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因素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强。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深入,金融理论与实务方面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而认识和探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解决现实金融经济问题;也为其他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金融市场的形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金融市场的发展更是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金融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丰富,金融市场学已逐步成为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内容也伴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创新的步伐不断修改完善和推陈出新。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金融学的涵盖面很宽,凡与金融相关的范畴几乎都包含在内。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金融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及其运作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七篇,第一篇是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流通、货币制度、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第二篇是信用与利率(信用的演进、信用形式、利息与利息率);第三篇是金融机构(银行类和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第四篇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第五篇是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国际收支及其均衡、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第六篇是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第七篇是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除了具有聚集资金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高效率配置资源、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现政府政策意图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
历史沿革: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系
越来越完善,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现代金融学的不断创新为理财学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一些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进入金融分析与决策中,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现已成为一门系统和完善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金融市场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和证券价格机制等;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包括货币资金、外汇、风险资产、股票、债券、远期、期货、期权等;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各主体的行为(包括:筹资、投资、套期保值、套利、政策行为和监管行为),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第一节 金融的概念与功能
现代市场经济中,三类市场对经济运行起着主导作用,即
要素市场:分配土地、劳动、管理与资本等生产要素
的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
金市场等。
产品市场:商品和劳务进行交易的场所。如:消费品
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旅游服务市场等。
金融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使资金由盈余部门向短缺
部门转移的市场。如:货币市场和资本市
场(最主要)、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
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金融期货、金融
期权、金融互换、金融远期市场等)。
金融市场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差异:(1)在金融
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一
种单纯的买卖关系,还包括借贷关系和委
托代理关系。(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
特殊商品即货币资金。(3)金融市场交易
过程与交易方式高度现代化,多是通过电
讯及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交易,无形市场有
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它通常是指以市场方式买卖金融工具的场所。即: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现代经济社会中,既有资金盈余者,又有资金短缺者,由此形成了资金供求双方,他们之间的货币资金融通或调剂就形成了金融交易活动,在融通或调剂时出具的债权债务凭证就成为金融工具。
资金供给者通过购买并持有各种金融工具拥有相应金额的债权;资金需求者通过发行或卖出各种金融工具承担着相应金额的债务。
各种不同的金融工具,构成了不同的融资市场,金融市场便是各种融资市场的总称。
二、金融市场的形成
远在金融市场形成之前,信用工具便已产生。它是商业信用发展的产物。由于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这
些信用工具只能存在于商品买卖双方,并不具有广泛的流动性。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信用。赊销是工商企业之间经常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即商品购买企业在获得商品的时候,没有马上支付货款,而是约定时间以后再支付货款。
商业信用包含了两种行为: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买卖行为是基础。如果没有商品的买卖,也就不会有随后的借贷。因此能够发生商业信用的双方必须是有商品购销关系的企业,而且商业信用主要是由生产企业向购货企业提供的,即由卖方向买方提供。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是企业间买卖商品时发生,是以商品买卖为基础的。信用规模受商品买卖数量的限制,大额的信用需求不可能通过商业信用来满足。(2)商业信用的方向也受到限制。商业信用通常只能是卖方向买方提供,由原材料生产企业向需要原材料的下游企业提供,而不能逆向进行。可见,企业之间的很多信用需求无法通过商业信用得到满足。(3)商业信用的期限也有限制。企业在由对方提供商业信用时,期限一般
受企业生产周转时间的限制,期限较短,所以商业信用只能解决短期资金融资的需要。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商业票据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而且每张商业票据的支付金额不同,支付期限也不同,在作支付凭证时均受到限制。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银行信用和金融市场。银行信用和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使信用工具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工具,激发了信用工具潜在的重要性。
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信用工具虽然仍是主要的工具,但具有广泛流动性的还有反映股权或所有权关系的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商品,它们都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工具,因而统称金融工具。
信用:是当今中国社会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书刊、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频繁出现诸如“信用形式”、“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危机”等词汇,虽然都使用“信用”,但讨论的却是不同的问题。
信用,大体而言,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一个是经济范畴中的信用,这两个范畴的信用既有各自独立的含义,同时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道德范畴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中的“信”就是诚信。
日常生活中,常说这个人很讲信用,那个人不讲信用,意思是说这个人说到做到,那个人则言而无信。 英文中的信用也是相信、信任或信誉之意。
与这个信用相对应的是失信或无信,如隐瞒、欺骗、欺诈等。
信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荀子认为:“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良好的信用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正常交往的必要基础,而且在个人、机构、部门、企业、国家之间的交往中都不可缺失的。
如果一个社会信用缺失,那么无论是一般的人际交往还是和经济交易都要受到极大的伤害。
经济范畴中信用:主要指借贷活动。
人们在谈论金融问题时,常常提到“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术语。
这里说的信用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贷者)和债务人(借者)之
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它不同于商品买卖。
在商品买卖中,价值对等转移和运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者售出商品,获得等值的货币;买者付出货币,得到商品。
