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培两带"工作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日,我们对全区农村“三培两带”和示范基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当前我区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涉农街道4个),11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3300余农户,9900余农村人口,5700余劳动力。农业资源十分匮乏,全区耕地面积不足1500亩,山林地面积不足2000亩,水产面积不足2000亩。农村党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11个行政村中国共产党有党员248名,按年龄分,35岁以下有21名,35-50岁99名,50岁以上128名,平均年龄52.5岁,按文化程度分,小学及以下69名,初中105名,高中及以上64名。

  全区经济工作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小,2002年区属单位完成的16900万元总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完成456万,仅占2.7%,第二产业完成162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4819万元。就全区的农业而言,种植业产值呈逐年下降趋势,蓄牧业和水产业产值的均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完成的2756万元的农业产值中,种植业完成95万元,仅占3.4%,蓄牧业完成496万元,占18%,水产业完成2165万元,占78.6%。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700元,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二、当前我区农村“三培两带”工作的基本做法

  在近几年扎实的村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争创“五个好”党支部、红旗村,开展领导干部、区直部门包村,党员“双休日”和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在培养党员、后备村干部、村干部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全面建设小康农村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好做法。

  (一)依托基层组织建设抓“三培”

  全区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区委提出了“区包村领导是总责任人,街道包村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挂点单位领导是连带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的具体要求。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各村把培养党员和村后备干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村每年都有1-2名工作积极、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的年青人加入到党组织。村后备干部严格按1:1配备,并通过种种措施进行锻炼和培养,使他们既在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又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既有坚定的政治思想,又有带头致富的能力。

  1、选准苗子,扎实做好培养工作。农村人口来源素质低,会读书学习成绩好的考上大学跳出了农门,没能考上大学,头脑灵活,善于市场经营的也大部分外出谋生创业去了。把村里能力强、作风正派、办事认真负责的同志留下来,并把他们培养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为村集体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在选人问题上,不偏不倚,任人唯贤,让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得到重点培养,各村党支部着实花了一番功夫。人民路街道长虹村书记苏汉祥,就是由党组织从一个个体老板逐步培养成村干部的典型,村党支部和街道党工委通过与他促膝谈心,从工作上帮助他,政治上关心他,使他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并一步一步担当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长虹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家村办企业,3千余万元固定资产,集体年纯收入达40多万元的明星村。金鸡坡街道大王庙村的余厚保也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致富技术多,热心于村里事业的同志,村党支部把他列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由一名普通群众培养成一名党员,并在2000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村干部。这些经过党组织培养的同志在新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一心扑在工作上,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出力献策,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

  2、通过岗位锻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村级组织是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落脚点,是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村两委面临的工作任务非常多,村干部没有很强的责任心,没有出色的工作能力,不可能干好工作。村党支部安排各种岗位和工作锻炼党员和后备村干部,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三里村在村办企业中,把党员逐步培养成为能独挡一面的管理人员,把能独挡一面的管理人员培养成党员。金鸡坡街道通过农村无职党员参加设岗定责工作,使他们在提高处理村组具体事务的能力,掌握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得到了实践,大大提高了他们处理农村实际工作的能力。

  3、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思维还不够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不强,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带头解放思想,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形势,我区在解放干群思想上加大力度,几年来举办各种专业知识培训班、政治理论培训班30余期,参加培训的农村党员、后备干部和村干部达千余人次,三里村还聘请师专教师为村民作了WTO专题讲座。有条件的村还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引进外地的先进作法和好的致富项目,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影响其他村民群众,使全区农村党员群众对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和对市场的认知程度大大

  [1] [2] [3] [4] 下一页

  《九江市浔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培两带”工作调查报告》出自:

  YJBYS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威望。后备干部要走上村干部位置,必须要通过村民选举,得到群众的认可,在群众中没有一定的威望是不行的。各村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扩大党员和后备干部在村民中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威信。大塘村通过水电维护管理工作,金鸡坡村、泉井村通过调解工作,三里村通过便民服务工作,姬公庵村通过带头致富工作,不断培养了他们为村民办事能力,有效地树立了党员和后备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使村支部的培养对象能为群众办事,得到群众的认可。

