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 髓 读
由 《 旅夜书 怀》 写景的张 力感知杜甫 诗歌之 沉郁
清 华大 学 附属 中学 许姗 姗
在 中学 语 文 教 学 尤 其 是 古 典 诗 歌 的教 学 中 , 杜甫 的诗 是重 中之重 。杜 甫诗歌 的风格 , 他 曾 自己
细读和分析诗歌 , 首联 “ 细草微风岸 , 危樯独
夜舟 ” , 这 两 句 中的 意 象 有 细 草 、 微风、 岸, 危樯 、
提 出也 被历来 诗评家们 所公认 的 , 便是 “ 沉郁顿 夜 、 独 舟 。这些 意象 具有 怎样 的特 点 呢?“ 细草” 是
挫” 。所 谓 “ 沉郁” 主要 表现 为 意 境 开 阔壮 大 , 感 情 纤 细 、 脆弱的草 , 在风 中瑟瑟 地 颤抖 。“ 危樯” 是高 深沉苍凉 ; 所谓 “ 顿挫 ” 主要 表 现 为 语 言 和韵 律 屈 高 的桅 杆 。 “ 独舟” 的意 象不 免 让 人想 到滔 滔无 尽 折有力 , 而不 是平 滑流 利或 任情 奔放 。( 章培 恒 、 骆 的江 水 之 中一 叶小 舟 浮游 于上 ,如似 没 有 根 蒂 的
玉 明主编 , 《 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 出版社 1 9 9 6 飞蓬一般在水面上随波荡漾 ,任风吹拂 ,任 浪拍 年版 ) 如何理解 杜甫诗歌 的“ 沉郁” ?“ 沉” 即“ 深” , 打 。而 在这 样舟 上 的人就会 显得 更加 微茫 和凄 惶 。 指 内容的深刻 、 深广 、 深厚。“ 郁” 即“ 积” , 指内容 的 杜甫作诗 曾有 “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美学追求 , 后
真实 、 凝重 、 含蓄。 沉则 不 浮 , 郁 则不 薄 。因此 , 杜甫 代 诗 人在 评 价杜 甫 的 诗 时也 提 出 “ 少 陵炼 神 ” , 足 诗 歌 中所 蕴 藏 的情 感 往 往 是极 其 复 杂 的 ,远 非 一 见 杜 甫 在 诗 歌 写 作 中对 于 某 些 字 词 使 用 的考 究 。 些 单 一 的词 语 可 以概 括 。 本文 将 以杜 甫 的 五言 律 在《 旅夜书怀》 中, 这样作诗 的准则集 中体现在诗
诗《 旅夜书怀》 为例 , 品读赏鉴 , 探讨杜甫情感 的复 歌 的颔联“ 星垂平野 阔, 月涌大江流 ” 。这一联中 ,
杂 性及 其 “ 沉郁” 的诗 学 风格 。 过 。公 元 7 6 4年 , 杜甫 携 家 人再 次 回到 成 都 , 给 好 被 无数 诗 评 家追 捧 的两 个 字是 “ 垂” 和“ 涌” 。这 两 “ 垂” 字 的含 义有 很 多 , 查阅《 汉典》 发现 , 与 本
杜甫后半生 的大部分 时光都在颠沛流离 中度 个字的使用究竟优在何处?
