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

作者:周甄武余洁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09期

  实践催生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反过来又促成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分化。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信息技术,伴随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终于在90年代实现了一场“数字革命”。人类借助这个技术的平台,第一次可以利用极为简洁的“0”和“1”代码,来实现对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解码,使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实现了标准化处理。用数字来表征一切的数字化技术不仅把古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而且把人类带入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构筑出一个虚拟世界,为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而且也催生出新的实践形态——虚拟实践,促发了人类实践的进一步分化。

  一、虚拟是表征着人的超越和创造性的哲学范畴

  1.虚拟的哲学意蕴。“虚拟”一词早已有之,在文学修辞、英语语法、科学技术等领域也经常使用,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现出来成为普适话语,备受关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致使其歧义丛生,见解各异。

  虚拟的多义性,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但这也表明虚拟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话语,那种试图寻求惟一最终答案的思维和做法应该摒弃。反思一下虚拟之所以在今天成为热门话语,备受瞩目的原因,不难看出,虚拟的凸现是脱离不了信息技术尤其是电脑网络数字化等技术的背景。因此,这一背景便构成了我们理解虚拟的现实纬度。但是,如果仅从这一纬度去理解虚拟,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只是对其技术层面的理解,而不具有哲学的一般性。同时,虚拟的人性意蕴也被遮蔽了,因为虚拟说到底是人的虚拟。因之,现实语境、哲学层面、人性关涉便构成我们对虚拟理解的三个维度。由此出发,再综合考察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虚拟”的各种理解,我们可以把虚拟看成是一个表征人“对现实性的超越”[1]的哲学范畴,把虚拟性看成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超越现实那种特性。

  “超越”,按其汉语的字面意义,是指“超出”、“超过”,表现为对既有状况或既定规范的“突破”。在西方哲学中,“超越”虽然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哲学家语境下,内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哲学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种界限之意,而不是将其全盘否定。“超越”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审视:从其性质上看,超越既是对被超越的东西的某种否定,又是对被超越的东西一种继承和发展;从其内容上看,既包括物质上的超越,又包括精神上的超越;从其对象上看,超越既体现为对外在的自然、社会的不断突破,又体现为自我的不断提升;从其涵盖的领域看,既体现为一种观念的超越,又体现为一种实践(现实)的超越。观念的超越,是指在抽象的思维活动中对现实性的超越,即概念的非现实性重构。实践(现实)的超越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感性表现出来的对现实性的超越。从其所凭借的中介看,观念的超越又分两种:思维虚拟和虚拟思维。前者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中介来进行的,后者是通过0-1数字代码来进行的。与此相对应,实践的超越也有两种:虚拟性实践和虚拟实践。前者是思维虚拟外化的感性的表达,后者是虚拟思维的外化的感性表达。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把虚拟定义为“人的超越现实性的活动方式”。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

  2.虚拟性是人的类本性。人是具有“类”生命的存在物,虚拟性是其本性之一。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P96)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即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受人的意图、目的支配的,人因此而成为人即“类存在物”,人的活动因此而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这种受人的意图、目的支配人的生命活动体现了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力图超越既成的现实,创造未来可能要求,这就是人的虚拟本性。

  诚然,人的现实生命活动决定了他在面对客体时必然要受其限制,呈现为受动性的一面,但人又是能动的主体,更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的一面。这种超越性、创造性首先是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一定的理念,体现出人的意志、目的、需求和价值旨归。在这里,虚拟是对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结果进行预先建构,是一个思想实验或精神操作的过程。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灵巧的蜜蜂的对比,作了形象地揭示:尽管“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使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和方法的,它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3](P202)这种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的劳动结果和在自然物中实现的劳动者“自己的目的”,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虚拟活动。虚拟的结果以实践理念的形式表现,以此规范和引导着现实的实践活动。

  人为什么会有虚拟的欲求,超越和创造的冲动的呢?根本原因源自人的客观需要。人的这种需要通过自我意识而被反映,体现为一定的目的和欲求,并促发人自身不断地去超越和创造。这种超越和创造是一个永不停息、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由于人类本性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4](P260)人的虚拟性正是通过这种需要的不断回复和递进而贯穿于人类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当中,不仅人的生命活动也由此而得以展开表现为一个持续的超越和创造过程,而且,人类的实践因此而具有了虚拟性特征。

