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麻附细辛汤加味 变应性鼻炎 敏性鼻炎 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42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岁~62岁,病程2年~12年。所有患者均参照199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 科学 分会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
2 治疗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生麻黄3 g,细辛3 g,制附子先煎12 g ,地龙12 g 。舌质淡红,舌苔薄润,无口干咽燥者,加桂枝6 g ,生黄芪12 g ;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咽燥者,加黄芩12 g ,桑白皮5 g ;舌质暗红,加赤芍9 g ,丹参9 g ;鼻塞症状明显加辛夷包煎9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1 h~2 h温服,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订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1]。对所有患者随访观察0.5年~1年观察远期疗效。
3.2 疗效观察
42例患者中有效18例,显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
4 讨 论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素问玄机原病式》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历代医家多从虚、从寒认识和治疗。自金元刘河间提出热邪致病后,也有部分医家从热认识和治疗。近年来 文献 报道多从肺气虚寒、脾气虚、肾阳虚认识,也有个别学者提出从痰饮、瘀血、湿热等方面认识和治疗[2]。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功能温经解表,主治太阳、少阴两感为病,也可用于治疗杂病。有报道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治疗鼻炎、咳嗽、哮喘等病,辨证要点为阳虚,特别是肾阳虚,抗病力较低,感受外邪后易感少阴而致“太少两虚”之证。方中麻黄辛散解表;附子温经通阳,既助麻黄辛温之力,又解里寒之乘;细辛辛温走窜,为少阴表药,内助附子以兴阳,外助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关于麻附细辛汤的治疗机制,大泉康[3]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有效,其作用与抑制组胺等神经递质及前列腺素e2的产生有关。并通过实验表明麻附细辛汤1 μg/ml~30 μg/ml时即可明显抑制组胺及前列腺素e2上升,并呈浓度依赖性。
【关键词】 麻附细辛汤加味 变应性鼻炎 敏性鼻炎 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42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岁~62岁,病程2年~12年。所有患者均参照199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 科学 分会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
2 治疗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生麻黄3 g,细辛3 g,制附子先煎12 g ,地龙12 g 。舌质淡红,舌苔薄润,无口干咽燥者,加桂枝6 g ,生黄芪12 g ;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咽燥者,加黄芩12 g ,桑白皮5 g ;舌质暗红,加赤芍9 g ,丹参9 g ;鼻塞症状明显加辛夷包煎9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1 h~2 h温服,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订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1]。对所有患者随访观察0.5年~1年观察远期疗效。
3.2 疗效观察
42例患者中有效18例,显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
4 讨 论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素问玄机原病式》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历代医家多从虚、从寒认识和治疗。自金元刘河间提出热邪致病后,也有部分医家从热认识和治疗。近年来 文献 报道多从肺气虚寒、脾气虚、肾阳虚认识,也有个别学者提出从痰饮、瘀血、湿热等方面认识和治疗[2]。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功能温经解表,主治太阳、少阴两感为病,也可用于治疗杂病。有报道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治疗鼻炎、咳嗽、哮喘等病,辨证要点为阳虚,特别是肾阳虚,抗病力较低,感受外邪后易感少阴而致“太少两虚”之证。方中麻黄辛散解表;附子温经通阳,既助麻黄辛温之力,又解里寒之乘;细辛辛温走窜,为少阴表药,内助附子以兴阳,外助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关于麻附细辛汤的治疗机制,大泉康[3]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有效,其作用与抑制组胺等神经递质及前列腺素e2的产生有关。并通过实验表明麻附细辛汤1 μg/ml~30 μg/ml时即可明显抑制组胺及前列腺素e2上升,并呈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