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过才能分享爱

被爱过的人才能分享爱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你们身边有没有一些,不想生二胎,却被逼着要生两个的”。

我的一位同学,夫妻双方都是当地公务员,有车有房,有个四岁多的女儿,小家庭也是过得有滋有味。因为夫妻俩都是非独生子女,没有二胎指标,当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小两口就被逼着要再生个孩子,说白了,是双方家长逼着他们再生个儿子。

夫妻俩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意,目前暂时还不想要二胎,况且,好不容易等到女儿可以去幼儿园了,夫妻俩也想借此多点二人世界。结果二胎政策一下来,双方家庭的老人就下了指令,“这可是全家人的事情,趁着年轻,你们赶紧要多个孩子。”

怎么样,上升到了全家人的事情的高度上来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应。 我的这位同学,用了一句话,既温柔又坚定的破解了父母们的劝说。

“既然是全家人的事情,那就全家人一起来努力吧!”这句话,把全家人的事情这个谎言戳破了。因为,如果再说,那得你们俩快点的话,那就不是全家人努力了。既然不是全家人努力的活,那也就不是全家人的事了。

尽管,双方家庭的老人们还会再来劝说他们,但我这位同学对父母们的回应,告诉了他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界限。

一、边界,中国式难题boundary

在中国家庭,界限难以建立,因为对于普遍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来说,整个文化没有界限意识。

武志红老师在文章《中国家庭的那些浆糊逻辑》中提到:边界是中国式难题。孝道文化下,孩子难对父母说不,学生对师长,下属对上级也一样。并且,受脆弱的面子心理影响,哪怕对等的关系也很说不。再者,我们是共生文化,到处都在讲自我牺牲与融合,而轻分离与独立。

我们的一些文化,却在错误的时候教育孩子要大方、要分享,其实却让孩子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边界,甚至教会了孩子不去尊重他人的界限。

一位朋友发消息来诉苦,他的孩子现在快三岁了,不懂得与人分享,甚至觉得孩子还有点强迫症的感觉。他说“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孩子所期望的位置上,如果别人动了,孩子就会很不爽。这是不是强迫症?还有就是,我该怎么样才能让她去分享呢?我买给她的东西我都不能碰...。”

可能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很可能处于自我边界感在形成的过程。也许,他看起来会有些敏感,甚至有些强迫的表现。其实是孩子的内在世界的自我正在建构,这个内在世界和我们的国土疆界一样,是有边界的。

这是心理的边界,它能够促使孩子,在内心世界里面形成一种规则和自我的意识。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爱,是从独占到分享share 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

只有当孩子可以拥有了自己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是完全属于他的,孩子对这件物品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所有权的时候,孩子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就是自我的延伸。

而婴儿的心理是你我不分(即婴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整个世界都浑然一体,且婴儿我是绝对的世界中心,万事万物都围绕着我而运转。

在二胎政策放开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如何让老大接纳弟弟妹妹到来的讨论。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个男孩不想妈妈生二胎。对妈妈边哭边控诉,说要是父母敢生二胎,他就去死。

这就是还处于婴儿时期的原始嫉妒阶段。对婴儿来说,妈妈,是我的世界,妈妈的爱,也只能是我一个人的,我要得到妈妈所有的爱,不能和将要出生的弟弟妹妹分享。

倘若,妈妈的爱,从未被满足,从未真正的得到的话,孩子就会忽略了爱的意义,而专注于要得到妈妈爱他的表现。于是,孩子会觉得如果妈妈生二胎,就不爱他了,而弟弟妹妹则是来掠夺妈妈对他的爱的。

爱,从来都是从独占发展到分享的。

三、拒绝分享就是自私?selfish 然而成年人,常常会对此感到不解,甚至习惯性的把孩子的这些行为解释为自私的表现。

比如上面那位朋友所说,即使是他买给孩子的东西,孩子也不允许他动。看得出,这位朋友为此事很苦恼,而且他还很想了解如何能够教会孩子与别人分享。

当我们买了玩具,无论是买给孩子的还是送给孩子的,最后到了孩子的手上,这就是属于他的东西了,如果是属于孩子的东西,那么孩子就有权利处置他的物品。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碍于成年人之间的面子,有时候可能还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出礼让和分享。

当孩子不愿意的时候,成年人之间就觉得尴尬了。

有的父母会诱导,甚至会要求孩子与他人分享。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你怎么这么不乖,你怎么这么自私?快点给小朋友玩一下”。又比如我们会对孩子说,“大方一点嘛!和别人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样真棒!”