  5、通过小组长职位,提高实践能力。村民小组长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对群众的政治思想和实际生活最了解,2000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各村通过依法选举村民小组长,有意识地把后备干部推向小组长岗位,使之掌握农村工作方法,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他们能顺利进入村干部队伍创造条件。

  (二)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抓“两带”

  我区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农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2亩,单以农业收入难以养活近万农村人口。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农业向高效型发展,农民洗净泥脚进城参与市场经济,在城市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几年来,区委在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抓“两带”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示范基地作用明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型。金鸡坡街道大王庙村,在村集体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村干部集资建成了一个小型养殖示范基地,由于科学养殖、经营有方,投产半年便产生了赢利,村民看到其中有利可图,便纷纷效仿。随后村里为群众传技术、跑贷款、联系销路,在全村全街兴起了庭院养殖热,涌现出了一大批养殖专业户,村民宗道祥家年出栏生猪200余头,纯收入3万余元,像这样靠养殖发家致富的全区有近200户。姬公庵村利用精养渔池连片成规模的优势,及时成立了水产养殖协会,在村民党员、协会会长李邦清的带领下,试新品种、用新技术,闯大市场,带动了全村全街道的水产养殖,使全街水产产值一年一大变,三年翻一番,养殖户的年收入有很大增长。白水胡街道白水湖村,利用大湖面网箱养殖技术,精养黄丫头,取得了水面不变,人力不变,效益翻翻的好效果。大塘村草莓基地、泉井村杜鹃花基地、曹家山雷竹基地,都是近几年或引进或自办搞起的种植业示范基地,由于示范基地的良好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全区农业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方向发展,农民收入较以往的常规种植有很大的提高。

  在示范基地的建设上,城中各村也在积极探索自己的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扭转农民择业观念,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人民路街道长虹村抓住了湖滨小区和人民路开发的大好机遇,建设成了农贸市场和花卉市场,利用两个市场引导村民进场做生意,转变了农民的择业观念,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发展,真正是“几万元不是富,几十万元刚起步”,有的成为百万富翁,一大批农民都有几十万家产,村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带动了全村农民发家致富。

  2、集体经济初具规模,逐步向企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我区农村地处城郊,有寸土寸金的优势。区委因势力导,积极引导和扶持村办企业,使农村集体经济走上了企业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白水湖街道三里村,抓住其紧靠城市,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铁路过境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服务型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桥头堡经济。先与浔阳区政府合股建起了国家级的蔬菜批发大市场浔阳蔬菜批发市场,接着以大市场为依托先后建起了水产品市场、小五金市场、仓储服务中心、汽车服务中心、第八加油站(与石化总厂合资)等一系列服务型村办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村民有的在市场搞经营,有的在市场搞管理,既解决了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又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共同致富的新路。三里村在众多效益良好,运转正常的村办企业支撑下,2002年实现了总增加值902万元,年收入186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赣北第一村。

  3、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迅速,福利保障功能逐渐完善。在集体经济逐步壮大之后,村里注重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注重村集体公益事业的建设,着力解决村民看病、养老、教育等问题。完善了大病医疗保险体系,金鸡坡街道姬公庵村率先通过村里拿一点、小组出一点、村民凑一点的方式构筑医保体系,带动了全区农村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使农民抵御大病的能力大大提高。建立村民教育奖励基金,为激励村民子女学文化、学知识,全区各村普遍建立村民教育奖励基金,用于村里小学的义务教育、奖励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和鼓励农民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为村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实行村民退养制度,在白水湖街道三里村的带动下,全区大部分村为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年老村民实行退养制度,退养村民每月可从村委会领取一定数量的退养金,为年纪大的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村的共同富裕。通过多项制度的落实,初步形成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农村。

  三、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随着我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区农村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基层组织巩固,有战斗力,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人均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问题愈显突出,阻碍了农村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党员队伍不合理,村民适应新形势能力差,村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九江市浔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培两带”工作调查报告(第2页)》出自:

  YJBYS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农村发展空间有限。

  村干部总体素质不高,不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观念不新、思想不解放,缺乏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精神。把握市场能力差,许多村干部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培养起来的,对当前市场经济规则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很好地驾驭市场。文化素质不高,全区45名村干部中,大专文化水平的仅有3名,高中文化程度26名,部分年纪大的同志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实行海选之后,村干部有畏难情绪,遇事做老好人,特别是在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之后,有把得罪人、棘手的事都推到书记上的迹象。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经济的能力弱,有的同志还停留在维持以往的工作思路和程序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改善工作方法。

