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11-01-12 08:00 浏览次数: 91 |黑龙江大米

分享到:

',1)">

2010年,垦区粮食总产再创新高,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一位从事水稻生产的技术人员来说,2010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在这样特殊的年份里垦区取得了水稻大丰收,是非常不容易的。回首去年,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反思、总结。下面就是笔者结合在红卫、绥滨、铁力等农场的调查,总结的农户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广大农户的注意。

2010年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1、去年春季降雪偏多,导致严重春涝,给水稻育秧及旱改水田间工程等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上一年生产准备不充分,如床土不足、秋做床不到位、旱改水准备不充分、春扣棚偏晚等农户的影响较大,无法正常作业,导致全年生产被动,使产量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六、七月份的连续高温对水稻的全面丰收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对那些育秧、插秧偏晚,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的农户们取得丰收帮了大忙。但这种特殊的高温也使正常栽培的常规品种出现了减叶、生育期缩短、产量优势下降等现象。

3、药害现象增加,原因是在特殊的高温下,药效超长时间发挥,施药量应适当减少,这就是南北方施药量不同的道理。

4、个别种植户育秧棚修建不规范,棚门、燕尾槽等不配套,通风炼苗困难,导致秧苗徒长、弱苗下地,使产量品质都受到影响。

5、尽管去年温度在水稻各个生育期的供应都有足够的优势,但是一些农户种植的水稻品质并不是很好,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选择的问题、有农时的问题、有施肥灌溉问题。

6、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应用复合肥,由于复合肥氮、磷、钾含量的比例与我们栽培的实际需要有误差或含量不足等原因,导致中后期脱肥,农户只好加施氮肥补充肥力,结果导致作物出现发病、早衰、品质下降等现象。

7、水稻早衰、细菌性褐斑病、稻瘟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经调查,早衰的原因主要有:品种不适宜;施肥量分布不均,前期过多、后期脱肥;长期淹水,土壤通透性差,根部缺氧,造成根系早衰;氮、磷、钾配比不合理,钾肥施用不足等。细菌性褐斑病主要是短时间内施肥量过大,肥量施得太集中,出现肥害,水稻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出现褐斑或枯尖等现象。

此外,去年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随着产量的提高,施肥量不断增加,相应的配套技术脱节。(2)只注重化学药剂防病,忽视了农艺措施防病这一关键环节(包括灌溉、育苗、施肥等农艺措施)。(3)对稻瘟病发生的规律缺少了解。(4)对农户的技术服务指导不到位。(5)防病作业存在防治时间不准、航化作业质量不高、人工喷液量不足、杀菌剂与多种叶面肥混用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导致了稻瘟病的发生。

今年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在今年的水稻生产上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即增产、提质、防病。应该综合2008年正常的高温对作物生长比较有利、2009年积温不足、2010年特殊的高温所表现的不同状况,确定今年的生产思路,紧紧围绕品种选择、农时标准、施肥标准、灌溉技术、防病理念,抓好今年的水稻生产。

1、规范和减少品种种类,慎重应用陌生品种,杜绝越区种植,以安全成熟、耐寒、抗病、抗倒伏品质好的在本地区种植过的种子为主,试种好新品种。

2、早清雪扣棚,早育苗,早泡田,早整地,用充足的农时提高作业标准。

3、统一应用“三大肥”,有条件的可加施生物肥、硫酸锌肥。慎重应用复合肥,氮、磷、钾配比要合理,根据产量设计适当增加钾肥,参考比例为:①1.5:1:1②1.8:1:1.2~1.5。施肥的总体思路是按叶龄进程施肥,也就是按每个生育阶段所需施肥,严禁短期内施肥过多或集中施肥。施足基肥,两次施蘖肥穗肥时间要准确,粒肥要灵活科学。方法是前重中补后调控。

4、浅湿灌溉、间歇灌溉,保证整个生育期晾田3次以上,通过晾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输氧壮根。释放水稻秆腐烂所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增加植株的干物质,加厚表面的角质层,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5、提高对稻瘟病综合防治的认识,坚持农艺措施防病与化学药剂防病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仅凭农艺措施到位只可以达到50%以上的防病效果,只有在农艺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再进行化学药剂防病才能达到理想的防病效果。