孩子可能会迫于无奈而听从父母,很不情愿的和别人分享了他不愿意分享的玩具。这会导致孩子觉得,为什么自己的东西,感觉并没有真正的拥有,而且随时有可能被别的孩子抢走。

而如果强制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话,这样也会容易让孩子产生另外一种想法,我的东西被强制性的和别人分享了,那么我是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得到别人的东西呢?

这些,只会让孩子对自己能否拥有的自己的东西,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孩子会因此变得不能够、也不愿意去真正的分享,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处于,害怕自己东西被掠夺的状态。

当孩子从未感觉到真正的拥有时,他也不可能愿意真正的去分享。

同时,这会破坏孩子自我的心理边界,当孩子的边界不被尊重时,孩子自然也习得不懂尊重他人的边界了。

还有因为父母的诱导,孩子为了得父母的认可,尽管不情愿,但也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了,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只有这样,才是别人期待的正确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话,又会慢慢的让孩子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的。我们不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变得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我们很难去拒绝别人,觉得不好意思,又或者怕伤害双方的感情,甚至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而实际上我们又并不想答应对方。

我们的这种痛苦和纠结的行为模式,常常就是在这个时候灌输给了孩子。我们集体意识的没有边界感,也是在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边界感,从被尊重开始respect

与人分享,本该是建立在内心自愿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的分享才是真情实意的,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我讨好他人的需求。

那么如何,能够让孩子,愿意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享受分享的乐趣呢?

第一,你需要尊重你的孩子。尊重孩子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拥有权和处置权。可以建议,但不要干涉。

第二,当孩子面临被分享的问题时,明确的告诉他、支持他。这是你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选择不分享,这是你的权利,没有对错。

第三,当你的孩子,想要分享你的东西的时候,(比如孩子想要玩你的手机的时候。)当你不愿意的时候,你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他,这个物品有其它的用途,并不适合和你分享,但是爸爸妈妈很爱你,愿意和你分享其他的东西。 孩子怕被拒绝,是因为孩子总会认为,拒绝了就是不爱了。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只有得到了认可,才算是得到了爱,所以当你拒绝孩子的时候,请记得告诉他,你很爱他!

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孩子的边界感,当孩子能够建立自己边界感的时候,也就能尊重他人的边界,当孩子能够区分对事情和对人的态度时候,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轻松的做到,被别人拒绝的时候,也可以坦然的接受。和别人去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如果...你还是不懂怎么办

自我边界的构建,需要和自私区分开来。所谓的自私,是损人利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才是自私。孩子不愿分享他的玩具,并没有损害到别人的利益,甚至可以理解为,他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假若朋友带着孩子来你家做客,孩子之间因为玩具起了争执,如何可以既维护自己孩子的边界感,又不会在亲戚朋友间尴尬呢?

第一,我们可以对着朋友的孩子说,“这是我们家小朋友的东西,即使是我们要拿,也要征得他的同意,只有他允许了才能够,你可以去征求他的意见。” 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知道,一个成年人对于物品所有权的态度。 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他能够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意和支持,他能够确定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使是分享出去,玩具依然是他的,而且是要他同意之后才可以的,而不是被别的孩子掠夺的。

当你的孩子因此而愿意分享他自己的东西时,说明他在父母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和确定,他这时候的分享是他的自愿的,是真心的分享,而他的内心的边界,也因为您的态度变得更明确。

第二,当孩子仍然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也没关系。给予他时间,并继续尊重他。 同时也可以对着孩子及朋友的孩子说:

“这是我们家小朋友的东西,如果要玩的话,还是需要征得他的同意。但是,现在他不愿意分享,我们需要尊重他。不过我这里,有另外一个有趣的东西,这是属于我的东西,我很愿意和你分享,你看看你想要吗?”

