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剩余价值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专题十:剩余价值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一、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必然出现资本所有者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为前提的。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统一的劳动能力。

劳动力只是劳动者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并非就是劳动本身。当劳动力投入使用,这种能力就转化为现实的劳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并非天然就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有支配和处置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权利。

这一条件意味着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如果他没有自由或者没有完全的自由,他就不能自主出售自己的劳动力。

例如:奴隶社会的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封建社会的农民,囚禁于土地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之中,其人身处于半依附状态,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也不能随意出售自己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丧失了或者缺乏自主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

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或者缺乏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或其他生存条件,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劳动力也成为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当劳动力成为商品时,也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前提条件。这两个条件的具备和实现,就是货币拥有者为增殖而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商品生产,也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这是由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劳动力作为商品,当然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与其他商品相比,又具有根本不同的特殊性。

首先,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特殊性:

马克思指出: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因素比一般商品复杂得多。除了维持劳动者物质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物质条件外,还包括劳动者技术技能的培养、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等许多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比如每一个劳动者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费用。

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作为自然人,都要经历衰老和死亡,因而劳动力必须再生产,才不会使劳动力资源枯竭。由此需要解决劳动者“人口生产”所必须的各种物质条件。这就是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除了从事简单劳动外,随着生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必须通过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来解决,因而这也是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

此外,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价值还要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各种因素。 在所有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第一、二方面。由它们决定着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其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特殊性:

其他商品的使用,并不产生价值,只是消耗或者转移价值。

例如:面包食用后价值就没有了。煤炭烧掉后价值转移到烤制的面包成本中去了。

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中,它的价值不仅不会消失或者转移,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使用劳动力商品就是让它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为什么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会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呢?因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特别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因而它是价值的源泉。资本家买回劳动力,也就获得了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了资本增殖,资本家必然要在劳动力的使用中让其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所以它能够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一超出部分,就是资本的增殖,被称为“剩余价值”。

(2)货币转化为资本

当货币所有者为增殖——获取剩余价值而购买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货币就转化成了资本。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体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但如果没有能够增殖的劳动力商品,就不能达到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货币也就不能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但货币并非必然是资本。普通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本质区别。

资本与货币的区别:

普通货币只是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商品流通公式:W—G—W

其中“G”表示货币,当它履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两种商品实现交换的媒介。

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为增殖而购买商品,其运动公式恰恰相反。

资本运动公式:G—W—G′(G′= G +ΔG)

用货币去购买劳动力商品和各种生产资料然后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使用劳动力,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获得价值增殖,即ΔG。这一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但前后货币在量上是不同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1、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所有权

(1)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马克思认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就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意味着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支配,生产剩余产品。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他性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3.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当货币转化为资本,也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私有制是对奴隶私有制和封建私有制的扬弃,也是私有制历史的最后形式。资本私有制是形成雇佣劳动制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者具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所以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由此取得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所有制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的本质就是: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劳动者因为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因为自己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他也能够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为了得到劳动力,把自己的财产当作资本,既购买生产资料,也购买劳动力,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进入商品生产过程,

最终由劳动力为自己生产出剩余价值。

【总结】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是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发生长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迅速发展;当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资本家就成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是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就是资本私有制,就是资本购买并使用劳动力商品从而生产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动机和根本目的,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遵循的绝对规律,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显然,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进行生产就是要获取剩余价值,因而他必须在价值形成过程基础上,让劳动者投入更多的劳动,以便在补偿了劳动力价值之后还有超出部分,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必然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

(2)可变资本是增殖的源泉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

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其价值只是转移而总量不变的生产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v)——用来购买劳动力并在使用中带来增殖的生产资本。 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即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只要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就可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程度。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如果用小写字母“m”表示剩余价值,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那么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

m’=m100%v

例如,某个货币所有者花费1000元资本,其中800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200元作为工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剩余价值300元。那么,

m’=m300100%=100%=150%v200

这是剩余价值率的价值表达形式。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为了得到增殖,资本家在使用劳动力时,必须使雇工投入的活劳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劳动,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如果把前一种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剩余劳动,那么:

必要劳动=v(即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

剩余劳动=m(即剩余价值)

于是,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示为:

m’=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m’=必要劳动 或 必要劳动时间

这是剩余价值率的活劳动表达式,它同上面的价值表达式的含意完全一样,反映的都是资本家对雇工的剥削程度。

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表明,只有它才是资本增殖、亦即剩余价值的源泉。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增殖过程,实际上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让我们看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的真正的源泉。只有可变资本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增殖的源泉。找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也就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为了追求更多有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剩余价值率。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来生产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得到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例如,原来的工作日是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4小时,m’= 4÷4=100%。在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工作日延长为10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变为6小时,则m’=6÷4=150%,和原来相比整整提高了50个百分点。

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形式。

用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是资本家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纺织工人早晨五点半进厂工作,到晚上八点半才收工,一天要工作15小时。我国抗日战争前上海很多工厂的工人,也是顶着星星进厂,顶着星星回家,两头不见太阳,工作日甚至有长达20小时的。

按照资本家的心意,工人最好不吃饭也不睡觉,每天24小时都为他工作。但工人的劳动时间毕竟有生理上的界限,同时也还有社会的和道德的界限。所以工作日的长短虽然可变,但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进行,不可能过分延长。而且,资本家延长工作日,必然要遭到无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例如: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抗议资本家无理延长工作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著名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即由此而来。

工人联合起来为缩短工作日而斗争,加上来自道德的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迫使资本家不能单靠延长工作日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必须采取另一种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

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假如把上例中4小时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2小时,在8小时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相应地延长为6个小时,剩余价值率也就变为6÷2=300%,比原来提高了200个百分点。

那么怎样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因为雇工的必要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所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而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怎样才能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呢?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会使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可见,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依赖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例如:假定工人及其家庭一天平均需要的各项生活资料,是由4小时社会劳动所创造的,因此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如果工人所需各项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1倍,那么只要2小时社会劳动就可以生产出同量的生活资料来,进而工人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就缩短为2小时。

那么,怎样才能普遍提高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呢?这是各资本家企业在剩余价值的诱惑下,通过竞争而实现的。

由于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企业生产同类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只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获得比别的企业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激励各资本家企业积极革新技术装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获得比别的企业更多的剩余价值,被称为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例如:假设按照皮鞋制造业的社会平均条件,一个工人每天制造5双皮鞋,而某家皮鞋制造厂采用了新的技术装备,把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一个工人每天可制造10双皮鞋,这样,这个厂1双皮鞋的个别价值,就只有社会价值的一半,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获得的剩余价值就会高出其它鞋厂一倍,这高出的一倍就叫做超额剩余价值。

由于超额剩余价值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获得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意味着该企业雇工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虽然没有延长工作日,却获得了更高的剩余价值。所以,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但是,由超额剩余价值体现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只是个别的、暂时的。因为当个别资本家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他企业必然与之竞争,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当大家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时,个别资本家企业原来的优势就会丧失。不过这种资本家企业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必然是各资本家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如此下去,随着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价值普遍下降,生

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也会下降。最终在所有资本家企业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见,

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其客观后果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最终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从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始,到越来越多的资本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一个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过程。

(3)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在自动化条件下,没有或者只有少量工人的活劳动,那么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因此有的人开始怀疑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认为科技或者自动化设备也能生产剩余价值。这是错误的。因为科技也好,自动化设备也好,它们都是劳动的产物,它们本身不能像劳动者一样提供活劳动而创造价值,又怎么会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呢?

至于自动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剩余价值从何而来。只能从科技复杂劳动的效能、从社会化大生产、从“总体工人”的宏观高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资本家企业甚至“无人工厂”,由于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能力,它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优势参与由“总体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

3、资本积累及其后果

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之后,必然会转化为资本,继续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断生产的过程,就是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呢?资本积累的目的是再生产剩余价值。

(1)资本主义再生产

如果资本家在获得剩余价值之后用于个人消费而不将其转化为资本,那么再生产只能在原有规模上进行,这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但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由于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所以资本积累又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源泉。

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无论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实质都是通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实现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而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它不仅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由于资本的扩大和加强,也加强着对雇工的剥削程度。其客观后果必然是扩大着两极分化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2)资本积累的后果

资本积累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是所有私有制社会的共同现象,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相互推动,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资本积累愈益扩大,两极分化也愈益扩大。

例如:2004年,美国拥有百万美元净资产的家庭,共拥有资产达11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8%。而另一方面,美国普通劳动者收入大幅下降,贫困人口增加。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3年有12.5%上升到12.7%,总人数从3590万上升到3700万,增加了110万人,平均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底特律、迈阿密和纽瓦克等城市的贫困率达到了28%以上。美国有72.7万多人无家可归,即每400个美国人中有1人无家可归。

例如:2000年2月21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刊载《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一文,指出:曼谷的打工妹为了两个美元的日工资,在狭窄、昏暗、嘈杂和污浊的空气中缝制T恤衫,每天工作16个小时或者更多。这些T恤衫不仅使普通的美国人廉价地享受舒适和潇洒,还抑制着最富有国家的通货膨胀,造就了家资千万的总裁和家资百万的经销商。她的祖国成为一个庞杂的组装车间。当她在细腰肥臀的美式广告牌下奢侈一回麦当劳的时候,点点滴滴的消费就又转而吹胀了国外富翁的腰包。

