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 周·许穆夫人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国风·邶风》
【译文】
泉水奔腾流不息,滚滚汇入淇河里。思念卫国我故乡,没有一天不惦记。同行美淑众姐妹,姑且与之共商议。
出嫁途中曾住泲,设宴送行在祢邑。女子出嫁到他国,远离父母与兄弟。临行问候姑娘们,还有大姐没忘记。
如今回去宿干地,设宴送行在言邑。涂好车油上好轴,掉转车头往家回。只想快归卫国去,难道有啥不可以?
我今日夜思肥泉,忧思萦绕长声叹。想念须城和漕邑,悠悠情丝长绵绵。驾起车儿出外游,借此纾解心中烦。
【作者简介】
许穆夫人,周庄王七年(前690年)左右,生于卫国都城朝歌定昌。卫戴公、卫文公之妹,姬姓,名不详。性聪敏,有才华,貌美多姿。嫁给许穆公,因称许穆夫人。狄人攻破卫国,卫懿公战死,卫人立戴公于漕邑。不久戴公死,卫人又立文公。她得知卫国遭此浩劫,要回卫国吊唁卫君,可是许国统治者不准她去,走到半路上被许国大夫追回,因而作《泉水》和《载驰》。
许穆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一生诗作很多,但由于战争,多数散失,留存至今的仅有保存在《诗经》中
的三首。《竹竿》是许穆夫人怀念祖国的诗作,许穆夫人给后世留下的三首四言抒情诗形象鲜明,情感炽烈,文意真切,脍炙人口,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声誉,受到历代名人推崇。
竹 竿 周·许穆夫人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钓鱼竹竿细又长,用它垂钓淇河上。难道我会不思乡,路远无法归故乡。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河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淇河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gūgū水流声)流左边。 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淇河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借以消遣解乡愁。
桑 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经·国风·鄘风》
【译文】
何处采菟丝?沬城那地方。心中想哪个?美丽姜家大姑娘。约我桑林中,邀我到上宫,还到淇河把我送。
何处去割麦?沬城正北方。心中想哪个?美丽弋家大姑娘。约我桑林中,邀我到上宫,还到淇河把我送。
何处采蔓菁?沬城向东方。心中想哪个?美丽鄘家大姑娘。约我桑林中,邀我到上宫,还到淇河把我送。
淇 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远远看那淇河湾,绿竹葱茏长得欢。美君子文采风流,像象牙细切细磋,像宝玉精雕精磨。看容仪庄严威武,看心地光明磊落。美君子文采风流,记心头永颂功德。
远远看那淇河湾,绿竹青翠长得欢。美君子文采风流,耳瑱(tiàn玉质耳坠儿)美玉光闪闪 ,皮弁(biàn武士帽)上珍珠星灿。看容仪庄严威武,看心地光明磊落。美君子文采风流,记心头永颂功德。
远远看那淇河湾,绿竹密密长得欢。美君子文采风流,质精纯有如金
锡,论德才有如圭璧。胸襟广宽厚温柔,乘车辇倜傥洒脱,不拘束)风流,笑谈幽默有风趣,不会伤人多仁厚。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绸布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是来和我谈婚事。我送你过淇河水,送到顿丘不愿回。不是我要推婚期,你无良媒不成礼。请你莫恼别动气,约定秋天为婚期。
登上高高破城垣,秋水欲穿望复关。复关茫茫不可见,暗自哭泣泪涟涟。农家小伙到复关,又说又笑两相欢。你已求神算了卦,卦辞没有灾凶言。你赶车子来娶我,我把嫁妆往上搬。
桑树繁茂叶未落,它的嫩叶很新鲜。哎呀斑鸠呀,别贪桑葚嘴莫馋!哎呀姑娘呀,别把男子轻爱恋!男子爱上女孩子,想丢就丢脑后边;女孩
爱上男子呀,要想解脱难上难。
桑叶经霜渐凋落,又枯又黄任凋零。自从嫁给你做妻,三年吃苦受贫穷。淇水浩浩荡荡流,湿我回家车帷布。我做妻子无过失,你坏良心改初衷。男人做事无定准,三心二意无德行。
做你妻子已三年,持家辛苦没人怜。天天起早又睡晚,没有出头那一天。如今生活已安定,你却残暴露狰狞。兄弟不知我苦衷,冷言冷语来嘲讽。沉思默想苦无言,暗自伤悲多辛酸。
曾经相约共偕老,谁想到老心生怨。淇水荡荡也有岸,沼泽再大也有边。青梅竹马两无猜,有说有笑心中欢。信誓旦旦我牢记,谁想你却把心变。你违誓言不念旧,我要和你一刀断。
有 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有只狐狸缓缓走,在那淇河桥上头。我的心里真忧愁,那人衣裳都没有 。
有只狐狸缓缓走,在那淇河浅滩头。我的心里真忧愁,那人腰带都没有。
