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归纳与考题解析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归纳与考题解析

考查化学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历年中考必出的试题。而其中总有一部分题目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关,成为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扎实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有关知识,深刻领悟相关考题的解题思路,对我们答好中考试卷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知识归纳部分

几点补充说明:

⒈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及中和反应

初中阶段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氧或失氧的情况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中和反应指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 以上两类反应都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⒉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例如:

点燃

A、2Na+Cl2===2NaCl B、2Mg+O2===2MgO C、CH4+2O2===2H2O+CO2

在三大还原剂中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如:CO+CuO===Cu+CO2

⒋在判断是否为复分解反应时应注意: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虽然是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但反应物间并没有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如:Ca(OH)2+CO2==CaCO3 ↓ +H2O(看着像却不是)

②碳酸盐与酸反应虽然生成了三种化合物,但是其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源于碳酸的分解,所以和复分解反应概念并不矛盾。

如:CaCO3+2HCl==CaCl2+H2O+CO2↑ (看着不像却是)

⒌通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都能生成水或二氧化碳。(当然也都能生成氧化物)

点燃

点燃

考题解析部分

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关的考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根据有关信息,如化学方程式、各反应类型的特点、反应模拟图等来判断反应类型(即判断类);另一类是按具体的基本反应类型要求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应用类)。

一、判断类

⒈根据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判断

例1(2003·青海)海藻中含有丰富的NaI,用氯气(Cl2)从中提取碘(I2)时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这一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由题给信息2NaI+Cl2==2NaCl+I2知,该反应的特征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显然,属于置换反应。答案:C

⒉根据某物质的制取过程判断

例2(2001·天津)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对传统的纯碱生产技术进行了大胆革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法。纯碱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广泛。现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不包括(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以制取氢氧化钠为题材,在考查判断反应类型的同时,也同题考查了制碱思路及各物质间转化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共发生三个反应:

高温

①CaCO3===CaO+CO2↑②CaO+H2O==Ca(OH)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可见在整个过程中只有置换反应没有发生。答案:C

⒊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在物质种类上的特点判断

例3(2003·贵州)下列各类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无单质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知识归纳表中四种反应类型的定义及化合、分解中备注可知,符合此说法的只有复分解反应。解答本题的要点为:“无单质”对反应物及生成物均提出了要求,所以对化合、分解两类反应要考虑全

面,忌以偏概全。答案:D

⒋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

例4(2002·安徽)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化学反应中,可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类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通过归纳表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栏可知,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只有复分解反应中的各物质的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答案:C。提示: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及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中肯定有化合价变化。

⒌根据模拟图判断

例5(2004·黑龙江)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

个数比为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解析:这是一道新颖别致的好题。用粒子模拟图来表现化学反应,在课本上曾用这种方法表示过电解水的实验过程,所以熟悉教材的同学对此不会感到十分陌生。本题在考查了物质结构、化学变化的实质、基本反应类型、氧化物概念等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做到了很好地考查。通过观察分析可知,反应前共有两种分子(即两种反应物),且均为双原子分子(两种单质),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生成了一种物质,另一种分子是原反应物中剩余的),显然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如果反应物之一为氧气,则生成物为氧化物。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在分子构成、粒子个数比上与模拟图完全一致,产物为水,属于氧化物。答案:①2∶1∶2②化合反应③可能

⒍根据数据判断

例6(2003·福建福州)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再依据基本反应的特征推断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可知,物质Z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为84g→0g,Z在反应中全部消耗掉,说明Z为反应物;Y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为2g→2.4g,质量增加了0.4g;Q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为5g→14g,质量增加了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在反应后的质量需增加84g-(0.4g+9g)=74.6g。通过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有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即为分解反应。答案:A

⒎根据有关信息判断

例7(2004·南宁)“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迁移式考题,在传递新知识的同时,对原有的化学知识进行了考查。根据题给信息化学反应绿色化的要求,结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在生成物数目上的特点,分析可知,只有化合反应一定符合这种要求,因为化合反应产物只有一种,能确保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答案:D