  3.虚拟性是人类自我超越的内动力。虚拟从其特性上讲,它不是预成性的,而是生成性的;不是因循的,而是创造的。无论对一个人而言,还是对一个社会而言,它的存在都是至关重要的。

  虚拟性与现实性构成了人性中的两极,人类的一切都是这两极性的紧张关系的表现,不同的只是两极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过着庸俗生活的人那里,现实性占了压倒的地位;一个完全囿于现实、缺乏虚拟性的人,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他自以为抓住了人生最真实的东西,实际上只抓住了人生的表层,丝毫不能领会人生的真谛;反之,越能超越现实,虚拟性越强的人,则越是境界高尚的人,越是具有创造力的人,也越是懂得人生真谛的人。

  虚拟性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种虚拟性促发人们从观念的超越迈向现实的超越,成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人类进步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既成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实质是人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它既扬弃既成的现实,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理想的图景,又创造一切扬弃理想图景的条件和基础使之转化为现实,从而完成扬弃先前既成的现实。从中,人实现一次创造性的飞跃,如此反复,实现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实践的分化:从虚拟性实践到虚拟实践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普遍地具有虚拟性,而且这种虚拟性的实践本身也在不断地演进着。这种演进是通过实践活动的空间的转换以及中介方式演变而体现出来的。

  首先是在物理空间以“实物符号”为中介的虚拟性实践。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这类的“虚拟性”品格。例如,舞台上的演员做几下挥动马鞭的虚拟性动作,便表示马的存在和正在策马扬鞭,并且,演员尽管尚未离开舞台,却可能已经“日行一千,夜走八百”了。对神和神话故事的实物化塑造,也是用实物表征虚拟的对象内容。此类实践虽然直接以“实物”作为中介,因而还不能完全摆脱实物现实性的局限,但它们显然具有鲜明的虚拟性。其次是在物理空间中以“数字化符号”取代“实物”作为中介的虚拟性实践。例如,中国利用《周易》进行预测,是用阴爻、阳爻符号的组合变化来虚拟现实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虚拟经济”则是以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脱离实物经济价值形态的独立运动。这些实践虽然是以物理空间进行的,但它们使用抽象的数字化符号作为实践中介,却是虚拟性实践发展进程中具有质变意义的一步。第三,是相继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以“影像符号”为中介的虚拟性实践。例如,在电脑出现以前的电影、电视的制作和播放等。这类实践通过光、电等手段,先在物理空间把实物转化成“影像符号”,然后再在虚拟空间展示出来。“影像符号”在制作过程中虽然离不开对实物的依赖,但它比“实物符号”显然有了更大的虚拟自由度,具有向纯粹形态虚拟过渡的性质[1]。

  以上三类实践,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虚拟性,但是,由于受中介系统的制约,它们毕竟都没有超脱物质实物或物理空间的局限,还处于较低层次上,还不具有独立纯粹的形态。所以,在这里,不妨把它们统称之为虚拟性实践(现实实践)。它们构成数字化虚拟实践的前史,是数字化虚拟实践的历史准备。

  20世纪90年代,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出现,它促发了一种与以往实践有着质的不同的实践——虚拟实践的崛起,这样虚拟实践便从虚拟性实践分化出来。

  所谓虚拟实践,是指主体使用数字化中介手段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使用数字化符号在虚拟空间建构对象性存在的新型实践方式,其实践的对象是信息,中介手段是由电子形成的一连串的0与1数字或“数字包”,实践过程是将信息内容按一定程序加工和储存,实践的结果可以直接展现在虚拟空间里,并以电、磁的方式存储和传播。这是一种虚拟取得纯粹形态的实践。

  表1 实践在虚拟性上的演进和分化

  类别 中介符号存在方式 虚拟程度 性质

  第一类实物符号物理空间未摆脱现实

   性限制

  第二类数字化 物理空间开始超越现虚拟性

   符号实性限制 实践(现

  第三类影像符号物理空间向纯粹虚拟实实践)

