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春节游记--走访哈尼族的织绣服饰

丁酉新春到来之际(似乎应该给大家拜晚年了

  ),在Heeqsol老师的组织下,我与Alpu、Alqyuv两位弟弟组成带刀护卫三人组,随同Heeqsol老师一起去了两个村寨小小的探访了一下哈尼族的织绣服饰。

初二下午我和Heeqsol老师到达了这次出行的“行营”——俺斗大哥和Alqyuv的和夷古茶社(地点在元阳县老城和胜村公路的岔路口,欢迎大家去品茶、住宿)。到初三一早,Alpu弟弟也到达行营,我们一行四人吃过早饭后就向第一站出发了——元阳县攀枝花乡的一碗水村委会。

在一碗水村居住的主要是哈尼族的Hhaqlol支系。这个支系在我从小的印象里是一个非常喜欢青黑素净的支系,她们虽然拥有众多的刺绣针法(主要集中在裤腿花边上),但是配色是深冷色为主(黑色、青黑、青色、绿色、紫色等)。这次探访因为不知道前途如何,还是蛮忐忑的。

在村委会主任家吃了中午饭后,马主任拿出了他母亲的寿衣以及他们家女子的嫁衣等给我们欣赏。此后又去了第二家探访,第二家是一户裁缝家。下午时候去了另一位朋友家Aoqnil

Alpu家(地点在胜村Haqdal pu,我忘了汉语地名了,翻译过来叫蕨菜寨……也属于Hhaqlol支系),也欣赏到了同样的服饰内容。

妇女寿衣主要以到膝长衫和对襟坎肩为主,头饰有比较出名的wuqpavq(吴芭,妇女专用于殓服的头饰),以及包头和假发。

同形制不同装饰的长衫

此类款式的衣服,在内地基本是1900年代到民国初年的装束。

下图右一基本就是同款,拍摄于1909年,北京。

左一,拍摄于1903年,香港。

长短不同的两件对襟坎肩

短坎肩为平时便服多见。

此类绸缎制作的长坎肩通常作为寿衣(形制让我想起清代的霞帔来)

清代六品鹭鸶补诰命夫人的 霞帔

女子包头,系一块正方形的土布,折叠为三角形后使用,三个角坠有大小两种银泡牌和绦子流苏(大的垂在脑后,小的由后脑交叉后至额前缠绕固定)

女子假发,已婚妇女使用,系用棉、毛等加粗合捻后以蓝靛染制。夹杂在真发中编为两股粗辫子,两条辫子由脑后在额前交叉,余发从两边垂在两肩。外加包头。

wuqpavq(吴芭,妇女专用于殓服的头饰),由两部分组成。

有五个锯齿的围于头部(图中是不同的三条),穗子样的是拖在背后

银泡对襟坎肩(半成品)

正面

背面

配套的云肩

配套的头饰,上面一块围着头部,下面的是坠背后的。

这一套还有个袖子花,不过居然忘记拍了……

另外一件大襟的银泡坎肩

刺绣细节:

犬齿纹,有平针绣的和贴布盘金绣的两类。

对襟坎肩上的贴布盘金绣外加钉的银泡

这个应该是鸡毛针。

这个是腰带上的,数纱绣十字挑花(十字绣嘛)万字曲水纹。

这个是膝裤上的(我又忘记拍膝裤全貌了,囧),主要针法是六角形的网绣(哈尼族称为梨花针)。两侧是交错锁绣。

网绣的资料图片,来源于北京服装学院特色资源库

网绣龟背纹八角镜套

网绣四艺雅集荷包 局部

初三一早,四人组又转战去了马街乡木梳贾村委会,主要居住的是哈尼族的Goqhoq支系,这个支系名为他称,涵盖的范围较大,紧就马街乡的Goqhoq支系来说,以数纱绣中的十字挑花为主要针法,配色为大量的红色、橙色,有着丰富的刺绣图谱,可惜在近年潮流的影响下,当地这类特征已经转变,变为图谱的简单化,颜色变为暗红暗绿甚至是暗绿色为主,已经和从前大相径庭了。

在当地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探访了两户人家。从一开始的略有失望到后来的惊喜不断,真是收获颇丰的一天。

到达村子里的时候,能看到村中有不少家庭在房顶晾晒着自织土布,等进到家中探访时候,发现村里尚大量保留有板蓝根制作蓝靛泥的蓝染工艺。

从左往右依次是蓝染缸,蓝靛泥桶和染布时候用的竹篓(防止布料沾到染缸底部的)