⒏根据字母方程式判断

例8(2003·甘肃兰州)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通电

①2B2C===B2↑+C2↑②A+2BD==AD2+B2↑③3A+2C2===A3C4④A(CB)2+2BD==AD2+2B2C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② C.③④ D.④

解析:本题用字母表示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具体的化学方程式有别,也不同于知识归纳表中的代表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给条件“A、B、C、D为四种元素”,欲找出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要将其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及反应条件逐一对比,对号入座。反应①、②、③、④分别符合“一变多”“一换一”“多变一”和“相互交换”的特征,因此,只有反应②符合置换反应“一换一”的特征。答案:B

二、应用类

例9( 1999·辽宁 )从Fe、H2O、CO2、NaOH、Fe(OH)3、H2SO4、CuCl2、BaCl2、Na2SO4、MgSO4、KMnO4十一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每种物质只允许选用一次),按下述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⑴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复分解反应

①酸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给出物质按基本反应类型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考题。要求学生不但能正确流畅地书写化学方程式,而且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适用范围、各种物质间的反应规律也要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每种物质只允许选用一次”的限制,大大增加了本题的难度。出于这一点,对每种物质的使用要做到综合考虑,可本着“先死后活”的解答顺序。比如在写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时,我们要优先考虑KMnO4,因为在初中阶段我们没接触过它其他反应,然后再考虑H2O等其他物质。又如在后边酸与碱的反应中,因为题目只有一种酸,所以H2SO4只能用在这里。而题目中提供了两种碱,又因为在碱与盐的反应中要求必须使用可溶性碱,所以②中的碱只能用NaOH,而将Fe(OH)3用于①中。可见,我们在解答此类考题时,要找用途单一的物质先用或对物质要求苛刻的空先填,所谓“先死”。对用哪种物质都行有多种方案的空后填,所谓“后活”。

答案: ⑴H2O+CO22CO3

⑵2KMnO4===K2MnO4+MnO2+O2↑ ⑶Fe+CuCl2==FeCl2+Cu

⑷ ①3H2SO4+2Fe(OH)3==Fe2(SO4)3+6H2O ②2NaOH+MgSO4==Mg(OH)2↓+Na2SO4

③BaCl2+Na2SO4==BaSO4↓+2NaCl

例10(2000·内蒙古)以Mg为原料(其他反应物自选),依次按下列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且要求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之一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之一。

⑴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因好多反应物需自选,所以每空均有好多答案(分解反应除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它的特殊要求“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之一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很类似于成语接龙游戏,在增加本题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趣味性。其解题思路为:有镁参加的置换反应可是镁与盐酸、稀硫酸或铜、银等可溶性盐的反应,生成的镁盐用于下步反应。而出于⑶(中和反应)的要求,第二步中要生成酸或碱,因为通过镁盐不能生成酸,显然只能通过⑴中生成的镁盐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镁的碱。而⑷中的分解反应只能靠电解水来完成,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任何一种都可用于下步化合反应中。

答案: ⑴Mg+2HCl==MgCl2+H2↑

⑵MgCl2+2NaOH==Mg(OH)2↓+2NaCl ⑶Mg(OH)2+H2SO4==MgSO4+2H2O

通电

⑷2H2O===2H2↑+O2↑

点燃

⑸2Mg+O2===2MgO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归纳与考题解析

考查化学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历年中考必出的试题。而其中总有一部分题目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关,成为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扎实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有关知识,深刻领悟相关考题的解题思路,对我们答好中考试卷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知识归纳部分

几点补充说明:

⒈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及中和反应

初中阶段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氧或失氧的情况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中和反应指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 以上两类反应都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⒉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例如:

点燃

A、2Na+Cl2===2NaCl B、2Mg+O2===2MgO C、CH4+2O2===2H2O+CO2

在三大还原剂中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如:CO+CuO===Cu+CO2

⒋在判断是否为复分解反应时应注意: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虽然是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但反应物间并没有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如:Ca(OH)2+CO2==CaCO3 ↓ +H2O(看着像却不是)

②碳酸盐与酸反应虽然生成了三种化合物,但是其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源于碳酸的分解,所以和复分解反应概念并不矛盾。

如:CaCO3+2HCl==CaCl2+H2O+CO2↑ (看着不像却是)