   虚拟空间形态过渡

  第四类0—1数 虚拟空间纯粹形态的

   字化符号虚拟 虚拟实践

  三、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对立和融通

  1.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的跃迁和升华。虚拟实践和虚拟性实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着质的不同。在虚拟实践产生之前,人类的一切实践都属于虚拟性实践,由于这些实践都是基于现实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活动,因而又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现实实践,以便和虚拟实践相对称。虚拟实践的出现,是虚拟性实践的跃迁和升华,有着不同于现实实践的特质。

  其一,是实践手段的“数字化”。实践手段的“数字化”是虚拟性实践从现实性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基石和标志。人的虚拟能力的大小、虚拟程度的高低与中介符号不同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语言符号的产生作为人类中介系统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将数字化符号上升为实践中介手段则是人类中介系统更为重要的一次革命。“数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纯粹的量的规定”[6](P602)。用高度抽象的“数”来表征实物的“象”,是人类思维绽放的精彩花朵。数字化手段就是将信息内容简化成一连串的0与1(或打成“包”的0与1),在电脑中按一定程序加工和储存。这种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信息可以被转化成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图画、声音等,并以电和磁的方式存储和传播。数字化符号的运用使实践过程所必需的时间和场所被大大地压缩甚至被取消了,现实距离对它已不构成可以感觉的物理限制。这种使用数字化符号在虚拟空间建构对象性存在的实践方式,超越了用“实物符号”表征现实对象的局限,它既摆脱了前数字化时代人类虚拟活动(虚拟思维)的对象空无与神秘,也解决了原型实践条件下对象创设的诸多局限于无奈。从而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实践维度和实践自由度[7]。

  其二,实践存在形态的“虚拟化”。实践对象、过程和实践结果的虚拟的存在形态,是虚拟实践不同于现实性实践的一个质的差别,是高于现实性实践的又一基本特征。在电脑和互联网中,不论是对现实实在进行“模拟”(如网上交友、网上阅读、网上求职、网上旅游和电子商务等),还是对非现实对象的“创造性虚拟”(如制作离奇古怪的科幻故事等),都是用数字化手段在电脑的虚拟空间里进行的,实践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则是由数字转换成的虚拟影像展现在视屏上,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可视而不可及。例如,在2000年4月,英国曾制造出了一个“网络新闻主播”安娜诺娃。“她”的声音、表情和动作都可以同真人媲美,在欧洲被誉为“最具美丽与智慧的女性”。“她”不论多么逼真,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用数字化手段在虚拟空间创造出来的虚拟影像。

  在互联网的实践中,不仅实践对象、过程和结果呈现虚拟存在形态,实践主体也可以转化为虚拟存在形态。人们在“网上”交往时,双方是互为主、客体的,每一方所能获得的认知对方的信息,只是呈现在视屏上的难以查实的对方“姓名符号”及其自我介绍的情况,而不是像现实交往中那样面对的是真实的个人。实际上,网上的每一实践主体对于交往对方来说,已变成了虚拟性的客体对象。这是虚拟实践不同于现实性实践的又一个质的差别。

  其三,实践指向的超越、创造性。虚拟实践既可以对现实性进行模拟,但又不囿于一切从现实出发,更多地指向现实未能实现的各种可能性,以及现实中不可能性和不存在性,通过对现实的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性、不存在性进行思维建构、规则构成和数字合成,确立非现实性的合理性、超越性、创新性,从而使人走向一种更高级的创造形态。在虚拟实践活动中,人们可以让时光倒流;可以骑上摩托车穿墙而过,可以深入基因或基本粒子内部等无限小的领域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可以足不出户,对远在万里之遥的病人施以手术等等。虚拟非同模拟,也不是虚构,与想象中的存在也有着质的不同。虚拟已经达到了“真的假”与“假的真”的高度,是真与假的统一体。它打破了传统的真与假的分界,打破了传统的可能与现实的分界。虚拟实践为人类创造出现实所无法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可能和平台,它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之源。