资本积累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人口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致。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态上考察,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是由各生产部门的特点、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先进程度等因素决定的。一般地说,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单位劳动力所能够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就越多。因而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直接反映了生产技术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技术构成表明,技术水平越高,相同劳动力操纵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越多,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技术构成会越来越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比例必然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样就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从价值形态上考察,生产资料的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比。(c/v)

资本技术构成与资本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资本价值构成是以资本技术构成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及其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C:V来表示。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总是要不断地改进技术,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这就会造成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相对”的含意指这样的过剩并非社会生产水平高得绝对地不需要这样多的劳动力,而只是相对于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需求而言。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

①流动的过剩人口

由于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发展不平衡,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失业工人。他们时而被解雇,时而被吸收,处于流动状态,所以称为流动过剩人口。

②潜伏的过剩人口

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形成的大量农业过剩人口。他们还有小块土地可以耕种,看似没有失业,但随时都会转入城市务工,因而处于“潜伏”状态。

③停滞的过剩人口

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靠干杂活勉强为生的人群。他们的工作极不稳定,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坏,工资特别低。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现象,这是由资本积累造成的。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资本积累构成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两个必然”。

资本积累使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尖锐。

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

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资本积累一方面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两极分化,社会财富和生产资源日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从而加深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构成并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正是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也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必须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兑现。所以,从资本积累到再生产,资本是在不断地运动中实现增殖的,这个增殖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的持续运动从微观上说是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从宏观上说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由于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所以产业资本是我们考察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基本对象。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形式的运动。

产业资本循环要经历三个阶段,执行三种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

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资本循环要持续不断,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

①三种资本在空间上并存

这一条件要求产业资本必须同时具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并保持三者的恰当比例,否则循环无法持续进行。

②三种资本在时间上继起

产业资本的增殖运动,是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从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运动的过程,这一顺序不能错乱颠倒。所以在时间先后上,必须依照这一顺序前后相继,才能使资本循环顺利进行。

例如:如果总资本9万元,则须三种资本各3万,才能依次循环而不中断。 资本循环的两个条件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可用公式表示:

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资本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增殖,资本每周转一次,就带来一次剩余价值,反复周转就反复带来剩余价值。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企业总是想方设法加速资本周转。但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

①资本周转的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固定资本——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分多次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

例如:厂房、设备、机器、工具等,它们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持久发挥作用,其价值是按照每次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的。

流动资本——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

如: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它们只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是一次性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工资,由于是一次性支付的,所以也属于流动资本的范畴。

因为固定资本的价值是多次转移到产品上去的,所以周转速度慢;而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因是一次性的,所以周转速度快。显然,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它作为流动资本周转得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2)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从宏观看,就是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是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和,在价值形态上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其结构如下图:

从实物形态上,按照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资料,另一类是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与此相应,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前一部类称为第一部类,即Ⅰ;后一部类称为第二部类,即Ⅱ。

从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产品实际上就是社会总资本,其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社会总产品或总资本的价值就是:c+v+m。

搞清楚社会总产品的内在构成,对于正确解决它的实现问题至关重要。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全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问题。全社会在上一轮生产结束之后,如何才能继续下一轮生产,也就是再生产?其中的关键就是上一轮生产被消耗掉的各种生产要素是否从实物上得到替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例如:上一轮生产被烧掉的煤,能否从出售劳动产品中收回其价值;如果收回了价值,能否从市场上买回足够的煤来替换。

所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进行再生产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在上一轮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不到补偿,或者在实物上得到替换,社会再生产缺这少那,势必无法进行。

那么,社会总产品怎样才能实现呢?必须在社会总产品中,实现两大部类之间及两大部类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相互照应、相互支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

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客观要求:

①生产资料的生产(Ⅰ)和生活资料的生产(Ⅱ)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②生产资料的生产(Ⅰ)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③生活资料的生产(Ⅱ)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活资料的需求。

上述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使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两大部类的生产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由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因而经常导致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严重失衡。当社会总产品在总量上或者在结构上失去恰当比例,必然导致全社会再生产难以为继。这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这就是工人为资

产阶级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

(1)雇工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就成了工人的基本收入形式。

资本家在流通过程中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以后,进入生产过程使用劳动力。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全部活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抵偿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价值的劳动,即必要劳动,另一部分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即剩余劳动。可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而不是工人在生产中所付出的全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和计件工资(按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支付的工资)。此外,诸如奖金、分红利、以“优惠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等等。这些形式的收入,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其本质仍然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

(2)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

各资本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必须进入流通过程才能兑现。而在流通过程中,剩余价值必然在商品资本的交换中汇入全社会进行分配。这时,不仅产业资本家要参与分配,而且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乃至土地所有者都会加进来分割“唐僧肉”。

利润和平均利润

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以怎样的方式来分割“唐僧肉”的呢?,是以“利润”的形式进行分割的。

马克思指出: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在资本家眼里,并不在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认为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由此产生了“利润”概念。

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因为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收益,由此也构成了“利润率”概念。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间的比率。

设利润率为P’,则公式为:

P’=m100%cv

就是说,利润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利润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形式后,显示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在其量上就大为降低了(由m/v变成了m/c+v)。这样一来,剩余价值源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剩余价值以利润的形式在商品流通和市场竞争中进行分配,其结果必然导致利润率平均化。

利润率平均化的具体过程是,资本家受利益的驱使,总是把资本投到利润率高的生产部门,这种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剧烈竞争,最终导致利润率平均化。于是产生了“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概念。

平均利润率——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形成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不管资本的具体

形态,不管这些资本有没有直接产生剩余价值,都以投入的多少按比例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即资本家都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自己的利润,这就叫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剩余价值的分割

平均利润实质是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纳入全社会进行重新分配的结果,它使全社会所有投资者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都能够得到利润。如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等金融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等等。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幽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以上所述,就是剩余价值在全社会进行分割的“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各经营职能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割剩余价值。

这一规律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不单是个别资本家企业的劳资对立,而且是两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

从以上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其分配的分析,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其分配的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核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一)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依然存在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共同发展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承认利润的存在,并且在生产经营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对于剩余价值的存在,却迟至今日尚未形成共识。其实,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既然承认和追求价值形式的利润,那就不能否认利润的来源即剩余价值的存在。

1、剩余价值具有一般性

什么是剩余价值?就其一般性来说,它是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价值。马克思强调指出:“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所谓剩余价值的一般性,是指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的各个社会,都必然存

在剩余价值的共性。这在当今时代就表现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剩余价值,从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就由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2]

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形式;剩余产品是剩余劳动的产品。马克思指出:“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3]剩余劳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为一切社会所共有。从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提供的剩余劳动日益增多,才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

在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产的商品化,决定了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在价值形式上成为剩余价值,并表现为由投入生产经营的资本带来剩余价值。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商品化中的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必然采取价值形式,从而成为“资”和“社”的共同点。正如剩余劳动不为哪一种所有制或社会基本制度所独有,而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采取价值形式,从而成为剩余价值,也不是由所有制或社会基本制度决定的。不论私有制还是公有制,不论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只要生产处于商品化之中,其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就采取价值形式,因而就存在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具有特殊性

所谓剩余价值的特殊性是指剩余价值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所呈现的特性或个性。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下,剩余价值由于归属主体和最终用途不同,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为资本家阶级无偿占有,体现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是资本家及其集团为私利而追逐的目标,其最终用途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体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的关系,是社会成员追求共同富裕的手段,其最终用途在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富裕的社会主义,使全体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特殊社会性质。

其一,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揭露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资本家开办工厂雇工人支付了工资。这是劳资双方自由自愿地带有法权性的等价交换,似乎不是剥削关系。“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权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神秘性,这一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切自由幻觉,庸俗经济学的一切辩护遁词,都是以这个表现形式为依据的”[4]。但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抵偿了工资还有剩余,这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就在这里。

其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对剩余劳动及其剩余价值的追逐,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象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5],“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目的”[6]。

其三,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的阶级性,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每一个资本家,同每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的所有资本家总体一样,参与总体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并参与决定这个剥削的程度,这不只是出于一般的阶级同情,而且也是出于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7]。“在这里

得到了一个像数学一样精确的证明:为什么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8]。如此“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9]。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基本经济制度所形成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中,正视和追求剩余价值,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切实有效地操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既然国家、企业、居民等多元化投资都作为资本追求价值形式的经济效益或盈利,其来源是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价值即剩余价值,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各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在价值形式上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3、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在“资”和“社”中都发挥作用

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既不能用一般性否定特殊性,也不能由特殊性否定一般性。一般性或共性寓于特殊性或个性之中;特殊性或个性体现一般性或共性。因此,存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的剩余价值,都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

剩余价值的一般性或共性是从不同社会形式下的剩余价值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定,如果没有这种一般规定即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在价值形式上成为剩余价值,那么来源于剩余价值的利润就无从谈起。同样,剩余价值的一般性或共性所反映的剩余价值一般规律,既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

