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小学"两训"工作总结

一、加强教科研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是领导带头搞教科研。一所成功的学校首先应该具有成熟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应富有时代意识、科研意识、协作意识和改革意识。认准时代发展的趋势,善于审时度势,作出科学决策,以明确的办学哲学为学校定好位,为学校的发展定好目标,带领学校群体执着地实现学校的追求。

我校领导班子中学办学目标、指导思想、管理目标、办学思路都有明确而统一认识,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自觉地转化为办学行为。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搞好教科研工作,学校要求干部“四个做到”: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完成5000字读书心得笔记,指导或评价教科研课题,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通过以上办法,促进了干部搞好教科研的积极性,也收到了实效。

为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落实,我校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下设教科研室。负责对教科研工作宏观管理、指导、调控。在组织管理上,学校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制定《教科研室岗位职责》、《教科研奖励办法》及《教科研发展规划》,并设置教科研经费。二是举办“教科研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对选题立项,课题论证、科研方法、资料统计、论文撰写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专题讲座,并挑选部分教科研骨干教师与专家进行讨论,请专家指导。三是学校教科研工作,接受上级教科研室的工作检查指导。四是明确提出“四个一”,即:要求每位教师要有一个研究课题,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组织一次教科研论文交流会,上一节研究课。

学校采取“三个结合”,即: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四个开展”,即:开展教科研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教科研指导,开展教科研评估。整体推进教科研指导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发现、探索,经过理性思维、总结经验、撰写教科研论文。学校把有无教科研专题及成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聘任、评优、评职、晋级直接挂钩,每年教师节,学校表扬和奖励在教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个人与集体。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搞好教科研的积极性,收到了实效。

二、以教科研为先导,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究,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政治方向坚定,业务素质精良,年龄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吃苦,勇于开拓进取的观念新、学历高、能力强、科研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及整体素质,学校启动了“四项工程”。

1、“结对子”工程。我校青年教师占很大比例,他们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为了使他们迅速成长,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启动了“结对子”工程。即在校内认师傅,结对子,带徒弟,对他们实行专人指导,对教学新秀实行重点指导,对他们承担的各级研究课,评优课实行全程指导,对他们的成长过程实行跟踪指导。青年教师在师傅的传、帮、带下成长很快,基本上通过了学科教材关,教育理论关,教育教学方法关。

2、“学历达标”工程。学校的目标是:2011年大学本科学历达到100%,,硕士研究生课程结业生达30%。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制定了长远规划和鼓励措施。在不影响教育教学情况下,为学历达标的教师减轻工作量,提供必要的复习时间,脱产、半脱产享受学校结构工资。为了尽快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学校为他们创造条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进修的积极性。

3、“全员培训”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指出:“对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为了适应21世纪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全员培训,制作教学课件,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4、“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校制定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比条件》及《奖励办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实行“三导”,即:专人指导,重点指导和跟踪指导。“四定”:定指标、定任务、定措施、定导师,并接受学校考核。学校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到外校、外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通过以上“四项”工程的启动,教师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人人有教科研课题。学校十分重视这项科研工作,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指导组和评价组。

三、以教科研为先导,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未来的教育使教师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正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所阐述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以教师为中心,将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独唱”,改为“伴唱”。教师职能的变化,必然引起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实验,提出改革的原则: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革。我校教师教科研论文获国家等级5篇,获奖或在刊物发表的150篇。

总之,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坚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一、加强教科研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是领导带头搞教科研。一所成功的学校首先应该具有成熟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应富有时代意识、科研意识、协作意识和改革意识。认准时代发展的趋势,善于审时度势,作出科学决策,以明确的办学哲学为学校定好位,为学校的发展定好目标,带领学校群体执着地实现学校的追求。

我校领导班子中学办学目标、指导思想、管理目标、办学思路都有明确而统一认识,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自觉地转化为办学行为。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搞好教科研工作,学校要求干部“四个做到”: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完成5000字读书心得笔记,指导或评价教科研课题,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通过以上办法,促进了干部搞好教科研的积极性,也收到了实效。

为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落实,我校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下设教科研室。负责对教科研工作宏观管理、指导、调控。在组织管理上,学校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制定《教科研室岗位职责》、《教科研奖励办法》及《教科研发展规划》,并设置教科研经费。二是举办“教科研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对选题立项,课题论证、科研方法、资料统计、论文撰写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专题讲座,并挑选部分教科研骨干教师与专家进行讨论,请专家指导。三是学校教科研工作,接受上级教科研室的工作检查指导。四是明确提出“四个一”,即:要求每位教师要有一个研究课题,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组织一次教科研论文交流会,上一节研究课。

学校采取“三个结合”,即: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四个开展”,即:开展教科研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教科研指导,开展教科研评估。整体推进教科研指导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发现、探索,经过理性思维、总结经验、撰写教科研论文。学校把有无教科研专题及成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聘任、评优、评职、晋级直接挂钩,每年教师节,学校表扬和奖励在教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个人与集体。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搞好教科研的积极性,收到了实效。