  其四,实践领域的自由开放性。虚拟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与现实实践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自由度,更多自主性。现实的实践总是受物理疆界的限制,而虚拟实践的领域则是无中心,无边界的虚拟空间。你不必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获得平等地位。你可以随意“逛”世界各地的商场,可以随便出国旅游,而不必办理任何签证。虚拟空间随主体与场景的即时交互,而不断地作无边的延展层叠,可以说你的“心”有多大,这个空间就有多大有多广。

  此外,虚拟实践还具有主客体之间即时交互性。网络不同于以往的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往的媒体手段均是单向度的。虚拟空间真正实现了人机互动、交互作用,打破了主客体或主体间单向的交流结构形式。

  2.现实实践是虚拟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有着质的不同,但虚拟实践又是离不开现实实践的。现实实践是虚拟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从最广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都是现实实践及其演化和发展的结果。虚拟实践的崛起,是以往虚拟性(现实)实践合乎规律的发展,是人类不断寻求超越外部限制和自我超越的一种必然结果,是在以往虚拟性实践的基础上主体智力和实践中介不断发展的结果。

  现实实践为虚拟实践准备了必要的主体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虚拟实践是现实的人利用虚拟技术所进行的一种没有实体要素参与的数字化的实践活动,虚拟实践的客体、实践的方法及过程等都是现实的人给予的,虚拟实践的客体有它的现实原型,虚拟实践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所以,从本质上说,虚拟实践是对现实实践的虚拟,离开了现实的实践活动,虚拟实践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现实的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以现实实践为基础的虚拟实践也必然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实践不断发展。

  虚拟实践的合理性最终要通过现实实践检验。虚拟实践虽然指向的时现实中未能实现诸多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但它仍然是以现实之基为旨归的。人们通过虚拟实践,展示多种可能性的空间,引领着现实的未来发展方向;人们通过虚拟认识能够更快捷、更正确地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知道自己的行动。但虚拟认识不能取代现实认识,最终还得进行现实的认识,因为虚拟认识对现实认识中的困难、挫折和失败最终还得在现实认识中加以克服,也只有在现实的实践中虚拟认识的正确性才得以确证。

  3.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相互融通。如上所述,虚拟实践,一方面,不是现实实践翻版,而是现实实践的跃迁和升华,体现为与现实实践对立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是人类不断寻求超越外部限制和自我超越的一种必然结果,体现为与现实实践统一的一面。因此,那种夸大虚拟实践的功能,主张以虚拟实践取代现实实践的观点;或者,无视虚拟实践的特质和功能,把虚拟实践简单归结于现实实践当中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事实上,在当今,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两者已处于交织融通状态,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两种生存方式(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在虚拟实践未分化出之前,人类在得以立足的现实实践面前,其超越性和创造性囿于现实难免得到充分的发挥;虚拟实践的崛起,改变了这种状况。它空前地彰显了人的个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拓展了人的自由空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实践方式、认识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成为人类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然而,虚拟实践的负面效应正如他的积极价值一样十分突出,如网络沉溺、人格错位、关系疏远,人情淡漠、自律缺失等等,这表明虚拟生存并不完美的理想之境,这同时也昭示着人们应当如何去把握虚拟实践和现实实践关系,促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融通,以便塑造出更适宜人类发展的社会新样式。

作者介绍:周甄武,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哲学博士。(232000)

作者:周甄武余洁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09期

  实践催生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反过来又促成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分化。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信息技术,伴随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终于在90年代实现了一场“数字革命”。人类借助这个技术的平台,第一次可以利用极为简洁的“0”和“1”代码,来实现对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解码,使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实现了标准化处理。用数字来表征一切的数字化技术不仅把古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而且把人类带入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构筑出一个虚拟世界,为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而且也催生出新的实践形态——虚拟实践,促发了人类实践的进一步分化。

  一、虚拟是表征着人的超越和创造性的哲学范畴

  1.虚拟的哲学意蕴。“虚拟”一词早已有之,在文学修辞、英语语法、科学技术等领域也经常使用,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现出来成为普适话语,备受关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致使其歧义丛生,见解各异。