  党员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区农村党员平均年龄52.5岁,248名农村党员中50岁以上的有128名,占52%,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184名,占74%。年老的党员党性强,处事为公,但由于年纪大,文化低,接受新事物慢,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工作上显得力不从心。年青党员相对说文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来的快,但组织纪律观念较老同志淡薄,有些同志只顾个人致富,不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农民适应新形势能力差。九江的自然条件好,三省通衢,历来外出谋生的人少,行商坐贾中我们占的是坐贾,做的是上门生意,与外界沟通少。而九江的农民更是安贫乐道,思想较为保守,在资源一体化、市场大流通的今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村办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村办企业管理者地缘性、血缘性很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乡里乡亲,难以实现有效管理,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农村发展空间有限,城市的扩张,企业的发展占用了农村发展的资源,空间有限、资源有限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四、几点建议

  (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村的思想教育

  1、增大后备干部培养比例。我区按村建要求1:1配备后备干部,这个比例是在村委会海选之前定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要得到村民的认可必须通过选举,这个比例难以确保把组织培养的同志选入村委会。应按照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把培养后备干部比例放大,把村里能为村民办事能力强的人都纳入培养范围,把更多的优秀分子作为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工作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共同致富奔小康。

  2、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城郊农村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是城市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逐渐减少,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必然逐步淡出,更多农民将逐步脱离农业生产而转向其它的行业,从事其它的工作。为妥善解决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须加大对“无地农民”和“下岗农民”转岗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服务工人的转变,把向土地要饭吃变成靠技术吃饭。如果不这样,农民的出路问题便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重中之重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继续坚持和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扶持力度。示范基地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择业观念,提高驾驭市场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对示范基地也很支持,但扶持工作中,有撒胡椒面的倾向,各示范基地都能象征性地得一点,这对每个示范基地的功能的提升,效益的增加作用不明显,不如集中资金每年扶持一两个,提高其造血功能,促健康发展。在加大资金扶持的同进注重科技、信息扶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发展不缺资金,全省仅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便突破了400亿,每个县平均超过2亿,即便10%返回农村建设,资金也是很充裕的。农村真正缺少的是科技、是信息,区科协搞的科技下乡活动很受农民朋友欢迎,应进一步充实科技下乡含金量,建立信息下乡工作机制。

  2、加强对村办集体企业的保护。村办企业在为集体经济发展、解决村民就业和村办公益事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调研过程中,很多人谈到在经济交往中上当受骗和由于决策的失误造成巨大的损失等情况,呼吁尽快建立对村办企业的保护制度。主要从为村办企业输送优秀管理人才,加强实用经济知识的培训,帮助聘请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监督村办企业的财务和重大事项的决策等方面加强指导,为其保驾护航。

  3、用身边致富典型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普遍反映农民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满足于有一定的收入,不思进取,进取心不强。但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信息不灵,做什么事都心里没底,不轻易把养命钱、养老钱拿出来投资兴业也是情有可原的。政府各部门和街道、村级组织要大力宣传身边的致富典型,让广大农民在创业活动中有现成的模式作参照,有鲜活的例子可供学习,做到对选中的致富项目心中有底,让农民一心一意搞经济,带动农村共同致富、整体发展。

  4、给农村留一片发展空间。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发展、企业发展都要征用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农村土地的减少,在根本上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坚决杜绝投机商利用政府引资心切的心理圈地占地,对征用土地转手炒作,从中牟取暴利。采取有效的手段、切实可行的办法,兼顾农民和农村的利益,为农村的发展预留一片空间。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日,我们对全区农村“三培两带”和示范基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当前我区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涉农街道4个),11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3300余农户,9900余农村人口,5700余劳动力。农业资源十分匮乏,全区耕地面积不足1500亩,山林地面积不足2000亩,水产面积不足2000亩。农村党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11个行政村中国共产党有党员248名,按年龄分,35岁以下有21名,35-50岁99名,50岁以上128名,平均年龄52.5岁,按文化程度分,小学及以下69名,初中105名,高中及以上64名。

