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命题人:高一地理组
第Ⅰ卷(选择题70分,每小题2分)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关专家指出,今后我国人口发展仍将面临着“三大高峰”和“五大难题”。据此回答1—2题。 1.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中国人口发展面临“三大高峰”,其中不包括 A.劳动年龄人口高峰 B.就学年龄人口高峰 C.老龄人口高峰 D.总人口高峰
2.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以下“五大难题”,这些难题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最密切的是 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③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 ④艾滋病呈蔓延之势 ⑤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3.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4.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6.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比重%)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级行政区有:
A.沪豫粤苏 B.沪苏津粤 C.鄂粤津苏 D.津苏沪辽 读下列人口资料表,据此回答7—8题。
7.A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增长缓慢 ②人口老龄化 ③人口增长快 ④年龄结构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
.B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鼓励生育 B.接纳移民 C.计划生育 D.控制城乡人口流动
9.右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A.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 ③印染厂、④服装厂 B.①服装厂、②印染厂、
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C.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 ③服装厂、④印染厂 D.①印染厂、②服装厂、
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右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判断10—11题: 10.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上
11.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
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根据图中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上图①~④中的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13.适宜在K点布局的企业是
A.钢铁厂 B.自来水厂 C.印染厂 D.造纸厂 读下面的城市发展阶段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15.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D.城市沿河流延伸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分布图,回答16—17题。 16.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17.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美国
1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19. 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能正确反映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近年来,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相继做出决定,停止两市的水稻种植,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20—21题。
20.政府做出此项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稻米生产过剩,价格太低 B.水稻产量低于玉米和小麦 C.北方居民习惯吃面食 D.为了节约水资源 21.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
A.技术 B.市场 C.交通运输 D.政府政策
22.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3.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24.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甲 玻璃温室 乙 新疆坎儿井 丙 等高线地形 丁 华北平原井排井灌
下图是我国四地的景观图,读回答25—26题。 25.四图中分别改造的农业区位是
A.光照、降水、地形、土壤 B.温度、土壤、地形、水源 C.温度、水源、地形、土壤 D.水源、地形、降水、光照 26.丙图所示利用方式如果在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生态效益是 A.改良土壤的结构 B.减少水土流失 C.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D.保护生物多样性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27—28题
图例
a
c
b
d
草场
旱地
水田
图甲 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水田
27.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A.a B.b C.c D. d 28.图甲中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的哪处相似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三鹿集团前身是1956年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代人半
个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迹,1983年,率先研制、生产母乳化奶粉(婴儿配方奶粉);1986年,率先创造并推广“奶牛下乡、牛奶进城”城乡联合模式;1993年,率先实施品牌运营及集团化战略运作……,今年9月,三鹿的部分乳制品被查出人为添加三聚氰胺,导致众多食用过三鹿奶粉的婴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疾病,范围波及全国。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9-30题: 29.50年代石家庄成立“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其区位因素包括
①当地草原广布,适宜发展乳畜业 ②城市和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范围波及全国,主要是因为
①之前品牌知名度高,销售量大 ②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3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生产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政策④地形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回答33—35题。
33.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34.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35.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
36.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单项选择) (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2
(4)分析图2可以看出,A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是什么?
(5) 图3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37.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使厂址选择合理。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 地 D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 ① 污水处理厂 ② 重型机器厂 ③ 印刷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区。
3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2)说明图中①、②、③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上述地区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图示地区发展条件相比最具劣势的是什么?
7. (1)30 A C (2) A (3)
(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
22.(1) (2) (3)D
20.【答案】(l)玉米 春小麦 冬小麦 (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我国东北地区的劣势条件:科技落
后。
淄博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命题人:高一地理组
第Ⅰ卷(选择题70分,每小题2分)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关专家指出,今后我国人口发展仍将面临着“三大高峰”和“五大难题”。据此回答1—2题。 1.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中国人口发展面临“三大高峰”,其中不包括 A.劳动年龄人口高峰 B.就学年龄人口高峰 C.老龄人口高峰 D.总人口高峰
2.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以下“五大难题”,这些难题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最密切的是 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③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 ④艾滋病呈蔓延之势 ⑤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3.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4.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6.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比重%)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级行政区有:
A.沪豫粤苏 B.沪苏津粤 C.鄂粤津苏 D.津苏沪辽 读下列人口资料表,据此回答7—8题。
7.A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增长缓慢 ②人口老龄化 ③人口增长快 ④年龄结构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
.B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鼓励生育 B.接纳移民 C.计划生育 D.控制城乡人口流动
9.右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A.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 ③印染厂、④服装厂 B.①服装厂、②印染厂、
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C.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 ③服装厂、④印染厂 D.①印染厂、②服装厂、
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右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判断10—11题: 10.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上
11.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
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根据图中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上图①~④中的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13.适宜在K点布局的企业是
A.钢铁厂 B.自来水厂 C.印染厂 D.造纸厂 读下面的城市发展阶段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15.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D.城市沿河流延伸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分布图,回答16—17题。 16.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17.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美国
1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19. 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能正确反映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近年来,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相继做出决定,停止两市的水稻种植,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20—21题。
20.政府做出此项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稻米生产过剩,价格太低 B.水稻产量低于玉米和小麦 C.北方居民习惯吃面食 D.为了节约水资源 21.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
A.技术 B.市场 C.交通运输 D.政府政策
22.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3.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24.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甲 玻璃温室 乙 新疆坎儿井 丙 等高线地形 丁 华北平原井排井灌
下图是我国四地的景观图,读回答25—26题。 25.四图中分别改造的农业区位是
A.光照、降水、地形、土壤 B.温度、土壤、地形、水源 C.温度、水源、地形、土壤 D.水源、地形、降水、光照 26.丙图所示利用方式如果在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生态效益是 A.改良土壤的结构 B.减少水土流失 C.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D.保护生物多样性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27—28题
图例
a
c
b
d
草场
旱地
水田
图甲 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水田
27.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A.a B.b C.c D. d 28.图甲中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的哪处相似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三鹿集团前身是1956年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代人半
个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迹,1983年,率先研制、生产母乳化奶粉(婴儿配方奶粉);1986年,率先创造并推广“奶牛下乡、牛奶进城”城乡联合模式;1993年,率先实施品牌运营及集团化战略运作……,今年9月,三鹿的部分乳制品被查出人为添加三聚氰胺,导致众多食用过三鹿奶粉的婴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疾病,范围波及全国。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9-30题: 29.50年代石家庄成立“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其区位因素包括
①当地草原广布,适宜发展乳畜业 ②城市和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范围波及全国,主要是因为
①之前品牌知名度高,销售量大 ②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3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生产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政策④地形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回答33—35题。
33.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34.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35.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
36.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单项选择) (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2
(4)分析图2可以看出,A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是什么?
(5) 图3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37.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使厂址选择合理。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 地 D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 ① 污水处理厂 ② 重型机器厂 ③ 印刷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区。
3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2)说明图中①、②、③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上述地区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图示地区发展条件相比最具劣势的是什么?
7. (1)30 A C (2) A (3)
(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
22.(1) (2) (3)D
20.【答案】(l)玉米 春小麦 冬小麦 (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我国东北地区的劣势条件:科技落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