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运动中教案(1)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设计

尹雪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同。

过程与方法:能够在探究过程中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难点:理解“参照物”.

。 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探究的问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发现了什么?建筑树木为什么会向后退?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我们怎样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科学世界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形成问题,点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初步认识参照物。

1、玩找茬游戏,探究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找茬游戏,我们来比比谁反应最快。

师:你们反应都很敏捷,能说说你怎样找的吗?

生:根据位置变化。

师:为什么位置会变了呢?

生:因为它们都在运动.

师:你根据什么判断它在运动,举例说说。

生:老鹰从小孩的上方跑到右上方去了

板书(老鹰——小孩 上方-----右上方)

师:老鹰相当于小孩位置改变了,所以判断老鹰在运动。

师:你是以什么为标准判断的?

生:小孩

师:说得真好

生:小猫从路的拐角处到路的后方。

(板书 小猫——路 拐角处------后方)

师:你又是参照什么来判断的呢?

······

师:你们发现了没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有一个共同的方法。

生:先选一个作参照的物体,看判断物体相对于这个物体来说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是否改变。

师:这里的小猫、老鹰···是一个物体,小孩、路是作参照的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了,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改变,它就是静止的。

这里的“另一个物体”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参照物”。

(板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参照物)

师:我们可以这样说:“以小孩为参照物,老鹰在动。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师:同学们真聪明。可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选择参照物是最关键的。选择什么样的物体为参照物呢?

生:静止的

师: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动手来探究一下。

2、动手操作,探究参照物的特点。

实验1

师:请小组长把小汽车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推动它,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一)上

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记录单一

师:可不可以选正在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呢,再来探究

师:请同学们把笔盒放到自己桌面的右边位置上,把橡皮放到笔盒的上面,用手轻轻推动笔盒到桌子的左边,再观察,橡皮动了吗?笔盒呢?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二) 动手操作

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做为参照物。

师: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只是我们把运动的物体假定不动。(板书,假定不动) 生: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结论也不一样。

小结: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参照物,再来介绍介绍。

你们都说得很好,来看看科学上是怎样介绍的

(出示课件,指名读,红色字重读)

三、课堂检测

1、出示视频

师:你会用科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了吗?

2、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运动,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科学大闯关

师:你们都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让我们进入科学大闯关。 挑战一

出示鱼和草图片

(1)用你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图片中的运动

(2)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挑战二

课件出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挑战三

出示图片

五、指导学生认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师:我们的黑板、教学楼在运动吗?

生:没有

师:地球在运动吗?怎样运动的?

生:围着太阳公转。

(出示课件)

师:黑板、教学楼都在地球上,运动了吗?树木、房子运动了吗?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既然地球在不停的转动,那么地球上的一切物体也就跟着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了。所以我们说,一切都在运动中,而且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板书课题:一切都在运动中,绝对运动)

(2)引导:既然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说黑板、教学楼这样的物体是静止的呢?

生:相对于周围静止的事物说的

(板书:相对静止 )

(出示科学小常识课件)

【设计意图: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我们常说的静止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来说的,有其相对的性质,使学生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本环节设计是直指课题,本节课教学目标。】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千世界,奇妙无穷,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科学的大脑去分析解决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七、板书设计

一切都在运动中 鸭子——— 湖 湖的中心湖边

老鹰——— 小孩 小孩上方小孩的右上方

判断物体 另一个物体 位置改变

(参照物)

静止不动 (相对静止)

假定不动 (绝对运动)

《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设计

尹雪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同。

过程与方法:能够在探究过程中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难点:理解“参照物”.

。 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探究的问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发现了什么?建筑树木为什么会向后退?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我们怎样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科学世界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形成问题,点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初步认识参照物。

1、玩找茬游戏,探究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找茬游戏,我们来比比谁反应最快。

师:你们反应都很敏捷,能说说你怎样找的吗?

生:根据位置变化。

师:为什么位置会变了呢?

生:因为它们都在运动.

师:你根据什么判断它在运动,举例说说。

生:老鹰从小孩的上方跑到右上方去了

板书(老鹰——小孩 上方-----右上方)

师:老鹰相当于小孩位置改变了,所以判断老鹰在运动。

师:你是以什么为标准判断的?

