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布置中的"留白"

  不知何时起,“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句响亮的口号。走进一个个校园,走进一间间教室,班务栏、公告栏,学习园、竞赛园、展示台、荣誉榜,还有名人名言……挂满了四周的墙壁。   不可否认,每堵墙都“说话”,这让学生充分展示了才艺,享受了成功的乐趣:一幅幅绘画作品,展示着学生的美术天赋;一块块书法条幅,是小小书法家的墨迹;一句句豪言壮语,书写着学生的伟大理想。我也一度赞叹于这样的创意。但后来,看到满目的标语挤压着我,鲜艳的色彩刺激着我,眼睛所到之处,都是一片刻意的教育天地时,我害怕了,也开始质疑:这样的环境布置究竟是否科学?   最近朋友在装修房子,让我去看看。进去时,她正在和设计师讨论。朋友指着客厅的一堵堵墙壁,谈着自己的设想,名家字画啊,根雕竹艺啊,玉石盆景啊,反正她喜欢的,都想搬进来。但是设计师友好地提醒道:“客厅是你们闲聊休息的场所,如果墙壁上挂满了字画,地板上放满了物品,你就会很压抑,一天的劳累很难释放,如果遇到情绪不好,也很难调节。装修是要讲究留白的。”   留白?!我豁然开朗,悬着的疑问终于找到了答案:房子装修要留白,教室布置自然也要留白!教师总想把重要的内容张贴出来提醒学生,也总想让每个学生的才艺得到更多的展示,所以不断地在墙上“填空”“补白”。到最后,填得没了空档,补得没了白墙,满眼是色彩、字画、标语,不是你的眼睛在看什么,而是所有的东西都强制性地往你的眼睛里钻。即使所有的东西都是美的,你也会陷入审美疲劳。那么所有美丽的东西,都成了损害眼睛、影响情绪、压抑心理的垃圾,甚至是毒品。   此时,也突然唤起了我对于“留白”的记忆与联想。记得读师范学国画时,美术老师非常强调留白,老是跟我们说什么“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其实不止艺术,世上万事万物都需要留白,需要空间,需要生命力。   我们教室环境的布置也应该讲究留白,为学生创造一个舒服的学习场所。   首先,要让白墙白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白色对心脏、精神、神经和情绪有很好的安抚作用,也有助于培养活力和获得支持性的情感。所以一般情况下,墙壁都是白色的。学习时眼睛、精神都很容易疲劳,如果望出去都是满满的色彩,那么就无法释放疲劳,调节情绪。时间久了,还会精神压抑,产生心理厌倦。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还白墙以本来面目。   1.让空白保留。布置教室的时候,宁少勿多,少做加法,多做减法。看着白色的墙壁,该思考哪些地方应该留白,不能张贴,而不是看见有空白的地方就想去填空。   2.让留白自然。我们看到最多的留白形式,就是在墙上贴一张方形的大纸,四周留些空白。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这样机械呆板的形式,会扼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墙壁的留白,要自然,要随意,不要机械地割裂。   3.让色彩和谐。在用色上,低年段的教室布置尤其要注意。我们总觉得孩子小,喜欢颜色鲜艳的,就把教室布置得色彩缤纷,红色的花朵,黄色的太阳,绿色的叶子……这样不仅刺激了眼睛,产生视觉疲劳,而且极大地分散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所以,用色上,首先要尽量不用彩色;其次,在学生上课的视觉范围内,尽量用淡雅的色彩;另外各个板块要围绕着主色调设计,体现一定的变化,但不能色彩纷呈。   其次,要让空间空起来。   空间上的留白,是整个教室的“气眼”。有了气眼,才能呼吸,才有灵动的气息。所以教室布置一定要让空间空起来。   1. 物品摆放要有所取舍。教室四周,尽量多留些空间让学生课间嬉戏;平时不用的小黑板,多余的课桌椅,以及一些暂时搁置的教具,要清理出教室,使得空间宽敞有序;讲台一定要改掉以往高大威严的形象,摆放一个和学生的课桌椅差不多高大的桌子,从空间上架设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桥梁。舍弃一些物品,学生就得到了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2.物品添置要发挥学生自主性。教师只须安放最基本的物品,余下的让学生来思考、添置、调整、美化。如何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学生思考;窗台上的花,橱柜里的书,让学生自己去购买,或者从家里拿来;生物角里的鱼虾,让学生自己喂养……久而久之,学生与这些物品都有了感情,也把教室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自然就更懂得珍惜与爱护。   3.变换物品要促进学生发展。变换物品要以“根据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学生上好了美术手工课,可以把精美的制作予以展示,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科学课上研究石头,就让学生把各色各样的小石头一一展览,增长见识;语文课上要写作文,可以把可爱的洋娃娃,或者小鱼小虾,带进教室,共同观察、习作。根据课内外学习的需要,不断撤换一些物品,留住了气眼,保持了新鲜,也带来了活力。      总之,给教室留白,也就是给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个宽敞的空间、绿色的空间、自由的空间。