  全区经济工作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小,2002年区属单位完成的16900万元总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完成456万,仅占2.7%,第二产业完成162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4819万元。就全区的农业而言,种植业产值呈逐年下降趋势,蓄牧业和水产业产值的均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完成的2756万元的农业产值中,种植业完成95万元,仅占3.4%,蓄牧业完成496万元,占18%,水产业完成2165万元,占78.6%。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700元,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二、当前我区农村“三培两带”工作的基本做法

  在近几年扎实的村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争创“五个好”党支部、红旗村,开展领导干部、区直部门包村,党员“双休日”和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在培养党员、后备村干部、村干部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全面建设小康农村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好做法。

  (一)依托基层组织建设抓“三培”

  全区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区委提出了“区包村领导是总责任人,街道包村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挂点单位领导是连带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的具体要求。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各村把培养党员和村后备干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村每年都有1-2名工作积极、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的年青人加入到党组织。村后备干部严格按1:1配备,并通过种种措施进行锻炼和培养,使他们既在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又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既有坚定的政治思想,又有带头致富的能力。

  1、选准苗子,扎实做好培养工作。农村人口来源素质低,会读书学习成绩好的考上大学跳出了农门,没能考上大学,头脑灵活,善于市场经营的也大部分外出谋生创业去了。把村里能力强、作风正派、办事认真负责的同志留下来,并把他们培养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为村集体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在选人问题上,不偏不倚,任人唯贤,让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得到重点培养,各村党支部着实花了一番功夫。人民路街道长虹村书记苏汉祥,就是由党组织从一个个体老板逐步培养成村干部的典型,村党支部和街道党工委通过与他促膝谈心,从工作上帮助他,政治上关心他,使他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并一步一步担当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长虹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家村办企业,3千余万元固定资产,集体年纯收入达40多万元的明星村。金鸡坡街道大王庙村的余厚保也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致富技术多,热心于村里事业的同志,村党支部把他列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由一名普通群众培养成一名党员,并在2000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村干部。这些经过党组织培养的同志在新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一心扑在工作上,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出力献策,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

  2、通过岗位锻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村级组织是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落脚点,是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村两委面临的工作任务非常多,村干部没有很强的责任心,没有出色的工作能力,不可能干好工作。村党支部安排各种岗位和工作锻炼党员和后备村干部,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三里村在村办企业中,把党员逐步培养成为能独挡一面的管理人员,把能独挡一面的管理人员培养成党员。金鸡坡街道通过农村无职党员参加设岗定责工作,使他们在提高处理村组具体事务的能力,掌握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得到了实践,大大提高了他们处理农村实际工作的能力。

  3、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思维还不够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不强,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带头解放思想,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形势,我区在解放干群思想上加大力度,几年来举办各种专业知识培训班、政治理论培训班30余期,参加培训的农村党员、后备干部和村干部达千余人次,三里村还聘请师专教师为村民作了WTO专题讲座。有条件的村还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引进外地的先进作法和好的致富项目,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影响其他村民群众,使全区农村党员群众对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和对市场的认知程度大大

  [1] [2] [3] [4] 下一页

  《九江市浔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培两带”工作调查报告》出自:

  YJBYS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威望。后备干部要走上村干部位置,必须要通过村民选举,得到群众的认可,在群众中没有一定的威望是不行的。各村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扩大党员和后备干部在村民中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威信。大塘村通过水电维护管理工作,金鸡坡村、泉井村通过调解工作,三里村通过便民服务工作,姬公庵村通过带头致富工作,不断培养了他们为村民办事能力,有效地树立了党员和后备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使村支部的培养对象能为群众办事,得到群众的认可。

  5、通过小组长职位,提高实践能力。村民小组长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对群众的政治思想和实际生活最了解,2000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各村通过依法选举村民小组长,有意识地把后备干部推向小组长岗位,使之掌握农村工作方法,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他们能顺利进入村干部队伍创造条件。

  (二)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抓“两带”