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决定于生产的商品化和资本的生产经营。在生产的商品化和资本的生产经营中,必然追求价值增值;价值增值必然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来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必然通过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在生产技术进步从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必然通过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这一系列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一般规律。

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在商品、货币、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中发挥作用,一是推动投资必然作为追求增值的资本来经营。因为投资的价值额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是为了在价值形式上增值即获得利润的,从而追求价值增值或利润的投资就成为资本。二是资本追求价值增值即利润必然展开竞争。因为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才有可能实现价值增值或获得利润。三是资本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因为资本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及其人才的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依靠科技人才,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势必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五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现代社会向更高的历史阶段过渡。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备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的。在我国的生产商品化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把投资作为资本进行生产经营。商品化的生产和资本化的投资所决定的追求价值增值的价值化的收益即利润,都来自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自觉地发挥剩余价值一般规律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推动以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更会使社会全面进步。

4、剩余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已经过时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知识或信息的积累和有效利用,而不是像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那样靠土地、资本与硬件技术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来实现的经济类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直接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知识的大量增长;二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是软件产业的蓬勃兴起,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比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高得多,似乎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更多的是靠科学、技术和知识,而不是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于是,一些人提出疑问: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是否已经过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都是否定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人的活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资本家通过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把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劳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结果,资本家在少雇佣或不雇佣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事实并没有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仍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生产自动化既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源泉。其原因如下:其一,自动化生产条件下,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在生产现场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参与发明、设计、制造自动化装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内的总体工人共同劳动创造的;其二,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整个资产阶级因此而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其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巨大发展和应用都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科学、技术、知识和自动化设备等生产要素都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都属于生产资料,都属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否定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在论述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问题时,其前提条件就是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的各种要素并使之结合起来,生产资料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和劳动一样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可见,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尽管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既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来源,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过时。

(注 释:[1][3][4][5][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3—244页,第263页,第591页,第294—295页,第330页,第679页。[2][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4页,第220页,第221页。)

(二)正确理解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

所谓剥削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辞海》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3页

这一定义鲜明地揭示出了剥削的本质属性是“无偿占有”,但是,“无偿占有”他人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并非只有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比如通过暴力、权力或武力征服同样可以达到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目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由于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我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无

一例外地将剩余价值定义为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当数由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该书将剩余价值定义为“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9页)显然,我国过去对剩余价值的界定是把“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与“无偿占有”以及资本主义剥削揉合在一起的,即只要存在剩余价值,就必然存在着剥削性。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与人们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的有关定义有关。因为马克思曾经说过:剩余价值,或者商品全部价值中体现着工人剩余劳动或无偿劳动的那一部分,我称之为利润。在这里,马克思将剩余劳动与无偿劳动相等同,却并未将它与剥削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后人在这个问题上错误地理解马克思的原意并非只此一处,比如有人曾提出: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的全部收入都是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其实,这并不是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不仅指出:在资本家的“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在不存在领取这种工资的经理的地方)。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0~55页),而且还提出:典型的资本主义剥削要有一定的雇工规模才能进行。可见,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笼统地将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界定为剥削是不科学的。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了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照传统观点,劳动创造价值,非劳动所得就是剥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否存在剥削呢?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需要予以正面的回答。笔者认为,应分几种情况来回答:其一,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在我国已被消灭,但剥削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剥削形式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都具有历史正当性,并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国不仅采取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而且还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不可否认,私营企业主同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样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贡献,但是,辩证地讲,私营企业主尤其是大中型私营企业主的收入,除了相当于高级复杂劳动的薪金收入部分外,还包含有更多的利润(即剩余价值)。这种利润就是包含着对他人剩余劳动的占有,包含着剥削。同样,外资经济中也包含着剥削现象。其二,劳动者以股票、债券、储蓄等形式投资所获得的股息、红利、存款利息,科技工作者以知识成本和技术专利形式投资所获得的丰厚补偿和收益,才识超群的企业家以人力资本方式投资所获得的高额年薪,这些形式迥异的收入归根到底都是这类要素所有者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总体上不属于剥削。其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条件和途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它的实现最终要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我们之所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并将它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同时,我国的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必须与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仍然还有价值,表现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全过程。第二,劳动者的劳动和原料、设备以及资本等生产资料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但剩余价值的惟一的来源仍然是由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第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在正确地解决剩余价值的起源、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实质时特别注重研究劳资关系,因而,它十分注重对工人、资本家等人的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主要是为当时的工人运动服务的。在当代,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资本剥削劳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非劳动力要素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剩余价值理论。

(三)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实践指归

1、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们通常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而“要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产力的提高必须扩展到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这些部门的产品决定劳动力的价值”②,马克思通过一系列地精确计算和缜密分析后指出,“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其余资本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③。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商品生产者被迫努力提高商品的剩余价值,因此,就必须不断改善本部门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必然造成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企业都应尊重这一规律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不断取得超额利润,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分工协作

我们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协作、分工、机器和大工业即科学技术的采用。

首先来看协作。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协作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要素。所谓协作,“就是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协作。”④马克思认为,同一个资本家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其创造的剩余价值要远远多于同样的分散的多个资本雇佣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协作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促成的:

第一,协作创造了一种集体力,这种集体力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它会产生“1+1>2”的效果。“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⑤

第二,协作可以引起竞争效益,产生一种精神力量。马克思认为,“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⑥。

最后,协作可以使不同的工作同时进行,缩短制造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可以扩大空间范围,还可以相对地缩小生产领域的空间范围。

当然,协作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首先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即要有大量的资本积聚在单个人手中。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来支配,不可能也没有

必要雇佣大量的工人去协作生产。另外,就协作工人的数量和协作规模来说,也取决于单个雇佣者能支付的劳动购买力。有助于生产更多相对剩余价值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分工。分工是协作的基础。在协作整体中的有效分工,可以大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种分工的原则,使生产的各个阶段孤立了起来,使各种操作的局部职能独立起来,成了工人的专门职能。由于产品生产的统一性,又使他们的联系更为紧密。单个工人已经不能生产一个完整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社会化了。“在局部劳动独立化为一个人的专门职能之后,局部劳动的方果。”⑦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分工的这种作用。

从人的因素方面看,由于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终身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变成这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因而他花费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顺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⑧这一方面是因为分工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工人的特长,使这种简单操作变得机械化,从而减少产品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人经常重复这一种操作,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技术,并把这种经验一代一代传下去,从而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果。另外,马克思还提到,由于分工,减少了工人由于调换位置或调换工具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或者说叫劳动的额外支出。“在这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是由于增加了一定时间内劳动力的支出,也就是提高了劳动强度,或者是由于减少了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⑨

从生产工具方面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工人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工具的完善程度。劳动工具的分化和劳动者工具的专门化,是工场手工业的特征。工具的发展,是由原来的工具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决定的。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使它适合于个别的、不复杂的劳动,并且使它变得非常有效,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剩余价值。

影响企业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的第三个因素就是机器和大工业的采用。“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⑩在当今高度发达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商品经济中,劳动资料的变革则无疑更多地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采用。正是由于机器和大工业广泛地利用了科学技术,才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可以这么说,在市场经济中,谁率先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就会大大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卖,就会使他获得大量的超额剩余价值。否则,企业只会处于被动局面,处处被人牵着鼻子走。

由于劳动手段采用了机器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就使自然力代替了人力,科学代替了纯粹的经验。这种技术条件的变化同样又引起了社会劳动组织的变化。这种“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

机器大工业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采用了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在外部竞争压力下,只有通过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经营管理,合理组织劳动人力资源,采用先进技术,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

在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应该抽去资本主义特性的东西,从中得出市场经济共性的东西,即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我所用。这必将为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方法论基础。

(注 释: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7页.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367、370、378、382、379、393-394、393、395、427、443页.)

(四)资本积累的理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而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理论就是资本积累理论。

1、资本积累的实质

关于资本积累的实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为: “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来源,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2、 资本积累的条件

首先,货币资本的积累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马克思说: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这个货币额或者足以增加正在执行职能的不变资本,或者足以开办一个新的工业企业”。资本家进行一轮生产所取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是有限的,只有长期积累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才能实际的扩大生产规模。

其次,追加的资本购买的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已经存在或者已经有存在的可能。“因为要使货币能够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必须是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商品”。整个社会只有在没有物质资料瓶颈的时候才能进行实际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资本积累的过程

(1) 第 I 部类的积累。追加的不变资本是由第 I 部类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追加的不变资本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规模和劳动生产率。由于货币量不变,资本家要购买追加的不变资本就只有减少其他的商品的购买,把原来用于购买消费资料的货币用于购买追加的不变资本。这部分货币的职能也就从流通手段变成了货币资本。对于追加的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劳动力总是准备好的; 在必要时,不用增加雇佣工人的人数,即不用增加劳动力的量,就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而且由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劳动力也总是准备好的。