  不知何时起,“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句响亮的口号。走进一个个校园,走进一间间教室,班务栏、公告栏,学习园、竞赛园、展示台、荣誉榜,还有名人名言……挂满了四周的墙壁。   不可否认,每堵墙都“说话”,这让学生充分展示了才艺,享受了成功的乐趣:一幅幅绘画作品,展示着学生的美术天赋;一块块书法条幅,是小小书法家的墨迹;一句句豪言壮语,书写着学生的伟大理想。我也一度赞叹于这样的创意。但后来,看到满目的标语挤压着我,鲜艳的色彩刺激着我,眼睛所到之处,都是一片刻意的教育天地时,我害怕了,也开始质疑:这样的环境布置究竟是否科学?   最近朋友在装修房子,让我去看看。进去时,她正在和设计师讨论。朋友指着客厅的一堵堵墙壁,谈着自己的设想,名家字画啊,根雕竹艺啊,玉石盆景啊,反正她喜欢的,都想搬进来。但是设计师友好地提醒道:“客厅是你们闲聊休息的场所,如果墙壁上挂满了字画,地板上放满了物品,你就会很压抑,一天的劳累很难释放,如果遇到情绪不好,也很难调节。装修是要讲究留白的。”   留白?!我豁然开朗,悬着的疑问终于找到了答案:房子装修要留白,教室布置自然也要留白!教师总想把重要的内容张贴出来提醒学生,也总想让每个学生的才艺得到更多的展示,所以不断地在墙上“填空”“补白”。到最后,填得没了空档,补得没了白墙,满眼是色彩、字画、标语,不是你的眼睛在看什么,而是所有的东西都强制性地往你的眼睛里钻。即使所有的东西都是美的,你也会陷入审美疲劳。那么所有美丽的东西,都成了损害眼睛、影响情绪、压抑心理的垃圾,甚至是毒品。   此时,也突然唤起了我对于“留白”的记忆与联想。记得读师范学国画时,美术老师非常强调留白,老是跟我们说什么“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其实不止艺术,世上万事万物都需要留白,需要空间,需要生命力。   我们教室环境的布置也应该讲究留白,为学生创造一个舒服的学习场所。   首先,要让白墙白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白色对心脏、精神、神经和情绪有很好的安抚作用,也有助于培养活力和获得支持性的情感。所以一般情况下,墙壁都是白色的。学习时眼睛、精神都很容易疲劳,如果望出去都是满满的色彩,那么就无法释放疲劳,调节情绪。时间久了,还会精神压抑,产生心理厌倦。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还白墙以本来面目。   1.让空白保留。布置教室的时候,宁少勿多,少做加法,多做减法。看着白色的墙壁,该思考哪些地方应该留白,不能张贴,而不是看见有空白的地方就想去填空。   2.让留白自然。我们看到最多的留白形式,就是在墙上贴一张方形的大纸,四周留些空白。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这样机械呆板的形式,会扼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墙壁的留白,要自然,要随意,不要机械地割裂。   3.让色彩和谐。在用色上,低年段的教室布置尤其要注意。我们总觉得孩子小,喜欢颜色鲜艳的,就把教室布置得色彩缤纷,红色的花朵,黄色的太阳,绿色的叶子……这样不仅刺激了眼睛,产生视觉疲劳,而且极大地分散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所以,用色上,首先要尽量不用彩色;其次,在学生上课的视觉范围内,尽量用淡雅的色彩;另外各个板块要围绕着主色调设计,体现一定的变化,但不能色彩纷呈。   其次,要让空间空起来。   空间上的留白,是整个教室的“气眼”。有了气眼,才能呼吸,才有灵动的气息。所以教室布置一定要让空间空起来。   1. 物品摆放要有所取舍。教室四周,尽量多留些空间让学生课间嬉戏;平时不用的小黑板,多余的课桌椅,以及一些暂时搁置的教具,要清理出教室,使得空间宽敞有序;讲台一定要改掉以往高大威严的形象,摆放一个和学生的课桌椅差不多高大的桌子,从空间上架设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桥梁。舍弃一些物品,学生就得到了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2.物品添置要发挥学生自主性。教师只须安放最基本的物品,余下的让学生来思考、添置、调整、美化。如何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学生思考;窗台上的花,橱柜里的书,让学生自己去购买,或者从家里拿来;生物角里的鱼虾,让学生自己喂养……久而久之,学生与这些物品都有了感情,也把教室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自然就更懂得珍惜与爱护。   3.变换物品要促进学生发展。变换物品要以“根据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学生上好了美术手工课,可以把精美的制作予以展示,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科学课上研究石头,就让学生把各色各样的小石头一一展览,增长见识;语文课上要写作文,可以把可爱的洋娃娃,或者小鱼小虾,带进教室,共同观察、习作。根据课内外学习的需要,不断撤换一些物品,留住了气眼,保持了新鲜,也带来了活力。      总之,给教室留白,也就是给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个宽敞的空间、绿色的空间、自由的空间。


