”,两者的衔接点是现在,为此,必须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从文本出发加以引申阐发。可以这样回答: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
以知兴衰;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让人类永远以史为鉴,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历史上最沉痛的伤疤。让人们接受历史,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也可以这样回答:
“战争是痛苦的根源,是人类肉体的痛、精神的痛,文化的痛,是自然万物的灾难。战争回磨灭人生命的真正价值意义,它所带来的伤要用几个世纪来抚平。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05年春考-13:沙漠玫瑰的开放给了作者认识历史的方法,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它给你认识事物带来的启发。
2007高考-12: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对于想象感悟型题目,必须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拓展开去进行联想和想象,突破文本的局限,赋予新的内容或内涵,以表达自己的独到感悟。
08徐汇-12:
苏堤的南端有一座苏东坡纪念观,人们在参观中不仅能读到苏轼的经典诗词,还能了解到他在当太守
时的功绩。假如你就是一名参观者,你回在纪念观的留言簿上写下怎样的感言?
苏轼一生坎坷,却不把自己个人荣辱放在心上,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终其一生为民谋福,在被贬之时还修建了苏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他是一个封建官吏,但在为人民谋福利这方面,是值得我们现在许多管理人员学习的。
09卢湾-17:
请你通过诗中数字的提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想象老兵不平常的经历,写一段简述性的文字。
参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兵跋山涉水、忍饥挨饿,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出生入死。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自己身上的伤疤一个个添加„„渐渐地,青丝成雪,背驼眼花,出门时的少年,变成了回家时的老翁。
2003高考-16:
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 答案1、桥是连接河流两岸的建筑,桥更是联系
人们心灵的纽带。有了桥,我们产生了对老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有了桥,游子油然而生凄苦的乡愁;有了桥,隐者可以远离尘世享受恬淡的生活。
桥抚慰了人们受伤的心灵。
答案2、桥将自己献给了美景;桥让路有了新的
希望。桥永远是人们过不完的情怀,连别离也变得诗意。桥以它的宽容、坦诚支撑着人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安慰受伤的心灵。
答案3、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桥。同样是一座桥,
千百年前跟千百年后,几经更替,桥的样式与材料也将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它是一座桥。”让我们走,连起两岸,缩短距离的桥。
联想感悟类:需要通过联想,或是迁移联系到别的观点、事实,或是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补充、引申、深化,或是加以落实,将原本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总而言之,必须有超越于原文文字、属于自我领会发挥的内容。
1、“感”的方面,注意限制(根据文本、联系全文。。。。。。)
2、“悟”的方面,引申出去(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措施建议。。。。。。)
解题步骤:
前提:注意认同文中的观点,谈 “你”的观点 题型:概念型 强调概念的阐述
观点型 注意分析论证
关系型 强调两者辩证关系
09虹口-5:
文中说,缺少直接目视星空,“这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请运用联想和想象,合理推断,表明你此的认识。
(四)积累创意型
积累创意型是指需要根据要求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累、思想积累和情感积累等进行有个性特点的创意表达的题目。如:
2004-6: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
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
这是一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
可以脱离文本,但必须符合题目要求,要用说明性的语言具体介绍报纸名称,并在“最喜欢”这一点上,从两方面简要鲜明地介绍该报纸的内容、风格、特色等,注意明确地说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喜欢。说明的要点要清楚,语言要明白流畅。可以这样回答:
“我最喜欢读《环球时报》。从排版上来说,
几乎每一篇报道都有吸引人眼球的照片搭配,还未读文章就已领略到其中的含义了;从文章内容上来说,它经常介绍各国各地的民族风情且都是
第一手资料,使人感到如临其境。”
也可以这样回答:
“在我常读的报纸中,我最喜欢《新民晚
报》。它的内容丰富,主刊以新闻为主,分为国内、国际、文娱、体育、社会、经济等几大类,能让读者了解天下大事。副刊有夜光杯、家事、时尚等版块,增加了报纸的人文内涵。它的版面十分精致,彩页、插图、照片的运用,使整张报纸充满了可看性。”
2005年: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拟一份发言提纲。
拓展性的开放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要理解文意,对文本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
或依据文本的信息即一些思想和观点;
2、 其次要审清题目的要求,分清类别要求;
3、 再次表达要清晰、完整;
4、 此类题目要合理推断、拓展,不能停留在阅读文
本的内容范围之内。
读题:
一、是什么——理解、筛选
只需从内容上答题。
这类题型一般常见的题干表达是:
1、 是
态度是
观点是
方法是
概括起来是
想要说明的是
具体表现在
指的是
„„„„
答题思路:
① 筛选题,从文本中筛选答案
组合答案
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意思 ——不离文本 ② 根据题干回答:问什么,答什么
态度、观点、方法、概括、具体
这些词语都有自己的内涵,要