这是另一家的染缸,还没发酵好的染液。经询问,当地的建蓝工序主要使用了草木灰水和高度白酒(或酒精)。

这里的传统女子服饰为及地半袖长衫外套大襟坎肩或者对襟马褂,下着阔腿长裤。另外还有(可能是后来演变出来的),及地半袖长衫也有演变为前短后长的款式(前片下半部分往往还要接一片扎染狗脚花的蓝染布料),以及简化版的半袖短上衣+后屁帘的形式。因此相对来说,衣服款式是非常丰富的。

及地半袖长衫

背面,这件为寿衣,所以工艺很简单。

及地半袖长衫 背面

类似的衣服基本上就是很接近清代的旗装氅衣了。

这件时代约在光绪初。哈尼族的此类服饰应该还要略靠后,挽袖都已经是假挽袖了。

老年妇女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正面,日常便装

老年妇女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背面

年轻女子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正面

年轻女子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背面,后身也是一分为二的,下半部朴素。

年轻女子的半袖短衫

年轻女子的帽子

老年旧试腰带(本该是一长条的,现在简化为只保留腰带的两端了)

前二十年左右平端式腰带一条。

女士对襟半袖马褂一件(有后开衩),大襟坎肩忘记拍图了……

男装,男装基本都是对襟。

这是一件普通的对襟衫

这是另外一种对襟夹袄,胸前有两片舌状饰品。

老大爷的包头很有意思,一端是编织而成的网络穗子。

身上的衣服。两侧不开衩。

这是另外一件同款的衣服,也是夹袄

老大爷夹袄的舌状饰品特写。

另外一些细节图片

女装袖子上的数纱绣

织带Palhhaq

女装局部,里面就应用到了织带钉缀和数纱绣

对襟马褂上的扣子和装饰针。

男子包头上的网络细节。

另外一些饰品

这是一款时兴刺绣风格的男包

下面几个男包是老款刺绣的,户主丢出来这几个包的时候,我们一片尖叫声,哈哈哈。工艺比现在的时兴样远远甩了好几条街!

这是一个……钱包,据说是殓服用,这么精美

这块布是一块包袱皮,包袱皮啊~!做这么好!我们后来评论这是一户外表看着其貌不扬的“大户人家”,好东西真多。

这个是一条织带,两端坠了流苏,可用于乐器上做挂带用,或者包包上也可以。

这个银簪花是用于头饰上的,据户主介绍,插戴在头上两边,以前只有官家才可以用。

这个是一双寿鞋,款式简直和清代的云头履一模一样。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清代男鞋,两双。几乎就是一样的~

因为着急往回赶,时间有限,而且因为当时太激动了,有很多问题都没来得及问,很多衣服的全景图都忘记拍了……

初五这天,Alqyuv因和俺斗大哥要去附近的苗族踩花山节上演出,四人组只剩下三人,一起到了Alpu的家中吃饭,欣赏哈尼族多声部的演唱。(沙拉托乡漫江河村委会)

Alpu的父母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万分感谢~~

姜片炒腊肉!

糯米血肠,很好吃有木有

鸡肉蘸水,在我们这蘸水也可以成为单独的菜哦

白斩鸡,哈尼味的哦

鱼汤~梯田里的鱼哦

炸鱼

最后是多声部演唱队的各位前辈们~!为我们分别演唱了栽秧山歌,俄楼兰楼以及长篇史诗《都玛简收》的片段。沉醉在优美的歌声中,遗憾自己五音不全,咳咳

回想起三天的行程有点匆忙,但是,也是很充实的,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大家还能这样聚在一起,继续民族文化之旅。~!!

over~

丁酉新春到来之际(似乎应该给大家拜晚年了

  ),在Heeqsol老师的组织下,我与Alpu、Alqyuv两位弟弟组成带刀护卫三人组,随同Heeqsol老师一起去了两个村寨小小的探访了一下哈尼族的织绣服饰。

初二下午我和Heeqsol老师到达了这次出行的“行营”——俺斗大哥和Alqyuv的和夷古茶社(地点在元阳县老城和胜村公路的岔路口,欢迎大家去品茶、住宿)。到初三一早,Alpu弟弟也到达行营,我们一行四人吃过早饭后就向第一站出发了——元阳县攀枝花乡的一碗水村委会。