这样做,不仅尊重了自己孩子的边界,也告诉了孩子,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边界,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物品的处置权。同时,也可以化解成年人之间的尴尬,因为,让对方知道了你对孩子的教育和尊重,而且也会顾及对方孩子的心情。当然,前提是你得事先准备好一个属于你的,又能够吸引孩子的物品。

每个人都有权处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是尊重自己,同时也是尊重别人的态度。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去做是非判断,也不是教孩子所谓正确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边界,并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平衡,获得自己想要的。

被爱过的人才能分享爱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你们身边有没有一些,不想生二胎,却被逼着要生两个的”。

我的一位同学,夫妻双方都是当地公务员,有车有房,有个四岁多的女儿,小家庭也是过得有滋有味。因为夫妻俩都是非独生子女,没有二胎指标,当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小两口就被逼着要再生个孩子,说白了,是双方家长逼着他们再生个儿子。

夫妻俩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意,目前暂时还不想要二胎,况且,好不容易等到女儿可以去幼儿园了,夫妻俩也想借此多点二人世界。结果二胎政策一下来,双方家庭的老人就下了指令,“这可是全家人的事情,趁着年轻,你们赶紧要多个孩子。”

怎么样,上升到了全家人的事情的高度上来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应。 我的这位同学,用了一句话,既温柔又坚定的破解了父母们的劝说。

“既然是全家人的事情,那就全家人一起来努力吧!”这句话,把全家人的事情这个谎言戳破了。因为,如果再说,那得你们俩快点的话,那就不是全家人努力了。既然不是全家人努力的活,那也就不是全家人的事了。

尽管,双方家庭的老人们还会再来劝说他们,但我这位同学对父母们的回应,告诉了他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界限。

一、边界,中国式难题boundary

在中国家庭,界限难以建立,因为对于普遍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来说,整个文化没有界限意识。

武志红老师在文章《中国家庭的那些浆糊逻辑》中提到:边界是中国式难题。孝道文化下,孩子难对父母说不,学生对师长,下属对上级也一样。并且,受脆弱的面子心理影响,哪怕对等的关系也很说不。再者,我们是共生文化,到处都在讲自我牺牲与融合,而轻分离与独立。

我们的一些文化,却在错误的时候教育孩子要大方、要分享,其实却让孩子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边界,甚至教会了孩子不去尊重他人的界限。

一位朋友发消息来诉苦,他的孩子现在快三岁了,不懂得与人分享,甚至觉得孩子还有点强迫症的感觉。他说“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孩子所期望的位置上,如果别人动了,孩子就会很不爽。这是不是强迫症?还有就是,我该怎么样才能让她去分享呢?我买给她的东西我都不能碰...。”

可能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很可能处于自我边界感在形成的过程。也许,他看起来会有些敏感,甚至有些强迫的表现。其实是孩子的内在世界的自我正在建构,这个内在世界和我们的国土疆界一样,是有边界的。

这是心理的边界,它能够促使孩子,在内心世界里面形成一种规则和自我的意识。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爱,是从独占到分享share 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

只有当孩子可以拥有了自己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是完全属于他的,孩子对这件物品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所有权的时候,孩子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就是自我的延伸。

而婴儿的心理是你我不分(即婴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整个世界都浑然一体,且婴儿我是绝对的世界中心,万事万物都围绕着我而运转。

在二胎政策放开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如何让老大接纳弟弟妹妹到来的讨论。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个男孩不想妈妈生二胎。对妈妈边哭边控诉,说要是父母敢生二胎,他就去死。

这就是还处于婴儿时期的原始嫉妒阶段。对婴儿来说,妈妈,是我的世界,妈妈的爱,也只能是我一个人的,我要得到妈妈所有的爱,不能和将要出生的弟弟妹妹分享。

倘若,妈妈的爱,从未被满足,从未真正的得到的话,孩子就会忽略了爱的意义,而专注于要得到妈妈爱他的表现。于是,孩子会觉得如果妈妈生二胎,就不爱他了,而弟弟妹妹则是来掠夺妈妈对他的爱的。