(2)第 II 部类的积累。第 II 部类首先从第 I 部类的金生产者手里得到原始的货币源泉。第 I 部类为了扩大再生产会购买追加的可变资本,这个过程是只买不卖的,这样就可以抵消那部分由于第 I 部类用于追加的不变资本的积累而无法卖出去的产品,又能形成第 II 部类的一部分货币积累。同时第 II 部类的资本家也在进行积累,这些实际积累的一部分是用于追加的可变资本的购买,这就又形成一个只买不卖的过程,而货币积累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第 II 部类的不同生产部门内部的积累,以及每个单个生产部门中的每个单个资本家的积累,都是出于不同的阶段”。第 II 部类的积累和第 I 部类一样在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的交叉中进行。

4、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影响剩余价值的因素也会影响资本的积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资本积累的速度就越快。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积累也越多。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的大小。所

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量越大。第四,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利润率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越多,利润量越大,资本积累也就越多。第五,在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越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越快。

2、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

(1) 社会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合理发展的重要性。资本积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货币积累和实物积累要保持平衡。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在转变为市场经济后,那些高回报率的部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各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市场无法自动调节部门比例到合理的状态,因此就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扶植那些利润率低,但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产业部门,如农业等部门。

(2) 影响资本积累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虽然我国大力倡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提倡效仿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通过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加速资本积累。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严厉打击残酷剥削工人劳动的行为,维护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的积累。同样的劳动在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社会也能形成更多的实物积累。这些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可以通过鼓励科技向生产的转化,提高我国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各个企业也应该增加对自身产品研发的投入,不断挖掘企业自身的科研潜力,带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用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的大小也会影响资本的积累。我国应建立健全银行信贷体系,使信贷体系能够把处于贮藏状态的资金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生产过程,增加实际积累的资本的数量。企业还应充分利用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帮助资本积累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利润率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影响到资本积累的量。因此,要发展我国的经济,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资金的来源。如引进外资,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政府帮助我国的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等都能使我国的企业有更多更灵活的资金来源,从而增加预付资本的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利润在消费和积累之间的分配比例也会影响资本的积累的量,所以二者之间的分割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过分追求消费或者过分追求积累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多的消费会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过分的积累不利于形成合理的部门比例。为更好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应该对企业的积累率作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规定,避免社会经济发生畸形的发展。

(3) 调节过剩人口的比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的提高,资本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小,失业现象不可避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不高,失业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尤其是 2007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的失业人口更是大量的增加。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人才和失业人口的知识能力水平不相匹配,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非常的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政府应该加大对失业人口的扶持力度。如开设各种培训班,帮助失业人口掌握一门有用的生存技能; 及时发布各种就业信息,帮助建立企业和失业人口之间的桥梁; 最后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为失业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向前发展提供稳固的支持。

(参考文献:[1]《资本论》第 1 卷第 668 页.[2]王元璋、杨丽艳.《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方法论及其现实意蕴》.《江汉论坛》. 2008 年第 4 期.[3]《资本论》第 2 卷.[4]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81 页.)

(五)应用平均利润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容量宽广,内涵精深,涉及到成本价格、利润率和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等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把平均利润理论的这些基本原理,放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中去加以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成本价格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意义重大。生产价格作为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这一物化劳动和劳动力这一活劳动的耗费;作为价值形态,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消耗的价值总和。它是补偿商品生产耗费的尺度,是计算商品利润和确定商品生产价格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基础。因此,要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效益,使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抓住成本价格不放松。一要强化成本意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和管理,要以成本作为首要依据。千万不能只图产量和产值,只看产出不计投入,否则,产品就会因成本价格偏高而发生卖难,造成企业的不经济。二要严把成本核算关。成本是生产经营产品实际支出的生产性费用,包括在实现使用价值的运动中相应地支出的生产性流通费用。正确把握成本的范围,就要明确,只有这些费用的补偿才形成成本价格。因而要严格按会计准则核定、计算成本,不可以把应从利润中直接扣除的开支、非生产性费用、非本期产品的生产费用等,统统计入即期成本帐。三要努力降本增效。着眼于增大商品价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通过规模效应、技改效应、管理效应等,尽量降低企业单位商品的物耗、能耗和劳动耗费,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利润率从而争取利润最大化。利润率反映企业所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高意味着企业所获利润额大。根据前面谈到的马克思分析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五大因素,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利润率总体水平还不高的实际情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通过五条途径努力提高利润率。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培训等增强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力争使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日益增多的使用价值。二要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企业的科技素质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依靠优质优价多创利润。三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方面优化企业内部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线操作和管理层配套联动的监管约束机制,减少无效生产时间;另一方面突出产品销售,采取产销直挂、销售分离、开拓市场等办法,缩短流通时间。从而加速资本周转。四要节省不变资本。通过降低每道工序的物耗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资本价值构成;通过规模经济,综合利用资源,把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由集中的劳动者共同使用,盘活资本存量。五要把握原料价格的变动。根据原料价格周期性涨落规律适时购进原料,同时重视可替代原料的采购工作,努力开发新的原料来源。

3、运用平均利润理论搞好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一是利用它来调整产业结构。平均利润形成的条件,是资金、技术、劳力能自由转移,这便涉及到价格体制。因此,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的当前,应适时理顺价格体系,造就合理的由市场形

成价格的机制,使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部门,能获得平均利润,引导生产要素向这些部门流动,从而从根本上消除“瓶颈”现象,避免持续的间断性经济萎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运用平均利润率来促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平均利润率作用的发挥,同样有赖于资金、技术、劳力的自由流动,这又涉及到经济环境的改善。因此,要创造条件,着力排除地区封锁、条块和城乡分割、不必要的行业和技术垄断等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因素,加快培育和完善金融、科技、劳动力市场,使生产要素不断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集中,形成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按价值取向自由流动的格局。从而使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同样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三是运用平均利润率来调节收入分配。由于存在地区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快与慢,所以存在地区和部门之间利润率比社会平均利润率高与低,从而收入多与少。为了缩小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应以平均利润率为依据,适时适度运用税收等经济杠杆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必要调节。四是运用平均利润率来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动,缘于资本向利润率较高部门转移和投入的自由竞争。供不应求,利润率就会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引导资本流入;供过于求,利润率就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导致资本流出。因此,应利用平均利润率原理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4、企业要努力推出生产价格高于其个别价值的商品从而取得超额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引起利润平均化的结果。在商品都按生产价格出售的情况下,由于竞争,不同生产部门因资本有机构成有高、中、低之分,因而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会相反地存在低、中、高之别;同样,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不同企业,因生产条件有好、中、差之分,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也相反地存在低、中、高之别。既然商品的统一售价与个别价值不能大体相等缘于竞争,那么多推出生产价格高于其个别价值的商品,就一定要依靠增强竞争能力。运用生产价格原理指导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做到三点:一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较少的可变资本获取较多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从而取得超额利润。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资本价值构成,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以同量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压下成本价格。三是通过加速资本周转,使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随周转加快而增多,从而取得超额利润。

5、利用商业利润原理搞活商品流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对于加快商品周转,促进市场繁荣,方便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全社会尤其是企业,一定要革除长期存在的生产为本、经商为末的轻商弃商传统观念,增强分工能促进效益提高的意识,尽快壮大商业资本,强化商业资本的职能。一要加强流通队伍建设。针对当前买方市场全面形成,部分工农业产品出现卖难的情况,要把扩充流通大军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尤其要注重培育工农业专业购销集团,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伸展远程贸易,开拓国内外远销市场。二要发挥好商业的“蓄水池”作用。实现适时从生产企业购买各种商品、向消费市场稳定供给各种商品的职能。为避免商品库存过多、造成虚假繁荣、误导商品生产,要努力做到:库存水平与销售速度相适应,库存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库存水平与结构随生产和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三要处理好商业规模与生产、消费发展的比例关系。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商业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产业资本就会流向流通领域;产业资本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就会流向生产领域。因此,要使商业规模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政府要适时采取调高或降低税率等办法,使商业资本和生产资本的利润率都趋向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使商业和社会

生产与消费需求相适应。

6、把握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马克思指出:“引起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同一原因,又会产生反作用,阻碍、延缓并且部分地抵销这种下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同样存在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利用平均利润率下降原因的反作用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必须从以下方面拓宽经济工作的思路。一要提高剩余价值率。通过创新体制和搞活经营机制,增加企业职工剩余劳动的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从剩余价值率的不断提高中增加税利,从而延缓利润率下降。二要放慢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通过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降低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以阻碍利润率的下降。三要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通过广辟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使同量资本能使用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提高可变资本比重,这会使利润率提高。四要积极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一方面着眼于廉价原材料的低价输入与优质制成品的高价输出,以增加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向国外投资办实业和提供劳务,以取得高额利润。五要加快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因为股息一般小于平均利润,所以增加股份资本经营量的比重,可以减缓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

专题十:剩余价值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一、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必然出现资本所有者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为前提的。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统一的劳动能力。

劳动力只是劳动者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并非就是劳动本身。当劳动力投入使用,这种能力就转化为现实的劳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并非天然就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有支配和处置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权利。

这一条件意味着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如果他没有自由或者没有完全的自由,他就不能自主出售自己的劳动力。

例如:奴隶社会的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封建社会的农民,囚禁于土地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之中,其人身处于半依附状态,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也不能随意出售自己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丧失了或者缺乏自主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