二、以教科研为先导,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究,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政治方向坚定,业务素质精良,年龄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吃苦,勇于开拓进取的观念新、学历高、能力强、科研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及整体素质,学校启动了“四项工程”。

1、“结对子”工程。我校青年教师占很大比例,他们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为了使他们迅速成长,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启动了“结对子”工程。即在校内认师傅,结对子,带徒弟,对他们实行专人指导,对教学新秀实行重点指导,对他们承担的各级研究课,评优课实行全程指导,对他们的成长过程实行跟踪指导。青年教师在师傅的传、帮、带下成长很快,基本上通过了学科教材关,教育理论关,教育教学方法关。

2、“学历达标”工程。学校的目标是:2011年大学本科学历达到100%,,硕士研究生课程结业生达30%。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制定了长远规划和鼓励措施。在不影响教育教学情况下,为学历达标的教师减轻工作量,提供必要的复习时间,脱产、半脱产享受学校结构工资。为了尽快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学校为他们创造条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进修的积极性。

3、“全员培训”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指出:“对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为了适应21世纪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全员培训,制作教学课件,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4、“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校制定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比条件》及《奖励办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实行“三导”,即:专人指导,重点指导和跟踪指导。“四定”:定指标、定任务、定措施、定导师,并接受学校考核。学校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到外校、外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通过以上“四项”工程的启动,教师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人人有教科研课题。学校十分重视这项科研工作,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指导组和评价组。

三、以教科研为先导,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未来的教育使教师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正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所阐述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以教师为中心,将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独唱”,改为“伴唱”。教师职能的变化,必然引起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实验,提出改革的原则: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革。我校教师教科研论文获国家等级5篇,获奖或在刊物发表的150篇。

总之,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坚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相关内容

  • 2011-2012学年小学语文教研员工作总结
  • 小学语文教研员工作总结 墨江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郭琳 光阴似箭,转眼间充实而忙碌的2011-2012学年度的工作又结束了.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感慨之情油然而生.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研员,我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帮助.各位同仁的指导,圆满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 ...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材料收集(各学校)
  • 学校做好巩固国家卫生城复审检查上交材料: 1.关于调整巩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近三年人员变动情况)(红头文件)(办公室完成) 2.关于调整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近三年人员变动情况)(红头文件)(办公室完成) 3.学校近三年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办公室完成) 4.学校巩固 ...

  • 城关小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工作简报
  • 简 报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第1期 兴海县城关明德小学编 2011年8月17 兴海县城关明德小学迎接新学期 展现新气象认真落实好新学年报名工作 结束了愉快的暑假,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如约而至. 新的学年,新的气象,我校全体教职员工以崭新的姿态,迎 接着新学期的开学工作.在校务会 ...

  • 民办学校周工作安排
  • 第1周工作安排(2012-09月03日-09月07日) 青浦区联合民办小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周工作安排 2012年9月3日---9月7日 1.星期一上午9:00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按具体程序进行,各班级做好进退场及整队准备工作.少先大队培训升旗手.护旗手,组织好升旗仪式. 2 ...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 为了"两基"迎接国检顺利通过和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教委,卫生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和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整脏治乱"的工作,切实搞好学校卫生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以下计划: 一.完善管理机制 ...

  • 自编一年级下册校本教案[1]
  • 自编一年级校本课程下册 电 子 教 案 三殿中心小学 张 岗 2012.2 三殿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 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 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 成长.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活泼 ...

  • 七年级2班庆祝第27个教师节主题班会设计
  • 七年级2班庆祝第27个教师节主题班会设计-教师颂]这篇文章,系-网-友82653搜集上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期望能对您的工作有些许帮助,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flash 教 育 课 件 资 源 网 hTTp://wWW.FlaShkJ.nEt,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 tag ...

  •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改革实验计划
  • 根据市教研室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改革课题组实验工作实际,制定2011—201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改革实验计划。 一、重视学习 1、尽量搜集、提供有关实验工作材料,供课题组成员学习,为实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结合实验工作实际,安排好形式多样、有实效的集体学习、讨论活 ...

  • 教务处月工作总结
  • 焉耆县第三中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3 月 份 工 作 总 结 小学部教研.教务处2012年3月 日 29 焉耆县第三中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3 月 份 工 作 总 结 教务处 2012年3月29日 焉耆县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教务处3月份工作总结 本月以 ...

  • 湖阳初中2011-2012学年度命好题专题学习培训方案
  • 湖阳初中2011-2012学年度 "命好题"主题 培 训 方 案 根据 <关于印发安徽省2011-2012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命好题"专题学习指导方案的通知>及<关于印发当涂县2011-2012学年度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