⒌通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都能生成水或二氧化碳。(当然也都能生成氧化物)

点燃

点燃

考题解析部分

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关的考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根据有关信息,如化学方程式、各反应类型的特点、反应模拟图等来判断反应类型(即判断类);另一类是按具体的基本反应类型要求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应用类)。

一、判断类

⒈根据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判断

例1(2003·青海)海藻中含有丰富的NaI,用氯气(Cl2)从中提取碘(I2)时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这一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由题给信息2NaI+Cl2==2NaCl+I2知,该反应的特征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显然,属于置换反应。答案:C

⒉根据某物质的制取过程判断

例2(2001·天津)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对传统的纯碱生产技术进行了大胆革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法。纯碱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广泛。现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不包括(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以制取氢氧化钠为题材,在考查判断反应类型的同时,也同题考查了制碱思路及各物质间转化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共发生三个反应:

高温

①CaCO3===CaO+CO2↑②CaO+H2O==Ca(OH)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可见在整个过程中只有置换反应没有发生。答案:C

⒊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在物质种类上的特点判断

例3(2003·贵州)下列各类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无单质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知识归纳表中四种反应类型的定义及化合、分解中备注可知,符合此说法的只有复分解反应。解答本题的要点为:“无单质”对反应物及生成物均提出了要求,所以对化合、分解两类反应要考虑全

面,忌以偏概全。答案:D

⒋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

例4(2002·安徽)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化学反应中,可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类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通过归纳表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栏可知,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只有复分解反应中的各物质的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答案:C。提示: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及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中肯定有化合价变化。

⒌根据模拟图判断

例5(2004·黑龙江)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

个数比为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解析:这是一道新颖别致的好题。用粒子模拟图来表现化学反应,在课本上曾用这种方法表示过电解水的实验过程,所以熟悉教材的同学对此不会感到十分陌生。本题在考查了物质结构、化学变化的实质、基本反应类型、氧化物概念等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做到了很好地考查。通过观察分析可知,反应前共有两种分子(即两种反应物),且均为双原子分子(两种单质),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生成了一种物质,另一种分子是原反应物中剩余的),显然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如果反应物之一为氧气,则生成物为氧化物。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在分子构成、粒子个数比上与模拟图完全一致,产物为水,属于氧化物。答案:①2∶1∶2②化合反应③可能

⒍根据数据判断

例6(2003·福建福州)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再依据基本反应的特征推断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可知,物质Z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为84g→0g,Z在反应中全部消耗掉,说明Z为反应物;Y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为2g→2.4g,质量增加了0.4g;Q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为5g→14g,质量增加了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在反应后的质量需增加84g-(0.4g+9g)=74.6g。通过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有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即为分解反应。答案:A

⒎根据有关信息判断

例7(2004·南宁)“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迁移式考题,在传递新知识的同时,对原有的化学知识进行了考查。根据题给信息化学反应绿色化的要求,结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在生成物数目上的特点,分析可知,只有化合反应一定符合这种要求,因为化合反应产物只有一种,能确保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答案:D

⒏根据字母方程式判断

例8(2003·甘肃兰州)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通电

①2B2C===B2↑+C2↑②A+2BD==AD2+B2↑③3A+2C2===A3C4④A(CB)2+2BD==AD2+2B2C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② C.③④ D.④

解析:本题用字母表示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具体的化学方程式有别,也不同于知识归纳表中的代表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给条件“A、B、C、D为四种元素”,欲找出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要将其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及反应条件逐一对比,对号入座。反应①、②、③、④分别符合“一变多”“一换一”“多变一”和“相互交换”的特征,因此,只有反应②符合置换反应“一换一”的特征。答案:B

二、应用类

例9( 1999·辽宁 )从Fe、H2O、CO2、NaOH、Fe(OH)3、H2SO4、CuCl2、BaCl2、Na2SO4、MgSO4、KMnO4十一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每种物质只允许选用一次),按下述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⑴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复分解反应