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或者缺乏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或其他生存条件,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劳动力也成为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当劳动力成为商品时,也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前提条件。这两个条件的具备和实现,就是货币拥有者为增殖而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商品生产,也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这是由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劳动力作为商品,当然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与其他商品相比,又具有根本不同的特殊性。

首先,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特殊性:

马克思指出: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因素比一般商品复杂得多。除了维持劳动者物质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物质条件外,还包括劳动者技术技能的培养、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等许多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比如每一个劳动者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费用。

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作为自然人,都要经历衰老和死亡,因而劳动力必须再生产,才不会使劳动力资源枯竭。由此需要解决劳动者“人口生产”所必须的各种物质条件。这就是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除了从事简单劳动外,随着生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必须通过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来解决,因而这也是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

此外,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价值还要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各种因素。 在所有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第一、二方面。由它们决定着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其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特殊性:

其他商品的使用,并不产生价值,只是消耗或者转移价值。

例如:面包食用后价值就没有了。煤炭烧掉后价值转移到烤制的面包成本中去了。

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中,它的价值不仅不会消失或者转移,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使用劳动力商品就是让它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为什么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会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呢?因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特别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因而它是价值的源泉。资本家买回劳动力,也就获得了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了资本增殖,资本家必然要在劳动力的使用中让其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所以它能够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一超出部分,就是资本的增殖,被称为“剩余价值”。

(2)货币转化为资本

当货币所有者为增殖——获取剩余价值而购买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货币就转化成了资本。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体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但如果没有能够增殖的劳动力商品,就不能达到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货币也就不能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但货币并非必然是资本。普通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本质区别。

资本与货币的区别:

普通货币只是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商品流通公式:W—G—W

其中“G”表示货币,当它履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两种商品实现交换的媒介。

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为增殖而购买商品,其运动公式恰恰相反。

资本运动公式:G—W—G′(G′= G +ΔG)

用货币去购买劳动力商品和各种生产资料然后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使用劳动力,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获得价值增殖,即ΔG。这一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但前后货币在量上是不同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1、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所有权

(1)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马克思认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就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意味着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支配,生产剩余产品。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他性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3.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当货币转化为资本,也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私有制是对奴隶私有制和封建私有制的扬弃,也是私有制历史的最后形式。资本私有制是形成雇佣劳动制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者具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所以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由此取得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所有制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的本质就是: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劳动者因为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因为自己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他也能够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为了得到劳动力,把自己的财产当作资本,既购买生产资料,也购买劳动力,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进入商品生产过程,

最终由劳动力为自己生产出剩余价值。

【总结】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是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发生长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迅速发展;当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资本家就成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是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就是资本私有制,就是资本购买并使用劳动力商品从而生产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动机和根本目的,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遵循的绝对规律,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显然,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进行生产就是要获取剩余价值,因而他必须在价值形成过程基础上,让劳动者投入更多的劳动,以便在补偿了劳动力价值之后还有超出部分,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必然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

(2)可变资本是增殖的源泉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

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其价值只是转移而总量不变的生产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v)——用来购买劳动力并在使用中带来增殖的生产资本。 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即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只要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就可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程度。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如果用小写字母“m”表示剩余价值,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那么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

m’=m100%v

例如,某个货币所有者花费1000元资本,其中800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200元作为工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剩余价值300元。那么,

m’=m300100%=100%=150%v200

这是剩余价值率的价值表达形式。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为了得到增殖,资本家在使用劳动力时,必须使雇工投入的活劳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劳动,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如果把前一种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剩余劳动,那么:

必要劳动=v(即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

剩余劳动=m(即剩余价值)

于是,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示为:

m’=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m’=必要劳动 或 必要劳动时间

这是剩余价值率的活劳动表达式,它同上面的价值表达式的含意完全一样,反映的都是资本家对雇工的剥削程度。

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表明,只有它才是资本增殖、亦即剩余价值的源泉。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增殖过程,实际上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让我们看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的真正的源泉。只有可变资本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增殖的源泉。找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也就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为了追求更多有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剩余价值率。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来生产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得到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例如,原来的工作日是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4小时,m’= 4÷4=100%。在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工作日延长为10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变为6小时,则m’=6÷4=150%,和原来相比整整提高了50个百分点。

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形式。

用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是资本家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纺织工人早晨五点半进厂工作,到晚上八点半才收工,一天要工作15小时。我国抗日战争前上海很多工厂的工人,也是顶着星星进厂,顶着星星回家,两头不见太阳,工作日甚至有长达20小时的。

按照资本家的心意,工人最好不吃饭也不睡觉,每天24小时都为他工作。但工人的劳动时间毕竟有生理上的界限,同时也还有社会的和道德的界限。所以工作日的长短虽然可变,但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进行,不可能过分延长。而且,资本家延长工作日,必然要遭到无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例如: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抗议资本家无理延长工作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著名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即由此而来。

工人联合起来为缩短工作日而斗争,加上来自道德的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迫使资本家不能单靠延长工作日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必须采取另一种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

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假如把上例中4小时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2小时,在8小时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相应地延长为6个小时,剩余价值率也就变为6÷2=300%,比原来提高了200个百分点。

那么怎样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因为雇工的必要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所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而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怎样才能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呢?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会使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可见,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依赖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例如:假定工人及其家庭一天平均需要的各项生活资料,是由4小时社会劳动所创造的,因此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如果工人所需各项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1倍,那么只要2小时社会劳动就可以生产出同量的生活资料来,进而工人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就缩短为2小时。

那么,怎样才能普遍提高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呢?这是各资本家企业在剩余价值的诱惑下,通过竞争而实现的。

由于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企业生产同类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只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获得比别的企业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激励各资本家企业积极革新技术装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获得比别的企业更多的剩余价值,被称为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例如:假设按照皮鞋制造业的社会平均条件,一个工人每天制造5双皮鞋,而某家皮鞋制造厂采用了新的技术装备,把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一个工人每天可制造10双皮鞋,这样,这个厂1双皮鞋的个别价值,就只有社会价值的一半,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获得的剩余价值就会高出其它鞋厂一倍,这高出的一倍就叫做超额剩余价值。

由于超额剩余价值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获得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意味着该企业雇工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虽然没有延长工作日,却获得了更高的剩余价值。所以,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但是,由超额剩余价值体现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只是个别的、暂时的。因为当个别资本家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他企业必然与之竞争,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当大家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时,个别资本家企业原来的优势就会丧失。不过这种资本家企业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必然是各资本家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如此下去,随着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价值普遍下降,生

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也会下降。最终在所有资本家企业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见,

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其客观后果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最终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从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始,到越来越多的资本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一个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过程。

(3)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在自动化条件下,没有或者只有少量工人的活劳动,那么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因此有的人开始怀疑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认为科技或者自动化设备也能生产剩余价值。这是错误的。因为科技也好,自动化设备也好,它们都是劳动的产物,它们本身不能像劳动者一样提供活劳动而创造价值,又怎么会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呢?

至于自动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剩余价值从何而来。只能从科技复杂劳动的效能、从社会化大生产、从“总体工人”的宏观高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资本家企业甚至“无人工厂”,由于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能力,它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优势参与由“总体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

3、资本积累及其后果

剩余价值生产出来之后,必然会转化为资本,继续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断生产的过程,就是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呢?资本积累的目的是再生产剩余价值。

(1)资本主义再生产

如果资本家在获得剩余价值之后用于个人消费而不将其转化为资本,那么再生产只能在原有规模上进行,这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但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由于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所以资本积累又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源泉。

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无论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实质都是通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实现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而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它不仅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由于资本的扩大和加强,也加强着对雇工的剥削程度。其客观后果必然是扩大着两极分化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2)资本积累的后果

资本积累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是所有私有制社会的共同现象,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相互推动,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资本积累愈益扩大,两极分化也愈益扩大。

例如:2004年,美国拥有百万美元净资产的家庭,共拥有资产达11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8%。而另一方面,美国普通劳动者收入大幅下降,贫困人口增加。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3年有12.5%上升到12.7%,总人数从3590万上升到3700万,增加了110万人,平均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底特律、迈阿密和纽瓦克等城市的贫困率达到了28%以上。美国有72.7万多人无家可归,即每400个美国人中有1人无家可归。

例如:2000年2月21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刊载《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一文,指出:曼谷的打工妹为了两个美元的日工资,在狭窄、昏暗、嘈杂和污浊的空气中缝制T恤衫,每天工作16个小时或者更多。这些T恤衫不仅使普通的美国人廉价地享受舒适和潇洒,还抑制着最富有国家的通货膨胀,造就了家资千万的总裁和家资百万的经销商。她的祖国成为一个庞杂的组装车间。当她在细腰肥臀的美式广告牌下奢侈一回麦当劳的时候,点点滴滴的消费就又转而吹胀了国外富翁的腰包。

资本积累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人口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致。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态上考察,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是由各生产部门的特点、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先进程度等因素决定的。一般地说,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单位劳动力所能够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就越多。因而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直接反映了生产技术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技术构成表明,技术水平越高,相同劳动力操纵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越多,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技术构成会越来越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比例必然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样就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从价值形态上考察,生产资料的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比。(c/v)