虽然信用和商品买卖的形式不同,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换关系,也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约期归还并支付利息就是这个原则在信用范畴的具体运用。
这两个范畴信用的关系:道德范畴中的信用——诚信,与经济范畴中的信用——借贷活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一个诚信度很高的人未必从事借贷活动。实际上这两个范畴的信用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诚信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进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如果某个借者被公认缺乏诚信,没有人愿意把钱借给他;如果客户不信任银行,他就不会把钱存到银行。因此,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
信用的产生: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社会分工、大量剩余产品出现为前提,最原始的信用——高利贷。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
旧中国:盛行华北一带的“驴打滚”,贷款以日为期,利息率为4-5分,到期不还,利息率翻倍,按8-10分计算,利上加利越滚越大,利息率提高如驴打滚般快。
再如,旧时盛行于广东一带的“九扣十三归”:高利贷者每贷出100元,借款者按九扣只得90元,一个月到期须还本利130元,实付利息40元。还有,“印子钱”、“羊羔利”都是旧中国盛行的高利贷种类。
专栏1:温州的民间信用
温州民间信用活动呈现形式多样性、利率灵活性、操作简易性、活动区域性、关系依附性和风险隐藏性等特点。
各地的民间利率水平灵活反映了当地不同的资金余缺程度,同时又与借款人信誉、期限等因素密切相关。月息一般为千分之十至十二,信誉好,用款时间长的可以降低至千分之八至六,接近银行信用社利率水平。民间直接融资的操作手续比较简单,近90%的企业借款是信用方式,60%的个人在借款时只备借据
而且陈述简单,仅有借贷双方姓名和金额,利率有时是口头协商或随行就市,期限大多不事先确定,借出方可临时通知收回,借入方也可要求展期;还有超过20%的借贷无任何手续。农村的民间信用活动比城市活跃。一般限制在亲友、邻里或生意伙伴等社会关系。
三、金融市场的形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种,有形市场是指交易者集中在有固定地点和交易设施的场所内进行交易的市场,证券交易所就是典型的有形市场;无形市场是指交易者分散在不同地点(机构)或采用电讯手段进行交易的市场,如场外交易市场和全球外汇市场就属于无形市场。
四、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
与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样,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需要有一些必备的市场要素,否则,市场活动就难以顺畅地运行。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有:(1)市场参与者(主体)。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政府、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个人。(2)金融工具(客体)。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但由于货币资金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易,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因此,金融工具就成为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载体。(3)金融工具的价格。在金融市场上价格发挥着核心作用。(4)金融交易的
组织方式。受市场本身的发育程度、交易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交易双方意愿的影响,金融交易主要有三种组织方式:一是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二是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三是电讯交易方式,即没有固定场所,交易双方也不直接接触,主要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方式。这几种组织方式各有特点,分别可以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上这几种组织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彼此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
五、金融市场的功能:有7个基本功能,金融市场微观经济功能有聚敛功能、财富功能、流动性功能、交易功能;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功能有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反映功能。
1.聚敛功能。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发挥着资金 “蓄水池”的作用。它通过创造多种多样的金融工具并为之提供良好的流动性满足资金供求双方不同期限、收益和风险的要求为资金供应者提供适合的投资手段,从而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大规模资金。如:在货币与资本市场上销售的债券、股票、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为公众的储蓄提供了一条有利的出路,储蓄通
过金融市场流向投资,就能够生产更多的商品与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于房地产的投资,由于需要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资金量大,回收周期长,一般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2.财富功能。金融市场上销售的金融工具为选择储蓄的那些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极好的储存财富、保有资产的途径。如:外汇市场理财产品、国库券等,也可以选择以“实物”形式(如汽车)储存财富,但是这些实物必须折旧,并具有带来资本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途径不同,其风险与收益也不同。
3.流动性功能(变现能力)。金融市场提供了以很小的损失将这些工具转化为现金的手段,即金融市场为持有金融工具但是又需要货币的储蓄者提供了流动性。狭义的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的存款组成,它是唯一的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货币能够随时支出而不需要转化为其他形式。但货币在金融市场交易的所有资产中转得收益率是最小的,它的购买力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4.交易功能。金融市场将买者和卖者聚合在一起,其结果是便利了金融资产的交易,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5.分配功能。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
方面:一是资源的配置,二是财富的再分配,三是风险的再分配。
6.调节功能。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一方面体现在通过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传导途径。如: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必须以金融市场的良好发育作为前提;另一方面体现在对金融市场参与者自我完善的促进上。投资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谨慎地挑选投资对象(用脚投票)。
7.反映功能。金融市场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实际上指的就是金融市场反映功能。交易所里上市证券价格的波动,反映出上市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及发展前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
金融市场功能
六、金融市场的地位:首先,从金融业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这一机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出现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
(1)金融市场成为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的关键环节。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统一体,任何时期的金融市场的形态同那个时代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工具的发育程度是紧密相关的。金融市场是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传递机制。它通过各种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把成千上万的储蓄组织起来,并把这些储蓄输送到投资者手中 , 高度发达、影响广泛和运行灵活的金融市场在将储蓄转移给投资者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经济金融化使金融市场成为市场机制的主导和枢纽。今天的市场经济又被人称作是金融经济。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化,社会财富日益金融资产化,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趋向越来越明显。金融市场在市场机制中扮演着主导和枢纽的角色,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资金的利率能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资金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迅速、合理地流动。
(2)金融市场作为货币资金交易的渠道,以其特有的运作机制使千百万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汇成巨大的资金流推动和润滑着商品经济这个巨大的经济机器持续地运转。金融市场还以其完整而又灵敏的信号系统和灵活有力的调控机制引导着经济资源向着合理的方向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交易对象(主体和客体)