友 严武 做节 度参 谋 , 生活 暂 时安定 下来 。但 不料 第 诗 相关 的含 义有 : 第一 , 本 意为 像 花 叶下 垂 ; 第二 ,
二年 四月严武忽然去世 ,杜甫不得不再次离开成 垂挂 ; 第三 , 接近 , 快要 。联系这
些含义可知 , 本句
都 草堂 , 乘舟 东下 , 在岷江、 长 江一 带飘 泊 。 5 3岁 的 中“ 星 垂平 野 阔 ” 的意思 首 先是 指 星 辰仿 佛 悬 挂 在
杜甫 , 在一个漂泊的夜晚 , 在静夜停 舟的寂寥江天 遥 远 的天 边 , 这是 一 种 星空 的状 态 , 好像 星 星 是有
中, 他 看 到 了什 么 ?又 如 何抒 发 自己一 生 的感 慨 ? 重量的, 而夜幕承受不住星星这个重量 , 所 以星星 这便 是诗 歌 《 旅夜 书怀 》 的诞 生 背景 。
要垂下来 。因此 “ 垂” 在此 处不可换 作“ 坠” 或 者
《 旅夜书怀》 是一首典型 的写景抒情诗歌。仔 “ 落” 等。在此句中, “ 星” 与“ 平野” 有何关联?我们
细 品读 诗 歌前 两 联 的写 景 句 ,会 发 现 这 两 联 的景 都 有 这样 的 经 历 , 当大 地 一 马 平 川 , 无限宽广时 , 色具 有 截然 相 反 的特点 。第一 联 “ 细 草微 风 岸 , 危 就会 看到 在无 限 的远方 天地 相接 , 融为 一体 。也 因 樯独夜舟” 由狭 小 特 点 的 意 象 群 构 成 , 第 二联 “ 星 此 , 当平 野 足够 广 阔 , 远 处垂 挂 在 天上 的星 星 就会 垂平野阔 , 月 涌 大江 流 ” 则 由雄浑 广 阔 的意 象群 构 向下无 限地接 近地 面 。一 个 “ 垂” 字, 将夜 空和 平野 成 。那 么这 两 组 特点 几 乎 相 反 的意 象 群 放 在一 首 两个 空 间联 结 在 了一 起 , 让 它 的逻 辑关 系变 为 : 因 诗 中, 一 幅画 面 中 , 难 道 不 矛 盾 吗 ?如 何 看 待杜 甫 为看见 星垂 , 便 知平 野无 限 的广 阔。
写 景 的张力 ?
“ 月涌 大江 流 ” 句 亦是 如此 。“ 涌” 字优 在何 处 ?
2 0 1 3年 第 7 - 8期
《 说文解字》 中说 : “ 涌, 滕也。 ” 《 广雅》 中释: “ 涌, 出 患 了肺 病 和风 痹 ,又 老又 病 的他 已经没 有 可 能 回
也。 ” 而 涌动 的主体 是何 物呢 , 是月光 还是 大江 ?由 到 朝廷 。所 以揣摩 杜 甫此 刻 的 内心 , 何 其 悲伤 、 悲
沉重 !但是同时 , 他的悲却并不是因为个体的 和上 句 “ 星垂 平 野 阔” 的对 应 关 系可 知 , 涌 动 的应 痛 、
是江水 , 此 处 的情 景 是 : 天 上一 个 月 亮 , 水 中一 个 小 情感 ,而 是在其 中 内蕴 和 内化 了一 种经 世 济 民 月亮 , 看 见水 中月 亮 在翻 腾涌 动 , 不 断 向上 涌 出它 的胸怀 。如他 后期 的很多 诗歌一 样 , 即使 略去 了忧 的空 间平 面 。因此 , 这里 同样构成 了一 个 因果 的逻 国忧民的内容 , 依然长存忧国忧民的精神 。
辑 关 系。
到此 , 再 回头 细 品诗 歌
写景 的前 两联 , 杜 甫 的
诗 歌 的首 联 和颈 联 的关 系 是什 么 ?从 内容上 胸 怀 彰显 的淋漓 尽致 。诗人 脚 下 似乎 唯有 细 草 微 看, 两 联 中 的意象 是 有联 系 和可 叠加 的 : 其实“ 岸” 风, 所 倚 似 乎 也 只 是 江上 一 叶孤 舟 , 但 四野 平 阔 , 即是 阔野 , “ 细草 ” 长 在 阔野 上 , “ 夜” 指 向的是 “ 星” 是何等境界与胸襟 ;大江奔流 ,是何等气势 与力