  我区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农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2亩,单以农业收入难以养活近万农村人口。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农业向高效型发展,农民洗净泥脚进城参与市场经济,在城市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几年来,区委在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抓“两带”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示范基地作用明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型。金鸡坡街道大王庙村,在村集体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村干部集资建成了一个小型养殖示范基地,由于科学养殖、经营有方,投产半年便产生了赢利,村民看到其中有利可图,便纷纷效仿。随后村里为群众传技术、跑贷款、联系销路,在全村全街兴起了庭院养殖热,涌现出了一大批养殖专业户,村民宗道祥家年出栏生猪200余头,纯收入3万余元,像这样靠养殖发家致富的全区有近200户。姬公庵村利用精养渔池连片成规模的优势,及时成立了水产养殖协会,在村民党员、协会会长李邦清的带领下,试新品种、用新技术,闯大市场,带动了全村全街道的水产养殖,使全街水产产值一年一大变,三年翻一番,养殖户的年收入有很大增长。白水胡街道白水湖村,利用大湖面网箱养殖技术,精养黄丫头,取得了水面不变,人力不变,效益翻翻的好效果。大塘村草莓基地、泉井村杜鹃花基地、曹家山雷竹基地,都是近几年或引进或自办搞起的种植业示范基地,由于示范基地的良好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全区农业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方向发展,农民收入较以往的常规种植有很大的提高。

  在示范基地的建设上,城中各村也在积极探索自己的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扭转农民择业观念,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人民路街道长虹村抓住了湖滨小区和人民路开发的大好机遇,建设成了农贸市场和花卉市场,利用两个市场引导村民进场做生意,转变了农民的择业观念,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发展,真正是“几万元不是富,几十万元刚起步”,有的成为百万富翁,一大批农民都有几十万家产,村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带动了全村农民发家致富。

  2、集体经济初具规模,逐步向企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我区农村地处城郊,有寸土寸金的优势。区委因势力导,积极引导和扶持村办企业,使农村集体经济走上了企业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白水湖街道三里村,抓住其紧靠城市,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铁路过境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服务型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桥头堡经济。先与浔阳区政府合股建起了国家级的蔬菜批发大市场浔阳蔬菜批发市场,接着以大市场为依托先后建起了水产品市场、小五金市场、仓储服务中心、汽车服务中心、第八加油站(与石化总厂合资)等一系列服务型村办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村民有的在市场搞经营,有的在市场搞管理,既解决了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又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共同致富的新路。三里村在众多效益良好,运转正常的村办企业支撑下,2002年实现了总增加值902万元,年收入186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赣北第一村。

  3、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迅速,福利保障功能逐渐完善。在集体经济逐步壮大之后,村里注重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注重村集体公益事业的建设,着力解决村民看病、养老、教育等问题。完善了大病医疗保险体系,金鸡坡街道姬公庵村率先通过村里拿一点、小组出一点、村民凑一点的方式构筑医保体系,带动了全区农村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使农民抵御大病的能力大大提高。建立村民教育奖励基金,为激励村民子女学文化、学知识,全区各村普遍建立村民教育奖励基金,用于村里小学的义务教育、奖励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和鼓励农民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为村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实行村民退养制度,在白水湖街道三里村的带动下,全区大部分村为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年老村民实行退养制度,退养村民每月可从村委会领取一定数量的退养金,为年纪大的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村的共同富裕。通过多项制度的落实,初步形成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农村。

  三、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随着我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区农村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基层组织巩固,有战斗力,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人均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问题愈显突出,阻碍了农村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党员队伍不合理,村民适应新形势能力差,村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九江市浔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培两带”工作调查报告(第2页)》出自:

  YJBYS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农村发展空间有限。

  村干部总体素质不高,不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观念不新、思想不解放,缺乏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精神。把握市场能力差,许多村干部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培养起来的,对当前市场经济规则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很好地驾驭市场。文化素质不高,全区45名村干部中,大专文化水平的仅有3名,高中文化程度26名,部分年纪大的同志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实行海选之后,村干部有畏难情绪,遇事做老好人,特别是在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之后,有把得罪人、棘手的事都推到书记上的迹象。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经济的能力弱,有的同志还停留在维持以往的工作思路和程序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改善工作方法。