一、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组织和个人)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和金融市场媒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金融市场主体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这些交易者或是资金的供给者,或是资金的需
求者,或者以双重身份出现。这一时期的资金短缺者,可能成为另一时期的资金盈余者,这种关系转换随时随地发生。金融市场媒体是指那些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参与交易并促使交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也就是金融市场中介。金融市场媒体(不管是中介机构还是经纪人) 参与金融市场活动时,而是以金融市场中介活动为主业,以赚取佣金为直接目的。
(一)基于金融活动特点的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分类 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以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套期保值活动、套利活动以及监管活动。于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相应可以分为筹资者、投资者(投机者)、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监管者几个大类。
筹资者与投资者的划分是基于在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处不同的资金供求地位上的。
投机者、套利者、套期保值者的区别在于它们所从事的金融活动的性质不同,它们在金融交易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持有不同的资产结构,从而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监管者是指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监管的中央银行和其它金融监管机构。
(二)基于自身特性的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分类
政府、工商企业、居民、各类金融机构都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非金融中介的市场主体和作为金融中介的市场媒体。
1.非金融中介的市场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居民。它们在金融市场上同时扮演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角色,因而是市场主体。
2.金融中介性媒体不仅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以及作为金融市场监管者的中央银行,而且包括金融市场经纪人。
二、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进行金融交易的目的是货币资金融通,而资金的融通又是建立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之上,信用关系基础上的资金融通必须借助于某种金融工具才能得以实现,说明信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都是通过金融工具的取得和出让来完成的,金融工具于是成为信用关系的化身,成为金融市场上的客体或交易对象。
(一) 金融工具的演进
金融工具最初又称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指表示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资金的融通依据不同的信用关系,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采用不同的金融交易方式,而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金融市场的原始阶段,金融交易多通过私人直接进行,资金的供求双方直接地实现资金的融通。
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存款单等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是金融机构发展的产物,金融机构的出现解决了过去由于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不了解而造成的资金融通的障碍,将融资活动从一种私人间的交易变成为社会范围的金融交易。
(二) 金融工具的特性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促进资金从盈余方向需求方流动,以投资于有形资产;二是通过金融工具的交易,使收益和风险在资金的供求双方重新分布。金融工具的重要特性为期限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期限性是指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清偿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的约定。
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
力。
安全性或风险性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和收益能够安全收回而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期限性与收益性正向相关,即期限越长,收益越高,反之亦然。流动性、安全性则与收益性成反向相关,安全性、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收益性越低。反过来也一样,收益性高的金融工具其流动性和安全性就相对要差一些。正是期限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相互间的不同组合导致了金融工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之能够满足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和对“四性”的不同偏好。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类型
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型的体系和系统,不同的分类方法实际上反映了看待同样事物的不同视角和分析思路,多样的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充分地理解金融市场
一、 按交易对象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
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等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短期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工具的
流动性,以便随时地将金融工具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货币市场通常被细分为同业拆借市场、国库券市场、票据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中长期金融市场。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二是有价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通常被细分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则被作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自然发展与延伸。
外汇市场则是以不同种货币计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支付凭证之间的交换。狭义的外汇市场指的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同一市场各银行间的交易、中央银行与外汇银行间的交易以及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活动,通常被称为批发外汇市场( Wholesale Market )。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由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
保险市场是指从事因意外灾害事故所造成的财产和人身损失的补偿,以保险单和年金单的发行和转让为交易对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金融市场。
衍生金融市场是指以衍生性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
金融市场。通常被细分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金融互换市场和金融远期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或场所。
二、按证券交易方式和次数可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初级市场是新金融工具发行的市场,又称一级市场。 金融工具的发行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将金融工具销售给特定的机构;二是将金融资产广泛地发售给社会公众。
次级市场即证券流通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 初级市场是次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次级市场则是初级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三、按交割方式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现货市场是指随交易协议达成而立即交割的市场。 期货市场是指交易协议虽然已经达成,交割却要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的市场。
期权市场即各种期权交易的市场。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按成交协议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的期权费用 ( 或保险费 ) 后,即取得在特定的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金融工具的权利。
四、按交易与定价方式分为公开市场、议价市场、店
头市场和第四市场
公开市场即由众多市场参与者以拍卖方式交易和定价的市场。
议价市场是指没有固定场所、相对分散的市场,交易双方的买卖活动要通过直接谈判方式而自行议价成交。
店头市场又称柜台市场,是指未上市的证券或不足一个成交批量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第四市场是指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买卖双方直接联系成交的市场。