和“ 月” , “ 独舟 ” 行驶 在 大江 中 ; “ 平野 ” 承 “ 岸” , 因 量 。 因此 , 广 阔之景 绝 非仅 仅 为 了衬 托孤 独 之情 , 只有 “ 细草 ” 而无丛 林 大木 , 视野 才 得 “ 开 阔” ; “ 大 广 阔之景本 身 就是杜 甫 阔大胸怀 的反 映和体 现 。
江” 承“ 舟( 水面) ” , 因船 桅 “ 高” , 易见 船之 晃 动 , 又
于此 ,杜 甫在 诗歌 中对 自己 的形象 产 生 了 自
由船 之动便 可 以感 到 江水 的奔流 。这样 看来 , 这两 我 想象 。 “ 飘飘 何所 似 , 天 地一 沙鸥 ” 。 试想 , 这 是一 联在 内容上 其 实 紧紧相 承 并且 密 不 可分 。从情 感 只 什么样 的沙 鸥?一 方面这 只沙 鸥很孤 独 , 在 天地 上说 , 杜 甫 此 时在西 蜀 漂泊 的路 途 中 , 其 由“ 细草” 之 间无依 无靠 。但 另 一方 面 , 这不 是一 只蜷缩 在 角
“ 独舟” 承载的孤寂 、 凄凉之情不言而喻 , 那么颔联 落里孤影 自怜 的鸥鸟 , 而是即使孤独 、 飘零 、 痛苦 、
无奈 , 但 依然胸 中有 天地 。因此 , 诗歌 的最后 广 阔之 景似 应 为衬 托 , “ 狭” 和“ 阔” 构 成一 组 反 衬 , 悲愤 、 在无 限广 阔 的空 间 内 , 孤独 才 会更 显 孤 独 , 渺小 才
会更 为渺 小 。
一
句“ 天地 一 沙 鸥” 恰 恰是 诗 歌前 两 联 的微 缩 和 总
结, 细草 、 独舟、 沙鸥都是杜甫 自己, 而星月下的阔
由此 可观 。
诗歌颔联中有一个字“ 涌” 字 。其实 , “ 涌” 的除 野 、 大江便是整个天地 。杜甫孤独 、 悲愤中的胸怀
了江水 , 还 有 作者 的心 。诗人 此 刻 的心 情是 “ 把酒 酹 滔滔 , 心潮 逐浪高 ” 。体 现在诗 歌 中 , 便是 颈联 直 《 旅夜 书 怀 》 中这 种 “ 阔” “ 狭” 相 生 的诗歌 手 法
例如 : “ 日月笼 中鸟 , 乾坤 水上 萍 ” ( 杜 抒 胸 臆 的情 感 抒 发 —— “ 名 岂 文 章 著 ,官 应 老 病 为杜 甫 常用 ,
休” 。名声确实是 因文章而显著 , 做官没有 因为年 甫 《 衢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 ) , “ 江湖满地一渔 老多病而停止。清代沈德潜在《 唐诗别裁》 中
对其 翁” ( 杜甫《 秋 兴八首 ・ 其七》 ) , “ 江汉思归客 , 乾坤
阐释说 : “ 胸 怀经 济 , 故 云名 岂以文 章 而著 ; 官 以论 事罢 , 而云 老病应休 。立 言之 妙如此 。”
一
腐儒” ( 杜 甫《 江 汉》 ) 。正 是景 中 的张力 , 才生 出 了杜 甫 复杂 的 、 浓 厚深 沉 的情 感 。梁启 超 1 9 2 2年
经 世济 民是古 代 贤 士 的立 世 准则 ,儒 家 一 直 曾做过一场题为 《 情圣 杜甫》 的演讲 , 其 中谈 到 : 我 以为工 部最少 可 以 当得起 隋圣 ’ 的徽号 。因 为 强 调 建功 立业 ,强调 对 于 国家 和 人 民强 烈 的责 任 “ 感, 而 不是 写文章 取得 一个 书生 与诗 人 的名声 。深 他 的 情 感 的 内容 , 是极丰富的 , 极真实的 , 极 深 刻
受 儒家思想影 响的杜甫 , 同样满怀 “ 致君尧舜上 ,