资本技术构成与资本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资本价值构成是以资本技术构成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及其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C:V来表示。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总是要不断地改进技术,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这就会造成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相对”的含意指这样的过剩并非社会生产水平高得绝对地不需要这样多的劳动力,而只是相对于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需求而言。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

①流动的过剩人口

由于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发展不平衡,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失业工人。他们时而被解雇,时而被吸收,处于流动状态,所以称为流动过剩人口。

②潜伏的过剩人口

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形成的大量农业过剩人口。他们还有小块土地可以耕种,看似没有失业,但随时都会转入城市务工,因而处于“潜伏”状态。

③停滞的过剩人口

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靠干杂活勉强为生的人群。他们的工作极不稳定,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坏,工资特别低。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现象,这是由资本积累造成的。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资本积累构成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两个必然”。

资本积累使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尖锐。

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

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资本积累一方面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两极分化,社会财富和生产资源日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从而加深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构成并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正是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也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必须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兑现。所以,从资本积累到再生产,资本是在不断地运动中实现增殖的,这个增殖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的持续运动从微观上说是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从宏观上说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由于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所以产业资本是我们考察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基本对象。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形式的运动。

产业资本循环要经历三个阶段,执行三种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

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资本循环要持续不断,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

①三种资本在空间上并存

这一条件要求产业资本必须同时具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并保持三者的恰当比例,否则循环无法持续进行。

②三种资本在时间上继起

产业资本的增殖运动,是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从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运动的过程,这一顺序不能错乱颠倒。所以在时间先后上,必须依照这一顺序前后相继,才能使资本循环顺利进行。

例如:如果总资本9万元,则须三种资本各3万,才能依次循环而不中断。 资本循环的两个条件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可用公式表示:

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资本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增殖,资本每周转一次,就带来一次剩余价值,反复周转就反复带来剩余价值。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企业总是想方设法加速资本周转。但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

①资本周转的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固定资本——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分多次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

例如:厂房、设备、机器、工具等,它们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持久发挥作用,其价值是按照每次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的。

流动资本——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

如: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它们只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是一次性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工资,由于是一次性支付的,所以也属于流动资本的范畴。

因为固定资本的价值是多次转移到产品上去的,所以周转速度慢;而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因是一次性的,所以周转速度快。显然,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它作为流动资本周转得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2)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从宏观看,就是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是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和,在价值形态上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其结构如下图:

从实物形态上,按照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资料,另一类是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与此相应,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前一部类称为第一部类,即Ⅰ;后一部类称为第二部类,即Ⅱ。

从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产品实际上就是社会总资本,其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社会总产品或总资本的价值就是:c+v+m。

搞清楚社会总产品的内在构成,对于正确解决它的实现问题至关重要。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全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问题。全社会在上一轮生产结束之后,如何才能继续下一轮生产,也就是再生产?其中的关键就是上一轮生产被消耗掉的各种生产要素是否从实物上得到替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例如:上一轮生产被烧掉的煤,能否从出售劳动产品中收回其价值;如果收回了价值,能否从市场上买回足够的煤来替换。

所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进行再生产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在上一轮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不到补偿,或者在实物上得到替换,社会再生产缺这少那,势必无法进行。

那么,社会总产品怎样才能实现呢?必须在社会总产品中,实现两大部类之间及两大部类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相互照应、相互支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

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客观要求:

①生产资料的生产(Ⅰ)和生活资料的生产(Ⅱ)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②生产资料的生产(Ⅰ)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③生活资料的生产(Ⅱ)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活资料的需求。

上述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使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两大部类的生产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由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因而经常导致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严重失衡。当社会总产品在总量上或者在结构上失去恰当比例,必然导致全社会再生产难以为继。这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这就是工人为资

产阶级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

(1)雇工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就成了工人的基本收入形式。

资本家在流通过程中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以后,进入生产过程使用劳动力。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全部活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抵偿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价值的劳动,即必要劳动,另一部分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即剩余劳动。可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而不是工人在生产中所付出的全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和计件工资(按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支付的工资)。此外,诸如奖金、分红利、以“优惠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等等。这些形式的收入,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其本质仍然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

(2)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

各资本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必须进入流通过程才能兑现。而在流通过程中,剩余价值必然在商品资本的交换中汇入全社会进行分配。这时,不仅产业资本家要参与分配,而且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乃至土地所有者都会加进来分割“唐僧肉”。

利润和平均利润

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以怎样的方式来分割“唐僧肉”的呢?,是以“利润”的形式进行分割的。

马克思指出: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在资本家眼里,并不在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认为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由此产生了“利润”概念。

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因为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收益,由此也构成了“利润率”概念。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间的比率。

设利润率为P’,则公式为:

P’=m100%cv

就是说,利润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利润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形式后,显示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在其量上就大为降低了(由m/v变成了m/c+v)。这样一来,剩余价值源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剩余价值以利润的形式在商品流通和市场竞争中进行分配,其结果必然导致利润率平均化。

利润率平均化的具体过程是,资本家受利益的驱使,总是把资本投到利润率高的生产部门,这种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剧烈竞争,最终导致利润率平均化。于是产生了“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概念。

平均利润率——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形成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不管资本的具体

形态,不管这些资本有没有直接产生剩余价值,都以投入的多少按比例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即资本家都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自己的利润,这就叫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剩余价值的分割

平均利润实质是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纳入全社会进行重新分配的结果,它使全社会所有投资者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都能够得到利润。如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等金融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等等。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幽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以上所述,就是剩余价值在全社会进行分割的“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各经营职能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割剩余价值。

这一规律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不单是个别资本家企业的劳资对立,而且是两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

从以上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其分配的分析,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其分配的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核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一)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依然存在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共同发展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承认利润的存在,并且在生产经营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对于剩余价值的存在,却迟至今日尚未形成共识。其实,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既然承认和追求价值形式的利润,那就不能否认利润的来源即剩余价值的存在。

1、剩余价值具有一般性

什么是剩余价值?就其一般性来说,它是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价值。马克思强调指出:“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所谓剩余价值的一般性,是指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的各个社会,都必然存

在剩余价值的共性。这在当今时代就表现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剩余价值,从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就由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2]

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形式;剩余产品是剩余劳动的产品。马克思指出:“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3]剩余劳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为一切社会所共有。从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提供的剩余劳动日益增多,才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

在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生产的商品化,决定了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在价值形式上成为剩余价值,并表现为由投入生产经营的资本带来剩余价值。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商品化中的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必然采取价值形式,从而成为“资”和“社”的共同点。正如剩余劳动不为哪一种所有制或社会基本制度所独有,而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采取价值形式,从而成为剩余价值,也不是由所有制或社会基本制度决定的。不论私有制还是公有制,不论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只要生产处于商品化之中,其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就采取价值形式,因而就存在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具有特殊性

所谓剩余价值的特殊性是指剩余价值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所呈现的特性或个性。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下,剩余价值由于归属主体和最终用途不同,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为资本家阶级无偿占有,体现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是资本家及其集团为私利而追逐的目标,其最终用途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体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的关系,是社会成员追求共同富裕的手段,其最终用途在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富裕的社会主义,使全体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特殊社会性质。

其一,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揭露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资本家开办工厂雇工人支付了工资。这是劳资双方自由自愿地带有法权性的等价交换,似乎不是剥削关系。“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权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神秘性,这一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切自由幻觉,庸俗经济学的一切辩护遁词,都是以这个表现形式为依据的”[4]。但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抵偿了工资还有剩余,这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就在这里。

其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对剩余劳动及其剩余价值的追逐,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象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5],“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目的”[6]。

其三,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的阶级性,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每一个资本家,同每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的所有资本家总体一样,参与总体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并参与决定这个剥削的程度,这不只是出于一般的阶级同情,而且也是出于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7]。“在这里

得到了一个像数学一样精确的证明:为什么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8]。如此“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9]。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基本经济制度所形成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中,正视和追求剩余价值,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切实有效地操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既然国家、企业、居民等多元化投资都作为资本追求价值形式的经济效益或盈利,其来源是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价值即剩余价值,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各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在价值形式上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3、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在“资”和“社”中都发挥作用

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既不能用一般性否定特殊性,也不能由特殊性否定一般性。一般性或共性寓于特殊性或个性之中;特殊性或个性体现一般性或共性。因此,存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的剩余价值,都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

剩余价值的一般性或共性是从不同社会形式下的剩余价值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定,如果没有这种一般规定即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在价值形式上成为剩余价值,那么来源于剩余价值的利润就无从谈起。同样,剩余价值的一般性或共性所反映的剩余价值一般规律,既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

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决定于生产的商品化和资本的生产经营。在生产的商品化和资本的生产经营中,必然追求价值增值;价值增值必然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来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必然通过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在生产技术进步从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必然通过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这一系列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一般规律。

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在商品、货币、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中发挥作用,一是推动投资必然作为追求增值的资本来经营。因为投资的价值额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是为了在价值形式上增值即获得利润的,从而追求价值增值或利润的投资就成为资本。二是资本追求价值增值即利润必然展开竞争。因为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才有可能实现价值增值或获得利润。三是资本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因为资本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及其人才的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依靠科技人才,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势必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五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现代社会向更高的历史阶段过渡。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备剩余价值一般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的。在我国的生产商品化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把投资作为资本进行生产经营。商品化的生产和资本化的投资所决定的追求价值增值的价值化的收益即利润,都来自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自觉地发挥剩余价值一般规律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推动以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更会使社会全面进步。