认真思考。例如:
具体:个体的内容、细节、事情
概括:用更大的概念把具体内
容总括起来:范围、方面
2、 含义[是]:
词语的含义:
一般是指词语的语境意义
答题思路:
① 理解词语的本义,指出它的语境意义
② 找出词语涉及的对象或中心词
③ 注意词性
④ 调整语序
⑤ 2分,对象1` + 词的语境义1`
例:
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世界各地报业1`普遍不景气1` 。
句子的含义:
答题提示:
一般会有几层意思,注意层层拓展 最终指向文本中心,作者情感
例:
分析第④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表明北平“有个边际”;
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情。
[一般要求:3分题2个要点
2分题1个要点,但要求把话写完整。
一句话拆成2部分计分。]
3、 理解:
把作者要表达的内涵从读者的角度加以表述清楚。
答题提示:
① 理解性题目大多指向文本主旨
② 理解性题目一般从读者领会文意角度答题 “含义”从作者表达的角度考虑 例:
书籍并非作者一人所好,而他却说自己“好书从独”,请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对书籍的爱好贯注了个人全部的志趣和精神体验,包括他对世界、对人生独到的看法和态度,这是他人无法相比或替代的。“好书从独”也体现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例:
09浦东-5:
请联系高中语文教材中相关课文,谈谈你对文
章结尾处“所以留不下城堞和穹顶,留下了一堆沉痛的文字”的理解。
晚唐杜牧《阿房宫赋》铺采摛文,极写宫
殿的豪华奢侈,“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结局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深叹“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始皇帝自以为皇权固若金汤,横扫六合,最终连一座宫殿也没有留住,倒是杜牧的讽喻和警戒长留史册,令人感叹。
4、 原因[是]: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去考虑,回答的是“为什么”。 例:
09宝山-11:
从主客观因素看,梅岭形成独特的贬官文化的原因是:
(1) 客观上,岭南是历代贬官之处,而梅岭
是通向岭南的必经关隘,张九龄奉旨开
辟梅岭驿道,便于贬官行走;
(2) 主观上,被贬的文官、儒将在此留下大
量情真意切的诗作
09虹口模考-25:
从全文看,“所好轩”得名的原因是:
(1)“所好轩”是作者藏书的地方;
(2)书是作者最大而独特的“所好”;
(3)“所好轩”有用俸禄买来的珍贵书籍,现
在老了就怕丢失了所收藏的书。
5、另一种说法[写法]是:
答题提示:
①“说法”、“写法”是形式上的问题
② 把句子表达完整还要把内容写出来
例:
用沙漠玫瑰的故事1`来说明“鉴往知来”的道理。1`
例:
用敦煌石窟遗址[遗迹、文物]1`呈现出最鲜活的历史1`。
例:
第二自然段中,鲁迅把某些读书不加思索的人称为“书橱”。请你另举出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来形容生活中某些人(或自己)的读书态度或方法(褒贬皆可),并对此说法加以阐述。(50字左右)(4分)
形象化的说法2`——海绵、书橱、衣饰(食)、漏斗
阐述2`——吸收、储藏、外在装饰、消化并吸
收营养、既不积累也不吸收
6、方面:
为官方面 人品方面 形式方面 为文方面 学养方面 内容方面 学会归类
例:
有人说,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可以退出生活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4分)
要点: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等。
7、说明:
①主旨的归纳[包括论点和分论点、中心和层意]: 例:
作者想要说明的是:
柳宗元不让子弟门借他的地位,谋取私利。 例:
鲁迅说陶潜“并非‘浑身是静穆’”。请举出课文中陶潜的一篇作品(篇名或诗句),来说明这一观点。(3分)
《读山海经》(或:《咏荆轲》;或:“精卫„„
填沧海”等诗句)1`,
通过对荆轲、精卫为追求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赞颂,1`表现出陶渊明自己的豪情和愤懑。1` 例:
上文第⑨段以西方文化为例,意在说明
__________。(3分)
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历史现象(1分),而要把它放到更大的坐标里进行纵横比较,作出判断。(2分)
——中心
例:
第⑤段中举“李白”、“曹操”两例说明
舞蹈是因内心情感的摇荡而手舞足蹈;
举“怀素”、“杜甫”两例说明
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4分)
例:
本文的标题是“我看舞蹈的美”。从全文看,作 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哪两方面?请作具体说明。(5分)
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
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
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
——层意
②用说明的形式概述内容
例:
依据上文第②段,给沙漠玫瑰写一份说明书。 (3分)
名称(1分) 属性、外观(1分) 神奇特点(1分)
补充:答题要点:
沙漠玫瑰[名称]、地衣、针叶型[属性],有点像松枝的形状、拿在手里,像一蓬真正枯死的干草[形状]。生命力极强[特征]。可以在脱水保存几年以后似乎绝无生命迹象时还能恢复生命活力(意思)。
二、为什么——分析题
1、 作用:
两方面答题:形式 + 内容
① 词语的作用:
形式:形象性的作用
精确性的作用
情感性的作用
结构性的作用
内容:本句要表达的意思
本文的主旨——内容上的作用
作者的情感——情感上的作用
——整体阅读,把握主旨
② 句子的作用:
形式的作用:
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首尾呼应、承上启下等]
表达特定效果[渲染烘托、对比映
衬等]
内容上的作用:
同上
用意:
文末,作者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其一,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在结构上呼应了前文,使文章首尾衔接,浑然一体;
其二,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梅岭深厚的文化关注、热爱,想进一步地体悟、消化。
本区一模:
文章第2段例举了父母、老师、领导的例子,用意是:
具体说明当今社会存在不鼓励提问的氛围,揭示人们提问能力逐渐弱化和消失的原因。
2、分析
五个“析”:
简析:只要抓住某一方面,不需要面面俱到 分析:涉及的面较广,采分点可以有多个
辨析:强调不同点,同中求异
评析:谈观点,评判高下优劣
赏析:肯定是好的。较多地考虑形式因素,大部分从
表现技巧的角度考查