①酸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给出物质按基本反应类型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考题。要求学生不但能正确流畅地书写化学方程式,而且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适用范围、各种物质间的反应规律也要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每种物质只允许选用一次”的限制,大大增加了本题的难度。出于这一点,对每种物质的使用要做到综合考虑,可本着“先死后活”的解答顺序。比如在写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时,我们要优先考虑KMnO4,因为在初中阶段我们没接触过它其他反应,然后再考虑H2O等其他物质。又如在后边酸与碱的反应中,因为题目只有一种酸,所以H2SO4只能用在这里。而题目中提供了两种碱,又因为在碱与盐的反应中要求必须使用可溶性碱,所以②中的碱只能用NaOH,而将Fe(OH)3用于①中。可见,我们在解答此类考题时,要找用途单一的物质先用或对物质要求苛刻的空先填,所谓“先死”。对用哪种物质都行有多种方案的空后填,所谓“后活”。

答案: ⑴H2O+CO22CO3

⑵2KMnO4===K2MnO4+MnO2+O2↑ ⑶Fe+CuCl2==FeCl2+Cu

⑷ ①3H2SO4+2Fe(OH)3==Fe2(SO4)3+6H2O ②2NaOH+MgSO4==Mg(OH)2↓+Na2SO4

③BaCl2+Na2SO4==BaSO4↓+2NaCl

例10(2000·内蒙古)以Mg为原料(其他反应物自选),依次按下列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且要求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之一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之一。

⑴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因好多反应物需自选,所以每空均有好多答案(分解反应除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它的特殊要求“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之一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很类似于成语接龙游戏,在增加本题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趣味性。其解题思路为:有镁参加的置换反应可是镁与盐酸、稀硫酸或铜、银等可溶性盐的反应,生成的镁盐用于下步反应。而出于⑶(中和反应)的要求,第二步中要生成酸或碱,因为通过镁盐不能生成酸,显然只能通过⑴中生成的镁盐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镁的碱。而⑷中的分解反应只能靠电解水来完成,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任何一种都可用于下步化合反应中。

答案: ⑴Mg+2HCl==MgCl2+H2↑

⑵MgCl2+2NaOH==Mg(OH)2↓+2NaCl ⑶Mg(OH)2+H2SO4==MgSO4+2H2O

通电

⑷2H2O===2H2↑+O2↑

点燃

⑸2Mg+O2===2MgO


相关内容

  • 数学解题研究
  • 中学数学解题研究 第一讲 数学问题 一.什么是数学中的问题? 1. 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中将问题理解为:有意识地寻求某一适当的行动,以便达到一个被清楚地意识到但又不能立即达到的目的,解决问题指的是寻找这种活动.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我们考虑的所有形式的问题都可以认为由 ...

  •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
  •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一章 荧光分析法 第十 ...

  • 2016下半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 2016下半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6下半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 小学体育<前滚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体育<前滚翻>主要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导入 (做完操教师站起来的时候,佯装没站稳,身体要倒下去,此时顺势做前滚翻动 ...

  • 回顾反思启示展望
  • 回顾·反思·启示·展望 --宜昌市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评价及备考工作总结 2007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2008年高考又向我们走来.在这紧张而又忙碌的复习备考里,如何正确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提高课堂复习备考的效率,最大限度地达到复习备考的目标,以期在高考中达到"以不变应万变"取得 ...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 [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 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 ...

  • 2017考研数学常见问题汇总
  • 2017考研数学常见问题汇总 1) 新大纲解读: 2011年考研大纲已出.我们逐字看了一下,数学大纲只字未改.2009,2010,2011年连续两年数学大纲未改动,那么必将使考试难度提高,但是在扩招的环境下,难度变化应该不大. 2) 2010年真题解析: 2010年试题中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察题目 ...

  • 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 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一) 公共基础考试(上午段考试)科目和主要内容 1.数学(考题比例 20% )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和空间曲线等方面知识.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 ...

  • 2010年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10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解嘲 解数 善解人意 不求其解 B .和面 和缓 和衷共济 随声附和 C .差池 差距 差额选举 差强人意 D .标识 识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 正确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同 ...

  • 第九节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自养型和异养型. 2.理解光能自养型与化能自养的异同. 3.理解异化作用的两种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 4.了解厌氧型生物的重要特征. 5.了解酵母菌的兼气性特征.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分析自然界各类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培养学生对知 ...