爱,从来都是从独占发展到分享的。

三、拒绝分享就是自私?selfish 然而成年人,常常会对此感到不解,甚至习惯性的把孩子的这些行为解释为自私的表现。

比如上面那位朋友所说,即使是他买给孩子的东西,孩子也不允许他动。看得出,这位朋友为此事很苦恼,而且他还很想了解如何能够教会孩子与别人分享。

当我们买了玩具,无论是买给孩子的还是送给孩子的,最后到了孩子的手上,这就是属于他的东西了,如果是属于孩子的东西,那么孩子就有权利处置他的物品。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碍于成年人之间的面子,有时候可能还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出礼让和分享。

当孩子不愿意的时候,成年人之间就觉得尴尬了。

有的父母会诱导,甚至会要求孩子与他人分享。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你怎么这么不乖,你怎么这么自私?快点给小朋友玩一下”。又比如我们会对孩子说,“大方一点嘛!和别人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样真棒!”

孩子可能会迫于无奈而听从父母,很不情愿的和别人分享了他不愿意分享的玩具。这会导致孩子觉得,为什么自己的东西,感觉并没有真正的拥有,而且随时有可能被别的孩子抢走。

而如果强制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话,这样也会容易让孩子产生另外一种想法,我的东西被强制性的和别人分享了,那么我是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得到别人的东西呢?

这些,只会让孩子对自己能否拥有的自己的东西,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孩子会因此变得不能够、也不愿意去真正的分享,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处于,害怕自己东西被掠夺的状态。

当孩子从未感觉到真正的拥有时,他也不可能愿意真正的去分享。

同时,这会破坏孩子自我的心理边界,当孩子的边界不被尊重时,孩子自然也习得不懂尊重他人的边界了。

还有因为父母的诱导,孩子为了得父母的认可,尽管不情愿,但也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了,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只有这样,才是别人期待的正确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话,又会慢慢的让孩子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的。我们不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变得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我们很难去拒绝别人,觉得不好意思,又或者怕伤害双方的感情,甚至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而实际上我们又并不想答应对方。

我们的这种痛苦和纠结的行为模式,常常就是在这个时候灌输给了孩子。我们集体意识的没有边界感,也是在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边界感,从被尊重开始respect

与人分享,本该是建立在内心自愿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的分享才是真情实意的,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我讨好他人的需求。

那么如何,能够让孩子,愿意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享受分享的乐趣呢?

第一,你需要尊重你的孩子。尊重孩子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拥有权和处置权。可以建议,但不要干涉。

第二,当孩子面临被分享的问题时,明确的告诉他、支持他。这是你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选择不分享,这是你的权利,没有对错。

第三,当你的孩子,想要分享你的东西的时候,(比如孩子想要玩你的手机的时候。)当你不愿意的时候,你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他,这个物品有其它的用途,并不适合和你分享,但是爸爸妈妈很爱你,愿意和你分享其他的东西。 孩子怕被拒绝,是因为孩子总会认为,拒绝了就是不爱了。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只有得到了认可,才算是得到了爱,所以当你拒绝孩子的时候,请记得告诉他,你很爱他!

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孩子的边界感,当孩子能够建立自己边界感的时候,也就能尊重他人的边界,当孩子能够区分对事情和对人的态度时候,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轻松的做到,被别人拒绝的时候,也可以坦然的接受。和别人去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如果...你还是不懂怎么办

自我边界的构建,需要和自私区分开来。所谓的自私,是损人利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才是自私。孩子不愿分享他的玩具,并没有损害到别人的利益,甚至可以理解为,他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假若朋友带着孩子来你家做客,孩子之间因为玩具起了争执,如何可以既维护自己孩子的边界感,又不会在亲戚朋友间尴尬呢?