前面三个“析”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分析”题,后两个属“鉴赏”题;
评析、赏析要有一定的术语知识
分析
阐释
答题要求:
① 根据题干要求对文本内容、写作思路、表达形式作一定的解读
② 有一定的结论性句子[常常是呼应题干内容] 例:
本区二模-12:
作者认为“王维„„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在我们高中所学的课文《前赤壁赋》中也有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前赤壁赋》的内容及主题作简要分析。
答:苏子以“水”、“月”为喻,由自然界到人
生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这样的道理使
人超脱了人世间的荣辱得失,看淡了命运
中的坎坷起伏;作者将人短暂的生命融入
宇宙自然,表现了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
这也是一种真恬淡。[扣题]
例:
本区一模:
结合本文的内容,对马援这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
就内容看,马援最憎恶的是“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他希望自己的侄子能够效法龙伯高而不要学杜季良的“清浊无所失”。// 由此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敦厚谨慎、洁身自好的人。[结论性句子,也是扣题干的句子]
这里的“分析题”不是指“分析„„作用”之类的题目,而是题干最后一个词落实在“分析”上的所谓“纯分析题”。
3、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
① 明确指出运用何种手法——术语概念
② 分析运用此术语表达了什么内容
传递了什么情感
③ 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手法——内容——情感——效果
例:
韦庄诗第一第二句[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先写美景后写离情,其表达效果是: 以美景反衬哀情,愈觉离情之深,不堪忍受。
例:
词的下片运用了典故,请具体说出其表达效果。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严陵滩:东汉严光钓鱼时隐居的地方。 区区:有跋涉辛苦之意
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
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平仄要
求,故改“行”为“乐”。
写严光钓鱼处(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或王粲《从军行》)的典故[手法],表达词人渴望归隐、向往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内容、情感]。运用典故,不仅含蓄,而且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效果]。
例:
七校联考-9:
画线句[我将把自己攀援成一株不老的牵牛,紫
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
喻成牵牛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要永远怀....
念、惦记着自己的家园,并且要用朴实无华的芬芳回报故乡那片土地的心愿。
例:
09虹口-11
第8段文字写得好。请说说这段文字表达上的
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
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气中闪耀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面前,你的心灵回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突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a) 连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死去的胡扬栩栩如生的生命的壮丽与永恒
b) 恰到好处引用李清照的诗句,赞扬胡杨虽死,但风采永存
c) 末尾排比加强语势,突出胡杨默默奉献精神给人带来的感悟
4、矛盾
答题参考:
选自同一篇文章中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句子,其实从说明主题上来看,是不矛盾的。之所以看上去有矛盾,是因为这两个句子表达的角度不同。
例:
七校联考-26:
楚丘先生说:“吾已死矣!何暇老哉!”又说“吾始壮矣,何老之有!”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追车赶马,投石超距,逐鹿搏虎,是青年人的“壮”,是生理机制上的“壮”,从“出力”的角度说,楚丘先生的确“老”了;但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出正辞以当诸侯,决嫌疑以定犹豫”,从“运智”的角度说,楚丘先生正当壮年,还大有作为。
三、怎么样
鉴赏评价题
1、 理由:
答题步骤:
这是判断题 + 分析题
① 对提干问题依据文本给以回答[判断、评价] ② 根据文本内容举例
③ 分析
例:
09虹口-16:
有人认为画线句[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是这首词的高潮,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我同意这种说法1`。因为“今天”才七月十三,月色已经如此美好,而这还不是最奇艳的景象,十五十六将有更美好的月色,使刚才已满足的心情,又产生新的期待,表现了对光明、洁净、美满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例:
作者认为对写文章的人而言,义理、书卷、经济固然重要,但它如同施工的材料,要形成文章,还要靠匠人的加工。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说说理由。
我认同这种说法。1`因为这一观点较之以往正统文化有很大突破,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本文在内容上指出了文和道的的相对性,并重点说明怎样才能体现出“成风尽
垩”的高超手段。
2、 看法:
“看法”有具体的指向或选项。
① 要答题。明确自己的观点
② 要分析
例:
三模-7:
你对于作者关于电视发展而提出的“两条路子”有什么看法?请用80字左右阐述见解。 答:两条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观点要明晰]。精英直接上电视,给少数知识阶层直面严肃、高端学术文化提供了一个机会;而通过电视制作人的解读,渗透于人物形象中的文化内涵,则更形象,更易为普通大众接受。[88字]
[提示:不能超出格子。观点清晰。]
3、评析
有评、有析
“析”是“评”的依据,“评”是“析”的结果 例:
09浦东-25:
作者说子瞻“有志焉而未毕”,其中“志”指什么?请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这句话作简要的评析。