的。他表情 的方法又极熟练 , 能鞭辟到深处 , 能将
能像 电气 一 般 , 一 振 一 再使风俗淳” 的政治理想。但是纵览他的一生 , 曾 他 全 部完 全反 映不 走样 子 , 只有 体会 到杜 甫情感 的 因直 言 进谏 , 触 怒权 贵 而被 贬 官 , 也 因对 时 政 痛心 荡地 打 到别人 的心 弦上 。”
疾首而弃官 , 总之都没有按照 自己的理想 因为老 、 复杂 和深 刻 , 玩 味 出杜甫 表情 达 意 、 锤 炼字 句 的 深 才能感觉到老杜的沉郁和大气 , 也方能赏 病 而功 成身 退 。此 时 的杜 甫 5 3 岁, 在经 历 了安史 厚功力 ,
情圣 ” 的本 色 。 之乱后 , 他和唐代都已经青春不再 。垂暮之年 , 又 鉴 到其 “
2 0 1 3年 第 7 - 8期
文 本 髓 读
由 《 旅夜书 怀》 写景的张 力感知杜甫 诗歌之 沉郁
清 华大 学 附属 中学 许姗 姗
在 中学 语 文 教 学 尤 其 是 古 典 诗 歌 的教 学 中 , 杜甫 的诗 是重 中之重 。杜 甫诗歌 的风格 , 他 曾 自己
细读和分析诗歌 , 首联 “ 细草微风岸 , 危樯独
夜舟 ” , 这 两 句 中的 意 象 有 细 草 、 微风、 岸, 危樯 、
提 出也 被历来 诗评家们 所公认 的 , 便是 “ 沉郁顿 夜 、 独 舟 。这些 意象 具有 怎样 的特 点 呢?“ 细草” 是
挫” 。所 谓 “ 沉郁” 主要 表现 为 意 境 开 阔壮 大 , 感 情 纤 细 、 脆弱的草 , 在风 中瑟瑟 地 颤抖 。“ 危樯” 是高 深沉苍凉 ; 所谓 “ 顿挫 ” 主要 表 现 为 语 言 和韵 律 屈 高 的桅 杆 。 “ 独舟” 的意 象不 免 让 人想 到滔 滔无 尽 折有力 , 而不 是平 滑流 利或 任情 奔放 。( 章培 恒 、 骆 的江 水 之 中一 叶小 舟 浮游 于上 ,如似 没 有 根 蒂 的
玉 明主编 , 《 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 出版社 1 9 9 6 飞蓬一般在水面上随波荡漾 ,任风吹拂 ,任 浪拍 年版 ) 如何理解 杜甫诗歌 的“ 沉郁” ?“ 沉” 即“ 深” , 打 。而 在这 样舟 上 的人就会 显得 更加 微茫 和凄 惶 。 指 内容的深刻 、 深广 、 深厚。“ 郁” 即“ 积” , 指内容 的 杜甫作诗 曾有 “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美学追求 , 后
真实 、 凝重 、 含蓄。 沉则 不 浮 , 郁 则不 薄 。因此 , 杜甫 代 诗 人在 评 价杜 甫 的 诗 时也 提 出 “ 少 陵炼 神 ” , 足 诗 歌 中所 蕴 藏 的情 感 往 往 是极 其 复 杂 的 ,远 非 一 见 杜 甫 在 诗 歌 写 作 中对 于 某 些 字 词 使 用 的考 究 。 些 单 一 的词 语 可 以概 括 。 本文 将 以杜 甫 的 五言 律 在《 旅夜书怀》 中, 这样作诗 的准则集 中体现在诗
诗《 旅夜书怀》 为例 , 品读赏鉴 , 探讨杜甫情感 的复 歌 的颔联“ 星垂平野 阔, 月涌大江流 ” 。这一联中 ,
杂 性及 其 “ 沉郁” 的诗 学 风格 。 过 。公 元 7 6 4年 , 杜甫 携 家 人再 次 回到 成 都 , 给 好 被 无数 诗 评 家追 捧 的两 个 字是 “ 垂” 和“ 涌” 。这 两 “ 垂” 字 的含 义有 很 多 , 查阅《 汉典》 发现 , 与 本
杜甫后半生 的大部分 时光都在颠沛流离 中度 个字的使用究竟优在何处?
