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印象

  冬天,给人们展示的是苍凉、裸露与寂静,这就是冬天的美。   只有到了冬天,人们才能感受到苍凉。而从苍凉中得到美的感受,是一种升华。苍凉的世界里,没有了郁郁葱葱,没有了鲜花绽放,没有了五颜六色,想起那一年的冬天,由齐齐哈尔乘火车去哈尔滨,旅途冰封大地,被大地覆盖的原野上,几乎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偶尔看见一只乌鸦,孤鸣着飞向天际。2008年农历“大雪”前去五台山,则是另外一种别致的苍凉。车刚刚驶进山里,空中便飘起了雪花,随着蜿蜒山路的升高,雪愈发变得大了,风也怒号起来,将山谷里弥漫成雪雾的世界,周围的一切都被雪笼罩着,对面的山岭变得模糊,近处山坡上的怪石变得狰狞,枯草与树叶夹杂在大雪中飞舞,山风凌厉,仿佛是冥府里传来的挽歌;满目迷茫,仿佛来到了混沌的天国。虽然如此,我却欣赏着这么一种别致的苍凉。苍凉是洁净的世界。苍凉能整理人们的思绪,让人们追索一种清素与纯真。为什么寺院大都远离嘈杂喧闹而修建在高山之上?那是佛对苍凉的选择。清灯冷屋,口诵经卷,在苍凉中获得,在苍凉中升华,一直到天堂。历史上,有些高官显贵削发为僧,尽舍荣耀、权势和万贯家财,净身出家,皈依佛门而终生不悔。他们把心灵的净空当作一种新的获得,而净空中的心灵,似乎是一种更加高尚的选择,由此获得一种苍凉的超脱。   世界上多少人向往着热烈啊!人们一旦懂得了这个世界,就激活了竞争的欲望,在金钱、地位、荣耀的引诱下你高我低争斗不止,明争暗斗日夜不息。人们欣赏掌声,沉溺于虚荣,人们在掌声中追求着更多的热烈,人们在热烈中一次又一次地获得。热烈使得人们激情,使得人们勃发,使得人们亢奋,使得人们疯狂。待到人生之秋时,丝丝苍凉从心头掠过,人们才发现,苍凉其实是更充实的获得,淡泊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人生在选择热烈的同时伴随着权势倾轧的险恶,尔虞我诈的心惊胆战和由此带来身心的煎熬与人性的摧残,以及垂危病体的折磨,往往醒悟晚矣。   冬天的自然界是裸露的。高高的杨树失去了往日的繁茂,只留下光秃秃的干与枝条,裸露在大地上。大地也是裸露着的。没有了成长着的庄稼,繁茂的野草,只剩下黄褐色的地表。风两手空空地从原野上掠过,阳光毫无阻挡地撒落在原野上,原野却整天整夜地昏睡着;大雪把原野覆盖,原野在雪中裸睡得更加深沉,从大地深处传来几声酣,隐隐约约的。冬天,村庄也是裸露着的,没有了树叶的笼罩,没有了绿篱的装点,屋顶上面的地瓜干早已收藏。那么,房子,走动着的人与牲畜,落满灰尘的街巷,还有街头那眼甜水井,以及井口上的辘轳,都裸露着,从空中俯视尽收眼底。裸露,才造就了村庄的本色。   万千世界之中,只有人才是包装着的,随着社会的进化,人包装得愈加现代与复杂。包装又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尤其那些不挡寒不避雨不遮体的装饰品,珠光宝气,把富人包装到了极致。人的包装许多的时候是一种虚伪。男盗女娼在华丽的包装下招摇过市,某些权贵们把香车美女、豪宅别墅当作另一类包装品,这么一层一层地,把灵魂包藏在最里面,连上帝都难以窥视。如果包装只是意味着虚伪,那么,裸露和坦荡才是真美。   即使是冬日,姑娘们也争相露出了亮丽的脸蛋儿,如云的秀发,如脂的脖颈,甚至秀腿上圆润光泽的膝。美术学院中的人体写真,需要的是彻底的裸露,而古希腊女神维纳斯,将裸露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真的,裸体的人不仅回归为自然界中的动物天性,而且是艺术的追求与自然的归真。