苏轼的“志”指“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因为苏轼仕途屡遭坎坷,怀才不遇,无法实现经世致用之志,即使畅游山水也无法真正释怀
[析];但他仍以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寄情山水[评]。
4、鉴赏
有评价性语言:有理由地说明“好在哪里” 例:
09浦东-15:
就这首诗[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的艺术特点,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80字左右) 答: 虚实结合。前十句虚写游仙之事,想象
奇诡;后四句忽然转为写实,直面中原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状,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
寓情于景。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
仙境,借以与现实中”流血涂野草”现状进行对比。“茫茫走胡兵”、“豺狼尽冠缨”的景状,
隐含对安史叛臣的鞭挞,表达对中原人民遭受叛军蹂躏的同情。
5、 好在哪里[鉴赏题的另一种表示]
例:
三模-17:“麦陇风来翠浪斜”的“斜”字妙在 答:写出了麦浪的起伏翻滚,富有动态。
例: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答:点明题旨
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点来”,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
例:
08徐汇-11:
上文在表达上使用了第二人称“你”,你认为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用第二人称“你”以对话的口吻行文,拉
近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苏轼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在苏堤邂逅苏轼;使叙述
和抒情更加亲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阅读内容的拓展
“拓展”是开放性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但它也有一定限制的,因为它必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展开,还要根据要求作适当拓展。这就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原文的基础上作合理拓展,或举文外材料左证以加深理解,或运用原文观点阐述对现实问题的看法,或由此及彼谈人生感悟,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理解、分析、综合能力。
(一)举例阐述型
举例阐述型指的是根据要求另外列举一个文外的例子并加以阐述的题目。如2000年上海市高考第9题“依据本文的观点,另举一例阐述你的艺术欣赏的理解”,就是论据的拓展与分析。做这类题目时要依据本文观点举例,使所举之例与本文观点保持一致性。在保持论据与论点逻辑一致的基础上,论据的表述要注意简洁完整,一般由“人、事、果、倾向性词语”四个要素组成。“倾向性词语”是指能清晰表明与论点一致性的“醒目”词语。如
本文的观点是“要持之以恒”,要举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练习写字非常用功,利用各种机会随时随地练习。家中的池水都因日夜习字不辍而变黑了。终于,他的字被人们赞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段话可以这样表述:王羲之[人]坚持不懈
[日夜不辍、长年累月等也可,为倾向性词语,与论点“持之以恒”保持方向上的一致]练字[事]终成一代书法大家。所以这类题目答题要点是根据论点举例,然后加以阐述。
这种类型的题目按照举例的范围要求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向课内学过的内容,如
200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第5题“鲁迅说陶潜“并非
‘浑身是静穆’”。请举出课文中陶潜的一篇作品(篇名或诗句),来说明这一观点。
《读山海经》(或:《咏荆轲》;或:“精卫„„填沧海”等诗句)1`,
通过对荆轲、精卫为追求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赞颂,1`
表现出陶渊明自己的豪情和愤懑。1`(举例2分,说明1分)
——课外考课内
篇名、内容、
手法、主题
2008年春考-6:作者在第4段中写道“因为‘留白’,
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裕了”,请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简述“留白”手法的妙用。
另一类是课外知识的积累,如:普陀区二模
12.作者认为“王维„„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在我们高中所学的课文《前赤壁赋》中,也有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前赤壁赋》的内容及主题作简要分析。(5分) 《前赤壁赋》中“答客”一段,苏子以“水”、“月”为喻,由自然到人生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这样的道理使人超脱了人世间荣辱得失,看淡了命运中的坎坷起伏。作者将人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自然,表现了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这也是一种“真恬淡”。(5分。能点出“真恬淡”在《前赤壁赋》中表现为作者乐观旷达情怀给2分,联系内容2分,适当分析1分。)
2001年春考-10: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请举例并
说明你自己的看法。
2002年春考-14:请根据第5段中画线句表达的意
思,联系实际,举一实例,简要说明。
2004年春考-7:第2自然段中鲁迅把某些读书不假
思索的人称为“书橱”,请你另举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来形容生活中某些人(或自己)的读书
态度或方法(褒贬皆可),并对此说法加以阐述;
形象化的说法2`——海绵、书橱、衣饰(食)、漏斗
阐述2`——吸收、储藏、外在装饰、消化并吸
收营养、既不积累也不吸收
2006年春考-11:“朋友,在你幸福的篮子里,一定
也有许多珍宝,请和我们分享(可写一件,也可写一组)等。
本区一模-5:
文章认为,“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体制、科
技体制、思想习惯、领导方式、文化传统,都还存在着大量与鼓励自主创新相矛盾的东西”。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联系现实另举一例,并具体分析其危害。