友 严武 做节 度参 谋 , 生活 暂 时安定 下来 。但 不料 第 诗 相关 的含 义有 : 第一 , 本 意为 像 花 叶下 垂 ; 第二 ,
二年 四月严武忽然去世 ,杜甫不得不再次离开成 垂挂 ; 第三 , 接近 , 快要 。联系这
些含义可知 , 本句
都 草堂 , 乘舟 东下 , 在岷江、 长 江一 带飘 泊 。 5 3岁 的 中“ 星 垂平 野 阔 ” 的意思 首 先是 指 星 辰仿 佛 悬 挂 在
杜甫 , 在一个漂泊的夜晚 , 在静夜停 舟的寂寥江天 遥 远 的天 边 , 这是 一 种 星空 的状 态 , 好像 星 星 是有
中, 他 看 到 了什 么 ?又 如 何抒 发 自己一 生 的感 慨 ? 重量的, 而夜幕承受不住星星这个重量 , 所 以星星 这便 是诗 歌 《 旅夜 书怀 》 的诞 生 背景 。
要垂下来 。因此 “ 垂” 在此 处不可换 作“ 坠” 或 者
《 旅夜书怀》 是一首典型 的写景抒情诗歌。仔 “ 落” 等。在此句中, “ 星” 与“ 平野” 有何关联?我们
细 品读 诗 歌前 两 联 的写 景 句 ,会 发 现 这 两 联 的景 都 有 这样 的 经 历 , 当大 地 一 马 平 川 , 无限宽广时 , 色具 有 截然 相 反 的特点 。第一 联 “ 细 草微 风 岸 , 危 就会 看到 在无 限 的远方 天地 相接 , 融为 一体 。也 因 樯独夜舟” 由狭 小 特 点 的 意 象 群 构 成 , 第 二联 “ 星 此 , 当平 野 足够 广 阔 , 远 处垂 挂 在 天上 的星 星 就会 垂平野阔 , 月 涌 大江 流 ” 则 由雄浑 广 阔 的意 象群 构 向下无 限地接 近地 面 。一 个 “ 垂” 字, 将夜 空和 平野 成 。那 么这 两 组 特点 几 乎 相 反 的意 象 群 放 在一 首 两个 空 间联 结 在 了一 起 , 让 它 的逻 辑关 系变 为 : 因 诗 中, 一 幅画 面 中 , 难 道 不 矛 盾 吗 ?如 何 看 待杜 甫 为看见 星垂 , 便 知平 野无 限 的广 阔。
写 景 的张力 ?
“ 月涌 大江 流 ” 句 亦是 如此 。“ 涌” 字优 在何 处 ?
2 0 1 3年 第 7 - 8期
《 说文解字》 中说 : “ 涌, 滕也。 ” 《 广雅》 中释: “ 涌, 出 患 了肺 病 和风 痹 ,又 老又 病 的他 已经没 有 可 能 回
也。 ” 而 涌动 的主体 是何 物呢 , 是月光 还是 大江 ?由 到 朝廷 。所 以揣摩 杜 甫此 刻 的 内心 , 何 其 悲伤 、 悲
沉重 !但是同时 , 他的悲却并不是因为个体的 和上 句 “ 星垂 平 野 阔” 的对 应 关 系可 知 , 涌 动 的应 痛 、
是江水 , 此 处 的情 景 是 : 天 上一 个 月 亮 , 水 中一 个 小 情感 ,而 是在其 中 内蕴 和 内化 了一 种经 世 济 民 月亮 , 看 见水 中月 亮 在翻 腾涌 动 , 不 断 向上 涌 出它 的胸怀 。如他 后期 的很多 诗歌一 样 , 即使 略去 了忧 的空 间平 面 。因此 , 这里 同样构成 了一 个 因果 的逻 国忧民的内容 , 依然长存忧国忧民的精神 。
辑 关 系。
到此 , 再 回头 细 品诗 歌
写景 的前 两联 , 杜 甫 的
诗 歌 的首 联 和颈 联 的关 系 是什 么 ?从 内容上 胸 怀 彰显 的淋漓 尽致 。诗人 脚 下 似乎 唯有 细 草 微 看, 两 联 中 的意象 是 有联 系 和可 叠加 的 : 其实“ 岸” 风, 所 倚 似 乎 也 只 是 江上 一 叶孤 舟 , 但 四野 平 阔 , 即是 阔野 , “ 细草 ” 长 在 阔野 上 , “ 夜” 指 向的是 “ 星” 是何等境界与胸襟 ;大江奔流 ,是何等气势 与力
和“ 月” , “ 独舟 ” 行驶 在 大江 中 ; “ 平野 ” 承 “ 岸” , 因 量 。 因此 , 广 阔之景 绝 非仅 仅 为 了衬 托孤 独 之情 , 只有 “ 细草 ” 而无丛 林 大木 , 视野 才 得 “ 开 阔” ; “ 大 广 阔之景本 身 就是杜 甫 阔大胸怀 的反 映和体 现 。