  党员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区农村党员平均年龄52.5岁,248名农村党员中50岁以上的有128名,占52%,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184名,占74%。年老的党员党性强,处事为公,但由于年纪大,文化低,接受新事物慢,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工作上显得力不从心。年青党员相对说文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来的快,但组织纪律观念较老同志淡薄,有些同志只顾个人致富,不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农民适应新形势能力差。九江的自然条件好,三省通衢,历来外出谋生的人少,行商坐贾中我们占的是坐贾,做的是上门生意,与外界沟通少。而九江的农民更是安贫乐道,思想较为保守,在资源一体化、市场大流通的今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村办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村办企业管理者地缘性、血缘性很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乡里乡亲,难以实现有效管理,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农村发展空间有限,城市的扩张,企业的发展占用了农村发展的资源,空间有限、资源有限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四、几点建议

  (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村的思想教育

  1、增大后备干部培养比例。我区按村建要求1:1配备后备干部,这个比例是在村委会海选之前定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要得到村民的认可必须通过选举,这个比例难以确保把组织培养的同志选入村委会。应按照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把培养后备干部比例放大,把村里能为村民办事能力强的人都纳入培养范围,把更多的优秀分子作为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工作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共同致富奔小康。

  2、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城郊农村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是城市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逐渐减少,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必然逐步淡出,更多农民将逐步脱离农业生产而转向其它的行业,从事其它的工作。为妥善解决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须加大对“无地农民”和“下岗农民”转岗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服务工人的转变,把向土地要饭吃变成靠技术吃饭。如果不这样,农民的出路问题便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重中之重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继续坚持和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扶持力度。示范基地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择业观念,提高驾驭市场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对示范基地也很支持,但扶持工作中,有撒胡椒面的倾向,各示范基地都能象征性地得一点,这对每个示范基地的功能的提升,效益的增加作用不明显,不如集中资金每年扶持一两个,提高其造血功能,促健康发展。在加大资金扶持的同进注重科技、信息扶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发展不缺资金,全省仅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便突破了400亿,每个县平均超过2亿,即便10%返回农村建设,资金也是很充裕的。农村真正缺少的是科技、是信息,区科协搞的科技下乡活动很受农民朋友欢迎,应进一步充实科技下乡含金量,建立信息下乡工作机制。

  2、加强对村办集体企业的保护。村办企业在为集体经济发展、解决村民就业和村办公益事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调研过程中,很多人谈到在经济交往中上当受骗和由于决策的失误造成巨大的损失等情况,呼吁尽快建立对村办企业的保护制度。主要从为村办企业输送优秀管理人才,加强实用经济知识的培训,帮助聘请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监督村办企业的财务和重大事项的决策等方面加强指导,为其保驾护航。

  3、用身边致富典型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普遍反映农民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满足于有一定的收入,不思进取,进取心不强。但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信息不灵,做什么事都心里没底,不轻易把养命钱、养老钱拿出来投资兴业也是情有可原的。政府各部门和街道、村级组织要大力宣传身边的致富典型,让广大农民在创业活动中有现成的模式作参照,有鲜活的例子可供学习,做到对选中的致富项目心中有底,让农民一心一意搞经济,带动农村共同致富、整体发展。

  4、给农村留一片发展空间。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发展、企业发展都要征用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农村土地的减少,在根本上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坚决杜绝投机商利用政府引资心切的心理圈地占地,对征用土地转手炒作,从中牟取暴利。采取有效的手段、切实可行的办法,兼顾农民和农村的利益,为农村的发展预留一片空间。


相关内容

  • 弘扬建党精神调查报告
  • 弘扬建党精神, 促进新农村建设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 ...

  • 我国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刍议
  • 摘要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对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本文指出要促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和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等. 关 ...

  •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我于xx年年2月不间断深入所辖的19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组织召开了5次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195户,基本上掌握了我乡农村基层 ...

  • 关于当前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主角"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 关于当前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 发挥"主角"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为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主角"作用,提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近期,xx县委组织部12名干部分两组,由县委副书记和常委组织部长带队开展了为期10天的农村基层组织 ...

  • 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 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 ...

  •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 论 文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 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严峻性课题.随着形势的变化.体质的转换.权利和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心工作的转移,对党建工作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 ...

  • 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下一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基础。最近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成立了调查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谈话、下发问卷等形式,对全镇个党总支和个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 ...

  • 2016基层党建调研报告专题8篇
  • 2016基层党建调研报告专题8篇 第1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时代需求,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加强团的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共青团更好地担负起团结教育青年的责任,更好地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

  • 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按照州委组织部《关于开展< ...

  •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共**县委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