①选取一个方面
②举例
③分析
08浦东-5:
本文在谈论交响乐对人的影响的同时,还谈及
了民族音乐和通俗音乐。请举例说说民族音乐或通俗音乐对你的影响。
09黄浦-13:
阅读2、3段,根据学过的课文,谈谈自己的“河床”,怎样承载了“远古文字”的流淌。
要求:课文举例正确1`
围绕“可感可触”来谈2`
语言表述1`
例如:读着陶渊明的《饮酒》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看见,在晚霞的辉映下,在山岚的笼罩中,一个诗人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美好画面。这些诗句“真如澹澹的渌水”流过我心灵的河床,浸润我干涸的思想的心田,使我的思想摆脱苍白,日渐丰富。
读苏轼的《前赤壁赋》,我仿佛看到秋江的清风中,澄净的星空下,月移船行,诗人正与客陶然其中飘飘欲仙的,客扣舷而歌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可是我读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那种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即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观点,读文至
此,我每每为他达观的人生境界所感染,这些诗句“真如澹澹的渌水”流过我心灵的河床,使我也变得豁达,而敢于直面人生的坎坷。
(二)分析评议型
分析评议型是指根据要求对拓展的内容作具体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的态度。 2003春-4: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所以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没什么意思了。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时须采用文本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论点,把道理说明白,把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的看法说清楚,并注意语言的表达。可以这样回答:
“这种说法显然不可取。的确,国外有些饮食习惯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我们也可以借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屏弃自己的传统美食文化。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富有民族气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作为华夏民族的后代,自然要继承这个传统文化。”
或者这样回答:
“我不同意这一观点。传统美食文化同样继承及传载了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及荣辱史,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正因为如此,不能因为吃洋快餐而放弃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
2006年:有人说,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
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方面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
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等。 使用:轻巧灵便,外出旅游,遮阳扇风,随身携带; 艺术:绘画和工艺美术的结晶,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收藏: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作精良、富有收藏价值等等
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首先,传统的扇子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其次,对外来文化的兼
收并蓄,发扬光大,也能形成中国山文化的绚丽多彩,所以扇子不可以退出生活舞台。
我不同意。虽然扇子和电扇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但从使用价值方面来说,传统的扇子自古以来都是引风纳凉之物,不应当退出。并且从文化价值方面来说,传统的扇子更是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后人应将这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故不应退出历史舞台。
(三)想象感悟型
想象感悟型是指通过文本内容的触发,引起阅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所感悟,或从文本出发进行引申,表达出自己的独到的理解和感悟。如
2005年高考-12: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写什么呢?
此题要求从时间的延续性角度总结“这个世纪”,展望“下个世纪”,两者的衔接点是现在,为此,必须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从文本出发加以引申阐发。可以这样回答: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
以知兴衰;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让人类永远以史为鉴,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历史上最沉痛的伤疤。让人们接受历史,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也可以这样回答:
“战争是痛苦的根源,是人类肉体的痛、精神的痛,文化的痛,是自然万物的灾难。战争回磨灭人生命的真正价值意义,它所带来的伤要用几个世纪来抚平。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05年春考-13:沙漠玫瑰的开放给了作者认识历史的方法,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它给你认识事物带来的启发。
2007高考-12: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对于想象感悟型题目,必须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拓展开去进行联想和想象,突破文本的局限,赋予新的内容或内涵,以表达自己的独到感悟。
08徐汇-12:
苏堤的南端有一座苏东坡纪念观,人们在参观中不仅能读到苏轼的经典诗词,还能了解到他在当太守
时的功绩。假如你就是一名参观者,你回在纪念观的留言簿上写下怎样的感言?