议价市场、店头市场和第四市场,都是不需要经纪人的市场。
五、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可分为基础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
基础金融市场是指以一切基础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也是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的总和。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指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
六、按金融交易作用范围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交易的作用范围限于一国
之内的市场,它除了包括全国性的、以本币计值的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以外,还包括国内的地方性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工具的交易要跨越国界进行的市场,也包括区域性的金融市场。区域性的金融市场同国际金融市场一样,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分属许多国家和地区,交易对象也以多种国际货币标价。 国内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国际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金融市场还可以根据中介机构的特征划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根据有无固定的场所划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七、将金融市场各子市场联结在一起的因素
金融市场体系的每一个子市场都代表着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市场。尽管金融市场被分成许多不同的部分,却因为某些因素的作用,使金融市场上的各个子市场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些因素主要是:
(一)信贷
信贷是基础性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借款人可以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去寻求最有利的信贷条件。
(二)投机与套利
投机与套利源于资金供求双方对利润的追求。
(三)完美而有效的市场
所谓完美市场,是指在这个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成本接近或等于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在这个市场上,任何力量都不对金融工具的交易及其价格进行干预和控制,任由交易双方通过自由竞争决定交易的所有条件。
(四)不完美与不对称的市场
金融市场固然有接近完美而有效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不完美的和不对称的,也并非各个金融市场部分都是完全竞争的,缺乏透明度、市场毫无理由地大起大落、操纵市场、幕后交易等不法行为甚至金融丑闻都时有发生,人们难以相信信息会包含在股价里。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广泛存在,金融工具的购买者所需要的信息并不都能轻易而廉价的获取,一些参与者利用他们占有的特殊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萧条到繁荣、从无序到有序、从羸弱到强大、从国内到国际的
不同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浪潮。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工程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以下新趋势:
(一)金融市场出现了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原来分割和相对独立的金融市场迅速连为一体,正向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发展。不仅金融市场交易国际化,交易主体也都已国际化。
(二)金融市场内部有了空前发展和变化
金融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市场上的活动都明显增强,机构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上新的主体,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成为位居前列的机构投资者,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金融机构显著增加,交易活动也更加频繁。
金融市场交易对象变化更大,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经纪人和经纪公司成为越来越繁荣的金融职业。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和开放金融市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根本改变金融压制的现状,纷纷建立和开拓国内金融市场,甚至致力于发展国际金融中心。
(四)国际融资证券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证券化是指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筹资手段的证券化和贷款债权的证券化。筹资手段的证券化是指传统的通过银行来筹集资金的方式开始逐渐向通过金融市场发行证券转变。贷款债权证券化则是指金融机构以贷款债权作担保的证券发行,即以证券交易转让贷款债权,使贷款债权具有流动性。
(五)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现了金融创新浪潮,与市场利率挂钩和具有更大弹性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一方面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使金融服务更加人性化;另一方面,则是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使有效率的市场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本章小结:
1.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以市场方式买卖金融工具的场所,是一个由许多具体的市场组成的庞大的市场体系。
2.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必然产物。从经济系统运行的整体上看,金融市场提供了以下几种经济功能:聚敛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和反映功能。
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即参加金融市场交易和促成
交易顺利达成的组织和个人,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和金融市场媒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4.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客体或交易对象。具有期限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任何金融工具都是以上四种特性的组合,是四种特性的矛盾统一体。
5.金融市场可以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可以按标的物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可以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可以按市场微观结构划分为拍卖市场、经纪人市场和交易商市场;可以按地域划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6.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宏观的和制度性的角度上看,出现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倾向;从微观的和技术性的角度上看,出现了金融工程化的和证券化的趋势。
7.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法。 按交易对象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按证券交易方式和次数可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按交割方式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按交易与定价方式分为公开市场、议价市场、店头市场和第四市场;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可分为基础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按金融交易作用范围可分为
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8.金融市场 某些因素的作用使各个子市场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些因素主要是:信贷、投机与套利、完美而有效地市场、不完美与不对称的市场。
9.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工程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以下新趋势:金融市场出现了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金融市场内部有了空前发展和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和开放金融市场;国际融资证券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以什么方式与经济联为一体?
2. 什么是金融市场,其具体内涵如何?
3.从金融市场在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中作用这一角度理解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4.说明什么是储蓄和投资, 为什么它们对经济的增长和我们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5.金融市场都有哪些参与者?
6.何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何谓初级市场与次级市场?
7.为什么金融体系各部分的利率与证券价格趋于向同一方向变动?什么因素将金融体系的各部分联结在一起?
8.什么是完美市场?什么是有效市场?根据你的判断,辨别现实世界市场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限制了现实市场的完全与有效率。什么是不对称信息?
