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题10)

1.(2011·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南京成功赢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近期将举办“共植青奥会”的义务植树活动。请你在植树纪念卡上写下对“青奥会”的憧憬。要求运用对偶手法,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对联拟写必须体现南京、青奥会、植树等内容,要表现出对“青奥会”的憧憬。

答案: (示例)希望随小树发芽,青奥伴南京腾飞。

2.(2011·颍上一中月考)下面是为亚运会草拟的两对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的一联,对出下联。

第一联:亚运燃圣火,圣火出神州,神州燃遍圣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联:亚运会上中华健儿争金夺银捷报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写对联必须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答案: (示例)第一联:中华卷雄风,雄风震寰宇,寰宇卷及雄风

第二联:比赛场内各国英豪显山露水喜讯传

3.(2011·合肥一中检测)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只作了句式和修辞方面的要求,因此仿写语句时要做到选择合理的话题,运用恰当的比喻(第二句中),后半部分要运用两个比喻句正反对比,语句通顺连贯,意蕴与原句相符。

答案: (示例)(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

(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4.(2011·合肥八中月考)南朝梁简文帝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脂砚斋说:“为人要老实,为文要狡猾。”请仔细揣摩画线例句的形神特点,然后用“„„要„„,„„要„„”这种句式,再仿写两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的语句上下两句在意义上尽量要做到对照。

答案: (示例)(1)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

(2)做事要精明点,做人要糊涂点;男人要粗犷,女人要细腻。

(3)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高山要争峰,大海要虚怀。

5.(2011·阜阳市第一中学模拟)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用下面两个节日,仿照例句,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要求:内容符合节日特点,富有文采。

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作答时需要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所选节日的特点。一要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二要表现出节日的特点,三要使语句富有文采。

答案: (示例)清明节:①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春意正好,佳节清明桃李笑。 中秋节:①寒蟾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②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

6.(2011·合肥八中月考)依据下面语句,在其下的横线上仿写两句,要求三句话语意互

相关联。

种子如果害怕遭遇泥土埋没,就可能永远难以体味嫩芽破土而出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所谓语意有关联,也就是说三个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构成递进关系或承接关系,其意境相同,意蕴相同。

答案: (示例)雏鹰如果害怕遭遇风雨冲击,就可能永远难以体验翅膀博击长空时的那一种雄阔壮美。孩子如果害怕遭遇挫折考验,就可能永远难以收获心灵穿越迷雾时的那一种成熟豪迈。

7.(2011·安庆市一模)依据画线的句子,仿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世界有爱,而融融;人间有爱,而温馨;心灵有爱,而阳光。爱是暖暖春天的萌动,__让经过沉睡的心灵焕发出激情;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前看出材料的内在关联,是答好本题的关键。语意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且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既然首句是以“春天”为喻体,那么后面三句自然以“夏天”“秋天”“冬天”为喻体最为恰当了。

答案: (示例)炎炎夏天的凉风 让烦躁郁闷的心灵安静 丰收秋天的沉甸甸 让辛勤耕耘的心灵收获累累果实 萧条冬天的一线阳光 让孤独绝望的心灵感受温暖明亮

8.(2011·宣城市第三次质检)有人在抄录刘功业的《中秋月》一诗时,不慎将第二节诗句漏掉,请根据第一节文字的形式,并结合全诗的内容,将第二节诗句补出。

中秋

是一块用心掰开的月饼

哪一半

都是感情的香糯甘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

是这样一个走了又盼的日子

即使浪游天下

总记得家的温暖

能掰开的是月饼

扯不断的是月光

解析: 作答本题选择描述对象的关键是原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应该是全诗的总结句,上句提到“月饼”照应第一节,下句的“月光”自然应该照应第二节,所以仿写的语句应该以“月亮”或“月光”为抒情主体。

答案: (示例)中秋/是越走越圆的月亮/每一步/都长长的连着思念

9.(2011·安徽省名校第一次联考)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处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10.(2011·宿州市教学质量检测)在下面横线处,依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式。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只要选择恰当的描述对象,仿照例句的形式组织通顺、连贯而富有诗意的语句即可。

答案: (示例)欣赏小草 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 欣赏大树 自然会在大树的茂盛中发现高大与挺拔(或“欣赏雄鹰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等)

11.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红花。”从对联角度看还不够妥帖,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对这副对联进行修改调整。

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仿写。要求写对联,就要根据对联的要求来写:字数相对,词性相同,结构对称,内容相应。特别要注意内容“有梦”和“无声”的对应特点,“有”和“无”是相反的。

答案: 修改:“红花”改为“花红”(或“志远”改为“远志”也可)

理由:“志远”与“红花”对仗不工整。

12.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精神的良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示例2)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示例3)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荒芜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门。

1.(2011·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南京成功赢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近期将举办“共植青奥会”的义务植树活动。请你在植树纪念卡上写下对“青奥会”的憧憬。要求运用对偶手法,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对联拟写必须体现南京、青奥会、植树等内容,要表现出对“青奥会”的憧憬。

答案: (示例)希望随小树发芽,青奥伴南京腾飞。

2.(2011·颍上一中月考)下面是为亚运会草拟的两对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的一联,对出下联。

第一联:亚运燃圣火,圣火出神州,神州燃遍圣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联:亚运会上中华健儿争金夺银捷报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写对联必须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答案: (示例)第一联:中华卷雄风,雄风震寰宇,寰宇卷及雄风

第二联:比赛场内各国英豪显山露水喜讯传

3.(2011·合肥一中检测)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只作了句式和修辞方面的要求,因此仿写语句时要做到选择合理的话题,运用恰当的比喻(第二句中),后半部分要运用两个比喻句正反对比,语句通顺连贯,意蕴与原句相符。