裸露的美让世界变得亮丽,让人性朝着原始回归。但是,欣赏裸露的美,需要一种纯真与高尚。美学的裸露追求一种天性与真实,而裸露的美的欣赏需要一种对于凡夫俗子的超脱,实现从真到美,又从美到真的思维链接。   那么,冬天让大自然心情裸露,反而要人们极限包装,真的是一种自然法则的二律背反了,哲学中的辩证法或许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某种解析:人生冬天的心灵也是追求裸露的,它与大自然冬天的裸露归于事物发展逻辑的统一,人们在人生的春天、夏天和秋天中尽演着幻梦、浪漫与多情,而到了人生的冬天,这一切都已经失却。耄耋之年,权贵与事业都已经成为遥远的模糊的记忆,财富或财富的包装都变得没有意义。不分昼夜的昏睡曾经出现过几时拍着光屁股游乐于街巷中的裸露,在裸露的回忆中获得了身体与心灵的彻底回归。是的,哪一个人不是赤条条降生到人世,几十年后又赤条条奔向天国呢?人老了,就容易淡薄名利与财富。一些老人将大把百元钞票丢进功德箱中,或把巨财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人生寒冬,心灵的裸露如释重负,人们都想轻松地步入天国。   冬天里的原野是寂静的,几乎听不到任何天籁。此时,牛马入圈,鸟儿归巢,人们猫冬。无风无雪的原野上,寂静得让人颤栗。此时,如果你是一人默默走在原野上,真想放声大吼,把静的恐怖释放出来。市郊公园里也是寂静的,不见了夏日的喧闹与一波又一波的人流,以及伴舞的乐声,恋人的低语,雀儿觅食的呼唤,落叶与青草生长的微弱之声更无从寻觅。太静了,我蹑手蹑脚走在枯草与腐叶上,恐怕吵醒了泥土里冬眠的虫子,或依偎在枝头巢中酣睡的鸟儿。   冬天的寂静是人间打点思绪的日子,春华秋实都已经成为过去,来年的希望还无从生成,让心灵也猫个冬吧!一旦你的心静起来,你才发现,原本总也理不清的事物现在清晰了,原来执着的心情现在淡漠了,原来心灵的沉重步入洒脱,纷乱繁琐走向清晰简约。人与事看透了,一切就变得简单了,名与利可以搁置了,身心便轻松了。人生的哲理理顺了,前进的路子也就由坎坷变成坦途,这就是宁静致远吧!其实,生活的沉重与烦恼是可以丢弃的,哪怕只是暂时。好像一个人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得累了,把担子放在路边,依在背风向阳处小酣,梦中的愉快与轻松就微笑着展现在脸上。由动入静,由醒而眠,是心灵转折的路径。由大自然中的寂静步入心态的宁静,你就会感觉到,浸透着清素、寂寞、苍凉的理性之光在大脑中闪烁着、繁殖着、充实着,直到浓稠与深沉。之后,便是心灵的空彻,思维在空灵中向着无限扩张。是的,宁静是通达理性的桥梁,由此返璞归真。万物之乱始于躁,万物和谐始于静。不管人们对真理的求索,还是灵感突现,都需要宁静。宁静是激活心灵的火花的钥匙,是通达理性王国的路途。   哲学大师黑格尔关于有与无的表述,也凸现了宁静的作用。他认为,真理的发现必须经由两个阶段,一是从有到无,人们实现了灵魂的彻底空彻,一切变成虚无;二是无中生有,人们在虚无中得到灵感,突发真理性认识。二者的中介如同在思维两个阶段搭接的桥梁,宁静就是这座桥梁的特性。黑格尔之所以把他的纯思,即思想着的思想,称作为静思,就是因为只有静,才有纯。宁静作为一种境界,是心态的苍凉与人性的裸露,万物归真的终极同化,实现“天人合一”的心路。于是,我匍匐在冬天的原野上,万籁俱寂,周围的世界与我都化作苍凉。我倾听着地心跳动的脉搏,隐隐约约的,虚虚实实的,断断续续的,噢,我终于捕捉到了大地有规律的跳动,我的脉搏与它的跳动成为同步。此刻,我仿佛化作一撮泥土,与大地整合在一起,心中的苍凉变得虚无,世界连同我自己,一切不复存在,只有大地脉搏跳动着的声音。

