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的女性观

论张爱玲的女性观

摘要:张爱玲创作所取的独特视角及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不仅使她在当日文坛自成一格,而且为她的作品赢得了长久的生命力。其中,作者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女性本体入手,展示和剖析女性生存状态及其深层意识中的传统印痕。在张爱玲对女性世界的艺术开掘中,其女性观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观,女性形象,女性本质,女性特点

正文: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在张爱玲小说中,《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半生缘》《倾城之恋》这四部小说是塑造女性形象的经典之作。每部作品中,每个女主角的形象令读者看罢,皆感叹唏嘘,怜悯其悲剧命运。

《倾城之恋》写白流苏离婚后不愿在破落户的娘家受气,由上海奔赴香港,遇上留学生范柳原,两人在情场上捉迷藏斗心眼地展开角逐。范柳原原本是逢场作戏,只想与白流苏做情妇而不想结婚,白流苏深知要抓住一个男人必须要有婚姻的保障,她对范柳原虽不无兴趣,但想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然而这样一场婚姻的实现在白流苏并不容易,终还靠了世界变幻的成全——香港的沦陷“简化”了他俩的喜剧,于是战争的废墟上多了一对平凡的夫妻。另外《倾城之恋》中的人是无法做纯真爱情的主人的,爱情常不得不因参进利益上的权衡而变质,因染上金钱的铜臭而变味儿。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张爱玲的作品往往将男女的爱情安置在人情世故,社会风俗的大框架之中,认为人类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来加以描写。撩开萦绕在爱情神话上的一层轻纱,让她的人物堕入凡俗,在人间烟火中挣扎。

在《金锁记》中的畸形女类型,女主人公曹七巧本是个麻油店主之女,是个普通女孩,健康、泼辣,有着要强的个性。在旧社会里,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在其兄的安排下,嫁给姜家有骨痨病的二爷做姨太太。在姜家的生活是举步维艰的,没人关心,没人尊重,受人排挤,被人鄙视。慢慢地,她原始的生命欲求极度压抑,无形中滋养起强烈的占有欲和疯狂的报复欲。 当她熬成了家庭的掌权者之后,便成了一个阴险毒辣的虐待狂。黄金锁住了七巧的人生,她又以之为枷锁残酷毁灭了子女的人生。在分家之后,她怀着一种很畸形的心理:自己无法获得的幸福,别人也无法获得,包括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她让自己的儿子陪她抽大烟,不与儿媳同床,又在公开场合抖其隐私,逼得儿媳几乎发疯。在她的折磨下,儿媳终于死去,也彻底毁了她的儿子。为了不使自己的财产在女儿出嫁时受到损失,她通过撒谎,破坏了女儿与童世舫的婚事。女儿也在这样的打击下,天天沉迷在抽大烟的快乐中,终身与她为伴。她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对她的财产不利了。

整部作品以曹七巧为主线,刻画了一个原本善良的女人被封建社会意识毒害而变成一个眼中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害人者。这本身就是悲剧的命运。

由此可见,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不是个人的,也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是特殊时代造成的。

二.张爱玲关于女性本质和特点的讨论

当年的女性作家追求个性解放,高扬女性“人”字旗时,往往从肯定女性价值出发,赋予女性生命神圣,纯洁的形象。而40年代的张爱玲已走出幻影,以“地母”式的女性存在来显示女性的真实。她以冷峻的目光展开对女性生命的内审。张爱玲对女性本体的自觉观照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关于女性的本质。首先张爱玲认为,女性在任何文化阶段中都是最普遍,最基本的;其次,她指出女性带有原始性和神性。

关于女性的特点,其一,在张爱玲看来,“女人的活动有限,所以完美的女人比完美的男人更完美,同时,一个坏女人比一个坏男人坏的更彻底。”其二,在于她对母爱的认识,一方面肯定了“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另一方面指出“女人似乎不能将这一点引以为自傲”因为这种美德是人类祖先传下来的,家畜也同样可以具有,故本能的仁爱还未超出“兽性的善”;其三,她肯定“女人比男人较富于择偶的常识”此外,她认为女人应有自己的特点,明确表示“我不喜欢男性化的女人”。