9.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其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和反映功能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如何从金融市场的演进历程把握金融市场的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11.金融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
12.试编制一个能概览全貌的金融市场系统表。
13.学了本章之后, 试对金融工具作一个你认为比较准确的解说。
14.请将下列金融交易进行分类,判断它们是否属于①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②初级或二级市场;③公开或协议市场。注意下列交易适合于上述市场分类中1种以上的类别,答案要选出每一种交易适合的所有的适当的市场类型。进行分类的金融交易:
(1)今天你访问了一家当地银行,获得了三年期贷款为购买一辆小汽车和一些家俱融资;
(2)你通过在附近银行购买了9800元的国库券,今
天交割;
(3) A 普通股价格上涨,为此电话指示你的经纪人买入100股这个公司的股票;
(4)你获得了一笔收入,和当地一家基金公司联系,买入15000元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市场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因素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强。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深入,金融理论与实务方面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而认识和探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解决现实金融经济问题;也为其他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金融市场的形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金融市场的发展更是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金融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丰富,金融市场学已逐步成为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内容也伴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创新的步伐不断修改完善和推陈出新。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金融学的涵盖面很宽,凡与金融相关的范畴几乎都包含在内。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金融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及其运作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七篇,第一篇是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流通、货币制度、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第二篇是信用与利率(信用的演进、信用形式、利息与利息率);第三篇是金融机构(银行类和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第四篇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第五篇是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国际收支及其均衡、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第六篇是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第七篇是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除了具有聚集资金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高效率配置资源、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现政府政策意图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
历史沿革: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系
越来越完善,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现代金融学的不断创新为理财学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一些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进入金融分析与决策中,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现已成为一门系统和完善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金融市场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和证券价格机制等;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包括货币资金、外汇、风险资产、股票、债券、远期、期货、期权等;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各主体的行为(包括:筹资、投资、套期保值、套利、政策行为和监管行为),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第一节 金融的概念与功能
现代市场经济中,三类市场对经济运行起着主导作用,即
要素市场:分配土地、劳动、管理与资本等生产要素
的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
金市场等。
产品市场:商品和劳务进行交易的场所。如:消费品
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旅游服务市场等。
金融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使资金由盈余部门向短缺
部门转移的市场。如:货币市场和资本市
场(最主要)、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
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金融期货、金融
期权、金融互换、金融远期市场等)。
金融市场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差异:(1)在金融
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一
种单纯的买卖关系,还包括借贷关系和委
托代理关系。(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
特殊商品即货币资金。(3)金融市场交易
过程与交易方式高度现代化,多是通过电
讯及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交易,无形市场有
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它通常是指以市场方式买卖金融工具的场所。即: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现代经济社会中,既有资金盈余者,又有资金短缺者,由此形成了资金供求双方,他们之间的货币资金融通或调剂就形成了金融交易活动,在融通或调剂时出具的债权债务凭证就成为金融工具。
资金供给者通过购买并持有各种金融工具拥有相应金额的债权;资金需求者通过发行或卖出各种金融工具承担着相应金额的债务。
各种不同的金融工具,构成了不同的融资市场,金融市场便是各种融资市场的总称。
二、金融市场的形成
远在金融市场形成之前,信用工具便已产生。它是商业信用发展的产物。由于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这
些信用工具只能存在于商品买卖双方,并不具有广泛的流动性。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信用。赊销是工商企业之间经常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即商品购买企业在获得商品的时候,没有马上支付货款,而是约定时间以后再支付货款。
商业信用包含了两种行为: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买卖行为是基础。如果没有商品的买卖,也就不会有随后的借贷。因此能够发生商业信用的双方必须是有商品购销关系的企业,而且商业信用主要是由生产企业向购货企业提供的,即由卖方向买方提供。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是企业间买卖商品时发生,是以商品买卖为基础的。信用规模受商品买卖数量的限制,大额的信用需求不可能通过商业信用来满足。(2)商业信用的方向也受到限制。商业信用通常只能是卖方向买方提供,由原材料生产企业向需要原材料的下游企业提供,而不能逆向进行。可见,企业之间的很多信用需求无法通过商业信用得到满足。(3)商业信用的期限也有限制。企业在由对方提供商业信用时,期限一般
受企业生产周转时间的限制,期限较短,所以商业信用只能解决短期资金融资的需要。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商业票据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而且每张商业票据的支付金额不同,支付期限也不同,在作支付凭证时均受到限制。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银行信用和金融市场。银行信用和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使信用工具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工具,激发了信用工具潜在的重要性。
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信用工具虽然仍是主要的工具,但具有广泛流动性的还有反映股权或所有权关系的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商品,它们都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工具,因而统称金融工具。
信用:是当今中国社会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书刊、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频繁出现诸如“信用形式”、“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危机”等词汇,虽然都使用“信用”,但讨论的却是不同的问题。
信用,大体而言,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一个是经济范畴中的信用,这两个范畴的信用既有各自独立的含义,同时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道德范畴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中的“信”就是诚信。
日常生活中,常说这个人很讲信用,那个人不讲信用,意思是说这个人说到做到,那个人则言而无信。 英文中的信用也是相信、信任或信誉之意。
与这个信用相对应的是失信或无信,如隐瞒、欺骗、欺诈等。
信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荀子认为:“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良好的信用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正常交往的必要基础,而且在个人、机构、部门、企业、国家之间的交往中都不可缺失的。