  虚拟的多义性,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但这也表明虚拟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话语,那种试图寻求惟一最终答案的思维和做法应该摒弃。反思一下虚拟之所以在今天成为热门话语,备受瞩目的原因,不难看出,虚拟的凸现是脱离不了信息技术尤其是电脑网络数字化等技术的背景。因此,这一背景便构成了我们理解虚拟的现实纬度。但是,如果仅从这一纬度去理解虚拟,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只是对其技术层面的理解,而不具有哲学的一般性。同时,虚拟的人性意蕴也被遮蔽了,因为虚拟说到底是人的虚拟。因之,现实语境、哲学层面、人性关涉便构成我们对虚拟理解的三个维度。由此出发,再综合考察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虚拟”的各种理解,我们可以把虚拟看成是一个表征人“对现实性的超越”[1]的哲学范畴,把虚拟性看成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超越现实那种特性。

  “超越”,按其汉语的字面意义,是指“超出”、“超过”,表现为对既有状况或既定规范的“突破”。在西方哲学中,“超越”虽然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哲学家语境下,内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哲学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种界限之意,而不是将其全盘否定。“超越”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审视:从其性质上看,超越既是对被超越的东西的某种否定,又是对被超越的东西一种继承和发展;从其内容上看,既包括物质上的超越,又包括精神上的超越;从其对象上看,超越既体现为对外在的自然、社会的不断突破,又体现为自我的不断提升;从其涵盖的领域看,既体现为一种观念的超越,又体现为一种实践(现实)的超越。观念的超越,是指在抽象的思维活动中对现实性的超越,即概念的非现实性重构。实践(现实)的超越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感性表现出来的对现实性的超越。从其所凭借的中介看,观念的超越又分两种:思维虚拟和虚拟思维。前者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中介来进行的,后者是通过0-1数字代码来进行的。与此相对应,实践的超越也有两种:虚拟性实践和虚拟实践。前者是思维虚拟外化的感性的表达,后者是虚拟思维的外化的感性表达。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把虚拟定义为“人的超越现实性的活动方式”。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

  2.虚拟性是人的类本性。人是具有“类”生命的存在物,虚拟性是其本性之一。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P96)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即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受人的意图、目的支配的,人因此而成为人即“类存在物”,人的活动因此而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这种受人的意图、目的支配人的生命活动体现了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力图超越既成的现实,创造未来可能要求,这就是人的虚拟本性。

  诚然,人的现实生命活动决定了他在面对客体时必然要受其限制,呈现为受动性的一面,但人又是能动的主体,更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的一面。这种超越性、创造性首先是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一定的理念,体现出人的意志、目的、需求和价值旨归。在这里,虚拟是对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结果进行预先建构,是一个思想实验或精神操作的过程。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灵巧的蜜蜂的对比,作了形象地揭示:尽管“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使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和方法的,它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3](P202)这种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的劳动结果和在自然物中实现的劳动者“自己的目的”,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虚拟活动。虚拟的结果以实践理念的形式表现,以此规范和引导着现实的实践活动。

  人为什么会有虚拟的欲求,超越和创造的冲动的呢?根本原因源自人的客观需要。人的这种需要通过自我意识而被反映,体现为一定的目的和欲求,并促发人自身不断地去超越和创造。这种超越和创造是一个永不停息、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由于人类本性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4](P260)人的虚拟性正是通过这种需要的不断回复和递进而贯穿于人类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当中,不仅人的生命活动也由此而得以展开表现为一个持续的超越和创造过程,而且,人类的实践因此而具有了虚拟性特征。

  3.虚拟性是人类自我超越的内动力。虚拟从其特性上讲,它不是预成性的,而是生成性的;不是因循的,而是创造的。无论对一个人而言,还是对一个社会而言,它的存在都是至关重要的。

  虚拟性与现实性构成了人性中的两极,人类的一切都是这两极性的紧张关系的表现,不同的只是两极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过着庸俗生活的人那里,现实性占了压倒的地位;一个完全囿于现实、缺乏虚拟性的人,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他自以为抓住了人生最真实的东西,实际上只抓住了人生的表层,丝毫不能领会人生的真谛;反之,越能超越现实,虚拟性越强的人,则越是境界高尚的人,越是具有创造力的人,也越是懂得人生真谛的人。