苏轼一生坎坷,却不把自己个人荣辱放在心上,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终其一生为民谋福,在被贬之时还修建了苏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他是一个封建官吏,但在为人民谋福利这方面,是值得我们现在许多管理人员学习的。
09卢湾-17:
请你通过诗中数字的提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想象老兵不平常的经历,写一段简述性的文字。
参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兵跋山涉水、忍饥挨饿,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出生入死。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自己身上的伤疤一个个添加„„渐渐地,青丝成雪,背驼眼花,出门时的少年,变成了回家时的老翁。
2003高考-16:
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 答案1、桥是连接河流两岸的建筑,桥更是联系
人们心灵的纽带。有了桥,我们产生了对老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有了桥,游子油然而生凄苦的乡愁;有了桥,隐者可以远离尘世享受恬淡的生活。
桥抚慰了人们受伤的心灵。
答案2、桥将自己献给了美景;桥让路有了新的
希望。桥永远是人们过不完的情怀,连别离也变得诗意。桥以它的宽容、坦诚支撑着人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安慰受伤的心灵。
答案3、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桥。同样是一座桥,
千百年前跟千百年后,几经更替,桥的样式与材料也将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它是一座桥。”让我们走,连起两岸,缩短距离的桥。
联想感悟类:需要通过联想,或是迁移联系到别的观点、事实,或是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补充、引申、深化,或是加以落实,将原本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总而言之,必须有超越于原文文字、属于自我领会发挥的内容。
1、“感”的方面,注意限制(根据文本、联系全文。。。。。。)
2、“悟”的方面,引申出去(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措施建议。。。。。。)
解题步骤:
前提:注意认同文中的观点,谈 “你”的观点 题型:概念型 强调概念的阐述
观点型 注意分析论证
关系型 强调两者辩证关系
09虹口-5:
文中说,缺少直接目视星空,“这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请运用联想和想象,合理推断,表明你此的认识。
(四)积累创意型
积累创意型是指需要根据要求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累、思想积累和情感积累等进行有个性特点的创意表达的题目。如:
2004-6: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
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
这是一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
可以脱离文本,但必须符合题目要求,要用说明性的语言具体介绍报纸名称,并在“最喜欢”这一点上,从两方面简要鲜明地介绍该报纸的内容、风格、特色等,注意明确地说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喜欢。说明的要点要清楚,语言要明白流畅。可以这样回答:
“我最喜欢读《环球时报》。从排版上来说,
几乎每一篇报道都有吸引人眼球的照片搭配,还未读文章就已领略到其中的含义了;从文章内容上来说,它经常介绍各国各地的民族风情且都是
第一手资料,使人感到如临其境。”
也可以这样回答:
“在我常读的报纸中,我最喜欢《新民晚
报》。它的内容丰富,主刊以新闻为主,分为国内、国际、文娱、体育、社会、经济等几大类,能让读者了解天下大事。副刊有夜光杯、家事、时尚等版块,增加了报纸的人文内涵。它的版面十分精致,彩页、插图、照片的运用,使整张报纸充满了可看性。”
2005年: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拟一份发言提纲。
拓展性的开放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要理解文意,对文本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
或依据文本的信息即一些思想和观点;
2、 其次要审清题目的要求,分清类别要求;
3、 再次表达要清晰、完整;
4、 此类题目要合理推断、拓展,不能停留在阅读文
本的内容范围之内。
读题:
一、是什么——理解、筛选
只需从内容上答题。
这类题型一般常见的题干表达是:
1、 是
态度是
观点是
方法是
概括起来是
想要说明的是
具体表现在
指的是
„„„„
答题思路:
① 筛选题,从文本中筛选答案
组合答案
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意思 ——不离文本 ② 根据题干回答:问什么,答什么
态度、观点、方法、概括、具体
这些词语都有自己的内涵,要
认真思考。例如:
具体:个体的内容、细节、事情
概括:用更大的概念把具体内
容总括起来:范围、方面
2、 含义[是]:
词语的含义:
一般是指词语的语境意义
答题思路:
① 理解词语的本义,指出它的语境意义
② 找出词语涉及的对象或中心词
③ 注意词性
④ 调整语序
⑤ 2分,对象1` + 词的语境义1`
例:
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世界各地报业1`普遍不景气1` 。
句子的含义:
答题提示:
一般会有几层意思,注意层层拓展 最终指向文本中心,作者情感
例:
分析第④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表明北平“有个边际”;
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情。
[一般要求:3分题2个要点
2分题1个要点,但要求把话写完整。
一句话拆成2部分计分。]
3、 理解:
把作者要表达的内涵从读者的角度加以表述清楚。
答题提示:
① 理解性题目大多指向文本主旨
② 理解性题目一般从读者领会文意角度答题 “含义”从作者表达的角度考虑 例:
书籍并非作者一人所好,而他却说自己“好书从独”,请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对书籍的爱好贯注了个人全部的志趣和精神体验,包括他对世界、对人生独到的看法和态度,这是他人无法相比或替代的。“好书从独”也体现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例:
09浦东-5:
请联系高中语文教材中相关课文,谈谈你对文
章结尾处“所以留不下城堞和穹顶,留下了一堆沉痛的文字”的理解。
晚唐杜牧《阿房宫赋》铺采摛文,极写宫
殿的豪华奢侈,“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结局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深叹“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始皇帝自以为皇权固若金汤,横扫六合,最终连一座宫殿也没有留住,倒是杜牧的讽喻和警戒长留史册,令人感叹。
4、 原因[是]: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去考虑,回答的是“为什么”。 例:
09宝山-11:
从主客观因素看,梅岭形成独特的贬官文化的原因是:
(1) 客观上,岭南是历代贬官之处,而梅岭
是通向岭南的必经关隘,张九龄奉旨开
辟梅岭驿道,便于贬官行走;
(2) 主观上,被贬的文官、儒将在此留下大
量情真意切的诗作
09虹口模考-25:
从全文看,“所好轩”得名的原因是:
(1)“所好轩”是作者藏书的地方;
(2)书是作者最大而独特的“所好”;
(3)“所好轩”有用俸禄买来的珍贵书籍,现
在老了就怕丢失了所收藏的书。
5、另一种说法[写法]是:
答题提示:
①“说法”、“写法”是形式上的问题
② 把句子表达完整还要把内容写出来
例:
用沙漠玫瑰的故事1`来说明“鉴往知来”的道理。1`
例:
用敦煌石窟遗址[遗迹、文物]1`呈现出最鲜活的历史1`。
例:
第二自然段中,鲁迅把某些读书不加思索的人称为“书橱”。请你另举出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来形容生活中某些人(或自己)的读书态度或方法(褒贬皆可),并对此说法加以阐述。(50字左右)(4分)
形象化的说法2`——海绵、书橱、衣饰(食)、漏斗
阐述2`——吸收、储藏、外在装饰、消化并吸
收营养、既不积累也不吸收
6、方面:
为官方面 人品方面 形式方面 为文方面 学养方面 内容方面 学会归类
例:
有人说,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可以退出生活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4分)
要点: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等。
7、说明:
①主旨的归纳[包括论点和分论点、中心和层意]: 例:
作者想要说明的是:
柳宗元不让子弟门借他的地位,谋取私利。 例:
鲁迅说陶潜“并非‘浑身是静穆’”。请举出课文中陶潜的一篇作品(篇名或诗句),来说明这一观点。(3分)
《读山海经》(或:《咏荆轲》;或:“精卫„„
填沧海”等诗句)1`,
通过对荆轲、精卫为追求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赞颂,1`表现出陶渊明自己的豪情和愤懑。1` 例:
上文第⑨段以西方文化为例,意在说明
__________。(3分)
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历史现象(1分),而要把它放到更大的坐标里进行纵横比较,作出判断。(2分)
——中心
例:
第⑤段中举“李白”、“曹操”两例说明
舞蹈是因内心情感的摇荡而手舞足蹈;
举“怀素”、“杜甫”两例说明
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4分)
例:
本文的标题是“我看舞蹈的美”。从全文看,作 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哪两方面?请作具体说明。(5分)
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
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
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
——层意
②用说明的形式概述内容
例:
依据上文第②段,给沙漠玫瑰写一份说明书。 (3分)
名称(1分) 属性、外观(1分) 神奇特点(1分)
补充:答题要点:
沙漠玫瑰[名称]、地衣、针叶型[属性],有点像松枝的形状、拿在手里,像一蓬真正枯死的干草[形状]。生命力极强[特征]。可以在脱水保存几年以后似乎绝无生命迹象时还能恢复生命活力(意思)。
二、为什么——分析题
1、 作用:
两方面答题:形式 + 内容
① 词语的作用:
形式:形象性的作用
精确性的作用
情感性的作用
结构性的作用
内容:本句要表达的意思
本文的主旨——内容上的作用
作者的情感——情感上的作用
——整体阅读,把握主旨
② 句子的作用:
形式的作用:
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首尾呼应、承上启下等]
表达特定效果[渲染烘托、对比映
衬等]
内容上的作用:
同上
用意:
文末,作者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其一,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在结构上呼应了前文,使文章首尾衔接,浑然一体;
其二,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梅岭深厚的文化关注、热爱,想进一步地体悟、消化。
本区一模:
文章第2段例举了父母、老师、领导的例子,用意是:
具体说明当今社会存在不鼓励提问的氛围,揭示人们提问能力逐渐弱化和消失的原因。
2、分析
五个“析”:
简析:只要抓住某一方面,不需要面面俱到 分析:涉及的面较广,采分点可以有多个
辨析:强调不同点,同中求异
评析:谈观点,评判高下优劣
赏析:肯定是好的。较多地考虑形式因素,大部分从
表现技巧的角度考查
前面三个“析”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分析”题,后两个属“鉴赏”题;
评析、赏析要有一定的术语知识
分析
阐释
答题要求:
① 根据题干要求对文本内容、写作思路、表达形式作一定的解读
② 有一定的结论性句子[常常是呼应题干内容] 例:
本区二模-12:
作者认为“王维„„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在我们高中所学的课文《前赤壁赋》中也有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前赤壁赋》的内容及主题作简要分析。
答:苏子以“水”、“月”为喻,由自然界到人
生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这样的道理使
人超脱了人世间的荣辱得失,看淡了命运
中的坎坷起伏;作者将人短暂的生命融入
宇宙自然,表现了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
这也是一种真恬淡。[扣题]
例:
本区一模:
结合本文的内容,对马援这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
就内容看,马援最憎恶的是“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他希望自己的侄子能够效法龙伯高而不要学杜季良的“清浊无所失”。// 由此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敦厚谨慎、洁身自好的人。[结论性句子,也是扣题干的句子]
这里的“分析题”不是指“分析„„作用”之类的题目,而是题干最后一个词落实在“分析”上的所谓“纯分析题”。
3、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
① 明确指出运用何种手法——术语概念
② 分析运用此术语表达了什么内容
传递了什么情感
③ 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手法——内容——情感——效果
例:
韦庄诗第一第二句[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先写美景后写离情,其表达效果是: 以美景反衬哀情,愈觉离情之深,不堪忍受。
例:
词的下片运用了典故,请具体说出其表达效果。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严陵滩:东汉严光钓鱼时隐居的地方。 区区:有跋涉辛苦之意
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
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平仄要
求,故改“行”为“乐”。
写严光钓鱼处(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或王粲《从军行》)的典故[手法],表达词人渴望归隐、向往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内容、情感]。运用典故,不仅含蓄,而且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效果]。
例:
七校联考-9:
画线句[我将把自己攀援成一株不老的牵牛,紫
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
喻成牵牛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要永远怀....