答案: (示例)(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

(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4.(2011·合肥八中月考)南朝梁简文帝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脂砚斋说:“为人要老实,为文要狡猾。”请仔细揣摩画线例句的形神特点,然后用“„„要„„,„„要„„”这种句式,再仿写两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的语句上下两句在意义上尽量要做到对照。

答案: (示例)(1)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

(2)做事要精明点,做人要糊涂点;男人要粗犷,女人要细腻。

(3)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高山要争峰,大海要虚怀。

5.(2011·阜阳市第一中学模拟)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用下面两个节日,仿照例句,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要求:内容符合节日特点,富有文采。

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作答时需要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所选节日的特点。一要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二要表现出节日的特点,三要使语句富有文采。

答案: (示例)清明节:①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春意正好,佳节清明桃李笑。 中秋节:①寒蟾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②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

6.(2011·合肥八中月考)依据下面语句,在其下的横线上仿写两句,要求三句话语意互

相关联。

种子如果害怕遭遇泥土埋没,就可能永远难以体味嫩芽破土而出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所谓语意有关联,也就是说三个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构成递进关系或承接关系,其意境相同,意蕴相同。

答案: (示例)雏鹰如果害怕遭遇风雨冲击,就可能永远难以体验翅膀博击长空时的那一种雄阔壮美。孩子如果害怕遭遇挫折考验,就可能永远难以收获心灵穿越迷雾时的那一种成熟豪迈。

7.(2011·安庆市一模)依据画线的句子,仿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世界有爱,而融融;人间有爱,而温馨;心灵有爱,而阳光。爱是暖暖春天的萌动,__让经过沉睡的心灵焕发出激情;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仿写前看出材料的内在关联,是答好本题的关键。语意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且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既然首句是以“春天”为喻体,那么后面三句自然以“夏天”“秋天”“冬天”为喻体最为恰当了。

答案: (示例)炎炎夏天的凉风 让烦躁郁闷的心灵安静 丰收秋天的沉甸甸 让辛勤耕耘的心灵收获累累果实 萧条冬天的一线阳光 让孤独绝望的心灵感受温暖明亮

8.(2011·宣城市第三次质检)有人在抄录刘功业的《中秋月》一诗时,不慎将第二节诗句漏掉,请根据第一节文字的形式,并结合全诗的内容,将第二节诗句补出。

中秋

是一块用心掰开的月饼

哪一半

都是感情的香糯甘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

是这样一个走了又盼的日子

即使浪游天下

总记得家的温暖

能掰开的是月饼

扯不断的是月光

解析: 作答本题选择描述对象的关键是原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应该是全诗的总结句,上句提到“月饼”照应第一节,下句的“月光”自然应该照应第二节,所以仿写的语句应该以“月亮”或“月光”为抒情主体。

答案: (示例)中秋/是越走越圆的月亮/每一步/都长长的连着思念

9.(2011·安徽省名校第一次联考)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处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10.(2011·宿州市教学质量检测)在下面横线处,依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式。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只要选择恰当的描述对象,仿照例句的形式组织通顺、连贯而富有诗意的语句即可。

答案: (示例)欣赏小草 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 欣赏大树 自然会在大树的茂盛中发现高大与挺拔(或“欣赏雄鹰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等)

11.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红花。”从对联角度看还不够妥帖,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对这副对联进行修改调整。

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和仿写。要求写对联,就要根据对联的要求来写:字数相对,词性相同,结构对称,内容相应。特别要注意内容“有梦”和“无声”的对应特点,“有”和“无”是相反的。

答案: 修改:“红花”改为“花红”(或“志远”改为“远志”也可)

理由:“志远”与“红花”对仗不工整。

12.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精神的良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示例2)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示例3)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荒芜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门。


相关内容

  • 2012高考相关信息整理
  • 湖北省2012年高考相关信息整理 湖北省2012年高考改革的四大变化 2011年湖北高校的录取分数线 2012高考考试日期 20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武汉教科院给四月调考"号脉"(长江商报) 四月调考试卷部分学科解析(金报) 湖北省:2012年高考改革四大变化 2 ...

  • 2012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 ...

  • 2012年教科室工作总结
  • 一学期以来,在全校老师的鼎力支持下,教科室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集中研究中高考备考策略,兼顾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 第一部分 本学期工作回顾 1. 以"2012年中高考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展示课",提高初三.高三复习备考效益. 为推动两个毕业年级任课教师重视复习课,研究 ...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 戴俊和 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 一.&q ...

  • 高中语文科组工作计划
  • 篇一:2012年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新 2012 年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年里,我 们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将参照2012年上半年市教研市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工作计划,以教育 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新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新理念,探 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 ...

  • 2012届高考考前一周自主复习语文(6)
  • 考前一周自主复习语文(6) 解题指导 为了最好的发挥,请记住三个词:自信,沉着,谨慎. 总体原则 注意时间分配: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钟,160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各增加5分钟.考试时要基本遵循这一原则,也不要死守刻板,找到平时做题的感觉即可. 注意调查心态:语文是高考每一门,紧张往往不 ...

  •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 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 ...

  • 2012年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高二上册)
  • 冬去春来,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面临初三毕业班和高中关键时期(高二年级),为了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抓好,将我校毕业班级的成绩进一步提升,在上学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特对今年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加强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实词,虚词等.由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差别,根本无法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能依照 ...

  • 高考病句语文试卷.教案.课件.作文.总复习
  • 试卷 大小 2015年高考语文病句题及答案(精校版)[☆] 13K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病句题[答案][☆] 17K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语病[☆] 13K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答案][☆] 13K 历年高考病句真题汇编(1992-2012年)[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