有只狐狸缓缓走,在那淇河岸上头。我的心里真忧愁,那人衣服都没有 。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唐·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全唐诗》卷174_9
【题解】
李白离长安后,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淇水下游梁、宋,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等地,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此诗当写于李白从梁宋到幽蓟时。此诗写李、苏淇水分别。诗人笔下,淇水景色壮丽,女子姣美。当时的淇水下游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水面千船竞发,岸上万车争道。作者以苏秦比苏明府,颂扬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最后抒写别情,盼再次相见。
洗兵马(收京后作)唐·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全唐诗》卷217_21
【题解】
长诗主题是喜庆唐军平定安史叛乱的胜利。淇河北岸是当时平叛战争的前沿地带,当地“淇上健儿”为正义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战乱中的人民期望过上和平宁静生活。诗中对国家中兴寄以无限希望;也对深层的问题,提出了讽刺和警告。洗兵马,意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盼望战争早日结束,永远消除战乱。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全唐诗》卷126_68
【题解】
该诗是作者隐居淇上时所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绘了淇上小村傍晚时的优美恬静的风光。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三北宋· 苏轼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苏轼诗集》卷43、《全宋诗》卷826
【题解】
这是苏轼为其子苏过所画枯木竹石题写的一首七绝。苏轼晚年贬谪海南时,苏过相随并常以画请教。此以“淇园”喻苏过所画竹苍翠,反映了淇水、淇园及淇园之竹对外界影响之大。
《泉水》 周·许穆夫人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国风·邶风》
【译文】
泉水奔腾流不息,滚滚汇入淇河里。思念卫国我故乡,没有一天不惦记。同行美淑众姐妹,姑且与之共商议。
出嫁途中曾住泲,设宴送行在祢邑。女子出嫁到他国,远离父母与兄弟。临行问候姑娘们,还有大姐没忘记。
如今回去宿干地,设宴送行在言邑。涂好车油上好轴,掉转车头往家回。只想快归卫国去,难道有啥不可以?
我今日夜思肥泉,忧思萦绕长声叹。想念须城和漕邑,悠悠情丝长绵绵。驾起车儿出外游,借此纾解心中烦。
【作者简介】
许穆夫人,周庄王七年(前690年)左右,生于卫国都城朝歌定昌。卫戴公、卫文公之妹,姬姓,名不详。性聪敏,有才华,貌美多姿。嫁给许穆公,因称许穆夫人。狄人攻破卫国,卫懿公战死,卫人立戴公于漕邑。不久戴公死,卫人又立文公。她得知卫国遭此浩劫,要回卫国吊唁卫君,可是许国统治者不准她去,走到半路上被许国大夫追回,因而作《泉水》和《载驰》。
许穆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一生诗作很多,但由于战争,多数散失,留存至今的仅有保存在《诗经》中
的三首。《竹竿》是许穆夫人怀念祖国的诗作,许穆夫人给后世留下的三首四言抒情诗形象鲜明,情感炽烈,文意真切,脍炙人口,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声誉,受到历代名人推崇。
竹 竿 周·许穆夫人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钓鱼竹竿细又长,用它垂钓淇河上。难道我会不思乡,路远无法归故乡。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河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淇河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gūgū水流声)流左边。 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淇河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借以消遣解乡愁。
桑 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经·国风·鄘风》
【译文】
何处采菟丝?沬城那地方。心中想哪个?美丽姜家大姑娘。约我桑林中,邀我到上宫,还到淇河把我送。