如果一个社会信用缺失,那么无论是一般的人际交往还是和经济交易都要受到极大的伤害。
经济范畴中信用:主要指借贷活动。
人们在谈论金融问题时,常常提到“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术语。
这里说的信用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贷者)和债务人(借者)之
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它不同于商品买卖。
在商品买卖中,价值对等转移和运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者售出商品,获得等值的货币;买者付出货币,得到商品。
虽然信用和商品买卖的形式不同,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换关系,也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约期归还并支付利息就是这个原则在信用范畴的具体运用。
这两个范畴信用的关系:道德范畴中的信用——诚信,与经济范畴中的信用——借贷活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一个诚信度很高的人未必从事借贷活动。实际上这两个范畴的信用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诚信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进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如果某个借者被公认缺乏诚信,没有人愿意把钱借给他;如果客户不信任银行,他就不会把钱存到银行。因此,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
信用的产生: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社会分工、大量剩余产品出现为前提,最原始的信用——高利贷。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
旧中国:盛行华北一带的“驴打滚”,贷款以日为期,利息率为4-5分,到期不还,利息率翻倍,按8-10分计算,利上加利越滚越大,利息率提高如驴打滚般快。
再如,旧时盛行于广东一带的“九扣十三归”:高利贷者每贷出100元,借款者按九扣只得90元,一个月到期须还本利130元,实付利息40元。还有,“印子钱”、“羊羔利”都是旧中国盛行的高利贷种类。
专栏1:温州的民间信用
温州民间信用活动呈现形式多样性、利率灵活性、操作简易性、活动区域性、关系依附性和风险隐藏性等特点。
各地的民间利率水平灵活反映了当地不同的资金余缺程度,同时又与借款人信誉、期限等因素密切相关。月息一般为千分之十至十二,信誉好,用款时间长的可以降低至千分之八至六,接近银行信用社利率水平。民间直接融资的操作手续比较简单,近90%的企业借款是信用方式,60%的个人在借款时只备借据
而且陈述简单,仅有借贷双方姓名和金额,利率有时是口头协商或随行就市,期限大多不事先确定,借出方可临时通知收回,借入方也可要求展期;还有超过20%的借贷无任何手续。农村的民间信用活动比城市活跃。一般限制在亲友、邻里或生意伙伴等社会关系。
三、金融市场的形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种,有形市场是指交易者集中在有固定地点和交易设施的场所内进行交易的市场,证券交易所就是典型的有形市场;无形市场是指交易者分散在不同地点(机构)或采用电讯手段进行交易的市场,如场外交易市场和全球外汇市场就属于无形市场。
四、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
与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样,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需要有一些必备的市场要素,否则,市场活动就难以顺畅地运行。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有:(1)市场参与者(主体)。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政府、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个人。(2)金融工具(客体)。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但由于货币资金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易,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因此,金融工具就成为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载体。(3)金融工具的价格。在金融市场上价格发挥着核心作用。(4)金融交易的
组织方式。受市场本身的发育程度、交易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交易双方意愿的影响,金融交易主要有三种组织方式:一是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二是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三是电讯交易方式,即没有固定场所,交易双方也不直接接触,主要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方式。这几种组织方式各有特点,分别可以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上这几种组织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彼此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
五、金融市场的功能:有7个基本功能,金融市场微观经济功能有聚敛功能、财富功能、流动性功能、交易功能;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功能有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反映功能。
1.聚敛功能。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发挥着资金 “蓄水池”的作用。它通过创造多种多样的金融工具并为之提供良好的流动性满足资金供求双方不同期限、收益和风险的要求为资金供应者提供适合的投资手段,从而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大规模资金。如:在货币与资本市场上销售的债券、股票、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为公众的储蓄提供了一条有利的出路,储蓄通
过金融市场流向投资,就能够生产更多的商品与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于房地产的投资,由于需要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资金量大,回收周期长,一般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2.财富功能。金融市场上销售的金融工具为选择储蓄的那些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极好的储存财富、保有资产的途径。如:外汇市场理财产品、国库券等,也可以选择以“实物”形式(如汽车)储存财富,但是这些实物必须折旧,并具有带来资本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途径不同,其风险与收益也不同。
3.流动性功能(变现能力)。金融市场提供了以很小的损失将这些工具转化为现金的手段,即金融市场为持有金融工具但是又需要货币的储蓄者提供了流动性。狭义的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的存款组成,它是唯一的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货币能够随时支出而不需要转化为其他形式。但货币在金融市场交易的所有资产中转得收益率是最小的,它的购买力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4.交易功能。金融市场将买者和卖者聚合在一起,其结果是便利了金融资产的交易,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5.分配功能。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
方面:一是资源的配置,二是财富的再分配,三是风险的再分配。
6.调节功能。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一方面体现在通过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传导途径。如: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必须以金融市场的良好发育作为前提;另一方面体现在对金融市场参与者自我完善的促进上。投资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谨慎地挑选投资对象(用脚投票)。
7.反映功能。金融市场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实际上指的就是金融市场反映功能。交易所里上市证券价格的波动,反映出上市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及发展前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
金融市场功能
六、金融市场的地位:首先,从金融业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这一机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出现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
(1)金融市场成为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的关键环节。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统一体,任何时期的金融市场的形态同那个时代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工具的发育程度是紧密相关的。金融市场是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传递机制。它通过各种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把成千上万的储蓄组织起来,并把这些储蓄输送到投资者手中 , 高度发达、影响广泛和运行灵活的金融市场在将储蓄转移给投资者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经济金融化使金融市场成为市场机制的主导和枢纽。今天的市场经济又被人称作是金融经济。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化,社会财富日益金融资产化,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趋向越来越明显。金融市场在市场机制中扮演着主导和枢纽的角色,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资金的利率能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资金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迅速、合理地流动。
(2)金融市场作为货币资金交易的渠道,以其特有的运作机制使千百万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汇成巨大的资金流推动和润滑着商品经济这个巨大的经济机器持续地运转。金融市场还以其完整而又灵敏的信号系统和灵活有力的调控机制引导着经济资源向着合理的方向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交易对象(主体和客体)