4、剩余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已经过时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知识或信息的积累和有效利用,而不是像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那样靠土地、资本与硬件技术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来实现的经济类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直接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知识的大量增长;二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是软件产业的蓬勃兴起,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比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高得多,似乎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更多的是靠科学、技术和知识,而不是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于是,一些人提出疑问: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是否已经过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都是否定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人的活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资本家通过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把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劳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结果,资本家在少雇佣或不雇佣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事实并没有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仍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生产自动化既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源泉。其原因如下:其一,自动化生产条件下,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在生产现场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参与发明、设计、制造自动化装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内的总体工人共同劳动创造的;其二,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整个资产阶级因此而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其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巨大发展和应用都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科学、技术、知识和自动化设备等生产要素都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都属于生产资料,都属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否定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在论述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问题时,其前提条件就是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的各种要素并使之结合起来,生产资料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和劳动一样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可见,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尽管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既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来源,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过时。

(注 释:[1][3][4][5][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3—244页,第263页,第591页,第294—295页,第330页,第679页。[2][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4页,第220页,第221页。)

(二)正确理解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

所谓剥削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辞海》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3页

这一定义鲜明地揭示出了剥削的本质属性是“无偿占有”,但是,“无偿占有”他人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并非只有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比如通过暴力、权力或武力征服同样可以达到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目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由于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我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无

一例外地将剩余价值定义为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当数由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该书将剩余价值定义为“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9页)显然,我国过去对剩余价值的界定是把“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与“无偿占有”以及资本主义剥削揉合在一起的,即只要存在剩余价值,就必然存在着剥削性。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与人们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的有关定义有关。因为马克思曾经说过:剩余价值,或者商品全部价值中体现着工人剩余劳动或无偿劳动的那一部分,我称之为利润。在这里,马克思将剩余劳动与无偿劳动相等同,却并未将它与剥削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后人在这个问题上错误地理解马克思的原意并非只此一处,比如有人曾提出: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的全部收入都是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其实,这并不是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不仅指出:在资本家的“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在不存在领取这种工资的经理的地方)。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0~55页),而且还提出:典型的资本主义剥削要有一定的雇工规模才能进行。可见,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笼统地将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界定为剥削是不科学的。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了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照传统观点,劳动创造价值,非劳动所得就是剥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否存在剥削呢?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需要予以正面的回答。笔者认为,应分几种情况来回答:其一,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在我国已被消灭,但剥削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剥削形式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都具有历史正当性,并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国不仅采取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而且还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不可否认,私营企业主同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一样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贡献,但是,辩证地讲,私营企业主尤其是大中型私营企业主的收入,除了相当于高级复杂劳动的薪金收入部分外,还包含有更多的利润(即剩余价值)。这种利润就是包含着对他人剩余劳动的占有,包含着剥削。同样,外资经济中也包含着剥削现象。其二,劳动者以股票、债券、储蓄等形式投资所获得的股息、红利、存款利息,科技工作者以知识成本和技术专利形式投资所获得的丰厚补偿和收益,才识超群的企业家以人力资本方式投资所获得的高额年薪,这些形式迥异的收入归根到底都是这类要素所有者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总体上不属于剥削。其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条件和途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它的实现最终要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我们之所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并将它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同时,我国的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必须与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仍然还有价值,表现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全过程。第二,劳动者的劳动和原料、设备以及资本等生产资料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但剩余价值的惟一的来源仍然是由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第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在正确地解决剩余价值的起源、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实质时特别注重研究劳资关系,因而,它十分注重对工人、资本家等人的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主要是为当时的工人运动服务的。在当代,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资本剥削劳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非劳动力要素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剩余价值理论。

(三)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实践指归

1、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们通常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而“要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产力的提高必须扩展到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这些部门的产品决定劳动力的价值”②,马克思通过一系列地精确计算和缜密分析后指出,“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其余资本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③。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商品生产者被迫努力提高商品的剩余价值,因此,就必须不断改善本部门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必然造成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企业都应尊重这一规律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不断取得超额利润,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分工协作

我们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协作、分工、机器和大工业即科学技术的采用。

首先来看协作。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协作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要素。所谓协作,“就是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协作。”④马克思认为,同一个资本家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其创造的剩余价值要远远多于同样的分散的多个资本雇佣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协作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促成的:

第一,协作创造了一种集体力,这种集体力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它会产生“1+1>2”的效果。“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⑤

第二,协作可以引起竞争效益,产生一种精神力量。马克思认为,“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⑥。

最后,协作可以使不同的工作同时进行,缩短制造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可以扩大空间范围,还可以相对地缩小生产领域的空间范围。

当然,协作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首先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即要有大量的资本积聚在单个人手中。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来支配,不可能也没有

必要雇佣大量的工人去协作生产。另外,就协作工人的数量和协作规模来说,也取决于单个雇佣者能支付的劳动购买力。有助于生产更多相对剩余价值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分工。分工是协作的基础。在协作整体中的有效分工,可以大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种分工的原则,使生产的各个阶段孤立了起来,使各种操作的局部职能独立起来,成了工人的专门职能。由于产品生产的统一性,又使他们的联系更为紧密。单个工人已经不能生产一个完整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社会化了。“在局部劳动独立化为一个人的专门职能之后,局部劳动的方果。”⑦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分工的这种作用。

从人的因素方面看,由于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终身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变成这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因而他花费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顺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⑧这一方面是因为分工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工人的特长,使这种简单操作变得机械化,从而减少产品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人经常重复这一种操作,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技术,并把这种经验一代一代传下去,从而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果。另外,马克思还提到,由于分工,减少了工人由于调换位置或调换工具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或者说叫劳动的额外支出。“在这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是由于增加了一定时间内劳动力的支出,也就是提高了劳动强度,或者是由于减少了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⑨

从生产工具方面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工人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工具的完善程度。劳动工具的分化和劳动者工具的专门化,是工场手工业的特征。工具的发展,是由原来的工具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决定的。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使它适合于个别的、不复杂的劳动,并且使它变得非常有效,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剩余价值。

影响企业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的第三个因素就是机器和大工业的采用。“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⑩在当今高度发达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商品经济中,劳动资料的变革则无疑更多地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采用。正是由于机器和大工业广泛地利用了科学技术,才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可以这么说,在市场经济中,谁率先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就会大大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卖,就会使他获得大量的超额剩余价值。否则,企业只会处于被动局面,处处被人牵着鼻子走。

由于劳动手段采用了机器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就使自然力代替了人力,科学代替了纯粹的经验。这种技术条件的变化同样又引起了社会劳动组织的变化。这种“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

机器大工业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采用了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在外部竞争压力下,只有通过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经营管理,合理组织劳动人力资源,采用先进技术,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

在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应该抽去资本主义特性的东西,从中得出市场经济共性的东西,即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我所用。这必将为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方法论基础。

(注 释: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7页.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367、370、378、382、379、393-394、393、395、427、443页.)

(四)资本积累的理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而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理论就是资本积累理论。

1、资本积累的实质

关于资本积累的实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为: “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来源,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2、 资本积累的条件

首先,货币资本的积累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马克思说: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这个货币额或者足以增加正在执行职能的不变资本,或者足以开办一个新的工业企业”。资本家进行一轮生产所取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是有限的,只有长期积累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才能实际的扩大生产规模。

其次,追加的资本购买的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已经存在或者已经有存在的可能。“因为要使货币能够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必须是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商品”。整个社会只有在没有物质资料瓶颈的时候才能进行实际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资本积累的过程

(1) 第 I 部类的积累。追加的不变资本是由第 I 部类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追加的不变资本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规模和劳动生产率。由于货币量不变,资本家要购买追加的不变资本就只有减少其他的商品的购买,把原来用于购买消费资料的货币用于购买追加的不变资本。这部分货币的职能也就从流通手段变成了货币资本。对于追加的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劳动力总是准备好的; 在必要时,不用增加雇佣工人的人数,即不用增加劳动力的量,就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而且由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劳动力也总是准备好的。

(2)第 II 部类的积累。第 II 部类首先从第 I 部类的金生产者手里得到原始的货币源泉。第 I 部类为了扩大再生产会购买追加的可变资本,这个过程是只买不卖的,这样就可以抵消那部分由于第 I 部类用于追加的不变资本的积累而无法卖出去的产品,又能形成第 II 部类的一部分货币积累。同时第 II 部类的资本家也在进行积累,这些实际积累的一部分是用于追加的可变资本的购买,这就又形成一个只买不卖的过程,而货币积累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第 II 部类的不同生产部门内部的积累,以及每个单个生产部门中的每个单个资本家的积累,都是出于不同的阶段”。第 II 部类的积累和第 I 部类一样在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的交叉中进行。

4、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影响剩余价值的因素也会影响资本的积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资本积累的速度就越快。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积累也越多。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的大小。所

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量越大。第四,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利润率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越多,利润量越大,资本积累也就越多。第五,在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越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越快。