  虚拟性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种虚拟性促发人们从观念的超越迈向现实的超越,成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人类进步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既成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实质是人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它既扬弃既成的现实,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理想的图景,又创造一切扬弃理想图景的条件和基础使之转化为现实,从而完成扬弃先前既成的现实。从中,人实现一次创造性的飞跃,如此反复,实现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实践的分化:从虚拟性实践到虚拟实践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普遍地具有虚拟性,而且这种虚拟性的实践本身也在不断地演进着。这种演进是通过实践活动的空间的转换以及中介方式演变而体现出来的。

  首先是在物理空间以“实物符号”为中介的虚拟性实践。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这类的“虚拟性”品格。例如,舞台上的演员做几下挥动马鞭的虚拟性动作,便表示马的存在和正在策马扬鞭,并且,演员尽管尚未离开舞台,却可能已经“日行一千,夜走八百”了。对神和神话故事的实物化塑造,也是用实物表征虚拟的对象内容。此类实践虽然直接以“实物”作为中介,因而还不能完全摆脱实物现实性的局限,但它们显然具有鲜明的虚拟性。其次是在物理空间中以“数字化符号”取代“实物”作为中介的虚拟性实践。例如,中国利用《周易》进行预测,是用阴爻、阳爻符号的组合变化来虚拟现实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虚拟经济”则是以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脱离实物经济价值形态的独立运动。这些实践虽然是以物理空间进行的,但它们使用抽象的数字化符号作为实践中介,却是虚拟性实践发展进程中具有质变意义的一步。第三,是相继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以“影像符号”为中介的虚拟性实践。例如,在电脑出现以前的电影、电视的制作和播放等。这类实践通过光、电等手段,先在物理空间把实物转化成“影像符号”,然后再在虚拟空间展示出来。“影像符号”在制作过程中虽然离不开对实物的依赖,但它比“实物符号”显然有了更大的虚拟自由度,具有向纯粹形态虚拟过渡的性质[1]。

  以上三类实践,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虚拟性,但是,由于受中介系统的制约,它们毕竟都没有超脱物质实物或物理空间的局限,还处于较低层次上,还不具有独立纯粹的形态。所以,在这里,不妨把它们统称之为虚拟性实践(现实实践)。它们构成数字化虚拟实践的前史,是数字化虚拟实践的历史准备。

  20世纪90年代,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出现,它促发了一种与以往实践有着质的不同的实践——虚拟实践的崛起,这样虚拟实践便从虚拟性实践分化出来。

  所谓虚拟实践,是指主体使用数字化中介手段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使用数字化符号在虚拟空间建构对象性存在的新型实践方式,其实践的对象是信息,中介手段是由电子形成的一连串的0与1数字或“数字包”,实践过程是将信息内容按一定程序加工和储存,实践的结果可以直接展现在虚拟空间里,并以电、磁的方式存储和传播。这是一种虚拟取得纯粹形态的实践。

  表1 实践在虚拟性上的演进和分化

  类别 中介符号存在方式 虚拟程度 性质

  第一类实物符号物理空间未摆脱现实

   性限制

  第二类数字化 物理空间开始超越现虚拟性

   符号实性限制 实践(现

  第三类影像符号物理空间向纯粹虚拟实实践)

   虚拟空间形态过渡

  第四类0—1数 虚拟空间纯粹形态的

   字化符号虚拟 虚拟实践

  三、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对立和融通

  1.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的跃迁和升华。虚拟实践和虚拟性实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着质的不同。在虚拟实践产生之前,人类的一切实践都属于虚拟性实践,由于这些实践都是基于现实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活动,因而又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现实实践,以便和虚拟实践相对称。虚拟实践的出现,是虚拟性实践的跃迁和升华,有着不同于现实实践的特质。