三.张爱玲女性观的形成的自身成长背景

从张爱玲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张爱玲的女性观内涵庞杂,既有超前的突破性的一面,也有其倒退的陈腐性的一面。这种理性认识的形成与她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张爱玲的幼年,由于家中女佣对她和弟弟的不同态度,很早便对男女不平等有所感悟。她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处于主要由女人构成的环境,有机会深入观察和认识女人。母亲的情感淡漠,使她对母爱产生不信任感,在潜意识中埋下对女性神话发生怀疑的种子。某一时期所接收的西式淑女的教育方式,对强化她的性别角色意识发生了重要作用。她问鼎文化时还只有22岁,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的接触面也并不广,但因长于心灵的体验,竟已成一副人情练达的女性眼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浸染,又给她的理性认识掺入多色调的复杂因子。可以说,年轻时的张爱玲走上文坛之时,她对女性已有了相当稳重的,成熟的认识。

论张爱玲的女性观

摘要:张爱玲创作所取的独特视角及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不仅使她在当日文坛自成一格,而且为她的作品赢得了长久的生命力。其中,作者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女性本体入手,展示和剖析女性生存状态及其深层意识中的传统印痕。在张爱玲对女性世界的艺术开掘中,其女性观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观,女性形象,女性本质,女性特点

正文: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在张爱玲小说中,《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半生缘》《倾城之恋》这四部小说是塑造女性形象的经典之作。每部作品中,每个女主角的形象令读者看罢,皆感叹唏嘘,怜悯其悲剧命运。

《倾城之恋》写白流苏离婚后不愿在破落户的娘家受气,由上海奔赴香港,遇上留学生范柳原,两人在情场上捉迷藏斗心眼地展开角逐。范柳原原本是逢场作戏,只想与白流苏做情妇而不想结婚,白流苏深知要抓住一个男人必须要有婚姻的保障,她对范柳原虽不无兴趣,但想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然而这样一场婚姻的实现在白流苏并不容易,终还靠了世界变幻的成全——香港的沦陷“简化”了他俩的喜剧,于是战争的废墟上多了一对平凡的夫妻。另外《倾城之恋》中的人是无法做纯真爱情的主人的,爱情常不得不因参进利益上的权衡而变质,因染上金钱的铜臭而变味儿。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张爱玲的作品往往将男女的爱情安置在人情世故,社会风俗的大框架之中,认为人类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来加以描写。撩开萦绕在爱情神话上的一层轻纱,让她的人物堕入凡俗,在人间烟火中挣扎。

在《金锁记》中的畸形女类型,女主人公曹七巧本是个麻油店主之女,是个普通女孩,健康、泼辣,有着要强的个性。在旧社会里,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在其兄的安排下,嫁给姜家有骨痨病的二爷做姨太太。在姜家的生活是举步维艰的,没人关心,没人尊重,受人排挤,被人鄙视。慢慢地,她原始的生命欲求极度压抑,无形中滋养起强烈的占有欲和疯狂的报复欲。 当她熬成了家庭的掌权者之后,便成了一个阴险毒辣的虐待狂。黄金锁住了七巧的人生,她又以之为枷锁残酷毁灭了子女的人生。在分家之后,她怀着一种很畸形的心理:自己无法获得的幸福,别人也无法获得,包括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她让自己的儿子陪她抽大烟,不与儿媳同床,又在公开场合抖其隐私,逼得儿媳几乎发疯。在她的折磨下,儿媳终于死去,也彻底毁了她的儿子。为了不使自己的财产在女儿出嫁时受到损失,她通过撒谎,破坏了女儿与童世舫的婚事。女儿也在这样的打击下,天天沉迷在抽大烟的快乐中,终身与她为伴。她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对她的财产不利了。

整部作品以曹七巧为主线,刻画了一个原本善良的女人被封建社会意识毒害而变成一个眼中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害人者。这本身就是悲剧的命运。

由此可见,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不是个人的,也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是特殊时代造成的。

二.张爱玲关于女性本质和特点的讨论

当年的女性作家追求个性解放,高扬女性“人”字旗时,往往从肯定女性价值出发,赋予女性生命神圣,纯洁的形象。而40年代的张爱玲已走出幻影,以“地母”式的女性存在来显示女性的真实。她以冷峻的目光展开对女性生命的内审。张爱玲对女性本体的自觉观照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关于女性的本质。首先张爱玲认为,女性在任何文化阶段中都是最普遍,最基本的;其次,她指出女性带有原始性和神性。