在一碗水村居住的主要是哈尼族的Hhaqlol支系。这个支系在我从小的印象里是一个非常喜欢青黑素净的支系,她们虽然拥有众多的刺绣针法(主要集中在裤腿花边上),但是配色是深冷色为主(黑色、青黑、青色、绿色、紫色等)。这次探访因为不知道前途如何,还是蛮忐忑的。

在村委会主任家吃了中午饭后,马主任拿出了他母亲的寿衣以及他们家女子的嫁衣等给我们欣赏。此后又去了第二家探访,第二家是一户裁缝家。下午时候去了另一位朋友家Aoqnil

Alpu家(地点在胜村Haqdal pu,我忘了汉语地名了,翻译过来叫蕨菜寨……也属于Hhaqlol支系),也欣赏到了同样的服饰内容。

妇女寿衣主要以到膝长衫和对襟坎肩为主,头饰有比较出名的wuqpavq(吴芭,妇女专用于殓服的头饰),以及包头和假发。

同形制不同装饰的长衫

此类款式的衣服,在内地基本是1900年代到民国初年的装束。

下图右一基本就是同款,拍摄于1909年,北京。

左一,拍摄于1903年,香港。

长短不同的两件对襟坎肩

短坎肩为平时便服多见。

此类绸缎制作的长坎肩通常作为寿衣(形制让我想起清代的霞帔来)

清代六品鹭鸶补诰命夫人的 霞帔

女子包头,系一块正方形的土布,折叠为三角形后使用,三个角坠有大小两种银泡牌和绦子流苏(大的垂在脑后,小的由后脑交叉后至额前缠绕固定)

女子假发,已婚妇女使用,系用棉、毛等加粗合捻后以蓝靛染制。夹杂在真发中编为两股粗辫子,两条辫子由脑后在额前交叉,余发从两边垂在两肩。外加包头。

wuqpavq(吴芭,妇女专用于殓服的头饰),由两部分组成。

有五个锯齿的围于头部(图中是不同的三条),穗子样的是拖在背后

银泡对襟坎肩(半成品)

正面

背面

配套的云肩

配套的头饰,上面一块围着头部,下面的是坠背后的。

这一套还有个袖子花,不过居然忘记拍了……

另外一件大襟的银泡坎肩

刺绣细节:

犬齿纹,有平针绣的和贴布盘金绣的两类。

对襟坎肩上的贴布盘金绣外加钉的银泡

这个应该是鸡毛针。

这个是腰带上的,数纱绣十字挑花(十字绣嘛)万字曲水纹。

这个是膝裤上的(我又忘记拍膝裤全貌了,囧),主要针法是六角形的网绣(哈尼族称为梨花针)。两侧是交错锁绣。

网绣的资料图片,来源于北京服装学院特色资源库

网绣龟背纹八角镜套

网绣四艺雅集荷包 局部

初三一早,四人组又转战去了马街乡木梳贾村委会,主要居住的是哈尼族的Goqhoq支系,这个支系名为他称,涵盖的范围较大,紧就马街乡的Goqhoq支系来说,以数纱绣中的十字挑花为主要针法,配色为大量的红色、橙色,有着丰富的刺绣图谱,可惜在近年潮流的影响下,当地这类特征已经转变,变为图谱的简单化,颜色变为暗红暗绿甚至是暗绿色为主,已经和从前大相径庭了。

在当地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探访了两户人家。从一开始的略有失望到后来的惊喜不断,真是收获颇丰的一天。

到达村子里的时候,能看到村中有不少家庭在房顶晾晒着自织土布,等进到家中探访时候,发现村里尚大量保留有板蓝根制作蓝靛泥的蓝染工艺。

从左往右依次是蓝染缸,蓝靛泥桶和染布时候用的竹篓(防止布料沾到染缸底部的)

这是另一家的染缸,还没发酵好的染液。经询问,当地的建蓝工序主要使用了草木灰水和高度白酒(或酒精)。

这里的传统女子服饰为及地半袖长衫外套大襟坎肩或者对襟马褂,下着阔腿长裤。另外还有(可能是后来演变出来的),及地半袖长衫也有演变为前短后长的款式(前片下半部分往往还要接一片扎染狗脚花的蓝染布料),以及简化版的半袖短上衣+后屁帘的形式。因此相对来说,衣服款式是非常丰富的。

及地半袖长衫

背面,这件为寿衣,所以工艺很简单。

及地半袖长衫 背面

类似的衣服基本上就是很接近清代的旗装氅衣了。

这件时代约在光绪初。哈尼族的此类服饰应该还要略靠后,挽袖都已经是假挽袖了。

老年妇女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正面,日常便装

老年妇女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背面

年轻女子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正面

年轻女子的前短后长的单衫 背面,后身也是一分为二的,下半部朴素。

年轻女子的半袖短衫

年轻女子的帽子

老年旧试腰带(本该是一长条的,现在简化为只保留腰带的两端了)