念、惦记着自己的家园,并且要用朴实无华的芬芳回报故乡那片土地的心愿。
例:
09虹口-11
第8段文字写得好。请说说这段文字表达上的
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
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气中闪耀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面前,你的心灵回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突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a) 连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死去的胡扬栩栩如生的生命的壮丽与永恒
b) 恰到好处引用李清照的诗句,赞扬胡杨虽死,但风采永存
c) 末尾排比加强语势,突出胡杨默默奉献精神给人带来的感悟
4、矛盾
答题参考:
选自同一篇文章中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句子,其实从说明主题上来看,是不矛盾的。之所以看上去有矛盾,是因为这两个句子表达的角度不同。
例:
七校联考-26:
楚丘先生说:“吾已死矣!何暇老哉!”又说“吾始壮矣,何老之有!”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追车赶马,投石超距,逐鹿搏虎,是青年人的“壮”,是生理机制上的“壮”,从“出力”的角度说,楚丘先生的确“老”了;但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出正辞以当诸侯,决嫌疑以定犹豫”,从“运智”的角度说,楚丘先生正当壮年,还大有作为。
三、怎么样
鉴赏评价题
1、 理由:
答题步骤:
这是判断题 + 分析题
① 对提干问题依据文本给以回答[判断、评价] ② 根据文本内容举例
③ 分析
例:
09虹口-16:
有人认为画线句[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是这首词的高潮,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我同意这种说法1`。因为“今天”才七月十三,月色已经如此美好,而这还不是最奇艳的景象,十五十六将有更美好的月色,使刚才已满足的心情,又产生新的期待,表现了对光明、洁净、美满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例:
作者认为对写文章的人而言,义理、书卷、经济固然重要,但它如同施工的材料,要形成文章,还要靠匠人的加工。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说说理由。
我认同这种说法。1`因为这一观点较之以往正统文化有很大突破,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本文在内容上指出了文和道的的相对性,并重点说明怎样才能体现出“成风尽
垩”的高超手段。
2、 看法:
“看法”有具体的指向或选项。
① 要答题。明确自己的观点
② 要分析
例:
三模-7:
你对于作者关于电视发展而提出的“两条路子”有什么看法?请用80字左右阐述见解。 答:两条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观点要明晰]。精英直接上电视,给少数知识阶层直面严肃、高端学术文化提供了一个机会;而通过电视制作人的解读,渗透于人物形象中的文化内涵,则更形象,更易为普通大众接受。[88字]
[提示:不能超出格子。观点清晰。]
3、评析
有评、有析
“析”是“评”的依据,“评”是“析”的结果 例:
09浦东-25:
作者说子瞻“有志焉而未毕”,其中“志”指什么?请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这句话作简要的评析。
苏轼的“志”指“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因为苏轼仕途屡遭坎坷,怀才不遇,无法实现经世致用之志,即使畅游山水也无法真正释怀
[析];但他仍以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寄情山水[评]。
4、鉴赏
有评价性语言:有理由地说明“好在哪里” 例:
09浦东-15:
就这首诗[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的艺术特点,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80字左右) 答: 虚实结合。前十句虚写游仙之事,想象
奇诡;后四句忽然转为写实,直面中原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状,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
寓情于景。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
仙境,借以与现实中”流血涂野草”现状进行对比。“茫茫走胡兵”、“豺狼尽冠缨”的景状,
隐含对安史叛臣的鞭挞,表达对中原人民遭受叛军蹂躏的同情。
5、 好在哪里[鉴赏题的另一种表示]
例:
三模-17:“麦陇风来翠浪斜”的“斜”字妙在 答:写出了麦浪的起伏翻滚,富有动态。
例: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答:点明题旨
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点来”,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
例:
08徐汇-11:
上文在表达上使用了第二人称“你”,你认为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用第二人称“你”以对话的口吻行文,拉
近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苏轼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在苏堤邂逅苏轼;使叙述
和抒情更加亲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