第一,我们可以对着朋友的孩子说,“这是我们家小朋友的东西,即使是我们要拿,也要征得他的同意,只有他允许了才能够,你可以去征求他的意见。” 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知道,一个成年人对于物品所有权的态度。 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他能够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意和支持,他能够确定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使是分享出去,玩具依然是他的,而且是要他同意之后才可以的,而不是被别的孩子掠夺的。

当你的孩子因此而愿意分享他自己的东西时,说明他在父母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和确定,他这时候的分享是他的自愿的,是真心的分享,而他的内心的边界,也因为您的态度变得更明确。

第二,当孩子仍然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也没关系。给予他时间,并继续尊重他。 同时也可以对着孩子及朋友的孩子说:

“这是我们家小朋友的东西,如果要玩的话,还是需要征得他的同意。但是,现在他不愿意分享,我们需要尊重他。不过我这里,有另外一个有趣的东西,这是属于我的东西,我很愿意和你分享,你看看你想要吗?”

这样做,不仅尊重了自己孩子的边界,也告诉了孩子,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边界,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物品的处置权。同时,也可以化解成年人之间的尴尬,因为,让对方知道了你对孩子的教育和尊重,而且也会顾及对方孩子的心情。当然,前提是你得事先准备好一个属于你的,又能够吸引孩子的物品。

每个人都有权处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是尊重自己,同时也是尊重别人的态度。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去做是非判断,也不是教孩子所谓正确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边界,并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平衡,获得自己想要的。


相关内容

  • 给企业老板的短信
  • 经 营 管 理 1.尊敬的×总:一个企业真正的存在,不是在于它有多大的实体规模,而是在于是否能够掌控和引领民众心灵中的思想和观念!项目招商主委会××与您分享. 2.尊敬的×总:当前有二个突出的问题困扰着中国企业:一是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平衡问题;二是如何摆脱竞争和超越竞争的问题.解决中国市场根本 ...

  • 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
  • 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 作者:翁惠娟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7期 [摘要]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孩子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分享是幼儿德育内容之一,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 ...

  • 每日一贴1
  • 人生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2010-12-26 每日一贴----与圣丽莎家人分享: 千万记住一点,做任何事情的时间都是能挤出来的.(新东方集 团董事长 俞敏洪)2010-12-27 每日一贴----与圣丽莎家人分享: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专业技 ...

  • 什么是分享式教学
  • 寻找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方式 寻找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方式 --关于分享式教学的问答 1.什么是分享式教学?它的内涵是什么? 任景业:也有人问我,分享式教学是教学方式.模式,还是教学思想?我不想搞模式,方法,希望是一种理念.是关注人的天性.人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理念.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我们可以先从< ...

  •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摘要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为此,应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可以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幼儿一 ...

  • 出纳工作总结报告6p
  •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 文档,欢迎下载交流 分享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分享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分享是件快乐的事件,乐于分享的人,事业更容易成功.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出纳工作总结报告 伴随着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模拟出纳的实习工作已悄然过去了,在老师正 ...

  • 早安励志分享 早安分享励志话语
  • 早安心语正能量? 想要每天收到早安心语.晚安心语.早安正能量.早安图片等早安问候语需要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 '早安心语正能量分享' 再点击"关注".完全是免费订阅! 一个人只有保持快乐和满足,才能远离痛苦;一个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一个 ...

  • 内训师六项能力模型
  • 内训师六项能力模型 讲师:吴文辉 一.分享意愿 1.什么叫分享意愿 分享意愿,就是讲师要愿意通过一个案例或故事把所要讲的内容表达清楚.明白.如果讲师只是随便讲一讲,就说明讲师的意愿有问题,这样的讲师就没有资格做内训师. 2.如何体现分享意愿 体现分享意愿,就是让学员能够感受到讲师愿意,通过案例让别人 ...

  • 分享让我快乐作文600字
  • 分享让我快乐作文600字一:分享让你我快乐 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分享是人们守望相助的象征,分享能让你我带来许多的好处. 一个星期天,我和哥哥.弟弟一起去外公家,一起去摘枇杷.外公说在一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