  其一,是实践手段的“数字化”。实践手段的“数字化”是虚拟性实践从现实性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基石和标志。人的虚拟能力的大小、虚拟程度的高低与中介符号不同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语言符号的产生作为人类中介系统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将数字化符号上升为实践中介手段则是人类中介系统更为重要的一次革命。“数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纯粹的量的规定”[6](P602)。用高度抽象的“数”来表征实物的“象”,是人类思维绽放的精彩花朵。数字化手段就是将信息内容简化成一连串的0与1(或打成“包”的0与1),在电脑中按一定程序加工和储存。这种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信息可以被转化成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图画、声音等,并以电和磁的方式存储和传播。数字化符号的运用使实践过程所必需的时间和场所被大大地压缩甚至被取消了,现实距离对它已不构成可以感觉的物理限制。这种使用数字化符号在虚拟空间建构对象性存在的实践方式,超越了用“实物符号”表征现实对象的局限,它既摆脱了前数字化时代人类虚拟活动(虚拟思维)的对象空无与神秘,也解决了原型实践条件下对象创设的诸多局限于无奈。从而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实践维度和实践自由度[7]。

  其二,实践存在形态的“虚拟化”。实践对象、过程和实践结果的虚拟的存在形态,是虚拟实践不同于现实性实践的一个质的差别,是高于现实性实践的又一基本特征。在电脑和互联网中,不论是对现实实在进行“模拟”(如网上交友、网上阅读、网上求职、网上旅游和电子商务等),还是对非现实对象的“创造性虚拟”(如制作离奇古怪的科幻故事等),都是用数字化手段在电脑的虚拟空间里进行的,实践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则是由数字转换成的虚拟影像展现在视屏上,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可视而不可及。例如,在2000年4月,英国曾制造出了一个“网络新闻主播”安娜诺娃。“她”的声音、表情和动作都可以同真人媲美,在欧洲被誉为“最具美丽与智慧的女性”。“她”不论多么逼真,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用数字化手段在虚拟空间创造出来的虚拟影像。

  在互联网的实践中,不仅实践对象、过程和结果呈现虚拟存在形态,实践主体也可以转化为虚拟存在形态。人们在“网上”交往时,双方是互为主、客体的,每一方所能获得的认知对方的信息,只是呈现在视屏上的难以查实的对方“姓名符号”及其自我介绍的情况,而不是像现实交往中那样面对的是真实的个人。实际上,网上的每一实践主体对于交往对方来说,已变成了虚拟性的客体对象。这是虚拟实践不同于现实性实践的又一个质的差别。

  其三,实践指向的超越、创造性。虚拟实践既可以对现实性进行模拟,但又不囿于一切从现实出发,更多地指向现实未能实现的各种可能性,以及现实中不可能性和不存在性,通过对现实的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性、不存在性进行思维建构、规则构成和数字合成,确立非现实性的合理性、超越性、创新性,从而使人走向一种更高级的创造形态。在虚拟实践活动中,人们可以让时光倒流;可以骑上摩托车穿墙而过,可以深入基因或基本粒子内部等无限小的领域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可以足不出户,对远在万里之遥的病人施以手术等等。虚拟非同模拟,也不是虚构,与想象中的存在也有着质的不同。虚拟已经达到了“真的假”与“假的真”的高度,是真与假的统一体。它打破了传统的真与假的分界,打破了传统的可能与现实的分界。虚拟实践为人类创造出现实所无法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可能和平台,它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之源。

  其四,实践领域的自由开放性。虚拟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与现实实践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自由度,更多自主性。现实的实践总是受物理疆界的限制,而虚拟实践的领域则是无中心,无边界的虚拟空间。你不必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获得平等地位。你可以随意“逛”世界各地的商场,可以随便出国旅游,而不必办理任何签证。虚拟空间随主体与场景的即时交互,而不断地作无边的延展层叠,可以说你的“心”有多大,这个空间就有多大有多广。

  此外,虚拟实践还具有主客体之间即时交互性。网络不同于以往的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往的媒体手段均是单向度的。虚拟空间真正实现了人机互动、交互作用,打破了主客体或主体间单向的交流结构形式。

  2.现实实践是虚拟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有着质的不同,但虚拟实践又是离不开现实实践的。现实实践是虚拟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从最广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都是现实实践及其演化和发展的结果。虚拟实践的崛起,是以往虚拟性(现实)实践合乎规律的发展,是人类不断寻求超越外部限制和自我超越的一种必然结果,是在以往虚拟性实践的基础上主体智力和实践中介不断发展的结果。