生:小孩

师:说得真好

生:小猫从路的拐角处到路的后方。

(板书 小猫——路 拐角处------后方)

师:你又是参照什么来判断的呢?

······

师:你们发现了没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有一个共同的方法。

生:先选一个作参照的物体,看判断物体相对于这个物体来说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是否改变。

师:这里的小猫、老鹰···是一个物体,小孩、路是作参照的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了,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改变,它就是静止的。

这里的“另一个物体”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参照物”。

(板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参照物)

师:我们可以这样说:“以小孩为参照物,老鹰在动。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师:同学们真聪明。可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选择参照物是最关键的。选择什么样的物体为参照物呢?

生:静止的

师: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动手来探究一下。

2、动手操作,探究参照物的特点。

实验1

师:请小组长把小汽车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推动它,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一)上

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记录单一

师:可不可以选正在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呢,再来探究

师:请同学们把笔盒放到自己桌面的右边位置上,把橡皮放到笔盒的上面,用手轻轻推动笔盒到桌子的左边,再观察,橡皮动了吗?笔盒呢?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二) 动手操作

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做为参照物。

师: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只是我们把运动的物体假定不动。(板书,假定不动) 生: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结论也不一样。

小结: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参照物,再来介绍介绍。

你们都说得很好,来看看科学上是怎样介绍的

(出示课件,指名读,红色字重读)

三、课堂检测

1、出示视频

师:你会用科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了吗?

2、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运动,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科学大闯关

师:你们都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让我们进入科学大闯关。 挑战一

出示鱼和草图片

(1)用你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图片中的运动

(2)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挑战二

课件出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挑战三

出示图片

五、指导学生认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师:我们的黑板、教学楼在运动吗?

生:没有

师:地球在运动吗?怎样运动的?

生:围着太阳公转。

(出示课件)

师:黑板、教学楼都在地球上,运动了吗?树木、房子运动了吗?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既然地球在不停的转动,那么地球上的一切物体也就跟着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了。所以我们说,一切都在运动中,而且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板书课题:一切都在运动中,绝对运动)

(2)引导:既然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说黑板、教学楼这样的物体是静止的呢?

生:相对于周围静止的事物说的

(板书:相对静止 )

(出示科学小常识课件)

【设计意图: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我们常说的静止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来说的,有其相对的性质,使学生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本环节设计是直指课题,本节课教学目标。】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千世界,奇妙无穷,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科学的大脑去分析解决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七、板书设计

一切都在运动中 鸭子——— 湖 湖的中心湖边

老鹰——— 小孩 小孩上方小孩的右上方

判断物体 另一个物体 位置改变

(参照物)

静止不动 (相对静止)

假定不动 (绝对运动)


相关内容

  • 分子热运动教案
  •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 南丹县大厂中学 韦玉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 ...

  • §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 §8.1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和内容 3.通过事例,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二.教学重点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和内容 2.通过事例,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三.教学难点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和内容 2.通过事 ...

  • 牛顿第二定律导入教案
  • 一.教学内容: 光的折射 二.教学环节:讲解 三.技能训练目标: 1.普通话准确.简洁.流畅.连贯,吐字清晰,无语病.无口头禅: 2.讲解能与直观的板书.演示.提问相结合:讲解时注意促使学生参与: 3.问题的设计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陈述准确.清楚: 四.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 ...

  • 4232.沪科版初中物理2.1动与静教案
  • <2.1动与静>教案 一.课前知识准备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________的世界,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________之中. (答案:运动 运动) 2.很多诗人曾用优美的诗句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 ...

  • 16.1分子热运动教案
  • 物理教案 第 周 第 课时 主备人: 钱洪锋 2013 年 月 日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6.1 分子热运动 课型 新授 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 2.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 ...

  •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 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力学 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1.1质点 ...

  • 小学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 小学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小学体育课程论 1.体育教学论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名解) 2.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 ...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表格式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
  • 13.1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能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及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认识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13
  • 北京代表团邓亚萍: 亲爱的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 杨凌是我的朋友,他是奥运会奖牌的获得者.我们知道奥运会已经在世界20多个城市举办,中国运动员受到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欢迎和友好接待.我本人曾在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亲身经历过友好的欢迎.我们梦想希望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给中国运动员机会:热烈欢迎.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