相关内容

  • 班级文化布置评比方案
  • 班级文化布置评比方案 为了进一步营造校园文化气息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墙壁说话",让"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导师",让环境影响教育学生.学校决定举行班级文化布置评比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5年3月15日至4 ...

  • 走出幼儿园环境布置的误区
  • 近年来,作为"不说话的老师""第三位老师"的幼儿园环境越来越成为幼教工作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反思现今幼儿园环境创设,我们看到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环境布置即墙面的装饰和环境设计的艺术性上,环境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也没有带给教师惬意的实惠,而是成 ...

  • 教室布置评比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我校"实力特校.幸福特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师生的审美观.拓宽知识面,激发师生学习热情,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以舒心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特制定以下教室布置评比方案. 二.总体要求 1.精心策划,让教室内的每一块墙 ...

  • 例谈品德教材中 "留白"的作用
  • 例谈品德教材中 "留白"的作用 品德教材中的留白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留白的表现形式,它大致可以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代表着不同的目的.再来看看留白在文中的位置:留白在文中的位置突出,有时是最上方,有时是中间,显然可以看出教材留白在编 ...

  • 怎样上好一堂课
  • 怎样上好一堂课 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事业心.责仼心.师德水平的真实反映,更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鉴于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以此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从以下习惯和老师一起思考: 一不可忽视的课前准备: ...

  •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留白"策略
  • 摘 要: "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讲究"意到笔不到"虚实相互,张弛有度,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人无穷的想象.幼儿教学中的区域活动,也能适当"留白",相信教师的教学往往能事倍 ...

  • 浅谈构图的原则之--疏密.虚实.留白
  • 摄影构图的诸多组成元素,要恰到好处地安排在同一个画面中,就要讲究疏密有致.元素安排得当有序,就有表现出摄影构图应有的美感:如果元素安排得不合理,如过于程式化或随意化,则会出现重复.堆砌.杂乱.无序等现象,导致画面缺乏应有的美感. 因此,在摄影构图的布局阶段,我们就要把所有构图元素做一个合理有序的疏密 ...

  • 新德育课程与品德教学
  • 新德育课程与品德教学 为什么要强调"新"品德课程呢?在课标解读中我们分析了综 合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思想品德课的不同,它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所以相应的也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新课程必须由教师通过一节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来表达.教学观念 ...

  • 班主任课题资料
  • 班级管理方法及手段创新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完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如何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是目前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