一、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组织和个人)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和金融市场媒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金融市场主体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这些交易者或是资金的供给者,或是资金的需
求者,或者以双重身份出现。这一时期的资金短缺者,可能成为另一时期的资金盈余者,这种关系转换随时随地发生。金融市场媒体是指那些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参与交易并促使交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也就是金融市场中介。金融市场媒体(不管是中介机构还是经纪人) 参与金融市场活动时,而是以金融市场中介活动为主业,以赚取佣金为直接目的。
(一)基于金融活动特点的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分类 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以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套期保值活动、套利活动以及监管活动。于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相应可以分为筹资者、投资者(投机者)、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监管者几个大类。
筹资者与投资者的划分是基于在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处不同的资金供求地位上的。
投机者、套利者、套期保值者的区别在于它们所从事的金融活动的性质不同,它们在金融交易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持有不同的资产结构,从而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监管者是指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监管的中央银行和其它金融监管机构。
(二)基于自身特性的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分类
政府、工商企业、居民、各类金融机构都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非金融中介的市场主体和作为金融中介的市场媒体。
1.非金融中介的市场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居民。它们在金融市场上同时扮演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角色,因而是市场主体。
2.金融中介性媒体不仅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以及作为金融市场监管者的中央银行,而且包括金融市场经纪人。
二、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进行金融交易的目的是货币资金融通,而资金的融通又是建立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之上,信用关系基础上的资金融通必须借助于某种金融工具才能得以实现,说明信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都是通过金融工具的取得和出让来完成的,金融工具于是成为信用关系的化身,成为金融市场上的客体或交易对象。
(一) 金融工具的演进
金融工具最初又称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指表示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资金的融通依据不同的信用关系,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采用不同的金融交易方式,而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金融市场的原始阶段,金融交易多通过私人直接进行,资金的供求双方直接地实现资金的融通。
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存款单等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是金融机构发展的产物,金融机构的出现解决了过去由于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不了解而造成的资金融通的障碍,将融资活动从一种私人间的交易变成为社会范围的金融交易。
(二) 金融工具的特性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促进资金从盈余方向需求方流动,以投资于有形资产;二是通过金融工具的交易,使收益和风险在资金的供求双方重新分布。金融工具的重要特性为期限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期限性是指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清偿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的约定。
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
力。
安全性或风险性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和收益能够安全收回而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期限性与收益性正向相关,即期限越长,收益越高,反之亦然。流动性、安全性则与收益性成反向相关,安全性、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收益性越低。反过来也一样,收益性高的金融工具其流动性和安全性就相对要差一些。正是期限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相互间的不同组合导致了金融工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之能够满足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和对“四性”的不同偏好。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类型
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型的体系和系统,不同的分类方法实际上反映了看待同样事物的不同视角和分析思路,多样的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充分地理解金融市场
一、 按交易对象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
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等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短期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工具的
流动性,以便随时地将金融工具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货币市场通常被细分为同业拆借市场、国库券市场、票据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中长期金融市场。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二是有价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通常被细分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则被作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自然发展与延伸。
外汇市场则是以不同种货币计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支付凭证之间的交换。狭义的外汇市场指的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同一市场各银行间的交易、中央银行与外汇银行间的交易以及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活动,通常被称为批发外汇市场( Wholesale Market )。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由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
保险市场是指从事因意外灾害事故所造成的财产和人身损失的补偿,以保险单和年金单的发行和转让为交易对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金融市场。
衍生金融市场是指以衍生性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
金融市场。通常被细分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金融互换市场和金融远期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或场所。
二、按证券交易方式和次数可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初级市场是新金融工具发行的市场,又称一级市场。 金融工具的发行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将金融工具销售给特定的机构;二是将金融资产广泛地发售给社会公众。
次级市场即证券流通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 初级市场是次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次级市场则是初级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三、按交割方式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现货市场是指随交易协议达成而立即交割的市场。 期货市场是指交易协议虽然已经达成,交割却要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的市场。
期权市场即各种期权交易的市场。期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按成交协议签订合同,允许买方在交付一定的期权费用 ( 或保险费 ) 后,即取得在特定的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金融工具的权利。
四、按交易与定价方式分为公开市场、议价市场、店
头市场和第四市场
公开市场即由众多市场参与者以拍卖方式交易和定价的市场。
议价市场是指没有固定场所、相对分散的市场,交易双方的买卖活动要通过直接谈判方式而自行议价成交。
店头市场又称柜台市场,是指未上市的证券或不足一个成交批量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第四市场是指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买卖双方直接联系成交的市场。
议价市场、店头市场和第四市场,都是不需要经纪人的市场。
五、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可分为基础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
基础金融市场是指以一切基础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也是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的总和。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指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