农艺措施防病的核心理论是:以旱育苗、旱插秧增加生育天数、提高植株干物质为重点;以磷肥为基础、以钾肥为核心、以氮肥为调节,采取合理配比、按需施肥的方法,使植株健康生长(适当应用锌肥和生物肥);以3次晾田、浅湿灌溉技术释放土壤中的有毒气体,输氧壮根;在植株健康的基础上,使用化学药剂,防病效果理想。

6、稻瘟病发生的规律:

(1)气象原因:湿度大、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无风是导致发病的诱因;

(2)育苗、插秧偏晚,干物质积累偏少导致发病率提高;

(3)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不合理,短时间内施肥量过大或过晚的,发病率高;

(4)低温冷浆常年积水田发病率高;

(5)靠近江河、沼泽,雾气滞留时间长的稻田发病率偏高;

(6)风力平缓有小气候的田块发病率高;

(7)发生过细菌性褐斑病的田块发病率高;

(8)靠近树带、光照少的田块发病率高。

只有掌握了稻瘟病发生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admin | 编辑

发表时间:2011-01-12 08:00 浏览次数: 91 |黑龙江大米

分享到:

',1)">

2010年,垦区粮食总产再创新高,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一位从事水稻生产的技术人员来说,2010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在这样特殊的年份里垦区取得了水稻大丰收,是非常不容易的。回首去年,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反思、总结。下面就是笔者结合在红卫、绥滨、铁力等农场的调查,总结的农户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广大农户的注意。

2010年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1、去年春季降雪偏多,导致严重春涝,给水稻育秧及旱改水田间工程等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上一年生产准备不充分,如床土不足、秋做床不到位、旱改水准备不充分、春扣棚偏晚等农户的影响较大,无法正常作业,导致全年生产被动,使产量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六、七月份的连续高温对水稻的全面丰收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对那些育秧、插秧偏晚,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的农户们取得丰收帮了大忙。但这种特殊的高温也使正常栽培的常规品种出现了减叶、生育期缩短、产量优势下降等现象。

3、药害现象增加,原因是在特殊的高温下,药效超长时间发挥,施药量应适当减少,这就是南北方施药量不同的道理。

4、个别种植户育秧棚修建不规范,棚门、燕尾槽等不配套,通风炼苗困难,导致秧苗徒长、弱苗下地,使产量品质都受到影响。

5、尽管去年温度在水稻各个生育期的供应都有足够的优势,但是一些农户种植的水稻品质并不是很好,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选择的问题、有农时的问题、有施肥灌溉问题。

6、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应用复合肥,由于复合肥氮、磷、钾含量的比例与我们栽培的实际需要有误差或含量不足等原因,导致中后期脱肥,农户只好加施氮肥补充肥力,结果导致作物出现发病、早衰、品质下降等现象。

7、水稻早衰、细菌性褐斑病、稻瘟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经调查,早衰的原因主要有:品种不适宜;施肥量分布不均,前期过多、后期脱肥;长期淹水,土壤通透性差,根部缺氧,造成根系早衰;氮、磷、钾配比不合理,钾肥施用不足等。细菌性褐斑病主要是短时间内施肥量过大,肥量施得太集中,出现肥害,水稻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出现褐斑或枯尖等现象。

此外,去年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随着产量的提高,施肥量不断增加,相应的配套技术脱节。(2)只注重化学药剂防病,忽视了农艺措施防病这一关键环节(包括灌溉、育苗、施肥等农艺措施)。(3)对稻瘟病发生的规律缺少了解。(4)对农户的技术服务指导不到位。(5)防病作业存在防治时间不准、航化作业质量不高、人工喷液量不足、杀菌剂与多种叶面肥混用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导致了稻瘟病的发生。

今年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在今年的水稻生产上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即增产、提质、防病。应该综合2008年正常的高温对作物生长比较有利、2009年积温不足、2010年特殊的高温所表现的不同状况,确定今年的生产思路,紧紧围绕品种选择、农时标准、施肥标准、灌溉技术、防病理念,抓好今年的水稻生产。