何处去割麦?沬城正北方。心中想哪个?美丽弋家大姑娘。约我桑林中,邀我到上宫,还到淇河把我送。
何处采蔓菁?沬城向东方。心中想哪个?美丽鄘家大姑娘。约我桑林中,邀我到上宫,还到淇河把我送。
淇 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远远看那淇河湾,绿竹葱茏长得欢。美君子文采风流,像象牙细切细磋,像宝玉精雕精磨。看容仪庄严威武,看心地光明磊落。美君子文采风流,记心头永颂功德。
远远看那淇河湾,绿竹青翠长得欢。美君子文采风流,耳瑱(tiàn玉质耳坠儿)美玉光闪闪 ,皮弁(biàn武士帽)上珍珠星灿。看容仪庄严威武,看心地光明磊落。美君子文采风流,记心头永颂功德。
远远看那淇河湾,绿竹密密长得欢。美君子文采风流,质精纯有如金
锡,论德才有如圭璧。胸襟广宽厚温柔,乘车辇倜傥洒脱,不拘束)风流,笑谈幽默有风趣,不会伤人多仁厚。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绸布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是来和我谈婚事。我送你过淇河水,送到顿丘不愿回。不是我要推婚期,你无良媒不成礼。请你莫恼别动气,约定秋天为婚期。
登上高高破城垣,秋水欲穿望复关。复关茫茫不可见,暗自哭泣泪涟涟。农家小伙到复关,又说又笑两相欢。你已求神算了卦,卦辞没有灾凶言。你赶车子来娶我,我把嫁妆往上搬。
桑树繁茂叶未落,它的嫩叶很新鲜。哎呀斑鸠呀,别贪桑葚嘴莫馋!哎呀姑娘呀,别把男子轻爱恋!男子爱上女孩子,想丢就丢脑后边;女孩
爱上男子呀,要想解脱难上难。
桑叶经霜渐凋落,又枯又黄任凋零。自从嫁给你做妻,三年吃苦受贫穷。淇水浩浩荡荡流,湿我回家车帷布。我做妻子无过失,你坏良心改初衷。男人做事无定准,三心二意无德行。
做你妻子已三年,持家辛苦没人怜。天天起早又睡晚,没有出头那一天。如今生活已安定,你却残暴露狰狞。兄弟不知我苦衷,冷言冷语来嘲讽。沉思默想苦无言,暗自伤悲多辛酸。
曾经相约共偕老,谁想到老心生怨。淇水荡荡也有岸,沼泽再大也有边。青梅竹马两无猜,有说有笑心中欢。信誓旦旦我牢记,谁想你却把心变。你违誓言不念旧,我要和你一刀断。
有 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有只狐狸缓缓走,在那淇河桥上头。我的心里真忧愁,那人衣裳都没有 。
有只狐狸缓缓走,在那淇河浅滩头。我的心里真忧愁,那人腰带都没有。
有只狐狸缓缓走,在那淇河岸上头。我的心里真忧愁,那人衣服都没有 。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唐·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全唐诗》卷174_9
【题解】
李白离长安后,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淇水下游梁、宋,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等地,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此诗当写于李白从梁宋到幽蓟时。此诗写李、苏淇水分别。诗人笔下,淇水景色壮丽,女子姣美。当时的淇水下游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水面千船竞发,岸上万车争道。作者以苏秦比苏明府,颂扬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最后抒写别情,盼再次相见。
洗兵马(收京后作)唐·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全唐诗》卷217_21
【题解】
长诗主题是喜庆唐军平定安史叛乱的胜利。淇河北岸是当时平叛战争的前沿地带,当地“淇上健儿”为正义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战乱中的人民期望过上和平宁静生活。诗中对国家中兴寄以无限希望;也对深层的问题,提出了讽刺和警告。洗兵马,意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盼望战争早日结束,永远消除战乱。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全唐诗》卷126_68
【题解】
该诗是作者隐居淇上时所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绘了淇上小村傍晚时的优美恬静的风光。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三北宋· 苏轼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苏轼诗集》卷43、《全宋诗》卷826
【题解】
这是苏轼为其子苏过所画枯木竹石题写的一首七绝。苏轼晚年贬谪海南时,苏过相随并常以画请教。此以“淇园”喻苏过所画竹苍翠,反映了淇水、淇园及淇园之竹对外界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