江” 承“ 舟( 水面) ” , 因船 桅 “ 高” , 易见 船之 晃 动 , 又
于此 ,杜 甫在 诗歌 中对 自己 的形象 产 生 了 自
由船 之动便 可 以感 到 江水 的奔流 。这样 看来 , 这两 我 想象 。 “ 飘飘 何所 似 , 天 地一 沙鸥 ” 。 试想 , 这 是一 联在 内容上 其 实 紧紧相 承 并且 密 不 可分 。从情 感 只 什么样 的沙 鸥?一 方面这 只沙 鸥很孤 独 , 在 天地 上说 , 杜 甫 此 时在西 蜀 漂泊 的路 途 中 , 其 由“ 细草” 之 间无依 无靠 。但 另 一方 面 , 这不 是一 只蜷缩 在 角
“ 独舟” 承载的孤寂 、 凄凉之情不言而喻 , 那么颔联 落里孤影 自怜 的鸥鸟 , 而是即使孤独 、 飘零 、 痛苦 、
无奈 , 但 依然胸 中有 天地 。因此 , 诗歌 的最后 广 阔之 景似 应 为衬 托 , “ 狭” 和“ 阔” 构 成一 组 反 衬 , 悲愤 、 在无 限广 阔 的空 间 内 , 孤独 才 会更 显 孤 独 , 渺小 才
会更 为渺 小 。
一
句“ 天地 一 沙 鸥” 恰 恰是 诗 歌前 两 联 的微 缩 和 总
结, 细草 、 独舟、 沙鸥都是杜甫 自己, 而星月下的阔
由此 可观 。
诗歌颔联中有一个字“ 涌” 字 。其实 , “ 涌” 的除 野 、 大江便是整个天地 。杜甫孤独 、 悲愤中的胸怀
了江水 , 还 有 作者 的心 。诗人 此 刻 的心 情是 “ 把酒 酹 滔滔 , 心潮 逐浪高 ” 。体 现在诗 歌 中 , 便是 颈联 直 《 旅夜 书 怀 》 中这 种 “ 阔” “ 狭” 相 生 的诗歌 手 法
例如 : “ 日月笼 中鸟 , 乾坤 水上 萍 ” ( 杜 抒 胸 臆 的情 感 抒 发 —— “ 名 岂 文 章 著 ,官 应 老 病 为杜 甫 常用 ,
休” 。名声确实是 因文章而显著 , 做官没有 因为年 甫 《 衢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 ) , “ 江湖满地一渔 老多病而停止。清代沈德潜在《 唐诗别裁》 中
对其 翁” ( 杜甫《 秋 兴八首 ・ 其七》 ) , “ 江汉思归客 , 乾坤
阐释说 : “ 胸 怀经 济 , 故 云名 岂以文 章 而著 ; 官 以论 事罢 , 而云 老病应休 。立 言之 妙如此 。”
一
腐儒” ( 杜 甫《 江 汉》 ) 。正 是景 中 的张力 , 才生 出 了杜 甫 复杂 的 、 浓 厚深 沉 的情 感 。梁启 超 1 9 2 2年
经 世济 民是古 代 贤 士 的立 世 准则 ,儒 家 一 直 曾做过一场题为 《 情圣 杜甫》 的演讲 , 其 中谈 到 : 我 以为工 部最少 可 以 当得起 隋圣 ’ 的徽号 。因 为 强 调 建功 立业 ,强调 对 于 国家 和 人 民强 烈 的责 任 “ 感, 而 不是 写文章 取得 一个 书生 与诗 人 的名声 。深 他 的 情 感 的 内容 , 是极丰富的 , 极真实的 , 极 深 刻
受 儒家思想影 响的杜甫 , 同样满怀 “ 致君尧舜上 ,
的。他表情 的方法又极熟练 , 能鞭辟到深处 , 能将
能像 电气 一 般 , 一 振 一 再使风俗淳” 的政治理想。但是纵览他的一生 , 曾 他 全 部完 全反 映不 走样 子 , 只有 体会 到杜 甫情感 的 因直 言 进谏 , 触 怒权 贵 而被 贬 官 , 也 因对 时 政 痛心 荡地 打 到别人 的心 弦上 。”
疾首而弃官 , 总之都没有按照 自己的理想 因为老 、 复杂 和深 刻 , 玩 味 出杜甫 表情 达 意 、 锤 炼字 句 的 深 才能感觉到老杜的沉郁和大气 , 也方能赏 病 而功 成身 退 。此 时 的杜 甫 5 3 岁, 在经 历 了安史 厚功力 ,
情圣 ” 的本 色 。 之乱后 , 他和唐代都已经青春不再 。垂暮之年 , 又 鉴 到其 “
2 0 1 3年 第 7 -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