1、规范和减少品种种类,慎重应用陌生品种,杜绝越区种植,以安全成熟、耐寒、抗病、抗倒伏品质好的在本地区种植过的种子为主,试种好新品种。

2、早清雪扣棚,早育苗,早泡田,早整地,用充足的农时提高作业标准。

3、统一应用“三大肥”,有条件的可加施生物肥、硫酸锌肥。慎重应用复合肥,氮、磷、钾配比要合理,根据产量设计适当增加钾肥,参考比例为:①1.5:1:1②1.8:1:1.2~1.5。施肥的总体思路是按叶龄进程施肥,也就是按每个生育阶段所需施肥,严禁短期内施肥过多或集中施肥。施足基肥,两次施蘖肥穗肥时间要准确,粒肥要灵活科学。方法是前重中补后调控。

4、浅湿灌溉、间歇灌溉,保证整个生育期晾田3次以上,通过晾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输氧壮根。释放水稻秆腐烂所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增加植株的干物质,加厚表面的角质层,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5、提高对稻瘟病综合防治的认识,坚持农艺措施防病与化学药剂防病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仅凭农艺措施到位只可以达到50%以上的防病效果,只有在农艺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再进行化学药剂防病才能达到理想的防病效果。

农艺措施防病的核心理论是:以旱育苗、旱插秧增加生育天数、提高植株干物质为重点;以磷肥为基础、以钾肥为核心、以氮肥为调节,采取合理配比、按需施肥的方法,使植株健康生长(适当应用锌肥和生物肥);以3次晾田、浅湿灌溉技术释放土壤中的有毒气体,输氧壮根;在植株健康的基础上,使用化学药剂,防病效果理想。

6、稻瘟病发生的规律:

(1)气象原因:湿度大、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无风是导致发病的诱因;

(2)育苗、插秧偏晚,干物质积累偏少导致发病率提高;

(3)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不合理,短时间内施肥量过大或过晚的,发病率高;

(4)低温冷浆常年积水田发病率高;

(5)靠近江河、沼泽,雾气滞留时间长的稻田发病率偏高;

(6)风力平缓有小气候的田块发病率高;

(7)发生过细菌性褐斑病的田块发病率高;

(8)靠近树带、光照少的田块发病率高。

只有掌握了稻瘟病发生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admin | 编辑


相关内容

  • 广东省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全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今年我省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紧紧围绕水稻安全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农民,改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分布和发生为害规律等,通过建立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了先进适用技 ...

  • 寒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 摘 要:在粮食作物当中,水稻是所占比例比较大的其中之一,在水稻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都要有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这样不仅能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还能提高水稻的整体产量,我国的水稻在种植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好的管理技术,但是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管理上的创新,使水稻的质量更好.本文主要分析了寒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 ...

  • 粮食种植户的技术需求调查
  • 调查问卷相关说明 (1)调查问卷的目的 本调查旨在通过问卷了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种粮意愿.种粮收益.粮食技术采用,种粮大户粮食种植情况.技术采用和粮食收购单位的粮食需求现状.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我国粮食技术需求和发展要求进行研究判断.本问卷调查是个项目区调查表的重 ...

  • 农田水利论文
  • 农田水利收获 这学期系统的学习了农田水利的内容,其中包括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灌水方法.灌溉渠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田间排水.排水沟道系统.分区水利问题及其治理.灌溉排水管理与环境等,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农田水利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我今后从事水利事业 ...

  • 西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7):142-146 GuizhouAgriculturalSciences [文章编号31001-3601(2016)07-0319-0142-05 AgriculturalEconomy・Agricultural Management 西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 ...

  • 镇农机站述职报告
  •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镇农机站向大会做述职汇报,镇农机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机局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节本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动力,积极实施政策引导,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创建. ...

  • 中国水稻潜在分布及其气候特征
  • 第31卷第22期 2011年11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31,No.22Nov.,20112011,31(22):6659-6668.段居琦,周广胜.中国水稻潜在分布及其气候特征.生态学报, ZhouGS.Potentialdistributionofriceinch ...

  • 2004年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总结
  • 2004年我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在州农业局和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的领导下,坚持"抓法制、靠监测、搞科研、办实体"的农业环保工作方针,围绕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农业环保工作会议提出的中心任务,积极应对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环保工作的要求,以监测为基础,以示范推广无公害农产品配套技术为重点,加大农 ...

  • 黑龙江省农委召开干部专题学习会议
  • 2016-06-07    省农委综合处 本网讯 6月6日,黑龙江省农委召开省农委系统干部专题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金会作重要讲话,对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强调五点意见,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