关于女性的特点,其一,在张爱玲看来,“女人的活动有限,所以完美的女人比完美的男人更完美,同时,一个坏女人比一个坏男人坏的更彻底。”其二,在于她对母爱的认识,一方面肯定了“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另一方面指出“女人似乎不能将这一点引以为自傲”因为这种美德是人类祖先传下来的,家畜也同样可以具有,故本能的仁爱还未超出“兽性的善”;其三,她肯定“女人比男人较富于择偶的常识”此外,她认为女人应有自己的特点,明确表示“我不喜欢男性化的女人”。

三.张爱玲女性观的形成的自身成长背景

从张爱玲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张爱玲的女性观内涵庞杂,既有超前的突破性的一面,也有其倒退的陈腐性的一面。这种理性认识的形成与她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张爱玲的幼年,由于家中女佣对她和弟弟的不同态度,很早便对男女不平等有所感悟。她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处于主要由女人构成的环境,有机会深入观察和认识女人。母亲的情感淡漠,使她对母爱产生不信任感,在潜意识中埋下对女性神话发生怀疑的种子。某一时期所接收的西式淑女的教育方式,对强化她的性别角色意识发生了重要作用。她问鼎文化时还只有22岁,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的接触面也并不广,但因长于心灵的体验,竟已成一副人情练达的女性眼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浸染,又给她的理性认识掺入多色调的复杂因子。可以说,年轻时的张爱玲走上文坛之时,她对女性已有了相当稳重的,成熟的认识。


相关内容

  • 张爱玲的女性视野--中文系毕业论文
  • 张爱玲的女性视野 (中文系 级 班) [学科类别] 现代文学 [内容摘要]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红极一时的女性作家,作为女性的张爱玲亲身体会到女子生存的艰难和不幸,以清醒而鲜明的女性视野剖析了女性的人生宿命.以至被有的学者称为"女性小说家中的鲁迅".张爱玲反映女性 ...

  • 月影残烛下的挽歌_张爱玲与林海音小说中的家族女性
  • 月影残烛下的挽歌 ---张爱玲与林海音小说中的家族女性 张淑云 摘要:张爱玲和林海音的小说都以女性为主角,两位女作家在不同程度上写出了处于 封建家族中的女性的生存境遇,从她们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传统家族文化中处于弱势地位,而这种弱势地位源于她们自我奴化的思想,她们甘于做男性的依附. 关键词:家族 ...

  • 论张爱玲_苏青与上海城市之间的相互塑造
  • /论张爱玲.苏青与上海城市之间的相互塑造 ⊙何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丽绍兴312000] 上海,无论是它繁华的历史遗迹,还是它时尚奢侈的现代城市精神,其本身就是一个言说不尽的传奇.中国摘要: 苏青为例来阐述上海城市对大上海的繁华与传奇,是无数上海女性作家生活的背景和书写题材.本文仅以张爱玲.上海女性 ...

  •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婚恋观
  • 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深刻关注了受压抑女性的女奴意识对婚恋的影响.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人.但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不为禽兽所屈服呢?种婚恋观根源在于张爱玲内心,然而当时的整个时代也有着不可遏制的关系. 张爱玲的小说主要以新旧文化交替的三四十年代的殖民 ...

  • 关于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特点分析
  • 关于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特点分析: 1.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和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 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首先来自她的父母.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风雅能文,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张爱玲在少年习作<天才梦>中曾说:"我三岁时能背唐诗.我还 ...

  •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姓名:陈思清 学号:[1**********] 摘要: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纷繁驳杂的,但是却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很多的相同和相似的,因为他们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最终走向一段悲剧.在她的作品中,主要刻画的是旧上海的都市女人,她们都是古老与繁华不太协调的糅合,她们的命运一般以悲剧 ...

  • 霸王别姬还是姬别霸王--张爱玲笔下的_男性形象_透析
  • 霸王别姬还是姬别霸王①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透析 郭继宁1郑丽丽2 (1.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摘要:"五四"以来的许多女作家自觉地采取模拟男性的形式来对抗男权社会,张爱玲却丝毫没有维护父亲权威和男性传统 ...

  •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张爱玲的小说是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在她的艺术世界里,雅与俗并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她们早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她总是以浓郁的市井气息,苍凉的人生况味,用华美的社会场面道出生命的虚无.她对于人物心理的 ...

  • 探究[金锁记]中曹七巧悲剧的根源
  • 学号: 试论<金锁记>中曹七巧命运悲剧的原因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别: 08级中文系 姓 名: 李玲玲 指导老师: 阮学永 2012年4月5日 试论<金锁记>中曹七巧命运悲剧的原因 摘要: 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风靡一时的传奇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我们不得不提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