2、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

(1) 社会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合理发展的重要性。资本积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货币积累和实物积累要保持平衡。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在转变为市场经济后,那些高回报率的部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各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市场无法自动调节部门比例到合理的状态,因此就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扶植那些利润率低,但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产业部门,如农业等部门。

(2) 影响资本积累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虽然我国大力倡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提倡效仿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通过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加速资本积累。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严厉打击残酷剥削工人劳动的行为,维护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的积累。同样的劳动在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社会也能形成更多的实物积累。这些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可以通过鼓励科技向生产的转化,提高我国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各个企业也应该增加对自身产品研发的投入,不断挖掘企业自身的科研潜力,带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用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的大小也会影响资本的积累。我国应建立健全银行信贷体系,使信贷体系能够把处于贮藏状态的资金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生产过程,增加实际积累的资本的数量。企业还应充分利用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帮助资本积累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利润率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影响到资本积累的量。因此,要发展我国的经济,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资金的来源。如引进外资,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政府帮助我国的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等都能使我国的企业有更多更灵活的资金来源,从而增加预付资本的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利润在消费和积累之间的分配比例也会影响资本的积累的量,所以二者之间的分割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过分追求消费或者过分追求积累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多的消费会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过分的积累不利于形成合理的部门比例。为更好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应该对企业的积累率作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规定,避免社会经济发生畸形的发展。

(3) 调节过剩人口的比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的提高,资本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小,失业现象不可避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不高,失业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尤其是 2007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的失业人口更是大量的增加。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人才和失业人口的知识能力水平不相匹配,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非常的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政府应该加大对失业人口的扶持力度。如开设各种培训班,帮助失业人口掌握一门有用的生存技能; 及时发布各种就业信息,帮助建立企业和失业人口之间的桥梁; 最后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为失业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向前发展提供稳固的支持。

(参考文献:[1]《资本论》第 1 卷第 668 页.[2]王元璋、杨丽艳.《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方法论及其现实意蕴》.《江汉论坛》. 2008 年第 4 期.[3]《资本论》第 2 卷.[4]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81 页.)

(五)应用平均利润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容量宽广,内涵精深,涉及到成本价格、利润率和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等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把平均利润理论的这些基本原理,放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中去加以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成本价格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意义重大。生产价格作为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这一物化劳动和劳动力这一活劳动的耗费;作为价值形态,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消耗的价值总和。它是补偿商品生产耗费的尺度,是计算商品利润和确定商品生产价格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基础。因此,要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效益,使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抓住成本价格不放松。一要强化成本意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和管理,要以成本作为首要依据。千万不能只图产量和产值,只看产出不计投入,否则,产品就会因成本价格偏高而发生卖难,造成企业的不经济。二要严把成本核算关。成本是生产经营产品实际支出的生产性费用,包括在实现使用价值的运动中相应地支出的生产性流通费用。正确把握成本的范围,就要明确,只有这些费用的补偿才形成成本价格。因而要严格按会计准则核定、计算成本,不可以把应从利润中直接扣除的开支、非生产性费用、非本期产品的生产费用等,统统计入即期成本帐。三要努力降本增效。着眼于增大商品价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通过规模效应、技改效应、管理效应等,尽量降低企业单位商品的物耗、能耗和劳动耗费,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利润率从而争取利润最大化。利润率反映企业所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高意味着企业所获利润额大。根据前面谈到的马克思分析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五大因素,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利润率总体水平还不高的实际情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通过五条途径努力提高利润率。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培训等增强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力争使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日益增多的使用价值。二要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企业的科技素质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依靠优质优价多创利润。三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方面优化企业内部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线操作和管理层配套联动的监管约束机制,减少无效生产时间;另一方面突出产品销售,采取产销直挂、销售分离、开拓市场等办法,缩短流通时间。从而加速资本周转。四要节省不变资本。通过降低每道工序的物耗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资本价值构成;通过规模经济,综合利用资源,把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由集中的劳动者共同使用,盘活资本存量。五要把握原料价格的变动。根据原料价格周期性涨落规律适时购进原料,同时重视可替代原料的采购工作,努力开发新的原料来源。

3、运用平均利润理论搞好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一是利用它来调整产业结构。平均利润形成的条件,是资金、技术、劳力能自由转移,这便涉及到价格体制。因此,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的当前,应适时理顺价格体系,造就合理的由市场形

成价格的机制,使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部门,能获得平均利润,引导生产要素向这些部门流动,从而从根本上消除“瓶颈”现象,避免持续的间断性经济萎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运用平均利润率来促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平均利润率作用的发挥,同样有赖于资金、技术、劳力的自由流动,这又涉及到经济环境的改善。因此,要创造条件,着力排除地区封锁、条块和城乡分割、不必要的行业和技术垄断等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因素,加快培育和完善金融、科技、劳动力市场,使生产要素不断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集中,形成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按价值取向自由流动的格局。从而使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同样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三是运用平均利润率来调节收入分配。由于存在地区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快与慢,所以存在地区和部门之间利润率比社会平均利润率高与低,从而收入多与少。为了缩小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应以平均利润率为依据,适时适度运用税收等经济杠杆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必要调节。四是运用平均利润率来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动,缘于资本向利润率较高部门转移和投入的自由竞争。供不应求,利润率就会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引导资本流入;供过于求,利润率就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导致资本流出。因此,应利用平均利润率原理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4、企业要努力推出生产价格高于其个别价值的商品从而取得超额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引起利润平均化的结果。在商品都按生产价格出售的情况下,由于竞争,不同生产部门因资本有机构成有高、中、低之分,因而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会相反地存在低、中、高之别;同样,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不同企业,因生产条件有好、中、差之分,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也相反地存在低、中、高之别。既然商品的统一售价与个别价值不能大体相等缘于竞争,那么多推出生产价格高于其个别价值的商品,就一定要依靠增强竞争能力。运用生产价格原理指导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做到三点:一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较少的可变资本获取较多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从而取得超额利润。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资本价值构成,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以同量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压下成本价格。三是通过加速资本周转,使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随周转加快而增多,从而取得超额利润。

5、利用商业利润原理搞活商品流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对于加快商品周转,促进市场繁荣,方便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全社会尤其是企业,一定要革除长期存在的生产为本、经商为末的轻商弃商传统观念,增强分工能促进效益提高的意识,尽快壮大商业资本,强化商业资本的职能。一要加强流通队伍建设。针对当前买方市场全面形成,部分工农业产品出现卖难的情况,要把扩充流通大军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尤其要注重培育工农业专业购销集团,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伸展远程贸易,开拓国内外远销市场。二要发挥好商业的“蓄水池”作用。实现适时从生产企业购买各种商品、向消费市场稳定供给各种商品的职能。为避免商品库存过多、造成虚假繁荣、误导商品生产,要努力做到:库存水平与销售速度相适应,库存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库存水平与结构随生产和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三要处理好商业规模与生产、消费发展的比例关系。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商业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产业资本就会流向流通领域;产业资本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就会流向生产领域。因此,要使商业规模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政府要适时采取调高或降低税率等办法,使商业资本和生产资本的利润率都趋向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使商业和社会

生产与消费需求相适应。

6、把握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马克思指出:“引起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同一原因,又会产生反作用,阻碍、延缓并且部分地抵销这种下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同样存在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利用平均利润率下降原因的反作用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必须从以下方面拓宽经济工作的思路。一要提高剩余价值率。通过创新体制和搞活经营机制,增加企业职工剩余劳动的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从剩余价值率的不断提高中增加税利,从而延缓利润率下降。二要放慢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通过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降低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以阻碍利润率的下降。三要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通过广辟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使同量资本能使用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提高可变资本比重,这会使利润率提高。四要积极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一方面着眼于廉价原材料的低价输入与优质制成品的高价输出,以增加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向国外投资办实业和提供劳务,以取得高额利润。五要加快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因为股息一般小于平均利润,所以增加股份资本经营量的比重,可以减缓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提 ...

  • 列宁_帝国主义论_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_姜安
  • :列宁"帝国主义论" 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 姜 安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时期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积极借鉴和辩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列宁帝国主义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逻辑和运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从批判逻辑.解释逻辑和建构逻辑层面,实现了理论与思想的升华,具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原创性. ...

  • 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 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本书按模块编写,共有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先综述其课程目标,然后通过"内容标准--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史论共享"四个栏目,具体解读和阐释每个专题的内容标准.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 " ...

  • 马原专题考试题及答案
  • 1.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阐述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如何贯彻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 党校专题课教学调研报告
  •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通过理性思维形成理论联系实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 ...

  • 初中阶段对微粒观.物质观的基本理解
  • 微粒观 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2.原子是最为基本的粒子,原子既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还可以先形成分子.离子,再由分子.离子构成物质. 3.微观粒子是体积和质量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的不断运动的小的粒子:微观粒子的 ...

  • 如何写文献述评
  • 如何写出文献述评 文献综述的类型.特点及作用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

  •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 摘要:"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发,将"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把"从严治党"这一管党治党的基本 ...

  • 反比例函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 反比例函数 东明县渔沃中学张海月2013年7月18日 07:18 反比例函数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 题 作者姓名 反比例函数 张海月 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 体育 音乐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