六、按金融交易作用范围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交易的作用范围限于一国
之内的市场,它除了包括全国性的、以本币计值的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以外,还包括国内的地方性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工具的交易要跨越国界进行的市场,也包括区域性的金融市场。区域性的金融市场同国际金融市场一样,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分属许多国家和地区,交易对象也以多种国际货币标价。 国内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国际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金融市场还可以根据中介机构的特征划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根据有无固定的场所划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七、将金融市场各子市场联结在一起的因素
金融市场体系的每一个子市场都代表着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市场。尽管金融市场被分成许多不同的部分,却因为某些因素的作用,使金融市场上的各个子市场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些因素主要是:
(一)信贷
信贷是基础性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借款人可以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去寻求最有利的信贷条件。
(二)投机与套利
投机与套利源于资金供求双方对利润的追求。
(三)完美而有效的市场
所谓完美市场,是指在这个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成本接近或等于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在这个市场上,任何力量都不对金融工具的交易及其价格进行干预和控制,任由交易双方通过自由竞争决定交易的所有条件。
(四)不完美与不对称的市场
金融市场固然有接近完美而有效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不完美的和不对称的,也并非各个金融市场部分都是完全竞争的,缺乏透明度、市场毫无理由地大起大落、操纵市场、幕后交易等不法行为甚至金融丑闻都时有发生,人们难以相信信息会包含在股价里。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广泛存在,金融工具的购买者所需要的信息并不都能轻易而廉价的获取,一些参与者利用他们占有的特殊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萧条到繁荣、从无序到有序、从羸弱到强大、从国内到国际的
不同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浪潮。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工程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以下新趋势:
(一)金融市场出现了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原来分割和相对独立的金融市场迅速连为一体,正向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发展。不仅金融市场交易国际化,交易主体也都已国际化。
(二)金融市场内部有了空前发展和变化
金融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市场上的活动都明显增强,机构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上新的主体,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成为位居前列的机构投资者,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金融机构显著增加,交易活动也更加频繁。
金融市场交易对象变化更大,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经纪人和经纪公司成为越来越繁荣的金融职业。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和开放金融市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根本改变金融压制的现状,纷纷建立和开拓国内金融市场,甚至致力于发展国际金融中心。
(四)国际融资证券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证券化是指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筹资手段的证券化和贷款债权的证券化。筹资手段的证券化是指传统的通过银行来筹集资金的方式开始逐渐向通过金融市场发行证券转变。贷款债权证券化则是指金融机构以贷款债权作担保的证券发行,即以证券交易转让贷款债权,使贷款债权具有流动性。
(五)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现了金融创新浪潮,与市场利率挂钩和具有更大弹性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一方面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使金融服务更加人性化;另一方面,则是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使有效率的市场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本章小结:
1.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以市场方式买卖金融工具的场所,是一个由许多具体的市场组成的庞大的市场体系。
2.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必然产物。从经济系统运行的整体上看,金融市场提供了以下几种经济功能:聚敛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和反映功能。
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即参加金融市场交易和促成
交易顺利达成的组织和个人,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和金融市场媒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4.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客体或交易对象。具有期限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任何金融工具都是以上四种特性的组合,是四种特性的矛盾统一体。
5.金融市场可以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可以按标的物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可以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可以按市场微观结构划分为拍卖市场、经纪人市场和交易商市场;可以按地域划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6.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宏观的和制度性的角度上看,出现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倾向;从微观的和技术性的角度上看,出现了金融工程化的和证券化的趋势。
7.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法。 按交易对象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按证券交易方式和次数可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按交割方式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按交易与定价方式分为公开市场、议价市场、店头市场和第四市场;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可分为基础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按金融交易作用范围可分为
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8.金融市场 某些因素的作用使各个子市场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些因素主要是:信贷、投机与套利、完美而有效地市场、不完美与不对称的市场。
9.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工程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以下新趋势:金融市场出现了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金融市场内部有了空前发展和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和开放金融市场;国际融资证券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以什么方式与经济联为一体?
2. 什么是金融市场,其具体内涵如何?
3.从金融市场在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中作用这一角度理解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4.说明什么是储蓄和投资, 为什么它们对经济的增长和我们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5.金融市场都有哪些参与者?
6.何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何谓初级市场与次级市场?
7.为什么金融体系各部分的利率与证券价格趋于向同一方向变动?什么因素将金融体系的各部分联结在一起?
8.什么是完美市场?什么是有效市场?根据你的判断,辨别现实世界市场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限制了现实市场的完全与有效率。什么是不对称信息?
9.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其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和反映功能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如何从金融市场的演进历程把握金融市场的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11.金融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
12.试编制一个能概览全貌的金融市场系统表。
13.学了本章之后, 试对金融工具作一个你认为比较准确的解说。
14.请将下列金融交易进行分类,判断它们是否属于①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②初级或二级市场;③公开或协议市场。注意下列交易适合于上述市场分类中1种以上的类别,答案要选出每一种交易适合的所有的适当的市场类型。进行分类的金融交易:
(1)今天你访问了一家当地银行,获得了三年期贷款为购买一辆小汽车和一些家俱融资;
(2)你通过在附近银行购买了9800元的国库券,今
天交割;
(3) A 普通股价格上涨,为此电话指示你的经纪人买入100股这个公司的股票;
(4)你获得了一笔收入,和当地一家基金公司联系,买入15000元证券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