  冬天,给人们展示的是苍凉、裸露与寂静,这就是冬天的美。   只有到了冬天,人们才能感受到苍凉。而从苍凉中得到美的感受,是一种升华。苍凉的世界里,没有了郁郁葱葱,没有了鲜花绽放,没有了五颜六色,想起那一年的冬天,由齐齐哈尔乘火车去哈尔滨,旅途冰封大地,被大地覆盖的原野上,几乎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偶尔看见一只乌鸦,孤鸣着飞向天际。2008年农历“大雪”前去五台山,则是另外一种别致的苍凉。车刚刚驶进山里,空中便飘起了雪花,随着蜿蜒山路的升高,雪愈发变得大了,风也怒号起来,将山谷里弥漫成雪雾的世界,周围的一切都被雪笼罩着,对面的山岭变得模糊,近处山坡上的怪石变得狰狞,枯草与树叶夹杂在大雪中飞舞,山风凌厉,仿佛是冥府里传来的挽歌;满目迷茫,仿佛来到了混沌的天国。虽然如此,我却欣赏着这么一种别致的苍凉。苍凉是洁净的世界。苍凉能整理人们的思绪,让人们追索一种清素与纯真。为什么寺院大都远离嘈杂喧闹而修建在高山之上?那是佛对苍凉的选择。清灯冷屋,口诵经卷,在苍凉中获得,在苍凉中升华,一直到天堂。历史上,有些高官显贵削发为僧,尽舍荣耀、权势和万贯家财,净身出家,皈依佛门而终生不悔。他们把心灵的净空当作一种新的获得,而净空中的心灵,似乎是一种更加高尚的选择,由此获得一种苍凉的超脱。   世界上多少人向往着热烈啊!人们一旦懂得了这个世界,就激活了竞争的欲望,在金钱、地位、荣耀的引诱下你高我低争斗不止,明争暗斗日夜不息。人们欣赏掌声,沉溺于虚荣,人们在掌声中追求着更多的热烈,人们在热烈中一次又一次地获得。热烈使得人们激情,使得人们勃发,使得人们亢奋,使得人们疯狂。待到人生之秋时,丝丝苍凉从心头掠过,人们才发现,苍凉其实是更充实的获得,淡泊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人生在选择热烈的同时伴随着权势倾轧的险恶,尔虞我诈的心惊胆战和由此带来身心的煎熬与人性的摧残,以及垂危病体的折磨,往往醒悟晚矣。   冬天的自然界是裸露的。高高的杨树失去了往日的繁茂,只留下光秃秃的干与枝条,裸露在大地上。大地也是裸露着的。没有了成长着的庄稼,繁茂的野草,只剩下黄褐色的地表。风两手空空地从原野上掠过,阳光毫无阻挡地撒落在原野上,原野却整天整夜地昏睡着;大雪把原野覆盖,原野在雪中裸睡得更加深沉,从大地深处传来几声酣,隐隐约约的。冬天,村庄也是裸露着的,没有了树叶的笼罩,没有了绿篱的装点,屋顶上面的地瓜干早已收藏。那么,房子,走动着的人与牲畜,落满灰尘的街巷,还有街头那眼甜水井,以及井口上的辘轳,都裸露着,从空中俯视尽收眼底。裸露,才造就了村庄的本色。   万千世界之中,只有人才是包装着的,随着社会的进化,人包装得愈加现代与复杂。包装又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尤其那些不挡寒不避雨不遮体的装饰品,珠光宝气,把富人包装到了极致。人的包装许多的时候是一种虚伪。男盗女娼在华丽的包装下招摇过市,某些权贵们把香车美女、豪宅别墅当作另一类包装品,这么一层一层地,把灵魂包藏在最里面,连上帝都难以窥视。如果包装只是意味着虚伪,那么,裸露和坦荡才是真美。   即使是冬日,姑娘们也争相露出了亮丽的脸蛋儿,如云的秀发,如脂的脖颈,甚至秀腿上圆润光泽的膝。美术学院中的人体写真,需要的是彻底的裸露,而古希腊女神维纳斯,将裸露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真的,裸体的人不仅回归为自然界中的动物天性,而且是艺术的追求与自然的归真。裸露的美让世界变得亮丽,让人性朝着原始回归。但是,欣赏裸露的美,需要一种纯真与高尚。美学的裸露追求一种天性与真实,而裸露的美的欣赏需要一种对于凡夫俗子的超脱,实现从真到美,又从美到真的思维链接。   那么,冬天让大自然心情裸露,反而要人们极限包装,真的是一种自然法则的二律背反了,哲学中的辩证法或许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某种解析:人生冬天的心灵也是追求裸露的,它与大自然冬天的裸露归于事物发展逻辑的统一,人们在人生的春天、夏天和秋天中尽演着幻梦、浪漫与多情,而到了人生的冬天,这一切都已经失却。耄耋之年,权贵与事业都已经成为遥远的模糊的记忆,财富或财富的包装都变得没有意义。不分昼夜的昏睡曾经出现过几时拍着光屁股游乐于街巷中的裸露,在裸露的回忆中获得了身体与心灵的彻底回归。是的,哪一个人不是赤条条降生到人世,几十年后又赤条条奔向天国呢?人老了,就容易淡薄名利与财富。一些老人将大把百元钞票丢进功德箱中,或把巨财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人生寒冬,心灵的裸露如释重负,人们都想轻松地步入天国。   冬天里的原野是寂静的,几乎听不到任何天籁。此时,牛马入圈,鸟儿归巢,人们猫冬。无风无雪的原野上,寂静得让人颤栗。此时,如果你是一人默默走在原野上,真想放声大吼,把静的恐怖释放出来。市郊公园里也是寂静的,不见了夏日的喧闹与一波又一波的人流,以及伴舞的乐声,恋人的低语,雀儿觅食的呼唤,落叶与青草生长的微弱之声更无从寻觅。太静了,我蹑手蹑脚走在枯草与腐叶上,恐怕吵醒了泥土里冬眠的虫子,或依偎在枝头巢中酣睡的鸟儿。   冬天的寂静是人间打点思绪的日子,春华秋实都已经成为过去,来年的希望还无从生成,让心灵也猫个冬吧!一旦你的心静起来,你才发现,原本总也理不清的事物现在清晰了,原来执着的心情现在淡漠了,原来心灵的沉重步入洒脱,纷乱繁琐走向清晰简约。人与事看透了,一切就变得简单了,名与利可以搁置了,身心便轻松了。人生的哲理理顺了,前进的路子也就由坎坷变成坦途,这就是宁静致远吧!其实,生活的沉重与烦恼是可以丢弃的,哪怕只是暂时。好像一个人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得累了,把担子放在路边,依在背风向阳处小酣,梦中的愉快与轻松就微笑着展现在脸上。由动入静,由醒而眠,是心灵转折的路径。由大自然中的寂静步入心态的宁静,你就会感觉到,浸透着清素、寂寞、苍凉的理性之光在大脑中闪烁着、繁殖着、充实着,直到浓稠与深沉。之后,便是心灵的空彻,思维在空灵中向着无限扩张。是的,宁静是通达理性的桥梁,由此返璞归真。万物之乱始于躁,万物和谐始于静。不管人们对真理的求索,还是灵感突现,都需要宁静。宁静是激活心灵的火花的钥匙,是通达理性王国的路途。   哲学大师黑格尔关于有与无的表述,也凸现了宁静的作用。他认为,真理的发现必须经由两个阶段,一是从有到无,人们实现了灵魂的彻底空彻,一切变成虚无;二是无中生有,人们在虚无中得到灵感,突发真理性认识。二者的中介如同在思维两个阶段搭接的桥梁,宁静就是这座桥梁的特性。黑格尔之所以把他的纯思,即思想着的思想,称作为静思,就是因为只有静,才有纯。宁静作为一种境界,是心态的苍凉与人性的裸露,万物归真的终极同化,实现“天人合一”的心路。于是,我匍匐在冬天的原野上,万籁俱寂,周围的世界与我都化作苍凉。我倾听着地心跳动的脉搏,隐隐约约的,虚虚实实的,断断续续的,噢,我终于捕捉到了大地有规律的跳动,我的脉搏与它的跳动成为同步。此刻,我仿佛化作一撮泥土,与大地整合在一起,心中的苍凉变得虚无,世界连同我自己,一切不复存在,只有大地脉搏跳动着的声音。