前二十年左右平端式腰带一条。

女士对襟半袖马褂一件(有后开衩),大襟坎肩忘记拍图了……

男装,男装基本都是对襟。

这是一件普通的对襟衫

这是另外一种对襟夹袄,胸前有两片舌状饰品。

老大爷的包头很有意思,一端是编织而成的网络穗子。

身上的衣服。两侧不开衩。

这是另外一件同款的衣服,也是夹袄

老大爷夹袄的舌状饰品特写。

另外一些细节图片

女装袖子上的数纱绣

织带Palhhaq

女装局部,里面就应用到了织带钉缀和数纱绣

对襟马褂上的扣子和装饰针。

男子包头上的网络细节。

另外一些饰品

这是一款时兴刺绣风格的男包

下面几个男包是老款刺绣的,户主丢出来这几个包的时候,我们一片尖叫声,哈哈哈。工艺比现在的时兴样远远甩了好几条街!

这是一个……钱包,据说是殓服用,这么精美

这块布是一块包袱皮,包袱皮啊~!做这么好!我们后来评论这是一户外表看着其貌不扬的“大户人家”,好东西真多。

这个是一条织带,两端坠了流苏,可用于乐器上做挂带用,或者包包上也可以。

这个银簪花是用于头饰上的,据户主介绍,插戴在头上两边,以前只有官家才可以用。

这个是一双寿鞋,款式简直和清代的云头履一模一样。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清代男鞋,两双。几乎就是一样的~

因为着急往回赶,时间有限,而且因为当时太激动了,有很多问题都没来得及问,很多衣服的全景图都忘记拍了……

初五这天,Alqyuv因和俺斗大哥要去附近的苗族踩花山节上演出,四人组只剩下三人,一起到了Alpu的家中吃饭,欣赏哈尼族多声部的演唱。(沙拉托乡漫江河村委会)

Alpu的父母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万分感谢~~

姜片炒腊肉!

糯米血肠,很好吃有木有

鸡肉蘸水,在我们这蘸水也可以成为单独的菜哦

白斩鸡,哈尼味的哦

鱼汤~梯田里的鱼哦

炸鱼

最后是多声部演唱队的各位前辈们~!为我们分别演唱了栽秧山歌,俄楼兰楼以及长篇史诗《都玛简收》的片段。沉醉在优美的歌声中,遗憾自己五音不全,咳咳

回想起三天的行程有点匆忙,但是,也是很充实的,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大家还能这样聚在一起,继续民族文化之旅。~!!

over~


相关内容

  • 古代传统文化
  • 古代传统文化 1.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 ...

  • 民族风格服饰的创意设计表现
  • 民族风格服饰的创意设计表现 作者:曹建中 王键 来源:<纺织导报>2014年第05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各民族服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貌和多样性特征入手,分析了 5 种表现形式来凸显民族风格服饰的创意设计表现方法,并举例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创意设计:服饰:民族风格 ...

  • 试论黎族服饰与其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的关系
  • 摘 要:海南黎族是祖国多元一体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黎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宛若南海彩虹,真实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黎族服饰:宗教信仰:审美:人生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黎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远古以来,勤劳勇敢的黎族 ...

  •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
  •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也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茶马古道就是白族马帮与藏区进行茶马交易走出来的哦. 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布朗族 ...

  • 节日一览表
  • 民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 ...

  • 云南少数民族的织绣纹样
  • 云南少数民族的织绣纹样 杨德鋆 云南纺织大约始于三千多年以前. 织物染色术与纳纹织物的出现,约当新石器时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谈及传说中的南方民族先槃瓠时说,槃瓠"其毛五彩",殁后,他的孙子"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不但能织,而且 ...

  • 中国民俗风情论文
  •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中国民俗风情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xx 学号:xxxxxxxxx 教学班学生序号:72 任课老师:方胜虎 哈尼族民俗风情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 ...

  •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习惯
  • 1 中国56个民族风俗习惯大全 1.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2.回族:历史上,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 ...

  • 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 民俗民风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调查,加深对民俗民风的了解,从而认识其重要意义,继而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及其优良传统的情感.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社区中的其他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了解民间风俗传统.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访问调查.图书馆查阅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