  现实实践为虚拟实践准备了必要的主体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虚拟实践是现实的人利用虚拟技术所进行的一种没有实体要素参与的数字化的实践活动,虚拟实践的客体、实践的方法及过程等都是现实的人给予的,虚拟实践的客体有它的现实原型,虚拟实践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所以,从本质上说,虚拟实践是对现实实践的虚拟,离开了现实的实践活动,虚拟实践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现实的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以现实实践为基础的虚拟实践也必然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实践不断发展。

  虚拟实践的合理性最终要通过现实实践检验。虚拟实践虽然指向的时现实中未能实现诸多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但它仍然是以现实之基为旨归的。人们通过虚拟实践,展示多种可能性的空间,引领着现实的未来发展方向;人们通过虚拟认识能够更快捷、更正确地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知道自己的行动。但虚拟认识不能取代现实认识,最终还得进行现实的认识,因为虚拟认识对现实认识中的困难、挫折和失败最终还得在现实认识中加以克服,也只有在现实的实践中虚拟认识的正确性才得以确证。

  3.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相互融通。如上所述,虚拟实践,一方面,不是现实实践翻版,而是现实实践的跃迁和升华,体现为与现实实践对立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是人类不断寻求超越外部限制和自我超越的一种必然结果,体现为与现实实践统一的一面。因此,那种夸大虚拟实践的功能,主张以虚拟实践取代现实实践的观点;或者,无视虚拟实践的特质和功能,把虚拟实践简单归结于现实实践当中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事实上,在当今,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两者已处于交织融通状态,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两种生存方式(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在虚拟实践未分化出之前,人类在得以立足的现实实践面前,其超越性和创造性囿于现实难免得到充分的发挥;虚拟实践的崛起,改变了这种状况。它空前地彰显了人的个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拓展了人的自由空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实践方式、认识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成为人类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然而,虚拟实践的负面效应正如他的积极价值一样十分突出,如网络沉溺、人格错位、关系疏远,人情淡漠、自律缺失等等,这表明虚拟生存并不完美的理想之境,这同时也昭示着人们应当如何去把握虚拟实践和现实实践关系,促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融通,以便塑造出更适宜人类发展的社会新样式。

作者介绍:周甄武,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哲学博士。(232000)


相关内容

  • 电子教研室工作计划
  • 今年是我校被遴选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镇江教育立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平台,向着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阔步前进的起步之年。作为电子发展专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精细管理、特色发展”为目标,以创新管理为先导,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 ...

  • 2012年春期电大金融基础知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 2012 年春期金融基础知识平时作参考答案 第 1 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金融: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 为金融.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是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 .市场参与者(中 介机 ...

  •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课程标准11[1].9.5
  •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 教学标准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9月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本专业主要面向铁路动车组检修一线岗位,培养具有高职 ...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第一章 导论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有三 ...

  •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转融资计划
  • 证监会5日公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要点有三:(1)用应付员工工资.奖金委托资产管理机构,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股票长期持有:(2)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3)股票持有时间不低于35个月.还有一些限制性规定.应该说,此计划完全是建立在上市公司盈利且分红 ...

  • 金融创新_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_石睿
  •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石 睿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摘 要: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的关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从微观层面看,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金融风险规避.金融效率提高和金 ...

  •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1 网络文化概念 1. 网络文化界定 人类在网络文化当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产物,也是当前网络社会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集中体现. 1)两种切入方法: 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注重网络的思想性特点,强调网络内容构成的文化属性.文化内容 ...

  • 感受性阅读的三重内涵
  • 第24卷第7期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8年7月Journa l o f G uizhou Educati on Institute (So cial Science) V o. l 24. N o . 7 Ju. l 2008 /感受性阅读0的三重内涵 黄朝猛 (贵州省都匀一中, 贵州都 ...

  • 关于银行会计的论文有关货币银行学论文
  • 论当前"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约束与应对 09 财务管理系 会计电算化3班 赵明娇 [1**********]3 摘要:"货币银行学"在经管类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因课程性质.内容特征.教学重心以及功利化学习等内外部因素约束,"货币银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