相关内容

  • 初冬印象作文150字
  • 初冬印象作文150字 时间过的真快呀,转眼间就到了初冬,外面的变化可大了! 街边的小草枯萎了,有的变黄,有的还是绿色.天空灰蒙蒙的,感觉有些透不过气来,头顶再也没有小燕子飞过. 早晨起来,人们都懒懒的,躲在被窝里不愿意起床.可是当人们在大街上行走时,总是匆匆忙忙,希望尽快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 我最喜 ...

  • 优质课大赛优秀获奖作品[济南的冬天]教案12
  •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 ...

  • 东北大森林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将带着大 家去一个新的自然风景区:东北大森林.(大屏幕出示大森林的配乐图片)东北大森林不但 森林覆盖面积大,而且在森林中繁衍生息着400余种珍禽异兽,1000余种野生植物,是我 国的一个巨大的宝库.今天,让我们去 ...

  • 优秀教案设计_济南的冬天__张华清[1]1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们不说温暖明媚的春天.喧嚣热烈的夏天.金色辉煌的秋天,单表一下多姿的冬天."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说燕京一带冬天雪花的特点,"瀚海阑干百丈冰"是描绘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 ...

  •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 感. 2. 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 3. 学会生动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方 ...

  • 创新公开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 ...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走一走,看一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之后,让我们一起来自由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吧 生自读生字:融,涨,葱,挡,浸,剑 ...

  • 家乡的美食作文
  • 篇一: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在客家,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说起家乡的美食那可是让人数不胜数啊,但一想起就让我流口水的还是这道菜--酿豆腐. 这可是客家人人人皆知的一道名菜呢!大家都经常做,那味道可是赞不绝口的!我的材料是豆腐.猪肉.香菇.如果是想让酿豆腐更加美味,放点大葱是最好的选择.别看材料这么简单, ...

  • 江南的冬景1
  • <江南的冬景>教案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